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洋调查规范-气象

海洋调查规范-气象

举报
开通vip

海洋调查规范-气象 UDCA 45551.46.0(083. 7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2763. 3一 91 ? ? ? ? ? ?? ? ? ? ? ? ? The specification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 Marin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1991一03一22发布 1992一01一01实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目 次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海洋调查规范-气象
UDCA 45551.46.0(083. 7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2763. 3一 91 ? ? ? ? ? ?? ? ? ? ? ? ? The specification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 Marin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1991一03一22发布 1992一01一01实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目 次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一 ( 2 引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 第一篇 一般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3 技术设计 ···”···⋯ ⋯‘··············”····················“···················“··“···”···⋯ ⋯ (1) 4观测方式、项自及时次···“········“·····················”·······”··········,··”..··”·”·“··⋯,⋯(1) 5 观测程序 ,.·······、······························,.,········..·············、··········”⋯ ⋯- (2) 6观测场地及使用仪器的基本要求,,··········,.··,,··”···················,.“·”,..⋯“··⋯⋯(2) 7观测数据的记录、整理和验收···························,”····················”·”一“··⋯“.·.一 (2) 第二篇 海面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8 术语 ,.····································································“·”‘,··”·”·.’·“⋯ (2) 9 技术要求 ····,····”·····“·······························“·····················““·······”··“·····一 (2) 10 观测方法·······,······。························‘····,············“···,····“一“······”·”⋯ (3) 11 记录方法·........................................········”···················,,·,,·········‘········”一 (3) 第三篇 云的观测 12术语·.....................................................................................:........................(3) 13 技术要求··。····················“······················,························“··········“···”····⋯⋯ (4) 14观测和记录方法····················,·······················,··“·········“················“·”···”··一 (4) 第四篇 天气现象的观测 15 术语·········,····‘·············”····························”······”·“··············⋯ ⋯ (5) 16 技术要求·........................................................................................................(6) 17 观测和记录方法“································“··········“·······“···“········⋯⋯ (6) 第五篇 海面风的观测 18 术语·......................... ···,.············......................................................·一 (6) 19 技术要求·································································”一;..····4··⋯ ⋯ (7) 20 观测方法 ·⋯⋯”·······························........................................................(7 ) 21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一.......................................................................................(7) 第六篇 海面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22 术语·······-···················,················,.······,·,.·······“··,···,····.···,.···”,··⋯ (8) 23 技术要求·····························,········································”····················⋯⋯ (8) 24 观测和记录方法··························································,,·················⋯ ⋯ C 8) 25 资料整理方法·······················································”····.···················⋯⋯ (9、 第七篇 气压的观测 26 术语··········,······························“‘································“·········”··⋯ (9) 27 技术要求·······,······································,···,·············‘·..........................·一 (9) 28 观测和记录方法··············...............................................................................(9) 29 资料整理方法··························,················,··,···········”·”·⋯ :··”·····“一 (10) 第八篇 降水量的观测 30 术语·····················”································,。,,·············““···”·····“”········“·“”一 (10) 技术要求·⋯⋯ 观测和记录方法 :{{; ?? ?? 第九篇 高空气压温度湿度的探测 33 术语···························································一·············,.·······,.·⋯⋯ (11) 34 技术要求······。··········,········“·······,····,···············,······················,·······⋯⋯ (11) 35 探测方法······················”··············”··················”·········”······,·······⋯⋯ (12) 36 资料整理方法·..................................................................................................(13) 第十篇 高空风的探测 37 术语·······......................................................................................................(15) 38技术要求·················,-···,··⋯,’’····-,·············‘·⋯:’’·············“·····,·,············‘·⋯⋯(15) 39 探测方法·:’’·····················..............................................................................(15) 40资料整理方法.............................................................................................,.....(16) 附录A云状的特征(补充件)二?’’······⋯⋯t’’···················一 ,’’·················⋯⋯,’’·⋯(17) 附录A 天气现象的特征(补充件) ................·一尸··················⋯⋯.:··············⋯ ⋯ (18) 附录C 目力测风(补充件).········‘········,,······‘·‘,·······,····················⋯⋯,·····‘··⋯ (20) 附录D 海洋气象观测记录表(参考件》.......................................................................(21) 附录E 观测用表天参考件卜·······································································⋯⋯ (30)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GB 12763. 3一 91 ? ? ? ? ? ?? ? ? ? ? ? ? The specification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 Marine meteorologi,口。卜eervations 主题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气象观测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和观测记录的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环境基本要素调查中的海洋气象观测。 弓1用标 准 GB 12763. 1 GB 12763. 7 海洋调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海洋调查规范 总则 海洋调查资料处理 GB 4844 氦气 ‘ GB 4845 氮气检验方法 第一篇 一 般 规 定 3 技术设 计 3.1在进行海上观测前,必须根据任务书或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书的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3.2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a. 海区范围和测站布设; b. 观测方式、项目及时次; c. 对调查船和主要仪器设备的要求; d. 提交成果; 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间。 观测方式 、项 目及时次 4.1 观测方式 海洋气象观测采用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定时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具体要求按GB 12763. 1的规定 执行。 4.2观All项目及时次 4.2.1 定时观测在每日02,08,14,20时(北京标准时,下同)进行观测,观测项目为云、海面水平能见 度、天气现象、海面空气温度和湿度、海面风、气压等。 4.2.2 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在调查船到达站位后,立即进行一次观测,观测项目与4.2. 1相同。 4.2. 3 定点连续观测在每日02,05,08,11,14,17,20,23时进行观测,观测项目除4.2. 1规定的项目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一03一22批准 1992一01一01实旅 GB 12763.3一 91 外,还需同时进行海面空气温度、湿度、风和气压的逐时观测或自记;每日02,08,14,20时进行降水量观 测;08,20时进行高空气象探测(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 观测程序 5.1 海面气象观测 每次观测均应在观测前30 min巡视仪器,在冬季必须进行湿球温度表溶冰。在正点前20 min按下 列顺序依次观测海面水平能见度、云、天气现象、海面气温和湿度、海面风、降水量、气压等。气压观测应 尽址接近正点。在定点连续观测中,自记载体记满后及时更换 5·2 高空气象探测 每次探测均应在预定放球时间前lh按下列顺序工作: a. 将基点检查合格、准备施放的和备份的探空仪置于百叶箱中; b.施放前。.5h进行基值测定并进行初算; c. 充灌气球; d. 检查接收设备、发射机和电池; e. 装配探空仅和试听信号; f. 正点施放并接收信号。 6 观测场地及使用仪器的基本要求 6.1 海面气象(除气压外)观测场地应选择在调查船的高层甲板,在观测点能看到整个夭空和海天交界 线。高空气象探测场应设在空旷处,其上空不得有妨碍施放气球的电线、绳索和建筑物。 6.2 所用仪器设备均应符合GB 12763. 1的规定。 7 观测数据的记录、整理和验收 7.1 观测数据必须按GB 12763. 1的规定记录。某要素缺测应在记录表相应栏划一横线。某要素漏测, 应 1h内补测,超过Ih作缺测处理。某要素迟测,应在记录表纪要栏记录实际观测时间。上述三种情况 均应在纪要栏写明原因。遇特殊记录(如气温特高、特低),应尽快查明原因,在确认正确无误的情况下, 方可作为正式记录,同时应在纪要栏说明。 7.2 每航次结束后应制作资料报表,报表格式应符合GB 12763. 7的规定。在制作资料报表前,应先校 对全部原始记录。报表的抄录、计算应有第二人校对,并分别签名。 7.3 资料验收和归档按 GB 12763. 1的规定进行。 第二篇 海面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8 术语 8.1 有效水平能见度 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测站四周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所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8.2 最小水平能见度 最小水平能见度是指测站四周各方向海面水平能见度不一致时所能看到的最小水平距离。 9 技术要求 9.1 观测有效水平能见度和最小水平能见度。 9.2 以千米((km)为单位,取小数一位,第二位小数舍去。准确度为士20Yo e 2 GB 12763. 3一 91 10 观测方法 10. 1 白天能见度的观测方法 10.1.1 无目标物的观测方法 根据海天交界线的清晰程度,参照表1估测海面水平能见度。 验估测。 表1 海面水平能见度参照表 当海天交界线完全看不清时,则按经 海天线清晰程度 眼高离海面>7m 眼高离海面(7m 十分清晰 > 50. 0 清晰 > 50. 0 20. 0^ -50. 0 比较清晰 20.0-50.0 10.0^ 20. 0 隐约可辨 10.0-20.0 4. 0--10. 0 完全不可辨 < 10. 0 < 4. 0 10. 1.2有目标物的观测方法 10.1.2.1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能见度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五倍以上。 10.1.2.2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二倍半到五倍。 10.1.2.3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该目标 物距离的二倍半。 10.1.2.4 当能见度很低时,应根据船上的目标物估测能见度。 10.2 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方法 10-2.1 应先在观测场地停留5 min,待眼睛适应后进行观测。 10-2.2 在月光较明亮的情况下,如能隐约地分辨出较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能见度定为该目标物的距 离;如能清楚地分辨出较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能见度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10-2.3 在无目标物或无月光的情况下,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和当时的天气现象,结合实践经 验估测 。 11记录方法 11. 1 将有效水平能见度和最小水平能见度分别记入海面气象观测记录表(见表Dl)能见度栏斜线的 前后,不足0. 1 km时,记录0.。。 11.2 当海面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 km时,应伴有雾、降水、浮尘等天气现象,两者不应发生矛盾. 第三篇 云的观测 12 术语 12.1 云量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总云量是指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 云遮蔽的成数。 12.2 云高 GB 12785 3一 91 云高是指自海面至云底的垂直距离。 13 技术要求 13,飞 云里观测分总云量和低云量,单位为成(]八0),准确度为士1成。 13.2 云状观侧分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分辨至类。云状分类见表2,各类云状的特征见附录A。 15.5 云高测定低云云高,无低云时则测定中云云高。单位为米,取整数。当云高在100m及以下时,准 确度为士!Om;当云高在 100m以上时,准确度为云高的士10写。 表 2 云状分类表 云族 } 云属 云类 { 学名 简写 学名 简写 { } } { } 低云 } } 一 } 一 一 积云 臼 淡积云 一 碎积云 浓积 云 } FC Cu加ng 一 . 积雨云 一 Cb ?l 秃积雨 云 蜻积雨云 Cb叨 v CbcaP 层积 云 乳 透光层积云 蔽光层积 云 积 云性层积 云 堡状层积云 英状层积云 SC 仕合 Sc op Se c姆 SC Ca石咬 SClent 层 云 { St 层云 碎层 云 :: 雨层 云 NS 雨层云 砰雨云 井 中云 高层云 As 透光高层 云 蔽光高层云 人stra AS0p 高积 云 A C 透光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 英状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 堡状高积云 ACtra AcoP AClent Accug ACflo AC口lst 高云 卷云 ! 】 C1 毛卷 云 密卷云 伪卷云 钩卷云 Cifll Ci血ns Cinot l 卷层 云 臼 毛卷层云 匀卷层云 〔污fll 仁污 nebU 卷积云 cc 卷积云 CC 观测和记录方法 云量和云状的观测记录方法 ? ? ?? , ?? ,? ? GB 12763. 3一 91 14.1. 1 一般天气情况下的观测记录方法 14.1. 1. 1云状观测应根据附录A中各类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 和云的发展演变过程等,参照云图判定云族、云属及云类,按下述规定用29类云的简写字母记录: a.云量多的记录在前面:几类云的云量相等时,按高云、中云、低云的顺序记录; b. 无云时,云状栏空白;无法判明云状时,记“一”。 14.1.1.2 云量观测应先将天空分作十等份,按下述规定观测和记录: a. 全天无云,总云量为0;天空完全被云所遮蔽,总云量为10;云占全天的十分之一,总云量为1; 云占全夭的十分之二,总云量为2,其余依次类推; b. 低云量的观测方法与总云量相同。全天无低云,低云量为0;天空被低云遮蔽一半,低云量为5; 天空完全被低云所遮蔽,低云量为10; c. 记录时只记整数,小数四舍五入。 14.1.2 特殊天气情况下的观测记录方法 14.1.2.1 观测时有雾,按下述规定观测和记录: a. 云量、云状不能辨明时,总、低云量均记10,云状记“二”; b. 透过雾能判断天顶的云状时,总、低云量均记10,云状记“三”和可见云状; c. 虽有雾,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辨明时,按14. 1. 1的规定观测和记录。 14.1.2.2 观测时有浮尘、履等尘粒现象.按下述规定观测和记录: a. 天空的云量、云状全部不能辨明或仅能部分辨明云状时,总、低云量记“一”,云状记该夭气现象 的符号或同时记录可辨明的云状; b. 透过这些天气现象可以完全辨明云量、云状时,按14.1.1的规定观测和记录。 14-1.3 夜间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观测前应先到观测场地停留5 min,观测时应远离灯光,按下述规定观测和记录: a. 有月光时,可借助月光并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以及伴随的夭气现象,参照傍晚时云的分 布与演变趋势,判断云状和云量; b. 无月光且无法辨明云状时,将被云遮蔽看不到星光的天空成数作为总云量,低云量和云状记 14.2 云高测定和记录方法 14.2. 1 用气球测定云高时,利用已知升速的气球,观测其进入云底所需的时间,按式(1)求云高: = ”·t+ ho (1) 式中:h— 云高,m; v— 气球升速,m/S; t— 气球自释放到进入云底的时间,S; 人。— 气球施放场地距海面的距离,m, 14-2.2 目测云高时,首先必须正确判定云状,同时还应根据云体结构、云块的大小、亮度、颜色和移动 速度等,结合调查海区常见的云高范围进行估测. 14-2.3记录云高时,应在数值前加记云状,云状只记十个云属和FC,Fs和Fn三个云类。·实测云高应在 数值右上角加记s,目测云高则不加记s,如:Sc 2 500,Cu 850"e 第四篇 天气现象的观测 15 术语 天气现 象 GB 12763. 3一 91 天气现象指在大气中、海面上及船体(或其他建筑物)上产生的或出现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 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的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技术要求 观测的天气现象种类及符号见表3,各种天气现象的特征见附录B。 在定时观测、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中,只观测和记录观测时出现的天气现象。 在定点连续观测中,下列天气现象应观测和记录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时、分):雨、阵雨、毛毛雨、 ?? ??????? ??? 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报、米雪、冰粒、冰雹、雾、雨淞、雾淞、吹雪、雪暴、龙卷、雷暴、极光、大风。 地只观测和记录开始时间。 17观测和记录方法 17.1 根据附录S天气现象的特征,判定视区内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用表3中的符号记人天气现象 栏 17.2 在定点连续观测中,两次观测之间出现的天气现象按出现的顺序记入前一次观测的记录表。需要 观测和记录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按下述规定记录: 先记符号,后记起止时间。在几次定时观测中连续出现的夭气现象,各定时记录表中应连续记 录。例如:07时 15分至11时20分有雾,在05时的记录表中记三0715- ,在 08时的记录表中记二 0800- ,在I 1时的记录表中记二1100- 1120; b. 出现时间不足一分钟即终止时,只记开始时间; 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 min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 17.3 在视区内出现的天气现象但在测站未出现,也应观测和记录,同时应在纪要栏注明。 17.4 当天气现象造成灾害时,应于纪要栏内详细记载. 17.5 凡与海面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应与海面水平能见度相配合。 表3 天气现象符号表 现象名称 符号一现象名称 符号 一现象名称 符”一现象名称 符号 雨 阵雨 毛毛雨 -r 三J 阵雪 雨夹雪 阵性雨夹雪 :一 写 一 一 关 一 茶 决 齐 守 一 一米雪 }冰粒 一M< m 一冰针 一 雾 }轻雾 /一 141一 一 △ 雨淞 雾淞 吹雪 雪 释 龙卷 积雪 结冰 仁旧 v 千 十 〕〔 因 〔二 一浮尘 一 a 1 雷暴 }闪电 { 极光 1大风 ! 甩 s 风 S 、巴 产 声 丫 第五篇 海面风的观测 术语 风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 ?? ??? GB 12763. 3一 91 18.3 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质点经过的距离与经过该距离所需时间的比。 19 技术要求 19.1 观测项目 观测海面上10 min的平均风速及相应的最多风向。 在定点连续观测中,除进行定时观测外,还应从自记记录中求出逐时的风向、风速,并挑选周日最大 风速、对应的风向及其出现的时间。 19.2 单位、分辨率和准确度 19.2.1 风向以度((0)为单位,读数分辨至10,准确度为士5。正北为00,顺时针计量。 19-2.2 风速以米/秒(m/s)为单位,读数分辨至 0. 1 m/s。当风速小于等于 5 m/s时,准确度为 土0. 5 M /s;当风速大于5 m/s时.准确度为风速的士loyo0 20观测方法 20.1传感器安装位置 20.1.1 固定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遵守如下原则: 尽量靠近馗部,应高于最高的舱室.可考虑前主桅杆或顶甲板前部; b. 传感器距天线、桅杆的距离不少于它们直径的十倍;对于大型船只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可在桅 杆两侧各安装一传感器,观测时使用迎风一侧的传感器. 20.1.2采用可移动传感器时,应选择在上甲板迎风一侧的前部进行观测。 20.2 走航观测 在船只船向和航速相对稳定的情况卞进行观测,禁止在船只加速、减速或改变航向时进行观测。在 观测风的同时,必须测出船只的航向、航速和船位。 20.3 定点观测 船只停泊时,在观测风的同时还应观测船舫的方位角。在定点连续观测中,应逐时观测船肪的方位 角;自记载体记满时应及时更换,并注明开始、终止时间和站位等。 20.4 目力测风 在不具备测风仪器的情况下,可借助海面状况估测风速,估测方法见附录c,可借助船上飘动的目 标物或者海面上波峰线的方向估测风向。 21 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 21.1 将观测记录按下述规定记入记录表: 风速记小数一位,风向记整数; b. 静风时,风速记0.0,风向记C; 目力测风时,风速记附录C中表c1风速栏的中数,风向记八个方位的中数,同时应在纪要栏注 明“目测”; d 如所测的风速不是10 min平均,应在纪要栏中注明; 记录传感器离海面的高度,准确度为土1 m, 21,2 将观测数据按下述规定进行整理: 在走航观测中,真风向、真风速为测到的风向、风速与船只航向、航速的矢量差(注意航向与风 向的定义相差]800); b. 在定点观测中,测到的风速示值即为真风速;真风向为测到的风向示值与船麟方位角之和(若 大于3600应减去360*); GB 12763. 3一 91 在定点连续观测中,从自记记录中求出逐时的风向、风速,并挑选周日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及 出现时问 第六篇 海面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22 术语 22.1 ’盆气湿度 至气湿度是衷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表 示 22. 2 71c汽压 水汽压是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水汽压,称 为饱和水汽压。 22.3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2. 4 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是空气在水汽压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气温降低到使水汽饱和时的温度,简称露点。 23 技术要求 23.1 观测和计算项目 23.1.1 气温 在定时观测、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中,观测当时的气温。在定点连续观测中观测各定时的气温,从自 记记录中求出逐时的气温并挑选周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3. 1.2 湿度 在定时观测、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中.计算当时的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在定点连续观测中计算 各定时的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从自记记录中求出逐时的相对湿度并挑选周日最小相对湿度。 23.2 单位、分辨率和准确度 23.2. 1 干球温度(气温)和湿球温度以摄氏度(C)为单位,读数分辨到0. I℃、准确度为士0.3℃。 23-2.2 水汽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分辨到0. 1 hPa, 23-2.3 相对湿度以百分比记.分辨到 I%。当相对湿度小于等于50写时,准确度为士5%;大于50% 时,准确度为士2Y' . 23. 2. 4 露点温度以摄氏度(C)为单位.分辨到0. 1 'C , 24 观测和记录方法 24. 1 观测场地和仪器安装 24.1. 1 观测场地应设在船舶楼甲板,尽童避免烟囱及其它热源的影响,四周2m内不应有特别潮湿和 反射率较强的物体厂「垫面应装木质甲板并涂敷绿色的油漆。 24.1.2 大型船只应在两侧各装一传感器,观测Bt使用迎风一侧的传感器。 24.1.3 仪器的感应部分与甲板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 m, 24.2 观测方法 24.2. 1 使用干湿球温度表要求如下观测: .a. 应使视线与温度表水银柱顶端保持在同 一高度,读数应敏捷、准确。要求先读干球、后读湿球, 先读小数、后读整数;读数分辨到0. 1℃。读完后复读一次整数; b. 当气温在。~一10.0℃湿球纱布结冰时,应在观测前20--30 min进行溶冰。观测时,湿球示值 GB 12763. 3一 91 应稳定不变;若湿球示值不稳定,不应进行读数,应在数分钟后再进行千湿球读数,用于汁算湿度〔气温 仍以第‘次干球温度为准); 当气温在一10.0℃以下时,停止观测湿球温度,改用湿度计测定湿度。但如在冬季偶有几次气 温低于一10.0℃的海区进行观测时,仍可观测湿球温度。 24-2.2 当气温在一36.0℃以下时,必须停止使用水银温度表,改用酒精温度表或其它测温仪器. 24.2.3 对于自记仪器,必须在定时观测时在自记纸或磁带上做标记,载体记满时应及时更换,并注明 记录开始、终止时间和站位等。 24.3 记录方法 24. 3.1 当温度在0℃以下时,应在读数前加记负号“一”。 24-3.2 当湿球纱布结冰时,应在湿球读数右上角加记“B'. 25资料整理方法 25.1 器差订正 25.1.1 对仪器示值,应按其检定证书上给出的订正值或订正系数进行订正,得出准确值. 25.1-2 如仪器示值超过检定证范围,以该检定证所列的最高(或最低)读数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25.2 湿度查算 25-2.1 用经器差订正后的干、湿球温度,从《湿度查算表》中查取水汽压、相对湿度。湿球结冰和未结冰 应在相应部分查取. 25-2.2 用上述查得的水汽压值,从露点温度查算表中查取露点温度,见附录E表E1, 25.3 自记记录 25.3.1 以各定时的气温和相对湿度为准,求出自记记录中各定时记录的订正值,然后用内擂法订正自 记记录逐时的气温或相对湿度读数,求出逐时的气温或相对湿度的准确值. 25.3.2 从自记记录中挑选周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最小相对湿度读数 经内插订正后得出最高气 温、最低气温和最小相对湿度的准确值。 第七篇 气压的观测 26 术语 气压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27 技术要求 27.1 观测项目 观测海平面气压。 在定时观测、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中,观测当时的气压。在定点连续观测中观测各定时的气压,同时 从自记记录中求出逐时的气压并挑选周日最高气压和最低气压。 27.2单位、分辨率和准确度 单位为百帕(hPa).分辨率为0. 1 hPa,准确度为士1 hPa. Za 观测和记录方法 28.1 仪器安装 28.1.1空盒气压表和船用水银气压表均应设置在避开热源、不直接通风、没有阳光直接照射且摇摆震 动较轻的部位。 GB 12之63. 3一91 28-1.2 船用水银气压表应带有平衡装置,悬挂高度应便于读数,并应测定水银槽距海平面的高度。 28.1.3 气压计的记录笔应与船的龙骨相垂直。 28.2 观测和记录 28.2.1 先读附属温度,记到。.t℃,后读气压。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读取气压最高值和最低值的中 数,每次观测读2-3次.记录这些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28-2.2 对自记仅器,必须在定时观测时在自记纸或磁带上做标记,载体记满时应及时更换,并注明记 录开始、终上La寸问和站位等。 28-2.3 空盒气压表最长每三个月用水银气压表校准一次。 29资料整理方法 29.1 用空盒气压表观测,需进行下述订正求出海平面气压: 刻度订正,由检定证给出; b. 温度订正,用附属温度(经器差订正)乘以由检定证给出的温度系数即为温度订正值.作订正时 应注意温度读数和温度系数的正、负号; 补充订正,由检定证给出; 高度订正,经上述三种订正后的气压为现场气压,再经高度订正即为海平面气压。高度订正值 ?? ? Ny)由附录E表E2查出。 2,,2 用船用水银气压表观测,需进行下述订正求出海平面气压: 器差订正,由检定证给出; 温度订正,用经器差订正后的气压和附属温度,从《气象常用表》查取.附属温度高于0℃,订正 ? ? 值为负,附属温度低于0℃,订正值为正; 重力订正(包括高度重力订正和纬度重力订正),用经温度订正后的气压值、气压表所在的高度 和纬度,从《气象常用表》查取。水银槽高于海平面者,高度重力订正值为负;低于海平面者,高度重力订 正值为正。纬度重力订正。当测站纬度大于45。时为正,小于45。时为负。在调查船上只进行纬度重力订 正,不进行高度重为订正; d.高度订正同空盒气压表。 29.3 自记记录按下述规定进行整理: 以各定时观测的海平面气压为准,求出自记记录中各定时记录的订正值,然后用内插法订正自 记记录逐时的气压读数,求出逐时的海平面气压; b. 从自记记录中挑选经订正后的周日最高、最低气压。 第八篇 降水量的观测 30 术语 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海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流失和扩散而在水平面 积聚的深度。 31 31 技术要求 观测项 目 观测定时前6h的降水量,计算周日降水量合计值。 单位、分辨率和准确度 单位为毫米(mm),分辨率为0. 1 mm. GB 12763. 3一 91 当降水量小于等于10 mm时,准确度为士。5 mm;当降水量大于10 mm时,准确度为士5Y.. 32观测和记录方法 32.1 观测场地及仪器安装 观测场地上空不应有任何遮挡,应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的影响。仪器应牢固地安装在甲板上,感应 部分应带有常平装置。器口距甲板的高度为70 cm.并应尽量保持水平。 32.2 观测方法 32-2.1液态降水用与器口面积成比例的专用量杯直接量取。读数时视线应与水平面对齐,以凹面最低 处为准。 32-2.2 固态降水须待其融化后量取。 32-2.3 降水停止后应立即观测。 32-2.4纯雾、露、霜、雾淞、吹雪,不观测降水量。出现雪暴时,应观测降水量。 32.3 记录方法 32-3.1 无降水时,降水栏空白;降水量不足0. 05 mm时,记“0.0% 32-3.2 纯雾、露、霜、雾淞、吹雪,虽有量,但仍按无降水记录。 32-3.3风浪较大、海水溅入雨量器时,按缺测记录。但同时应在纪要栏注明原因和降水情况,如小雨、 中雨、大雨。 第九篇 高空气压温度湿度的探测 33 术语 33.1 逆温层 逆温层是指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增高的气层。 33.2 零度层 零度层是指温度为。℃的气层. 33.3 对流层顶 对流层顶是指对流层与平流层间的过渡层。对流层顶的高度和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同时还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 34 技术要求 34.1探测项目、计量单位和分辨率 34.1.1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分辨率为1 hPa, 34.1.2 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分辨率为。.1℃。 34-1.3 湿度,相对湿度以%记录,分辨至1%;露点以摄氏度(℃)为单位,分辨至0.1℃. 34-1.4温度露点差,以摄氏度(毛)为单位,分辨至。.1℃。 34-1.5 海拔高度,以位势米为单位,分辨至1位势米。 34.2 规定等压面 规定等压面为1 000,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40,30,20,15,10,7, 5 hPa, 34.3 规定特性层 规定特性层为海面层、等温层、逆温层、温度突变层、湿度突变层、零度层、对流层顶、终止层和温度 失测层。 11 GB 12763. 3一 91 35探测方法 35. 1 探测原理 探测原理:用气球将探空仪带入空中.探空仪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感应周围空气的气压、温度和湿度, 连续发出无线电信号.在测站接收这些信号后进行整理,计算出不同高度的气压、温度和湿度。 35.2 气球、氦气及升速 35.21 气球 探空气球应采用80号或12。号气球。在施放前0. 5-1 h开始充灌气球,充气速度不宜过快,通常在 20 mi。左右 35.2.2 氦气 充灌气球必须使用氮气,禁止使用氢气。氦气的标准应符合GB 4844氦气和GB 4845氦气检验方法 的规定 氦气的分子量为4. 00,在空气中1 m'的浮力为7 kg, 35.23 升速和净举力 35.2.3. 1气球升速应控制在400 m/min左右。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应具有不同的净举力。 35-2. 3.2 净举力按式((2)计算: F二 H",9十 Wz9一 Il'o9 (2) 式中:F— 净举力,N; Wo--一 探空仪和附加物重,kg; 11',一一充气嘴重,kg; 11':一一砍码重.kg; 9— 重力加速度,9. 8 m /s' , 35.2-3.3 用120号气球,净举力通常为1 500 g,在云厚和雨雪天气,应增加800--1 000 g净举力。 35. 2. 3.4根据气球升速和最近Ih的海面气温、气压值.从《高空气象观测常用表》中查取标准密度升 速值,然后根据标准密度升速值和探空仪及附加物重量查取净举力. 35. 3 探空仪的准备 35.3.1 探空仪检验 探空仪的配套检验、外观检验、机械检验和检定证校对应在陆地上进行,不合格品不应带上调查船。 35.32 基点检查 温度、湿度基点检查通常在湿度检定箱内进行。温度基点检查,应将探空仪置于温度稳定的环境中 感应。.5h以上 湿度基点检查应先将感应器经过二次老化.然后由高湿向低湿方向进行,禁止由低湿 向高湿方向进行。基点检查通常在陆地上进行。 35-3.3 灵敏度检查 气压灵敏度检查应在专用的气压箱内进行。读数只能连续由高压向低压方向进行,禁止在气压箱内 增压的情况下读数,即禁止在放气的情况下读数。在调查船上通常不进行气压灵敏度检查。 35-3.4 基值测定 在施放前1h将探空仪(包括备份探空仪)置于百叶箱中感应,在施放前。.5h进行基值测定: a. 基值测定时的现场气压,是指探空仪所在高度的气压。若气压表与探空仪不在同一高度,必须 订正到探空仪所在高度。高度增加1 m,气压减少。.1 hPa;高度降低1 m,气压增加。.1 hPa; b. 根据干湿球温度表读数求出相对湿度。当气温低于一10.0℃时,改用毛发湿度表测定相对湿 度 ; c.求取温度、气压、湿度的基点变量,荃点变量等于检定符号减去仪器符号; 12 Gs 12763. 3一 91 d. 基值测定的合格标准见附录E表E3, 35.3.5 探空仪装配 弱 3,5-1 探空仪基值测定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然后测量发射机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并试听信号。 35. 3. 5.2 气球与探空仪间距离通常为8.10 m,遇到大风夭气可缩短为6^ -7 m, 35.4 探空仪施放及信号接收 35.4. 1探空仪施放 装配好的探空仪在试听信号正常的情况下,按下述要求施放: 施放的正点时间为0 715和1 915时,禁止提前施放。遇恶劣天气适当推迟,但最多只能推迟I h; b.施放瞬间记录器和秒表同时启动.并记录船位; 在施放前后5 min观测海面气象要素:气温、气压(以基值测定为准)、湿度、风向、风速、云状、云 量及天气现象。 35-4.2 信号接收 35.4-2.1 信号接收应自始至终进行。如信号消失.应继续寻找收听7 min,无信号时方可终止. 35.4.2.2 当压、温、湿信号点靠近、相重、相交时.应以不同记号点绘。当收到00信号时,记录纸两边(00 线和100线)均应点绘记录点。记录纸歪斜时,应及时调整。 35.4-2.3 记录终止时间和终止原因。 35.4-2.4 接收信号时,报房通常应停止发报。 35.5 重放探空仪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放探空仪: 记录未达到500 hPa; 在500 hpa以下,温度和湿度记录连续漏收或可疑时段超过5 min, ?? ? 36资料整理方法 36.1 连线方法 36.1.1将温度、湿度、气压记录点分别连接。连线应从多数记录点通过,偏离曲线的记录点一般不应超 过0.5个符号,个别偏离很大的记录点可不考虑。 36.1.2气压记录点应用压力曲线尺按趋势连成平滑曲线。 36.1.3通过“。。”符号时,记录纸左右两边的时间必须一致。 36.2求取各规定等压面的要素值 36-2.1首先应根据规定等压面的符号在记录纸上确定各规定等压面的位置,划出等时线并注明气压 值。 36-2.2读取各规定等压面的温度值和湿度值。 36-2.3 当太阳高度角大于3。且探空仪在400 hPa以上时,应对所测到的温度值进行辐射订正。辐射订 正应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所在高度的气压值,从附录E表E4(或《高空气象观测常用表》)中查取,订正值 一律为负值。 36-2.4查取露点温度。根据各规定等压面的温度值(经辐射订正后)和相对湿度值用露点计算盘计算。 当露点温度低于一40℃时,改用《高空气象观测常用表》查取。当温度低于一59℃时,不再查取露点温 度。 36.3求取各规定等压面海拔高度 36.3. 1 通常采用等面积法求出规定相邻等压面间的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平均温度的辐射订正应根 据两规定等压面间平均气压值(算术平均值)和太阳高度角查取。平均湿度只计算到400 hPa, 400 hPa以 上省略不计。 36-3.2 计算两相邻规定等压面间的厚度,在400 hPa以下时,须进行虚温订正。虚温订正值从《高空气 13 GB 12763. 3一 91 象观测常用表》中查取。 36-3.3 将本测站的海拔高度(以基测点为准,对同一艘调查船为常数)与各规定等压面间的厚度依次 累加,即得各规定等压面的海拔高度。 36.4 选择特性层 36. 4. 1 海面层,以基测点为准。 36-4.2 等温层和逆温层.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下,选取大于1 min的等温层和大于2个符号的逆温层的 开始点和终止点 36-4.3温度突变层.选取两层间的温度分布与用直线连接比较超过2个符号(第一对流层顶以下)或超 过4个符号〔第一对流层顶以上)的差值最大的气层。 36-4.4湿度突变层,选取两层间的湿度分布与用直线连接比较超过10个符号的差值最大的气层。 36-4.5 零度层.只选一个口当出现几个零度层时,只选高度最低的一个;当海面气温低于0℃时,不再 选取零度层。 36.4. 6对流层顶一般出现在500 hPa以上。对流层顶出现数个时,最多只选两个,且选其高度最低者。 其高度在150 hPa以下者,定为第一对流层顶;其高度在150 hPa或以上者,不论是否出现第一对流层顶, 均定为第二对流层顶。选择对流层顶的具体条件是: a. 第一对流层顶。温度垂直递减率开始小于等于2. 0 `C /km的气层的最低高度,且由此高度向上 2 km及其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高度间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均小于2. 0 0C /km,则该最低高度选为第一对 流 层顶 ; b. 第二对流层顶。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由某高度起向上1 km及其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高度间 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均大于3. 0 'C /km,在此高度以上出现的符合第一对流层顶条件的气层,即选为第二 对流层顶。 36. 4.7 终止层,选取高空探测的最高的一层。 36-4.8 温度失测层,在失测层的开始点、终止点、中间点(任选)各选一层. 36.5 特殊情况的处理 36-5.1如从某一层开始气球的平均升速均小于150 m/min或大于600 m/min,则该层以上的记录不再 整理 36-5.2 如有漏收信号
本文档为【海洋调查规范-气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533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7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1-11-03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