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生物13

古生物13

举报
开通vip

古生物13第十三章晚古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晚古生代的划分:Ma250二叠纪(Permian)295石炭纪(Carboniferous)354泥盆纪(Devonian)410Pz2:160有机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D31-D32(F-F),P-T之交集群绝灭无机界:华北板块规模扩大;联合古陆形成;沉积矿产:类型繁多,能源矿产丰富古气候:全球石炭—二叠纪冰川1、脊椎动物相继发生重要进化并逐渐征服大陆;2、陆生植物逐渐繁盛,改变了陆地的古地理景观;3、海生无脊椎动物丰...

古生物13
第十三章晚古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晚古生代的划分:Ma250二叠纪(Permian)295石炭纪(Carboniferous)354泥盆纪(Devonian)410Pz2:160有机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D31-D32(F-F),P-T之交集群绝灭无机界:华北板块规模扩大;联合古陆形成;沉积矿产:类型繁多,能源矿产丰富古气候:全球石炭—二叠纪冰川1、脊椎动物相继发生重要进化并逐渐征服大陆;2、陆生植物逐渐繁盛,改变了陆地的古地理景观;3、海生无脊椎动物丰富多彩,生物类型发生重大改观。一、脊椎动物的发展与演化1、泥盆纪鱼类的时代。早泥盆世:无颌类中、晚泥盆世:盾皮鱼晚泥盆世:总鳍鱼盾皮鱼无颌类总鳍鱼鱼石螈一、脊椎动物的发展与演化2、石炭纪C2原始的爬行类出现。林蜥一、脊椎动物的发展与演化3、二叠纪爬行类更加多样。异龙二齿兽中龙中龙的分布与大陆漂移二、陆生植物的繁盛及其地理分异1、泥盆纪早泥盆世:无根、茎、叶的分化。二、陆生植物的繁盛及其地理分异1、泥盆纪早泥盆世:无根、茎、叶的分化。中泥盆世:开始出现根、茎、叶的分化。晚泥盆世:出现小规模森林,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晚泥盆世陆相生境二、陆生植物的繁盛及其地理分异2、石炭纪地球上首次出现大规模森林,主要代表有石松、节蕨、真蕨、种子蕨和科达等。开始呈现明显的植物地理分区。科达(C-P)芦木(C2-P)二、陆生植物的繁盛及其地理分异3、二叠纪P1、P2:与C面貌相似,但热带植物区分化为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P3: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松、柏和苏铁类繁盛,渐近中生代植物群面貌。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1、四射珊瑚种类繁多,构造复杂。(1)泥盆纪:双带型和泡沫型为主。分珊瑚拖鞋珊瑚费氏星珊瑚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1、四射珊瑚种类繁多,构造复杂。(2)石炭-二叠纪:双带型和三带型为主。贵州珊瑚棚珊瑚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2、腕足类(1)泥盆纪:石燕贝、穿孔贝、小嘴贝类。颠石燕鴞头贝云南贝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2、腕足类(2)石炭-二叠纪:长身贝类。石炭纪长身贝类二叠纪长身贝类第一节晚古生代的古生物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2、腕足类(3)晚二叠世:焦叶贝类。焦叶贝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3、有孔虫——蜓(1)C2早期:三层式或四层式小纺锤蜓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3、有孔虫——蜓(2)C2晚期:个体增大,旋壁出现蜂巢层假希瓦格蜓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3、有孔虫——蜓(3)P:全盛期,个体大,拟旋脊和列孔发育,有的出现副隔壁新希瓦格蜓三、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变革4、分区现象古特提斯区北方大区——温凉气候南方大区——冷水型晚古生代生物演化的一个重大事件,二叠纪末海生生物出现大规模的群集灭绝。有人统计,二叠世末减少的生物科数占52%,种数减少了90%以上,被认为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灾变。绝灭的主要生物是蜓类、四射珊瑚、三叶虫、软舌螺等。有些生物数量骤减,如具铰合构造的腕足类及海百合等。华南板块D:南华海区(海相)中扬子区(D2+3海陆交互相)川东、鄂西、湘西北下扬子区(D3近海河湖相)皖、苏、浙C1—P:海相,P3出现海陆交互相(两侧为交互,中间为海)华北板块D—C1:剥蚀期C2:海陆交互相P:陆相沉积为主华南板块泥盆系发育;华北板块主体无泥盆系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一、泥盆纪的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古地理特征南华海区(海相)中扬子区(D2+3海陆交互相)川东、鄂西、湘西北下扬子区(D3近海河湖相)皖、苏、浙一、泥盆纪的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泥盆纪的地层序列和古地理①南华海可以分为象州型(正常滨、浅海型)和南丹型(深水型)。1、象州型(桂中):发育细碎屑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等,含珊瑚、腕足化石。代表正常滨、浅海沉积。2、南丹型(桂西北):暗色的含浮游、游泳生物(菊石、竹节石、无眼三叶虫)的薄层泥岩、泥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岩等。代表较深水滞留缺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槽)沉积。华南泥盆系沉积示意剖面图D3五指山组:泥灰岩。菊石、竹节石、无眼的三叶虫。榴江组:硅质岩。菊石、竹节石、无眼的三叶虫。D2纳标组、罗富组:泥岩。菊石、竹节石、无眼的三叶虫。D1塘丁组:暗色泥岩,有竹节石等浮游生物。莲花山组、益兰组:以碎屑岩为主,有腕足、珊瑚等化石。南丹型一、泥盆纪的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泥盆纪的地层序列和古地理②中扬子区:川东、鄂西、湘西北D2+3:海陆交互相。上部写经寺组下部以碳酸盐岩为主,上部砂页岩以植物化石为主。海陆交互上统下部黄家磴组为细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海陆交互中统云台观组为河流到滨海相的纯石英砂岩。一、泥盆纪的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泥盆纪的地层序列和古地理③下扬子区:皖、苏、浙D3:五通组(砂岩、含砾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含鱼类和植物化石),近海河湖相。一、泥盆纪的古地理特征2、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古地理特征(1)华北板块泥盆纪的地层序列和古地理古陆。D1D3二、石炭纪的古地理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石炭纪古地理特征C1和D3相似,海域主要分布于滇黔桂湘地区,为典型的陆表海;C1晚期:海侵范围扩大,造成地层超覆;C2: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浙西、闽西和中扬子地区均被海水所覆。(1)华南板块石炭纪地层序列和古地理黔东南石炭系柱状图超覆超覆超覆海平面下降,可能与冰期有关厚层泥晶灰岩夹砂页岩海相底栖化石滨岸-浅海陆棚沉积潮坪碳酸盐岩二、石炭纪的古地理2.华北板块及其边缘石炭纪古地理特征(1)华北板块石炭纪地层序列和古地理自奥陶纪晚期开始,一直处于隆起状态遭受缓慢剥蚀。C1主体仍为近乎准平原的低地,到C2开始缓慢下降,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相沉积。山西太原剖面(华北标准剖面)C21本溪组:上:页岩、砂质页岩夹灰岩、煤、砂岩。下:铝土矿(G层铝土矿)红色粘土赤铁矿(山西式铁矿)------风化壳(间断时间:1.3亿年)O1上马家沟组山西太原剖面(华北标准剖面)P1----------P11太原组:第三段:上:东大窑灰岩:C22中:黑色粘土质页岩、灰岩夹煤。下:七里沟砂岩: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第二段:上:灰岩为主,夹页岩。中:黑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煤。下: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第一段:上: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夹灰岩、煤。下:晋祠砂岩:灰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①C21本溪组沉积时期,地形东北低、西南高。海水先到达东北,再向南逐渐推进。证据:辽宁太子:160-300m,海相灰岩5-6层,厚煤层,化石带2个。河流域河北唐山:80m,海相灰岩3层,薄煤层,化石带1个。山东淄博:40-65m,海相灰岩2层,不可采煤层,化石带1个。山西太原:<50m,海相灰岩1层,不可采煤层,化石带1个。②C22太原组沉积时期,海侵扩大,但地形北高、南低。证据:北京:陆相,无灰岩。河北唐山:灰岩少(夹层),1-3层晋东—冀南:灰岩6层。皖北—淮南:灰岩12层。所以海相地层多发育于华北南部,海陆交互含煤(滨海沼泽环境)沉积最发育区:北纬34度30分—37度30分。二、石炭纪的古地理2.华北板块及其边缘石炭纪古地理特征(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石炭纪古地理特征石炭系发育较全,C1海侵来自特提斯海,与本部陆表海不沟通小型走滑拉分盆地滨浅海碳酸盐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火山岩二、石炭纪的古地理3.其它地区石炭纪古地理概述(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石炭纪古地理特征自C1起迅速北移并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海侵范围扩大北疆多岛洋兴蒙多岛洋浅海碎屑岩C2三、二叠纪的古地理地壳活动又趋活跃,全球范围内的板块碰撞导致联合古陆形成;该大陆几乎由北极延伸至南极,跨越不同古气候带;陆相、泻湖相广泛发育;气候带明显分异,生物界重要变革。三、二叠纪的古地理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1)华南板块二叠纪地层序列和古地理海侵,碳酸盐岩沉积。黔中地区二叠系时代组岩性大隆组硅质岩,浮游类菊石化石,为滞留还原环境长兴组灰岩为主,含蜓化石,新的海侵P3龙潭组砂岩页岩灰岩,夹煤层,含海相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底部有凝灰岩茅口组浅海相灰岩,含蜓、珊瑚礁,为热带-亚热带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栖霞组燧石结核、蜓、珊瑚化石,浅海碳酸盐沉积梁山组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夹薄煤层,灰岩透镜体,含腕足类及植物化石,滨海沼泽P1马平组(上部)潮坪P2P3三、二叠纪的古地理1.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南秦岭洋分布局限,局部有暗色泥岩、灰岩小地块未知三、二叠纪的古地理2.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华北板块主体自P起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1)华北板块二叠纪地层序列和古地理华北板块:内陆河湖碎屑岩相山西太原剖面(标准剖面):T1刘家沟组---------P3石千峰组:红色碎屑岩,化石稀少,偶夹石膏[干旱的河湖相]上石盒子组:紫红色碎屑岩[干旱的河湖相]P2下石盒子组:下部夹不规则煤层,上部为杂色和紫红色,不再出现煤层含煤碎屑岩,表明潮湿气候减弱,氧化环境增强[河湖相]山西组:下部具交错层理的含砺石英砂岩,上部砂岩页岩夹可采煤,含植物、海相化石。潮湿气候[三角洲平原相]P1太原组中上部:碎屑岩、泥岩、煤层[海陆交互相]潮湿→干旱;三角洲→内陆盆地原因:P2晚海西运动使华北-柴达木板块和西伯利亚-蒙古板块碰撞拼合,其间的北方海槽基本消失,促进了陆生生物的迁移和混合。三、二叠纪的古地理2.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华北板块主体自P起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二叠纪古地理特征中秦岭北缘海槽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蒙古板块进一步接近、拼合和海槽逐渐消失三、二叠纪的古地理3.其他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概述岗瓦纳板块北缘小板块拼合,形成广袤的北亚古大陆北方大陆群(劳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岗瓦纳大陆华夏陆块群柴达木地块、秦岭微板块和华北板块连为一体,北秦岭和祁连洋消失;P后南秦岭洋逐渐闭合并于T形成造山带;华南海域仅留下钦防海槽,持续到P13;华南板块两次裂陷:D-C1;P2-3;古亚洲洋逐渐闭合消失;拉萨地块、冈底斯地块、保山地块位于岗瓦纳大陆。与海侵超覆及其对风化壳改造有关的沉积矿产:铁、铝和耐火黏土与深水、较深水沉积环境有关的沉积矿产:P、Mn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蒸发岩类矿产:石膏层控多金属矿产:铅锌矿、钨、锡、锑、铀等石灰岩(水泥、石灰、建材、工艺品、旅游(桂林、石林)
本文档为【古生物1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旋律
几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财务主管一职!精通各种财务管理软件
格式:ppt
大小:9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13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