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震救援相关知识

地震救援相关知识

举报
开通vip

地震救援相关知识地震救援相关知识 发生地震之后(一) 2008年05月16日20: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做好准备应对称为“余震”的地震运动。尽管多数余震比主地震等级较低,但仍可能大到足够造成更多的破坏或导致较弱的建筑倒塌。 地震之后,可能发生火灾、化学泄露、山体滑坡、水库决口以及海啸,因此务必监听广播或电视,以获取更多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伤员 检查伤员。不要试图移动受伤或昏迷人员,除非他们直接受到来自电线、洪水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生命威胁。体内损伤往往不易从外部看到,但可能很严重,足以威胁到生命。如...

地震救援相关知识
地震救援相关知识 发生地震之后(一) 2008年05月16日20: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做好准备应对称为“余震”的地震运动。尽管多数余震比主地震等级较低,但仍可能大到足够造成更多的破坏或导致较弱的建筑倒塌。 地震之后,可能发生火灾、化学泄露、山体滑坡、水库决口以及海啸,因此务必监听广播或电视,以获取更多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伤员 检查伤员。不要试图移动受伤或昏迷人员,除非他们直接受到来自电线、洪水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生命威胁。体内损伤往往不易从外部看到,但可能很严重,足以威胁到生命。如果有人已停止呼吸,务必呼叫医务人员进行急救,如果您受过训练,请立刻进行 CPR(心肺复苏法)急救。请按住伤口进行止血。如果被困,请尽力发出各种求救信号,引起他人注意。 检查设施 地震可造成煤气、电力或水管等破例泄露。如果闻到煤气味道:(1)打开窗户;(2)关闭主煤气管道;(3)不可打开或关闭任何电器或点灯;(4)走到室外;(5)向有关部门汇报泄露情况;(6)在有关设施人员确认安全之前,不可再次进入该建筑。 * 如果电线短路,请在主控箱切断电源。 * 如果水管破裂,请在主控阀处切断水流。 其他预防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检查烟囱等建筑设备,如损坏或破裂,请勿使用。 * 在使用洗手间或马桶之前,请查看下水道是否完好无损。 * 不要触摸倒下的电线或与之接触的物体。向有关人员汇报漏电风险。 * 立刻清理泄露的药物、可燃液体,以及其他潜在的有毒物质。 * 除了报告紧急情况外,请不要使用电话。替换那些在地震中损坏的电话。 * 远离事故区域。在事故现场逗留会妨碍救助行动,也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 与救助人员通力合作。积极响应来自警察、救火员、紧急指挥人员和救济组织的自愿者号召,但未接到援助请求时,请勿进入事故现场。 疏散您的家人 如果您的家人必须进行疏散: * 在事先安排好的地点或家人可以找到的地方,留下便条或消息,说明您的去处。 * 在尽可能安全的地方安置宠物,并放置足够的食物和水。宠物不允许带入指定的公共避难所。 * 随身携带至关重要的文件(遗嘱、保险单等)、应急电源以及备用药物。 营救策略--营救人员安全保障 2008年05月16日17:28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营救人员安全保障 必须事先让所有参于搜救人员明确了解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比如,警报可以按下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鸣响: 暂停行动/保持安静:一声长笛 (持续3秒) 撤离该区域:三声短响(每次1秒),暂停一下,再次重复,直至所有成员撤离 重新开始行动:一长一短 营救行动--跨团队协作 2008年05月16日17: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跨团队协作 在营救队伍中应该有建筑结构专家。 危险材料专家应当协助搜救队伍鉴定危险物品、评估建筑物周围和内部空气状况及后续的再次评估。 医学专家应当提供医学评估、对幸存者实施救治。搜救人员应当确保医疗人员能尽快接触到幸存者,这可能需要临时停止搜救工作。 重型设备专家应当在搜救工作需要起重机、重型搬运机等设备时提供建议。另外,他们必须作为搜救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络员,保证双方有效地沟通。 技术信息专家对营救行动的进展进行记录。 搜救团队主管需要整合其他人员,包括公用事业、执法、军队及志愿者。 营救行动--评估营救机会 2008年05月16日17:25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评估营救机会 坍塌现场的搜救行动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评估坍塌区域; 1. 搜索区域内的可能幸存者(在地面上/被掩埋); 2. 评估结构稳定性; 3. 评估水电气设施状况,并关闭设施以确保安全。 第二阶段:迅速、安全地转 移地面幸存者 第三阶段:搜寻并探察所有空隙和坍塌建筑物中的空穴,以发现可能的幸存者 1. 本阶段可使用喊话设备 2. 只有经过训练的搜救犬或搜救人员才可对空穴/可进入空间进行搜救 第四阶段:确定幸存者位置后,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有选择性地移除建筑物残骸 第五阶段:大规模清理。通常在确认所有已知幸存者均被安全转移后才可实施大规模清理 最艰难的决策,是在营救资源不足以同时应付所有搜救机会时,须迅速做出决定营救先后。发生这种情况时,营救分队必需考虑以下的因素,确定所有搜救机会的优先级: 幸存者生还的可能性和耐久能力 搜救难度和所需时间 搜救行动的预计结果(例如对一人的救援应让位于对两名或多名幸存者的救援) 搜救人员的安全 营救行动--营救行动地点的设置 2008年05月16日17: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营救行动地点的设置 在开展搜救工作之前,必须立即将受灾区域设为禁区 设立一个只允许搜救队伍和其他救援人员进入的工作区域,并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工作区域周围设置封锁线: 坍塌现场附近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坠物或其他危险情况(例如余震等),将这些区域划为坍塌/危险区域。 该区域只限搜救队伍中负责搜索和进行救援工作的主要队员进入。未被许可进入该区域的搜救人员,必需留在该区域以外。 坍塌/危险区域外设置封锁线: 建立营救工作点时,必须优先完成一下设置: 出入道路:必须事先规划好一条明确的进出道路。必须保证人员、工具、装备及其他后勤需求能顺利出入。另外,对出入口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幸存者或受伤的搜救人员迅速撤离。 紧急集合区域:这是搜救人员紧急撤退时的集结地。 医疗援助区: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 人员集散区:暂时没有任务的搜救人员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食,一旦前方发生险情,这里的预备人员可以马上替换。 装备集散区:安全储存、维修及发放工具及装备的地方。 建材仓库:这里存放搜救行动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并在行动时分发。 营救行动--进入和离开救援地点的控制 2008年05月16日17: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进入和离开救援地点的控制 必需制订并遵守进入和离开救援地点的规定 为了保障安全和提高搜救效率,搜救人员必需遵守规范、一致的管理流程 于此同时,营救专家应严格管理整个受灾地区。管理工作包括: 危险状况评估和解决办法 关闭所有水、电、煤气等基本设施 确认和标识高危地带 确定营救区域 清除无关人员 安排场地进行器械装备 完成搜救地点评估和确定行动计划之后,召集简短会议通报情况 营救行动--营救分队以外资源的协调 2008年05月16日17:1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营救分队以外资源的协调 获得营救分队以外的人员或组织的帮助往往是很必要的。这些帮助可来自于军人、公用设施承包商、重型设备操作人员等等。搜救行动指挥部应及时协调获得这些外部资源的协助。 有效管理和指挥搜救分队之外的资源,对搜救行动的整体安全和效率非常必要。 此类人员应配戴明确的标识以表明身份(可以考虑使用警戒线作为臂章)。 提供防护眼镜、安全帽等基本安全装备。 密切监督没有(或很少)救援经验的工作人员。 提供基本的安全和危险评估指导。 地震救援常用搜救仪器装备--液压钳 2008年05月16日20:49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液压钳张口咬断钢筋 如果现场钢筋交错,就要看液压钳的本事了。这种钳子的体积并不大,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小小的钳子就能把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天色暗下来,但抢救不能停。 月球灯的作用非常抢眼。月球灯由高达2000瓦的电力支持,据说,两个月球灯就能照亮一个足球场。 地震救援常用搜救仪器装备--小气垫 2008年05月16日20:48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小气垫力撑数十吨重物 找到了幸存者就该施救了。这可是个力气活,有时要抬起沉重的楼板。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气垫就能完成这个工作。这种气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厘米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 然后用气瓶把里面的气压加到8个大气压,“气鼓鼓”的垫子就能顶起楼板了。 气垫的材料相当讲究,最早人们用钢丝网添加橡胶来做,后来改用新型材料高强度芳族聚酰胺,这种材料非常坚韧,防暴警察用的手套也是用它做的,带上这种手套,警察就能面不改色地握住锋利匕首的刀刃。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2008年05月16日20:4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常用的搜索仪器还有另外两种: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王教授说,这种仪器有点像现在商场门口测体温的仪器,只是个头比那个大多了,而且带有图像显示器。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人类有两个耳朵,这种仪器却有3—6个耳朵,它的耳朵叫做“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关键是噪声的影响不能太大。 地震救援常用搜救仪器装备--“蛇眼” 2008年05月16日20:45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蛇眼” 到瓦砾深处救援的第一步是搜索。幸存者埋在瓦砾堆中,用手去一点点地挖开瓦砾显然太慢,用重型机械去移动又有可能伤着人。各种搜索仪器可以帮上忙。“蛇眼”就是一种搜索仪器,它的学名叫“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 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很多博物馆和超市用的防盗装置就是这种光学探头加观察器的仪器。 地震救援常用搜救仪器装备--搜救犬 2008年05月16日20:45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最“聪明”的搜索能手是搜救犬,它们是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 救援装备--生存工具箱 2008年05月16日20:1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生存工具箱 除了上文提到的准备和计划,准备一个生存百宝箱也是非常重要的。 军用飞机通常都会随机带着生存工具箱,工具箱的内容根据他们要飞往的地区而定,有为水上求生准备的,有为酷热气候准备的,有为严寒气候准备的,还有一个飞行员救生背心。 检查这些工具箱里的装备,你会 发现每个工具箱里都会有—— ?水或者获得/ 储存水的工具(淡化水的工具,储水袋)。 ?食物或者能获得食物的小工具(鱼钩,圈套金属线)。 ?三恶烷燃料。 ?木制火柴以及防水火柴盒。 ?煎锅。 ?随身小折刀。 ?塑料勺。 ?指南针。 ?信号镜(水上求生工具箱里还包括海水染色剂,酷热气候用的工具箱里有 一个塑料口哨)。 ?信号枪 ?急救箱 ?保护你免受环境伤害的一些物品(水上求生和酷热环境求生的工具箱里有防晒用品、防虫头罩、两用太阳帽;用于严寒气候的工具里有雨披、睡袋、防虫头罩、铲子、蜡烛),还有生存手册。 如果你不是飞行员,你可能没有那样的救生背心或者生存工具箱,但是熟悉它们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准备自己的工具箱。 即使是很小的一个生存工具箱,如果安排适当,在你身处险境时都是无价之宝。 生存工具箱内容的挑选 生存工具箱里需要哪些类型的东西是由环境决定的。 工具箱里装多少东西以及把工具箱放在何处是由你旅行的方式及团队的整体装备决定的。 在准备工具箱的时候,要选择那些不止有一个用途的物品。如果你有两样东西都可以作同一用途,那么选择那个还可以作其他用途的。不要有重复的东西,那样只会增加工具箱的体积和重量。 工具箱不需要很精致,你只需要有用的东西,然后找一个装这些东西的容器。你也许会用临时拼凑的盒子,急救箱、弹药袋、或者其他合适的容器,但是这个容器必须—— ?防水。 ?便于携带。 ?耐用。 ?足够装下你需要的东西。 在你的工具箱里必须包括—— ?急救用品。 ?发信号的工具。 ?水或者可获得饮用水的工具。 ?生火用具。 ?食物或者可获得食物的工具。 ?容身用品。 灾后疫情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及防范 2008年05月16日19: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灾后疫情分析及防范》 2007年1月 John T. Watson, Michelle Gayer, Maire A. Connolly 世界卫生组织 编写 译言 翻译 【灾后防疫要点】 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死亡相比,灾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并不常见。 没有证据说明尸体会导致灾后传染病爆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霍乱或出血热,尸体才会造成传染病爆发的危险。 当临时迁移人群的基本生存补给不足时,传染性疾病就很可能流行。 持续提供安全饮用水的保障,是大灾后最重要的一项防病措施。 尽早发现有流行倾向的病例是保证迅速控制疫情的关键——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应及早建立。 应该着重关注外伤救治和伤亡人员管理,但也应该把灾后幸存者的医护需求考虑进去。 应尽一切努力确认尸体的身份,尽可能避免集体埋葬。家属应有机会(和条件)根据各自习俗举行适宜的葬礼和埋葬仪式。 【摘要】 人们常常会误解自然灾害与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人们会从尸体联想到传染病,从而担心“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然而,灾后疫情爆发的风险主要是与人口迁移相关的。是否有清洁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人群密度、人群本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适当的医疗服务等,都会与当地的疫病生态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性疾病爆发的风险以及感染人群的死亡率。我们在此概括了灾后引发疫病的风险因素,评估了可能发生的严重疫情,并对灾后防疫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疏理。 自然灾害是指大气、地质或水文等因素造成的灾变,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可能会突然爆发,也可能缓慢发作,并对安全健康、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在过去二十年中,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已经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并影响到十多亿人的生活,造成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缺少灾前应急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在灾难中往往会受到更大创伤。 与自然灾害相关、尤其是突发灾害引起的死亡,大多来自于砸伤、压伤,或者溺水。与之相比,灾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并不太常见。 【尸体与疾病】 灾难导致的大量死亡往往会加重人们对于疾病暴发的忧虑(2),然而事实上,目前并没有证据说明大量尸体会导致灾后传染病爆发(3)。当死亡由自然灾害本身造成时,对于幸存者,并不存在引起传染病爆发的风险(4)。对于某些需要特别预防的情况,如霍乱(5)或出血热,才会存在尸体引起传染病爆发的风险。 尸体的处理原则请参阅附表一。 不管事实如何,灾后疫情爆发的可能性经常被卫生部门和媒体夸大。尽管科学家试图澄清这些缺乏根据的误区,但‘即将来临的疫情威胁’总是媒体灾区报道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首要问题:人口迁移】 灾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主要与人口迁移的数量和特征有关,具体包括:邻近是否有饮用水及可用的厕所,迁移人群的营养状况,人群接受过如麻疹之类的传染病免疫接种的比例,以及是否有卫生保健服务等等。(8)疫病在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中爆发的风险要低于遭受战争冲突的人群,后者中2/3的死亡可能是由疫病引起。(9)营养不良会增加因疫病死亡的风险,而这一情形在战争冲突中更为普遍,对于长期战乱导致的人口迁移来说尤为如此。(10) 对水灾后(11)疫病爆发的记载,比地震、火山爆发、海啸(12)后状况的记录更完备。然而总的来说,那些不会导致人口迁移的自然灾害(无论哪种类型)之后,几乎没有疫病爆发。(8)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并不常见,这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疫病爆发并不频繁的原因之一(8),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类型灾害后的疫病爆发风险各有差异。 【传染病传播的危险因素】 为了有效地援助受灾人群,我们需要准确地评估疫情风险。基于疫情风险评估,我们可以有侧重有先后地分配赈灾款项。 系统全面的评估疫情风险需要确认以下几点: 受灾地区常见的地方病和流行病; 灾区人群的生活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规模,居住地点,和聚居密度; 洁净水的补给状况,卫生保健设备是否足够; 灾区人群的基本营养状况和疫苗接种率; 医疗保健和病例管理状况。 【自然灾害相关的传染性疾病】 以下几类传染性疾病皆与自然灾害所致流离失所的受灾人群有关。对进行灾后风险评估时,应慎重对待以下疾病。 与水相关的传染病 与人群密集相关的疫病 媒介传染病 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 灾难供给中断造成的疾病 【与水相关的传染病】 安全洁净的水源,可能会因为一场自然灾害而被破坏。饮用水被污染后,腹泻类疾病可能爆发,洪水以及相关的流离失所之后也有此类的疫情报告。在2004年孟加拉国洪水后的一次爆发中,超过17000个病例出现腹泻症状;霍乱弧菌(小川血清型和稻叶血清型)、产毒大肠杆菌都曾被检出(13) 1998年,西孟加拉的一次霍乱大爆发(小川血清型,超过1.6万个病例)也被认为与之前的洪水有关(14);2000年1月到3月在莫桑比克的洪水也导致了腹泻病例的增多。 在1992-1993年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研究中,洪水被确定为由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导致的腹泻时疫的重要风险因素(16)。 2001-2003年印度尼西亚另一个有关小隐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的评估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案例中的病人接触洪水后得病的几率是4倍以上(17)。 自然灾害后腹泻时疫爆发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更高(8,11)。在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省,2004年12月的海啸两周后在扎朗镇的一次快速健康评测中发现,幸存者中100%曾从未得到保护的水井中饮水,而此前的两周中85%的居民报告腹泻(18)。(译者:地名译名据新华社资料库,下同) 在巴基斯坦的穆扎法拉巴德,2005年一次地震后,居住在一个事先没有规划、装备很差的营地中的1800人中爆发了严重的水性腹泻。这次爆发共有超过750个病例,其中大部分是成人。而在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和卫生方便设施之后,疫情得到了控制(19)。 在美国,艾里森和卡特里娜飓风之后也有腹泻疾病的记录。在卡特里娜飓风中被撤离的人群中,曾检查出诺罗病毒,沙门氏菌,以及会产生毒素的霍乱胡菌等。 A型(甲型)和E型肝炎(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与缺乏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有关。A型肝炎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地方病,而大多数孩子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曾患病而具有免疫性。因此,A型肝炎大规模爆发的几率通常就低一些。而在有E型肝炎病例的地区,该疾病通常会随暴雨和洪水的发生而爆发;这种疾病通常比较温和,而且有较强局限性,但是孕妇的死亡率可能高达百分之二十五。在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零星的E型肝炎在那些缺乏安全水源的地区时有发生。在流离失所的难民中,发现了超过1200例急性黄疸,其中很多被确认为E型肝炎。印尼的Aceh在2004年12月海啸之后,也有集中的A型和E型肝炎病例。 细螺旋体病是一种有流行危险、通过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并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污染的水进行传播。啮齿动物(鼠类)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螺旋体病菌,传播途径包括皮肤和粘膜与水接触、与潮湿的土壤及蔬果接触(如甘蔗)、或接触被这种尿液污染的泥巴。洪水后啮齿动物的扩散,以及人类与啮齿动物共占高地后带来的近距离接触,加剧了这种病菌的传播。2001 年中国台湾的 Nali 台风(27)、2000 年印度孟买的洪水(28)、1998 年阿根廷的洪水(29)以及 1997 年苏联克拉斯诺达尔(30),灾难过后都伴随着细螺旋体病的爆发。1996 年巴西发生了与洪水关联的细螺旋体病传染,之后的地域分析显示,在里约热内卢遭受洪水的区域,细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增加了两倍之多(31)。 【与人群密集相关的疫病】 灾后疏散人口时常会出现人群密集,并助长传播性疫病的扩散。灾后是否出现麻疹等疫病、以及疫病传播的风险,取决于受感染人群中防疫接种率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在15岁以下儿童中的接种率。拥挤的生存环境会助长麻疹等疫病的传染,因而需要更高的接种比例才能避免疫病爆发(32)。1991年菲律宾 Pinatubo火山爆发后,疏散的人群中爆发麻疹,18000人感染。Aceh遭受飓风后,在Aceh Utara地区出现35例小规模麻疹群发,尽管后来持续 进行了防疫接种的宣传和推动,还是有个别病例或群发病例出现(26)。在巴基斯坦,2005年南亚地震后也出现了零星和群发的麻疹病例(在地震后6个月内病人超过400名)(25)。 原核生物性脑膜炎通过人与人传播,尤其在拥挤的环境中。亚齐省和巴基斯坦流离失所的人口中都有脑膜炎病例和死亡的病例(25,26)。在上述两地发生疫情时,如及时采取抗菌防疫工作应当可以阻止脑膜炎的传播。最近没有在受灾人口中大规模爆发该疫病的报告,但对由于地区冲突而迁移的人群中该疫病的爆发则有明确的记录(34)。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导致灾民生病或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医疗手段和抗菌药物提高了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ARI)造成的死亡率。灾民面临的危险因素包括:人群拥挤、在室内使用明火煮食、和营养不良。在1998年飓风 Mitch 吹袭尼加拉瓜30天后,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增加了4倍(35);而2004年印尼亚齐省海啸(26)和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25)灾害中,流离失所的灾民中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和由此死亡的病例也是最多的。 【媒介类传染病】 译者注:传病媒介,医学用语,指在疾病传播过程中,使病原体(细菌、病毒、原虫、蠕虫)与感染对象(多为脊椎动物)发生联系的中介因素。传病媒介多为昆虫(双翅目昆虫、跳蚤等)但也有可能是水生软体动物。(据百度百科) 自然灾害,尤其是类似于龙卷风、飓风和洪水这样的气象灾害,会影响传病媒介孳生地以及传病媒介疾疫的传播。一方面,起初的洪水会冲刷掉现有的蚊虫孳生地,但另外一方面,暴雨或河水满溢造成的死水,也会制造出新的孳生地。 这样的状况会导致(通常是在几周的延迟之后)传病媒介群(例如蚊虫等)的增多,并导致疾疫传播。当然,这也取决于当地的媒介种类和它们所偏爱的栖息地环境。感染者或者易感人群的聚集、受到削弱的公共健康基础设施、以及现有疾病控制系统的中断,都是导致媒介传染病传播的因素(36)。 洪水过后的疟疾传播是广为人知的现象。1991年,哥斯达黎加大西洋地区的地震,导致了蚊虫孳生地的环境变化,随后就是疟疾病例的急剧上升(37)。此外,在秘鲁北部干燥的沿海地区,疟疾流行也和由“厄尔尼诺,南方振荡(译者注:指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之间 大气质量的一种大尺度起伏振荡,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一种气压异常现象。)”引起的周期性洪水有关(38)。 登革热的传播也受气候条件影响,包括降雨量和湿度,而且经常展现强烈的季候性。不过,其传播却并不与洪水直接相关。之前洪灾中爆发的案例,或许正好与疾病传播的高危期重合。另外自然灾害中基本供水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遭到破坏,也带来了更多的传病媒介孳生地(大多数是盛水容器),从而加重疫情。 疾疫的爆发风险也可能受到其它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类行为的变化(当在外面过夜时会更多地暴露在蚊虫叮咬之下;人口从非登革热病区转移到登革热区;疾病控制活动的暂停;人口过度密集),再比如影响到蚊虫增殖的环境变动(如山崩滑坡、森林砍伐、建造河坝或水源改道等)。 【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 破伤风的传播途径不是从人到人,而是由厌氧性破伤风杆菌释放的有毒物质造成。在破伤风疫苗接种率低的人群中,伤口感染容易造成破伤风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印度洋海啸发生两周半以后,印尼亚齐(Aceh)发生了106例破伤风,其中20例死亡(26)。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同样报告了破伤风病例(25)。 1994年1月南加州地震后,爆发了罕见的球霉菌症(俗称河谷热)。这种病的感染不通过人际传播,而是由粗球霉菌造成,这种真菌存在于美国北部和南部一些半干旱区域的土壤中。地震之后发生山体滑坡,导致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量增加,从而引起了这次疾病爆发(39)。 【灾难中供给中断造成的疾病】 因灾害所造成的电力中断,会造成饮用水和补给供应的中断,从而增加了由饮水途径传播疾病的机会。电力中断也会影响一些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包括疫苗的贮藏和低温运输。2003年纽约市大规模供电中断,造成了当地腹泻病症的大量增加。事故造成当地大约九百万居民失去电力供应,时间在数小时到两天不等。当时通过非传统的监测手段发现腹泻疾病的大规模传播。一项有关疾病控制的研究发现,停电使冰箱停止运转,腹泻是由于人们继续食用冰箱中未被保鲜的肉类和水产品而造成的(40)。 【讨论】 长久以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预期对公众和决策者进行判断的影响颇深。这种被误导的预期(通常是因为人们把疾病与尸体关联起来)会导致受灾人群的担忧和恐慌,并引发媒体和其它相关机构的认知混乱。 实际上,自然灾害后疫情爆发的可能性较低,当灾害没有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时尤其如此。而当临时迁移人群的基本生存补给(如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足够的临时居所场所和基本的医疗服务)不足时,传染性疾病就很可能在人群中流行。 那些容易导致疾病传播的不利条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内通过迅速恢复基础服务的方法得到改善。确保清洁的饮水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很关键的,同样关键的还有对受灾地区易发疾病的监控和预警。 全面进行传染性疾病风险评估,可以帮我们确定哪些疾病应该优先进入监控网,并为免疫接种和疾病媒介控制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在附录表二里总结了灾后减缓传染病传播的五个基本步骤。灾害引起的死亡绝大多数都是由外伤恶化导致的。灾难应急预案自然应该着重关注外伤救治和伤亡人员管理,但也应该把灾后幸存者的医护需求考虑进去。 对于灾后常出现的大批幸存者聚集而缺少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情况,我们必须在救治和预防两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清洁饮用水的快速送达,治疗脱水的药品、抗生素,以及疫苗等药品的足量供应等等。受灾地区的监控对于掌握自然灾害对当地传染病致病率、致死率的相关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灾后的环境中,获得相关的监控数据通常并非易事。在灾难中,公共基础医疗设施的损坏使原本脆弱不堪的监控和反应体系更加恶化,甚至被完全破坏。就像在 2004 年 印尼亚齐(Aceh)灾难中,监控官员和公共医疗人员本身就有可能死亡或失踪。人口迁移也可能会对普查数据造成扭曲,这使得对比数据的计算更加困难。 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卫生服务通常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这对多方协调工作是个挑战。同时,灾前基准监控数据的缺乏,给精确判断自然灾害给疾病传播带来的冲击造成困难。 虽然灾后监控系统主要针对当下(灾后)流行疾病的快速检测,但缺少基准监控数据和精确的参考值作为分母,会对检测数据的解读造成障碍。检测到的地方性流行性疾病病例可 能会被解读(由于缺少背景数据)为灾后流行疾病的趋势。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到传染性疾病的病例时,应优先考虑的是快速实施控制措施。尽管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对传染性疾病的持续监测以及快速反应;对于监控疾病的发生、记录它们的影响、实施必要的应急控制措施、以及更好地评估灾后疾病爆发的风险起着核心的作用。 【鸣谢】 感谢pamela Mbabazi,Jorge Castilla,Andre Griekspoor,José Hueb, Dominique Legros, David Meddings, Mike Nathan, Aafje Rietveld 和Peter Strebel ,感谢他们在写作原稿过程中的协助和支持。 Watson博士是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疾病控制项目的流行病学专家。该项目在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中,传染病控制的相关问题上提供技术和操作方面的具体支持。 【附表一: 尸体处理原则】 尸体集中处理往往基于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这些尸体没有立即埋葬或火化,将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在大量伤亡发生时,埋葬优于火化。 应尽一切努力确认尸体的身份。应尽所能,避免集体埋葬。 家属应有机会(和条件)根据各自习俗举行适宜的葬礼和埋葬仪式。 如果当前没有适当的设施,如墓地或火葬场,应提供其他临时的替代场所和设施。 对于处理尸体的工作人员,应确保 接触血液和尸液的通用防护措施 使用手套并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手套 如有可能,应使用装尸袋 在处理尸体之后以及进食之前,应使用肥皂清洗双手 对运输工具和设备进行消毒 尸体处置之前无需消毒(霍乱、志贺氏细菌性痢疾以及出血热等疾病除外) 所有墓地的底部应高于地下水位至少 1.5 米,并保留 0.7 米的防渗透隔离层。 【附表二:自然灾害后预防流行性疾病工作的优先顺序】 [1.水源安全,卫生条件,人员场所的安排] 持续提供安全饮用水的保障,是大灾后最重要的一项防病措施。氯化物是可以广泛获得,廉价易用的药品。用它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大多数病原菌。人员安置计划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卫生条件,以及每个人都需要有满足国际标准最低限的空间。 [2.基础医疗护理条件] 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条件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常见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提供进入二级和三级医护设施的渠道。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减轻传染病的影响。 尽早诊断和治疗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那些5岁以下的幼儿。 在疟疾高发区尽早诊断和治疗疟疾,发烧24小时内,用青蒿素为主的综合疗法来治疗恶性疟疾。 针对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医护和防治措置。 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护理。伴随灾后的伤口处理,应予以注射破伤风疫苗(恰当选择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疫苗或没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疫苗)。 提供必要的药品,设置一个医疗应急箱,比如提供处理腹泻病的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素等。 传播卫生知识,宣教重点在于: 好的净手习惯 安全的食物准备方式 煮沸水或氯化处理水 发烧的早期诊治 在疟疾高发区,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 与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相适应的传病媒介控制 [3.监测/早期预警系统。] 尽早发现有流行倾向的病例是保证迅速控制疫情的关键。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应及早建立,以发现疾病的爆发并监控当地重要的流行病。 监测系统是否应包括某种重点疾病,应基于对该传染病危险性的系统评估。 医疗工作者应该训练识别重点疾病,并且迅速向上级卫生部门汇报。 为应对疾病爆发,需要有能迅速进行化验采样,储存和运输样本的手段,以便进一步监测研究。比如,如果认为有霍乱爆发的危险,则应该准备进行霍乱相关化验的套件。 [4.免疫] 在之前没有进行广泛接种的地区,大规模麻疹免疫和补充维生素A非常重要。对于那些在小于15岁人群中接种覆盖率低于90%的区域里,应该尽快进行大面积的麻疹疫苗接种。接种的优先年龄段应该在6个月到5岁,如果资源足够的话,可上至15岁。 目前不推荐伤寒疫苗用于大面积预防伤寒病。根据当地的情况,可以把接种疫苗与其他预防手段结合,来防止伤寒在灾区的爆发。 一般来说,不推荐使用甲型肝炎疫苗用于防止该病在灾区的爆发。 霍乱疫苗的费用、处理使用该疫苗的相关后勤工作的复杂性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尽管霍乱疫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有帮助的,但并不能替代足量水和好的卫生条件。相对于其他公共卫生条件的重要性,霍乱疫苗的有效性还未在灾难波及地区得到评估。 [5.预防疟疾和登革热] 对疟疾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应该建立于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广泛评估的基础上,主要包括寄生虫类别和病菌携带源等。 灾后的大水可能推迟蚊子数量的滋长,这就给我们时间来实施预防措施,比如在室内喷洒杀虫剂,或者重新处理和安置经杀虫剂处理过的捕蚊网,特别是在那些之前已经在使用长效杀虫剂的地区。 在恶性疟疾发病的地区,应该免费提供以青蒿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尽快发现发烧的病例对减少死亡人数也很必要。 对于登革热,主要的预防措施应该集中于对病原携带源的控制。在社区里,应该重点动员民众消除蚊子的孳生地并进行卫生教育,具体来说: 保证所有储水的器皿随时用盖子封闭。 清除和破坏有可能存水的器皿或残骸,比如瓶子,轮胎,罐子等。 灾害中的情绪及心理因素 2008年05月16日19: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灾害中的情绪及心理因素 1 。灾害的因素可能影响情绪恢复过程: ? 家庭是否离散,如果能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疏散,人们对家庭成员行踪和状况的担忧就不会过于强烈。 ? 有那些可利用的外界帮助, ? 是否有合适的领导人进行决策和发出指示,如果是的话,沮丧和混乱程度会大大降低。 ? 与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 的沟通渠道是否畅通,以减少谣 言的泛滥, ? 疏散计划是否有组织,并且考虑了人民以及安全, 2 。灾害本身就是一场危机,但是如果伴随着以下情况的发生,灾难和危机程度会增加: ? 死亡 ? 受伤 ? 家庭问题 ? 就业和/或经济困难 ? 疾病 ? 个人财物的损失 3 。处理危机的要素,无论是对您自己,或您的家庭或朋友们: ? 关键是要谈谈自己的经历、表达对自己这些经历的感受。 ? 要充分认识到已经发生的现实。 ? 恢复具体的活动,并能够重建灾前的日常生活秩序。 4 。对于灾难之前进行准备以及相关心理事实需要记住的一个关键点是: ? 事前计划得越多,家庭为应对灾难所做的准备得更好。 资料提供感谢尔湾警察署,美国红十字会和尔湾谷学院。 什么是心理急救, 2008年05月16日19:05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急救的含义正如其名,就是一个遇到困难的人得到的第一步援助。这样的援助应当着眼于眼前的紧急处境。急救的目标应当帮助中度受创的人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合理的良好状态,或者让受创更加严重的人尽可能感到舒适直至他们能够得到专门照料。 接受每一个人对自身感受的权利。 努力安抚受害者,减轻其焦虑和压力。 传达自己的信心。 接受每个人能力都有限这个事实。 联系他/她的家庭成员或单位。 尽快以及尽可能准确地判断一个受灾者的能力。 鼓励受害者畅所欲言,让其“发泄”其感受。 当受害者说话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打断。听完全部内容之后,再询问细节。要“积极聆听”。 如果有分歧不要与之争论。 在帮助一名儿童时,间接处理这些问题,并为他们提供食物和安慰。 不要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强加给灾害的受害者;他/她自己的解决方法必然会成为对其最有效的方法。 接受自己的在担任救济工作时的有限性。不要试图为所有人做所有事。 概念简介 [编辑本段] 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 救援经验 [编辑本段] 1、正确认识幸存者的存活时间 有些人认为,在大地震2天后被埋压人员生还希望渺茫,6、7天后还能发现幸存者应是“奇迹”。但专业搜救人员不这么看,在他们眼中,受损甚至坍塌的建筑物里充满蜂巢状的空间,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受灾人员能顽强地坚持多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一周后抢救出的人员中仅婴儿就约有10名,甚至有一个9岁男孩在大地震15天后才获救。因此,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搜救工作就不要中止。 2、尽量多派专业搜救人员并紧急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非专业人员 在很多情况下,非专业的救援人员对坍塌的建筑物内是否存在幸存者缺乏辨别经验,因而导致一些受灾人员失去最佳抢救时间。此外,建筑物废墟存在很多可知和不可知的危险因素,非专业的救援人员对这些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容易导致建筑物进一步坍塌。而专业搜救人员掌握正确的搜救知识和技巧,拥有专业的搜救工具和丰富的搜救经验,能将有关危险降至最小,并提高受灾人员的生还率。因此,应尽量多派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震后搜救工作,并加强对非专业救援人员的现场紧急培训。 3、搜救行动应该持续 震后搜救到了一定程度,需要有选择性地一点一点清理废墟。由于余震和受损建筑物的不稳定性,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要加倍小心。需要强调的是,在清理废墟的同时要继续进行搜寻工作,随时准备抢救此前未发现的幸存者。因此,搜救工作应该是持续性的,直到所有受损建筑物检查完毕,废墟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以及寻找幸存者的希望完全消失,搜救工作才应宣布结束。 4、汶川地震 救助灾民常识 发现生命先送水,未能送水快补液; 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是原则; 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伤关节; 伤口出血靠压迫,夹板木棍定骨折; 颈腰损伤勿扭曲,硬板移送多人托。 1.组织大量生理盐水到救援现场! 肢体被挤压超过24小时后开始出现肌肉坏死.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而死.这就是很多被救人员在被挤压中还能说话,而救出几分钟后死亡的原因. 因此在移开重物前就要为伤者滴注生理盐水,让伤者进行有效代谢,把血液中这些东西排出后再移开重物.否则一旦移开重物,死亡的机率很高! 2、唐山大地震亲历者:我现在发现汶川的救人方式有点问题,如果采用我的建议会有更多的人挽回生命:从废墟中救出的人有些好像已经死亡,但其实是长时间埋在地下造成的窒息.如果抬出来后先不用布盖住,让其 置于室外并洒些水淋一淋有可能会复活.唐山大地震时我的哥哥被挖出来后就已经没有一点气了,我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就放在地上,但由于震后下了雨,被雨水淋过以后,过了十多分钟,我哥哥奇迹般地的有了呼吸.这几天我一直在打红十字会的电话想把这个建议转达灾区救援队,但一直占线,请相信我,我是唐山人,是亲历者.请四川的同胞想办法能把我的建议转达最好.唐山幸存者致上请帮忙转帖啊,也许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救援工具 [编辑本段] ?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及检测仪器,主要通过感应人体所发出的超低频电波产生的电场(由心脏产生)找出“活人”位置。人体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穿透钢筋混凝墙、钢板、木板、甚至水,因此,只要有生命迹象,不论其是否清醒、昏迷、身陷瓦砾堆或躲在集装箱中,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找到。生命探测仪空旷探测范围可达500米,可透过80厘米厚的普通钢板,探测到生命。而更加神奇的是,该生命探测仪只探测到人的生命,对其他动物的生命不起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蛇眼” 到瓦砾深处救援的第一步是搜索。幸存者埋在瓦砾堆中,用手去一点点地挖开瓦砾显然太慢,用重型机械去移动又有可能伤着人。各种搜索仪器可以帮上忙。“蛇眼”就是一种搜索仪器,它的学名叫“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很多博物馆和超市用的防盗装置就是这种光学探头加观察器的仪器。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王教授说,这种仪器有点像现在商场门口测体温的仪器,只是个头比那个大多了,而且带有图像显示器。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人类有两个耳朵,这种仪器却有3 —6 个耳朵,它的耳朵叫做“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关键是噪声的影响不能太大。 ?搜救犬 最“聪明”的搜索能手是搜救犬,它们是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 ?小气垫 小气垫可力撑数十吨重物。找到了幸存者就该施救了。这可是个力气活,有时要抬起沉重的楼板。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气垫就能完成这个工作。这种气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 厘米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然后用气瓶把里面的气压加到8 个大气压,“气鼓鼓”的垫子就能顶起楼板了。 气垫的材料相当讲究,最早人们用钢丝网添加橡胶来做,后来改用新型材料高强度芳族聚酰胺,这种材料非常坚韧,防暴警察用的手套也是用它做的,带上这种手套,警察就能面不改色地握住锋利匕首的刀刃。 ?液压钳张口咬断钢筋 如果现场钢筋交错,就要看液压钳的本事了。这种钳子的体积并不大,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小小的钳子就能把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月球灯 天色暗下来,但抢救不能停。月球灯的作用非常抢眼。月球灯由高达2000瓦的电力支持,据说,两个月球灯就能照亮一个足球场。 ?救援机器人 前不久,日本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并称它不久就能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这种机器人的原理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蛇眼”搜索仪器。跟“蛇眼”相比,蛇形机器人更灵活,它的每一个关节都有一个微型马达为其提供动力,活动更为便捷。 救援工具再神勇,也比不上人们在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措施。高楼住户不要盲目跳楼逃生。可以尽量躲在卫生间等空间狭小的地方,注意要躲在承重墙边上,千万不要挨着不承重的隔离墙、装饰墙。另外,大衣柜边上、桌子旁边也可以躲一躲,前提是这些家具都足够敦实。 救援机构 [编辑本段] ?国内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由国家地震局、工兵部队和武警总医院联合组建。现在,这支救援队已具备了国际、国内灾害的救援能力。2003年,救援队在中国国内及其他国家共实施了3次紧急救援行动。2004年12月30日,应印尼政府的请求,中国派出由35人组成的第一批国际救援队。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自组建以来向国外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救援队。目前,救援队拥有222名队员、8大类360多种装备,是一支专业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部队。 ?国际 日本灾害救援队是日本政府于1987年6月建立的,是国际闻名的地震求援机构。日本灾害救援队按国际救援队标准建设,主要包括:SAR(搜索与救援)队;专业救助队;医疗队;生活自给充足的管理队;高效的联络队;按国际救援培训指导教材进行培训的教育队。该队按照规定配备有一百余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运输与通讯车辆,船只和小型直升机,各类起重、挖掘和装卸工具,搜救仪器,个人全套用具,生活补给储存设备,发电设备等。 日本灾害救援队从成立初期的400人到2002年已扩大到1540人,这些搜索救援人员分别来自日本警察局、日本海岸警备队和火灾管理机构,其中医护人员注册数为614人,有医生201人,护理人员261人,药剂师21人,医务协调人员31人,100个后勤人员。日本灾害救援队在1999年-2001年期间,每年的财政预算为4850万美元左右(含全体职员年工资的1/2),其中的300万美元为设备仪器购置费,年培训演练费为500万美元,紧急需求时可动用的援助费约80万美元。 安置 灾后难民的安置,尤其是大规模的安置,涉及到方方面面,政府一般会花大精力来处理的。
本文档为【地震救援相关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