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述评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述评

举报
开通vip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述评 作者简介 :蔡新乐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与翻译理论 ;张蕴睿 ,硕士生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 :2004 - 04 - 09 ;2004 - 06 - 20 (修改稿) 2004年第9期 总 第 186 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4 , №9 Serial №186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述评 蔡新乐 张蕴睿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述评
作者简介 :蔡新乐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与翻译理论 ;张蕴睿 ,硕士生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 :2004 - 04 - 09 ;2004 - 06 - 20 (修改稿) 2004年第9期 总 第 186 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4 , №9 Serial №186 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述评 蔡新乐 张蕴睿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 :本文试图对《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主要特色以及其中例证的译文的汉语处理两方面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加以讨论。作者认 为 ,这部词典新颖实用、繁简有度、重点突出 ,例证具备哲理化品格 ;它的诸多例证的汉语译文都有力地体现出了汉语表达 的自然性及其勃勃的生命力。它实现了对当代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的哲理化编排提升以及当代汉语的护持守成 ,以人文主义关怀印证了 其正是新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特色 ;翻译   Abstrac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The New Age English2Chinese Dictionary and its Chinese rendi2 tion of the examples cited to illustrate the use of some of the entries. With its originality and practicality in design , its brevity in definition making and a wide covering , the dictionary always takes the philosophical status of the examples as a focus , and the translations powerfully bear the naturalness and robust vital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ts promotion of current English expressions into philosophy and concern to pass on the convention of the idiomatic current Chinese speech in translation project a humanistic hallmark informing that the new age needs such a dictionary. Key words : The New Age English2Chinese Dictionary , features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 :H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6038 (2004) 09 - 0059 - 04   1. 引言 在以“多元”为旗帜的新世纪 ,钱钟书先生 1984 年讲的 “咱们开门走出去 ,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 ,敲门 ,撞门 ,甚至破 门跳窗进来”(引自钱著《〈走向世界丛书〉序》)几乎已成为历 史 ,人们的视野早已越出本土 ;而宽容的态度以及兼容并包 的心态 ,更使异域文化和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成为现实生活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势下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 适时而生使得作为攫取新知识有力杠杆的英语找到了合适 的支点。随着《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问世 ,中国词典编纂工 作步入了新的辉煌。正因为它紧扣时代脉搏 ,突出了鲜明的 时代印记 ,词条收录、定义解释以及例证例句等方面都显现 出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因而不管从什么角度 ,都可以从中 体会学习到许多新的东西。我们这里只能以普通读者的身 份根据对字典抽印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主要讨论的是这部 词典的特色及其例句的汉译问题 ,敬请大方之家正之。 2.《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几个特点 我们认为 ,趋新实用 ;繁简有度 ,重点突出 ;例证具有哲 理化品格这三点是该词典的几个突出特点。 新颖、实用可以说是衡量一部词典的基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但在洲 际交往日渐频繁、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快、各种思想矛盾激荡 不已的当今世界 ,新词瞬间的产生或消亡给一部高水准词典 的编纂带来的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又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在注重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近乎百 科全书的恢弘气势广揽形形色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新词新例 , 不少融入英语但仍具有特殊民族文化特色或可以体现特定 的地方特色的专有名词或外来语也都作为独立词条单独列 出并附有扼要汉语注释。如来自汉语的 yin2yang〈汉〉(中国 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万物间的两大对立面) 阴 - 阳 (2733 页) ;又如 Yggdrasill〈北欧神话中的〉乾坤树 (据称其树 根树枝连结着天、地、阴间) (2732 页) 。而近年来涌现出的反 映社会生活各领域变化的口语表达方式 (如 way2out 先锋派 的 ,前卫的) ,俚语 (如 X摇头丸 ;onkus〈澳俚〉令人不快的 ,讨 厌的) ,财经用语 (如 near money 准货币 ,近似货币) ,航空用 语 (vertical take2off 垂直起飞)等 ,也首次在英汉词典中有案可 寻 (分别见 2660 页、X首页、1621、1550 及 2619 页) 。 社会的发展促使各种语言现象变化繁衍 ,缩略词语以其 干净利落的表达形式备受推崇。为了节省篇幅、经济起见 , 各类中英文报纸杂志对一些专用名词也往往会采用缩略语 形式。但这对一般读者却构成了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新 ·95·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时代英汉大词典》的编纂者们在收录词项时尤其注意到了这 一点。他们选编的缩略语囊括了社科政经等各个方面 ,对人 名也进行了正式收录 ,甚至有时还加注了读音 (比如 Zener [zi :n ] ,Karl n. 齐纳 (1903 - 1961 ,美国心理学家) (2738 页) 。 另一点值得称道的是 ,他们尽可能详尽地对常用缩略语标注 全称。如 NBA 分别被标出四种全称 : ①National Bar Associa2 tion(美国) 全国律师协会 ②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stion (美 国)全国篮球协会 ③National Book Award(美国) 全国图书奖 ④ National Boxing Associaation (美国) 全国拳击协会 (1558 页) 。 另外一些不太常见但又时有出现的缩略语 ,如 XML 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 扩展标记语言 (一种网页制作语言 ,系超文 本标记语言的变体) (X首页)在该词典中也有收录。编者们 为满足读者不同层面需求的良苦用心 ,由此可见一斑。 丰富多样的新词辅以精当贴切的释义和生动活泼的例 证 ,这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材料才会激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 如词条 zero 的例证 :Last week , in an instant , the World Trade Centre in New York City became ground zero (2738 页) ;又如词条 out 的例证 :The new Spielberg movie will come out in August (1643 页)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力求以最为简洁明快的表述准确 得当地解释复杂的字、词的含义。如将 zero in on 解释为瞄 准 ;针对 (2738 页) 。在词目 smitth 一项还查到巧匠、技师的 意思以及例句 This writer is a word smith. (这个作家是位语言 大师) (2203 页) 。而 ourselves 也增添有一般词典上见不到的 意义 :我们正常的身体 (或心理情绪等)情况。eg :We have not been ourselves since my father died(1643 页) 。把这些引申义单 独列出 ,更易于中国读者掌握词目的用法。 另一方面 ,为了加深读者对词义的理解 ,《新时代英汉大 词典》对重要词目不惜笔墨 ,给予详实的例证释义。以动词 smile 为例 ,仅在第一个义项 (微笑 ,露出笑容 ;笑) 后就列有 12 条例证 : (1) She only smiles , I laugh. (2) Jenny nodded , smil2 ing. (3) She only smiled , blushed , and gently shook her head. (4) He smiled and seemed pleased. (5) He could be satirical in a way to make the gravest person smile. (6) He held up his head and smiled proud. (7) He turned to me and smiling thinly. (8) We made appre2 ciative noises and she smiled even wider. (9) She smiled at the camera. (10) Daddy and Mother smiled proudly at their little girl. (11) Though it nearly broke her heart to part with him , she smiled through her tears. (12) She was smiling with happiness(2202 页) 。 除了用极富感染力的例证贴切展示词目的意义和特征 外 ,词典还特设“同义词辨析”以帮助读者通过对比/ 类比更 充分地理解和运用词目。如 neat 表示干净、简洁、整齐而有 条理 ,没有多余或杂乱的感觉 :His clothes were neat. tidy 强调 做过精心而有条理的安排而不侧重清洁 : He keeps his office neat and tidy. trim除表示整洁外 ,还有苗条、灵巧、利落或匀 称的含义 :She looked very trim in her new dress(1559 页) 。对同 义词的文体风格和特色时而也有说明。如 beneath 与 under 和 below 同义 ,常常带有社会、道德方面的含义 :marry beneath one / beneath contempt 该词常用于文学作品 : They strolled to2 gether beneath the summer moon(2546 页) 。这些生动传神的例 子不仅增强了词典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而且还恰如其分地表 明了词条的意义。另外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还通过插图直 观释义 ,进一步说明词的意义。如 Ouija (board) ,quay ,raven (分别见 1642、1873 及 1904 页)等词都辅以简笔手工图。 此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中的许 多例句都是值得不断回味的哲理性文字。如词目 only 下的 例句 : (1) His arrogance is exceeded only by his abysmal ignorance. (2) Men are measured not only by their success but also by their striving(1621 页) 。词目 possible 下的 :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1777 页) 。词目 that 下的 : (1) Health is above wealth ,for this cannot give so much happiness as that. (2) Reading is learning , but applying is also learning and the more important kind of learning at that (2429 页) 。词目 the 下的 : (1) To them , theirs was not a civilization , but the civilization (2430 页) 。(2) The more horrifying this world becomes , the more art becomes abstract (2431 页) 。(3) A man may take to drink because he feels himself a failure , and then fail all the more completely because he drinks (同上) 。词目 way 下的 : That way , it seemed to him he could remain himself without having to remain by himself (2658 页) 。词目 yet 下的 : Life ebbs away , swiftly and remorselessly , yet death does not bring peace (2732 页) 。 这样的例句例证 ,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珠玑 ,无疑在使读 者对英语本身标准地道的使用方面产生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的约束作用 的同时 ,还以其几近“经典”性的思想含金量诱导读者真正欣 赏到英语这种语言的“知识”文化风采 ,进而由浅入深、由俗 及雅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美化个人的谈吐 ,把词典翻阅查 检当作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拓展视野的精神享受。从这一 点看 ,这部词典的编纂者们的“雅化”倾向再怎么表彰也不为 过。毕竟 ,语言文字是要表达人的思想观点 (以及感受) 的 , 语言与理性的一体性需要相应的词典编纂方面的归纳、显示 或确认。在这方面 ,正如上述引例所显示的 ,这部词典可以 说对以往国内英语词典的某种只重形式、忽视“内涵”,只重 文通字顺而不一定真正关注语言与“逻各斯”的“一体”关系 的倾向起到了纠偏作用。换言之 ,由于人们过去一向关注的 是言语表述的规范性、作为外语的英语的可模仿性 ,因而 ,思 想的贫乏所造成的话语的苍白无力、哲学的贫困所形成的庸 俗的实用主义的程式化 ,早已成为一个积重难返的现象。在 这种情况下 ,新的世纪有这么一部《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毋 庸置疑会使新的读者群体关注前辈的陋习陈规 ,进而最终从 中摆脱出来 ,把语言的学习训练与规范化、精神境界的提升、 思想视野的扩大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人之为人的基本素 养的形成、发展和“更新”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试想 ,如果 仅仅是重视所谓语言的学习 ,而不顾及或忽视这种学习背后 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 ,用新儒家大师牟宗三先生的话来 说 ,“人不就枯萎了吗”? 而一旦字典仅仅偏重日常用语的编 排引入 ,过分突出语言规范性及其有关手段与方式 ,读者很 容易束缚着手脚 ,甚至局限在一个狭隘的低水平的“日常”层 面上 ,那可能真的会使语言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牢笼”。所 以 ,我们这里说的“雅化”实质上是在人文主义关怀意义上语 言的“形而上化”。而这部词典 ,在我们看来 ,正好体现出了 这种积极意义上的“哲理化”。“善编不亚善创”(钱钟书语) 。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字里行间所透露、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境 界 ,的确是值得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认真反思的。说到底 , ·0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同任何别的工作一样 ,字典编纂不就是为了促使读者在外语 学习运用过程当中尽可能不断完善自身 ,促使自己真正成为 一个“完整”的人吗 ? 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喧嚣声中 ,在学院化 专门化不断缩小的所谓学科建设的范围边界之内 ,我们充分 利用英语这门近乎国际化的语言工具 ,不就是希望能不断实 现“思想进步”并摆脱庸俗吗 ? 3.《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例证例句的汉译问题 在讨论过这部词典的几个特点及其指向和作用之后 ,我 们认为 ,还有必要对其中例证的汉语译文做一分析。因为 , 正如王守仁在《序三》( Ⅳ页) 中所说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例证的译文是一个亮点 ,做到了英文理解准确 ,中文表达地 道。翻译工作者从这些意义对等、形神兼备的译文中可以获 益匪浅 ,得到不少启发。” 根据这个提示 ,我们对“抽印本”中的例证做了比较仔细 的研读 ,结果发现 ,王先生所说的果然不是过誉之辞。这里 , 我们仅从译文的自然性这一角度对有关问题稍做评析 ,进一 步的研究和详细探讨还有待将来。 不妨来看一下以下 6 个例证及其汉语译文 :1. His poetry isn’t bad , but it’s hardly comparable with Shakespeare’s. 他的诗 不错 ,但与莎士比亚的诗不可同日而语 (435 页) 。2. Raves are coming thick and fast for this new film. 这部电影好评如潮 (1904 页) 。3. The lady bedizened herself with jewels only to make a laughingstock of herself . 那位女士用珠宝将自己打扮得俗不 可耐 ,结果成为笑柄 (1621 页) 。4. The park was swarming with sailors on the make. 公园里到处是寻花问柳的水手 (1427 页) 。 5. She had a very quick , bright eye. 她的眼晴奕奕有神 ,目光犀 利 (1078 页) 。6. She had lovely eyes and such gentle ways. 她的 眼晴很可爱 ,一举一动都非常温柔文雅 (2658 页) 。 以上 6 例中 ,分别含有“同日而语”、“好评如潮”、“俗不 可耐”、“寻花问柳”、“奕奕有神”、“一举一动”等“四字格”或 类似的表达方式。上述这些非常随意抽取出来的例证译文 , 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可以说 ,转化进汉语的词句 ,其排列组合 是因为“四字格”这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而成为可能。换言之 , 有了“四字格”,这些译文才风采独具 ,具有个性化 ,因而才会 有存在的可能性。进而言之 ,或许正由于“四字格”的作用 , 这些译文才能是汉语的译文 ,与原文表达方式不同、能体现 出汉语的创造力的译文。译文读起来“就是汉语”,这听起来 似乎容易 ,但实质上极难做到 ,尤其在英语文化在全球早已 成为强势文化的严峻形势下。 实际上 ,西方霸权话语对中华 (汉语)文化所构成的冲击 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里我们且不去分析这种现象 的成因 ,单只说这种冲击对当代汉语所形成的种种不堪。比 如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这个词组 ,在某教材给出的“参考 译文”中竟然被译为“比普通人略高一点”,而不是“身材 (或 个子)中等偏上”。这部专门供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使用 的翻译教材目前已印了 40 次 ,至今不见改正 ,甚至听不到任 何批评声音。同一个译文还堂而皇之地“升格”为一本全国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生的通用教材中的课文 ,在一字不 改的情况下 ,成了学生考试时必须“复制”的范文 ! 没有必要 再列举更多的例子了。但这两个例子已足以说明 ,专门编写 翻译教材的人在一味依赖于英语的原有表达方式炮制译文 的同时 ,自觉不自觉抛弃了汉语当中任何可能有的规范 ,因 而译文在干瘪枯涩的词句中显现出的是一种别样的心态 :把 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全奉献给某个大一统的异己之物 ,某个广 大无边、威力无穷、无所不在的“他者”,把一片苍白、不断加 剧的枯萎留给自我 ,留给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 然而 ,身为讲汉语的人 ,如果汉语就这样一天天被同化 成另一种规范、另一种模式 ,我们将来还有必要编英汉或汉 语词典吗 ? 在文化多元主义成了一个极为流行的口号的今 天 ,我们难道对这样的现象还要继续熟视无睹吗 ? 因此 ,在使用《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时候 ,看到林林总 总的优美译文 ,难免让人有“异军突起”之慨。从上面的讨论 来看 ,译文的“自然性”的确要充分发挥、调动汉语的优势 ,这 样才可能使译文本身是“有所归属”的。换句话说 ,译文既然 是汉语 ,它怎么可能脱离开汉语语境的约束力 ,而单单把所 谓的“异化”标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呢 ? 我们这里根本无意 否定某一语言对另一或其他语言的“营养”作用 ,我们的意思 仅仅是说 ,生硬到了畸形的表达方式势必破坏汉语的内在自 然性 ,危及到汉语的表达力或生命力的持续发展。 所以 ,当我们看到以下例证的译文 ,就不能不称道这部 词典的编纂者们的良苦用心 :1. Everything wore a new air. 万象 更新 (607 页) 。2. Times are different than they used to be. 今非 昔比 (同上) 。3. The chick broke its way out into the world. 小鸡 破壳而出 (2658 页) 。4. His comments were different , original , holy. 他的评论独具慧眼 ,见解新颖 ,至善至圣 (607 页) 。前 两例将英文完全转化为汉语的成语 ,干脆利落 ,读起来铿锵 有力 ,这样的译文势必突出汉语的表达力和生命力。第三例 也一样简洁明快 ,以破译 broke ,再点出壳 ,十分精彩。第四 例则用了三个“四字格”,在结构重复当中把称赞的话语由弱 到强逐渐推向高潮。以下两例可以说明同样的问题 :5. He took out his snuff2box , inhaled a full pinch , and exploded a sneeze. 他掏出鼻烟盒 ,吸了一撮鼻烟 ,接着打了个惊天动地的喷嚏 (797 页) 。用惊天动地表达 exploded 的原文 ,不仅“夸张”到 位 ,而且比原文要更生动、形象 ,更为有力。6. Sunlight explod2 ed , flooding everything. 阳光破云而出 ,光芒四射 (同上) 。这一 例更突出地体现出了译文的巧妙构思和诗情画意。 正是《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编纂者们抱着一种对中华 文化虔诚的态度 ,才促使他们日以继夜辛勤劳作打造出了这 样一座文化丰碑 ,为万千学子奉献出了这么美好的精神食 粮。在 A 字母首页中有这么一个 句子 关于阅读的唯美句子关于古风的唯美句子执行力的经典句子鼓励人努力奋斗的句子用沉默代替一切的句子 :Suppose you are a Chi2 nese. 译文是 :假定你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里特地点出这么 一个例子 ,不仅是因为它体现出了编纂者们的一种基本态 度 ,而且还因为它意味深长。我们还承认“中华民族”是一整 体吗 ? 如果不是 ,它是哈贝马斯讲的具有“透明性”和“开放 性”的“后民族”吗 ? 抑或是刘禾说的“神话”的“遗忘机制”? 如果它还是一个实体、一种集合 ,它的语言标记有它的整体 性、纪律性以及自在的约束力吗 ? 这样的疑问 ,看似与词典 编纂毫无关系 ,实则正好相反。“守成 (主义)”要求我们至少 应尊重并尽可能保护语言传统。不然 ,海德格尔讲的“语言 是人类的家园”,仅仅寄托给一个彻底一元化的语言趋势 ,进 而再完全交付给仅仅一种人类语言吗 ? ·1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需要再次重申 ,我们这里决无意否定外语对汉语的正常 合理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毕竟不应以削弱汉语的生命力未来 发展为代价。我们当然也承认 ,词典当中的译文其口语化有 时也应有异化的因素 ,这样可以为汉语提供有益的营养。实 际上 ,译文的异化正是首先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或口语中的广 泛运用为汉语增添活力的。但是 ,在强势话语日盛一日甚至 危及汉语的自然生命力的今天 ,我们倒更愿旗帜鲜明地提出 对汉语的口语的表现力加以保护。《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在 这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素材和榜样。篇幅 所限 ,这里仅能举几个例子 :1. I saw Jed dancing the highland fling outside the café—not drank[似应为 drunk] ,just happy tight. 我看见查德[似应作杰德 ]在咖啡馆外疯疯癫癫地跳着苏格 兰高地舞 ,不过还没喝醉 ,只是快活得邪乎 (1068 页) 。译文 没有用“快话极了”或“快活死了”等表达方式 ,而是选了快活 得邪乎 ;一个邪字画龙点睛 ,使译文神采飞扬。真不愧为大 家手笔。2. His wife happened along right the moment when he was flirting with his secretary. 他与秘书调情时 ,他妻子一脚跨了进 来 ,撞了个正着 (同上) 。与上例一样 ,译文没有用人们耳熟 能详的词句如“正好进来”、“碰上”或“正好撞见”等 ,而是用 了形象有力的“一脚跨了进来”以及掷地有声的口语表达方 式“撞了个正着”;文中人物似乎已跃然纸端 ,在让人忍俊不 禁的阅读情趣的荡漾中 ,使读者进入一个戏剧化的汉语口语 空间 ,去体味其中含有的汉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对原文进 行口语这个向度的意义转化 ,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纳入当代汉 语流行的表达方式。在这方面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也不乏 其例。如 3. They used to spend their time in eating , dancing and gallanting. 过去 ,他们总是把时间花在吃喝、跳舞和泡妞上 (957 页) 。4. The plan went up in smoke. 这个计划泡汤了 (2203 页) 。后例也同样显现不出任何“异化”的价值取向 ,而是任 凭汉语本身“说话”,一样可以把原文意义表达得“淋漓尽 致”。由此可见 ,汉语口语固有的内在表现力 ,若充分调动起 来 ,还是可以维护它作为独立的语言的自主性和整体性的。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在这方面的努力 ,的确是我们在翻译探 讨当中思考问题的一个指向。 4. 有关缺憾的简短讨论与结论 当然 ,我们也会注意到 ,《新时代英汉语大词典》难免在 有些例证的译文处理上有失误。以下是几个例子 : 1. The body of an animal may well be compared with some machine like a locomotive engine. 动物的身体与某种机器如火车头相比有很 大的可比性 (435 页) 。译文中“相比”二字似应删去。2. Do I have your backing in my campaign for a spotlight at the school crossing ?我发起一场要求在学校门口的过街人行道上设立 交通指示灯的运动 ,你支持我吗 ? (158 页) 译文前半部分过 长 ,有过分依赖原文结构的倾向 ,是否可改为“你支持我发起 的在校门口十字道上设立红绿灯的运动吗 ?”,或许更顺畅一 些、简洁一些。3. He yielded to his self2reproach and shame. 他痛 责自己 ,羞愧难当 ,不能自已 (2733 页) 。这句译文若把前边 两部分相互调换一下位置 ,可能会更合乎逻辑顺序或更能体 现出因果关系。4. an old careworn , wayworn woman 一位受忧 患折磨、风尘仆仆的老妇人 (2660 页) 。这个词组中的受忧患 折磨 ,似乎完全可以用成语“饱经忧患”来取代。5. Poetry at its test unites apparent paradoxes by way of metaphor. 诗篇的最高 境界是用比喻把明显矛盾的东西连接起来 (2659 页) 。我们 认为 ,这句话没有译出原文含意。Paradox(悖论) 与 contradic2 tion(矛盾)不是也不应视为一个概念 ,前者大于后者 ,似应理 解为两个事物之间方向上的分歧所引出的人主观上观点的 “两歧”,即相反的意见或观点同时成立。这种悖论局面一旦 进入一个整体 ,便可能形成矛盾对立 ,因而也就蕴涵着“统 一”。按照这个理解 ,这句话似应改为 :“诗的最高境界是凭 借隐喻把明显的悖论统一起来”。 以上这几例仅仅是“个案”,可能不会对读者形成整体性 的影响力。它们或许属于“荷马打盹”造成的疏忽。除了上 述这些例子偶然产生的缺憾外 ,我们觉得似乎有必要在有些 例证后添加原作者名字 ,如 6. 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幸福的 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068 页) 。这句 话明显引自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若能添加托 尔斯泰的名字 ,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读者的兴趣 ,同时加强这 部词典的文化资源的厚重感。由这个例子可以联系上另一 个相关的问题。语言毕竟是历史变化的产物 ,20 世纪以前 的英语与现在的总会有不同或差异。可否在某些词条的释 义后面专门添加莎士比亚、弥尔顿一类的作家名字 ,以示在 他们那里有关字、词有独特的意义 ? 但这又与词典设计本身 密切相关 ,或许是不大好处理的。 这么厚重的一部巨著 ,要想面面俱到 ,当然是不可想象 的 ;要想避免疏忽和遗漏 ,也是强人所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 所以 ,除了上引例证中的 drank (应为 drunk) 的拼写错误 ,查 德 (应作“杰德”)的译名错误外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漏字母的 印刷错误 :7. Ⅰ,for one , do no believe that the era of the pioneer is at an end. 有人不相信拓荒时代已经结束 ,鄙人就是这样 (907 页) 。句中的 no 应为 not 之误。 但是 ,所有这些都掩映不住《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作为英 汉编纂史上的一座丰碑的风采和魅力。我们有理由认为 ,它 必将以其新颖实用 ,繁简有度、重点突出 ,例证具有哲理化品 位这些特色以及优美地道的汉语译文 ,赢得万千学子的倾心 相顾 ,进而为她/ 他们的英语学习以及中华文化建设本身做 出历史性的贡献。 鲁迅先生在作于 1934 年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中指出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 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 ⋯⋯虽是等于为帝 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在《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编纂者们身上 ,我们 又一次看到了这样的“脊梁”。 参考文献 : [1 ]刘禾. 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 . 上海 :上海三 联书店 ,1999. [2 ]张柏然 (主编) .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抽印本) [ Z] .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2004. [3 ]尤尔根·哈贝马斯 (著) . 曹卫东 (译) . 包容他者[M] . 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02. ·2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本文档为【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新时代英汉大词典_述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870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3-31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