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

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

举报
开通vip

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三种含义:1)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种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系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

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
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三种含义:1)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种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系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1,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2,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 ,3,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1623年,培根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贡献。 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康德“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见P19);批判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1 ,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五、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 教育学的价值: 1、启发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坚定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教育学的学习: 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以及背后的理论假设;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要广泛阅读教育书刊。 教育学的研究: 1,要有问题意识, 2,要不断充实自己, 3,要善于吸取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4,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 5,要恪守学术道德。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一、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教育者。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领会】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发展阶段及特征: 原始社会 + 古代社会 + 现代社会 2 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 ,1,教育水平低。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2) 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 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 师生关系民主化。 (5)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2)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3) 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公共性 生产性 科学性 未来性 国际性 终身性 3 第二章 学校 一、学校概说 【识记】 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基本功能: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领会】 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惟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我国学制:从西方引进 清末:官方(书院、儒学);民间(学塾) 鸦片战争以后:创办新式学校 1902年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1903年第一个正式实施——《奏定学堂章程》“ 学制” 1905废科举 1922“壬戌学制”较为成熟,首次规定中小学的六三三制 1951《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新阶段 特点P71 学校的公益性特点(与企业的主要区别) ,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4 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和宗教实行分离。 二、学校文化 【识记】 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领会】 学校文化从形式来看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类。 教师文化:(作为)专业人员、教育者、成年人,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影响教师文化的基本性质。 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影响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学校管理 【识记】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 行政管理方法 ,1, 思想品德教育管,2, 法律方法 理 ,3, 思想教育方法 ,2, 教学工作管理 ,4, 经济方法 ,3, 教务行政管理 ,5, 学术方法 ,4, 总务工作管理 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学校的学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5 【领会】 学校作为组织的独特性:垄断性、公益性、非自愿性。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 (一)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 (二)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 ,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2(情感交流 3(激励 4(控制 (三)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 (四)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1(主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沟通行为的主体)由于个性或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对信息沟通产生影响。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一般有:学识、个性、知觉选择性等。 2(客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接受信息的条件和可能与实际的信息量不对称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了接收者的能力,许多信息就会被搁置,从而影响沟通。 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沟通媒体(如电讯、电脑网络、各种教具等)技术上的问题,有可能使沟通受到障碍。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符号。 (五)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1(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6 3(选择最佳沟通媒体。 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 评估的分类: 按性质:定性评估&定量评估 按形式:口头和书面;个别和集体;直接和间接 按主体:上级、同级、下级、自我(评估) 按时间:日常、定期、不定期 按标准:绝对标准评估&相对标准评估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 【领会】 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可分为四种类型:独裁型、保护型、和平共处型、合作型。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1)身心健康2)品德人格3)为学习创造条件4)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三) 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对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一般性指导 ,2,针对性指导 ,3,分类指导 ,4,个别指导 7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1) 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 ,2) 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通的方式。 ,3) 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相互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1.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 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 一、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 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 A遗传决定论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1)基督教的“原罪说” 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2)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 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8 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主张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目的是引发儿童固有的良知良能;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导致对儿童的改造和外塑功能。由于上述观点对善恶的肯定与否定过于绝对化,难以解释现实中人的发展差异复杂多样的事实,董仲舒、韩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论。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等,“可导而上下”的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B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处于儿童主观控制之外的某种因果关系所制约。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C辐合论 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辐合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 辐合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识记】 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真正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育,是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经验和连续性经验 9 的活动,从这一角度而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贡献:皮亚杰和杜威的思想推进了儿童发展观的进步与成熟。皮亚杰的贡献在于明确揭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续刺激与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杜威则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和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的发展,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领会】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三、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理解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识记】 儿童个体发展 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即包括其生理成熟与其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变化的复杂过程。 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 ,1,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教育与儿童发展 几项要求: ,1, 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 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 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四、学生主体性与教育 【领会】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0 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项基本原则: ,1,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 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 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章 教师 一、教师职业。 【识记】 教师概念: ,1, 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2,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质而言的。 ,3,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二、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制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定进行管理。 三、教师地位的含义: 教师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社会对教师的工作都相当尊重;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其次,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 再次,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 四、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1.文化素质与学科专业知识: ,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1 ,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华。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1,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 ,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五、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及考核制度。 【识记】 教师资格分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 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 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条件: 1、 必须是中国公民。 2、 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 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 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 认定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受委托的的高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们政 府教育行政部门。 认定程序:1、提出申请2、受理3、颁发证书。 【领会】 教师的任用制度: 分为 1、 职务设置:5个系列 2、 任职条件 P146 教师职务制度 3、 职务评审 教师聘任制度 1、 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1, 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2, 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12 ,3, 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具有法律效力。 ,4, 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 2、 教师聘任制的形式 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类别: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考核: 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考核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识记】 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来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 主观依据: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2) 客观依据: 首先,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再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领会】 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2,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3,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4,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1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领会】 “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领会】 历史回顾 建国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7-1978年,以毛泽东的指示为直接指导所形成的教育目的着重强调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也考虑到了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的适应性,在不同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这段时期中,许多提法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主导下提出的,也曾产生过消极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来,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时期的教育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主导下的教育目的。 1986年以来,提出的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 【识记】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 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 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培养人才需要注意的几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14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 定义: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功能: ,1,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2,个体性功能,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P185 ,3,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本身的“教育”价值属性,而是对平行系统智、体、美的促进作用,动机、方向、习惯和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指那个键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将定那个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内容: (1)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3)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小学德育纲要》10条:P192 【智育】 概念: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重大意义: 首先,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 其次,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理由:促进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传授知识 ,2,发展技能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体育】 定义: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基本特征:技能性、教育性、娱乐性 功能: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15 主要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美育】 定义: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 功能: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1)直接功能:育美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间接功能:附带功能如育德、促智等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超美育”功能: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 的能力 第七章 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论 【识记】 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 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 定义: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地组织安排的。 什么是课程论,——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课程论从内容上分为两个层面 1)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是人们对其最根本的认识) 2)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 二、课程的理论基础 A课程论与哲学(本体论,方法论) B课程论与心理学(亚里士多德引入第一人,真正建立基础是赫尔巴特) C课程论与教学论 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 知识与能力 ,3, 分科与综合 ,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P227 16 四、课程的一般范畴 4.1课程目标垂直分类 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 (1) 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 布鲁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2) 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三育、五育的提法 (3) 课程目标 4.2课程内容:课程本质观;在课程内部基本关系上的倾向 P232 4.3课程结构: (一)最常见最一般的结构形态: 教学计划(即课程计划)+ 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 教科书 (二)一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一种是全部统一要求;一种是多样化 (三)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四)课程的其他结构 (五)课程的不同类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五、课程设计 三个层次: 第一~ 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解决基本理念问题, 第二~ 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具化为各门课程的设计, 第三~ 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教师的再设计,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六 1944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四个问题): 第一,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解决:论证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 第二,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5原则4特征 P247) 第三,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准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第四,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 第八章 教学(上) 一、定义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二、 教学的任务 #传统表达: ,1, 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7 三、教学活动本质 不同观点: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过程。 界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是间接性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是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概念: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模式的种类:#概括化研究: #全面化研究: ,1, 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 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教学模式》 ,2,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 ,3, 折中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专著中提出4类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加工类、个人类、社会类、行为修正类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各种原则的含义和对教师的要求) 1.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 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 识 2.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1, 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 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 繁 ,3,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 ,1,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 保证巩固的科学 性 ,3, 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4, 保证学生的身心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健康 ,1,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 度 18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1, 坚持正确的方向,2,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3,实事求是,4,讲究教育艺 术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 注重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 的能力 ,3, 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8.因材施教原则: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1, 充分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 面向每一个学 生 ?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P274 ? 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P276 ? 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P277 七、 教学的组织形式 【识记】 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 班级授课制: 主要特征——班、课、时。 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优越性&局限性 P280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一)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基本要素包括: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设立小组目标;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个人责任的明确;均等的成功机会 (三)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为15~25人。教师包班。 第九章 教学(下) 一、教学方法 1.1定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1.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19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要求: ,1, 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 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 讲究语言艺术 ,4, 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1,准备工作充分 ,2,及时、具体地指导 ,3,帮助学生总结 要求: , 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要求: ,1,提出明确要求 ,2,选择恰当的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要求: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 ,4,科学掌握练习量,5,给予学生及时反馈,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 ,1,做好参观的准备 ,2,指导参观的进行 ,3,总结参观的收获 1.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识记、领会】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20 (1) 发现学习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优势:由于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智力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难以企及的。 弱点: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它的时间花费要比讲授法多出许多,这是它无法完全取代讲授法的重要原因。对教师要求很高。 (2) 探究-研讨法 探究-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实质上也基本一致。 特征: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b.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c.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d.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3)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4) 暗示教学法 (5) 范例教学法 (6) 非指导教学法 特征:a. 极大地依赖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b. 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c. 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d. 强调人际关系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二、教学手段 定义: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传统的教学手段:口耳相传、文字和书籍、“算术箱”“恩物”、粉笔黑板教鞭模型标本„„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片、录音机等 计算机的发展及其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 【领会】 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 ,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 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 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三、教学工作的实施 【识记】实施的一般过程:(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那些基本环节) 1.备课(基础)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有机组成部分,上课的延续) 4.课外辅导(重要组成部分,上课的补充和辅助) 21 【领会】 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求 备课 ,1, 钻研教材 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 ,2, 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 ,3, 设计教学过程 完成三个计划的编写: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 上课 1、 教学目的明确 2、 教学内容正确 3、 教学方法适当 4、 教学过程紧凑 5、 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最根本,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有机组成部分,上课的延续)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都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要做到时间和难易适度~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 3、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课外辅导。 第十章 学生集体和集体教育 一、学生集体的概念与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过程 【识记】 集体的概念: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 【领会】 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1, 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 ,2, 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3, 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2 ,4, 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学生集体 ,1, 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2, 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3, 建立一支的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4, 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二、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 【识记】 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 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领会】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2.目标一致的原则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 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班级文化:学术亚文化、娱乐亚文化、违法亚文化 【共青团】 特点:先进性、群众性、实践性。 基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在建设现 代化强国的事业中锻炼成长,把我国青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功能:政治思想教育、思品教育、协助教师与班委会组织实施教学 【少先队】 7-14岁少年儿童 活动形式:队会、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游戏、少先队的阵地活动 三、班主任与班集体的相互关系 【领会】 3.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2, 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3,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23 3.2班主任在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 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1) 班主任作为学校职员,代表政府和学校行使其教育权利,他必须体现国家的教 育意志与要求,因而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必须与国家的教育意志意志。 (2) 班主任是教育者,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一,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二,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获取工作经验的宝贵资源之一; 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 一、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基本任务与工作 【识记】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 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干预与矫正、预防与发展、预防与干预的平衡。 【领会】 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 ,1, 早期的职业指导活动 ,2, 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的开展 ,3, 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1,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 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 ,3, 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 ,4, 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5, 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目标、原则、过程与方法 【识记】 咨询者的直接目标,当然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 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 24 找咨询者的帮助。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 ,1,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2, 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3, 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4,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领会】 ,1, 着重调整感情的方法 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 ,2, 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1, 建立询访关系 ,3, 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2, 澄清和评估问题 ,4, 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3, 确定改变的目标 运用 ,4, 促成改变的实现 ,5, 关于团体咨询 ,5, 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6, 关于环境因素 【识记】主要咨询方法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一、概念界说 测量: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 测验:对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包含对结果的解释和评判。 考试: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评价:对某活动的价值判断。 二、测验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诊断功能 3.区分和选拔功能 4.评定功能 三、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 ,1,从目的上: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2,从规范程度上: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3,从内容上: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 ,4,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上: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四、良好测验的标准 实用性、可信度、有效性、难度、区分度 五、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1,确定试题内容,确定知识点、确定认知水平、设计双向细目表, ,2,选择试题类型,客观题或论文题, ,3,评分,等级分、百分制, 25 ,4,测验分数解释 六、中小学教育评价 【识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 从解释评价结果的标准上考虑,可以分成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从评价的功能上分区,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主要的: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1)建立评价目标 P382 (2)选择评价样本 (3)收集评价信息(观察、检查作业、考试、家访、轶事记录法) (4)报告评价结果 当今评价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2.片面追求分数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4.制约教学改革 【领会】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 发展和改革的策略: (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2)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3)倡导自我评价 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 【识记】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 ,1,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2, 学生的课堂参与 ,3, 内容安排 ,4, 教学方法 ,5, 语言表达 ,6, 教学原则 第十三章 教育法制 一、教育与法律 【领会】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 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3) 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1) 零星立法阶段 (4) 教育的综合法治阶段 (2) 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 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 26 教育基本法 教育行政法规 部门教育法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二、学校中的法律关系 【识记】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具有两种主体资格: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国家公民;受教育者;未成年人 【领会】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义务: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1,遵守法律、法规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5,对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6,依法接受监督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 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6, 参与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交易教 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 27 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 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 ,1, 遵守法律法规, ,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法律责任 【识记】 法律责任的定义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 根据违法行为性质: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根据违法主体: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领会】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已构成行政违法及部分的行政不当 (2)行为人须具有行政法律责任能力 (3)行为须具有相应的情节 免责条件: (1)行为人无责任能力(2)超过时效 (3)情节显著轻微(4)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或者特殊需要 责任形式: (1)惩罚性行政法律责任 (2)补救性行政法律责任 28 四、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识记】学校事故的定义: 学校事故包括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 【领会】 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 (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 特点: (1)是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2)以侵权行为为前提的责任 (3)具有强制性 (4)责任形式的财产责任 归责原则: (1)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根据民法规定,在当事人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就是说,学校事故的归责中也存在着公平原则和无过错原则。 (2)实行谁主张谁举证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在学校事故的归责中,主要由受害人就加害人的过错问题举证。 (3)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但受害人的轻微过失一般不影响加害人的责任。 (4)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对其赔偿的范围有一定的影响。 (5)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而不对第三人过错所致的损害负责。 免责条件:(1)第三人的过错(2)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学校事故的责任形式: (1) 停止侵害 (2) 排斥妨碍 (3) 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 (5) 恢复原状 (6) 赔偿损失 民事制裁方式: (7) 消除影响 (1)训诫(2)责令具结悔过(3)收缴进行非法活 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以及罚款、拘留 29 (8) 恢复名誉 (9) 赔礼道歉 学校事故分类标准 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方面有无过错,是属于什么属性的过错, 第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的过错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第三,人身伤害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学校事故的分类: ,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负法律责任。 ,2,如果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人身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3,对于因学校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学校应承担部分责任。 ,4,直接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工作中造成的人身事故~应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承担法律责任。 ,5,由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工作人员明知或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较严重或很严重的损害后果~却违反职责规定行为并造成事故发生的~应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 ,6,对于在学校以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果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并且学校确有过错时~则学校应负法律责任。 ,7,在学生人身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幼儿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如果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则其隶属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五、法律救济概说及主要制度 【识记】 法律救济的定义: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领会】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首先,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较小,可由其监护人代为提出。 30 其次,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包括做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 再次,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理范围之内。 31
本文档为【劳凯声教育学(大纲精美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44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02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