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6课时)

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6课时)

举报
开通vip

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6课时)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蚯蚓找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蚯蚓找家》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蚯蚓的生活环境为线索,设计实验探究适于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进而探究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到草丛、树林中挖蚯蚓,并提示学生准备纸盒、黑布、土壤等,为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再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环...

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6课时)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蚯蚓找家》 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洗衣歌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汽车材料教学设计下载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下载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下载 【教材分析】《蚯蚓找家》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蚯蚓的生活环境为线索,设计实验探究适于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进而探究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到草丛、树林中挖蚯蚓,并提示学生准备纸盒、黑布、土壤等,为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再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思考它们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动物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动物一些特点,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对动物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动物的生活环境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对动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蚯蚓生活环境的特点。2.知道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互依存。科学探究目标:1.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2.依据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运用推理的方法,意识到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互依存。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和各自生活环境的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盒,黑布、蚯蚓若干条,干土、自然湿土。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1出示]谜语:只会爬来不会跑,泥土为家不计较。梨地松土本领高,钻出地面没有脚。学生猜谜语。2.蚯蚓的家在哪里?你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吗?3.[PPT2出示]课题《蚯蚓找家》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我们来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1.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出,教师重点板书:阴暗、潮湿 怎样证明我们的说法是正确的呢?生答:用实验2.[PPT3出示]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做好记录。3.[PPT4出示]实验情境图。鼓励学生提出实验,设计实验。4.[PPT5出示]实验设计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10条蚯蚓放在盒底的中央处,盒子的左半边蒙上黑布,右半边敞开,过一会,再观察蚯蚓可能爬向哪边。[PPT6出示]实验记录单: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5.[PPT7出示]实验设计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在盒子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10条蚯蚓放在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PPT8出示]实验记录单: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6.[PPT9、10出示]我的发现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7.[PPT11出示]蚯蚓“六喜六怕”活动二:探究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问: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其他动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生活环境。[PPT12--16出示]毛毛虫、金鱼、大熊猫、大象、企鹅等动物的生活环境。学生根据投影上的动物讨论。讨论后能说出:热带雨林、海洋、北极、沙漠的特点,说出毛毛虫、金鱼、大熊猫、大象、企鹅等动物适应生活的环境。问: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讨论并填表[PPT17出示]动物生活环境记录表。学生完成记录。[PPT18出示]把动物和它们的家连起来。学生连一连。[PPT19出示]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需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三、拓展活动:[PPT20出示]拓展活动: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板书设计】蚯蚓找家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记录表】《变色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色龙》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基础,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有趣事例,如变色龙、青蛙等的保护色,毒箭蛙、毒蜘蛛的警戒色,尺蠖、枯叶蝶的拟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意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或视频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学生探究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再观察其他的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并思考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通过借鉴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设计“隐身服装”。第四部分拓展活动,沙漠中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动物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对动物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动物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常见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2.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不是单一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保护自己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2.学会用框图方式整理自己得到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视频、资料卡。学生:搜集动物保护自身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1出示]看图找动物:学生找图中隐藏的动物。2.为什么这些动物不容易找到?生答:保护色。你知道最善于用改变体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是谁?生答:变色龙。3.[PPT2出示]课题《变色龙》。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找出图中的动物1.[PPT3出示]课本插图教师提出问题: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动物?哪些是运用了保护色?哪些不是?它们又是用了什么有趣的方法保护自己?2.找动物。[PPT4出示]变色龙。3.学生观察,说一说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4.介绍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1)[PPT5出示]青蛙、比目鱼、螳螂、石斑鱼的保护色学生观察对比。[PPT6出示]保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2)[PPT7出示]毒箭蛙学生观察,认识体色特点。[PPT8出示]更多动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体色艳丽。[PPT9出示]动物的警戒色视频。学生欣赏。[PPT10出示]警戒色------毒箭蛙等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捕食它。(3)[PPT11出示]枯叶蝶、尺蠖、比目鱼等动物图片。学生观察,与保护色进行对比。[PPT12出示]拟态----枯叶蝶等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来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这是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状态的模仿。5.它们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PPT13出示]壁虎、西瓜虫、蚯蚓、黄鼠狼的图片。学生观察讨论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6.找出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PPT14出示]保护自己有办法:学生进行连线。7.[PPT15出示]文字学生阅读,了解动物对人类的启发。三、自由活动[PPT16出示]迷彩装。了解人类受动物启发后的研究成果。将自己设计的隐身服装画出来。四、拓展活动[PPT17出示]骆驼、蝎子、沙漠蜥蜴的图片提出拓展活动要求: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沙漠中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板书设计】变色龙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记录表】《植物向哪里生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向哪里生长》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向地性等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向地生长、向光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知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教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探究植物向哪里生长入手,积极准备相关活动材料,为接下来的实验探究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探究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观察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知道植物生长的向地性、向光性。通过探究实验,养成坚持长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习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突破常规思维方式,深入开展探究活动,进一步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本课内容图文并茂,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持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方案完整呈现了探究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科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探究习惯的养成。资料卡内容充实,既是对实验探究的精炼总结,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知识储备、动手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升,乐于进行团队协作,善于总结规律,都为开展探究式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认识了各种植物的几大器官,但对于影响植物生长的向性问题还比较陌生。本课正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和观察,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2.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择适合适的向性问题开展探究。2.能设计探究活动的方案。3.能做控制变量的向性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植物向性运动产生浓厚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植物因生长需要而适应环境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重难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会做控制变量的向性实验。【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几粒浸泡过的玉米粒、不透光的纸盒、纸巾、剪刀、透明胶带、黏土或橡皮泥。教师准备:培养皿、课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活动准备让我们先来整理一下实验材料。2.[PPT2出示]课题:植物向哪里生长3.[PPT3出示]植物身体结构图。提问:谁来说一说,植物的身体大都有哪几部分呢?4.[PPT4出示]两盆植物图片(一盆正常生长的植物、一盆长斜的植物)。提问:这两盆植物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5.[PPT5出示]向日葵图片、大树根部生长对比图。提问: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揭示课题,板书:植物向哪里生长。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学生猜想植物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1.[PPT6出示]植物图片。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学生汇报。2.教师提问:发生这种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3.[PPT7出示]各种猜想。A.植物长得不一样,可能和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B.可能与阳光有关。C.植物的根向下生长可能与地球的引力有关。D.植物根的生长可能与水有关系。E.植物的生长可能与使用的肥料有关系。……活动二: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1.师生交流: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想,大家想不想动手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2.小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做好记录。3.[PPT8出示]实验方案。根据学生分组设计的方案,分别让组长进行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案。4.[PPT9出示]温馨提示。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定时观察;及时把观察的数据或现象做好记录,填在记录表中。5.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制作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向性实验。6.师生交流: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7.小组内交流汇报。(一)植物的向光性1.[PPT10出示]植物向光性汇报材料。研究植物的生长与光的关系:用三盆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另外两盆罩在纸盒里,分别在纸盒的左右两面挖一个5分硬币大小的洞,并把他们同时放在阳光下,我们发现一开始植物并没有多大变化,几天后,纸盒左侧有洞的,植物偏向了左边生长,纸盒右边有洞的,植物偏向了右边生长,所以我们认为植物会渐渐偏向阳光生长。2.[PPT11出示]总结: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向光性。(二)植物的向水性1.学生汇报植物向水性实验。研究植物的生长方向与水的关系: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盆植物的根向着不同的方向生长,正常浇水的植物的根向下生长,往左侧浇水的根向左侧生长,往右侧浇水的根向右侧生长。所以,我们认为植物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PPT12出示]总结:植物的根向着有水处生长的现象叫向水性。(三)植物的向地性1.[PPT13出示]植物的向地性实验汇报。总结: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地性。2.[PPT14出示]资料卡3.[PPT15出示]探究结论:影响植物生长啊出现上述现象的确与阳光、水和地球引力有光。即: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是植物的向性运动,这是植物的生长反应。活动三:观察校园植物生长的向性运动情况。1.[PPT16出示]探究活动提问:我们校园中的植物,是否也有这样的向性运动呢?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并做好记录。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三、拓展活动:太空中的植物会怎样生长。[PPT17出示]搜集资料,了解太空中的植物会怎样生长。【板书设计】植物向哪里生长阳光————向光性水—————向水性地球引力——向地性土壤养分——向肥性【实验方案】【观察记录表】《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以自然界中的多种多样的生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生物间相互依存的食物关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的基础,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作为活动线索,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以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入手,思考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体验活动认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而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自由活动,在认识生物间食物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不使用农药灭虫,如何防止植物遭受虫害;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设计生态实验瓶,观察里面的生物是如何维持瓶内生态平衡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沙化的原因。本课内容图文并茂,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全面理解和掌握。资料卡内容充实,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知识储备、动手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升,乐于进行团队协作,善于总结规律,都为开展探究式学习奠定了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对生物界中的生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利于探究生物间的取食关系。但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额引领和指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2.了解生物防治技术。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体验活动,认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3.会画一幅生物界的食物网。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产生浓厚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珍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重难点】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食物链中箭头指向,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动植物图片、白色卡纸、胶棒、水彩笔;动植物头饰、绳子、剪刀。教师准备:课件、动植物贴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多种生态环境中的生物。2.[PPT2出示]谜语:一片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种水果(谜底:草莓)又来了一群狼。——再打一种水果(谜底:杨梅)3.[PPT3出示]图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教师提问:图中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呢?谁能描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4.[PPT4出示]课题。板书: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一)理解食物链的概念1.教师提问:谁能用箭头标识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交流讨论。2.[PPT5出示]食物关系:树→蝉→螳螂→黄雀→鹰(蛇)3.能给这种取食关系起个形象的名字吗?[PPT6出示]总结: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4.教师提问:食物链中的箭头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5.[PPT7出示]总结:箭头符号,代表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方向指向吃它的一方,代表能量和物质的传递方向。(二)认识常见的食物链1.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食物链?能用成语、谚语来描述一些食物链吗?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2.[PPT8-10出示]情景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饿虎扑羊提问:情景图蕴含了哪些食物链?学生回答,并画出食物链。(三)多场景画食物链,建立食物网。1.[PPT11出示]不同的生态环境。教师提问:这些生态环境中存在怎样的食物关系?2.学生画食物链,并进行汇报展示。3.提问: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小组交流讨论。4.[PPT12出示]总结: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活动二:体验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PPT13出示]游戏规则:不同小组的同学抽取不同的生物卡片,代表不同的生物,包括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等;按照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排列;每两个同学之间用一根绳子连接,连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评比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2.体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食物网连接。3.[PPT14出示]总结: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4.提问:当一种生物消失以后,其他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体验活动:用剪刀剪短其中一根绳子,分析其中的变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5.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和谐相处,才能保证生态平衡,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美丽!活动三:探究生物防治技术1.[PPT15出示]情景图。教师提问:树木庄稼受到虫害,农民伯伯喷洒了大量农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2.如果不使用农药,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防止害虫泛滥?学生交流讨论。3.[PPT16出示]蜣螂图片和资料卡。认识蜣螂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4.师生总结:引入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三、拓展活动1.[PPT17出示]动手设计一个生态实验瓶,观察里面的生物是如何维持瓶内生态平衡的。2.[PPT18出示]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沙化的原因,并设计一份土壤保护方案。【板书设计】密切联系的生物界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鹰(蛇)食物网《珍稀动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珍稀动植物》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节课以寻找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为切入点,感受珍稀动植物数量稀少,接着让学生探究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最后通过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提高学生珍惜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过程,寻找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让学生感受到珍稀动植物越来越少的危机感;探究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为如何制定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通过思维碰撞,全面总结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第二部分自由活动,保护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珍稀动植物。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调查一下当地有没有因为环境变化而消失或数量减少的动植物,将探究拓展到课外。本节课内容围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这一线索展开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珍稀动植物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动物王国内的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外形特征、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动物是如何接触和感知环境的,只有适应周围的环境才能很好的生存。但是,对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不多,如何改善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认识不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2.知道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3.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生存现状。2.能通过讨论,解释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珍稀动植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识。【重难点】能通过讨论,解释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出示课题:《珍稀动植物》2.[PPT2出示]出示大熊猫图片教师提问:你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了解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生谈话:大熊猫以极为稀少的数量存在,所以我们要保护它。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植物呢?教师板书:珍稀动植物二、活动过程活动一:了解我国的珍稀动植物[PPT3出示]问题: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吗?学生根据经验汇报。[PPT4-5出示]我国珍稀动物教师指导学生简单了解这些珍稀动物的名字。[PPT6-16出示]我国珍稀动物图片及介绍。师生共同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及生存状况。[PPT17-22出示]我国珍稀植物。师生共同了解我国珍稀植物及生存状况。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有什么感想。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PPT23出示]小结教师小结:地球上最初有25亿个物种,如今只剩下2亿个物种,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活动二: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1.[PPT24出示]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学生先自己想一想,之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2.[PPT24出示]珍稀动植物灭绝的原因及相关图片。教师出示珍稀动植物灭绝的原因:(1)自身的原因:有些动植物自己不适应环境的变化。(2)自然的原因:有些动植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3)人为的原因:人类的乱杀滥捕。教师根据图片解释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活动三:交流我们了解到的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PPT25出示]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保护动植物的措施。学生汇报。教师总结:1.法律制裁:《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2.建立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郊的鼎湖山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植被代表类型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3.实施野生动物拯救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七大拯救工程”:国家对大熊猫、野马、朱鹮、麋鹿、扬子鳄、高鼻羚羊和海南坡鹿分别实施了拯救工程。4.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建立植物园、树木园和种子园,人工培育活动四:我们应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1.[PPT25出示]保护我们周围珍稀动植物,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周围珍稀动植物。师生小结:(1)向全社会倡议保护我们周围珍稀动植物。(2)制定保护我们珍稀动植物计划书。(3)宣传保护我们周围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性。(4)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2.[PPT27出示]李白的诗教师出示李白的诗“谁道群生性命怯,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四、拓展活动[PPT28出示]拓展活动要求。教师提出要求:调查一下当地有没有因为环境变化而消失或数量减少的动植物。【板书设计】珍稀动植物1.珍稀动植物珍稀动物:熊猫、金丝猴、朱鹮、褐马鸡、丹顶鹤、藏羚羊、大鲵等珍稀植物:银杏、银杉、桫椤、珙桐等2.珍稀动植物的意义3.保护动植物的措施《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的启示》是青岛版六制六年级上册的第25课。本课以学生研究葱叶的典型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模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怎样进行仿生,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教材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了解仿生产品的研制过程,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向生物寻求智慧的兴趣。这一活动过程教科书分为三部分。一是玩葱叶,找发现。教科书展示了同学玩葱叶的情境图,意在提示学生取新鲜葱叶,把一个葱叶像桥面一样架起来,然后往上面放小祛码,会发现葱叶不会折。通过玩葱叶使学生发现,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葱叶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拓展活动:提出拓展活动的两个指向。一是继续调查身边的仿生实例,了解人们是怎样模仿生物设计产品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仿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二是把仿生探究拓展到课外,使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乐于探索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五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前面的学习已经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实物,分析了解生物的特征和身边的实物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明白科学来自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研究葱叶结构了解仿生过程;2.认识什么是仿生。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身边的事物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能根据生物特性尝试仿生设计;3.能做简单的观察实验;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愿意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态度。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互相合作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2.通过对仿生学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重难点】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器材准备】学生准备:鲜葱叶、韭菜叶,纸、双面胶、硬币、剪刀。教师准备:鲜葱叶、韭菜叶,纸、双面胶、硬币、剪刀、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8出示]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好吗?看看这些图片和生活中的什么比较像?(播放)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交流(根据植物叶子发明锯子,根据蘑菇发明伞等)。二、学习新课:[PPT9出示]人们正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镜头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仿生。活动一: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使学生感受仿生的过程1.[PPT10出示]设计方案: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蛋壳和葱叶发现了,拱形的材料能承受很大的力量,筒形的材料不容易弯曲。师:是不是同一种材料制成拱形就能承受很大的力量,制成筒形就不容易弯曲呢,你们想研究吗?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你们想怎样研究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出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2.学生讨论并汇报:师:你们想验证谁的特性,你们想怎样做?师:我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同学们都是设计了对比实验,那我想问问你们在做对比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并汇报:你们想验证谁的特性?你们想怎样做?学生思考并汇报:在做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师:我还想提醒同学们在做对比实验的时候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下面各小组开始实验,在实验的同时填好实验记录表。3.学生实验并汇报:师:你们验证的是哪个问题?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结论是什么?学生交流。学生实验并汇报:你们验证的是哪个问题?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结论是什么?师小结: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了与平面材料相比,筒形材料不容易弯曲。(板书)4.[PPT11出示]研究产品的开发:师:在日常生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根据这一特性设计出来的呢?学生思考,交流汇报。[PPT12出示]学生思考:这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师:我们先是通过观察发现了生物的一些特性,然后又建立了模型对这些特性进行验证,并且根据验证的结果开发了一些产品,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仿生。(板书)与学生一起梳理仿生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仿生的过程。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产品也是利用这种特性开发出来的,你都知道有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小组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是利用这种特性开发出来的?[PPT13-19出示]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交流。3、拓展延伸[PPT20出示]教师:能自我复制的智能机器人会不会失去控制?学生交流汇报。[PPT21出示]教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仿生与动植物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板书设计】25、生物的启示仿生过程: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仿生学的发展及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向性运动
本文档为【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6课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1-02-0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