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举报
开通vip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序言 今后 15 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时期;是保持“八五”发展的良好势头,乘势而上,赶超全国人均水平,缩小与先进地 区差距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关系全局重大问题的关键时 期;也是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 安徽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序言 今后 15 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时期;是保持“八五”发展的良好势头,乘势而上,赶超全国人均水平,缩小与先进地 区差距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关系全局重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关键时 期;也是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 安徽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意见》精神,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胜利跨入 21 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 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关于我省经济和社会综合 发展的跨世纪蓝图。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纲要》力求体现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重点研究事关我省经济发展 全局的重大战略、宏观经济调节、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以及基础产业、基础设 施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提出解决事关经济 全局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措施。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和导向性的。《纲要》以“九五” 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同时,力求在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 2010 年远 景目标作出轮廓性构想。 一、“八五”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八五”时期,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 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团结奋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 就: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民经济在战胜特大 洪涝、旱灾的基础上,连续四年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八五”计划 提出的主要指标和任务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时期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 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为我省跨世纪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提前翻两番 “八五”时期,我省经济快速发展,1995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050 亿元,年均增长 14.1%,超过“八五”计划 3.6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出 2.3 个百分点,尤其是 1992 年以来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按 1980 年价格计算,1994 年,提前六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 值比 1980 年翻两番;1995 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财政收入增加, 市场容量扩大,1995 年全省财政收入达 147.5 亿元,比 1990 年增长 1.8 倍,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达到 83.8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600 亿元,比 1990 年增长 1.6 倍。 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95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 2300 亿元,“八五”期间年均 增长 28.9%,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由第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农业在不断克服各 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稳定增长,1995 年总产值达到 503.5 亿元,“八五”期间年均增长 6.3%。1995 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煤炭 4319.9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1114.5 万吨; 发电量 305.3 亿千瓦时,比 1990 年增加 111.1 亿千瓦时;钢材 257.9 万吨,比 1990 年 增加 69.6 万吨;化肥 145.4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38.8 万吨;水泥 1976.7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1091.1 万吨;汽车 30179 辆,比 1990 年增加 27342 辆。粮食 2652.7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132.6 万吨;棉花 30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6.4 万吨;油料 191.8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62.7 万吨;肉类总产 190 万吨,比 1990 年增加 71.1 万吨;水产品 75 万吨, 比 1990 年增加 45.9 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保持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五八造林 绿化”工程顺利推进,1994 年消灭了宜林荒山,全省森林覆盖率由 1990 年的 20.1%提 高到 25.6%。 (二)经济结构变动加速,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八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 1990 年的 37.7:37.7:24.6 调整为 1995 年的 26.5:50:23.5。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持续 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1995 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 3000 亿 元,比 1990 年增长 9倍,工业经济中乡镇工业和其它非国有工业的产值比重 1995 年已 超过 70%。各次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林牧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29.7% 提高到 1995 年的 36.4%;“一优两高”农业比重逐步上升;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的比重和重工业中加工工业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一大批 市场竞争力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轻工大省的地位初步确立。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995 年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 20%,比 1990 年提高 5个百分点。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的变化,标志着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增 长的经济起飞新阶段。 (三)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 “八五”期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81 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七五” 期间增长 94%。建成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58 个,限额以上技改项目 24 个。马钢 2500 立方米高炉及其配套工程、平圩 2×60 万千瓦发电机组、谢桥 400 万吨矿井、安庆 石化催化裂解装置和 5 万吨丙烯腈/腈纶工程等一批重要能源原材料项目建成投产,新 集煤矿成功走出了一条地方煤矿建设的新路子。1991 年大灾之后展开的以兴建怀洪新河 和淮干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治淮工程,以及加强淮北灌溉农业项目和黄淮海平原综 合开发工程开始发挥作用,农业抗灾能力得到提高。交通发展尤为迅速,开通了合宁高 速公路,初步建成合~巢~芜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合九铁路投入分流运输,我省境内第 一座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五年中,增加铁路新线 508 公里、复线 406 公里、公路通车里程 5052 公里。邮电通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化一覆盖”,程控 电话交换机容量由 1990 年的 7.6 万门增加到 1995 年的 230 万门,增长了 29 倍。供水、 供电、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大进步。 (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日益增强 “八五”期间,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家出台的财政、税收、金融、外汇、 外贸等重大改革措施在我省平稳运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宏观基础。 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工作全面 展开,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 成。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成效明显,市场机制 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 90%以上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资金、资源和劳 动力的配置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证券交易市场较快发展,期货、连锁经营 等现代市场形式开始起步,美菱、马钢、皖能三只股票公开上市。农村进一步完善了以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探索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股份合作制迅速发 展。国家批准的铜陵市、宣州市和 5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以及省级 7个县综合改革 试点稳步推进。社会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机构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方兴未艾 省委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强化自身、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 战略决策以来,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以皖江地区和合肥、黄山“一线两点”为代表的 全省大开放格局已见雏形。合肥、芜湖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成效显著。17 个省级开 发区建设取得进展。国际上一些大财团、跨国公司进入开发区,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层次。 全省先后设立了 9个国家一、二类口岸,芜湖、铜陵港实现了对外轮开放。合肥、黄山 机场开通国际包机。利用外资取得显著进展,“八五”期间,全省实际利用国外贷款 7.4 亿美元;新增“三资”企业 3216 家,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11.7 亿美元。对外贸易大幅度 增长,1995 年进出口总额由 1990 年的 7.37 亿美元增加到 23.1 亿美元,年均增长 25.7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近 3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 品出口比重由 1990 年的 59%上升到 1995 年的 80%左右。大外贸格局初步形成,全省 所有地市、一批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县(市)获得对外经营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进一 步扩大,签定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175 份,合同总额 1.03 亿美元。与外国已建立 23 对友城关系。境外投资企业开始起步。 (六)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科技事业进入了体制创新、发展加快、与经济建设结合日益密切的新阶段。大批科 技机构和人才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全社会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研究与 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77 万人,形成了独立自然科学研究与开 发机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属科研机构和注册民营科技机构等多层次的科研 开发体系,五年共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 3026 项,授权专利 2646 项。科技经济一体化 取得显著成就,组织实施了 116 个地方科技攻关项目,648 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开发项 目,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1万余项。企业技术进步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工业企业固定资产 有近 40%达到 70-80 年代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约有 10%达到 80 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各 项社会事业的技术进步加快。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较快。“普九”和扫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已有 51 个县(市、区)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共扫除文盲 253 万人,青壮年文盲率由 19.5%下降到 7 %;职业教育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占整个高中阶段的招生比重达 54.7%。高等 教育结构有所调整,省属高校在校生达 5.5 万人,比“七五”增长了 39.4%,五年间共 培养毕业生 7万多人,中国科技大学进入国家“211 工程”,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争 取进入“211 工程”的建设正加快推进。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训人次达 15 万人。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绩斐然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八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12.14‰,比计划减 少 2.33 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比计划少 139 万人。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五年共改造乡镇 卫生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 800 多所,危房率由 32%下降到 10%以下。文化、 广播、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事业进一步繁荣,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 精神产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1995 年分别达到 82.5%和 79%。省广播电视中心、 省立儿童医院、省老年康复医院等一批社会事业重点建设工程建成使用,省妇女儿童活 动中心、省科技馆正在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完 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双拥”工作和国防后备 力量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八)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995 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303 元,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 3406 元,扣除价格 因素,“八五”年均分别增长 5.2%和 7.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995 年达到 668 亿元,是“七五”末期的 4.1 倍。消费层次明显提高,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基本普及,乡 村拥有量也逐年增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全省新建住宅 2.54 亿平方米,其 中城镇 0.5 亿平方米,农村 2.04 亿平方米,1991 年灾后恢复的农房基本上为砖瓦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职工达 200 多万人,参加失业保险 的企业职工约 250 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 160 多万人。劳动就业继续扩大, 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城镇实行了五天工作制。200 多万贫困群众稳定解决温饱 问题,农村小康村开始出现。社会脆弱群体的权益得到保护,残疾人就业和生活条件稳 步改善。 “八五”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水 利设施还不能充分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仍处粗 放经营状态;相当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经营困难;物价涨幅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 后;人口、就业矛盾突出,上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城镇就业压力较为严重; 淮河干支流和巢湖等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新旧体制转换 过程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加以认真解决。 二、1996~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 标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 综观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未来 15 年,谋求和平、稳定和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主流, 围绕增强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全球经济可能成为继 20 世纪下半期 之后又一个新的增长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势头仍将长期保持。我省 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今后十五年仍有充分的内外部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 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观念的深刻变革,为今后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 别是“八五”期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条件 下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路子越来越明确。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开放意识、 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越来越浓厚。省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 提出的今后 15 年奋斗目标正在与各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变成切切实实的实施步骤。各 地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增强,积极性高涨,为今后继续前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现有经济实力,为今后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物质技术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 大规模建设,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工业积累了上千亿元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八五”增长的强劲势头对“九五”的 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惯性推进作用。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逐步增强的供给能力,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 展空间。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和购买力加速增长,居民消费领域扩大,消 费水平提高,而人均拥有的基本物质产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基础产业、加工工 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目前大多数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仍落后于 世界先进水平 20 年左右,今后十几年仍具有直接引进国外成熟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发展 的条件。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拥有相对成本优势,资源可供开发的 潜力很大,国民储蓄率迅速上升。在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交叉作用下,保持“九五” 期间乃至今后十五年左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长江流 域继沿海之后成为国家又一重点开发开放地区,使我省开始进入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国家重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及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发挥 我省沿江近海的区位优势、相对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产业的优势,有利于促进 利用外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合,促进资源优势 加速转变为经济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今后发展激发出持久的活力。改革的 不断深化,将进一步调动和激励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 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加速实现市场化的过程中,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价格 将逐步调整到合理的水平,不仅有利于安徽资源优势的转化,而且将进一步改善安徽在 国际、国内市场交换中的地位。 今后十五年,我们也将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 一是国内外市场接轨与我省竞争力不强的矛盾。我省企业平均规模不大,素质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层次等方面与发达省市有一定差距。随着国内 统一市场的建立和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给我省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出 口创汇和提高出口产品档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此外,国际资本“回 流”和分散化的倾向日益明显,使我们在利用外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面,面临 新的考验。因此,如何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关 系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 二是农业基础薄弱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矛盾。我省现有水利设施和管理机 制尚不完善,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水患和严重缺水的双重 压力。“九五”期间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是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向纵深推进与社会对改革风险承受力的矛盾。经过十七年的推进,经济体 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由于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发展的滞后, 社会对改革风险的承受力相对不强。因此,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在相当一部分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条件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就业矛盾突出情况下推进劳动就业 体制改革,在行业、地区、居民阶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情况下解决价格积累矛盾,是正 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是生产要素供给能力不强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资金短缺是长期制约我 省发展的重要因素。“九五”时期专业银行加快商业化步伐,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 本金制度,将使我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煤炭、电力等重要生产资料 和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供给短缺的状况仍将持续下去。彻底改变粗放经营方式,以较 少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是今后十五年我 省需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是人口、就业、资源、环境与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九五”时期我省每年 新增数十万城镇就业人口,农村每年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达 200 多万,而新增就业岗位有 限,人口与就业矛盾增大。淮河、巢湖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扶贫任务 艰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广开城乡就业门路,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总的来看,未来十五年我省有充分条件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我 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奋发向上、敢于 争先进位的精神风貌,继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自已,为下世纪 安徽经济的更好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未来 15 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实施科教兴皖、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加大思想解 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工作落 实力度,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我省经济总量和 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未来 15 年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方针: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立志赶超全国人均水平。加快发展是解 决安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把中央大政方针同安徽实际结合起来,把奋发进取精神同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把雄心壮志同艰苦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在加快发展中实行经济体制和 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按照“三个有利于”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敢闯敢试敢冒,敢于争先创优,自我 加压,善于抓住各种机遇,找准优势,乘势而上,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在发展中提高 人均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加大改革力度,彻底打 破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 制,建立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建立高效、精干的宏观调节体系,充分发挥市场 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 ──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 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速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提高科技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 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使二产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积极拓展三产领域和 范围,提高三产水平和层次。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 结构和投资结构。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外贸进出口,加快与国际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运行机制的接轨,推进经济的国际化,以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 发展。进一步发展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合,积极推进跨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生态、资源的关系。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加 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生产、流通、建设等各个领域都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节约和保 护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努力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同步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要在加 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腐倡 廉,保持社会稳定。 ──正确发挥省和地市县两个积极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和省的方 针、政策指导下,赋于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地发展本地经济的权力,鼓励地 方各展所长,积极进取,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推动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优化组合。高 度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和城镇体系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 发展。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全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 发展政策的要求,选择最有条件的区域、行业和项目,集中力量,率先突破。重点的选 择要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谁率先突破就支持谁;重点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要从市场规律的有效运用中获得动力和活力。 (三)“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我省“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到 2000 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 人均生活费收入在 1995 年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 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资 源大省向加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奠定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1、经济总量目标 按 1995 年价格计算,2000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3700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人民生活目标 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 1995 年翻一番。 按 1995 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 5170 元,年均增长 8.7%;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 2060 元,年均增长 9.6%;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 3、体制改革目标 “九五”时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4、产业结构目标 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 4%、13.6%和 16.7%;2000 年,三次产业 比例由 1995 年的 26.5:50:23.5 调整为 17:51.4:31.6。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75%提高到 90%,林、牧、渔业占农业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36.4%提高到 43 %。工业经济中,加工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80%提高到 85%。同时,工业 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商业、生活服务业等传统第三 产业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 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在规范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5、外向型经济目标 2000 年,全省经济外向度达到 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75 亿美元,年均增 长 26.6%,其中出口总额 50 亿美元,年均增长 25.9%,进口总额 25 亿美元,年均增 长 27.9%;“九五”时期利用外资累计达到 40 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 1.1 倍。 6、科技教育目标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2000 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50%和 45%。全省基本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7、社会发展目标 2000 年,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35%左右, 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达到 60%以上;城市总数发展到 32~34 个,建 制镇发展到近 1000 个;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 步提高;水污染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8、经济效益目标 “九五”期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8~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 1995 年的 3.22 吨标煤下降到 2.37 吨标煤,综合节能率年均 5.5%,基建项目交付使用 率达到 70%以上,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提高到每年 2次。 (四)“九五”时期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和政策 宏观经济调节目标是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实施年度计划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国 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在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九五”期间的各项经济工作,都要 有利于宏观调节目标的实现。 1、经济增长速度。“九五”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必 须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加快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九五”期间 经济增长速度计划安排为年均 12.5%,执行中力争再超过 2~3 个百分点。 主要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依靠 现有企业,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上质量、上效益、上品种、 上水平、上规模。新建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项目, 并按合理经济规模进行建设。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 的转化。 ──把千方百计提高供给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供给能力短缺产业的发展,缓解 经济“瓶颈”制约。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采取有效措 施鼓励提高国民储蓄率,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率,提高技术和 管理水平。 ──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市 场潜力大又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产业优势。鼓励和促进企业各种形 式的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优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名牌战略”,提 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加大改革力度,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形 成有利于节约和增效的企业经营机制、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劳动 就业和收入分配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宏观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在继续搞好、搞活国有经济的同时,放手发展乡镇企业、 城乡集体经济、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2、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 25%,“九五”时期,累计投资总 额要达到 4800 亿元。 主要政策措施: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按照竞争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三 类行业和项目,明确投资主体和投资分工。加快建立和实施建设项目备案登记制度和项 目资本金制度, ──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建立和完善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科技、教育等 发展基金,改进基金筹措方式,适当提高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和技改投资的比重。加大 利用外资力度,逐步把重点产业筹资活动推向国际资金市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发展 投资基金,完善长期资金市场。 ──加强对投资领域的宏观调节。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从年度规模转到在建总规模。 大力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技改投资比重,加强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强重 点工程建设,控制低水平的长线加工工业项目,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项目。 3、物价水平。“九五”时期,全省物价平均上涨幅度要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低于银 行基准利率、低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政策措施: ──按照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要求,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财政和信 贷资金的使用效益。控制投资、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严格控制行政性财政支出。 ──灵活把握调价种类、幅度和时机,重点解决制约全省经济发展全局的部分农副 产品、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矛盾。 ──继续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负责制。建立和完善粮、油、肉、蛋 等副食品、重要工业消费品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储备制度,建立、健全价格调节基 金制度,加快价格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物价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4、财政收支。2000 年,全省财政收入达到 300 亿元,年均增长 15.3%,地方财政 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 60%以上,农业、教育、科技投入达到有关法律法规的 要求,生产性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超过 25%,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主要政策措施: ──加强和拓展财源建设,培植骨干财源,使地方财力的增长与财政收入的增长相 适应。 ──切实加强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加强各项公用经费管理,严格控制社会集 团购买力。加强审计监督。 ──强化和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全面纳入预算管 理,参与社会财力分配,增强政府调控能力,逐步形成预算外财力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继续完善财税改革,加快探索各级事权的合理划分,研究建立省对各地的转移 支付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地方税收征管体系。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体系的建设,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稳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5、人口与就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2‰以内,总人口不突破 6400 万人。城 镇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主要政策措施: ──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的目标管理责 任制。落实并完善现行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利益调节型的人口控 制机制,逐步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劳动就 业。建立失业保险救济、转化和促进再就业的新机制。试行弹性工作制和阶段性就业制 度。引导和组织农业劳动力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坚持按劳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 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重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防止两极分化;企 业工资总额的增长要低于效益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五)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 2010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2000 年基础上再 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 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省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并向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 步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综合省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2010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 1995 年价格计算 达到 10500 亿元,年均增长 11%,按 7000 万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5000 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超过人口份额。基本实现由农业大 省向农业强省、资源大省向加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经济总量、综合 科技实力、主要工农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前列。产业结构层次达到较高水平,一、 二、三产业比例达到 10:50:40。 ──全省人民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生活水平向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迈进。城 乡居民的居住、交通、通信和保健条件大为改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生活质量和健康 水平普遍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充满活力,多种经济成分竞 相发展;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以间接调节为主的有效的宏观 经济调节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 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制约经济 发展的矛盾基本解决。机械、日用电器及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建筑业成 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形成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互相依托的现代化城镇群体,省会合肥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农业 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市场组织和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 差距、工农差距逐渐缩小。 ──经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通过要素市场接轨,实现筹资方式的多样化,更 多更好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商品市场接轨,实现国际市场的多元化,进 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通过运行机制接轨,实现运作方式的规范化,为我省经济生活全 面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奠定有效的基础。 ──社会全面进步。2010 年,全省人口控制在 7000 万以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城乡劳动者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拥有量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人民的科学文化和道德素质提高到新的水平。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趋于 协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将有更大 发展。社会文明蔚然成风,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三、“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九五”期间,继续坚持“一个稳定增长,两个加快发展”的方针,以增强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围绕“一优两高”农业和农业综合开 发,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变和农村工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确保农民收入逐年 提高,确保本世纪末全省农村达到小康水平。 到 2000 年,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 80%以上,农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力争粮、棉、 油等主要农产品单产增产一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3000 万吨,棉花 37.5 万吨,肉 类 280 万吨,水产 100 万吨,经济林、用材林面积各达到 100 万公顷;农村劳动力中从 事二、三产业比重达到 60%以上;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 7500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1300 万人以上,农民新增收入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 65%以上。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切实把党的稳农、强农、富农政策措施落到实 处,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确保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 优质粮生产。实施养殖业致富工程,提高畜产品科学养殖水平和规模饲养比重,抓好淮 北黄牛基地和沿江水产基地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开发利用水产资源,重点抓好大水面 开发,建设连片精养鱼池,完善水产种苗、饲料加工、鱼病防治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经 济林果业,实施林业二次创业工程,重点抓好经济林基地和速生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 同时抓好林业综合开发与经济林产品系列开发,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 业产业体系。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 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原定耕地承包期满后,再延长 30 年不变,对荒山、荒水、荒 坡、荒滩承包期延长 50-70 年不变,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形成稳妥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九五” 期间,非农占用耕地每年控制在 10 万亩以内。坚持占用一亩垦复一亩的原则,建立和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保持全省耕地总面积基本稳定在 9000 万亩。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继续抓好粮棉油等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生 产区域化。重点建设十大农业生产基地,即以淮北地区为主的黄牛饲养加工基地、沿江 的水产养殖基地、以黄河故道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江淮和沿江地区的优质米生产基地、 皖西皖南的茧丝绸生产基地、皖南皖西的茶叶生产基地、皖西皖南的竹木生产基地、土 特产品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皖南的旅游农业生产基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重 点治理改造黄淮海地区和江淮丘陵地区的中低产田 1000 万亩,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以建立和壮大“龙 头”企业为轴心,推进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巩固和扩大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逐步形成区域 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建立 多元化的农村资金市场,把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继续完 善农产品价格体系、流通体制和储备调节制度,健全对农业的保护体系。 ──实施乡镇企业致富工程。继续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抓好乡镇 企业“1235”工程,造就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外向型现代化企业,同时扶持基础比较薄弱 地方的乡镇企业尽快发展起来。鼓励和引导乡镇骨干企业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依 托小集镇、工业小区或城镇工业带,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加大“以工 补农”、“以工建农”的力度。加速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新建的乡镇企业原则上都要 按照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鼓励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组。 ──切实加强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在有计划地建设重大水利骨干工程的同时, 继续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大力兴修小水库和当家塘,增强防 旱排涝能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抓好小麦“四、五、六”高产攻 关、水稻旱育稀植、棉花“二、六、八”高产优质、油菜“一、三、三”高产攻关和黄 牛系列开发等五个牵动性科技项目。抓紧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 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力争使我省主要农作物的现有品种全部更换一次。继续 实施农科教统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农科教结合示范点。加快发展支农工业,优先安排 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水平,增加产量。 ──实施脱贫致富工程。继续实施“3358”脱贫计划,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 使现有 200 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多渠道筹集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贯彻落实《农业法》,制定多渠道开辟农业投 资来源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农业投资体系,建立国家、地方、集体和农户相结合的 投入机制。引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劳动积累。按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财政、 信贷支农资金增长幅度。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农业发展的公积金。引导有实力的 城市企业投资开发大农业。继续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用好“以工代赈”资金。逐步形成 “调动积极因素,规划统领项目,项目引导资金,多方协调运作,提高投资效益,办成 一批大事”的农业大投入路子。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硬环境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高质量、高效率地建 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同时注重配套、延伸和综合利用,缓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到 2000 年,长江、淮河的主要堤防安全防御 1954 年洪水位,骨干河道和大中型水库防 洪能力达到规定标准;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40000 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 6000 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 30 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里程争取达到 4300 公里,营业里程 争取达到 3000 公里;长江主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7000 万吨以上;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扩 大到 600 万门以上,电话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城市供水能力 364 万吨/日, 供气能力 20 万立方米/日,城市道路由目前的人均 6.5 平方米提高到 7.5 平方米。 水利。以骨干工程为龙头,除害兴利并举,全面规划,实行洪、涝、旱、渍综合治 理,水资源综合开发,大中小工程相结合,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抓好重点水利工程 建设:巩固、完善和提高淮河、长江两大防洪体系,争取建设临淮岗控制工程;抓紧引 江济淮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批准开工;提高合肥、芜湖、安庆、蚌埠、淮南等城 市的防洪能力;抓好淠史杭、陈村、驷马山、女山湖、花凉亭五大灌区续建配套;加紧 治理包浍河、汾泉河、奎濉河等跨省河道;积极筹集资金,争取兴建港口湾水库;加快 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供水能力。 交通。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着力沟通南北,连接东、西部,改善出海 条件,加快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为主骨架,以一般铁路、公路、长江支流 和淮河干支流为基本网,以航空快捷运输为补充,以合肥、阜阳、芜湖、蚌埠为重要交 通枢纽,沟通全国主要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重点建设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争取建设铜九线、宁西线,配合国家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的研究和前期工作。 加强公路基本网的建设,重点建设合肥~徐州公路、上海~成都公路(合肥-界子礅段), 积极建设沿江高速公路、合肥~铜陵~黄山公路、徽州(歙县)~杭州公路(安徽段),力 争形成以合肥为中心、连接 16 个地市的高等级公路网。水运,重点扩建和改造安庆、 铜陵、池州、芜湖、马鞍山五个沿江港口,大力发展远洋和江海直达运输;积极发展以 300 吨级航道为基础,1000 吨级航道为主通道的内河水运网,“九五”期间,重点改造 南淝河航道。航空,重点抓好合肥机场扩建、阜阳机场收尾、黄山机场扩建,研究迁建 蚌埠机场。 邮电通信。形成快捷的现代化信息传输通道。加强长途干线网建设,建设和完善以 程控交换机为主的城乡电话网,加快移动通信网建设并实现全国联网漫游。加快合肥等 大中城市邮政枢纽建设,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适应城镇化推进的需要,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资金筹集和投入机制。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基金制度。扩大 水利建设专项基金的来源,增加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支出。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要按照《农 业法》的规定,建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征好用好公路建设基金、邮电建设基金, 筹集地方铁路建设基金。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增强基础设施项目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 能力。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并 按轻重缓急逐步推进。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股份制。努力扩大基础设施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进行 外商投资特许权等新型投资方式的试点。合理划分省和地市的事权和责任。 ──改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鼓励和推行个体、联户、股份制等方式兴办小型基础 设施,实行民办民营。现有小型基础设施可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由集体、个 体或联户经营管理。 (三)巩固发展基础工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九五”期间,要把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投资效益作为发展基础工业的着力点,在规 模扩张、延伸加工和综合配套上下功夫。到 2000 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 1000 万吨,原 煤产量达到 5300 万吨;新增发电装机 300 万千瓦以上,总装机容量达到 885 万千瓦以 上;钢产量达到 500 万吨;粗铜和电解铜能力达到 16 万吨;新增水泥生产能力 1000 万 吨,水泥产量达到 3000 万吨。 能源工业。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电力为中心,以 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探索发展核能的可行性。加大电力建设规模,特别是要解决好电源薄弱地区的电力建设, 缓解皖中、皖东、皖西南等地用电紧张状况。尽快完成“八五”续建工程,力争陆续开 工建设淮北二电厂、合肥二电厂、铜陵电厂四期、池州电厂、阜阳电厂、安庆电厂等机 组。同时,加强对老设备的技术改造,推广热电联产。继续开发水力资源。结合电源建 设,同步发展电网,基本形成 500KV 网架,进一步加强 220KV 主网架,注重抓好 110KV 以下电网配套建设。搞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基本解决 400 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重 视城市电网改造,逐步做到与用电负荷的增长相适应。进一步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工作, 增加地方煤炭储量。在积极支持国家加强两淮矿区建设的同时,加快皖北、新集等地方 煤矿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益。大力开展节煤、节电、节油和节水运动,推广节能技术, 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基础原材料工业。依托骨干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延伸加 工,促进我省原材料工业发展由数量扩张转到以结构优化带动数量增长的轨道上来。钢 铁工业要以骨干企业的改造、配套为重点,注重提高连铸比,发展短流程,调整产品结 构,在品种,质量、成本等方面提高竞争能力。马钢要尽快形成 400 万吨铁、钢、材综 合生产和配套能力,向铁、钢双 600 万吨迈进。建成高村铁矿,多方争取建设龙桥铁矿, 积极推进霍邱铁矿前期工作。实施合钢 100 万吨钢材规划。有色金属工业要迅速提高生 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铜材深加工。完成铜陵有色一冶改造,开工建设冬瓜山铜 矿,形成国家铜生产基地。基本化学工业要尽快向原材料生产和深加工并重的方向转变, 稳定发展基本化工、支农化工,积极发展有机化工。基本建筑材料工业,重点发展沿江 地区大水泥,改造、扩建中型水泥厂;积极发展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和中高档卫生瓷, 加快大理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 基础工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好基础工业生产能力的动态平衡。按照能搞技改 不搞扩建、能搞联合不搞小而全的原则,依靠现有企业的改造、扩建和联合,形成一批 符合规模经济和合理技术标准要求的、竞争力强的基础工业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改造、 淘汰一批能耗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烧碱、小电石等企业。 ──多方筹措基础工业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投入。加
本文档为【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537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9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29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