首页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表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在7,9年级,学校可以按照内容标准中水平四的规定,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学段,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学习领域一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一)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将能够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积极参与课外的水平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各种体育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如多功能健身器或床、桌、椅等)进行体育活动。 (二) 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在高中阶段,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四: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讨论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的区别;认识多种运动项目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阅读报纸、杂志中有关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 收听或收看有关体育节目;对重大体育赛事作出评价。 (二)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四:注意运动安全。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对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作出区分和评价;用安全的方法运动;在运动中避免粗野和鲁莽动作. (四)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本学习领域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而良好的体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获得的。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本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某一水平学习时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二)发展体能 水平四: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通过多种练习(如短距离跑和反复跑等)发展位移速度;通过多种练习(如定时跑、定距跑、跳绳等)发展有氧耐力;通过多种练习(如球类运动等)发展反应速度和灵敏性。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四: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展的影响;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发展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了解在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四)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四:懂得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运动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懂得环境因素与运动、健康的关系;能够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避免在不利于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运动。 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本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高中阶段,应侧重使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一)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四: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学习压力大或烦恼时进行体育活动;选择参加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体育活动;选择参加有助于获得运动愉快感的体育活动;选择参加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体育活动。 (二)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四: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尊和自信的意义;认识体育活动对自尊和自信的影响;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和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 (三)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四: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学会肌肉放松的方法; 学会自我暗示的方法;学会呼吸调节法;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四: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 学习领域五 社会适应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的合作行为;在7,9年级,应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息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要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四: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中的道德行为。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比赛中,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二)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四:选择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服务。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对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网站进行比较和评价;运用互联网制订和改进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或旅游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 1. 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 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 2.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标准》,《标准》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标准》,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在本地区范围内组织实施。 3. 针对各校实际编制学校课程教学方案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 (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 (二)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 1.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标准》构建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各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另外,由于《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各水平目标以及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 2. 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3.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体育与健康的课时,1,2年级相当于每周4学时,3,6年级和7,9年级相当于每周3学时,高中1,3年级相当于每周2学时。但《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1)实践性原则 本课程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要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实践。只有让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身体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现象。在充分保证体育实践课的前提下,也可以安排一定时数的室内教学来讲授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 (2)灵活性原则 应按照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和难易程度安排教学时数,并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时数和进度。 (3)综合性原则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指向多种教学目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以保证心理健 康和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实现。 4. 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可采用教学单元的形式进行。特别在1,6年级的低、中年级,主要是打好体能的基础,可采用复式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可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7年级以上可多采用单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一个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集中时间,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数不宜太少,小单元多内容的学习方法一般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 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在分组的形式上,可以按相同的水平分组,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分组可以相对稳定,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采用什么分组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而定。 1,6年级一般可采用按行政班上课的形式,到了7,9年级,特别是高中,可按年级男、女生分班上课。学习某些内容(如健美操等),也可考虑采取男、女生合班上课的形式,以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活跃课堂气氛。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可按年级分专项班进行上课,其他如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上课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也可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层次进行分组等形式,都可以酌情选用。体育教师也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 中学阶段可以根据自愿和兴趣的原则让学生组成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结合起来,以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专项的选择,可以一年选择一次,以便使学生获得多种运动体验,并在多种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特长。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应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时间和负责人,教师应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进行指导。学校可以组成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行管理的学生体育协会,统一协调和管理全校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小组的活动。 2. 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那种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只按计划安排上课的机械做法。在学习一项内容时,如有的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该项内容的动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让其协助教师指导别的同学练习,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1.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 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有条件学校的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7年级以上的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 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6)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 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这对担任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沿袭原来体育课的教法显然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见案例一、案例二,案例只是提供了一种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案,不是完整的教案),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重点 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中学阶段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迅速增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 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任务,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 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 收集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 依据标准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一)学习评价 1. 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2. 学习评价的重点 本《标准》的目标、内容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学习评价的重点也相应有所变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 不太强调比较强调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等 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 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 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仅评价最终成绩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 学习成绩评定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2)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绝对性标准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体能成绩评定中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的建议 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应有所差异。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学生成长记录袋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4)学习成绩评定形式的建议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考虑学生自我评定与组内互相评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应更 重视学生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的作用。 (二)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 评价的目的 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 评价的内容 教师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完成各方面工作的数量、质量和价值的评定。本《标准》所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综合评价。 (1)教师专业素质评价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标准》、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用体育资源的能力等。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2)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通过注重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 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的质与量、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教学技巧和授课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 教师教学评价既可用于对某一堂课的即时性评价,也可用于进行阶段性课程或整个课程的评价。 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同时,教学评价不但应注意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 3(评价的形式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采用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成绩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等多种评价形式。评价时可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内容制定适当的量表,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的组织实施 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本人进行,同时采用同行评价的形式。一般可每学年进行一次。
本文档为【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管理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22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