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举报
开通vip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第2卷 第 1期 2O04年 2月 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赵 治 国 (上海海运学院基础学院社科部,上海 200135) V01.2 No.1 Feb.2Oo4 摘 要: 在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各 国都致力于军事制度的创新,其明显的变化就是兵制由骑士制度转变为征兵制(义务兵役制)。军事领域所发 生革命性变化,促使欧洲各国进行相应的政治、社会改革。当欧...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第2卷 第 1期 2O04年 2月 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赵 治 国 (上海海运学院基础学院社科部,上海 200135) V01.2 No.1 Feb.2Oo4 摘 要: 在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各 国都致力于军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创新,其明显的变化就是兵制由骑士制度转变为征兵制(义务兵役制)。军事领域所发 生革命性变化,促使欧洲各国进行相应的政治、社会改革。当欧洲社会走入近代社会之后,战争也以一种全新 的面貌出现在欧洲大陆。 关键词: 欧洲军队;军事转型;战争 中图分类号: K5o4:El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04)01—0020—03 吉登斯说:“西方的历史学家应清醒地看到,与中国 历史相比,欧洲军事技术和组织的发展可能稍迟一些, 但他们在欧洲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根本性 的。”⋯军事上的创新导致欧洲战争从形式到内容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革,并进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在此 过程中,兵役制从骑士制度转变为雇佣兵制,进而在民 族国家体制下实行向义务兵役制转变。军事上的变革 最终导致了政治、社会的变化。 在欧洲历史上,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以至有学 者认 为:“欧洲 的 版 图是在 战争 的铁砧 上锤 出来 的”。口JIⅢ在封建国家割据分立的政治框架下,各个王朝 国家,对内纷争不断,对外则以行使武力为能事。战争 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对领土的要求以及继承权的纠 纷;为了捍卫自己认定的宗教信仰;因争夺商业利益和 经济资源,各个领主之间从来都不惮于兵戈相见。通观 欧洲历史,除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之外,战争,作为上帝 之鞭,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欧洲人的鞭挞。几乎每年都进 行着战斗,冲杀和围攻,但此时的战争“很少有大规模 的,而且无一是决定性的”,而且“战斗平息以后,国界仍 按地理,经济活动,宗教和爱国情绪来划分,而不是用刀 剑分割出来的样子。” “ ’ 由于战争的需要,使欧洲的战争水平得到不断提 高,可以说欧洲人的聪敏才智都可以在战争中得到应用 和体现。有学者对当时各个学科为战争服务做了有趣 的描述:“修辞学用来滔滔的训导和鼓导军队,数学用于 军队设防,音乐以战鼓和横笛振奋军心,建筑学对加固 城墙有用,天文学中的望远镜有利于将军对远方的观 察,语法为胜利者的庆祝活动做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哲学正在论证其 合法性。”l4】(唧 在充满“好战、尚武”的历史环境下,火药 的传人立刻被应用于战争,导致战争无论从形式还是内 容上都发生重大变化。而社会也因此而步入一个新的 时期:国家力量在战争中逐步增强,战争规模与技术反 过来因为国家而增强。战争性质也逐步由宗教战阵转 变为国家战争。社会要满足军事的要求首先是足额、足 质的士兵,原有的骑士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 的需要。从而导致雇佣兵逐步代替原有的骑士阶层成 为战争的主角。 当然,雇佣兵并不是新生事物,在宗教社会中,骑士 就雇佣轻骑兵作为自己的随从,因为在装备上雇佣骑兵 不如骑士讲究,且因为战争更多的是骑士的事情,所以 雇佣骑兵更多担当战争的服务任务,还不是战争的主 角。在称呼上,此时雇佣骑兵被称为“男仆”或者“军 士”。 J( 火器应用于战争,打碎了骑士厚厚的装甲,使 战争不再是骑士之间浪漫的、带有英雄悲壮色彩、具有 绅士风度的决斗,而是大群士兵充分演绎战争谋略和展 示战争艺术的场所。约在 15世纪,为了镇压国内贵族, 同时也为了实行独立自主的对外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各地的君主豢养 了大批雇佣军队。但不再是骑马作战而是步兵在转型 期的复兴(此时虽然还有骑马作战的士兵,但他们被称 为骑兵而不是“骑士”)。到了16、l7世纪,雇佣兵制度盛 * 收稿 日期 :2003一Il~2l 作者简介:赵治国(1977一)。男,山西永济市人。主要从事欧洲近代史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行于欧洲,形成了一个依靠战争和为了战争而生活的阶 层。 在传统的王朝国家中,雇佣兵制在实行过程中的效 果并不理想。“政府要建立一支军队,颇为困难,除非招 募各阶层的反叛分子,国际性的业余冒险者集团和职业 性的雇佣兵集团”。王朝的统治者一次次企图从城镇和 农村中招兵扩大以国民军为核心的军队的尝试都失败 了。虽然从理论上讲战争对高尚者仍然是高尚的事情, 但实际上,传统的建军思想与军队指挥体制已无法胜任 规模日益扩大与 日渐复杂的军队。军人“报酬的不固 定,食宿无着,补给方式陈旧”,正常收入以及意外的物 质刺激减少,参战可能得不偿失。而且士兵“报酬低下 而伤亡率高”,缺乏必要的福利保障:“对于上战场的人 们来说,比阵亡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福利缺乏保障⋯⋯ 人们躲避战争的危险往往主要不是因为害怕死亡,那一 般并不造成多大的痛苦和折磨,而是因为害怕受伤和事 故造成的残疾和不幸”。 j(删 ”这一切都导致“军事服 役无诱人之处,这种情况使许多人当逃兵,政府赖以征 集新兵的地方当权者和获准做这项工作的民间人士公 开受贿并信心十足地坐等受贿”。 H 雇佣兵是不可靠 的。“他们只为金钱而战,没有钱他们就拒绝服从命令, 或者散伙。”|4j( 雇佣兵与社会的关系极差,中世纪的 战争中,士兵带战利品退伍与战俘的赎金此时已不易获 得,而且士兵是作为“不愿当兵”的市民的替身去作战, 因而掠夺就不可避免o[3 3( 欧洲大陆充满了形形色色 的雇佣兵队长,他们以宗教和政治纠纷为借口,掠夺和 蹂躏战败的国家。而政治改革的局限,又导致公众并无 当兵卫国的观念而且对国家的部队毫无敬意。因此“18 世纪的战争是国王之间的战争,而不是各国人民的战 争 ,战争并不危及民族的存亡,只是征服敌方的~两个 省,这类战争只是国家的事情,只是一个独裁政府的事 情,与人民的利益毫无关系。” ]『 ’社会成员对雇佣兵 的反映是冷漠的,王朝政府还无法达到对社会的广泛动 员。 尽管雇佣兵存在很多弊端,但在实践中,面对着把 农民变成训练有素的士兵所需要的时间和钱财,花钱雇 佣现成的士兵就完事大吉的做法还是有吸引力的 因 此我们可以说,尽管战争因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成为一 门“艺术”,但是此时就制度本身而言,军事的变化并不 具备“革命”意义。战争规模是有限的,战争的爆发并不 具备毁灭性。 “只有政治革命才能带来军事革命”。欧洲战争真 。 赵治国 欧洲近代军事转型 21 正“革命性”的、具有转型意义的变革是“有限战争”转变 为“总体战”。克劳塞维茨认为:18世纪的有限战争所以 变成他那个时代的总体战争是由于把民族精神灌输到 战争中去,结果形成整个民族间的相互对立。 5_㈣”在这 一 方面德意志与法国拿破仑可以算是开风气之先。 “1813年以后,法国的一套战术成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共 同的财富。旧的线式战术和募兵制被彻底废除了。各 国都规定每个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这样就可以用更 少的钱而同时拥有足够的士兵 [6](P379)起初德意志也是 实行雇佣兵制度(即志愿兵),但是很快就失败了。于是 德意志规定每个公民都应服兵役。而其他国家则采用 的是征兵制。而且战争爆发后还动员全国的老人年轻 人妇女都为战争服务。很快征兵制与预备役制度就显 现出优势:军队平时开支不大,而一旦战争爆发叉能拥 有大量受过训练的兵士。为欧洲各国军事力量的崛起 提供了军员上的保证。尽管实行征兵制使“平等原则” 遭到损害,但是,在士兵晋升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上则实施的很好,削减 了征兵引起的弊端:“革命军队从建立之日起,就为那些 雄心勃勃,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 拿破仑始终如一地坚持了这个传统。的确有可能从最 低一级晋升到最高一级,⋯⋯晋升不是靠出身或文化水 平,而是靠作战英勇。荣誉只能通过战斗的实际行动来 获得” j( 区分成功者的关键是作战的素质 这一来, 现在军官们与旧政权的军官相比,要和士兵们接近得多 了。军队、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得参军成为一种潮流,因 为入伍不仅可以取得地位,而且伴随着荣誉.. 欧洲军事制度的现代化的、革命的~而正是在于, 它 “要求每一个能够拿起武器的男子在他年龄适服兵 役的整个时期内都要为国防事业出力 ”。’ 而军事制 度的变革又因为政治改革而成绩卓著..公民权最终与 服兵役权相结合。“因为火枪制造了步兵,而步兵制造 了民主。一人一枪也就变成一人一票,终歪于选票和步 枪都要用百万来当作计算的单位。这样也就引起世界 上最伟大的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转变。” “ 。战争已不再 是专业军人和国王 自己的事情,而是受到爱国主义激 发,为了本民族崇高目的而进行的战争,“国王的战争已 经结束了,人民的战争从此开始了”。 尽管全民皆兵可以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勇于作战的 士兵。但是战争“艺术”的发展,使任何实行预备役制度 的国家都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更加专业化的战争中保 证士兵的军事素养。赞同民兵制的人一般都拿美国南 北战争时期美国民兵打败英国常备军作为实行民兵制 度的理由。但是,民兵制度在带来空前J茏大的“民军”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 红河学院学报 2004.1/历史研究 同时,势必会空前地耗费金钱与人力。而民兵制度之所 以受到赞扬,主要是因为可以一下子弄到一大批人,而 且比较易于训练。“但这只有在具备优秀的基干人员时 才能做到。” 9 在缺乏优秀军官和人民信任的情况下,民 兵组织只是一纸空文,“如果北方佬面临的不是南方民 军,而是几十万的常备军,那他们的情形会怎样呢?”其 结果是必然失败的。因为“自从采用了后装枪,纯粹的 民军便真的完了”。 因为,民兵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各国往往根据 自身 的情况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但总体上欧洲的军事组 织一般都是极为相似的。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军队都 是由强迫征召的兵士来补充的。各国采用两种方式:一 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征兵制,人员在军队中服满一定期 限后,就不再服役;另一种则是普鲁士为典型的预备役 制度,即缩短现役时间,退役后将来还要在一定期限内 再次应征入伍o ElO]( ’普法战争证明,“包括预备队和后 备军在内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优越于可以找人代役的征 兵制。’’r7]{附’ 然而,“对于一方好的东西,对另一方并不见得合 适。普遍义务兵役制是以经济和智力发展的一定水平 为前提的。” J( ’在没有这种水平的地方,这种制度是 弊多利少。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首先需要大量合格的军 官以及政府在平时的组织和战时的动员能力,其次需要 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且,现代战争所需要的 武器装备依靠的是国家工业的发达,否则,即使是义务 兵役制,也无法在战争中发挥出它的威力。因此,实行 义务兵役制并非是解决军事问题的万能法宝,而是整个 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链条。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 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其他地区“自给自足 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了。[11](P31)全球一体化进程成为 必然趋势。然而,伴随其中充满了“火与血”的战争 在 输出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输出了西方式的军 事。对于后发展国家而言,仅仅是军事近代化进程就为 统治者提出难题,因为欧洲常备军制度自身并非完美, 还存在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军队规模的扩大与财政压力的增加 “欧洲大陆各国任何一个大国,包括普鲁i 内,都 能够召集装备和训练一支 5O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虽 然这些国家的军队不超过他们全部人口的 1.5—3%,但 是在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规模。” l。J( ’而军 事工业落后的国家(例如俄国)往往企图用人数来弥补 自身武器装备上的不足。一国军事力量一旦打破彼此 间力量均衡,就极易引起各国对于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 恐惧,使得各国一向对军事开支极为慷慨。如此循环往 复,最终导致军备竞赛升级。 2.战争野蛮程度增强 技术的进步,装备的近代化,国家、民族观念的深入 人心,政府动员能力的增强,使得任何战争都变得 日益 顽固而不具有决定性。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双方的仇 恨增强了。在战争中累经挫折的民族不是被消灭就是 彼此之间全民族的仇恨。暴力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外线, 而是深入到敌人的内线。从原来的“有限战争”转变为 “总体战”之后,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战役的胜利,这就使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无法停止,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完全 臣服,要么彻底的毁灭。“常备军制度在整个欧洲已发 展到极端,只要常备军不及时改组为以普遍武装人民为 基础的民兵,那么,不是这种制度使各国人民担负不起 军费重担而在经济上破产,就是它必然导致一场毁灭性 的大战”。而这一切并非完全不可避免,“从纯军事观点 来看,逐步废除常备军,是绝对没有任何障碍的.而如果 这些军队保存下来,那么这并不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 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句话,军队的使命与其说 是防御国外的敌人,不如说是防御国内的敌人” “吣’不 管胜负与否,双方政府都力图在各自的人民面前扮演无 辜者的角色,将战争责任推给对方,以“煽动”彼此间的 仇恨。 《孙子兵法》上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战争的最高目标是消 灭战争,而不是相反。而美国内战中北方著名将领也曾 说过:“战争的合法目的就是更完善的和平”, 8】(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薛曼 自己在南北战争中也无法 制止军队在敌境内的肆意妄为,l8川 因为,个人在 近代战争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太微不足道了。 从欧洲军事转型以及定型的过程中,我们还看不到 和平的迹象。战争仍将继续,和平仍然只是相对的。武 力的滥用有时仅仅是为了狭隘的本民族利益,这就使欧 洲文明必然再次遭受“上帝之鞭”的考验。而其结果却 比中世纪更为惨烈,更具有毁灭性。 (下转第6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 红河学院学报 2004.1/历史研究 同时,势必会空前地耗费金钱与人力。而民兵制度之所 以受到赞扬,主要是因为可以一下子弄到一大批人,而 且比较易于训练。“但这只有在具备优秀的基干人员时 才能做到。” 9 在缺乏优秀军官和人民信任的情况下,民 兵组织只是一纸空文,“如果北方佬面临的不是南方民 军,而是几十万的常备军,那他们的情形会怎样呢?”其 结果是必然失败的。因为“自从采用了后装枪,纯粹的 民军便真的完了”。 因为,民兵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各国往往根据 自身 的情况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但总体上欧洲的军事组 织一般都是极为相似的。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军队都 是由强迫征召的兵士来补充的。各国采用两种方式:一 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征兵制,人员在军队中服满一定期 限后,就不再服役;另一种则是普鲁士为典型的预备役 制度,即缩短现役时间,退役后将来还要在一定期限内 再次应征入伍o ElO]( ’普法战争证明,“包括预备队和后 备军在内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优越于可以找人代役的征 兵制。’’r7]{附’ 然而,“对于一方好的东西,对另一方并不见得合 适。普遍义务兵役制是以经济和智力发展的一定水平 为前提的。” J( ’在没有这种水平的地方,这种制度是 弊多利少。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首先需要大量合格的军 官以及政府在平时的组织和战时的动员能力,其次需要 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且,现代战争所需要的 武器装备依靠的是国家工业的发达,否则,即使是义务 兵役制,也无法在战争中发挥出它的威力。因此,实行 义务兵役制并非是解决军事问题的万能法宝,而是整个 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链条。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 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其他地区“自给自足 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了。[11](P31)全球一体化进程成为 必然趋势。然而,伴随其中充满了“火与血”的战争 在 输出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输出了西方式的军 事。对于后发展国家而言,仅仅是军事近代化进程就为 统治者提出难题,因为欧洲常备军制度自身并非完美, 还存在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军队规模的扩大与财政压力的增加 “欧洲大陆各国任何一个大国,包括普鲁i 内,都 能够召集装备和训练一支 5O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虽 然这些国家的军队不超过他们全部人口的 1.5—3%,但 是在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规模。” l。J( ’而军 事工业落后的国家(例如俄国)往往企图用人数来弥补 自身武器装备上的不足。一国军事力量一旦打破彼此 间力量均衡,就极易引起各国对于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 恐惧,使得各国一向对军事开支极为慷慨。如此循环往 复,最终导致军备竞赛升级。 2.战争野蛮程度增强 技术的进步,装备的近代化,国家、民族观念的深入 人心,政府动员能力的增强,使得任何战争都变得 日益 顽固而不具有决定性。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双方的仇 恨增强了。在战争中累经挫折的民族不是被消灭就是 彼此之间全民族的仇恨。暴力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外线, 而是深入到敌人的内线。从原来的“有限战争”转变为 “总体战”之后,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战役的胜利,这就使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无法停止,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完全 臣服,要么彻底的毁灭。“常备军制度在整个欧洲已发 展到极端,只要常备军不及时改组为以普遍武装人民为 基础的民兵,那么,不是这种制度使各国人民担负不起 军费重担而在经济上破产,就是它必然导致一场毁灭性 的大战”。而这一切并非完全不可避免,“从纯军事观点 来看,逐步废除常备军,是绝对没有任何障碍的.而如果 这些军队保存下来,那么这并不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 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句话,军队的使命与其说 是防御国外的敌人,不如说是防御国内的敌人” “吣’不 管胜负与否,双方政府都力图在各自的人民面前扮演无 辜者的角色,将战争责任推给对方,以“煽动”彼此间的 仇恨。 《孙子兵法》上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战争的最高目标是消 灭战争,而不是相反。而美国内战中北方著名将领也曾 说过:“战争的合法目的就是更完善的和平”, 8】(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薛曼 自己在南北战争中也无法 制止军队在敌境内的肆意妄为,l8川 因为,个人在 近代战争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太微不足道了。 从欧洲军事转型以及定型的过程中,我们还看不到 和平的迹象。战争仍将继续,和平仍然只是相对的。武 力的滥用有时仅仅是为了狭隘的本民族利益,这就使欧 洲文明必然再次遭受“上帝之鞭”的考验。而其结果却 比中世纪更为惨烈,更具有毁灭性。 (下转第6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欧洲近代军事转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319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30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