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举报
开通vip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来到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这儿首先请大家注意听一个声音…这是来自三千年前的天籁之音,它是由祭祀区出土的两件石磬发出来的,就让我们在三千年前古蜀祭祀神圣庄严的礼乐伴奏之下,一起走进他们的神巫世界。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件代表性器物——青铜立人。 这件青铜立人高14.6厘米,您看他头戴涡形帽,身穿中长服,整个人神情肃然地踩在一个插件上,似乎正在主持一场神圣而重要的仪式。在他的腰间插有一根象征权力的短杖,显示出他高贵的身份,有的说是巫师,有的说是蜀王,也有的说是巫师兼蜀王的身份。而这件青铜...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来到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这儿首先请大家注意听一个声音…这是来自三千年前的天籁之音,它是由祭祀区出土的两件石磬发出来的,就让我们在三千年前古蜀祭祀神圣庄严的礼乐伴奏之下,一起走进他们的神巫世界。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件代表性器物——青铜立人。 这件青铜立人高14.6厘米,您看他头戴涡形帽,身穿中长服,整个人神情肃然地踩在一个插件上,似乎正在主持一场神圣而重要的仪式。在他的腰间插有一根象征权力的短杖,显示出他高贵的身份,有的说是巫师,有的说是蜀王,也有的说是巫师兼蜀王的身份。而这件青铜立人最特别的就是他的手势,您看他的手一上一下环抱在胸前,手里边还是空的,似乎握有什么东西。对此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的手没在一条直线上,可能拿了两件器物,也有的说可能拿了一根迎接太阳的神树枝,还有的从他双手的弧度来看,认为可能握的是象牙…..不管怎样的猜测,他手中的器物一定是奉献给祖先神灵的神秘礼物。三星堆当年也出土了一件身高1.62米的青铜搭理人像,虽然这两件青铜立人大小差别很大,装束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势,这就足以说明金沙和三星堆应该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现在您看到的就是三千年前的象牙,我们为这些象牙量身定制了透明的亚克力册匣,并用高分子有机硅胶封存起来。这里展示的象牙长度都在1.6米左右。同时展柜中还展示有古蜀先民加工成片状、棍状、圆柱状的象牙。也许大家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古蜀先民 会用这么多象牙来祭祀呢,专家们是这样猜测的,由于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经常发生洪水灾害,而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镇杀水中精怪的方法,金沙人用象牙祭祀,可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象牙主要是古蜀王国早期的祭祀物品,同时这一阶段也盛行用石器来祭祀。金沙共发现了1000多件石器,现在我们看到的圆形石器叫作石壁,所谓“圆形象天”,专家们认为这类器物很可能是用来祭天的礼器。再来看看这一件特殊的石器。这就是三千年前古蜀先民祭祀时使用的乐器——石磬。在祭祀区一共出土一大一小两件,这是大的一件。这件石磬长109厘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商周时期最大的一件石磬。磬是很古老的一种打击乐器,在祭祀中使用石磬体现了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而金沙出土的这两件石磬是目前蜀文化中发现最早的乐器,它们的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到金沙您绝对不能错过的是金沙的玉器,所谓“以玉事神”,玉器在金沙祭祀活动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您看到的这类器物叫玉璋,因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画有玉璋插在山上的图案,所以推测它们很肯能是古蜀先民用来祭祀大山的礼器。古蜀先民最早生活在岷山之中,对山本来就有着特别的情感。而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山是连接天地的天梯,山中住着众多的神灵和神兽,因此大山对他们来说充满着神秘。而这种小型玉璋则是蜀文化所特有的玉璋器形。 金沙玉器有三大特点,数量多、种类多、颜色多。 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有着艳丽颜色的器物叫作“玉璧”,《周礼》中记载“....以苍璧礼天...”所以它应该是祭天的礼器。目前金沙共出土200多件玉璧,主要分为无领和有领两种。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就是《周礼》中记载的用来祭地的礼器——玉琮。您看它的造型内圆外方,象征着“天圆地方”和“四面八方”的宇宙观,中间的圆孔是相通的,可能传达着“贯通天地”的含义。金沙目前出土27件玉琮,其中有一件国宝级的“十节玉琮”,精美绝伦,一会儿大家在第四展厅就能近距离欣赏到。 现在请大家到这儿来看一处非常特殊的祭品组合。这张照片是出土时拍摄的,您看一只石老虎张大嘴正对着石跪坐人像的胸部,三千年前的先民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很显然,这应该有着某种特殊的含义。您看看这件石人,赤身裸体,双手反捆在身后,双膝跪地。有专家说他应该是战俘奴隶的形象,放在虎口前是代替活人敬献给老虎的祭品。但也有专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石跪坐人像应该是巫师的形象,因为三千年前没有出现家具,跪坐并不是一种卑微的姿态,而在古代巫师作法时会将自己捆绑起来奉献给神灵,所以放在虎口前只是巫师在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当然,还有专家的认为老虎代表自然界,这象征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虽然说法不一,但这种奇特的摆放为古蜀祭祀又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也成为蜀文化又一个难解之谜。 在古人的眼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而预知未来的方式,主要就是占卜。金沙一共出土了19片卜甲,可见当时占卜活动的兴盛。其 中这件卜甲的长度达到了46.4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卜甲之一。龟甲是古蜀巫师占卜的工具,首先它们会在龟甲上凿出不透的孔,然后用木炭、烧着的木枝或烧红的金属工具来进行灼烧,灼烧之后另一面便会产生裂纹,这些裂纹称之为“兆”,当时的巫师就是根据这些裂纹的走向来判断事情的凶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吉兆”、“不祥之兆”。 我们都知道,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就是刻在卜甲上的文字,只可惜,在金沙所有的卜甲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和符号,虽然卜甲上的裂纹仍依稀可见,但遗我们已无法解读了。 虽然蜀文化中没有发现文字,但从这里出土的精美器物足以说明曾经的辉煌。现在您看到的几字形金器、人面纹金器、以及三角形金器,造型都非常独特,为古蜀文化所特有。 古蜀先民有着强烈的自然崇拜思想,他们将金器制成鱼和蛙的造型,用于祈祷人丁兴旺。同时他们还将铜器制成牛、狗、鸟、蝉、老虎凳造型,也许他们是希望能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向蝉一样能起死回生,像老虎一样威猛。其实,这些这反映出先民们心中的一种期许和愿望。有位哲学家说过,“人因为有所求,才产生了神,因为有所惧,才抬高了神”。
本文档为【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