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

举报
开通vip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nullnull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null首钢总公司煤气使用基本概况: 4座高炉、5座焦炉、6座转炉、3座八万立方米转炉煤气干式存储气柜、3座转炉煤气加压站, 1个煤气混合站, 3万多米厂区综合煤气输送管道。 首钢总公司高炉煤气小时发生量平均为1313万m3 /h ,日发生量为31512万m3;焦炉煤气小时发生量为8.8万m3/h,日发生量为211.2万m3,转炉煤气小时发生量为7.5万m3/h,日发生量为180万m3,三种煤气日发生总量为31903.2万m3。 煤气主...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
nullnull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null首钢总公司煤气使用基本概况: 4座高炉、5座焦炉、6座转炉、3座八万立方米转炉煤气干式存储气柜、3座转炉煤气加压站, 1个煤气混合站, 3万多米厂区综合煤气输送管道。 首钢总公司高炉煤气小时发生量平均为1313万m3 /h ,日发生量为31512万m3;焦炉煤气小时发生量为8.8万m3/h,日发生量为211.2万m3,转炉煤气小时发生量为7.5万m3/h,日发生量为180万m3,三种煤气日发生总量为31903.2万m3。 煤气主要用于高炉热风炉、锅炉房、轧钢加热炉、炼钢连铸切割、废钢切割、烘烤、套筒窑等生产环节。涉及到20多个单位,40多个车间,180多个班组。 概 述null第一章 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第一节 煤气的分类 工业煤气按产生类别主要分为四种:即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 目前,我公司所使用的煤气主要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 一、 煤气的分类 null二、 工业煤气的产生与特性 (一)、高炉煤气(英文缩写为BFG) 1、高炉煤气的产生过程:高炉在炼铁过程中,燃烧焦碳、还原矿石,挥发出来的气体就是高炉煤气,高炉煤气经过洗涤、除尘后输送使用 。 2、高炉煤气主要成份:CO26~30%,CO215~18%,H2 1~4%,N254~57%。 3、高炉煤气特性: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发热值为3344-4180KJ/NM3 ,燃点在700℃左右。高炉煤气中含有近30%的一氧化碳,极易造成煤气中毒。因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含有量近70%,也会使人员因缺氧而窒息。高炉煤气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46% ~ 68%。 null 1、焦炉煤气的产生过程:焦炉煤气是在炼焦工艺过程中,将煤装入碳化室内,隔绝空气加热700℃~1100℃时,在高温干馏成焦过程中分解挥发出的气体,称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经过冷却、提纯后输送使用 。 2、焦炉煤气成份:CO6~9%,CO22%, H256~60%,CH422~26%,N22~4%,CmHn2%。 3、焦炉煤气特性:无色、有味的有毒气体。发热量为16747.2~18421.92KJ/m3,燃点为500~650℃。焦炉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极少,但也会造成人员中毒。焦炉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4.72% ~ 37.59% (二)焦炉煤气(英文缩写为COG)null 1、转炉煤气产生过程: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被氧化所产生的气体,称为转炉煤气,转炉煤气经过降温、除尘、存储、加压后输送使用。 2、转炉煤气的成份:CO50~80%,CO28~18%,H21.0~2.0%,O21~1.5%。 3、转炉煤气特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发热量为7117.56~8373.64KJ/m3,燃点为600~700℃,煤气中含有50%以上的一氧化碳,若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中毒。转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2.5% ~ 75%。 (三)、转炉煤气(英文缩写:LDG或CLD)null第二章 煤气中毒与预防 第一节 煤气中毒的概念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一、什么是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0.96,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二、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特性null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合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弱、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昏睡之中;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三、煤气中毒的机理null四、煤气中毒的症状1、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如下影响null 急性CO中毒:是指空气中CO浓度较高,人在较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CO,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CO中毒:是指空气中CO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CO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疼、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null第二节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简单地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null 1、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 2、高炉、焦炉、转炉煤气比重分别为1.03、0.36、1.04,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雾及寒冷天气,CO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1.5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3、一氧化碳中的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 -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因素null 1、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规作业,进入煤气地区作业不进行CO检测。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而不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3、在煤气地区、设备附近乘凉、取暖、休息、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地区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5、在煤气地区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防毒面具,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汽未及时断开,当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气管道,引起中毒。 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管中,引起中毒。 8、煤气管网、V型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倒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作业人员对煤气性质及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 11、煤气地区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地区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12、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暗井处私搭乱建房屋、办公室引起中毒。 (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主观因素null 1、 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公司下发的《首钢总公司煤气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各项规定。 2、 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工作。 3、在煤气设备上抽卡盲板、动火检修,必须经总公司安全处有害气体检查站办理申请手续,审批后,煤气防护人员到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 4、 煤气设备管道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 ,检修人员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合格后方可作业。 5、 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规定和要求 ,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6、 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试验时间为2小时,泄漏率小于1%/h。 7、 发现煤气泄漏或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8、 严禁在煤气地区停留、睡觉或取暖。二、如何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null 10、 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倒窜造成煤气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 11、 煤气地区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误入造成煤气中毒。 12、 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冬季要伴随蒸汽保温,避免因亏水,造成煤气压力超过水封的安全要求,使水封被压穿。 13、 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禁止有人,并设有警示线,防止误入。 14、 高炉出铁口外溢煤气,要用明火点燃。到炉身以上工作时,要两人以上,携带监测仪。 15、 高炉洗涤区域排水沟,是极易发生泄漏煤气的地方,因此禁止在排水沟周围停留,排水沟沿线10米以内,不准搭建房屋或临时板房;煤气管道下严禁有房屋建筑。 16、 热风炉开炉点火前,要按工艺要求进行烘炉和烟道烘烤工作,烟道要有足够负压,避免废气外溢,造成煤气中毒。 17、煤气鼓风机、加压机的轴头密封要严密,防止因泄漏发生煤气中毒。 9、 煤气岗位人员检查时,必须携带CO报警器,发现CO超标及时处理。null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60PPm可工作15-20分钟。 (2)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PPm可工作30分钟。 (3)一氧化碳浓度达到40PPm可工作60分钟。 (4)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以下可连续工作。 19、 在生产、操作、施工中,如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60PPm 时,宜采取通风或佩带防毒面罩的措施。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抢救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在煤气设备(管网) 发生煤气泄漏时,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20、 采用V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并用的煤气切断方式,不准单独将V型水封做为切断装置使用。 使用V型水封时,补水量要充足,必须保持高水位溢流,泄水管不准泄水,水封要设专人检查监护,防止水封亏水。 18、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低于160PPm时,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对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规定:null 煤气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煤气、空气(氧气)和火源(或高温)。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是互相制约的,同时也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是指相互制约的一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有可能发生爆炸,是指相互联系的一面。第三章 煤气爆炸与预防 1、什么是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爆炸。 2、煤气爆炸基本要素(条件)第一节 煤气爆炸 一、 煤气爆炸的概念null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这种混合气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 二、煤气的爆炸极限null 一、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原因 1、煤气设备停气后,没有吹扫干净残存气体,就盲目动火检修,造成残余煤气爆炸。 2、停气的设备与运行的设备只用闸阀或水封断开。没有用盲板或水封与闸阀联合切断,造成煤气窜入停气设备,动火时引起煤气爆炸。 3、煤气设备在送气前未按规定进行吹扫,管道内的空气与煤气形成混合气体,在未做爆发试验的情况下,冒险点火造成煤气爆炸。 4、强制送风的加热炉,由于故障或停电,致使煤气窜入风管道,造成煤气爆炸。 5、加热炉、窑炉、烘烤炉在正压情况下点火时,易产生爆炸。 6、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 7、由于烧嘴不严,煤气泄漏炉内,或烧嘴点不着火时,点火前未对炉膛进行通风处理。二次点火时易发生爆炸。 8、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由于热源倒流或没有检测就动火作业。 9、煤气管道引煤气后,未做爆发试验急于点火。 10、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腐蚀的、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拼凑的盲板,使煤气渗漏,动火时易发生爆炸。 11、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煤气管道未进行检查验收就违规引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第二节 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null 1、煤气设备和管道要保持严密,防止煤气漏出或空气渗入在一定空间(或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煤气设施送气前要用蒸汽或氮气置换设施内的空气。待未端放散见蒸汽或氮气后,方可引送煤气。 3、停产、检修的煤气设施必须用盲板或闸阀与水封联合切断的形式,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彻底进行置换。还应打开足量的人孔,使设施内部与大气勾通。 4、长时间停用的煤气设施在动火前,必须重新处理残存煤气,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 5、在距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M范围内,严禁火源,煤气设备上的电器开关、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式的。 6、在煤气回收工艺中必须严格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一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回收。 7、煤气回收和燃烧设备应设置泄爆装置,以防止发生爆炸事故时,造成设备损坏。煤气用户应装有低压报警器和自动切断阀以防止回火爆炸。 8、工业炉窑点火时,应严格执行先点火后给煤气的原则。如一次点火不成功,应排尽炉膛内残存气体,然后再按点火程序操作。 9、煤气检修动火是一项危险工作,各施工单位在动火前必须按规定提前办理《危险工作申请书》,不论是停气动火或正压动火都应由专业部门取样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符合动火要求,取得保卫部门的《动火证》后方能施工,施工中应有防毒措施,施工后要清理火种。二、如何预防煤气爆炸事故null 一、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安全规程,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二、停、送煤气必须经过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后再操作; 三、停气后必须用盲板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如有V型水封,必须与切断阀并用,并保持水封溢流管溢流; 四、凡是煤气设备(管道)动火,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测,批准后方可作业。 预防煤气爆炸的四项原则null 一、煤气燃烧的概念 1、什么是煤气的燃烧 煤气的燃烧与其它可燃物质一样,是伴随着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煤气燃烧的特点是只要达到氧化分解所需热量,便能着火燃烧,并能在很短时间内全部燃尽。  2、煤气燃烧的条件 煤气燃烧同样需要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煤气是含有CO、H2、CH4以及不饱合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它的燃烧必须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充当助燃物质,同时必须有火源或达到煤气燃点的高温。 总之,煤气的燃烧和其它可燃气体一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实现。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煤气都不能燃烧。 第四章 煤气的着火事故与预防第一节 煤气的燃烧null 一、容易发生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 煤气的着火事故与爆炸事故关系密切,爆炸往往引起着火,相反,着火也可能引起爆炸。由于煤气极易发生着火,如果煤气设施附近有火源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引发着火;在带煤气作业或抽堵盲板时,使用铁制工具,由于敲打或磨擦产生火花,也会引起着火;在运行的煤气管道上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动火作业,很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措施,雷击后也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停气后,未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动火时易发生着火事故。另外,煤气管道置换合格后,动火部位的杂质清理不净也容易引起管道内部着火。 第二节 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null 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办法: 1、煤气设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严密性试验,运行的煤气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煤气泄漏。 2、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附近严禁一切火源。 3、带煤气作业时,要防止出现火花,应使用铜质工具,在特殊情况下使用铁质工具时,要涂黄油,并严禁敲打。 4、煤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保持完好、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5、不准在煤气设备上架设非煤气设备的电器设施,防止电火花引燃煤气。 6、在堵抽煤气盲板作业中,盲板和一切吊具应有防止磨擦产生火花的措施,煤气作业的照明应在10米以外使用投光器。 7、穿越高温区域的煤气管道应做隔热处理。 8、在煤气设备上正压动火时,设备压力低于200Pa,严禁动火。 9、在停气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清除易燃物,并尽可能地向设备内通入适量的蒸汽。 10、煤气设施动火时,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备好灭火工具,发现火情立即扑灭。 11、凡煤气设施动火,必须经设备主管部门同意和保卫部门批准,制订防火措施,并经煤气防护站检测合格后方能施工。 二、如何防止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 防止煤气泄漏、防止煤气与空气混合及防止煤气接触火源是预防煤气着火的根本措施。控制了以上三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根本上防止了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null 一、 发生煤气中毒后,立即将中毒者移至危险区域外上风侧的新鲜空气处。 二、对发生煤气中毒的区域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煤气地区。 三、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电话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厂调度、安全处有害气体检查站和医务部门,将中毒的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汇报清楚。 四、在煤气检查站人员未到前,要将岗位用的氧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卸下,缓慢打开气瓶开关对在中毒者口腔、鼻孔部位,让中毒者吸氧。无氧条件下可以启用现场风源。 五、抢救时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畅通。 六、抢救时将有阻碍中毒者呼吸的衣扣、腰带、鞋扣解开,使中毒者放松,这样可以对中毒者起到缓解作用。 七、冬季要保持中毒者的体温,适当盖上被子,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法。 八、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对无自主呼吸的中毒者,使用强制呼吸功能,成人12-16次/分钟,在输氧的情况下送医院抢救。 第五章 煤气事故的处理第一节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如何进行抢救null 一、组织现有人员投入事故抢救,并立即向生产指挥部门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尽快通知设备、安全、保卫、医院、煤气防护站等部门前来救援。 二、煤气爆炸后未引起煤气 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向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以防止二次爆炸和着火,在彻底切断煤气来源前,有关用户必须停用煤气。 三、煤气爆炸后引发煤气管道着火时,严禁切断煤气来源,应按着火事故处理。 四、煤气爆炸事故后造成煤气大量泄漏时,应指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同时组织切断煤气来源,进行设备吹扫和处理工作。 五 、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备有检测和通讯器材,做好互保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在爆炸地点40M内严禁有火源和高温存在。 七、煤气爆炸事故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引送煤气恢复生产。 第二节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如何进行处理null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一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现场应由事故单位、设备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安全部门和煤气防护站人员组成临时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工作。 二、事故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抢救工作。有关的煤气闸阀、压力表、蒸汽和氮气吹扫点等应指派专人操作和看管。各单位要保持通讯畅通。 三、设备或管道因轻微泄漏煤气引起着火时,可直接用湿泥或湿麻袋扑灭,还可以用蒸汽直接灭火,然后再制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对漏气点进行处理。 四、当设备或管道因泄漏严重,火势较大时,应采取以下灭火方法:停止该管道有关用户使用煤气,将煤气来源的总阀门关闭2/3,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同时向管道内通大量蒸汽或氮气进行灭火,应注意煤气压力不得低于2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总阀门,发防止回火爆炸。同时应注意煤气压力不能过高,因压力过高,火势必然大,火情不容易控制。 五、直径小于100mm(含)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将煤气阀门关严,切断煤气来源,火焰可自行熄灭。第三节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如何进行处理null 七、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阀门、法兰喷水冷却,以防止设备烧坏变形。如煤气设备、管道温度已经升高几近红热时,不可喷水冷却,以防止设备变形或断裂。 八、煤气管道的排水器着火时,应立即补水至溢流状态,然后再处理排水器。 九、在灭火过程中,尤其是火焰熄灭后,要防止煤气中毒,扑救人员应配置煤气检测仪器和防毒面具。 十、灭火后,要立即对煤气泄漏部位进行处理,对现场易燃物进行清理,防止复燃。 六、管道内部的杂质发生着火时,可将管道的人孔、放散等可能窜入空气的部位密闭封死,使火熄灭。null 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强制送风式面罩、自然通风式面罩及手持便携式检测仪。第六章 煤气安全防护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防护仪器有三种类型: 自然通风式、强制送风式、隔离式。 公司各单位配备的防护仪器有以下几种:null第一节 氧气呼吸器(AHG-2型) 一、氧气呼吸器实物图null二、氧气呼吸器结构面具呼吸软管压力表气囊减压器手动补给自动补给氧气瓶清净罐气瓶开关哨子null三、氧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1、首先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所显示的数值,是否达到10Mpa。 2、将面具戴好,做几次深呼吸,按手动补给阀,观察呼吸器各部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无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摘下面具关闭氧气瓶,按手动补给排出气囊中残余气体。 3、使用时,人员根据脸形选用适当面具。将呼吸器佩戴好,右肩左斜,先打开氧气瓶开关,戴好面具,使用人员相互确认后方可进入险区工作。 4、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数值,当低于5MPa时,立即退出险区,未退出险区时,严禁摘下面具。退出险区后,及时更换氧气瓶可继续工作。 5、使用完毕,先摘面具,后关氧气瓶,拆下氧气瓶,进行氧气充填备用。nullnull第二节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表空气瓶开关空气瓶正压型全面罩快速接头正压型呼吸阀减压器背托一、空气呼吸器的结构背带null 二、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1、将快速接头接好,打开空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数值,应在26-30Mpa. 2、关闭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在5分钟时间内,压力下降不大于2MPa,说明气密性良好,轻轻按动供给阀,当压力降至4-6Mpa时,报警器发出声响,证明低压报警功能正常,拔下快速接头。 3、将空气呼吸器背好,调整好肩带、腰带,插好快速接头,将面罩挂于胸前。 4、进入煤气地区,打开空气瓶开关,带好面罩,将头带调到合适的位置。做2-3次深呼吸,感到畅通,可进入煤气地区。。 5、工作过程中,注意气瓶压力,当报警器发出报警时,立即撤离现场,更换空气瓶后方可工作。 6、工作完毕后,要先摘下面罩,轻轻按下供给阀,关闭空气瓶,再次轻按供给阀,拔下快速接头,摘下背板,将背带固定好。nullnull第三节 自动苏生器(ASZ—30)一、自动苏生器外观null二、自动苏生器的结构(1)氧气瓶氧气瓶开关减压器压力表活肺器吸痰瓶呼吸阀配气阀null自动苏生器的结构(2)外源接头高压导管面罩口咽导管开口器夹舌钳活肺器呼吸阀气囊校验囊头带null三、苏生器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打开氧气瓶观察压力表是否达到10MPa,关闭氧气瓶,打开配气阀,将余气排放干净。 2、抢救患者时,使患者身体平躺,解开领扣、腰带,注意保暖,将患者双肩垫高15cm,头部尽量向后仰。 3、根据患者的中毒程度,选择正确的抢救方法: 有自主呼吸时:将呼吸阀、气囊、导管及面具接好,打开氧气瓶,调节配气阀,进行氧气自主吸入,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输氧不要过早终止,直到苏醒、知觉恢复正常为止。 无自主呼吸时:将活肺器与校验囊、导管接子,打开配气阀,调节活肺器动作,每分钟达到12-16次后,立即摘下校验囊,更换面罩,扣在患者嘴部,戴好头带,进行强制输氧,并观察活肺器控制杆动作是否每分钟达到12-16次。动作过快时,用引射器清理口腔异物,动作过慢时,应检查面部严密性,直至达到自主呼吸后,转换按自主呼吸输气操作。 4、在抢救时,要随时观察压力表,当压力降低3MPa以下时,接好外接氧气瓶。 5、现场救护:应同时携带1-2个氧气瓶,以保证输氧的连续性。 6、抢救结束后,应将所用部件摆放整齐,以免丢失,影响以后的使用,与人体接触的部件应清洗、消毒。氧气瓶压力低于规定的数值时要重新充填,以保证苏生器随时达到使用状态。 nullnull一、CO报警器外观传感器报警灯显示屏确认键上功能键下功能键第四节 CO报警器null以Pac-Ⅲ型CO报警器为例: 1、开机时,按住带有喇叭标记的“确认键”按钮,持续3秒钟,即进入开机状态。 2、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液晶屏所显示的数据,以保证人身安全,当检测数值超过预设报警点数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当低于预设一级报警点数值(30ppm)时,按“确认键”可停止声光报警。 3、使用时尽量避免与蒸汽接触或在高浓度气体情况下直接检测,以免造成传感器过早损坏。 4、关机时,同时按下“上功能键”和“下功能键”3秒钟即可关机。二、CO报警器使用方法nullnull再 见!
本文档为【煤气安全防护知识讲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5256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7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8-06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