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解析】:合成时需要模板的物质主要是DNA、RNA和蛋白质,因此本题实质是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类别。磷脂、性激素均属于脂质,而神经递质常见的有乙酰胆碱等小分子有机物质,它们均不属于蛋白质或核酸,因此合成时不需要模板;而B项中的DNA合成需要模板,绝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极少数酶...

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 模板 个人简介word模板免费下载关于员工迟到处罚通告模板康奈尔office模板下载康奈尔 笔记本 模板 下载软件方案模板免费下载 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解析】:合成时需要模板的物质主要是DNA、RNA和蛋白质,因此本题实质是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类别。磷脂、性激素均属于脂质,而神经递质常见的有乙酰胆碱等小分子有机物质,它们均不属于蛋白质或核酸,因此合成时不需要模板;而B项中的DNA合成需要模板,绝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因此,酶的合成也需模板。 【备考】:此题侧重考查化合物知识,需系统梳理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物质的化学类别,如酶、激素、抗体、受体等。 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解析】:生物选择题大多是判断型选择题,你可以关注一下曾经考过的试卷,题干大多为“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者“合理”、“不合理”等。因此,你需要综合分析,明确选择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什么,这一点务必要清楚。请记住——单项选择题目——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比如这道题,要回归所学知识,选择出对“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言正确的描述。人的遗传物质为DNA,因此RNA只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发挥作用,而DNA可通过复制来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来表达遗传信息,A有误。核糖体只是蛋白质合成场所,而蛋白质的加工需要内质网、甚至高尔基体来完成,如分泌蛋白的加工。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它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与高尔基体无关。C中,由于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的结合)的场所,膜上附着了催化相关阶段的酶,因此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即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备考】:这是一道基础题,需要全面了解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结构——特别是主要细胞器的功能,并能与相关生理活动密切联系。平时要注意积累噢。 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解析】:这道题以选修一“发酵技术的应用”为背景,较为基础。三者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D正确。A选项,需储备三者制作时的适宜温度范围(你记得吗,有些怕怕,容易忘记,是不是,考前把易忘点看看就行了,平时不记得没关系啦%,#),其中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为30?-35?;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C中腐乳制作的菌种明显有误。 【备考】:针对选修一内容,要重视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梳理。一般高考要求并不考,但不可以有知识盲点,不然就没辙了,比如本题中A的适宜温度。 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解析】:本题考查了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功能。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分离时的色素带位居第二条(自上而下),因此对叶黄素缺失突变体而言,基本不会影响到红光吸收效率。 【备考】:必修一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是这几年中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备考时需全方位把握——原理、选材、过程与方法、结果分析等。 5(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解析】: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的黏着性降低,因而易分散转移,D正确;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来源相同的细胞出现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差异,因而细胞种类增多,但A选项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倒置,需特别留神噢~衰老细胞会出现细胞萎缩,但细胞核体积反而增大;细胞凋亡是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同于细胞坏死),平时要注意加强理解和认同内化。 【备考】:此题是紧扣必修教材的基础题,更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考查内容比较细,积累仍是关键内。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又是一道判断型选择题,涉及必修二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较为抽象,却一般不会有太难的考点出现。根据相关理论的观点,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要小心了,只是和我们日常描述的进化本质差一个字噢——应该是“种群基因频率”,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好悬呢~有什么体会,平时的训练也一定要悠着一点,是不是,D项则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维作出判断了:种群数量下降,即种群内个体数量较少,那么其中的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不是应该增大,注意分析时的合情合理~ 【备考】:复习中密切结合教材中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一一理解同化。同时,记住在平时要养成逐字逐句读题、审题的好习惯。 7(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解析】:此题仍然如上题,搞了一个文字游戏,翻译时,应该是核糖体沿mRNA移动,而不是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 【备考】:基因的表达为B级要求,但每年在这个课题方面考得都比较细、甚至比较深,应予以重视。不要一知半解,到时就给整糊涂了,一下子搞不清楚是哪到哪的话,阵地就失守啦~ 8(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 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解析】:对此题,我表示强烈抗议~~ 翻阅人教和苏教两个版本,均未有对核孔作详尽的介绍,只是一般性说明核孔是细胞核与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提到核内外蛋白和RNA等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等等。而题图信息则可以获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与尾部有关,因而确认A项有误;另外,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通常为自由扩散,D项有误。但B、C两选项的描述,则无从判断。后来老人家查阅了高校教材——《普通生物学》,才找到如下描述:“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的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大分子蛋白质,如合成DNA或RNA所需的聚合酶及染色体的组蛋白等,大概都是通过核孔而从细胞质进入核的,„„核膜对大分子的出入是有选择性,大分子出入细胞核不是简单的扩散,而是和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实现的”主动运输“过程~~~ 哇,最后一句才是关键的话儿,类似于主动运输~~这样,自然选C而不是B了~不过,个人感觉这题很变态,考生有几人能对,也罢,大家都不会也没什么事儿,反正是等级~ 【备考】:相信这题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批判。不过,对此类问题的读图,倒是真要注意的,是不是,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尿素、神经递质等 2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内环境“——必修三的课题。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包括其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血浆的成分稳定,并不能确保机体达到稳态,是不是,组织液与血浆的联系较与淋巴更为广泛,因此它渗回血浆的量应明显比渗入淋巴的要多,C有误。 【备考】:此题要求我们对内环境的组成、化学成分、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活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1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解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干中的“直接“二字~在光镜下可看到的对象:或者较大,如液泡;或者本身有颜色,如叶绿体;或者经特殊染色,如染色体、线粒体、脂肪。B中的花生子叶和C中的线粒体因未作染色,故不可见;D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内体积相对较大的紫色液泡,占据了很大的视野,因而也不易观察到其细胞核。 【备考】:需对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尝试从实验情境的角度来分析确认相关描述的准确性。当然,审读关键词,仍然是应试的一项基本功噢~ 11(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这道题,你做对了吗,考查了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读图不难确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而可处在这个时期的细胞还可能是(第一)极体,是不是,你想到了吗, B项呢,细胞中左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除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还是不是有可能在减I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是的,有可能~只是题干中标明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那就不可能是交叉互换啦,B正确~ 【备考】:细胞分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出现频率在增加,这对很多人的学习而言,也常常是一个难点所在,不知道你学得如何,其实,减数分裂只是特殊的有丝分裂,若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到位,再增补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就OK啦~越是难点,直面它,越容易从根本上驾驭。 1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3532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532 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35 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235 D(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又是一个教材经典案例的分析。考前,俺帮助同学从不同角度作了相当全面的梳理,重点是这个实验中同位素标记的意图要整明白~噬菌体属于病毒, 为分子生物,无细胞结构——无蛋白质合成系统和产能系统,因此只能宿主活细胞中生存并繁殖,不可以直接培养在培养基中,A明显错误。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培养时间很有讲究,若过短,大多未侵入细菌;若过长,则有大量噬菌体因细菌的裂解而被释放出来,进而无法达到实验目标,B错。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由于未专门针对蛋白质进行相关实验,因而不能确定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是那样,估计今年高考中选D的不会少哈。 【备考】: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案例,如必修一的光合作用发现史、必修二中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胞、必修三中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等,总是常考不息,只是每年角度不同而已,咱可得重视~ 13(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这道题算是比较容易的,是不,图中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组成,其中存在突触,而兴奋经突触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另外,读此图时也要注意一个技巧,即略中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而d所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中枢以外,因此d为传入神经(纤维),e是感受器,a、b分别是什么呢,你知道滴。切断d、刺激b,产生的兴奋可传至效应器a进而产生收缩;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速度极快,而兴奋经突触的传递则相对较慢;?处是突触后膜(而不是整个儿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只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备考】:神经调节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其中依托反射弧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兴奋传导方面的题型很常见,特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相邻两神经元之间传导的细节,要能深入理解和把握,不可含糊滴。 1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对基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进而合成新的蛋白质,以合乎人们的需求;植物组培中,由于茎尖几乎不含或少含病毒,因此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植株;在转基因动物的培育过程中,可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使获得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增殖。B项中的体细胞杂交技术,目前指向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由此获得杂种植株,要注意专业术语的指向。 【备考】:显然,这是选修三——生物工程方面的试题,这在中学阶段,只是一般性知识普及,涉及面广,但除基因工程以外,其他要求并不高。备考时,应注意系统梳理各类生物工程的原理、方法与步骤、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其进行的客观评价,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和胚胎工程中的性别控制技术等。 15(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 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 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解析】:这是选修一“酶的应用”方面的试题。教材更多侧重于加酶洗衣粉、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内容。而本题中的微生物胞内酶制备、酶的分离与纯化和多酶片等知识,苏教版并未有相关的具体介绍,这对考生是一个挑战。 A、酶解法可以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水涨破法可以使细胞膜破裂,从而释放出胞内酶。B中的酸解不适合酶的分离。C、加酶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由于污垢不仅附着在纤维表面,而且还进入纤维内部组织而被封闭。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是织物泛黄、变旧的主要原因。天然纤维素由结晶与非结晶两部分组成。结晶部分结构紧密,污垢难以侵入,非结晶部分纤维结构疏松,污垢容易侵入。洗涤剂中添加少量纤维酶,可使棉织物的纤维素结构膨松,纤维分子与水形成的凝胶结构有效地软化,使被封闭在其中的污垢很容易从中脱离。D、多酶片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PH值8.0-9.0),外层为胃蛋白酶(PH值1.5-2.2)。首先应明确的是有很多酶是蛋白质,在胃液中会被胃蛋白酶分解,那将不起作用,而多酶片是由胰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复合制剂,片剂在制作时先包肠溶衣,然后包上胃蛋白酶,再包糖衣即可成药。服下后,糖衣层在胃液中迅速崩解溶化,胃蛋白酶在胃液中充分发挥作用,而胰蛋 白酶在小肠才发挥作用,肠溶衣层完整无损才能保护胰蛋白酶,当药片到达小肠时,肠液的碱性使肠溶衣层溶化;胰酶在肠液中发挥其作用。如果吃药时把多酶片嚼碎、打碎服,胰酶在胃液中便会丧失活性,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疗效。 【备考】:此题从非常规角度进行考查,需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材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啦,注意老师在平时课堂上的重要拓宽内容噢。 16(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解析】:植物细胞工程中最关键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必修一教材曾有简单介绍,而在选修三中再度作出全面的说明,其地位可见一斑,是不是,A、愈伤组织源自外植体的脱分化,其细胞无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只是单倍体植株,B项描述缺少了秋水仙素处理的环节,这可是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环节呢;C、人工种子内包装的是胚状体,而非愈伤组织;D、既要筛选出耐盐突变体,当然得在含一定盐分的培养基上选择啦~ 【备考】:针对选修三的复习,需重视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尤其要关注在工程技术操作过程中的细节,知其然,若能知其所以然,咱就不怕在什么背景下考查了。 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解析】:本题在紧密围绕表中数据进行针对性很强的分析、判断。A、B关注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群落演替强调在同一地域发生的演替,与概念不符;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涉及植物类群,也涉及动物类群等。C、D聚集表中最后一栏:蝶类种数在不同垂直带的差异,它与植被类型(食物及栖息环境所在)和各垂直带的气候条件均密切关联。 【备考】:解答此类问题,既要有足够的生态学知识,也需要有准确读表,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平时应有意识地加强此类题型的训练。 18(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解析】:又是一道选修三的基础试题,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是不,胚胎工程中的主要技术有: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等。其中,胚胎移植技术是最为突出的一项技术,要求较高,胚胎移植的时机应在受精卵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即早期胚胎),此时,胚胎未着床,仍处于游离状态;若进入原肠胚,则因胚胎的着床而难以进行剥离。 【备考】:选修三介绍了四个领域的生物工程,胚胎工程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复习时要更多把握其中几项技术的操作细节。 19(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解析】:这是必修二中的一个教材实验分析,考试说明中的等级要求为b。四个选项,密切联系实验材料的选择,如D,可用菜花作材料,但由于是植物材料,DNA的释放环节需加上研磨的操作。涉及除杂,如A、B,当NaCl溶液浓度被调至0.14 mol/L时,DNA在其中的溶解度最小,会大量析出,此时应滤取——而不是滤去析出物(一字之差噢);B项,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溶解或析出的特点,可以除去蛋白质等杂质,而选用木瓜蛋白酶,则可借助酶作用的特异性,水解蛋白质,进而达到除杂的效果。还关联上DNA的鉴定,C项描述中缺少加热,自然不会立即呈现颜色变化。 【备考】:对这个实验,要特别重视粗提取环节中的每一次过滤和添加蒸馏水的效果,过滤后选留滤液,还是滤渣,关键看DNA在哪里。 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是各地备考时比较关注的课题,此题也相对比较简单,据B项描述,克氏原螯虾原产美洲,现在南京地区迅速扩散,当属于生物入侵,不因为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予以否定,对不, 【备考】:生物多样性问题,自2011年考试说明已提升为C级要求,需全方位关注。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解析】:此题是新情景的材料题,问题解决应建立在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B、毒性很强的含砷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推测会影响酶的活性;C、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推测二者的吸收存在竞争性抑制,要关注“与As原子结构相似”这一信息;而As进入水稻细胞,则应由细胞膜的生理特性,而非结构特点所决定,A有误。 【备考】:新情景,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如何与所学知识联系。平时储备的知识应能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准确迁移,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此题关键在“均可产生”上,也就是得选择两种分裂方式的共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但B项所描述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而导致的基因重组,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 【备考】:细胞分裂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但这道题并不算刁钻,仅需梳理清楚生物变异发生的对象和时间,即能准确选择。而平时在复习中,还需要有更多的储备。 2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这道题可以说纯粹是表格的数据分析题,应该说答案就在表格中。如A的干重问题,以遮光比例为0作为参照,找到植株干重一栏,发现遮光比例为10%、30%时,干重有所增大,A正确;B、查阅表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两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显然二者并非呈正相关;C、表中,叶绿素a/b与净光合速率的数据之间呈现较为一致的对应性,因此可以作为判断指标;D、遮光90%时,表中的净光合速率为0,即铁线莲的光合速率等于其呼吸速率,因此进行了光合作用。 【备考】:这道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C级要求呢~当然,若在平时重视加强表格数据分析的针对性训练,应该是比较容易作出正确选择的。 2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2有一种基因型,?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一4与?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解析】:考前,原以为会考遗传系谱的非选综合题,没想到只是以多选题的形式呈现在考卷上了。不过,这道题涉及的问题可不少,首先分析系谱图,确认遗传方式,另有基因型的判定和概率的计算。这样的图谱题,你做得顺手吗,其实,还是要掌握一个基本的解题套路,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哈。 第一步,自然是遗传方式的判定啦。先看甲病,图中II-4和II-5均患甲病,而他们的女儿III-7表现正常,根据“双亲有病,女儿正常”的口诀,可直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再看乙病,图中II-4和II-5均不得乙病,但其两个儿子III-5和III-6得乙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而题干中说到“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可判断乙为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b、正常基因为B),因此可判断A正确,同时为后面的问题分析提供平台。 II-3甲、乙两病兼得,据其双亲表现型分析,其甲病显性致病基因来得I-2,而乙病隐性致病基因应该来自I-1,B项错误。 II-2不得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她也不患乙病,但她的女儿III-2患乙病,相 BbBb关基因型为XX ,所以II-2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为aa XX 。III-8患甲病,但她有一个姐姐表现正常,而其双亲均患甲病,所以她在甲病方面的基因型为AA或Aa;乙病方面,III-8不得乙病,但其两个哥哥患乙病,故其母亲为乙病基因携 BBBb带者,她的相关基因型为XX或XX, 因此III-8的基因型应有四种可能,C正确。 Bb 若?一4与?一5结婚,据系谱图分析,III-4的基因型为Aa XX,III-5的基因型为: bb(1/3)AAXY或(2/3)AaXY,采取“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他们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5/6,患乙病的概率为1/2,所以生一患两病孩子的概率为5/12,D正确。 【备考】:以系谱图为背景的遗传题历来为高考命题专家看好,因为它的信息容易大,可多方面考查考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试题呈现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具备清晰的解题思路,其中最关键的则是遗传方式的判定。 2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坐标中四条曲线,涉及两组变量——开放与封闭、初始密度不同。A、B两选项在初始密度相同的背景下,分析开放或封闭条件下的有关指标,其实可以理解为: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状态下存在着棉蚜的迁入或迁出问题,因此A、B的描述合乎情理,均正确。而C、D两项更强调读懂图中曲线,其中C项,可观察开放条件下1头/叶的曲线,它达到K值后稳定一定时间后才开始衰退,故C描述错误;种群的衰退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表现为年幼个体数量少于老年个体数量,而种内斗争则与种群个体数量(或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种内斗争未必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备考】:此题对曲线的解读和相关生态学知识的结合要求高,需反复查看曲线中蕴含的信息,紧密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有一定难度。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 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 。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 ? 。 (3)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 ?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解析】:此题以我们熟悉的酵母菌为研究对象,考查了细胞呼吸、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等内容。 (1)图中AB段这一区间,无乙醇产生,因此可推断它只进行有氧呼吸,另外,问题是呼吸发生的场所(而不是主要场所),应答: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只答“线粒体”不得分噢;BC段,乙醇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酵母菌数量仍在继续增加,因此可推断这一区间内的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也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不然,酵母菌数量不会增加滴) (2)酵母菌数量在C点下降,这是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问题,得分析查找环境中可能的影响因素,除营养物的供应问题外,还应考虑其代谢产物(乙醇和二氧化碳)的积累对其繁殖的影响。 (3)T1-T2时段,葡萄糖的消耗量迅速增加,什么原因,在图上找这一区间的其它信息啦——酵母菌数量继续增加至最大值、乙醇开始产生并不断增加,联 系问题可归纳出原因: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葡萄糖。 (4)取样时出现统计数据的较大误差,原因何在,这需要有一定的实验操作体验,数据明显偏大,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当然,首先是取样本身,正确的操作是摇匀培养液,再吸取样液。若未曾摇匀,吸管在上部取样,则数据偏小,在下部取样,则数据偏大。其次,应统计这一区间的活菌个体数,若把死亡个体算进来,数据自然会偏高了。 【备考】:酵母菌可是命题人眼中的宝贝,可以用它进行细胞结构的研究、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还可以涉及果酒的制作,这些都是高中生物重点考查的内容。复习中,要学会将五本教材中同一对象或同一主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也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效率自然不低,对不,另外,在非选题的原因类问题的回答,要反复推敲,防止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27((9分)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 。 (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 ? 、 ? 。 (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 ? 。 (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 ? ,这是因为 ? 。 (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 ? (填下列序号)。 ?1种 ?2种 ?3种 ?3种以上 (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 ? 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 。 【解析】:此题考查了必修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课题,有曲线、有示意图(当然有真相啦,呵呵)。应该说,这是一道基础性较强的试题。 (1)浏览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关联,不难确认影响因素是日光照时间啦; (2)图2是围绕母鸡产蛋这个情节展开的调节过程,其实是教材中的激素分泌调节过程,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母鸡的性腺,即卵巢,它分泌的激素c是雌性激素,因此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 (3)此题的回答要重在“生理意义”层面上。c对甲、乙存在着负反馈调节,即其含量的增大,会反过来抑制甲、乙的有关激素分泌,以免导致c的分泌过高,所以这样可以维持c含量的的相对稳定。 (4)激素的受体有的位于靶细胞膜上(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大分子激素),有的在靶细胞内(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小分子激素),题中a为多肽,当是大分子,因此它的受体应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了。不过,这个问题貌似超范围了,仅人教必修三P29有一图表示了“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并没有更具体的表述(复习中,有参考人教教材噢) (5)由于激素是经体液(主要是血液)传送的,因此各种激素均会出现在其中,所以丙的静脉血液中自然会有这些激素,不只是题中涉及的3种,更有其他。 (6)还是一个激素分泌调节的问题,有如长期接触兴奋剂一样滴(老师介绍过吗,)。题中介绍烷基苯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即为激素c的类似物,长期饲喂使体内貌似c含量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会对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效应,最终引起c的分泌量低于正常水平。 【备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激素调节和激素分泌的调节,也是一个重点内容。理顺关系,把握典例中的原理很有必要,是不是, 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 01%、0. 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 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5~8 min。 ?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用石炭酸一品红试剂染色。 ?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清水培养时间(h) 质量分数(%) 时间(h) 0 12 24 36 0. 0l 24 10. 71 13. 68 14. 19 14. 46 36 9. 94 11. 99 13. 59 13. 62 48 7. 98 10. 06 12. 22 11. 97 0.1 24 7. 74 9. 09 11. 07 10. 86 36 6. 12 7. 87 9. 98 9. 81 48 5. 97 6. 68 7. 98 8. 56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中“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 。 (2)步骤?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石炭酸一品红试剂是一种? 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质量分数为 ?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 。 (6)右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 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 【解析】:典型的实验分析题。解题时务必明了并紧扣实验目标——“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 (1)步骤?的处理,实质是对根尖进行“解离”——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是分离,而不是分散,这可是有区别的内)。 (2)这小题可不好描述,容易答非所问滴。要求是为“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措施是在“镜检时”——而不是其他环节——进行“正确的操作”,也就是如何摆弄显微镜,找到理想的观察对象,是不,所以嘛,应该回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这可是一个“天才”问题了,相信地球人都该知道是“碱性染料”啦——可以染色体染色嘛。 (4)小心,得围绕“计数时”如如何处理,可使获得的数据更科学——更准确、更小误差,那就在“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了,可取这些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在案呀~ (5)读表中数据,分析归纳对应的结论:?在相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相同清水培养时间下,比较两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的处理效果,指数较高的是0.01% ; ?先在图表中找到最高的细胞分裂指数——14. 46%,尔后查找对应的处理方法: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 h,再在清水中培养36 h。这道题的回答,应该问题不大,是不是, (6)首先还是要看清图中细胞a咋的啦,和其右下角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对,感觉少得多,是不,对了,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未加倍,那就是秋水仙素没能发挥作用啦——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是的,这中间当是有一个时间差~ 【备考】:做完这道题,感觉怎么样,2011年的生物高考卷,更多重视图表信息的读取,是不是,加强,加强,再加强~~这道实验题整合了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数据的处理和图片的分析,等等。功夫,自然在平时了~ 29((9分)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 、 ? 。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 。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 、 ? 进行调控。 【解析】:考查生态学与生态工程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你知道的,是不,),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而恢复力稳定性则较高。题中介绍了一个因污染所致,最终“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是一个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多见的“正反馈”调节。或许咱们平时接触的“负反馈”事例太多了,是不, (2)生态工程常采取“相接”和“加环”等方法。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图中增补了生态塘和潜流湿地,这是后者所没有的,它们所起的作用自然是净化水体啦。看图比对,不然,咱也不知道这码事儿,呵呵~ (3)注意,是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是进入其“底部”噢,会怎样,当然是“翻江倒海”啦——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把沉淀在底层的饲料冲浮上来,让不同水层的鱼儿能吃上,可“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已串连了三个啦,再多,再多会使水溶性很好的N、P等无机营养塘塘提升,不好吧,~ (5)怎样调控其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好说。对了,看看图中还有什么构造不曾涉及,是了,有补水和排水环节,有水泵在把沟渠里的水泵入生态塘,因此,我们还是可以插足其中,进行调控的——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备考】:今年的高考试题在生态学方面的考查,避开了考查的大热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置了一个人工池塘,引进了生态工程的内容。应该说后面三小题有一定挑战性,需要考生即时通过分析图解,组织文字作答,相信此类题目,在明年依然会占据一定比例,甚至提高比例。准备,唯有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重视新情境试题的演练,加强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了。新情境,情境再新,涉及的知识大多还是学过的。 30((7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 、 ? 。 (2)由图1的结果 ?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 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 作用。 ?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 【解析】:这是一道当下较为时尚的课题研究问题,需要通过对直方图(柱形图)和曲线图进行分析。 (1)甲、乙的作用效果如何,以图中浓度为0的组别作参照啦。图1显示,使用一定浓度的甲和乙,月季插条生根数分别增加、减少了,那当然是分别起促进、抑制作用了,是不是, (2)图1结果能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尽管图中信息显示,随乙浓度的增大,月季插条生根数量不断减少,但0.5μmol/L这一浓度介于0—1μmol/L之间,二者生根数比较接近,因此不能判断乙在此浓度会不会对生根有影响,那如果一定要知道怎么办,做实验啦,呵呵。第二问要设计几种培养基,得要四种噢,要问哪四种,在基本培养液中,只添加甲、只添加乙、甲和乙混合添加,第四组嘛,就是甲、乙都不加啦,作空白对照滴。 (3)四条曲线中,“空白对照”组的生长量可作为参照值,与之相比,X浓度的甲处理结果,生长量较低,起抑制作用。题中介绍“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因此甲的作用特点,也具备“两重性”,图中Y浓度、Z浓度对侧芽生长均起促进作用,且Z的作用大于Y,联系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分析:X一定大于Y和Z,而Y和Z之间的大小不确定。 【备考】:这类题,需要有一定的读图能力,更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全面系统地分析回答,才能规范地作出解答。同时,还要善于积极主动地联系课本知识,如我们最熟悉的植物生长素的有关作用原理,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平台。 31((8分)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 2%。 ?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 U/mg) (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 (2)步骤?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 ,其原因是 ? 。 (3)步骤?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 【解析】:又是实验探究~~题中对怎么操作交待得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则需要考生在此情景下作出分析,有挑战性~给力噢~ (1)由于本察颜观色要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鱼苗生长较快,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观察其效果,而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由于实验需要在网箱中进行较长有时间(题中介绍要8周),所以得在开展实验前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否则有可能因为鲈鱼不适合新的环境,而严重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2)实验目标是“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实验变量为“植酸酶的有无”,实验组的饲料中已添加了植酸酶,因此在包袱烘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高温处理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若如此的话,两组实验结果将没有区别了。这一小题前后两问密切关联,需在审题时细细分析,查找变量,切中要害,不然,若前一空注意要点有误,那就完了,你想通了吗,答对了吗, (3)这是实验分析题的基本问题,通过研究实验课题,确认实验变量、因变量,当然还要关注无关变量——实验步骤?中哪些因素得以控制,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放养密度为60尾,箱”、“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实验结论的归纳需从实验结果和表中实验数据入手。“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 2%。”——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表中实验组蛋白酶活性明显较对照组高,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相近,所以归纳得出: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鱼的食性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根据题干信息显示,鲈鱼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说明其食物中含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可判定为肉食性。 【备考】:本卷自28、30、31三大题均为实验分析题,有各自的情景,提供信息的渠道丰富,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但都很强烈地传递了一个信号——重视生物科学的实验分析,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因此,备考时要充分意识到实验题的份量,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 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 一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一一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 一—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一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 一一(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 。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解析】:这是一道不错的遗传规律题。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本是一道难度不大的常规题。而题中再加上染色体缺失导致花粉不育这一新情景,情况就变得稍许复杂了。但如果能平心静气作梳理,全拿8分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1) 此题得从“测交”这一定义入手。双亲中必有一隐性亲本ww,另在研究染 —色体缺失的影响,故另一亲本得是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子Ww。另外,根据实验目标,需让这一杂合子作父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不育;也应让其作母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所以要进行正交与反交两个级别:ww ——(?)×Ww(?);Ww(?)×ww(?)。可以想像,很多考生都不会意识到要这样处理,因而失分。 — (2)该交配组别中,作父本的Ww个体只能产生可育的w花粉,而母本产生可 一育的W和w两种雌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 一ww=1:1,所以,子代表现型糯性:糯性=1:1。 一 (3) WwYy的个体为雄性,其中存在着染色体缺失问题,相应花粉不育,因此能产生的可育配子为WY:Wy=1:1 (4)这一题,仍然把“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这一信息整合到分析过程中云,正交组合中的父本存在花粉不育问题,它只能产生两种可育花粉,即第(3)题中的两种,分析得出,其后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而反交组合中,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是母本,其雌配子均可育,因此后代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题中所得F1基因型为WwYy,自交所得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WWyy、2/3Wwyy,它们相互授粉,即为随机自由交配,这其中存在自交,也存在杂交,交配组合为:1/3WWyy×1/3WWyy、2/3Wwyy×2/3Wwyy、1/3WWyy×2/3Wwyy×2,分析各组子代表现及比例,并作汇总,得出: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备考】:复习备考中,首先要能熟悉把握两大遗传规律常规题的解题基本思路;同时,要注意交配方式中的“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以及相关计算方法;最后,要知道“万变不离其中”的道理,题中增设新情景(如本题中的染色体缺失),没什么,只要按其指向作相应处理就行了。 33((8分)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 。 ?在第 ? 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2)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第1组: ? ; ?第2组: ? 。 (3)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 功能,这是因为 ?。 (4)用限制酶EcoRV、Mbol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如下图(1 kb 即1000个碱基对),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质粒上EcoRV、Mbol的切割位点。 N公式是: 2,2N 【解析】:本人感觉这题很那个„„2011版考试说明明确删除了PCR这一考点,但整个考题从头到尾都是考查PCR的,不知道高考命题组是否学习了考试说明, ?下图为人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查图可知,第二轮中含引物II(或考题中的引物A)比例为3/4,第三轮中占7/8,即所有DNA片段中,只有一个片段不含引物II,故推测在第四轮中,含引物II(或引物A)的比例为15/16。 ?由于题图中的引物A和引物B均不在该片段的端点,因此第一轮循环后,得到的两DNA片段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不等长,通过自行绘图可推知,第二轮中亦不会出现等长的,需到第三轮(试试看吧,这就不画出了)。 (2)这一问,对考生而言,完全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没有哪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有关于引物选择方面的介绍,唯高校网络资源中有不多的介绍: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 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2、引物扩增跨度: 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3、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4、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5、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PCR失败。 6、引物中有或能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 被扩增的靶序列最好有适宜的酶切位点, 这对酶切分析或分子克隆很有好处。 如果能了解上述信息,或许可以分析题图中的碱基组成,查出如下不合理之处: ?引物I和引物?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 据人教版教材相关介绍,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但这一内容苏教版并非有只言片语)。 (4)据两种酶单独和联合切割的结果分析,EcoRV在质粒上有一个切点,Mbol在该质粒上有两个切点,以上三个切点不存在重叠现象,故可标注如下图: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碱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5)?0.01% ?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 h,再在清水中培养36 h (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29((9分) (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30((7分)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抑制 ?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3 1((8分)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 性,而对 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32((8分) —— (1) ww(?)×Ww(?);Ww(?)×ww(?)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33((8分) (1)?15/16 ?三 (2)?引物I和引物?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 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 (4)见右图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B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 2(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11313(2011年3月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导致环境中I严重超标。若放射性物质I 131进入人体,会在甲状腺细胞中积累。I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为A A(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内吞作用) 4(将人体红细胞浸在浓度为x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而将人体红细胞浸在浓度为y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皱缩。比较这两种NaCl溶液浓度大小的结果是B A(x>y B(x” 或“=”或“<”)。 40.(6分)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甲称为 ? 。 (2)步骤乙的目的是 ? 。 (3)步骤丙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 (4)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 。 (5)某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天不同时间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C C B A B D A D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B A A D D D B A D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A C B B D C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36.(1)类囊体薄膜 C3的还原 (2)?? 线粒体内膜 (3)光照强度、温度 (4)略 37.(1)DNA复制 细胞核 (2)解旋 基因突变 (3)(2n-1)*(P-2Q)/2 (4)G或C 38.(1)2 (2)DdXaY 4 (3)1/4 1/2 39.(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2)A 次级消费者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 40.(1)解离 (2)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4)盖上载玻片后用手指按压 (5)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江苏2013小高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 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本文档为【2012江苏小高考生物小高考试卷&#40;含答案&#4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7KB
软件:Word
页数:56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7-10-05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