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万红刚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交往;好友反目 “老师,您好~我想跟您谈谈。”一个女生在校门口拦住了我。我好奇地打量她:这是一个大约十八九岁的女生,显然不是初中的学生;她身材小巧,五官精致,长相清秀;此时,面色微红,眉头紧蹙,看得出情绪有些焦虑。在与我一起去咨询室的路上,她一直走在我的身边,并语词清晰、快速地作自我介绍。她叫晨昕(化名),县重点高中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最近坐在课堂上,大脑里总是会胡...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 万红刚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交往;好友反目 “老师,您好~我想跟您谈谈。”一个女生在校门口拦住了我。我好奇地打量她:这是一个大约十八九岁的女生,显然不是 初中 初中体育教案免费下载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初中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的学生;她身材小巧,五官精致,长相清秀;此时,面色微红,眉头紧蹙,看得出情绪有些焦虑。在与我一起去咨询室的路上,她一直走在我的身边,并语词清晰、快速地作自我介绍。她叫晨昕(化名),县重点高中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最近坐在课堂上,大脑里总是会胡思乱想,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安心地听课和学习,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成绩退步很大,不知道拿什么参加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现在都不想去学校上学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大概面临高考前的学习焦虑。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她的焦虑呢,仅仅是学习吗,看她焦虑的神态、求助的强烈愿望,职业敏感性告诉我,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经过深入访谈,我大致了解了发生在晨昕身上的故事。晨昕和亚婕(化名)从高一起就是要好的同学,两人学习都很努力,学习成绩也都处于班级的前列。高二重新分班时,她们选择了相同的选修科目,仍然在同一个班级。大概是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以及原来班级的同学不多的原因,两人很快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平时,她们还把对方当成学习的竞争对手,两人曾经约定在竞争中一起进步。高二下学期“小高考”结束后,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磨练意志力的“毅行”活动。在大约15公里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她们和另外两名同班女生渐渐掉队,而晨昕更是身心疲惫,无法坚持。她希望亚婕能陪着自己一起等待学校接应的校车,可亚婕不仅跟其他两名女生一起走了,还说了很多伤她自尊心的话。此时晨昕“只能一个人孤独得伤心流泪”。为此,她觉得亚婕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从那以后,她不再理睬亚婕,每天见到亚婕,都会用眼睛狠狠地剜她一眼。“小高考”成绩揭晓,她得了四个A,亚婕得了三个A、一个B。晨昕又在亚婕面前多了一份洋洋自得,并且经常有意无意地讽刺亚婕。临近期末,亚婕终于受不了了,躲在家里不想上学。在父母的追问下,亚婕向父母哭诉了事情的原委。父母觉得女儿受了欺负,第二天借着送女儿到学校的机会,在教室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晨昕进行了指责谩骂,并威胁再欺负亚婕就对她不客气。晨昕很害怕,也很无助,只能默默承受,在学校经常独自神伤,在家里则经常乱发脾气。可是晨昕恶作剧般的报复心理并没有消除,虽然收敛很多,但是冷暴力依然存在。期间,亚婕由于母亲的介入,觉得愧对晨昕,十分自责,多次想修复两人的关系,均遭到晨昕的拒绝。晨昕的母亲也看出了女儿的情绪异常,在得知女儿的遭遇后,不仅责怪女儿无能,还带着女儿闯进亚婕家里大闹,晨昕也在吵闹中痛快地宣泄了一次。事后,亚婕接受了心理治疗,并被诊断为抑郁症。晨昕的期末考试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整天郁郁寡欢。暑假结束,亚婕没能正常返校上课,晨昕知道亚婕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后,觉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原来的报复心理变成了自责悔恨。亚婕在高三期中考试后得以返校上课,但两人依然保持着很远的距离。此时,晨昕在自责悔恨的情绪主导下,想要修复两人的关系,几次主动向亚婕道歉,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坚决地拒绝,最后亚婕为了躲着她,甚至向学校提出了调班的申请。教师从中协调无果,最终学校同意亚婕调班。尽管如此,晨昕依然自责,依然想修复关系。她每天都会在大脑中出现亚婕的影子,无法安心学习,十分苦恼。晨昕体验了亚婕曾经体验过的不平衡心理,内心的焦虑情绪无法得到缓解,为此失眠症状加深,同时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压力巨大,所以焦虑情绪、强迫症状尤为突出。 这是一起典型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晨昕和亚婕的故事让我唏嘘不已,两人由好朋友变成仇人,从健康快乐到心理疾病缠身,历时超过一年半之久。期间,她们错失了很多次 改善关系、缓解矛盾、消除心理阴影的机会。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有形无形的“黑手”推波助澜,导致了事件的复杂化、问题的严重化、情绪的极端化。通过多次的咨询辅导,以及与双方父母的沟通访谈,晨昕的问题得到控制,症状有所缓解,晨昕与亚婕的关系也得到了初步修复。 纵观整个事件,仍然有很多值得教育者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以这两个女孩为中心,她们人际关系网中的同学、教师、家长都是亲历者,他们在这起事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们是否也是导致晨昕和亚婕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呢, 同学、教师、家长都是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从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危机干预“树理论”可以看出,家庭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根,社会支持系统是树干,坚实的树根、挺拔的树干是树木茁壮成长的标志。可见,好的家庭、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才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当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冲突时,同学、教师、家长作为社会支持系统,是重要的资源,可以起到消除矛盾冲突,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和谐的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对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依赖却在增强。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会造成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扭曲,并导致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在学龄期容易出现孤僻、退缩、冷漠、自卑等心理障碍。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对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对个体自我意识、社会技能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晨昕和亚婕之间矛盾的诱发原因是“毅行”活动中亚婕没有帮助晨昕,说了很多伤自尊的话,并跟着另外两名同学抛弃晨昕而去。在晨昕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没能体会到可贵的友情。同班的两名同学由于其他原因也没有选择帮助晨昕,她们在这次冲突中没能起到调和、缓解矛盾的作用,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建立友情的机会。晨昕和亚婕在学校重新分班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新集体中的大多数同学之间都不熟悉、不了解,同学之间又忙于学习,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当她们之间的矛盾因为亚婕的母亲到教室指责谩骂晨昕而公开后,同学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没有人支持、声援晨昕。晨昕只能是孤独地一个人扛。亚婕也因为母亲的错误介入而自责,并逐渐被班级同学疏远。 中学生的交友范围主要在校内,多数在本班,如果班级同学之间缺乏好的情感支撑,学生会体验到强烈的压抑、孤独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她们所在的重点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竞争压力大,学习上的危机感时刻困扰着这些学生。“竞争”成了她们心头沉重的枷锁,不仅仅是一次次考试如此,就连“毅行”活动,也成了很多学生竞争的平台。这种“力争上游”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减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本该互帮互助,却演绎成了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弃朋友而去,而这一结果则是她们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韩仁生、朱桂贞对青岛市四所印学354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相互帮助”是交友的主要目的;“坦诚、宽容”是交友的主流态度;“志趣相投”是择友的主要标准;“人品好坏”是同伴交往成败的主要原因;“积极解决人际矛盾”的学生仅占51%。中学生迫切需要能相互帮助、志趣相投、坦诚宽容的同伴交往,但是在同伴交往中对于矛盾和冲突的处理却缺乏应对的能力和主动性。因此,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巧,懂得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沟通、尊重的重要性,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实现。当自己遭遇同伴交往问题或者其他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成熟应对,积极化解,起到人际和谐的润滑剂作用。 二、和谐的师生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催化剂 师生交往具有示范性和教育性,教师在交往过程中的态度、言语、行为、方法,对学生来说既是交往内容也是示范,对学生的交往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对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不够重视,少数人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至于人际交往,则是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事。这种错误的观念完全受功利价值取向支配,在这样的教育观影响下,中学教育实质上往往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将学生禁锢在“书山题海”之中,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忽视学生之间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没有把同伴交往教育当成一项重要的课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最终顾此失彼,造成学校教育在这个课题上的缺失。当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惟一时,师生关系往往会缺少和谐,当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示范性和教育性。晨昕和亚婕的事件中,教师的工作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缺失。 (一)教师工作不够细致,介入迟缓,后果估计不足,忽视了与学生个体的沟通和交流 细心的教师早在两人矛盾的开始就应该有所察觉,学生的情绪、行为、语言无一不向我们表明她们的心理状况。当亚婕的母亲在教室指责谩骂晨昕后,教师更应该积极地干预,从中调停斡旋。从日益升级的冲突来看,教师没有干预或者干预无效。直到亚婕因心理疾病休学,教师都缺少干预的积极性,任由事态发展。如果平时教师能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多交流,走进学生心灵,就能洞悉问题的根源,早发现、早引导、早干预。晨昕和亚婕身上出现的睡眠质量下降、成绩退步、心情烦躁、郁郁寡欢就是缺少问题交流和指导的结果。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交往需要,定期、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分析人际冲突的内在因素,使学生掌握非报复性冲突化解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冲突事件自我反省的负责态度,提高学生以公正的、非暴力的方法解决纷争的能力。教师将关爱体现在每一次真诚的交流中,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也有利于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精巧平实的对话、感同身受的心情、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打消顾虑,敞开心扉,诉说内心的烦恼,暴露问题的根源,消除心理疾病的隐患。教师丢开高高在上的权威,经营好师生关系,走近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知悉学生的真心,真正做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才能真正起到学生人际和谐的催化剂作用。 (二)教师对班级团结和谐氛围的营造缺少认识,对同学之间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缺少指导 高二重新组建的班级,很多学生之间都很陌生,他们将要面临一次新的适应过程,适应新教师,适应新同学,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然而,重点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如果教师不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埋头在书山题海中的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晨昕对亚婕长期的冷暴力,还有亚婕母亲在教室的错误行为,居然没有一位同学出面阻止,可以看出,班级同学之间关系生疏,人情淡薄,同时也体现出班级缺少团结和谐的氛围,缺少群体支持的资源。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既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尽力关心、帮助学生,更要大力倡导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团体和谐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班会课、活动课开展促进学生互相了解、支持的人际交往课题探讨;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更重要的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催化剂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的、团结的、合作的、支持的、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每一个人都能有可以倾诉烦恼的同伴。 三、和谐的亲子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营养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家庭是孩子道德成长、性格形成的温床。按照危机干预“树理论”的观点,家庭是树根,是个体成长的根本。失去家庭教育或者错误的家庭教育都有可能造成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谐的亲子交往能帮助孩子形 成安全的依恋,就像是给孩子的成长注入了爱的营养。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处理人际冲突时,倾向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晨昕和亚婕的矛盾冲突事件中,双方父母都以极端方式处理矛盾,看似控制了局面,实际上却是一次次将矛盾升级,一次次将孩子推向心理崩溃的边缘。父母应该如何干预孩子同伴交往中的矛盾,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孩子之间出现同伴交往的矛盾冲突是否正常, 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同伴交往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性格特征、气质类型都有差异,在同伴交往中,有差异就有矛盾,这很正常。从晨昕和亚婕事件的发展来看,起初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同伴交往中的小矛盾而已,并没有严重到不能控制的地步。 孩子正是在一次次成功或失败的交往中,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成长、成熟的。但是很多家长囿于社会现实,往往急功近利,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孩子的智力发展,只跟孩子要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甚至担心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浪费精力,消耗时间,耽误学习,以“学习最重要、外面坏孩子多”为借口限制孩子的同伴交往。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但剥夺了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学习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而且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留下了产生心理障碍的隐患。 (二)家长是否应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同学之间在一起生活、学习、相处,不可能不出现矛盾,孩子从小到大,只要是与同伴在一起,几乎时刻都处在矛盾的出现与解决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矛盾都可以由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也有能力处理他们之间的小冲突、小矛盾。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421式”的家庭结构,导致六个成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当孩子遭遇同伴交往矛盾冲突的时候,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机会,家庭成员齐上阵,越俎代庖。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孩子更多的依赖,遇事都交给家长处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也缺少兄弟姐妹间的水平交往,失去了争吵打斗、迁就忍让、相互提携、互促共进的成长体验,失去了发展交往能力和练习解决人际冲突的天然场所。家长要认清这个客观事实,给孩子理智的爱,不要凡事都包办代办。 对于一些愈演愈烈的矛盾和突发的矛盾,家长也应该适时干预。但是要保持冷静,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再作处理和干预,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要以一颗善良、宽容、理解的心,处理矛盾,给孩子以示范和教育,实现家庭教育的正向功能,教会孩子遇事克制、宽容。同时,也要注意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晨昕和亚婕的父母在获知女儿的遭遇后,如果都能多一点冷静和克制,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不去火上浇油,而是积极灭火,相信事件不会升级,相信孩子也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相信孩子的能力”应该成为家长们认真学习的课题。 社会支持对于学生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学、朋友、教师、家人、亲戚都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从人际交往中获得负性情绪,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如果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有效缓解和消除这些负性情绪。教师要善于经营每一个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积极力量,为学生的同伴交往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心灵打造一个晴朗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扬州,2258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洪
本文档为【好友反目背后的教育隐忧——对一例高中生人际交往案例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1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