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知德资料》

《来知德资料》

举报
开通vip

《来知德资料》来 知 德 传 《明史·列传》 来知德,字矣鲜,梁山(梁平)人。幼有至行,有司举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于乡①。二亲相继殁,庐墓六年,不饮酒茹荤。服除,伤不及实禄养②,终身麻衣蔬食,誓不见有司③。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所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心学晦明解》诸书,而《周易集注》一篇用世尤笃。自言学莫邃④于《易》。初,结庐釜山,学之六年无所得。后远客虬(求)溪山中,覃思者数年,始悟《易》象⑤。又数年始悟文王《序卦⑥》、孔子《杂卦⑦》这意。又数年始悟卦变⑧之非。盖29年而后成书...

《来知德资料》
来 知 德 传 《明史·列传》 来知德,字矣鲜,梁山(梁平)人。幼有至行,有司举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于乡①。二亲相继殁,庐墓六年,不饮酒茹荤。服除,伤不及实禄养②,终身麻衣蔬食,誓不见有司③。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所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心学晦明解》诸书,而《周易集注》一篇用世尤笃。自言学莫邃④于《易》。初,结庐釜山,学之六年无所得。后远客虬(求)溪山中,覃思者数年,始悟《易》象⑤。又数年始悟文王《序卦⑥》、孔子《杂卦⑦》这意。又数年始悟卦变⑧之非。盖29年而后成书。 万历三十年(1602)总督王象乾、巡抚郭子章合词论荐,特授翰林待诏。知德力辞,诏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给米三石,终其身。 ——选自《明史卷283·列传171·儒林2》 (田光国辑) 征君来瞿唐先生知德 黄宗羲① 来知德字矣鲜,号瞿唐,川之梁山人。十岁通举子业,举嘉靖壬乡试,以终养不上公车。亲殁,庐墓六年,遂无宦情。至万县山中,潜心30年,以求“易象”,著错综图。一左一右曰错,六爻相反,如乾坤是也;一上一下曰综,反对如屯蒙是也,以观阴阳之变化。著黑白图,以验理欲之消长。万历壬寅,司马王象乾、中丞郭子章交荐,除授翰林院待诏。疏辞,令以原衔致仕,年80卒。 先生之学,与程子、阴明有异同者二端。谓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物格而后知至。克已复礼为仁,养心莫善于寡欲。此三句话,乃一句也。何也?物也、已也、欲也,皆有我之私也。格也、克也、寡也,皆除去有我之私也。紫阳是说前一步功夫;阳明是说后一步功夫,谓明德即五达道也。自其共由于人谓之道;自其实得于已谓之德;自其通于天下曰达;自其诏于天下曰明。非有二物也,即敬止仁敬孝慈信之德也;言齐家孝弟慈之德也;言治国宜家人宜兄弟父子足法之德也;言平天下,老老、长长,恤孤之德也。一部《大学》,绾结于此二字,不言道而言德也;有诸已而后求诸人也。此正五帝三皇,以德服人之王道耳!若以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为明德,则尚未见之施为,以何事明明德于天下哉!谨按以物为欲,或问中孔周翰,已有是说,但孔以为外物之诱,先生以为有我之私,虽稍不同,然有我之私,未有不从外诱者也。 夫格物为初下手工夫,学者未识本体,而先事于防欲,犹无主人而逐贼也。克已之主脑在复礼,寡欲之主脑在养心,格物即识仁也,即是主脑,不可与克已、寡欲相例耳!明德为虚灵不昧,无一象之可言,而万象森然,此体不失,而行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自无隔核,乃谓之达。故谓五达道在明德中则可,谓明德即五达道,则体用倒置矣。其论心学晦明,天实囿之,若是一阴一阳之道,继之者未必善矣。呜呼!人自囿之,而归咎于天,可乎! 又曰(附记):先生之学,以本体上用不得工夫,凡涵养未发持敬,一切抹杀,止于念之动处,分别其善恶而为之去之。其所谓格物者,乃是克伐怨欲之不行;所谓明明德者,乃事为之末务,无不入于粗机。将虚灵之本体,让于佛民,可谓惩咽而废食,终其为无头之学问而已。且阳明之学失传,其门人无不以知善知恶,从已发处下手,识者方欲挽回未发。先生未必有所蹈袭,不知已流入窠臼也!数十载空山独学无朋,师心自智,无乃可惜乎! ——选自《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下一(李克明辑) 注释:①《明儒学案》的作者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明儒学案》的哲学思想上反对宋儒(程、朱)“理气在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反对“测度想象”,求见实体……他的这些主张与来知德研《易》重视“象数”有共同之处,所以在《明儒学案》中,他对来知德学术思想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是比较高的。 仁 贤 家 声 田光国 题记:以下“仁贤家声”、“儒林风范”两部份和“旌表流芳”、“卓异见解”两部份中的几篇,是根据我十多年来从《明史》、《四川通志》、《梁山县志》、《四库全书总目·经》、《高梁耆英集》以及从报刊上搜集的十多万字的资料编写的,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了处。 ——田光国 来知德,字矣鲜,别号巫峰道人,不不子。这些名号,都各有取义,如知德、矣鲜,是依据《论语》“子曰:知德重,鲜不及矣”。他喜巫峡中瞿唐峡、滟 滩之胜,遂号瞿唐,别号巫峰道人。再因母孕时梦光白鹤临家,又别号不不子。 这位掘遗启后的注《易》大师,出生于蜀东梁山(梁平)沙河铺(仁贤镇)。来姓是梁山世称高、古、涂、来四大望族之一,然考其族谱,亦非土著,乃是元代移民。其先祖原籍越国萧山县(今浙江省萧山县)后迁湖北麻城。元末顺帝时,其先祖来泰,西山来家洞,后代定居于此。因子孙繁衍,分支迁居梁山各处。其四世孙志高一支,迁居沙河铺与老营场交界处釜山(今华安村),即夫子之诞生地也。 焚 据 恤 贫 夫子的曾祖来昭,习诗书,步士林,领岁荐监生,入仕林文林郎,出任云南省宜良县令。居官清慎勤能,清名素著。晚年致仕,回归梁山息养田园,仁爱之怀益著。眼见贫亲困戚,尤其那些向他借贷过钱粮的人,生活贫困,时日难工,哪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一向乐善好施的来昭心想,不如把他们请来,当面一把火,烧了那些借据,好让他们解除负债未还的思想忧虑,各安生理,也尽一点和乡亲、睦乡邻的心意吧。 于是,他粗备酒食,还在厅上摆一盆炭火,邀请那些欠债的穷亲戚来家。他静坐着等待,直到那些脸带菜色的穷亲戚陆续到齐后,他便叫他们上座吃饭,并殷勤地劝酒,一直等到亲友们吃完饭时,他才向大家说明他请客的原由。说完就做,当众按名验约,读一张,烧一张,直到读完烧完……。堂中感激之声此落彼起,大家从心灵深处崇敬这位焚据恤贫的好人。 仁声传播四方,虽是仿效的战国时冯谖代孟尝君焚券旧事,但开创了梁山县仁贤家声的先河。 义 还 遗 金 昭生子尚廉,乐善好施,继承来氏家凤。 尚廉生子来朝,夫子之父也。因义还遗金,被朝廷敕封义士,赐乡名为仁贤,建石碑于道旁,这就是沙河铺改名“仁贤乡”的缘由。直到今日,来朝义士谱写的感人乡曲,仍流传在民间。 夫子曾祖来昭,从他焚券扶贫后,家中积蓄已尽。祖父尚廉又乐善好施,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到生父来朝成家后,生计难以自给,便告别农耕,迁去沙河铺塘铺(街上),经营小栈(旅店),用夫妻勤劳的双手,操持店务谋生。 在那时局不太平,官兵行行,马蹄得得,夫役串串,匆匆爬行在塘铺街头时,来氏小栈的店门,也半开半闭的苦熬着。一天黄昏,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操着外地口音,住进了客店,并把随带的包袱交给了主人保管。主管默默地吃过晚饭,早早地关门歇息了。 一更、二更在沉闷的时光中流逝,在快到三更时,街上突然响起嘈杂的人喊马嘶声,“抓力夫”的吼声,夹杂着打门砸物的可怕 声,吓坏了睡后惊起的来氏小店主客三人。来朝叮咛其妻说:“你守屋,我和客人出去躲一躲。”接着,后门一声轻响,主客二人悄悄地出去了。只有来妻莫可奈何地忐忑不安的守候着。 邀天之幸,来氏鸡行店未受到惊扰,迎来了平安的黎明,来妻带着一夜的疲惫不安窥视着后门,终于盼回了满身尘土的丈夫。 “客人呢?”来妻不禁抢先问丈夫。 “慌七忙八的乱跑,各找各的藏身处,跑散了。”来朝答道。 “天快亮了,客人想必会找回来的。”来朝补充说。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来朝夫妇都是在盼望和念叨中度过的。 晚上,一灯如豆,简陋卧室的木床上,放着那还未回让路 的客人留下的那只包袱。来朝从床上包袱拿在手中掂了一掂,摸了又摸,凭他开店的经历,估计着对妻子说: “包袱中像是银子”。 “打开来看。”来妻随口说。 “动不得,包袱是客人的,客人不在,怎能随便打开”他把眼睛一瞪,瞅着妻子不满意的说。 “我是想看一下是啥东西,好收检。难道我还想瞒他一点东西。”来妻辩解说。 “原物归原主,是开店人家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是决不能违犯的。如果把包袱打开来看了,他歪起心说话,你说咱办?处事为人亏心的事不做,防人之心也不可无。话丑理端,你想想看。” “对,对,还是你想得周全,那你就想法检好啰。” 在夫妻默默沉思中,来朝手中拿着那个包袱,联想到祖父的为官清正,致仕后还焚据恤贫;父亲的乐善好施,历历在目。来氏忠厚传家的家声不能玷污,人穷志不穷,昧心利已亏心事决不能休憩,这才是正人君子。于是,下决心保存好这个包袱,等待客人来领取。 在那动乱的岁月,如何把包袱保存好,成了他们夫妇的难题。来朝独自漫步在店里苦苦地冥想着。抬头望见供奉来氏昭穆的神龛,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把包袱平放在神龛上,当成菩萨的座子,菩萨摆在上面,前面用香炉烛台遮掩,站在地上是看不见包袱的。银子又不怕薰火燎,强盗也不会想到神龛上有宝,还未听说过偷家神的蠢贼哩。他不禁哑然失笑了。计谋一定,便如法炮制。再站在地上往上一看,只见香炉、烛台、菩萨,不禁会心的笑道:“稳委!稳委!” 倏忽三年过去,夫妻俩是在遵循“天理良心”的古训中默默度过的。 一天中午,店内来了一位空着双手,行色匆匆的中年客人。见了来朝也不打招呼,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随着便道:“三年了,三年了。”相视之下,来朝觉得来客似曾相识,但总又回忆不起是谁。相对片刻,客人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开口又是“三年了”。来朝疑虑地望着他说:“客官,有事请讲。”客人在激情稍稍平静后,经过短暂思考,试探的说道:“我姓王,新宁(开江人)人,三年前的一天黄错,投宿宝店,交了一个包袱给来老板保存。那天晚上三更时候,街上兵拉夫,我与来老板一同从后门出去躲避,跑出去不多远,水火不容情,我在路边小便,来老板往前面直了。谁知我命运不好,被队伍的总爷拉去当了力夫,开差到了川外。为了活命,一时当夫,一时当兵,总是无法逃回四川。苦扎苦挣熬过三年,终于逃脱劫难,有幸生还。有缘再踏宝地,请问来老板还记不记得起我寄存包袱的事?” 这件讨还三年前投宿放包袱的奇事,早惊动了小街的乡亲四邻,围上一屋来看稀奇。来朝也逐渐回忆起客人的音容笑貌,他当然坦然笑道:“客人所说的话不假,神灵保佑,包袱原物存在。但店家的本份,也是防止错还外人,请王客官当众写出包袱内所存东西的清单,数目多少?再当众打开包袱清点交还,免生是非。” 客人写好清单后,来朝从容地从神龛上取下那个积满厚厚灰尘的包袱,放在地上,让人众当场清点。一打开包袱,白花花二百两纹银摆在众人眼前,连零星的铜钱,也原封未动。事实说明,主人、客人都是两不欺心的忠厚君子。来朝欣慰地了却了三年来的一件心事。客人激动得眼含热泪颤抖着双手捧着包袱,只是连声说:“好人!好人!”他们心里明白,二百两纹银,可值三五口人一份家业呀!等候的时间也不是三月五月,而是三年哟。 来朝义还遗金的事,轰动了当时,互相传颂:祖父当官致仕后,焚据恤贫;孙子落得开小店,却能义还遗金。富时不贪心,贫时不亏心,不愧“仁贤家声”。美名流传,来朝逝世后30来年的万历二十一年(1593),岁次癸 仲冬经梁册邑令赵世显,请旨敕封来朝为义士0,并于沙河铺大路侧,去釜山路口对面(今食品站外面,去金带乡的公路口)竖建“仁贤乡”大石碑一座,用彰其善。其碑民国犹存,沙河铺因而更名“仁贤乡”至今。 儒 林 风 范 田光国 异禀儒童 大明嘉靖四年(1525)岁次乙西的十月初五日,注易明经的陷逸高士来知德,诞生于四川省州梁山县西路沙河铺与老营场(礼让)交界处釜山右侧的木屋里(今仁贤镇华安村白鹤湾)。父亲来朝字清溪是闻名遐迩的皇帝敕封义士,母亲世称圣母丁氏。兄弟二人,他排列第二。 釜山,是浅丘中像覆锅一样的圆形土山。后枕展翼欲飞的白鹤岩,前瞻雄卧的梁山八景之一的赤牛城,左右浅丘时断时连,平展伸延,气势开朗,在农舍点点,翠竹蓬蓬,阡陌纵横,山青水绿,荷莲田田,稻香阵阵的美景之中,镶嵌着一条川东上成都的青石塘大道。人来人往,不时马过轿迎,给宁静的田园风光,点染出一派生机。宅前约百步,流淌着波光粼粼清溪河,小巧的石拱桥(来家桥)横跨两岸,构成一幅小桥、流水、田舍、嘉禾的田园佳景。夫子讲学的釜山堂遗址犹存,紧与出生地比邻。笔者有幸造访于此,仿佛逸士高风犹存。 来知德幼年独具异禀,聪慧过人,八岁能诵经史,九风能作诗词,成以孝行名世,学宫授与“孝童”美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行的精进,名列县儒学生员门墙,研读于县学宫明伦堂,成为茂才之佼佼者。 《梁山县志·杂识》记载着他幼年时的两件传说: 白鹤兆生 他母亲怀他时,曾梦见一蓝衣人,身骑白鹤飞到他家来了。正在白鹤准备高声鸣叫时,蓝衣人急忙手抚鹤顶说道:“不不不。这就是他别名不不子的来由,折射出他自知非紫袍玉带的富贵中人,唯有去学圣贤,跨鹤翱翔,以一领蓝衫终身而已。 吏兆朝命 在他幼儿时,家中突然来了一位衙门的文案师爷,名叫闰庚的,手执一本硃砂写的册子向他父亲报喜说:“我梦得朝命,令公子已工蒙翰林院题名,载在御录丹书上,写了一份回忆录,专门前来向你报喜,预贺令郎高中”。但他父亲并未由此欢喜,只是恭敬的答谢说:“吾儿多病体弱,但求长寿就满足,不敢妄求富贵”。 这些终属附会传说,但瑕不掩瑜,他独负异禀的资质确是存在的。 秋 闱 高 中 嘉靖三十一年(1552)岁次壬子的金秋季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荟萃着马蜀大地各府州厅县芸芸儒学生员,齐集贡院,隆重例行的三年一科的秋闱举人乡试。时年27岁的梁山来知德,也是参与考试的一员。考试揭晓,他以礼经科和中四川乡试第五名。 在封建的仕途中,考中了举人,便取得了由庶民百姓进入了读书人(士子)的行列,也进而取得由士而官的资历,这不但是他个的荣耀,也是地方的文风盛事。所以《梁山县志》记载着“县学宫明伦堂当年春天出现五彩灵芝的吉祥征兆。”从地理学上说,灵芝是不会重型长在蜀东的梁山县的,更不可能生长在县城南门内河边的学宫,不知是把一支什么不知名的奇花或菌类植物附会成了灵芝。这是歌舞升平的封建社会常有的事。 来知德不是粉饰太平的灵芝,而是儒林的支真正的灵芝。 请 辞 建 坊 明代的政令,新科举人回到原籍,依例准许举办庆典,还可在出生地方,由闾里筹集资金,建修举人牌坊,以示朝廷恩典。他中举后,在成都参加为庆贺新科举人高中的鹿鸣宴时,越众而出,向主试御史喻吴皋请求道: “鲰生始进,无毫毛裨益桑梓,以坊金累闾里,义所不安,请辞。” 他敢于打破世俗惯例,不求虚荣,说明了他虽高中举人,取得做官当老爷的资格,却不是想的如何追求荣华富贵,而是以克已爱乡的真切情怀,请辞建坊。这种裨益桑梓的义举语惊四座。喻御史突闻之下,惊喜之余,大加赞赏。欣然破例准许他不筹资建举人访的请求。又见他衣著朴素,量非家境宽俗之人,当即馈赠他路费30两纹银,替他解决困难,也被他婉言谢绝。激情所致,御史当众书写“清节可风”四字以赠,移文县署赠匾嘉许,悬挂其庭。并书赞词道:“来君凤毛麟角,他日非名卿即名贤,始进如此 ,服官可知。” 同时移文县学署,发茂才古之贤、戴浩等三十八人,送至门下,待学于釜山堂,为桑梓培育品学兼优的人才。 这就是来知德夫子,崭露头解迈出的不贪、不妄,爱乡、恤民的第一步。 中试时,监察御史喻吴皋发起在应科兴人中采辑佳联艺事,七十余人参与其事,由喻御史亲自命题、收阅、审辑。来知德联云:“高名千古陈惊座,学似苏韩;好句当年赵依楼,辉联斗壁。”被征为当时名联。 会 试 不 第 夫子自壬子岁中举后,时跨三年的乙卯岁秋,在双亲的期待下,亲友们的劝勉中,束装告别家乡,前去大明朝天子住的地方北京城,参与明下丙辰岁科举的最高春闱会试。若得中一甲赐进士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由于是天子主持的殿试,便可拜为天子门生,簪花披彩,打马游街,让人饮仰,还赐宴后苑名曰琼林宴,一朝便誉满全国。若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便可进入翰林院,为天子持掌文书事宜。就是考中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也可直选县官了。这是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下士人们向往的最高科名,风华正茂的来举人知德,当然无例处参与会试了。 可惜该科失意,不第而归。 但他并未由此灰心丧志,仍以追求儒学而自励自勉! 越五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岁次壬戌春,他在京再次参与会试。临考前,夜梦独登巫峰之巅,在饱常峰岫秀拔山川汇归之胜以后,似有所悟,山川毓秀,乃文风清节之象征,非富贵之兆也。 虽临行场遵制会议如仪,果如自测而再不第。 暗 室 无 欺 会试后,一伙落第举子,仍留居京师,道貌岸然、诗酒酬答,藉联友谊,实营仕途。然饮食男女之大欲存焉,举人们多在壮年,少数离家日久,难奈寂寞,牛花惹草,至所难免。因听闻来知德寓所邻居,有一美妇,丈夫囚于狱中,愿自献身以求周济。夫子拒之,并晓以修身洁行之义,使她感化而去,于是来君子之名鹊起。好友们都佩服他不欺暗室,洁身自好。但也引起一些举人的怀疑,不相信世上真有柳下惠,因而密谋捉弄他,试一试是真道学,还是伪君子! 于是,藉名祝贺他的高尚风格,大摆酒度于妓院,托名寓所,蓄意纠缠,意在把他灌得酩酊大醉,昏睡不知,放在先就找好的一个很有狐媚手段的妓女床上。还再再嘱咐,叫他使尽手腕,引诱上钩,以逞一快。捉弄者们继续留在妓院,饮酒作乐,等待着看这位君子的笑话。 翌日黎明前,来知德从蒙胧中醒来,首先感觉香气扑鼻,便知有异,正打算坐起,手一动便触及到嫩滑的酥胸,异常刺激,立即唤醒他不欺暗室的道德观,也感到陷阱的恐怖,更激起他强烈的义愤。一跃而起,跳下床来,连声大呼:“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面对惊讶而赤裸躺着的妓女,严肃的吩咐:“把我的衣服拿来。”这妓女虽有一套摄人手段,但在知德夫子的凛凛正气面前,无力施为,只得取出衣服,还准备服侍他穿戴。又听他教训道:“自爱些;去吧。”夫子接过衣服,从从容容的穿戴整齐,迈出他的圣贤方步,端然勿犯的走出妓院。 戏弄者和妓女们只落得瞠目结舌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身影,禁不住同声赞道:“柳下惠其人!” 焚 引 示 志 他在二次春闱失意后,又遭到少数同伴的戏弄,产生了不愿再逗留北京这座喧闹城市的想法,宁愿纵情名川大岳舒畅一下情怀。正在举棋不定之时,忽得家书:父亲患脚疾不良于行,母亲患眼病起居艰难,在“孝为万事先”的促动下,决心杜绝仕路,亲侍双亲于林下,想与好友磋商,料难有人赞同。但决心已下,义无反顾地把会试的文书证件,一火而焚,以坚其志。奋笔题诗道:“莫道红尘客子知,殷勤谢尔夜题诗,两行黑字催人老,一幅乌丝觉我痴。万里鹏程何足论,双亲鹤发已多垂,此中有路觅尧舜,东海宣尼是引师”的示志诗。 他这焚引示志的举动,使在京的亲朋好友非常震惊。一位姓周的挚友,激动得流着眼泪说:“本朝重视科举,你把会试的文凭全部烧了,读书人的出路也断了,看你今后怎么办?”他很感激朋友对他的关心,但毫不后悔地坦然道:“读书人不是只有功名利这一条出路,还有一条做圣贤的道路可走。做圣贤就不论你命贵命贱都可以去做的。我割断的只是做官求利禄的这条肠子,走的是学孔子、做学问的道路,难道这条路我不能走吗?”争论之中,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便找出黄绢一幅,笔酣墨饱地大书“愿学孔子”四字缚于手臂,从北京回家,沿途辗转数千里,过闹市,涉乡野,车船驴轿都不取下,一直佩戴回家。他以“愿学孔子”明其志,而置身世外,哪计较他人的评讽?! 后又写下《了心歌》以自慰:“泰山岩岩海汪汪,洙泗真源派许长;兰挠桂浆驾一航,排开闾阖登宫墙,大叫仲尼从明堂,鸣珠佩玉共趋跄,回琴点瑟绕铿锵。” 他佩戴“愿学孔子”的字幅撞府过市的狂劲儿,已显出他逸士的个性,与历史上的隐逸狂士黄石公弃履戏张娘、三顾茅庐中刘备遇到的诸葛岳父黄承彦倒骑驴儿潇洒泉林的风姿,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孝 友 绵 延 他回到釜山家里,便在父母的床前,摆上一张小床,睡在那里,便于对父母问寒问暖。还说些在京城有趣的事给父母听,做些仿效老莱子晚年娱乐的故事给父母看,极尽孝行。侍亲余暇,便默坐静室,悟太极图象,无我无人,钻习《易》理,更以知足常乐以自慰。还在堂屋上写上对联:“采服堂前,幸喜双亲今八十;红尘路上,不将一日换三公。”表明心意、谢绝仕途,以尽孝行。由于胸无尘渣,虽生活清苦,却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出一个愁字,乐观自赏。 嘉靖四十三年(1564),岁次甲子,双亲寿享耄耋,瓜熟蒂落,先后谢世,治丧礼成,卜葬于宅右釜山,虽近在咫尺,仍筑庐守墓六年之久,不茹荤酒,克尽古礼。 双亲亡,长兄知行健在,县学生员。他事兄恭顺,每随兄行,必敬兄先行而侍其后,遇亲友宴请,如无其兄,从不独往。贵在持之以恒,一生如是。 对于来氏族众子弟,不论亲疏,凡贫穷的赠以衣食,不令因贫穷而废学,常把他们聚集釜山堂,节衣缩食,多用周济。即使到年近古稀,应事接物,只分老幼尊卑的次序,不以贫贱富贵待人,耕读为本,乐享田园。自称其家为“快乐庵”,人皆颂之,慕之。 纵 情 山 川 “遨游五岳,求友四海”;“寄情于廖廓,归宿于仁义”,是夫子悟道自然的生活写照,纵情山川的琐事,也反映出他严于律已,克已待人的风格。 隆庆二年(1568)戊辰岁春游吴,有好友张子功偕行,共赴南京燕子矶,感山川之胜,夫子激情满怀,即兴赋诗,立成数十首,才华惊人,众友赞曰:“文若鞭风驾霆,周游六合之外,然自嫌庸笃。” 洲华山至鸡鸣关投宿,夜闻邻妇悲号恸哭,询问店主。得知一妇人,因负债难偿,已立券将身卖与他人,以抵其债,明日便离家前去,故而全家悲啼。夫子怜而赠银八两,以赎其身,自己却勒紧裤带过日子。 游峨眉、太和(武当山古名)、庐山之间,著有《太和山述悟赋》、《峨眉山赋》、《游吴稿》、《太和稿》、《鞋山》等篇,不下数十万言。 他在纵情山川之时,有同郡好友夔州府人傅时望同行。傅城《重刻来瞿唐先生录引》写道:“先生戊辰游吴,古建吾公送先生游山资不受,余窃疑之。至丁丑(万历五年1577),先生游峨眉,余与家兄送(他)到忠州,周东郊公又赠山资,先生又不受。到了船上,傅忍不住问道:“先生旅费并不宽裕,为何一再辞谢好友馈赠?”夫子答曰:“鸿雁啄人间粟,决不能摩霄。”可见夫子俭以养德的可贵风格。傅时望不禁赞道:“我只知先生是文章中豪杰,今天更知是非份不取的清高之士。” 时望还回忆写道:“顺庆府(南充市)陈文瑞公时任宰相,遍求理经名士,闻夫子经学誉世,专人携丰厚礼聘请他。而夫子辞曰:“大丈夫当自主,何趋相门耶?” 辞病不应。当时世谓:“宰相家人七品官,”宰相府客卿的荣耀,可想而知,而夫子毅然辞去,可见他不趋权势的高贵品德。 癸未岁末(万历十一年1583)傅再揩夫子游忠之铁凤山(忠梁交界之铁门山)读到夫子注释的《大学古本》稿,称赞先生领悟的深妙,注解的新意,非常人所能及也,自感学无所得而汗颜。 在游历山川的间隙中,夫子曾应邀去奉节、万县、新宁(开江)等外讲学授《易》。 古今对来知德《易经集注》的评价 《易经集注》概说 田光国 《周易》源于伏羲氏所绘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后经周公、文王、孔子不断充实和演述而臻完善。用象征自然变化的《易》象卦爻,来推测自然变化和人事吉凶,范围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都可以引用《易》的判断。意图引导人们从顺应天地鬼神的地位,上升到支配天地鬼神的地位,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道理,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铺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对自然加以调整、控制,为人类造福。继承了古人求生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蕴藏着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的哲理。但它毕竟是以卜筮为主,用卦爻中的干支排列和五行生克的程序,采用违反逻辑推理的比附手法,而推断人事吉凶,乃至“国家大事,先筮而后卜”。 但历史始终是前进的,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人们对占卜的结果,就不大相信了。至战国时,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仍把《周易》排列五经之首,主张“不占而已矣”,大儒荀子更明确的说:“善为《易》者,不占。”到汉代占卦方术,流落民间,夸大其词,巧言惑众,骗人钱财,沦为我贱业。魏王弼忽视《易》学源于象数卦爻的根本,舍本存末,尽黜象数,止言其理,使《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理论理,其旨难明,遗害《易》林,以至宋儒程颐专治文义、不论象数,自云只说得七分。朱子直言象失其传,理会不得,直至明代纂修《易经性理大全》,虽针诸儒从注成书,也是以理而言,均不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杂卦》,不知后儒变卦之非,则《易》不得其门而入,则其所注所言者,乃门外之粗浅,非门内之奥妙。故知德夫子衷叹:自孔子殁,而《易》已亡至今日矣。 知德夫子注《易》的贡献,在于挽救了王弼扫象后《周易》存在的象数失传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长夜难明的《易》林危机。以象数为宗,强调理、气、象数相统一。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经论易象,而以卦治之。其注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爻正义,以象数阐释义理,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阐,以象数错综变化,按图索骥,为学《易》者,洞开了门户;为《易》林找回了孔子《易》原壁,因而震惊《易》林,当时誉为绝学。 (后附《易经来注图解·来瞿唐先生易学六十四卦启蒙》等四篇,以飨读者。) 来 氏 易 学 吴正权 明代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来知德所著《周易集注》,在易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本文意在作一简介,以飨读者,更望引起爱好者深究。 来知德先生,一生著作颇丰,达数十万言之巨,其最为著名且流传四百年之久的便要数《周易集注》一书。明清以来的易学界,均把来知德称为易学家、注易大师,将他的《周易集注》及其易学观点谓之“来易”、“来氏易学”或“易来氏学”。这就是来知德被誉为中国继孔子以后,《易》学象数派的第二大夫子、第二个圣人——来夫子、来圣人之由吧。 来氏易学,对当时以至今日的易学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来氏太极图 自有“太极图”说至今,太极图式不外科三:先天太极图,周子太极图,来氏太极图。 先天太极图几科家喻户晓。它与先天八卦图一样,从下面一阳初动到上面的一阴初动,说明了阴阳交替一动一静的道理。周子太极图相传是周敦颐据陈抟所传而画之,它从上到下,将太极、阴阳、五行生克、阴阳相交到万物化生整个过程都表示了出来。 来知德先生则按照自己研究《周易》的体会,结合先天太极图而画出了后人根据其姓氏命名的来氏太极图(见附图)。他认为太极乃“圣人作易之原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尚乎其中”。 来知德先生提出宇宙即一太极,太极推之为六十四卦,易卦的阴阳、动静、刚柔的变化,就是天地万物的阴阳、动静、刚柔的模写,太极八卦不过反映了宇宙的本体,易之象数即是从此本体升华、探讨而来。依此而推之,来知德先生,是先悟透周子太极图之玄机,画出上图后,才著成了那本流传千古的。《周易集注》的。故而才有郭公方伯“以象求易,其理自见”的赞誉。这对于此前延后之以易求易死钻牛角尖者,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启示。 第二,融象数和理气于一炉 对于群经之道的《易经》,自古至来知德先生之前,其注释诠解之多,完全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研易者中,大体分为两“派”;一是象数派,一是理气派(亦名义理派);两派各执一端,相互蔑视。来先生则认为“明理者象”,即易与诸经不同之处,便在于用卦爻来描绘其形象,把天地大小精粗之理,都寓于所绘之象(爻和以爻而画成的卦本身就是一种形象,它们又各自表示替代一种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之形象,并由此而明理)。“对待者数”,八卦之数、爻位之数无不存乎于阴阳奇偶对待的形势之中。“主宰者理”,阴阳变化不处一理也(存在其规律性)。“流行者气”, 即是天地万物之变化,不外阴阳二气的往来流行也。他认为,四者又以象为基础,因象乃理、气、数之实体;无象则理、气、数皆空,无象则理、气、数皆无依据以推论事物。他还对象所取义之原委,以及本卦本爻何以要取此象为喻的道理,详加立阐释,使后学者不仅知其自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第三,提出卦爻错综学说,明析六十四之内在联系。 来知德先生,三十年研经悟易,得出了“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之学说。所谓“错”,是从横的方面揭示卦与卦之间的联系,“综”则从纵向揭示卦与卦间的关联。先生指出:“一左一右谓之错,“错者,阴阳相对也,”这样,指出两个卦在空间位置上的平列;“一上一下谓之综”,“综者,上下相颠倒也”,指出两个卦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来知德先生的“错综学说”,从纵横两个方面、时间和空间之四维顺序中,把六十四卦紧密地联系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明晰了六十四卦的内在联系。来知德先生的这一理论,对后世易学家的影响极大。 第四,独创阴阳对待且相对平衡理论 来知德先生,通过对先天太极图、先天八卦图以及河图洛书的透彻研究,发现并创造了“阴阳对待阴阳平衡”的理念。他认为天、地、人及其之间的万事万物,其内部必然是阴与阳相对应且相对应平衡的,否则,该事、物就早已不复存在了。人体内部若阴阳不平衡,必然发生病变,如不及时调整这种不平衡,就会导致恶果(乃至死亡)。他的这一理念,对于中医中药理论的发展,国人皆晓。可对天文宇宙学理论的贡献却鲜为人知了。我国天文学家刘子华先生,194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毕业时,以《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的论文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刘子华先生在宣布他的“宇宙空间存在着第十颗行星”的研究结论时,受到巴黎大学文学院院长米尔卜勒耶、汉学家马伯乐教授=巴黎天文台台长爱斯克郎恭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的诘难。刘子华先生坦然说:“尊敬的教授们,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们,我的研究结论是来自中国《周易》八卦的卦理,其卦理又是依据中国明代四川梁山一位易学家来知德《周易集注》中关于阴阳对待阴阳平衡的理论而得出的。来氏的注释有很多都是科学的预言和推断,只不过他在历史上是一个超前行动者。不妨请教授们,特别称为汉学家的教授们回头再研究研究吧。” 刘子华以有力的辨答说服了专家们,赢得了专家们的啧啧称赞:“了不起中国人!”刘先生回答说:“对,中国人了不起”! 作为科学上的一桩悬案,40多年以后,1981年1月美国海军天文台,1987年美国国家宇航局先后宣布:经用高级天文仪器已测到太阳系肯定存在着第十颗行星。这颗最边远的行星,就是40多年前中国学者刘子华用殡殓方法所测得并命名为木王星的那一颗,它与天王星相地待而保持天体的平衡,其所在位置即与地球的距离,仅与中国学者所测算的相差两公里多。为此,世界天文界轰动了。于是,国际《易经》热升温了。 来氏的阴阳对待、阴阳平衡理论,对社会和经济学亦产生过重大影响。据《周易研究》杂志载:来氏之阴阳对待之理与整体平衡之道,对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在18世纪中叶所著之重要著作《经济表》产生过重大影响;而《经济表》,曾被马克思誉为“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 第五、易注多独到处 来氏先生之《周易集注》,在解卦注爻中,颇多独到之处,充分显示了他知识面宽、博学多才,以及治学严谨态度。如在注大畜卦六五爻辞“豕贲豕之牙,吉”时,历代注家均望文生义地释为:“小豕初生牙,吉”。唯来氏“训豕贲 为豕隋 牙者,畜豕之木戈 (拴畜之木桩——笔者注),小猪因没驯化,可能跑出去毁坏庄稼等物,用木桩拴起来,止之而后畜养,得吉。”又如注大壮卦九二爻辞“九二贞吉”时,他人所注皆认为九二阳居阴位,应变阳为阴(成六二爻)方吉;唯来氏认为:“九二以阳刚当大壮之时,居中而不过壮,正而且吉者也。”此类精辟独到之见解举不甚举。 来知德先生在易学领域之贡献,远非才疏学浅而又资料奇缺的笔者是所能尽及。依笔者所读过的易学书籍,大多在论到明代时,均以一句而概括之:“明代虽寂,可来知德有绩”或“明代易注唯来知德唯有来知德《周易集注》颇值一读”,“明代来知德堪为易学大家”。但来知德先生的功绩,特别是易学业绩到底有哪些,皆无具体叙述。笔者所括五点,皆是众多书籍之中的一鳞半爪辑集而来,但也可见一斑了。 夫子诗咏(五十三首) 选自《高梁耆英集·卷一》 古诗四首选一 郁郁山上松,虬枝覆百草。根盘万里遥,凡木俱卑眇。宗工取良材,车马长安道。笑彼 荣华,发光何太早。朝还兹栽培,暮即色枯稿。我曾览昆仑,烟容多缥缈。层城为圉囿,元海作池沼。种彼十围禾,食之百年饱。花非千年开,结实则固小。寄语山中人,百事须难老。大才晚成,骤德非良宝。( :木槿,花朝开墓谢) 张北村卜居岑公洞 苏子瞻移居白鹤峰韵 奉赠 何人持斧斤,凿以江皋丽。紫电排虚片庸 ,流月山泉细。岑公炼丹砂,鹤驾曾此逝。我今千载后,诛茅聊一憩。慵鼓士门瑟,漫作任竿计。都历连巫阳,宛若芙蓉砌。澄江斗熨平,茺茜映螺 ,俯仰天地间,万物真委蜕。顷来税屋鞅,初服宜薜荔。缅想苏子瞻,劫灰观此世。结构白鹤峰,飘飘托云际。金张高甲铠,于今等蚁螨。 峨眉山中漫兴 黄鹤久不至,异人招不来。缅怀千载师,风德不曾衰。撕道日中天,长夜良可哀。流水赴大壑,一去不复回。坐久抱孤想,三叹石崔嵬。(其一) 云从脚下起,铺作银世界。泉从头上落,结作珍珠带。我将欲佩珠,步虚摇 。九仙如稿叶,袅袅隔霞拜。(其二)( :衣服声音) 我有半轮月 我有半轮月,摘之自峨眉。从我江南游,长伴江之湄。 今日归来北窗卧,剪碎青光挂我帷。有时清光还好梦,八茺寥廓天如洞。琼楼玉宇空崔嵬,满天水晶尘不动。下士车马声如雷,(巴西来矣鲜)手攀足踏应无路。(亦何自而来哉)?岂是拨云披雾天得开。(九关)虎豹吼喝自虺尬。(须臾)须臾毛骨化于灰,居然轻举入三台。寤时不觉来矣鲜。(只觉)前月半轮升山山献 。 秋 日月成何事,江山信已秋。往来依塞马,用舍见牛。地僻人应少,诗清宅更幽。水禽如有意,时遇蓼花洲。 对 酒 地幽春水净,花发夕阳迟。白水卢同宅,青山谢月兆 诗。群鸦归碧树,独鹤下荒池。无限江湖事。留连到几时。 屏踪诗成癖,录虚学近禅。曲溪蟠瘦石,白屋敞失弦。宣浦思浮海,韩倚欲捧天。天高兼海阔,何地可投玄。 秋 风 为懒茶经熟,因闲琴谱工。时清容蹇拙,道在任穷通。残荷迎霜紫,寒花映日红。人生花叶共,风至自西东。
本文档为【《来知德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55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11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