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论写作格式

申论写作格式

举报
开通vip

申论写作格式申论写作格式 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万能模式 概括、对策、写作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可把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套路而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常常觉得申论答题的语言无从把握,我们在这里总结出一些标签式的句式,分别应用于这三大部分的关键处,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在提出对策部分,我们长河政府管理和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也针对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归纳出两个基本模板,即从远到近与从近到远。就申论写作而言,它有几种基本结构。但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无论是模型、套路还是句式,它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框架,具体的内容及内涵还要靠大家平时积累,...

申论写作格式
申论写作格式 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万能模式 概括、对策、写作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可把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套路而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常常觉得申论答题的语言无从把握,我们在这里总结出一些标签式的句式,分别应用于这三大部分的关键处,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在提出对策部分,我们长河政府管理和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也针对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归纳出两个基本模板,即从远到近与从近到远。就申论写作而言,它有几种基本结构。但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无论是模型、套路还是句式,它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框架,具体的内容及内涵还要靠大家平时积累,不能因此而认为可一劳永逸!而且,在忠实于材料和遵守申论考试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发挥创新,求深求精,适当地展露思维个性与专业所长也无不可!模式化并非意味着僵化~ 一、概括总结的基本套路和句式 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的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或者我们明明知道材料说了些什么,却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才能将材料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其实,材料概括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总述(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分述(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抽象概括(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 (一)如何提炼总括句 总括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1)“这篇材料谈到了一个……的题”,中间可以加的修饰语包括“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目前所面临的”。(2)“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 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套路。 1(递进式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对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主体分析法。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如2006年广东的申论题,汽车超载问题,就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概括,包括治理部门、汽车车主、汽车制造商、修理商、地方政府等. 3(关系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关系分析法。如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一组材料。可以在关系链条上进行归纳:九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分类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只适用于基本功较弱者。 (三)抽象或升华 基本句式为“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 二、提出对策的万能模型 问题有轻有重,有缓有急,长河的专家和教研人员归纳出两个基本模型。如果是急性事件,提出对策是由近到远、先标后本、由微观到宏观;如果是慢性事件,提出对策的思路是由远到近、治标先治本、先宏观再微观。 (一)由近到远式 1(紧急状况的近期、微观和的对策,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提出几条; 2(配套基础和硬件设施上; 3(思想观念上,领导重视,深化认识; 4(法律法规上的制定与完善; 5、制度或体制上; 6(宣传教育上。 (二)由远到近式 主要在顺序上作个调整,从宏观到微观,先本后标。比如首先从思想观念与制度更新上。 三、申论写作的三大模式 申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章的写作可以按照三大模式来:总分式、三段式、层进式。具体套路与谋篇布局办法在长河的内部讲义中会有一个详细的论述。 (一)总分式 先概括出总领句,先总说,再分说,结构上会显得更严谨些。分说可以从不同的主体或不同的立场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门别类地阐述.也可以从宏观上区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 (二)层进式 对文章整体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谋篇布局,步步展开,层层推进。一般是由表层进入深层,由现象进入本质。 (三)三段式:这是最普通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一个标准的范式,有破有立,述、评、析结合。 2008年公务员申论热点题目 热点一:非法集资问题 社会问题背景分析:近年来,非法集资在我国许多地区重新抬头,并向多领域和职业化发展。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非法集资案件1999起,涉案总价值296亿元。2007年1至3月,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两类案件就立案342起,涉案总价值59.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01.2%和482.3%。若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治理整顿,势必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关于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多数是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损失惨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3) 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二、 关于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2)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则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三、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本地区依法惩处非法集资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加强监测预警,要对本地区的非法集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进行全程监测,主动排查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防患于未然。 (2)要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 (3)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反应灵敏、配合密切、应对有力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将防控本行业非法集资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渠道和工作协调机制,认真做好非法集资情况的监测预警工作。 (4)制定和完善本行业防范、监控和处置非法集资的规章及行业标准。要加大工作力度, 对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进行深入分析,集中力量查处典型案件,严惩首恶,教育协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5)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改善金融服务,逐步构建疏堵并举、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6)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通过有奖举报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在门户网站上开辟专门的投资者教育园地,探索建立风险提示和预警的长效机制。(7)要加强对广告的监督管理,依法落实广告审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群众举报、媒体披露的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对发布非法集资广告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8)制订宣传教育规划,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宣传依法惩处非法集资的法律法规,通报非法集资的新形式和新特点,提示风险,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其远离非法集资。 (9)加大对典型案件的公开报道力度,以专栏文章、专题节目等方式揭露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震慑犯罪分子,形成对非法集资的强大舆论攻势。要在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扩大覆盖面,强化宣传效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热点二:“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有效监督问题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将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融合为一体。各预算单位应随同部门预算一起统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形成统一的整体,明确政府采购范围、采购标准、采购时间、资金来源、采购方式。 (2)政府采购预算要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从而可以约束政府采购行为。 (3)增强透明度,公开政府采购信息。 一是公开法规政策。让政府采购当事人及时把握采购法律、法规、政策,让政府采购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公平,维护好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公开采购程序。从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公告发布、评审办法、评分标准、供应商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的全过程,坚持简捷公开,手续齐备,程序合法,规范运作,杜绝暗箱操作、幕后交易、贪污腐败等行为。 三是公开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中标成交结果,接受公众监督,也为供应商维权提供必要依据,保证采购活动的合法、有效。 四是公开集中采购机构考核结果。加强对集中采购机构的业绩全面考核考核,定期如实公布考核结果。 五是公开曝光不法行为。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增强法律的震慑力,维护政府采购的权威。 六是公开投诉程序及处理结果。一方面为供应商创造合理投诉渠道,公开投诉信箱和电话,保证正确投诉,另一方面及时处理,给投诉的供应商一个满意的答复,实现投诉处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公开化,维护好供应商的正当权益。 (4)建立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考核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再者,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对采购市场需求、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为采购数据信息的利用和信息资源开发、为采购决策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资料,为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支持国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5)健全法制,强化制约。国家应以《刑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为准绳,健全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在立法上明确界定腐败行为,严惩不怠,根除其滋生的土壤,促使供应商诚信合法经营,从而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制约,增强法律的震慑力,让政府采购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营造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6)加强法制宣传,提高震慑力。各级政府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向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广大供应商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认识,重点宣传商业贿赂行为违法的后果,结合典型案例,实行警示教育,以案释法,做到警钟长鸣,使政府采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加快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果,大力推行电子采购制度,将政府采购网络建设全部纳入“金财工程”系统建设,以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网、管理网、电子商务网,逐步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网络化,将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延伸到各预算单位,从而实现政府采购网上采购、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网上交易,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热点三:“虚假新闻”的预防和治理 典型案例: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责成北京电视台澄清事实真相、向社会做出深刻道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给予北京电视台台长通报批评,给予北京电视台总编辑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北京电视台主管副总编记过处分,本人引咎辞职。北京电视台也对生活节目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和分管《透明度》栏目的副主任,以及栏目制片人等三人给予撤职处分,同时解除了栏目有关编辑与北京电视台的劳务关系。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对北京电视台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市属各新闻媒体以此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引导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宣传纪律,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坚决杜绝虚假新闻,自觉维护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2)新闻单位要完善内部管理,规范采编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稿件审签制度,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新闻采访必须出示新闻记者证,新闻单位要严格执行关于社会自由来稿及互联网信息使用等管理规定,认真核实,严格审批,不得刊播、转载、转摘未经核实的来稿和信息。 (3)建立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错必改、有责必究。采编、刊播虚假失实报道的媒体和个人要向社会公开更正并道歉。对蓄意炮制和炒作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国家形象和群众利益的,要按照党纪政纪给予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记协和各新闻单位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选派专人负责受理举报电话,并对举报内容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热点四:职业教育 社会问题背景分析:对于职业教育问题,戴斌老师建议广大考生一定结合“技工短缺”这个社会问题来综合分析。目前我国技工短缺问题已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三是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四是我国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通过大力兴办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来实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放缓。1997年以来,就业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徘徊不前,而所占比例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56(8,下降至2003年的36(9,,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1993年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高等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2-3年制的专科教育,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与培养模式上均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大专院校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降21(6个百分点,就业率仅为59(7,。尽管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这些院校存在经费不足、毕业生待遇未得到很好解决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求。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2)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 (3)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社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同时在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5)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6)推动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7)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8)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9)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10)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1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2)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13)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热点五:副食品价格的调控问题 社会问题背景分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的数据资料统计,截至6月8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上涨到每公斤21.32元,比4月25日的17.14元上涨了4.2元,涨幅24.5%;比上年6月最低点的14.58元上涨了6.76元,涨幅46.3%。目前,猪肉价格已超过1997年一季度的历史最高水平(每公斤20.22元)。鸡蛋、牛羊肉等副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6月8日,36个大中城市鸡蛋、牛肉、羊肉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7.7元、22元和22.7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1.6%、15.8%和16.5%。如果综合考虑全国城乡不同市场平均价格,上述涨幅比36个大中城市要低一些。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切实抓好副食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副食品生产,建立并落实“菜篮子”首长负责制,及时解决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价格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好产销衔接工作,充分挖掘潜力,及时组织货源,增加市场投放,保证副食品供应,有条件的地区要做好副食品的储备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供应能力。 (2)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完善价格应急预案。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密切监视市场动态,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基础建设,形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价格应急机制,提高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为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经济调控手段,要建立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研究出台《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规范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在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和扶持弱势群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清理副食品收费项目,取消或降低部分收费。要对副食品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减轻副食品生产的收费负担,防止乱收费。 (5)安排好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要根据副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采取提高低保补助标准、专项补贴等措施确保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降低。对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可视情况采取适当补贴措施,保持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6)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市场、质量、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要增加市场巡查的时间和频率,严肃查处囤积居奇、欺行霸市、串通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7)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各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全面准确报道副食品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以及价格上涨的原因,反映政府采取的措施。农业、商务、价格等部门要及时发布市场生产、供求、价格信息,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 热点六:旅游市场的秩序问题 社会问题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犹如一列急驰的快车,发展异常迅猛。但随着“快车”运行速度的加快,车上的“乘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对此旅游行业高度重视。2006年全国各地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市场整治专项行动达4597次,查处涉及“零负团费”,“黑社、黑店、黑车、黑导”,虚假旅游广告及“一日游”违规案件达7342件;查处违规旅游企业817家,处理导游人员1814人次;罚款金额近2000万元。为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2006年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所共接到39006人次、11570件旅游投诉,为旅游消费者理赔金额7326万元。此外,2006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共同制订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组团合同(示范文本)》。有19个省区市制订了旅游合同文本;20个省区市制定了诚信企业(个人)标准;16个省区市制定了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和个人执业规范。上述合同和标准的制定,促进了旅游诚信体系的建设。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健全旅游投诉制度。旅游执法机构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日常监管,坚持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点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完善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受理电话和旅游投诉案件的受理、登记、移交、结案等制度。 (2)对旅行社实行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旅行社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旅行社计分考核制,严格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建立违规旅行社退出制度。 (3)依法规范旅游合同,实行旅游行程表制度。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合同和旅游行程表网上备案系统,实时监管。 (4)健全导游人员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切实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监管。实行旅行社、导游人员一体化管理,接受劳动监察部门监督。实行导游人员计分考核管理办法,对因违规扣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导游人员严格依法处理。 (5)建立导游人员的自律机制。旅游行业协会要制定导游人员行为规则和服务标准,加强对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 (6)整顿旅游客运汽车市场,切实加强旅游客运汽车监管。整顿和规范旅游客运市场,严格按照车辆经营期限,实行年度审验,对审验不合格或超过经营期限的车辆,强制其退出市场。 (7)加强旅游价格监管,解决旅游价格管理缺位问题。明确省和市县旅游价格管理职责、权限。对游览参观点门票和特种旅游项目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其他旅游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制定旅游政府指导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规范旅游收费行为。 (8)完善和规范旅游市场明码标价,建立健全旅游价格公示制度。旅游经营者要诚信经营,提供旅游服务要明码标价,做到商品、标签、证书、发票四统一。 (9)加强旅游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从严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低于成本削价竞销、虚假广告促销和突破最高调控价经营、虚高标价欺诈宰客、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等价格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合理的经营环境。 (10)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消费项目的监管,规范旅游线路和旅游消费项目。旅行社需要将行程安排、收费、服务标准等项目报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11)编制和公布旅游产品目录。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编制旅游景区景点目录,颁发相应标识,定期向社会公布。 (12)实行游览和购物相对分离制度。旅游购物应当实行游客自愿原则。 (13)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旅游企业诚信档案及旅游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诚信档案;旅游企业要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旅游行业协会组织要建立旅游服务诚信查询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资信查询,同时做好网上旅游诚信信息的申报工作。实行诚信公告制,及时公布旅游企业及旅游从业人员的相关诚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14)推行旅游团队“诚信特邀监督员”制度,负责全程监督本团队服务质量和行程安排。诚信监督员应当在旅游行程表上签署意见。 (15)旅游行业协会应当通过开展引导旅游企业自律、创建旅游企业诚信、拓展旅游服务领域,积极参与旅游市场的规范、发展和管理,充分发挥协会的监督作用。同时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旅游市场的监督 热点七: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社会问题背景分析:目前我国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数量的10,以上。而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约合50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均GDP与美国比较相差38倍,而我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与美国比较则相差7300倍~这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贫富悬殊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强化了社会的仇富心态。慈善事业未能得到全社会尤其是富裕群体的认同和支持。美国的慈善捐赠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而我国人均捐赠款一度仅为0(92元。而且,志愿服务参与率在我国仅为全国人口的3,,而美国则为44,。造成以上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慈善立法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公益慈善组织有28.9万多个,但据估计,没有登记注册的高达300万个。由于缺乏规范的法规制度,慈善公益组织的程序不透明、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慈善机构鱼目混珠,慈善机构管理混乱,让社会上一些不法人员打着“慈善”的招牌,谋取不正当私利。许多“慈善”闹剧和黑幕的频繁曝光,严重打击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严重摧残着大众内心的慈善与道德信念。 一、关于该社会问题的原因,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念滞后,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一些人仍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慈善事业理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慈善机构的数量太少,慈善捐赠水平较低。 (3)发展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即使是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 法规政策,亦因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落实。 (4)慈善组织自身亦存在着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弱点。部分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还不规范,组织的程序不透明、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慈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还缺乏透明度并接收社会监督,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还有待强化。 (5)许多“慈善”闹剧和黑幕的频繁曝光,严重打击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严重摧残着大众内心的慈善与道德信念。 三、 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特别是富人,即使他们的捐赠不无个人目的,或者也有商业上的考虑,但只要不违法,就应从正面予以肯定,而不要从道德上苛求。 (2)对于小额捐赠,应同样予以重视和尊重,在颁证、免税、告知捐赠去向、享受荣誉等方面一视同仁。 (3)改变排队捐赠或当众认捐的传统办法,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和方式,不违背捐赠人意愿,随意泄露捐赠人的情况。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慈善广告或捐赠单散发让群众知晓,还可以通过电话动员征集,上门劝募。 (5)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优势作用,使它们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体,成为沟通政府与捐赠人、受捐赠人之间的桥梁。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不能依赖政府。 (6)政府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已经由法律规定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列入政府预算的任务,如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公共福利、低收入保障、失业救助等,政府应该足额拨款,及时发放,而不能代替各级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拨款。 (7)进一步完善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家进行捐赠。通过完善法律,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8)加强并健全对慈善事业发展监管体制。完善《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 国家公务员申论试题考前预测26题 第一题科学发展观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意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促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1、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3、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 5、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 3、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4、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7、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二题构建和谐社会 (一)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日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 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城乡之间不和谐。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生活。 2、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表现在:(1)经济 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2)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3、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和谐。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由社会根源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四)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5、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题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 (一) 社会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 1、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2、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3、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得法。 (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措施 1、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3、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群众文化活动。 4、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督体系,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各种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不良行为,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要发动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 6、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在文明礼仪、 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领域取得成效。 四、社会心理(人生观、价值观) (一) 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1、 面向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全体社会阶层,宣传卫生知识,尊及心理学知识,从而实现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学校开办心理卫生课程,向青少年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认识。 3、 利用大众传媒、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坚决抵制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文化垃圾。 4、 对青少年提供社区照顾,依照相关法律对监护人不良的教育手段进行监督和干预;完善医疗机构的心理卫生保健制度,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检查和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卫生保健水平。 (二)[参考例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我见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的变革带来的影响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尤为突出和明显,目前,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的心理障隘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等悲剧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建设的一部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素质教育建设的关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青少年是人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逐渐成熟。由于生活环境、教育方式、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探究这一问题的成因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比较常见而且相当严重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人的独立意识不断加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由于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不足,导致人际交往出现困难。此外,学习上的负担也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变化同样是产生心理障碍的一大因素。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反思,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改善青少年心理状况。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来看,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 首先,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卫生工作的高度认识。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各方面的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大宣传教育认知力度,大力加强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把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针对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重、社交困难等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开展咨询活动,一是要协助家长对这一问题作出理性分析,引导家长学习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与青少年促进沟通、加深相互理解。二是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如何面对繁重的工作学习压力以及如何调节心态面对青少年学生,更新教育观念和模式,从而提高他们自身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能力。 其次,青少年自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学校、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让青少年体会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提高他们掌握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作风,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自身的意志力、奋斗精神等,增强他们适应整个社会的能力。 第三,健全心理健康安全机制,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健康,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完善心理教育机构,可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教育经验,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逐步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通过社会各阶层共同的努力,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已刻不容缓。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 第五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冒出了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相悖的苗头,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政府的需求、领导的意愿凌驾于农民的需求之上,走形式,拉花架子,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拆旧房建新房”,变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2.搞“一刀切”、“照搬照抄”,按照“钦定”的统一标准,搞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达标竞赛或创建评比,甚至要求“用城市规划的理念搞新农村建设规划”;3.急于求成,借债搞新农村建设。 (二) 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新农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正确地理解建 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2、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逐步建立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工作机制和参与机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3、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统筹安排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1)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4、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必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6、推进农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第六题(社会公平(收入差距扩大) (一)产生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执行;2.税收制度的不合理;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5.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二)当前重视社会公平的依据 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全运行、体制的创新等都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 2、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 1、加快发展步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2、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1)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 (2)要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合理调整国民收入与 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 (4)当前,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第七题看病难、看病贵 (一)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 2、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 3、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4、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程序混乱,价格过高; 5、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形成。 (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 1、着力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措施。 2、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健全经费保障,改革医疗机构创收机制。 4、切实加强卫生服务监管,保证医疗秩序、服务质量。 5、加强医疗价格监管,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 6、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7、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变:(1)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2)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3)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初级卫生保健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第八题资源、环境 (一)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 2、我国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二)为什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整个自然界的环境,人就不可能生存、繁衍。 (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和环保观念; 2、进一步加大投入; 3、要有制度作保障; 4、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5、依靠科学技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九题房价 (一)房价虚高的原因 1、一些地方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够有力; 2、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利益观,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原因。 (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 1、从供应方面进行调节。(1)保持合理的土地供给并扩大房屋供给量;(2)注重供应结构的改善,落实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应保障。 2、从需求方面进行调节。(1)运用信贷和利率杠杆,抑制境内外投机炒房热潮;(2)通过正面宣传,引导暂时缺乏购房能力的低收入家庭和就业不久的年轻人消除急躁情绪,将需求转向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3)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因“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大拆大建,控制因拆迁造成的被动性住房需求。 3、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和监管。(1)对于开发商囤积土地、中介机构和开发商串通起来哄抬房价要加大处罚力度;(2)继续清理整顿涉及住房建设的项目收费;(3)规范商品住房价格;(4)依法加强对涉及住房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 4、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 第十题社会保障 (一)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1、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2、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4、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1、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应着眼于促进其就业。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以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解决其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符合条件的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2、对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若领取土地补偿费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 可以优先考虑将其转为城镇户口,并按规定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3、未转为城市户口的,符合条件的可按当地有关规定,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还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考虑在整合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功能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失地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在农民失地后逐月向其发放基本生活费,保障其生活。 (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1、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1)农民工就业状况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2)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各有顾虑;(3)社会保障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2、政策建议。(1)按《工伤保险条例》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2)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障;(3)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4)依法使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障;(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如改进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降低费率等;(6)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7)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 第十一题消费安全(食品、药品安全) (一)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较低,有些标准已经滞后,检验能力低下; 2、由于实行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体制,关系不易理顺,所以存在“十个部门管不住一顿饭”的问题; 3、未能有效地建立关于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 4、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查处不力,不少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5、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 (二)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的对策 1、相应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标准。对常用食品的质量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如:禁止乱用添加剂;加强对畜、禽、蛋、肉、水产品等生产的监控,提高上市质量;整顿奶制品市场;加强对蔬菜、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等等。 2、对食品市场治理整顿应痛下狠手,从源头抓起。各职能部门和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真正负起责任,防患于未然。不要等恶性事件出来以后才课以重罚。 3、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4、建立健全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将《食品卫生法》修订为《食品安全法》。 5、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把绿色食品消费作为一件大事抓好。用优惠的政策支持企业开办绿色加工基地,在城市开办绿色食品商场等。 (三)参考例文 消费安全考问政府监管效能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可谓三申五令,各种制度标准也不断出台,为何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依然频发,甚至波及知名品牌、跨国企业,当“齐二药”、“欣弗”、“瘦肉精”、“SK-II”等事件发生时,许多消费者不禁感到有些困惑。 专家指出,安全事故屡屡被曝光,这在显示了公众知情权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 复杂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对政府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而在这个涵盖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行政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行政体系当属“要害”。到目前为止,多头监管的问题 还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以食品药品安全为例,各监管部门职能相互交叉、重叠,造成监管效力低下、监管成本高昂;多部门共管一个环节,各自为政,使得监管对象无所适从;监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又导致监管真空地带的产生。 于是在实际工作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对于一些上档次的、有规模的大型食品企业,许多职能部门表现积极,发营业执照、发卫生许可证;对于一些小的企业、小作坊、小摊小贩,由于担心管不了、管不好,不少职能部门躲着跑,“管理的时候大家都上,出事的时候大家都推”。 我国食品药品企业量大面广、参差不齐,多头监管在导致职责不清的同时,又造成了有限行政资源的浪费。 比如,质量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分散,一些部门无力进行及时的技术升级,部分对技术装备依赖性高的检验无法开展,相关产品的管理放任自流。 一位食品安全专家直言,除了法律滞后、标准缺失,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问题,还在于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尤其是在当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与商业利益、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又的人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惜与违规企业成为一根“利益绳索”上的蚂蚱。 事实上,同样实行多部门监管模式的英国,为了应对职责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或空白、部门行动冲突所造成的隐患,专门成立了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食品标准局(FSA)。2005年2月,就是这个代表英王履行职能、向英国议会报告工作的独立监督机构率先公布检验结果,引起了全球性对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染料的围剿。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FSA不断向公众告知等事件的进展,公布涉及使用含有苏丹红染料的食品及生产企业名单。”上海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仁达评价说,“FSA充分发挥了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作用,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专家指出,理想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还应当拥有涵盖整个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涵盖全过程的法律,同时要让违法者受到严厉的处罚。记者了解到,作为监管部门发现药品质量的主要手段,2004年上海药品样检费用超过3000万元,而对样检不合格的处罚金额仅为400多万元。 “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事故也不可能‘零发生’,但我们希望,不要每次都以公众的健康安全为代价。”一位卢姓消费者对记者说。 第十二题上学难,上学贵 (一)上学难,上学贵的原因 1、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引起的“择校热”。 3、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4、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差,对于工薪家庭特别是农村一般家庭来说,每年数千元的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十分不易。 (二)农村义务教育怎样办成免费教育, 1、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切实加大财政收入。 2、从免除学杂费入手,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提高农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要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三)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措施 1、要从源头上预防教育乱收费。 2、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惩治力度。 第十三题农民工 (一) 当前农民工问题的主要表现。 1、一些地方在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针对农民设置的各种登记收费项目繁多。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主要安全和自身健康得不到保障。 5、基本社会保险普遍缺失。 6、进城务工人员在起企事业单位中一般却难以享受到普通城镇职工的民主权利,基本上处于无权参与管理的地位。 (二)农民工权益受侵犯的主要原因 1、观念上有错误。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措施 1、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时常被雇佣后扣工钱甚至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集体的进城务工组织,通过正确的组织引导,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第十四题 自主创新 (一)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关键技术自治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 2、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 3、 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 4、 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 (二)自主创新的对策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2、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3、立足我国国情的需求,采取如下具体措施:(1)确定、突破若干重点领域;(2)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3)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4)深化体制改革;(5)完善政策措施;(6)增加科技投入;(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8)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十五题 宏观调控(产能过剩) (一)产能过剩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等问题。2004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初步遏制了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 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 1、投融资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本轮经济增长过热,更多地是源自市场,而非中央政府投资启动。由于地方政府、银行及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投融资约束机制,加上民营企业较重的投机心理,使得部分行业的投资在很短的实际那内急速窜高,达到峰值。 2、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对要素需求的变化,没有带动要素价格的变化。比如征地的成本比较低,这种情况助长了投资过热。 (三)解决产能过剩的政策原则 1、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调整和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主动调节结构。 2、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信贷政策支持、财税政策调节,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提高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技术、土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市场投资方向。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政府行为。 3、坚持区别对待,促进扶优汰劣。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坚持扶优与汰劣结合,省级改选与淘汰落后结合,兼并重组与关闭破产结合。 4、健全持续推进结构调整的制度保障。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序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点措施 1、切实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 2、严格控制上新项目; 3、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推进技术改造; 5、促进兼并重组; 6、加强信贷、土地、建设、环保、安全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7、深化行政管理和投资体制、价格形成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8、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 第十六题 防止腐败(治理商业贿赂) (一) 治理商业贿赂的建议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纠正错误观念,形成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快制定《反垄断法》,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诚挚商业贿赂违反犯罪的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企业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对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四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 第十七题 就 业 增加就业的举措: 1、 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所需资金,切实帮助大龄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3、以加大再就业投入为保障,且是落实好各项资金; 4、以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5、在重点做好在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学生就业工作。 第十八题政绩观 (一)衡量政绩的标准 1、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 2、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协调发展 3、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4、政绩观正确与否,归跟到底要看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二)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的措施 1、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 2、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作到科学发展求政绩 3、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作到转变作风务实性 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作到科学考评量政绩。 第十九题互联网(“博客”) (一)互联网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博客大行其道 2、播客的出现 3、即时通讯的广泛应用 4、对互联网的使用 (二)互联网的影响 1、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1)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 (2)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网络也成为反映民意的新途径。 2、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不文明行为令人生厌; (2)黄色淫秽信息令人担忧; (3)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令人气愤; (4)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三)应对互联网存在问题的措施 1、在互联网问题上,最大的问题还是管理体制; 2、安全互联网从和广大网民中间,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切实净化网络环境,抵 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的上网文明作风; 3、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技术研究。 第二十题文化建设 (一)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地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中领先,需要各种实力的壮大。其中,“软实力”居于 重要地位。从一个国家自身的发展来看,重视“软实力”的发展,对于其政治、文化、价值 等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我国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不能忽视这种“软实力”的力量。我 们应把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提升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二)推进文化建设措施 1、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增加投入,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2)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3)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拓宽融资聚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2、发扬志愿精神,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 4、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5、政府、政府官员、非营利部门以及非营利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当对公众和利益相关者负责。 第二十一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责制度) 问责制度,是法制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制社会、法治党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一)明晰问责四原则 1、应坚持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 2、政治和道义层面的问责规定,应与法律法规和纪律条规相衔接; 3、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4、问责规定的具体条文必须坚持适用性原则。 (二)如何健全问责制度, 1、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现有规定进行认真清理; 2、本着开拓创新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稳步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3、问责的基本方式是自我问责与组织问责并行; 4、问责事项要抓住根本; 5、落实相关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 (1)要深入推进公共权利运行过程透明化,保证群众的咨询权和媒体的报道权; (2)要切实转变干部的为官理念,形成新型政治文化氛围; (3)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第二十二题政府诚信 (一)政府诚信的现状 当前,政府信用现状在经过长期治理后有了较大的改观。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起色。但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敷衍塞责、表里不一、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仍占一席之地;更有甚者,滥权、越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 体制性缺陷,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也在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没有跟上步伐,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实现政府诚信的措施 1、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设定的权限和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治理行政审批项目。 2、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 3、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第二十三题虚假广告 (一)虚假广告问题的现状 经过一段时期的有效治理,严重的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违法医疗广告也时有反弹的势头,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整治的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解决虚假广告问题的对策 1、强化对广告公司的监管,规范医疗广告的设计制作和管理行为; 2、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广告媒体与单位的监管力度; 3、对医疗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检查; 4、及时向社会发布违法医疗广告警示,集中曝光一批典型违法医疗广告,提高消费者防范和识制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能力。 第二十四题土地违法行为 (一)违法手段的特点 1、“以租代征”; 2、搞假拍挂、假投资(“量身定做”竞争条件); 3、打政策擦边球(违规建立高尔夫球场、高档别墅); 4、违规设开发区(一些地方叫“造城招商”); 5、土地违规出现“梯度西进”的态势。 (二)原因 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存在问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保护资源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与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的矛盾,得不到解决。 (三)对策 国土资源部表示,将对以下四类严重土地违法案件直接查处: 1、违反规划合同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 2、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占用土地的; 3、在征地过程中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 4、地方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公然违法占地的。 第二十五题社会平安建设 (一)平安建设的必要性 开展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民众根本利益、为民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 (二)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 1、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特别是在城镇改造拆迁、国企改制、农村土地征用等问题上,听取群众意见,尽量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的不满。 2、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认真构建人民调节、行政调节、司法调节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节工作体系。摒弃重管理、轻服务,重裁决、轻调节,重处罚、轻教育的错误观念,增强调节意识,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纠纷。 3、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4、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网络;(2)有效提升技术防范水平(监控);(3)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大力发展治安服务业;(4)加强对犯罪多发群体的教育管理。 第二十六题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 (一) 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化解矛盾工作的重点 1、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得失矛盾; 2、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 3、采用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 4、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根本缓解利益矛盾 1、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合理; 2、保证保障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 (三)建立诉求表达机制,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1、努力建设透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 2、召开听证会制度; 3、在立法过程中扩大社会参与; 4、基层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 5、完善信访工作。 (四)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及时处理利益矛盾 司法调节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人民法院要积极支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 制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形成多种调节并类的机制。 (五)建立利益保障体系,积极预防矛盾产生: 1、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水库移民、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 利益的问题; 2、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地 帮助解决
本文档为【申论写作格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