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净土类:06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净土类:06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举报
开通vip

净土类:06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研究《淨土十疑论》的目的:〔淨土宗〕的往生因缘中有二种差别:第一是「随业往生」,随业往生就是修行人在今生就已经成就『念佛三昧』,在三昧的加持之下,他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就是一种往生的业力;这种往生的业力已经强过他过去生死的业力,我们说是「淨业成就」,他的往生是靠他淨土的业力来往生。这种在今生成就念佛三昧的人,有二种特殊的功德会出现,第一、他今生就可以见佛「现生见佛」;我们一般人往生都是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才现前的,成就『念佛三昧』的人,在三昧当中就能够亲见弥陀现身,弥陀现身用光明来照射或...

净土类:06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研究《淨土十疑论》的目的:〔淨土宗〕的往生因缘中有二种差别:第一是「随业往生」,随业往生就是修行人在今生就已经成就『念佛三昧』,在三昧的加持之下,他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就是一种往生的业力;这种往生的业力已经强过他过去生死的业力,我们说是「淨业成就」,他的往生是靠他淨土的业力来往生。这种在今生成就念佛三昧的人,有二种特殊的功德会出现,第一、他今生就可以见佛「现生见佛」;我们一般人往生都是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才现前的,成就『念佛三昧』的人,在三昧当中就能够亲见弥陀现身,弥陀现身用光明来照射或者为他说法,使令修行人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他第一个功德就是现生见佛。第二、他能够预知时至,他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时间,而且可以长短自在;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淨业成就而往生的,当然这种人是少数,你看历代的祖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属于随业往生。第二是就是我们一般性的往生「随念往生」,在我们生命当中引导我们生死的业力还是非常的强大,但是我们仰仗对弥陀的皈依,我们栽培一种清淨的正念,从平常的累积到临终的现前。虽然引导我们这十二因缘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十二因缘的业力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对弥陀信愿的正念在临终的时候现前,跟弥陀感应道交以后往生淨土,这我们叫「随念往生」。随念往生的特点就是你临终的时候,要把你坚定的正念现前,而临终有正念就是平常的栽培。很多人说那什麽是临终的正念呢?主要是对弥陀的信心跟愿力,而信心又特别重要,因为你没有真实的信心,你决定不能有坚定的愿力;就是你临终的时候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归命那种信心,就靠这样的念力来扭转我们的业力。我们上一堂课讲到《阿弥陀经》,我们可以建立初分的信心,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很多微细的障碍、疑惑还没消除,所以这个课程就是消除这些微细的疑惑,使令我们整个生命向弥陀的功德全部靠倒,这就是我们研究这部论主要的目的:就是破除微细的邪执。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二)《淨土十疑论》导读讲义第一面首先我们讲〔淨土〕,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生命体,他一定有他依止的环境,而这环境有二种的差别,一个叫秽土,一个是淨土。而这淨秽是怎麽安立的呢?如果是由于我们众生有漏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叫做秽土;因为它国土的形成是一种杂染的业力,虽然可能是罪业也可能是善业,但是他的心中都是依止有所得的自我,都是依止无明妄想所创造,所以叫做杂染。它因地是杂染的,所以这果报体现前的时候,它就带有一种十二因缘的杂染力量,所以我们在秽土中就很容易生起颠倒生起烦恼;因为它刚开始形成的因地就是杂染。第二种叫淨土,它的形成不是有漏的业力,是三世诸佛清淨的愿力所变现的。在整个清淨法身所变现的国土,因为它的形成是佛的法身功德所变现的,所以我们在那地方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有这种清淨的效果,所以称之为〔淨土〕。如果广泛的来说淨土是很多,有十方的淨土,如药师佛淨土,阿閦佛淨土……,但是这地方我们说的淨土,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淨土。这地方是讲西方淨土的十种疑惑,智者大师根据我们一般修行人最容易生起的十种疑惑把他提出来加以论说(论:发明义理,抉择是非,来使令我们断疑生信),叫《淨土十疑论》。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只有三个讲次,所以我们这次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主要的是删繁取要,并没有摘录全部的文这叫「导读」。[天台智者大师造],这个大家清楚。总共要破除十种疑惑:修习淨土者第一个你要破的疑惑是什麽呢?甲一、捨离众生疑我们往生淨土,是不是我们的心中就捨离众生呢?这我们修淨土第一个要破的疑惑,是捨离众生的疑惑。乙一徵问第一疑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捨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00S002M)消释:三世诸佛跟十方菩萨,他的内心都是以大悲心为他的业用。初心菩萨在他修行的过程,很多地方都是等同声闻来修学的,特别是要誓断一切恶;菩萨刚开始在清淨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跟声闻人是完全相同的,那我们怎麽判定这个人是声闻或菩萨?发心不同!声闻人清淨身口意是为了自身的安乐叫「出离心」;菩萨清淨身口意他是为了利益有情叫「大悲心」。所以说三世诸佛菩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外的身口意是有差别的,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以大悲心为业用,这一点是相同的,这是讲到它的根本。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既然我们要有大悲心,那该怎麽做呢?我们就应该希望能够救度一切如母有情的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生生世世的留在三界,在五浊恶世乃至于在三恶道,来救拔这些苦恼颠倒的众生。我们都知道菩萨道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四摄法:布施、同事、爱语、利行;而这当中最重要是同事,他没饭吃你把东西送给他(布施),这还不够,最重要是陪伴,作他的助伴。你有大悲心,离开了众生你怎麽摄受他,怎麽教化他呢?在整个四摄法中的重心点在同事,既然我们有大悲心,我们就应该陪伴众生流转,在陪伴中作他的父母,作他的兄弟子女或眷属,你才有因缘来教化他。为什麽生为一个菩萨反而自己求生淨土?这样的作法你只顾到自身的安乐,而捨弃这些在苦恼当中、在颠倒当中的众生于不顾。这样身为一个菩萨岂不是丧失了大悲心,你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成办自利的功德,那是等同声闻人,这样做是障碍我们的无上菩提道,因为菩提心是菩萨的根本,而你菩提心失掉了,整个菩萨道也失掉了。我们想要往生淨土,是不是有捨离众生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乙二释疑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说:我们要详细的来检视所谓菩萨的行为,应该说是有二种差别。什麽叫菩萨呢?蕅益大师讲得好,他说:「悲智相应」就是菩提心。身为一个菩萨,他的内心当中必须有二种想法,第一他想要上求佛道,第二他想下化众生,他必须有慈悲跟智慧。慈悲比较重要还是智慧比较重要?那要看你的程度。第一、假设你是一个久修行的菩萨。什麽是久修行呢?你已经成就了无生法忍,你内心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完全的现前,你心中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把心中的我爱执全部消灭了;你的大悲心在我空法空的光明照摄之下,你应该要实当所责,那应该你不能到淨土去;你那大悲心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光明的智慧在摄受,那你应该生生世世留在三界陪伴众生流转,来度化他们。这是讲到他慈悲背后有一种坚固的智慧。第二、一般凡位的菩萨,还没有成就无生法忍的初心菩萨。凡位菩萨最大的问题是心中有很多…的无明妄想,无明妄想的根源来自于自我的意识,我们一直认为在心中有一个自我。有一个自我就跟众生产生了对立,有我就有你,我相人相,在我相人相当中,我们会习惯性的保护自己,你保护自己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出来;也就是说你虽然有大悲心,但你的大悲心是建立在一种无明妄想基础之下的大悲心,这时候的大悲心不可以付诸行动,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亲近众生,而是要亲近十方诸佛。在你受菩萨戒的时候,你心中有二个愿望,你受菩萨戒的时候,第一上求佛道,第二下化众生。但是你身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心中有很多…的妄想,你刚开始要做的不是下化众生,你刚开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你要亲近十方诸佛听闻正法,直到你的忍力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成就,这时候才能够在三界火宅、五浊恶世当中,救度这些受苦的众生。这地方的总说,就说明了菩萨道在实践的过程是有它的次第的。宗喀巴大师把修大悲心分成三个次第:第一、「思惟修」我想要成就大悲心,怎麽办?你不是赶快去度众生、不是的!先思惟。思惟修是依照文字来思惟,一切有情众生他跟你是什麽样的关係?知母、念恩、报恩,你要思惟他跟你是母子的关係,无量的流转你都有一个母亲你才能够受生;换句话说,每一个众生都做过你的母亲,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地上的蚂蚁,所以你要生起感恩的心情,你刚开始在修大悲心是思惟。第二、「作愿修」思惟以后开始发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安乐,发愿迴向,把功德迴向,但这时候都还没有付出行动,都是在修行一种大悲的意乐(00S003M)。第三、「荷负修」开始承当众生的苦恼,正式的开始付出行动。宗喀巴大师说:凡位的菩萨修大悲心是偏重思惟修跟作愿修,等到一个成就空性的圣位菩萨,才真实的从空出假,再开始产生六度四摄的实际行动。我们不要把发愿跟实践搞在一起,初心的菩萨叫发愿,圣位的菩萨叫作行动,这二个是有差别的。智者大师说:你心中的愿望跟你要付诸实践,是有它一定的标准,你要先认清楚你自己的身份。实践大悲心为什麽讲到阶位呢?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迴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身为一个具缚(缚,烦恼的意思),我们的心是被烦恼所繫缚,烦恼要我们作什麽,我就干什麽,我们没办法去抗拒烦恼,我们的身口意是被烦恼来引导,说是「缚」。虽然我们心中有想要度化众生的悲愿,但是我们被烦恼所繫缚,这样一个凡位的菩萨,你发愿生生世世留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这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这是能力的问题。这地方先引用龙树菩萨的《智度论》来说明问题点,当然这问题点没说明理由,就把结果讲出来,以下智者大师为论文来解释为什麽凡夫菩萨不能留在五浊恶世的理由。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为什麽我一个凡夫菩萨,我就不能够生生世世在五浊恶世行菩萨道呢?一、因为你处的环境,外在的因缘,你所面对的众生是一个烦恼特别刚强的众生,你面对的不是讲道理的众生,这些众生都是不讲道理的,都是习惯性随顺情绪的。二、你自己的内因也有问题,他不讲道理,你自己也没有我空法空的忍力。对方是情绪化你也是情绪化,结果是心随境转身色受缚,我们内心不能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只好向外攀缘,而向外攀缘的结果就一定受到外境的影响。「心有所住,即是非住」,你心住在人事的因缘,人事就会对你产生一定影响,就被外在的色身香味触所繫缚;我们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很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扰,而这干扰会产生二种结果:第一、你被杂染的因缘所干扰,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你生生世世流转,你刚好在哪一世中遇到你的恶因缘,然后心随境转就造恶业了。《愣严经》讲到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闍世王一个公桉:阿闍世王他过去跟阿难尊者是同时发菩提心的,跟阿难尊者二个是同学,他菩提心发得很早的。在多生多劫积福积慧,今生作一个王子,他虽然作王子,但是他的因缘不太好,他跟他的父亲前生结下很难解开的恶因缘。所以他父亲看到他就生气,他父亲非常讨厌阿闍世王,阿闍世王也感受到这样的情况,然后又有提婆达多在旁的怂恿说:你父亲对你怎麽…不好,糟糕了!前生就已经结下了恶因缘,又遇到恶知识这样的牵引,所以就促成阿闍世王害父亲的行动表现出来。杀父的逆罪在一个菩萨的身口意就现前,所以大家都知道阿闍世王是犯了逆罪的。阿闍世王虽然有大悲心,但是他内心当中没有一个坚定的忍力,所以遇到恶因缘就造罪,最后到三恶道去了。第二、遇到好因缘,好因缘也不会持久,你来生到三界,你遇到的都是好因缘,那又会是什麽情况?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我在三界也不一定会遇到冤家,有时候遇到的是好因缘?是的。你来生的时候遇到的都是亲近好因缘(三宝的因缘),但是在人道当中特别又是末法时代「圣道难得」。诸位可能会感觉到,越到末法,你修学圣道的机会很难成就,如果诸位有出家十年以上就会有这种感觉,十年以上,你刚出家的时候修学圣道比较容易,越到后面那环境越难具足。那麽不能学圣道怎麽办呢?只好修人天福报,因为你没办法修学圣道;修人天福报,或因布施持戒,以人天的善福生到人中,因为过去的善业或者作大国王、或者作大臣、或者大富长者富贵自在。在权势跟名誉现前的时候,你遇到善知识的教化不肯信用。一个人居在权位、财富当中,一个生命中有自我意识的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高慢,这时候对佛法就不再谦卑了,也就不再信受奉行,因为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不能信受佛法怎麽办呢?「贪迷放逸,广造重罪」。一个人不能随顺佛法的道理,只好随顺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而跟着感觉走的结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结果就是广造杀盗淫妄的罪业(00S004M)。这种罪业就使令一个人堕落三恶道当中,经过无量劫的时间,即使把地狱的罪业受完,从刀山油锅中的地狱出来得到人身,也是一个卑贱之身。假设在那时候再遇不到佛法,又会继续造业又堕落。所以我们在三界中就算你暂时不造罪业,你有善业的力量,福报现前的时候也是容易造罪。如此轮迴,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这就是在三界中轮迴的最大悲哀,我们在过去的生命中,我们的历史不断的重複。什麽叫历史?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我们罪业起现行,在苦恼当中,有善根的人在这时候起惭愧心:我的福报享尽了,我罪业现前了,我苦恼的果报现前了;这时候起惭愧心,开始忏悔业障,聚集资粮。当你忏悔业障,聚集资粮,罪业消了以后,福报现前了又开始放逸,放逸把福报享尽又开始苦恼又开始起惭愧心,又开始忏悔业障聚集资粮,然后到了一段时间福报现前,又开始迷失自己又开始放逸……,我们过去的人生就是这样子。哪一个人在富贵中能够看得破,很少的!不断的快乐痛苦,痛苦快乐,不断在那个地方流转。这就是为什麽诸佛菩萨他不同意一个凡夫菩萨──就是习惯性会随顺妄想而转的凡夫菩萨──在三界流转的原因。而不能在三界中流转那怎麽办呢?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我们身为一个没有我空法空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萨,你要知道,你现在要做的事,绝对不是在三界度众生,这件事情不是你现在该作的。那你说我现在该做什麽事?专念阿弥陀佛,成就一心不乱,把今生剩馀几十年的光阴,好好的成就淨业;临终时正念现前,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亲近阿弥陀佛乃至亲近十方诸佛,成就无生法忍的圣道。欸!这时候你要度化众生的时间到了,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这时候你来三界不是来三界游泳的,在生死大海中你有船,你不再为生死大海所漂溺;这时你坐在船上把过去有缘的众生乃至无缘的众生,全部救到你的船上,广施佛事任意自在,用种种的方便,盖讲堂或盖念佛堂都好。这个地方很多人疑惑,我们内心有智慧跟慈悲,有时候这二个经常会矛盾,到底我是智慧重要,还是慈悲比较重要?我们在读经典也是这样讲,你读《法华经》,佛陀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是个大火宅,你在三界中有一些美好的资具,你还是没有离开大火,你对三界害怕。但是你读《华严经》,又有不同的口气:「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之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菩提是在众生中成就,所以你不能捨离众生,所以我们有时候智慧跟慈悲经常矛盾。所以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菩萨有二道,一者般若道,二者方便道。」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萨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点是以智慧来引导慈悲;初地以后的菩萨,以慈悲来引导智慧。你要知道你的心要怎麽调和。在清朝有位叫王鼎实的居士(出自淨土三要),王鼎实居士他是生长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作官,他祖父也作官的。在这种士大夫的家族当中,他也就苦读圣贤之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参加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这种考试类似秀才。他离开家乡到他的亲戚家住,当考试考完,而他也考得非常好,十六岁考上功名,这是很难得。考上功名后他的亲戚为他办了庆祝的宴会,大家喝酒欢喜,到第二天,这王居士就生了重病,他就把亲戚叫过来,说我的生命要结束了,而且他还知道前生的因缘。他说我生病在作梦中我看到了前生,我前生是淨山寺的老和尚,我还是作执事法师(当家或知客),我平常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对信众也是很慈悲的接引;但是我在作知客或当家的时候,跟众生在互动当中,有二个问题出现,虽然我起了大悲心,但这大悲心产生二种有漏的业力:第一、我看到那些有功名的人,回到寺庙来还愿,我看到那些有功名做官的心生爱慕:第二、我看到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那些员外坐好车穿好衣服,他们来寺庙上香,我也是心生爱慕。我的心有二种的爱慕,所以今生我来酬偿这个业力,第一生先投生功名的,下一生我要投生富贵之家。(00S005M)作者对这王居士讲一个评论他说:一生的勤苦修学,只得二世的安乐,岂不哀哉!一生的勤苦修学,结果因为心生爱慕就流转,流转二生的安乐福报享尽以后,那后面就开始颠倒了,罪业就要起现行了。这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上求佛道跟下化众生,凡位的菩萨要偏重亲近十方诸佛,刚开始不是要你去亲近众生。这地方是说,我们往生淨土,心中并没有捨离众生,只是把度化众生的行动把它往后规划。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三)第二疑甲二、捨此求彼疑「此」是指娑婆世界,「彼」是极乐世界。往生淨土你是弃捨娑婆追求极乐,有所捨有所求,这样就产生了疑惑。乙一、徵问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捨此求彼,生西方弥陀淨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淨土,先淨其心,心淨故即佛土淨。」此云何通?前面说菩萨慈悲跟智慧之间偏重的怀疑,这地方是讲理观跟事修的怀疑。「理观」一个菩萨他入平等真如观的时候,他看到整个生命的相貌是诸法体空;这诸法包括十法界染淨的因果,造善得安乐的果报,造罪得痛苦的果报。当我们入真如观的时候,这本性是空寂的。什麽叫空寂呢?「本来无生,平等寂灭」,它的体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在平等的空性当中,观察这些染淨的因果是没有对立的,没有好坏的对立,没有快乐跟痛苦的对立,它完全是平等的一种寂灭相。一个菩萨你应该经常入平等观才对,你怎麽能捨离娑婆世界而追求极乐世界,心中产生取捨之心,这种取捨之心就乖违了大乘平等不二的真理(以理来妨碍事)?又《维摩诘经》上说:你想要求生淨土,须先淨其心;因为只要心淨,当下就是清淨的国土。这是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之间的差异,这地方的问有二段。第一、我们求生淨土,违背平等不二的道理;第二、求生淨土违背唯心淨土的道理,这都是以理来滥事。乙二、释疑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淨土,则是捨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捨彼着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回答有两个,第一个先做简略回答,第二段再详细回答。简略回答有两段,第一先设问,先提出一个问,第二再正式回答。问:你前面说求生西方淨土是捨此求彼,我们心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有所厌离有所欣求,这样是违背了二空平等之理。这样子讲你对平等之理产生执着,我一定不求生淨土,换句话说,你也是捨离极乐执着娑婆,这样子也是有所求有所捨,也是不合乎道理。这地方意思是说:前面的障碍是慈悲跟智慧的调和,这地方是理观跟事修的配合。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目标跟过程不要溷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作四弘誓愿,这是你的目标,但是你实践的时候你不可能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不可能,你一定先度有缘的众生。所以说你在理观的时候,观察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那是目标!但是你修行怎麽能够说不垢不淨呢?修行是要断除污垢追求清淨,是有所断有所追求,只要落入修行一定是对立法,这叫「对治悉檀」。你在打坐的时候入真如观,那不能有对立的,那内心是平等的,那是一种意境,是你最后的目标。但是你修行的过程,你持戒,你说不垢不淨你怎麽持戒呢?你持戒要判定这是过失相,这是功德相,过失相要儘量减少,功德相要儘量增加,有所断有所修。我们这样子讲,你从痛苦的此岸到安乐的彼岸要坐船,但是你坐船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船就不要了,但是这过程没有船你就无法到达彼岸,虽然船不是彼岸,但是船能够引导你到彼岸。这船叫过程,到达彼岸你就不需要船,这彼岸就是你的理观;虽然我持戒,我断恶修善,但是我很清楚我真正的目标是离开断恶修善,但是我现在必须要断恶修善。有一个法师问一位禅师说:你们禅宗都不持戒的。禅师说:你怎麽知道我们不持戒呢?他说:六祖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禅师问说:那你心平了吗?法师说:我心还没有平。禅师说:那你赶快去持戒。他没有告诉你不要持戒,他说如果你心平了,当别人触恼你,你心不动,别人讚歎你,你也不动,你的心平等,没有爱憎取捨,不会喜欢顺境厌恶逆境,你的心完全是平等的,你不需要靠持戒,你自然持戒,这持戒的方法对你是不需要的。但是我们为什麽要持戒呢?因为我们不平等,我们看到亲属起欢喜心,看到冤家起厌恶心,所以我们非常需要持戒;我们是一个情绪化的众生,必须要有戒法的摄受。希望大家把目标跟过程不要溷为一谈,不要用理体来妨碍事修。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四)甲二、捨此求彼疑前面的疑惑是讲到菩萨的慈悲跟智慧的问题,这地方的疑惑是讲到菩萨在修行当中,理观跟事修相互冲突的问题。我们在修理观的时候是平等的,当我们观察我空法空真理的时候,我们思惟「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处,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是进入到一真法界,我们从一种对立的法界回归到一分法的平等法界,在这法界中没有娑婆世界可以厌离,也没有极乐世界好追求,也没有持戒跟不持戒的问题,通通都没有对立的问题。那是我们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从真如三昧出来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二分法的对立法界,有持戒跟破戒的对立,有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对立,这时候就要善知取捨。我们不要用你修观的意境跟你现实生活来作溷滥,理观跟事修不能溷为一谈;你进入理观时,那法界是平等的,你从理观出来的时候,现实的生活是对立的世界,所以你要把理跟事要弄清楚。理跟观的相互作用,我们看别答,别答分三: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淨土,唤作无生。《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诸群生。」(一)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我们在修平等的真如观时,我们会从对立的世界进入到不生不灭的世界;「不生不灭」这是二句话,「不生」是一句话,「不灭」又是一句话。我们经常活在「生=存在」、「灭=不存在」,这东西存在了,你的生命体存在、你的生命体不存在,什麽东西都有存在跟不存在的对立。你入了真如观的时候,你是存在也不可得,不存在也不可得。不生不灭的道理是从哪裡去体验的呢?就是生灭因缘当中,你看到一切法它因缘的和合,它这时候就不守在自性空的真理,就显现出它如梦如幻的现象出来;虽然有它现象的作用,但是它自性的本体是不可得的。空性是从缘起当中观空的,不能离开缘起观空。什麽是空?你看到它生也没有真正的生,灭也没有真正的灭;所谓的生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本性来说它是不可得的,这个道理叫做不生不灭。(二)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我们讲不生不灭这个道理,我们要先看事相。你要了解不生不灭,你要先了解什麽是生,什麽是灭。什麽是生?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刚刚我们上课的时候,维那师敲磬,大家听到声音的存在,声音生起来。为什麽会有声音呢?诸法和合,有能敲的引磬,敲到磬,二个和合,这时声音从没有当中突然间生,本无今有,显现出来。但是这个生,你怎麽知道它是生即无生呢?因为它无所从来,如果这声音有真实的自体,它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它不会突然间来,一定有它的处所。那你问它,刚刚我们还没敲磬之前的声音,还没出来之前它潜伏在哪裡?找不到声音。既然它没有一个来处,所以它是无生,它是自性空。什麽又叫不灭?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你现在去听那磬的声音也消失掉了,你说那磬的声音刚刚还在,现在这声音跑哪裡去呢?找不到了!去无所至,所以我们讲不灭。也就是说,生只是一个因缘的和合相,我们安立作「生」;所谓的灭是因缘的破坏相,我们叫「灭」。从本性来说没有真实的生,也没有真实的灭可得,因为它都是一种因缘相,因缘和合我们安立生,因缘坏灭我们安立作灭。什麽叫不生不灭?生灭的相它是自性空的,所以安立作不生不灭;意思是说你不能离开因缘所生法来谈真理,所谓的真理是约着因缘所生法而安立的。三:拣别过非: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淨土,唤作无生。《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诸群生。」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要忌讳一个问题,不要离开因缘所生法而另外追求一个不生不灭的理体;不要把因缘所生法跟真理切开,这样不对的!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二个是分不开的,一个是约诸法的本体,一个是约诸法的作用。所以说不是你不求生淨土就是无生,你不求生淨土你在娑婆,你也是执着。《维摩诘经》上说:「菩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看到清淨国土是空,众生的杂染国土也是空;虽然看到诸佛国土跟众生的国土都是自性空,但是从因缘上,也不妨碍菩萨广修淨土成就自利的功德,广泛的度化众生成就利他的功德;观一切法空,但是不妨碍它的作用」。你不妨观察娑婆世界是空的,你也不妨观察极乐世界是自性空,但是你照样求生淨土。为什麽?因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作用不空」,作用是不能讲空,一个人空掉因缘、空掉作用,那是断灭法,你空只能空掉它的自体。我们上次讲文昌帝君的故事,他的生命有三个阶段,十七世作一个士大夫,知书达理是一个读书人;十七世以后作一个尊贵的国王:赵王如意,到了赵王如意的时候,一个人福报现前就会跟人家产生瓜葛有所求,然后就跟吕后结下恶因缘,结果起了烦恼,第三阶段就变成大蟒蛇;大蟒蛇就开始造业,后来就招感全身是虫来咬牠的身体。假设文昌帝君现在可能是个大菩萨,他回顾过去自性空,但是他过去中每一个自性空当中所留下的作用是不空。他曾经做过十七世的士大夫,现在他回顾是毕竟空,因为去无所至,不晓得跑哪裡去了,但是他累积那些读书的善根、智慧的善根不空(00S007M);他曾经作大蟒蛇的时候,造了那些杀业也不空,即使他是个圣人,也要为他的罪业付出代价。当然圣人在受果报时是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是一回事,只要你过去有杀业在,就算你是个圣人,你照样要受这如梦如幻的痛苦果报,这因果是不能空的。我们要把「空」跟「有」分开来看,譬如你拜佛,拜佛的过程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讚歎、意业的皈依,身口意的造作,他是生灭变异的;你也可以说拜佛的本性是空,因为它是生灭法,当你拜完佛的时候,那拜佛跑哪裡去了,找不到了,那影像找不到了。但是你拜佛的过程当中,在你生命当中累积一种功能,一种潜伏的功能,而这种功能不能讲空,它对你的生命会引导你趋向安乐的果报。譬如你造了杀业,杀死一隻蚂蚁,你在杀的过程中是生灭法,是刹那刹那的生灭,但是你造完以后累积在你心中的功能是不空的。这地方的意思是说:诸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这地方说,菩萨「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诸群生。」菩萨他也知道淨土是自性空,娑婆世界也自性空,但是他也炽然的求生淨土,炽然的广度众生,这二个都没有障碍的,理也不障碍事,事也不障碍理。这地方的回答,等于是回答「往生淨土是违背二空之理?」把它做个说明:往生淨土是不违背二空之理,因为一个是事,一个是理,这二个是没有冲突的。下一段说明,唯心淨土的问题,分三小段: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智者炽然求生淨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嗔他求生淨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一)简略说明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佛陀在解释生命现象的时候,祂把生命分成二部分,一个讲真谛,一个讲俗谛。佛陀在解释生命的时候,往往是把生命分成一个是体性,一个是作用。所以我们在讲体性的时候要怎麽讲呢?要不坏假名来说二空的思想。你说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你不能违背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因果是不空的,这样的空才是真实的空;空不能破坏因果的作用,真谛不能坏俗谛,你这才是真谛,才是真的真谛。(二)什麽是唯心淨土的道理?智者炽然求生淨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麽叫唯心淨土呢?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淨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地厌恶娑婆世界。为什麽呢?虽然身体不可得,但是娑婆世界所带动这些杂染的作用,这个部分是不空的,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生。「心淨即佛土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淨则佛土淨,你想要到清淨的国土去,你一定要淨化你的内心;你想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不是你佛号念得很多就能感应道交,你的内心一大堆妄想颠倒,你怎麽求生淨土?佛陀的心是清淨的,你的心是颠倒的,这二个怎麽能够感应在一起?本质不一样嘛!所以为什麽往生淨土一定要正念分明?我们不要求你的业跟佛的业完全一样,这样是强人所难,因为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而我们才修了多久?所以往生淨土我们不强调业相同,但是强调你的念头要跟佛陀的念要相随顺,这是最起码的,能够跟佛心心相应。那你们二个本质不相应,能够心心相应吗?你的心是杂染的,整天是颠颠倒倒,而佛的心是清淨,这二个怎麽相应?所以说你一定要心淨,你才能够正念分明,才能够感召弥陀的本愿摄受求生淨土。心淨即佛土淨,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莫向外求」。你说莫向外求,那我什麽都不求,莫向外求并不是要你什麽都不求,它是告诉你要求,但是向内去栽培你的信愿行,向这个地方求,不要一天到晚做一些表面的工作。「唯心淨土」的意思不是叫你不求生淨土,而是告诉你不要向外去追求,淨土在你的内心,你要把你心中的信愿持名栽培好,你自然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要知道「唯心淨土」的意思就是要你莫向外求。拣别过非: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有些人讲求生淨土,就对因缘所生法产生执着,「闻生」看到因缘法就向外追求,这个人是执有,这个人会求生淨土,但一般都是向外追求;佛号念得很多,但是心中的烦恼颠倒从来不对治,还是心随妄转,他以为把佛号累积起来就可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是错误!感应道交不是佛号的多寡,是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正念分明(指临终)。执着有相的人,在有相产生执着,而执着空性的人说莫向外求,那我什麽都不求了,这样子也不对,他没告诉你不求,他是告诉你莫向外求;所以执着空的人就什麽都不求,这二个都是偏一边,不知道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佛陀讲缘起是因为它性空所以讲缘起,因为它性空所以它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空跟有二个是一体二面。(三)邪见产生的过失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嗔他求生淨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我们一个修大乘佛法的人,不能把理观跟事修二个加以调和,只是一昧的执着空性来否定事相上的对治,这样子就错乱整个四圣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的清淨缘起,看到别人求生淨土加以讥嫌,这种过失的结果变成谤法罪人。因为你辜负了阿弥陀佛依止大悲心创造淨土的一片苦心,你也丧失让众生得度的一个好因缘,这样子就是邪见外道,自误误人!(00S008)如果有人受持《法华经》,你会对《法华经》一段经文印象深刻。《法华经》讲一句话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要消灭心中的无明妄想,你一定要悟入真实相,一个人要明白道理才能够消灭颠倒,我们都喜欢真实相,但是你不要忽略了方便门。《法华经》二十八品,智者大师亲口说:《法华经》最重要是〈方便品〉。他说没有〈方便品〉,所有的开权显实都没有意义。〈方便品〉当中广说整个修学的方便,其中有一句话讲得最感动:「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看这佛法的方便,一个人他一生从来没有学佛,他经过一座寺庙,他还是散散乱乱的,他看到佛塔的庄严,看到佛像的庄严,合掌称一句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他未来就会因为跟三宝结缘,生生世世生长在一个有三宝的地方,然后受持三皈五戒,然后再受持菩萨戒,然后修习空观或者念佛到淨土去,结果成佛。你今天看到他成佛,他当初为什麽成佛?他刚开始就是因为来到寺庙,看到佛像合掌,若他刚开始没有这过程就不会有此结果。智者大师说:我们不要老是在那边讲真实相,重点是谁能够掌握一个殊胜的方便门;你没办法掌握方便门,你根本没办法进入真实相。我们〔淨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他在卢山东林寺做住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大殿经行,这时有一个读书人,而这读书人是饱读圣贤书,在儒家是非常有名的一个读书人,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也读佛法也看禅宗的理论,非常的骄慢。他来到寺庙进入大殿,看到慧远大师说:「佛法讲到诸法皆空,你们安立这些佛像干什麽」。慧远大师说:「没有这些佛像,你就没办法悟入空性;没有住持三宝,你就没办法进入到理体三宝。」慧远大师这句话,就刚好跟《法华经》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相符合。〔淨土宗〕十二祖彻悟祖师,又名梦东禅师。彻悟祖师他从小聪明好学,他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生一场大病,他感到世间无常,觉得追求功名富贵没有意思。二十二岁因为病就出家,出家以后这个人不得了,看他的传记知道这个人是宗乘教义二融通,在宗门他广泛的参访临济宗的大师,教门他通达《唯识》、《天台》、《愣严》、《法华》。后来在他四十岁左右,他的师父(临济宗的大师)往生,就把寺庙交给他让他作住持。他将近五十岁的时候,遇到〔淨土法门〕,他除了自己念佛也带了很多弟子念佛,后来他决定离开〔临济宗〕的道场。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师兄弟就不满说:「师兄,当初师父将禅宗的法脉交给你,你要弘扬禅宗,而你现在要离开这个地方,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我就可以离开。」他师兄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娑婆世界是梦幻泡影,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那你有什麽好取捨的呢?你离开娑婆世界也是梦幻泡影,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那你为什麽要捨此求彼呢?彻悟祖师说:是的,这二个生命体都没有离开无明妄想,都是活在妄想当中。但是这二个梦是不一样的,极乐世界是好梦,娑婆世界是一场恶梦;极乐世界是醒梦,娑婆世界是添梦。又说:你现在求生淨土,而另外一个人不求生淨土,二个人经过一千年的时间,二个人都在作梦;但是这二梦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人在极乐世界,一千年当中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的梦境都是安乐的梦境,你在娑婆世界的梦境都是痛苦的。二、他在极乐世界的梦境出现的都是诸佛菩萨,极乐世界有醒梦的作用,有对治梦的作用;你在娑婆世界作的梦都是跟那些苦恼的众生爱憎取捨,恩恩怨怨,不是报恩就是报怨,报恩的让你产生贪爱,报怨的让你产生瞋恨,结果你在三界中越轮迴越煳涂。同样的是如梦如幻,但是它这二个梦幻,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修行佛法不要忽略作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方便门虽然不是真实相,但是你弃捨了方便门,你进不了真实相。这就是为什麽要捨此求彼的原因,因为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这二个因缘法对我们产生引导的作用是不同的。从理上说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理体是没有差别,但从事相来说这二个国土,对我们产生染淨苦乐的作用是千差万别。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五)第三疑甲三、偏念一佛疑我现在知道求生淨土对我很重要,因为我没有这个方便门,我还真的进不了真实相。但是淨土很多,我为什麽一定要选择西方淨土呢?这当中的道理在哪裡呢?我想求生淨土,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感觉上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麽要偏念一佛?乙一、徵问问:十方诸佛,一切淨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淨土,今乃偏求一佛淨土,与平等性乖,云何生淨土?问:淨土对一个凡位的菩萨太重要了,见佛闻法亲近善知识对我们的确是很重要。十方诸佛清淨心依止大悲愿力所创造的国土,有很多很多,这麽多淨土它的法性都是平等,它对我们产生灭恶生善的引导也是没有差别的,阿閦佛淨土也很好,药师佛淨土也很好,你只要到那地方去都能使令我们灭恶生善,这功德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修行者在因地的时候应该要广泛的、普遍的来忆念一切诸佛的功德,在果地的时候才能够普遍的受生在一切的淨土,这样子功德才圆满;在因地念一切佛,在果地生一切淨土,刚好跟佛陀的功德圆满相随顺。现在西方淨土的传承却是要我们偏念一尊佛,偏生一个淨土,这感觉上跟平等的法界相违背,而跟平等法界相违背这样子怎麽能够求生淨土呢?乙二、释疑答: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繫一心一境,三昧难成,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专至,得生彼国。(00S009)释疑分三:一、约众生能念的心;二、约所念之佛有差异;三、总结。一、约众生能念的心为什麽要偏念一佛?约着能念的心,理论上说一切诸佛的国土都是从法身所变现,既然是法身所现,那当然是平等的,但是约着众生的心念,这地方就会有问题,我们众生的特性根机愚钝。什麽叫根基愚钝呢?简单的说就是浊乱者多,我们内心它不是污浊(贪瞋的烦恼)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众生浊乱的心本身的问题障碍就很多,在因地时候假设不能够摄心专注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你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药师佛,后天念普光佛…,如果你已经成就三昧那就不讲,而你本身的心就是很难专注的,我们经常被浊乱心所干扰,而所缘境又不断的变化,结果就很难达到一心不乱。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专念『阿弥陀佛』,这样子就叫「一相三昧。」「一相三昧」的意思是说,他整个修行的理论基础,以一念来敌万念,你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就根据一个法,一个念头来对治就好。我们一般来说:多贪众生不淨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每一个法有它的对治;但淨土门的「一相三昧」,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麽障碍,皈依阿弥陀佛。以一念来敌万念的法门,它的特点就是它容易专注,容易专注就能够成就一心不乱,也就容易跟弥陀感应道交而得生彼国。我们能念的心是这麽的浊乱,你要广泛的念一切佛,你实在是心有馀而力不足,所以你倒不如专心的念一尊佛,也能因为你一心归命而容易成功。我们举《念佛法要》的公桉:清朝有一个居士叫钱翼山居士,钱翼山居士他在城裡是开酒店的生意做得很好,卖酒也卖肉,杀鸡杀鸭,杀了很多众生。后来他接触到佛法,也开始念佛,就感到这杀生是不好,他就把就店卖掉,开始做其它正当的生意,也很虔诚的念佛,念了几年以后,突然间他最小的儿子死掉了。大家就讥嫌说:你说造杀业不好,你看,你造杀业的时候没事;你现在开始念佛以后,你看,你儿子死掉了!这世间上哪有什麽感应?哪有什麽佛菩萨可言?钱翼山居士念佛念到最后他儿子死掉,他是处之泰然,照样念他的佛,完全不为逆境所动,照样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到了第二年,又念了一年他的太太也死掉了。在书上说他念佛如故,他太太死掉对他打击很大,但是他不改变他对弥陀的皈依,他对佛号的所缘境照样的皈依,念佛如故。到了第三年他自己生病,忽患咳血疾病,念佛益盛,念佛更加的专注,更加的炽盛。到临命终之前他突然神识昏昧,没办法专心,到临终时业障现前,神识昏昧。他本来是想要燃指供佛,来消他的业障,但旁边的善知识对他说:你要燃指供佛这问题不在色身,而是你心中有罪业,你倒不如把燃指供佛的心,好好的忏悔发愿。你在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之馀,兼修忏悔法门,兼修发愿法门来得实际,比你用你的身体烧掉供佛来的实际。他就听善知识的话,念佛以后又忏悔又发愿,果然他神识昏昧的心情慢慢的消失掉了,就像乌云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后来他在大家助念中忽然眼睛打开讲话,他说:「吾已神游淨土,见无量莲花,我坐其中,乐不可言。」我在念佛当中已经神游淨土,我的身体虽躺在这边让你们助念,但我的神识已神游淨土,而且看到莲华。诸位要知道临命终看到佛陀的正报,看到淨土的依报,特别是看到莲华,这都是往生的瑞相,而且他发现自己坐在莲华中,还是乐不可言。这个钱居士是个浊乱的众生,他一生中造很多的杀业,是中年以后才开始念佛的。你说他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地藏王菩萨,他今生肯定没有成就。他为什麽成功?就是因为他专一,他愿意把他剩馀的精神体力专注在一个佛号上,他成功了。为什麽要专念阿弥陀佛?从能念的心来说,你容易成就一心不乱,而成就一心不乱是临终跟诸佛感应的重要条件。你所皈依的境,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后天一个,保证你脚踏二条船一事无成。这是约着能念的心,你容易成就一心不乱,当然约着所念的佛也有所不同,这点以下说明。回答问题问:什麽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答释: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跟佛的心感应道交的一种状态。这样举例子不好举,因为这是不思议境,我们用生活上勉强来加以譬喻:众生的心是苦恼的,佛的心是功德的,这二个心感应在一起。就譬如煮饭时的电锅,电锅一定要有电才能产生煮饭的功能,但是电锅本身没有电,你要把电锅的插头插在插座上才能够招感电。电力公司是一个很大的电的能量,而电锅是没有能量,电锅没有能量你就不能煮饭,你必须仰仗电力公司的加持,电力公司是一个很大的能量,这中间有一个桥樑就是插头。这插头就是佛号,电锅就是我们众生的心,电力公司就是佛大威德的心(00S010)。我的心是苦恼的,佛的心是功德的,那你要靠这佛号的桥樑,才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着众生的心,直接进入到功德的大海。问:念佛的人是不是能够剋期取证,提前往生?答释:你要提前往生,那你要淨业成就;我们一般的往生是随念往生,是不能提前的,你今生活八十岁,你还得把八十岁受完才能够走,你是活七十岁,七十岁才能走;如果你是淨业往生,那你今生的业不一定要完全受完,你可以把它递夺过来。在《高僧传》讲到一个出家众(道秀法师),他持戒修福非常精进,后来他起的一个非常上品的瞋心,他从今生人的果报直接转成一条蟒蛇,没有经过死亡,从一个人的身体直接变成一条蟒蛇的身体,因为他蟒蛇的业太强,而他今生人的业还没受完。诸位学过《唯识学》知道「业力起现行,是强者先牵」,不是先来就先起现行,看哪一个力量强,各凭本事,虽然你现在释放人的业力,但是如果你创造另外一个业力,这个业力超过你之前的业力,它马上把它取代过来。这就是业在得果报的时候是看哪一个业力强,你今生创造一个强大淨土的业力,你前生虽然生死业力还在,但那业力已经羸弱了,你可以提前走。在《淨土圣贤录》有很多念佛人,念佛三年就往生。古德在那方面有注解说,为什麽每一个人都念佛三年往生,刚好他的寿命都三年吗?不是的,因为他淨业成就了,他刚好三年淨业成就。祖师大德说:一个人他长时间住在厕所旁边闻臭味道,你现在要引导他到王宫宫殿去住,他是恨不得早点走。虽然你淨业往生,你也可以选择不提前走,但大部分都会提前走,这是人之常情,你在厕所住久了,你总是想早点离开早点好,你在娑婆世界待下去也浪费时间;你第一个也不能亲近诸佛,修善法也有限,你倒不如到淨土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亲近十方诸佛。所以大部分淨业往生的人,都会提前走,他娑婆世界的生命不要了,放弃了!但是那得要淨业成就,我们这种随念往生的,那只好等到最后一天,先培养正念。问:法师曾经说过,初地之前的菩萨要用智慧引导慈悲,初地以后的菩萨以慈悲引导智慧,可否举例说明。答:在座诸位应该都受过菩萨戒,换句话说,你心中的愿力有三个: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偏重智慧,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属于智慧,是属于上求佛道所收摄;誓度一切众生是大悲所摄受。我不知道诸位在遇到事情是怎麽取捨,不过一般来说,如果出家的时间不长,你遇到度化众生的因缘,刚好有人来请你讲经,或请你做什麽事,有利他的事业,到底你要不要答应?这就是个问题。你在佛前发愿,你要誓度一切众生,但是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妨碍我断恶修善,我要不要做?你会成就功德,但你也会产生过失,你要不要做?根据我对《瑜伽菩萨》的理解,如果是初心菩萨要拒绝,初心菩萨偏重在自利,理性的成分要多一点;当然如果这个利他不影响我自利那可以。如果是老参就不同,他有一点点自在力了。菩萨道是一个取捨的问题。有些事情牵扯到对错,这样子做绝对是错,这样子做绝对是对,有些事情是对错;有些事情我们很难说对错,就是你取捨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我自己有这样的体验,我们现在台湾的佛教,有「人间佛教」跟「淨土佛教」。一般来说淨土佛教的大德相对比较保守,如忏公师父,广钦老和尚,他们到晚年的时候他非常保守,几乎都是息诸缘务,为临终的正念作最后的冲刺。其实不但是现代,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亦复如是,蕅益大师在五十七岁往生,他在往生的前三年就上山,就没有再下来,往生前三年就作最后冲刺。人间佛教他因为没有往生的压力,凡正他来生继续轮迴,他的事业做得就大,他的道场盖得也多,他跟众生结得缘也广。而他为什麽敢这样做呢?因为他没有临终要跟弥陀感应道交的压力,反正我来生是准备要轮迴,我今生要赶快聚集资粮,我重点不在培养正念。我们不能够说谁对谁错,成佛之道就是你的取捨,但正常情况初学者要偏重智慧是对的,因为你不重视智慧,你的大悲心夹杂爱见烦恼;你在造善业的时候,你夹杂爱见烦恼,你就很难避免产生过失。善业的果报现前,你安乐的时候,你也要付出一些痛苦的代价(带一些罪业),而且你不求生淨土也有退转的危机。所以说到底你是要用智慧来引导,或用慈悲来引导?现在目前的佛教界是各走各的,各有各的说法。如果你有志于求生淨土,一般来说到晚年的时候你要开始收心,前面的几年好好的学习,中间几年好好利他(作执事、讲经),到晚年的时候好好的收心用功,越到临终的时候你越要小心,这时候一定要低调收心,因为你临终的正念是不能够有差错的,所以一般求生淨土的人到晚年他非常小心。你所设定的目标会影响你今生的布局,如果你来生要到淨土去,那你晚年不收心,就跟自己过不去了。你到晚年的时候越用越複杂,跟众生缘结得越深,那你就完蛋了,这事情就麻烦大了,跟你往生的正念相冲突,跟你一心归命阿弥陀佛相冲突。到底该怎麽做就看你的目标在哪裡?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六)丙二、详喻感应道交本经所开示的念佛圆通法门,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禅淨双修」的法门,它整个修学的过程,是把大乘的禅观跟淨土的念佛把它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你只要能够掌控它的修学纲要,其实修行上是非常的简易,但它所成就的功德,却非常殊胜圆满。在宋朝以后的中国佛教,就有很多人修学「禅淨双修」的法门。大乘的因缘观是认为「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这道理是说我们生命的整个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所变现的;所以当我们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那应该怎麽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呢?从本经的开示有二个重点要修学:第一是在体性上的修学,这是一种根据大乘禅观的思想,我们开始观照我们内心的根本,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心中的念头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实的?是虚妄的?第一种凡是你内心生起的因缘,是外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我为什麽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来到三宝的环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去到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恶念,这种外境引生的善念恶念都是虚妄性的,都是生灭的,都不足以依靠的;第二种是依止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而引生的,这种念头就是不生灭性。依外境而起的是虚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实的,我们刚开始就是慢慢的远离虚妄,慢慢的去加强我们心中的真实,所谓的「返妄归真」,这就是从体性上的一种理观,这是禅的部分。有返妄归真还是不够,我们进一步的从作用上修学,从作用当中我们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慢慢的成就种种的庄严。整个『念佛圆通』是一方面返妄归真,从体性上摄用归体,返妄归真,第二个依体起用,成就种种的庄严。我们在禅观的部分前面讲得比较详细,这以下开始讲到念佛。念佛的重点在成就功德庄严,而它整个宗旨在感应道交,所以本经在讲正式的念佛方法之前,先讲感应道交的道理,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丙二、详喻感应道交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这段经文把感应道交的道理做一个详细说明,分二段,第一段先讲譬喻:感应道交的道理就譬如世间上有两个人,这两个生命体在整个法界当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係,我们可以从二方面来说明:第一、一专为忆,一人专忘。某甲他的内心很专心、很相续的
本文档为【净土类:06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73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23
浏览量: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