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

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

举报
开通vip

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 2007年高考山东省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综(地理部分) ?(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地理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

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
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 2007年高考山东省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综(地理部分) ?(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指导 思想 教师资格思想品德鉴定表下载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论语教育思想学生思想教育讲话稿 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地理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要保证高考的平稳过渡。 五、试卷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内容及要求 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考试命题范围,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地理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科目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并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基本思维过程拟定文科综合科目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如下。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求 目标 ? ? ? 获取和解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从题目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读信息 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 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息 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相关学 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根据试题的要求,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科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调动和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用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用知识 息,理解和分析问题 问题,适当体现学科渗透 关问题作出必要的判断 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 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试题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描述和阐说明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认识、分析并把握相关事物的本质作出科学的综合阐释 释事物 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基本观点等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比较、归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 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纳等方式,对有关现象、问题(或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论证和探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某些观点)进行论证、评论,提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点明确、讨问题 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 的论据要充分,结论要合理 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二、考试范围 (三)地理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其中,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中关于“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的指导精神,结合山东省地理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地理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四部分 地球地图和区域地理 1(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世界地理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3(中国地理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1)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等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旅游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3)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3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 二、试卷结构 (一)文科综合科目的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其中,第I卷全部为必考题;第II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 选考题部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凡列入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要求每位考生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不按规定选做者,将根据所选科目的题号先后顺序,按有关规定判卷。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 (二)“文科综合”科目试卷的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分值为4分,共100分;第II卷分值为140分。其中,第II卷的必考题部分共4小题,分值共110分。选考题部分每位考生限选3题,共30分。每位考生的卷面答题总量为32道题目。
本文档为【山东省地理高考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07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