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1

举报
开通vip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1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设计 课题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单元 四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及其建立者;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理解并记住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初步能力。鼓励学生简述武昌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3)通过分析和探讨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设计 课题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单元 四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及其建立者;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理解并记住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初步能力。鼓励学生简述武昌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3)通过分析和探讨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方法。培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孙中山早期革命经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孙中山和爱国华侨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孙中山的勇于探索、立志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2)通过了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学习黄兴等为代表的革命者的事迹,学习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孙中山的画像,师:每年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南侧都矗立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人们称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知道孙中山有哪些事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观看孙中山的画像,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早期活动创团体创政党师:我们先认识一下孙中山。课件展示图片:年轻时的孙中山和他的故乡,见第4张PPT。教师补充: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诞生于广东省香山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左图是孙中山的故乡——广东香山翠亨村。师:孙中山早期有哪些革命活动呢?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师:我们先学习孙中山早期成立的革命组织。1.兴中会:课件通过图表的形式课件展示图表,见第5张PPT。师:我们先学习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刊物、创建人、纲领、性质、阶段。教师明确: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师:从图表可以看出,孙中山已经走向了革命道路了,他为什么选择革命道路呢?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孙中山为什么要选择革命道路呢?教师明确:1.1894年,孙中山上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建议,遭李鸿章冷遇。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惨败,而清王朝却在大肆张罗庆慈禧太后60大寿。孙中山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推翻清王朝,才是拯救中国唯一出路。2.戊戌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被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说明了没落的清王朝已经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和统治中国的工具,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敌人。种种救国方式的失败也证明了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国才有出路。师: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其革命理想而矢志不渝地努力着。随着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加剧,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和兴中会性质相同的革命团体。革命形势日益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了同盟会。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师: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刊物、创建人、纲领、性质、阶段。教师明确:1905年8月;日本东京;《民报》;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师:我们学习一下同盟会的十六字方针。课件展示:你们知道同盟会的十六字方针吗?课件补充:“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也就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教师明确: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阶段是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新阶段。师:我们去看看同盟会成立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同盟会成立的合影,见第10张PPT。教师补充: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各革命团体的代表约一百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师:我们一起看看《民报》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民报》的封面,见第11张PPT。教师补充: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师: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2.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课件展示图表:见第12张PPT。教师补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阐发为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创立民国”阐发为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生主义,就是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行土地国有。教师强调: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师: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中说出了他的革命心声。课件补充小知识: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师: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正是树立了这样的革命目标,才有了革命的行动。课件展示图片:黄花岗烈士墓,见第14张PPT。教师补充: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由于起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泄漏,清军早有准备,最后失败。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过渡: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又发动了什么起义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辛亥革命建政府改国号三、武昌起义师:武昌起义是怎样发生的呢?革命党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1.准备:教师明确:(1)1911年,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成立武装起义总部,蒋翊(yÌ)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2)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做了大量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组织工作。师:我们认识一下这两位领导人。课件展示图片:蒋翊武和孙武的图片,见第17张PPT。教师补充: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准备在武昌起义。图为策划武昌起义的文学社领导人之一蒋翊武和共进会领导人之一孙武。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2.时间和地点:3.领导人:4.经过:5.结果:课件播放视频:武昌起义,见第19张PPT。教师明确:2.1911.10.10,湖北武昌;3.熊秉坤、金兆龙;4.起义军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12日,控制武汉三镇。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称为“辛亥革命”。5.(1)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2)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师:我们去看看湖北军政府旧址。课件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旧址,见第21张PPT。教师补充: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旧址。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设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课件展示图片:辛亥革命的形势图,见第22张PPT。教师补充: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内,全国有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明确:1.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2.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3.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湖北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在客观上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过渡:在一个多月里,共有10多个省先后独立了,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民国建立定约法促共和四、中华民国的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师: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什么呢?(1)时间和都城:(2)领导人物:(3)机构:(4)纪元:教师明确: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与公元的换算公式:公元纪年-1911年=民国纪年)教师举例补充:民国与公元的换算方法。师: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呢?(5)成立意义:教师明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师:我们去看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图片,见第26张PPT。教师补充: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课件展示图片:孙中山就职时发布的宣言书,见第27张PPT。教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师:我们一起看看中华民国成立的其它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见第28张PPT。教师补充: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孙中山、黄兴等参加临时参议院成立典礼。师:为了巩固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颁布了一部法律文件。2.颁布法律:师:颁布的时间、名称和内容是什么呢?(1)时间:(2)名称:(3)内容:教师明确:中华民族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师:从《临时约法》的内容中体现了什么观念呢?(4)体现观念:教师明确: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师:《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呢?(5)意义:教师明确: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课件展示图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见第30张PPT。教师补充:孙中山为了用法律形式把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起来,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师: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怎样的呢?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1)性质:教师明确: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历史功绩: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武昌起义时,孙中山远在他乡没有直接指挥这场取得成功的起义,但为什么我们仍然说孙中山是辛亥武昌起义的领袖呢?教师明确:1.思想上,武昌起义是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思想指导下进行的。2.组织上,联合发动武昌起义的湖北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和实际上的联络关系。3.行动上,同盟会从主要领导人、重要骨干到一般成员有不少人参加了武昌起义的指挥和战斗,参加了起义后革命成果的保卫和革命政权的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强学会D.同盟会答案:D2.三民主义的内容是()①民族主义②民生主义③民主主义④民权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3.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A.1910年B.1912年C.1911年D.1913年答案:B4.下列对辛亥革命的评述说法正确的()①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答案:A5.下列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性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D.一次反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改良运动答案:B6.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请回答:(1)材料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2)结合所学,“君主一人专制”是在哪一事件中结束的?答案:(1)“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2)1911年的辛亥革命。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学生观看孙中山的图片。学生观看图表。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互讨论,结合课本回答。学结合课本回答。学生朗读十六字方针内容。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表。学生朗读小知识。。学生观看图片。齐读第二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齐读第三篇章。生:1912年1月1日,南京。生:孙中山。生:参议院。学生进行换算练习。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生:1912年3月。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互相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关讨论。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初步形成对孙中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孙中山成立的两个革命组织。有助于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对孙中山是怎样走向革命道路有所了解。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同盟会的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有所了解。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资料学生对《民报》有所了解。学生对三民主义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能对广州黄花岗起义有所了解。学生能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对武昌起义的经过有所了解。学生能对湖北军政府旧址有所了解。学生对独立的10多个省份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第三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学生对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和都城有所了解。学生能知道中华民国的领导人物和机构。学生学会正确的纪年换算法。能知道中华民国出来的意义。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能了解。学生能知道参议院的知识。学生对《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内容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对《临时约法》形成整体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能掌握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学生能知道三民主义的内容。学生能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巩固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孙中山的早期1.兴中会和同盟会革命活动2.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1.准备2.时间和地点武昌起义3.领导人4.经过5.结果1.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2.颁布法律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概括、记住所学内容。
本文档为【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大浪淘日记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3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初中生物
上传时间:2019-05-14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