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本

建本

举报
开通vip

建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阽文物小丛书 建 本 J1AN BEN 1;丘 /∷∴∴ |亠/ {′Ⅱ 建省 建 阳市博 物 馆 ˉ九九四年六月 ??? ?? ?????? ? ?? ??? ?? ???? 主编 谢道华 }攒 甘 〓? 亻甘鲚∷葩圭淼睑 ?? 〓〓〓? ??????? ?〓 ?? 〓 ? ?...

建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阽文物小丛书 建 本 J1AN BEN 1;丘 /∷∴∴ |亠/ {′Ⅱ 建省 建 阳市博 物 馆 ˉ九九四年六月 ??? ?? ?????? ? ?? ??? ?? ???? 主编 谢道华 }攒 甘 〓? 亻甘鲚∷葩圭淼睑 ?? 〓〓〓? ??????? ?〓 ?? 〓 ? ? ? ? ?? ??? 趱阳文物小∷丛书 ·建本 主编 谢道华 福建省建阳印刷厂印刷 开本787× 1092 1/32 1.5印张 字数35千字 199厶年 6月 第 =版 199压年o月第△玖印刷 印数rO001~1500 〔核收工本费4元〕 书林门 座落在书坊乡书坊村,高 5、 2米。 清光绪十二年 (1885)年 《蔡氏九儒书》 印板 (麻沙镇征集 ) 明代青瓷调墨大盆 (书坊乡征集 ) 《建阳文物小丛书》总序 i建阳地处闽北山区,武 夷山脉南麓。它据潭山之雄、扼 建水之会,自古为闽北要地;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朱 熹、^蔡元定、刘瀹、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 “七贤 过化之乡”。 ∷ ·考古资料表明9早在四干年前,建 阳就有人类居住、劳 动和繁衍。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越涣人。毁商寸期,建 阳属扬 州之域,周时为 “七闽”地。秦属闽中郡,无诸为郡长。西 汉初属闽越国9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 111年 ),闽 越王 余善筑大潭城,此为建阳筑城之始。东汉献帝建安十年 (公 元 205年 )立建平县。这是建阳建d,ll的开始。西晋武帝太 康元年 (280年 )(一 说太康三年 )改建平县为建阳县。 隋唐五代时期,中原人口大举南迁入闽,极大地促进了建阳 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宋时代,建阳属建宁府辖地,建阳进入 鼎盛时期,建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饮誉海内外,建盏瓷器为 世所珍;麻沙版、书坊版为代表的印刷文化影响深远,建本 图书彪炳史册。朱熹、宋慈、溅卜丨、蔡元定、刘克庄、谢枋 得、真德秀、刘镝、吕祖谦等一大批名人学士为建阳历史增 添了无限光彩,他们的历史业绩同建阳这块土地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 在四干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 化,遗留众多的文物古迹。-批批忠臣义士l革命先烈云集 建阳,留下了众口皆碑、慷慨悲壮昀史诗。系统、科学地发 积 墨池 座落在书坊乡书坊村 湄、整理这些珍贵的乡土材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 旨在通过这些小册子,向广大读者介绍建阳灿烂的历史文化 和光辉的历史进程,并为有志于研究肆阳历史的社会贤达人 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提供一批有价值的素材,为把建阳建 设得更加美好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本丛书第一批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编印 《建帕文物古迹》(已出),《 建窑》(已出)、 《建本》、 《游酢故里》、《建阳馆藏义物精萃 》、《建 阳 碑 亥刂》( 《建阳古建筑》等专辑,并将随着考古新发现和研究范围的 扩大,再推出一批有价值的专辑。 本丛书的编辑工作由我馆集体承担,各分册山学有专长 并熟悉有关资料的同志任主编,并请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审 阅。由于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本丛书难免存在各种I大 点、 错误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斧正、赐教,共同为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 阳 市 傅 物 馆 ˉ九九四年六月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自隋唐之际发明,至宋代进入新的发 展阶段。其时,建 阳与成都、临安三地并称末代三大雕版印 刷中`b。建阳的刻书作坊集中在麻沙、崇化 (今书坊村 )两 地,因 而, “建本”图书又有 “麻沙 本”、 “书 坊 本”之 称。降至南宋,建阳刻书业达到鼎盛, “版本书籍,上自六 经,下及训传,行四方者,无远不至。” (朱熹: 《建阳县 学藏书记 》) 据地方史料记载,元代末年,麻沙刻书作坊曾 毁 于 大 火, “惟崇化存焉”,书籍行四方者,大多为崇化 书 坊 所 刻。入明以后,麻沙书坊重振旧业, “进士张蟠偕刘蔡二氐 新刻书版寝盛,与崇化并传于世,均足以嘉 惠 四 方。”麻 沙、崇化两地 “书市比屋,皆鬻书籍,天下客 商,贩 者 如 织”。正如清初诗人查初白所描述的: “江西估客建阳来, 不载兰花与药材,妆点溪山真不俗,麻沙坊里贩书田。” 纵观有宋至明代六百佘年间,建阳书坊始终是我国私家 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历史上这里作坊林立,名 家辈出。我国 雕版印刷史上著名的“建安余氐”自唐代未年从扬州迁入崇化 里,世为书林之望族。佘氏作坊子承父业,自 北宋至明末清 初的六、七百年间,刊印发行了千百种图书,近代学者叶德 辉在《书林清话》中曾评价说: “夫宋刻书之盛,首推闸中, 而闽中尤以建安为最,建安尤以佘氐为最。”早在 南 宋 时 ? ? ? ?? ? ?︱ ? 期,余仁仲的万卷堂就以刻印经书雨名燥ˉ时,为余氏家族 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入元以后,佘志安的勤有堂为最负盛名 的作坊之一,刻书最多。此外9虞氏务本堂也颇有名气,其 刻印的《武王伐纣 》等五种 “全像平话”成为后世 长 篇 小 说赖以加工的祖本;叶 日增的广勤堂、刘元礻占的翠岩精舍等 也是元代较著名的刻书作坊。降至明代,佘 氐刻书家发展到 数十人,佘文台的双峰堂刻印之书,字迹均匀,刻工讲究, 畅销ˉ时。余象斗更以刻印戏曲小说名扬四方,他是当时最 著名的专刻戏曲小说的刻书家之一,鲁迅先生曾给予很高的 评价。象斗不仅刻印诸如《全汉 志 传》、《三 国 志 传 评 林》、《东西演义》等小说著作,还亲自编撰、刻印了《南 游记》、《北游记》二部章田小说,前者四卷十八回,后者 四卷二十四田,通俗易懂,深得大众喜爱。它 们 与《东 游 记》、《西游记》并称明代著名的《四游记》小说。清乾隆 帝特敕福建巡抚钟音派员专门查访佘氏家族刻书的 兴 衰 历 史。此外,明代蓍名的私坊还有詹氏的进德书堂、杨氐的归 仁斋、刘氏的慎独斋等等。 建本图书 “笔画清劲”、 “纸墨精莹”,书品精美、内 容广泛,其中既有供文人墨客诵读的经子史集,也有供布衣 百姓应用的农桑医算。蓍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世界上 第一部较完各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著名的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蓍 名小说《西 厢记》以及诸如《事林广记》、《孙武子兵法》、《居家必 用 》、《农桑提要》、《鲁班传 》等一大批涉 及 政 治、经 济、军事、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图书源源不断 地从麻沙、崇化书坊刻印发行,销往四方。 建本图书在发展中求新,首 刨在小说书页中插图。这类 4 图书上图下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类似当时的 连 环 画本,可以称得上连环画的鼻祖。这一创新技术,大大丰富了图书内容,对后世图书的多样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早期插图本有元代余氐勤有堂刻印的《烈女传 》,虞 氏刻印 的 五 种“全像评话”等。插图本图书的问世,是建阳书坊刻书工匠 对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建本图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不仅向广大民众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也为保存我国古代优 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故宫搏物院等国内不少大犁图肀馆、博物馆及民间收藏家仍珍藏建本图书或印版。建本图书还远销朝鲜、日本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明代熊宗立 《仲德堂》编集刊印的《各方类证医书大全 》二十四卷,于 嘉靖七年 (公元1528年 )被 日本翻印刊行,成为日本刊行最早的医书,日 本国人视之为 “医家至 宝”,倍 加 推崇、珍惜。 建阳书坊刻书业之所以能历宋、元、明三代及清初六、七百年而兴盛不衰,是有其独特的历史东件和自然条件的。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地区战火不断,逃避兵灾战乱者大批南迁入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一L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天下。” (洪 迈: 《容斋四笔 》卷四 )从而推动了八闽文化 的 发 展。其次,建阳地处闽北山区,造纸原料芦苇、毛竹等资源十分丰富,民闰纸厂甚多,纸张供应充足;雕版用的红、白梨木等树木更是任意砍伐。梨木纤维质细密,脆、硬度适中,是雕版的上等原料。再者 ,唐宋以来,建阳一直是八闽交通干道上 的必经地之-;崇阳溪、麻阳溪在此汇合,注入闽江三大支 流之一的建溪。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往来客商濒繁。其四, 建阳书坊刻印技艺世代相传,从未间断,技艺不断创新,愈 来愈精湛,这也是其他书坊所不及的:这些优越条件,足以 使建阳书坊保持数百年繁荣的局面。 清康熙年间以后 ,建阳书坊逐步走向衰落 ,刻 书中心移至 浙江一带, “建本已不复过岭。”其原因很多,其中近代先 进印刷术的冲击、梨木原料枯竭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同时, 建阳书坊又屡遭大火之灾,从此更是一厥不振。本世纪五十 年代,我市文物部门曾在麻沙镇征集到三百三十佘片 《潭阳 蔡氏九儒书 》印板,系清光绪年间作品,表明清后期建阳书 坊仍有少数私坊刻书。民国年间,少数坊主仍以刻印灶神、 灵符为生,然已无法与昔 日相提并论了。书坊村——昔 日的 崇化里,至今幸存 “书林十景”之一的五层白塔(清 乾隆九年 重修 ),书林门1积墨池等反映当年刻书盛况的历史古迹也 修复并对外开放,游人从这里或许还能唤起对昔 日 “图书之 府”的美好遐想。 编 者 一九九四年六月 萌芽于五代,兴盛于两宋的福建刻书业在我国的图书出版史和印则技术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自宋迄明,建阳始终是全国的刻书中心之-,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 “图书之府”的美誉。 厉史上,福建的刻书以建阳为主,建阳刻书以 坊 刻 为主,这是建刻的一大特点。由于历史悠久,书肆众多,许多刻书大族均子承父业,世代相沿,形成了著名的刻书世家,这是建阳书坊的又-显著特点。三是刻本数量众多,内容广泛,举凡经、史、子、集靡所不备。四是众多的书 坊 均 集 绵、校、刻、销于ˉ身。 在现存众多的建本图书中,举凡研究中国哲学、史学、文学、医学、民俗、出版等学科,均可从中找到各自所需的史料,因此,古代建阳刻书家们在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典籍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理应受到尊敬和赞扬。 由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偏见,视民间出版家为书贾之流,难登大雅之堂,方志载阙,正史更是不屑为之,故对今天的刻书史研究,造成很大困难。为撰此《史略 》,笔者走窃民闻,稽耷谱牒,研究版本,索隐钩沉。无奈由于史料甚缺, 建阳刻书史略 方彦寿 口前 6 所编尚难刂如人意。若此编对弘扬乡邦文化,推动社会精神 文明建设有助于一二,幸甚 : 第-章 建刻溯源 建阳刻书卩方于何时?对此,通常有唐、五代、北宋三种 说法。北宋时期的建阳刻本,今尚有少量的实物或rml刻本保 留下来,此外有关藏书目录间或有所著录,故此说较易于为 人们所接受。但五代说似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一、唐代说 通常认为建阳刻书始于唐代者,所持论据主要滥角匀于清 彭元瑞 《天禄琳琅书日续编 》卷二 《仪礼图 》条下所载g “是本序后刻 ‘崇化余志安刊于勤有堂’。按宋版 《列 女传》载 ‘建安佘氏靖庵刻于勤有堂’,乃南北朝佘祖焕始 居闽中,十四世徙建安书林习其业。二十五世余文兴以旧有 勤有堂之名,号勤有居士,盖建安自唐为书肆所萃。”彭氏 此说-后被叶德辉 《书林清话 》等书所转载,影 响甚大。如 孙毓修 《中国雕版源流考 》说: “独建安佘氐创业于唐,历 宋元明未替,为 书林之最古者”。 对此,王先谦 《续东华录》载,清 乾隆间乾隆皇帝曾派 人到建阳崇化书林做过专门调查,这次调查的结果是 : “据佘氐后人余廷麟等呈出《族谱 》,载其先世自北宋 迁建阳县之书林,即 以刊书为业。” “自北宋迁建阳县”的 书林余氏,显然不可能在唐代刻书。 2 据现存刻印于清同治辛未 (1871)的 《潭西书林余氏族 谱》载,佘氏 “入书林之始”者,乃十四世余同祖,其生活 年代约在北宋,与 乾隆间的调查结果吻合。 郑建刻始于唐代说者,其根据均源于上文所引《天禄琳 琅书目续编 》中的记戟,否定了这条记戟,也就否定了建刻 始于唐代之说。因此,唐代说不能成立。 二、五代说 据闽垦型誓孬罾凳蓉叠筑霉T爵蟊k童罕堡ξ,疆露号霹去 印刷业可能在这个时期萌芽”。 此说虽为推论,但据油游 《老学庵葚记 》等文献记载 , 早在推行 “三舍诸”的北宋熙宁、元符年间,一般的科举士子就已熟知了“建本?或 “麻沙本”。i刂见,最晚在北宋中 弯篷曩「F弯霉:梨 T璧谖蕖营暑笤皙F墓暑查蓓Ξ鸢劈I ii丨l};i了i鲞翁i∶∶∶∶∶∶∶售赘:∶∶∶甚i∶丨:岔晏蜚,橛孑菪孰雾{∶∶i蚤:丿:Γ踅:∶∶∶{∶i∶翕 产生 的。 据此可知,建 阳刻书业在爿|宋时就已经相当发达,它的 时间上限不可能是北宋。因为任河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 的过程。建阳刻书也不例外, 岜有它的萌茅发生期 和 发 展 期,这个萌芽发生期当在五代,雨 两宋则是它的发展乃至繁 宋的时期。 第二章 建刻数撼的膘因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季分裂割据的局面,南方 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靖康之难后,出 现丁巾丨凵″j史上笫 二次人口大迁移,闽 浙一带不但成为宋经济文化的中心,随 着南宋政权的南移9还成为政治的中心。 一、经济发展为刻书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择要言之,农业方面,闽 化ˉ带垦山陇为田,耕种面积 进ˉ步扩大。经济作物中,建茶、建违被列为贞l牯。 矿冶业在国内占重要地位。宋初即在建州设饰造饯币的 丰国监。手工业中,建窑以黑柚闻名,所产兔屯盏是斗茶者 喜好的茶具9列为贡品,风靡全国,远销海外。 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的造纸业更为发达。建阳 多 产 竹 纸, “嫩竹为料,凡有数品9凵 简纸、曰行移纸、 曰 书 籍 纸,出北洛里。”还有以楮树皮制作的纸帐、纸被等,说明 建阳一带的造纸工艺当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商业方面,宋商人的足迹遍及日本、朝鲜和 阿 拉 伯^ 带。福建的纺织品、建窑瓷器和建版书谙被大批销往海外。 崇化书市为国内仅见, “天下客 商 贩 者如织,每月以ˉ、 六日集”,其它市场的盛况由比可见。 两宋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就 为建版书籍的印刷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4 二:文风鼎盛为刻书业提供了良好的文 化环境 宋代统治者有鉴于唐末王代武臣膏1政的教训,奉行的是 雳昼J畀霪羞露F、冒靥缶劈寅犁F堪耋曩爸F1叁霉∷鲨 ′ 忍蕊 罾 篁玺耆富Ⅰ 学 :史宁 、弯学、科农等方面夕出珥前眄未有的 的培譬重箔F冒鑫偌垦堇罾重y影 响最为深亥刂的是朱熹仓刂立 ∵是兴建书院和书院刘书的影响。 唐代,建阳有熊秘的鳌峰书院。北 宋 有 游酢的簿山书 院、宋咸的霄峰精舍。南宋时期,闽 北∵带出现了 书 院 林 立、讲帷相望的盛况。仅建阳,朱熹及其师友门人就创建了 寒泉、云谷、回 文1考 亭、西 山、庐 峰、 溪 山、环峰、 潭 溪 等 十几所书院。这些 l格院吸引了仝国众多 酌学 者 前 来求学。建阳书坊应其所斋,刻印 r许多教学用书。这就为 建刻书籍的销售扩本了市场,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渎者群。 为满足教学需要,许多书院鸪有刻书。书院刻书不惜工 本,校勘精严,质旱较坊刻为高。故书院刻书的存在,势必 促进坊刻要努力提高臼己的出版质量。 二是提倡臧书,促进了刻书业的兴盛。 朱焦曾撰《建阳县学藏书记》提倡藏书。他曾在童游建 小书楼,在考亭建藏书阁、经迦阁皮藏书籍,叉在崇化书林 建同文书院收藏书版。此外,宋咸、魏颖、笨在、祝穆、詹 体仁、宋慈等均为藏书家。这对建阳刻书业的发展无疑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大妣闽学者在建阳ˉ带著书立说,为建阳书坊提供 了丰富的稿源。这也是现存宋建刻本中以经部、子部儒家类 书籍为多的直接原因之一。 总之,两宋福建文化事业的繁泶,为建阳刻书业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充分的文化养料。 三、相对便利的交通 从全国范围看,福建辟处东南,但 由于远离中原战场, 社会环境却较为安定。特别是宋都南迁后,福建成 为 大 后 方,而建阳又是全闽通往北方必经之地,其交通地理上的重 要性由此凸现出来。故前 '人有言: : “万世道统毕于此,四方书藉聚于此。其邑虽小,而其 所关系甚大。矧为江浙人闽之咽喉。八闽北出朝干京阙,未 有不由此者。”同时,经过历史上的不断开发,闽 北的交通 业已大为改善。当时从建阳北上、陆路有三条。其 中闽赣古 道两条,闽浙古道ˉ条。 闽赣古道两条 : 一是经崇安分水关,至江西铅山县河口。河口通航,南 货北运,由 此沿信江运至上饶和玉山,再 由玉山从陆路转运 至浙江江山。至江山后,沿富春江,钱塘江顺流而下,便可 “下吴越如流水”了。 这条古道,是福建古代通往苏杭的主要商路,虽辗转假 道于江西,但因地势较为平坦,且连接闽、浙、 赣η 吴 诸 省,因 此南北商货多由此通行。 6 工是经邵武,出光泽杉关,经江西黎川,过建昌,至临川,而后通中原诸省。麻沙和崇化,位于建阳至邵 武 的 中心,因此,建版书籍也有部分是从这条路 销 往 中 原 地 带的。 闽浙古道一条: 由浦城北上,越仙霞岭,即到浙江江山。路途较闽赣古道直捷,而比其险峻。沿途时有两山夹峙,巍峰 垒 障。 因此,此道或为军事要冲或为历代人士北上京杭或南入八闽的捷径。建版书籍的销售,也有∵小部分由此向外扩散。 综上所述,正因为建阳 “地连闽浙之要冲|而路踵轮蹄之往来”,这就为建本的速售 提 供了 “无 远 不 至”的 便利。 此外,建阳地处闽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麻沙、崇化两坊提供刻书所需的木版。这也是促进建刻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 宋代建阳刻书 宋代是建阳刻书业兴盛的叮期。其主要标志是刻书机构 众多,宫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巳经形成,刻书地点分布 广泛,刻 印书籍数量居全国之首,是 全 国三大 刻 书 中 心(蜀、浙、闽 )之 -。 祝穆《方舆胜览 》将建版书籍列为建阳的土产,摆在建 茶、琏盏之前。并说: “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 府”。此外,据该书卷末 《福建转运司录白》,长坪、熊屯 两地也是书肆的聚集地。 ︱ ??? 〓 ? ? 以下按官刻、家刻、坊刻将宋代建阳刻书分述丁后。 一;官 刻 官刻指各级官方机构以公帑刻印书籍,其刻木称为宙刻 本。书院本通常也列入官刻木。以一县而言,官刻 只 有 县 治、县斋、县学以及书院刻书。建阳刻书的恃点是以坊刻为 主,官刻不是建刻的主流,因此,宋代建阳县的官刻本甚为 罕见。 建阳的宙刻通常 由知县主持。如刘克 庄 干 宁 庆 元 年 (1225)至绍定元年 (1228)知建阳县,曾刻印自选 《中兴 五七言绝句 》一书。跋曰: “两年前,余选唐人及本朝七言 绝句,各得百篇,五言绝旬亦如之。今锓行于泉、于建阳、 于临安。” 淳祜 壬子 (1252)赵 与迤任知县,刻 印朱鉴编 《晦庵先 生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于县斋, 〃鉴尝为之序”,赵与饱 字景皋,燕懿王赵德昭裔孙。 与建阳县相比,建宁府的官刻本较 多。南 宋 绍 兴丁丑 (1157)刻印 《史记 》一百三十卷;淳熙二年 (1175)刻印 《大戒 礼 记 》十三卷;嘉 定三年 (1210)刻 印 《宋 大 诏 令 》二百四十卷。此后,还刻印了 《西汉会要 》、 《东汉会 要 》、 《周易本义 》等,可考者约二十余种。先后历任州府 事的韩元吉、洪迈、李大异、叶时.吴 革、王野、王遂等均 主持过刻书。 此外,府治所在地的建安书院还多次刻印了 《晦庵先生 朱文公文集 》=书。 8 府治刻书,所费资金,虽 屮自府痄官帑,但 多延请建阳书坊的刻工,或直接交付建阳书坊刻印。因此,与建阳刻书有一定联系,对建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 用。周辉 《清 波 杂志 》卷四载: “淳熙间,亲党许仲启官麻沙,得 《北苑修贡录 》,序以刊行。”许仲启是提举茶事的京官,生产贡茶的北苑在府治所在地的建安,当 然不可熊在麻沙任职,但他的书却在麻沙刻印。周辉把两件事揉在一起说,虽然说错了,却无意中透露了府治刻书多放在建阳刻印的一点信息。 二、家 刻 家刻指的是私家刻书,即 由私家和个人出资所 刻 印 书籍,其刻本称为家刻本或家塾本。 北宋时期,建阳私家刻书有建邑王氏世翰堂,嘉祜二年(1057)刻 印《史记索隐》三十卷;蔡子文东塾之敬室,治平丙午 (1o66)刻印 《邵子击壤集 》十再卷;建安刘麟,宣和甲辰 (11勿 )刻 印《元氏长庆集 》六十卷。这只是历经数百年后,由 清代藏书家保存的刻本中偶见著录的几种北宋私家刻本。 南宋时期,建叩私家刻书众多,文人学者也多有刻书。 (-)朱熹及其门人刻书 朱熹在建阳生活期间、刻印了不少书籍。在他 的 影 响下,其门人也多有刻书。朱熹刻书,其 目的有三。一是出版自己的著作,传播其学术思想。二是解决所办书院生员的教学用书。三是解决其俸禄之不足,维持生计。 朱熹生平宦迹所至,南康、潭州、浙江、漳州等地多有 ︱ ︱ ? ? ? ? ? ?? ∶ 基 曦‘艹'廴 注L气∮∷^ 刻书。在建阳,也刻印了不少书籍。可考者有,乾 道 五 年 (1169)刻 印 《太极通 书》;乾 道八年 (Ⅱ” )刻 印《论 孟精义 》三十四卷;淳熙十四 年 (1187)刻 印《小 学 》六 卷。 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朱熹高弟。受朱熹委托,曾 刻印朱熹的《中庸章句 》,《 诗集传 》。其长子蔡渊,则为 朱熹刊行 《周易参同契考异 》ˉ 卷、 《魏书》若干卷。 刘炳,字韬 仲,朱熹门人。曾为朱 熹 刻 印 《龟 山 别 录 》、 《山记 》等书。 祝穆,朱熹表侄,从朱熹学。嘉熙二年 (1138)刻印所 蓍 《方舆胜览》七十卷。所编类书《事文类聚 》最早也是自 刻本。 ′ ~ 此外,朱熹之子朱在、孙朱鉴、门人刘炝、廖德明、杨 复、陈淳、杨方.杨楫、詹体仁等多有刻印书籍。因其刻书 地点不ˉ定在建阝Π,兹不赘述。 (二 )、 其他私家刻书 南宋时期,建阳私家刻书有以下二十二家。建阳私家、 坊肆刻书其宅名堂号前多喜用 “建安”地名,此乃沿用古建 安郡名。因三国吴景帝永安年间至隋代,`建阳县隶属于建安 郡之故,不是指建安县。今人或有以为建宁附廓之建安 (今 建瓯 )者,误。此需特别指出。 这二十二家私家刻书是g东阳崇川佘四十三郎宅、建安 佘恭礼宅.麻沙镇水南刘仲吉宅、麻沙刘仕隆宅、麻沙刘将 仕宅、建安刘元起家塾之敬堂、建安刘叔刚宅 (又称刘叔刚 一经堂 )、 建安陈彦甫家塾、建安陈氏、建安黄善夫家塾之 敬室、麻沙镇南斋虞干里、麻沙镇虞叔异宅i、 建安 虞 氏 家 】Q u0上aj上‘ 塾、熊克、建安蔡梦弼家塾、建安魏l+举家塾、建安魏仲立 宅、建安魏县尉宅、建安魏忠卿家塾、钱涪Ⅰ叔边家。 《三 )著 名刻书家及其刻本 黄善夫,字 宗仁。宋吠元问刻印《史记 》-百三1∷卷, 合集解、索隐、正义为∵书,为 明代瘳铠、汪谅、王延古吉、 朱惟火吾四本之祖本,被称为 “棱角峭 厉,是 建 本 之 最 精 者。”北京图书馆存六十九卷。黄氏还 刻 印了《汉 书》、 《后汉书》各一百二十卷; 《王状元集百家柱分类东坡先生 诗 》二十五卷9今 均有原刻本存世。所刻书被誉为 “镌工精 湛,有银钩铁画之观”, “纸墨俱胜,⋯⋯洵推上乘”,为 历代藏书家所推亟。 刘元起,字之问,麻沙人。宋庆元闸刻nJ《汉书》一百 脊、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 “雕镌精美,宇体方峭,纸墨 明湛,” 是珍贵的宋刻本。其中 《汉书》取宋祁等十六家棱 本,又刖采十四家本参校,乘 采刘敞、刘分攵、刘夺坠三刘刊 误。明南监本、汲古阁本均以之为底本。刘氐所刻《汉书》 被日本人视为 “国宝”,1D″年京都朋友书店据此刻书影印 出版。 蔡梦弼,宇傅卿,号三峰樵隐,崇化云衢人俞 成 称 其“生平高尚,不求闻达,潜心大学。识见超拔,尝 汪 韩 退 之、柳子厚之文。”蔡氐于宋乾道七年 (11zl)刻印《史记 集解索隐》一百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史记 》集解和索隐 刻本。 “字画精朗,古香可爱,盖宋版之绝佳者”、“刻工劲 秀,南宋版建本之精者”。原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聊城 杨氏海源阁四经四史斋藏宋椠 《史记 》第一部,今存北京图 书馆。蔡氏还于嘉泰甲子 (12θ 4)刻 印《杜工部草堂诗笺 》 五十卷 《外集 》-卷。 魏仲举,6怀 忠,以字行。魏 氏于 庆 元六年 〈12oo) 自编自刻 《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 》四十卷; 《五百家 注音辨柳先生文集 》二十-卷,被四瘁馆 臣 评 为 “椠锲精 工,在宋版中亦称善本。今流传五六百年,而坻墨如新,神 明焕发”。魏氏还编刻了 《韩柳年谱 》八卷分 《三ll,J六剃五 代纪年总辨 》二十八卷。 三、坊 刻 坊刻指书肆、书铺、 书堂等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书商刻 书,其 刻本称为坊刻本。坊刻是建阳刻书业的主流。有的书 坊还拥有自己的书工、刻工和印刷工匠,并聘请编、撰、校 人。有的书坊老板甚至自编自刻,集编、刻、售于一身,相 当于现代的出版社;有的书坊则接受委托雕印,相 当于今天 的印剔厂。书坊刻书的特点是受经济规律的呕使,以 刻印图 书市场上的畅销书为主,编撰名目新,刻 印速度快,行销范 围广。因此,书坊之间互相抄袭,改头换面重新印刷,以至 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有泼生。 宋代,建 阳的坊刻以佘、刘、蔡、虞诸姓比较有名。由 宋迄明,世代相沿9形成刻书大族。今人甚至 以 “书 林 门 阀”、 “刻书世家”称之。 宋代建阳坊刻有以下二十七家 : 建安余仁仲万卷堂、建安余腾夫、建安三请佘卓、建安 佘彦国励贤堂、建安余唐卿明经堂,建安钱塘王朋 甫、建安 王懋甫桂堂、书坊王 日休、麻沙刘智明、麻沙刘氐书坊、麻 沙刘仲立、建安刘德亨、刘氏天香书院 (名 为书院,实为书 12 堂 )、 建安蔡琪一经堂、建安蔡子文行之、建安崇化书坊陈 八郎宅、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建安黄及甫、建安虞平斋务 本书堂、建安万卷堂、麻沙万卷堂、建安大有堂、建安曾氏 家塾、魏齐贤富学堂 (又称毕万裔富学堂 )、 :闽 山陇仲酰种 德堂、建阳龙山书莹、建安江仲达群玉堂。 著名刻书家及其刻本 佘 =仲 ,·L平事迹无考。所刻书或题 “国学进士佘仁伸 校正”。故余氐有可能曾涉迹仕迹。宋绍熙 (1190-1194) 前后,他以 “佘仁伸万卷堂”、 “余匚仲家塾”名 刻 书 甚 多。岳珂 《九经三传沿革例 》称 “世所传 《九经 》本,以兴 国于氐及建安佘仁仲本为最善。”余 {二仲所刊 《九经 》,今存 《礼记注》二十卷、 《春秋公羊经传解沽》十二卷、 《春秋 谷梁经传 》十二卷三砷。佘氏所刻之书,历 代藏书家均视为 珍宝。被誉为 “字划端谨,楮墨精妙”, “字画流美,纸墨 精良,洵 宋刻之上驷”。至今为北京、上海等图书 馆 所 珍 藏。 蔡琪,字纯父。宋嘉定间刻印《汉书 集 注》一百 卷。 《后汉书注》九十卷 《志注衤卜》三十卷。 “笔画工整,纸墨 古雅,洵 宋刻之最佳者”。蔡刻《汉书集注 》为杨氏四经四 史斋所藏《汉书》第一部,今存北京图书馆。 黄三八郎书铺,乾道元年 (1165)刻 印《韩非子 》二十 卷;五年 (1169)刻 印《{ε宋广韵》五卷,字 本劲秀,仿褚 遂良体。前者今存清复刻本,后者今上海图书馆存原刻本。 ? ? ﹁ ?? ︱ ? 四、宋代建阳刻书的特点 1、 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已经形成。就刻书规模 和数量而言,占 主体的是坊刻,私家刻书也占椐了 很 大 比 例。元明两代,家刻渐微,坊刻则超过宋代。宋代的官刻、 家刻与坊刻有极 勾密切的联系,有 时甚至直 接 交 付书坊刻 印。 2、 刻本内容以正经正史为主,医 藉、文人别集也占了 一定比例。子部儒家类中,以朱熹学派人物的著作居多。其 原因一方面是宋代重科举,经 书是士子求取功名,决性场屋 的必读书。另一原因是南宋理学大昌,建阳乃考亭故居,学 者众多,这类书籍拥有考亭学派的大量读者。 3、 从字体看,宋建刻本大部分字体多似柳体,如 佘仁 仲刻 《礼记 》、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等;有的似宋徽宗瘦 金体,如南宋初叶建阳书坊刻印 《周易注 》、 《晋书 》,王 叔边刻印 《后汉书 》等 (王叔边、王朋甫等乃浙人开书肆在 建阳者,故其署名 “钱塘 ×××”,今 书坊乡有钱塘村,地 名来源与此有关 )。 间或也有褚遂 良体,如黄三八 郎 刻 印 《钜宋广韵 》。其总的特点是结构方正,笔画严谨,锋棱峻 峭,瘦劲有力。杨万里有诗赞建刻 《东坡集 》曰: 富沙枣木新雕文,传刻踪瘦不失真, 纸如雪茧出玉盆,字如秋雁点秋云。 形象地道出这个时期建本书体的主要特点。 这个时期,建阳书坊还有一些工于篆书的书工。如余氏 刻书世家中的书工余焕,真傅秀曾命其书弓 “圣贤之言”。 称赞其书法 “如正人端士服古衣冠,巍然拱手,使人望而起 1么 敬,虽 严师益友曾不过是”。 4、 宋代建本大部份用竹纸印 属刂,元、明 因之。建 阳 盛产毛竹,造纸原料丰富。 “延、建、邵、汀皆做纸。凡篁 竹、麻竹、绵竹、赤枧竹,其竹穰皆厚,择其幼稚者,制上 等、中等 (纸 )” 。 “建阳扣,土人呼为书纸。宋、元麻沙 板书,皆用此纸二百年。”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宋乾道七年 (11z1)蔡梦弼刻本 《史记 集 解 索 隐 》、元 至 元 六 年 (1269)郑氏积 诚 堂 刻本《事 林广 记 》、元 天 历 三 年 (1330)叶氐广 勤 堂 刻本 《王氏 脉 经 》、元 至 顺 三 年 (1332)余氏勤有堂刻本《唐律疏议 》等,经专 家 鉴 定, 用的都是竹纸。 5、 版式上,多左右双边,细黑口,双鱼尾。有的在边 线外左上角刻有 “耳子”,内刻篇名或小题,便于 渎者 查 找。 第四章 元代建阳刻书 元代,建阳是全国四大刻书中心 (大都、平水、杭州、 建呷 )之=。 刻印书籍,仍从数量多而闻名天下。现存曲元 代刻本中建阳刻本几乎占了半数。 余氐、刘氏诸刻书大族之外,熊氐、郑氐、叶氏、詹氏 诸姓刻书家继出,并延至明。 ¨、官 刻 元代,未 见建阳本县的地方官刊刻书籍的记载。但省内外 15 的地方官却多有委托建阳书坊刻印书籍。这类书籍由于资金 均出于官帑,其本质仍为官刻本。主要有 : 11元至治刻印《元典章 》 ∷ 《元典章 》全称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前集六十卷,新 集不分卷,是元代律令格例及司法判案等方面的资料汇编。 由元代福建地方官抄录汇集,而后刻印于建阳书坊。此刻本 原故宫博物馆有收藏,解放前夕被携往台湾,近年来已影印 出版,是研究元史的重要参考书Q 2、 天历=~年 (1329)刻 印《四书通 》 元胡炳文撰《四书通》二十六卷,浙江儒学委托崇化书 林佘志安勤有堂刻印。张存中跋曰ε “泰定t年存中奉浙江 儒学提举志行杨先t命,以 胡先生《四书通 》能删 《纂疏 》 《集成 》之未删,能发《纂疏 》、 《集成 》之所未发,大有 功于朱子。委命赉付建宁路建阳县书坊刊行,志安佘君命工 绣梓,度越三稔始克就”云云。 3、 元至正元年 (13狙 )刻印《逍园学古录 》 元虞集撰 《道园学古录 》五十卷,元至正元年闽宪斡克 庄委托朱熹五世孙朱炳刻印于建阳。丿、斤少字光明,承务郎, 任省都事。 宋嘉熙问,宋理宗表彰朱学。王野任建宁知府,重兴书 院,拨给官帑、学田。此后,建宁府的书院从私学逐渐纳入 官学的轨道,元代因之。书院刻书,通常纳人官刻范围。 元代建阳书院刻有下列数种 : 至正癸己 (13o3)熊氏鳖峰书院刻印熊禾《勿轩易学启 蒙图传通义 》七卷; ∷ 元刘应李化龙书院刻印刘炝《云庄刘文简公文集 》十二 卷; 】C 元刘氏云庄书院刻印祝穆 《新编古今事 文 类 聚 》前、 后、续、别、新、外六集二百二十一卷。此外建阳学者蔡沈建于武夷的南山书院、熊禾的洪源书 院、府热的建安书院、崇安的屏山书院元代均有刻书。 二 `家 刻 元代建阳的私家刻书,不如宋代之盛,主要有 : 熊敬,熊禾的族兄。大德九年 (13o5)刻印董鼎著 《孝 经大义 》一卷; 建安傅子安宅,后 至元二年 (1336)刻印朱熹《楚辞集 注 》八卷《辨证 》二卷《后语 》六卷; 蒋易,字师文,号桔山真隐,旧 县志有传。 至 元 五 年(1339)刻 印唐诗选 《极玄集 》上下二卷。 刘君佐翠岩精舍,至元甲午 (1294)刻印 陆 贽 《翰 苑 集 》十五卷:,延祜元年 (131座 )刻 印程颐、朱熹《程朱二 先生周易传义 》二十四卷;泰定丁卯 (13盯 )刻 印 苏 天爵 《国朝文类》七十卷日录二卷,同年又刻印胡一桂《诗集传附 录纂疏 》二十卷、 《诗序附录纂疏 》一卷、 《诗传纲领附录 纂疏 》一卷、 《语录辑要 》一卷c 建安郑明德宅,天历元年 〈吒28)刻印 陈 泊告《礼 记集 说 》十六卷。 建安郑氏,无具体年号刻印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新编正误足注玉篇广韵指南》一卷。 此外,元代建阳寺院也刻印了两种佛 经。元 延 古二 年(1315)建阳后山报恩万寿堂陈觉琳刻印《大宝积经 》工百 二十眷,今北京图书馆存卷二十、五十九两卷。据题记,此 ? ? ? ? 经书乃《毗卢大藏 》本零种,当 时是否全部刻 印,难 以详 考。 至正二十三年 (1363)建阳大觉妙智禅寺 刻 印《四 家 录》二卷。 ′ 著名刻书家 刘君佐 (约 1250—1328年 ),字世英,号翠岩。唐刘翱 十四世孙。宋咸淳六年 (12m)进士,曾任南恩 (今广西阳 江 )道判。入元不仕。江西学者胡一桂游学箪阳,君佐从其 游。与熊禾、刘应李相灰善。 刘氐本世居麻沙,宋末刘君佐迁居崇化肀林,成为始入 书林之始祖。其后辈子孙中从事刻书者颇多,其本人也刻印 了不少书籍。 三、坊 刻 元代,建阳坊刻数量超过宋代-计有以下四十四家。其 中一些书肆冠以建宁、富沙、崇川、云衢等地名。建宁指建 宁路,囟元代建阳属建宁路,与郡武府治下的建宁县无关。 富沙乃古建州别称,源于五代时置延政任富沙王。崇川乃崇 化别名。云衢是崇化里的一个村名,今名衢村。 崇化佘志安勤有堂、建安余觉华勤有堂、建安佘氐双桂书 堂ˉ、余氏勤德堂、静庵余氏、西园精舍、刘氐学礼堂、建安 刘承父、麻沙刘氏南涧书堂 (又称建安刘氐南涧书堂 )、 建 安刘氐、建宁路书市刘衡甫、刘锦文日新堂、建安 刘 氐 书 肆、刘氏明德堂、建安熊氏万卷堂、建安熊氐、熊氐博雅书 18 堂、熊氏卫生堂、建安陈氏余庆堂、建安取壁陈氏 留 耕 书 堂、陈氏积善书堂、建安虞氏、建安虞氐务本书堂、建安虞 信亨宅、建安蔡氏、詹氐建阳书院1詹氐进德书堂、郑氐积 诚堂、建安郑天泽宗文堂、建安叶日增广勤堂、云衢张氏集 义书堂、建安高氏日新堂、书林魏家、建安虞氏与耕堂、建 安书堂、富沙碧湾吴氏德新书堂、建阳吴氏友于堂、云衢章 天泽会文堂、建安椿庄书院、建安同文堂、建安玉融书堂、 益友书堂、德星书堂、崇川书府。 著名刻书家及其刻本 余志安 (12民一13∠8),又名安定,字栎庄。约从大德 八年(1304)到 至正五年 (13∠5)四 +年间,以 “勤有堂”名 号刻书约30佘种。其中较著名的有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二 十五卷、《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 》二十五卷, 《文集 》二 卷、《宋提刑洗冤集录 》五卷、 《唐律疏议 》三十卷、 《国 朝名臣事略 》十五卷等。所刻印《古列女传 》,为现存较早 的有精美版画插图的刻本,曾被误为宋版,被誉为 “绣像书 籍以来|以宋椠 《列女传 》为最精”。 刘锦文,字叔简。旧县 志 有 传。刘 氐 从 泰 定 元 年 (13⒛ )到至正二十三年 (1363)近 四十年间,刻 印书籍甚 多。主要有《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 》五十一卷、 《伯生诗 续编 》三卷、 《四书辑释 》三十六卷、 《诗经疑问 》七卷、 《春秋胡氏传纂疏 》三十卷、 《诗传通释 》二十卷、 《书集 传音释 》六卷等。刘氏于泰定元年 (1324)所刻 《新编事文 类要启札青钱 》^ 书 ,是一部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日用百科 性质的类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是研究 元 代 历 ? ? 史:元代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原本国内久佚,本世纪六十 年代日本古典研究会据德山市毛利家藏本影印出版。 建安虞氐,其名、字、号均失考。至治间(1⒊ 21ˉ1323年 ) 刻 印 《新 刊全相艹话武王伐纣书》三卷、《新刊全相平话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 》三卷、《新刊全相秦亻并六国平话 》 三卷、 《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三卷、《至治新刊全相 平话三国志》三卷。被通称为 “元至治刊平话五种”,是现 存最早的讲史话本。全书上图下文,连环画式。在中国小说 史、版画史上均占据了重要地位。 叶日增,字号未详,天历三年 (1330)刻 印《新刊王氐 脉经 》十卷, 《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影印;又刻《针灸资生 经 》七卷目录二卷,今存北京图书馆。他还得了佘志安勤有 堂的许多版片,将余氐牌记铲去,另 刻 “广勤堂新刊”。今 存至正二十二年 (1362)刻 印的广勤堂《集干家注分类杜工 部诗 》二十五卷《文集 》二卷,即 为原勤有堂刻版,叶氏得 其版片后,改头换面,印行发售。明正统时,叶氐书版又归 金台汪谅。汪氏得此版后, 亦 故 伎 重 施,改 换 牌 记 印 行。 四、元代建阳刻书的特点 1、 内容上,正经正史、文入别集之外,供市民阶层阋 读的医书、类书较宋代更多,还出现了小说、戏曲刻本,如 《全相平话 》五种、《三分事略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 《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等。考亭学派人物的‘著作,除朱熹及 其门人的著述外,其再传、续传弟子如熊禾、胡庭芳、倪士 毅等人的著述也大量印行。 20 2、 元代刻书多仿赵孟兆页亏体。字体圆活,秀媚柔软。 这也是元代建本书体的主要特点。此外,建阳一些善于创新 妁书坊,间或也有行书上版,如后至元六年 (18硅 0)刘 氐日 新堂刻印虞集 《伯生诗续编 》,元末建阳刻印《朝野新声太 平乐府 》等,写 刻精雅,别具∵格。闰或也有草书上版,如 至元戍子 (1288)郑 氐刻《草书礼部韵宝 》,相传为宋高宗 赵构御笔。书体奔放,笔走龙蛇,颇具鸾翔凤翥之势。 3、 坊刻多用简体字或俗字。这种现象,尤以类书、小 说等刻本为常见。如 《古今翰墨全书 》、《古今源流至论 》、 《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虞氏《全相平话五种 》等书使用最 多。 《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 》甚至出现了假借同音字的现 象。如诸葛作朱葛,益州作一州等。大抵以笔画简单的字代 替笔画复杂的字,以图省工省事。 4、 版式早期沿习宋本,字大行疏,多左右双边。中期 行格趋密,多四周双边。版心多大黑口,双鱼尾。刘氏翠岩 精舍刻印《广韵 》,较早使用了封面,题作 “新刊足注明本 广韵〃,虞氏《全相平话王种 》则在封面上加上插图。这在 出版史上是一个创新。 第五章 明代建阳刻书 明代是建阳刻书极盛的时期。官刻、坊刻的数量均超过 宋元时期。在刻本内容上,也从前代较侧重耳经正史转雨更 多地刻印通俗读物如小说、戏曲以及民闻日常用书上。 ? ? ? ? ? ? 21 -、 官 刻 (-)县治刻书 明代,建阳县治刻书甚多,可考者有: 正统间 (1436-14仰 )县令何景瘠刻印 《凤雅翼 》十五 卷。何景春,南康人,宣德三年 (1硅28)任 县丞,正统间升 任县令。 正德六年 (1511)孙佐刻印贺泰 编《唐 文 鉴 》二十一 卷。孙佐字朝相,号南州。正德五年 (1510)任建阳知县。 嘉靖十七年 (1538)李 尔光刻印李默《建宁人物传 》四 卷。李东光字晋卿,号 近江,南 昌人,十六年 (1537)以 进 士知县事。 嘉靖三十二年 (1552)冯继科刻印季本 《说理会编 》十 六卷。冯缪科字肖登,号斗山,广 东 番 禺人。二 十 八 年 (1549)以 举人知县事,曾主修嘉靖 《建阳县志 》。 此外,尹载鲁、顾名儒、邹可张、叶大受、黄国琦等均 刻印了不少图书。 (二 )书院刻书 明代建阳书院的刻书,主要是书院创建者的后人刻印其 祖辈的文集,间或也有例外。主要有: 正统九年 (14狃 )云庄书院刻印刘炝 《云庄刘文简公文 集 》十二卷,嘉靖二十≡年 (15狃 )又重刻此书。 无具体年号同文书院刻印袁达 《佩兰文集 》三卷。 无具体年号鳌峰书院刻印赵令峙 《候鲭录 》八卷。 除上述刻本外,明万历间县治还刻印了《文献通考 》、 《黄氏日抄 》、《群书集事渊海 》、《孤树裒谈 》、《十七 史详节 》、《潭阳文献 》、《文选 》、《山堂考索 》等书, 22 ?? ? ? ?? 见于万历 《建阳县志 ·艺文志 》“梓书”目录中著录。 二、家 刻 明代,建阳私家刻书的规模远不能与坊刻相比,刻本内 容也多局限在刻印祖辈的文集或有关著作上。明代建阳私家 刻书主要有以下几家。 熊斌,字文质,熊禾六世孙,成化间任广东博罗主簿。 三年 (1冱 67)刻 印熊禾 《熊勿 轩 先 生 文 集 》八 卷;五年 (1犭69)刻印黄溥《诗学权舆 》二十二卷。 朱洵 (1412-1468),字 宗信,朱熹八世孙,旧 县志有 传。正统十三年 (1犭犭8)刻印《朱文公年谱 》。 李有则,字子彝,号左溪,嘉靖二 十 `′ 年 (15犭 9)举 人。 旧县志有传。嘉靖中刻印季本 《律吕别书》-卷。 李有秋,字 子遂;与徐渭友善,同为胡宗宪幕僚。嘉靖 丙辰 (1556)刻 印胡宗宪《胡大参集 》,徐渭序之。 朱世泽,字 仲德,号斌孔,朱熹十三世孙。万历十七年 (1589)编、刻《考亭志》十卷。 蔡有昆鸟(1566-1607年 ),字 冲杨,号 翼轩。蔡元定十 五世孙。万历间汇辑、刻印《蔡氐全书》,为今存 《蔡氏九 儒书 》祖本。 熊之璋,字玉孺,号顽石,熊禾后裔。隆武二年(16压 6) 刻印 《重刊熊勿轩先生集 》四卷附一卷。 “时唐王朱聿键立 于福州,称监国。隆武刻书,传世甚罕,此为仅见之本。” 三、坊 刻 明代建阳的坊肆刻书极为繁盛。据周弘祖 《古今书刻 》 ? ? ? 统计,劾书数量较多的南京国子监278种,南直隶座51种,江 西327种,浙江173种。福建最多,达 477种。福建刻本中, 又以建阳书坊刻印最多,达367种。嘉靖《建 阳 县 志 》载 “书坊书目”多达451种。这 只 是嘉靖间的统计数字,嘉靖 ∷罕万历期间,新开张趵书肆成倍涌现,刻 书数量远超过上述 数字。 明代建阳坊刻书肆达二百零二家: 建安佘氐双桂书堂,书林余氏,西 园精舍;云 轩 余 廷 甫,余新安,建 邑书林萃厌堂 (佘彰 德、余 泗 泉 );佘绍 崖、余允锡、余泰垣、佘良木、余明吾均称自新斋;余自新 克勤斋,佘近泉克勤斋 (又作佘明台克勤斋 );书林余幼山 新寅堂,余象斗双峰堂、三台馆、潭阳三台馆佘开明 (余应 鳌、余君召、余季岳、余元素、佘象乌等 均 为 余 象 斗 别 名 );书林仙源余成章 (又作余仙源永庆堂 );书林献可余 应孔居仁堂;佘 良进、佘秀峰、余良史、余完初怡庆堂;建 邑书林余秀峰;书林畲东泉;余 氐建泉掌;书林余碧泉 (又 作克勤斋佘碧泉 );闽 书林佘应虬近圣居;书林余应科;潭 阳余昌宗3余氏兴文堂;余南扶;余继泉;书林佘熙宇;余 张豹七余立予存庆堂;潭阳余应兴、佘祥我;余云波;书林 余恒;潭阳余楷;书林佘长康紫霞居,书林余松轩;书林佘 黪宇,书林余宪成;书林公仁佘元长,书 林 余光熹;佘 寅 伯;刘 文寿翠岩精舍 (X称翠岩堂、翠岩馆、翠岩 堂 慎 思 芾 );刘氏日新堂 (又称京兆日新堂 );建阳书林刘克常 ; 书林刘宽,书林刘氏溥济药室;刘剡;建阳刘弘毅 慎 独 斋 (又作刘洪慎独斋,书户刘洪 ),刘宗器安正常 (刘仕中、 刘双松、刘莲台亦称安正堂 );刘辉明德堂丿刘廷宾;刘氐 庆渭书堂,刘氏文明书堂,建阳书林张妤,刘成庆,建邑书 a4 林刘氏;刘宽裕;刘舜臣;刘龙田乔山堂 (又称乔木山房、 忠贤堂 );刘孓田;刘孔敦;潭阳太华刘应袭,潭阳刘綮庆 发祥堂;刘荣吾藜光堂,富沙刘兴我 〈又作潭邑书 坊 刘 兴 我 ),潭城书林刘希信,书林刘氐本诚书堂;熊氏 博 雅 书 堂;熊氐卫生堂-熊宗立种德堂、中和堂 (熊 冲 宇、熊 成 建、熊建山、熊秉宸并称种德堂);熊氏ˉ峰堂;书林熊体忠 宏远堂;书林熊体道;熊大木、熊龙峰、熊佛贵忠正堂,熊 清波诚德堂;韦林熊心禹,雨钱世家、雨钱馆;熊仰台,鳌 峰堂;闽建书林熊稔寰燕石居;潭邑书林熊玉屏J书林熊咸 初;熊振宇,潭水熊秉宸建山含辉山房,熊九香熊九敕,熊 飞雄飞馆;潭 邑书林熊前溪;陈 氐佘庆书堂,建邑书林陈奇 泉积善堂、陈贤,淖阳玉我陈国旺,建 吕1书林陈耀 吾 存 德 堂;潭阳书林陈国晋;闽建书林陈德宗;陈怀轩、陈含初存 仁堂;潭城书林陈孙安;闽 中书林陈恭敬;书林黄正慈集义 书堂、黄直斋,建邑书林黄秀宇兴正堂,闽艺林黄灿宇;潭 阳源泰堂;建邑书林黄正甫;黄辉字F黄启胜亦政堂,建安 黄氏;潭阳黄氏存诚堂;潭阳黄台辅,建安虞氏务本堂;虞 氏明复斋;建邑书林三槐堂王泰源、王介爵、王敬乔,建阳 书林王兴泉善敬堂;书林王仰庭积玉堂;麻沙蔡氐道义堂; 书林蔡正河爱日堂,书坊蔡益所;书林魏氐仁实书堂;书林 魏家,游榕;游敬泉;詹氏进德书堂;詹氏进贤书堂;书林 詹长卿就正斋;詹氏西清堂,闽建书林詹国 正;书 林詹 圣 泽,书林詹霖宇;闰建书林易斋詹谅长庚堂;闽 书林勉斋詹 圣学;詹恒忠,崇义詹道贤;建 邑书林詹张景,福书林詹林 所,书林茂斋詹圣谟;书林詹冲泉;闽建书林詹彦洪,书林 江氐宗德堂;麻沙江甫,江子升三槐堂;书林江原斋;书林 郑氐宗文堂、郑希善、郑云竹易闽建书林郑世豪、云斋郑世 ? ? ?? ? ? ?? ? ? ? ?? 〓 魁-书林郑以厚光裕堂;书林少垣郑纯镐;书林郑望云,闽 申郑炯霞;书林郑以棋;书林郑瑞我;书林郑大经,书林郑 伯刚;书林郑笔山;书林郑名相,书林郑子明,书 林 郑 立 斋,书林郑少斋;富沙郑尚玄人瑞堂;建安叶景逵广勤堂 ; 书林叶翠轩;书林叶一兰作德堂;南闽建溪近山叶贵;叶文 桥南阳堂;书林叶天熹,书林叶顺檀香馆;书林叶仰峰,书 林叶敬轩,书林叶见远,书林叶志元:杨氐清江书堂,杨氐 清 白堂;潭城书林杨闽斋;杨起元;杨先春归仁斋;潭 邑书 林与耕堂杨饮斋,潭城书林同仁斋杨春荣,杨发吾守仁斋; 杨君临四知馆;潭阳杨居理道 9只「多潭附l素卿杨居采;书 林杨 帝卿,建安杨氐遂初书房;书林杨奎先;建 邑书林杨璧卿; 书林杨景生;朱 自达与耕堂;朱仁斋与耕堂;朱氐尊德堂 , 朱仁儆,书林朱桃源、 朱明吾紫阳馆;书 林朱美 初,云 衢 堂,建阳张明9书林张闽岳新贤堂,李 氏建安书堂,书埤吴 世良,罗 氏集贤书堂,罗 氏竹坪书堂;闽丨建 书林罗端源;周 氏四仁堂;周 静吾四有堂;周 誉吾、周殿一留和|堂,肖腾鸿 师俭堂、 肖少衢、肖征韦,书林肖世熙,闽 建书林 拱 庸 金 魁,书林夏庆、徐宪成;潭邑书林岁寒堂;建阳林氏,建安 博文堂;书林龚氏明实书堂;书林德聚堂。 以上二百零二家明代建阳书 坊 中,余 姓37家 ,刘姓25 家,熊姓20家 ,詹、郑、杨三姓均16家 ,陈、黄各 9家,其 余渚姓及姓氏缺考者42家。刻书多者如刘弘毅、熊宗立、佘 象斗、余彰德等多达二、四十种,最少者也有一种,平均以 五种计,就多达一干多种。明代建阳书坊刻书之盛”于此可 见。 明代,建阳除刻版印刷外,还出现了活字印刷。见于著 录者有正德十六年 (1512)刘 洪木活字印 《史记大全 》一百 20 三十卷。此本乃刘洪受建宁府委托为之改刻。 嘉靖三十年 (1552)建 邑浦涧王以宁铜活字印《通书类 聚苋泽大全 》。 万历元年
本文档为【建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04
浏览量: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