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问题PPT教学课件

三农问题PPT教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三农问题PPT教学课件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4、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6、劳动合同制度7、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考点一:过去高考命题切入点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发展农业,要以市场为向导,调整品种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意义和途径复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含义和分类;(2)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4)理解我国阶段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知识结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含义分类地位作用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PPT教学课件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4、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6、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度7、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考点一:过去高考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切入点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发展农业,要以市场为向导,调整品种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意义和途径复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含义和分类;(2)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4)理解我国阶段发展农业的主要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知识结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含义分类地位作用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8)意义第一产业:农业①按人类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业的性质可划分: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三大产业的划分②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A、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B、存在问题和相关政策: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C、意义:处理好三者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状况,通常通过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①各自含义:GN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②关系:区别:A、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同B、含义不同联系:都是综合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③意义:统计这二项指标,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反映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2004两广)13.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A.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B.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C.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D.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绿色GDP问题(1)、绿色GDP提出的时代背景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许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商品价格极低,加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充分,对于自然形成的资产(如空气、海洋、森林、水资源等)都不纳入核算范围。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生态活动的正面效应,并没有反映其负面影响,没有反应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这使得现行GDP具有相当的局限性。(2)什么是绿色GDP?  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自然资源与环境价格纳入市场机制进行经济核算,它要求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总量增长转移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3)、为什么要提倡绿色GDP?①是弥补市场缺陷,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②绿色GDP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消费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农业的含义和分类(是什么?)(2)农业的分类(1)农业的含义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经营范围)(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的地位、作用、意义、现状(为什么)(1)地位——基础(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粮食的地位是。(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作用——意义——衣食之源、必要条件、重要保障关系到(人民、社会、国家)(3)现状材料一:我国以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但中国的粮食年产量警戒线是4.85亿吨(2005年为4.9亿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1.15亩,不及世界水平的1/3。材料二:1990-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材料三: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0%,发达国家为80%。2005年,全国受灾农田6亿亩以上,成灾2亿亩,绝产5000万亩,损失2400亿元。材料四:有“冀东粮仓”之称的河北乐亭,农业人口96%,单一粮棉种植导致“高产穷县”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农业的现状农产品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状态;③农业可耕地少,人口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最大制约因素)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大;⑤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不适合市场需要、附加值低。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成绩:建国以来,我们在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农业大大改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长,农民显著提高。(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足:我国农业的仍然比较脆弱,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表现:①农业生产的和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②农产品供给尤其是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状态。(基础的基础。)③少、多,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④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突出问题: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⑤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不合理。(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呢?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稳定,缺的是资金技术,怕的是摊派到户,愁的是没有销路。(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本出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具体措施:稳定党的农村政策:——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消农业税,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具体措施:发展农业科技——关键。(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具体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物质基础按内容靠投入①资金投入:②物质投入:按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白菜的悲歌苏北某县大白菜去年喜获丰收,但由于严重供大于求,菜价跌至最低谷,并有大量白菜卖不掉烂在田里。(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提高白芹质量,拓宽销售市场。溧城镇成立天目湖白芹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去年经销白芹240万公斤,真空保鲜10万公斤,价格提高20%,涉及农户650户,产销两旺。日前,合作社按去年签订的合同,以每公斤0.2元的标准反哺农民。(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苏北白菜和溧阳白芹经营方式的比较项目主体加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度与市场联系专业分工苏北白菜农户很少加工或不加工脱节,不考虑市场需要没有分工,专业化程度低溧阳白芹农户+公司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具体措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①含义:在农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②要求:把千千万万个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③形式:“订单农业”、“公司+农户”、产供销加一条龙④意义A、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C、促进了农技的运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D、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B、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①含义②作用③问题(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6)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1、产业结构(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区域结构(东中西部间,苏南、苏中、苏北之间)3、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4、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之间)5、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6、城乡结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①、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优化品种,提高质量,面向市场生产。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畜牧业、水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④、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7)城镇化建设● 更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注:城市企业、学校和居民对外来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现象相当严重。思考: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城市居民外来民工收入增幅8.2%4.1%社会保障率60%8%职业培训30小时/年2小时/年子女入学率98.2%46.9%(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8)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3、解决措施(1+8)(1)(靠政策)稳定党的农村政策——前提(2)(靠科技)发展农业科技——关键(3)(靠投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4)(靠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5)(靠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6)调整农业经济结构(7)调整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8)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粮食问题(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2)意义: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独立自主的地位,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人认为“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有钱可以到国外去解决粮食问题”的观点行吗?为什么?3.措施:①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③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⑤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⑥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粮食产品结构⑦引导农民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粮油价格上涨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专家分析,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粮食减产。从1995年开始,我国连续4年粮食丰收,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并逐年减产,今年更是出现了三大谷物(小麦、粗粮、稻谷)同时减产的局面。专家预测今年粮食总产量再度减产已成定局。二、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三、是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去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粮食大幅减产后,小麦价格猛涨。今年欧洲粮食也严重减产,世界粮农组织再次调低世界粮食库存,创30年来的最低纪录。来自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暖、地下水下降的影响,美国、加拿大等主要产粮区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产量,这些都影响到中国国内粮油加工企业的成本。1、市场粮食价格的回暖,有利于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升温。2、当前的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会直接或间接带动食品价格、其它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挠乱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粮价上涨的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课堂小结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三农问题”)1、是什么———含义2、为什么———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成就、不足)3、怎么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学)对策:1+8农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1.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③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④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安定。⑤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①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②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      ③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⑤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意义:(农家乐)①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④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课堂练习【2000年春季高考】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4900亿斤,达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大丰收后,我国政府仍然强调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因为A、农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部门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C、农业是附加值最大的部门D、农业是提供国家税收的部门B课堂练习谁来养活中国人并非是一句可以不屑一顾的戏言。粮食安全,不可小视。保障粮食安全,需要()①退林还田,扩大粮食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④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道路D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课堂练习【2002年·北京春季】经过15年的谈判,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农业应该走A、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B、参与国际分工的外向型道路C、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D、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A课堂练习(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24题)北京市贯彻中央精神,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回答24.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2003年是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A.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C课堂练习(2004年天津卷)28.2004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粮农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其目的是为了()A.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C.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B课堂练习(2004年天津卷)26.国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A课堂练习政府之所以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因为()A.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粮食生产需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C.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D.粮食进口量迅速增长会引起人民币贬值C课堂练习(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10题)10.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原因是:A.农村社会还处于封闭原始的发展水平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阻碍了农业的发展D.农民增产就能增收B近几年兴起的“订单农业“,如今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经营新模式,它拉近了农业产品生产与市场的距离。然而,一些地区,订单农业的实际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一些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订单兑现率低;农民缺乏履行订单的意识和时间观念;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信息等服务和有效的监管,合同双方利益受损现象经常发生,农户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利用订单农业,进行合同欺诈,政府视“农业订单为政绩订单,政府出面签订的订单兑现率最低。广西农业厅对部分地区近几年来签订的近九亿元订单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兑现率仅为30%。运用经济常识说明“订单农业”这步棋怎样才能走活?(1)作为农民要树立市场意识,必须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及时调整农产品结构;要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履行订单意识、诚信意识,从而提高订单农业的实效。(2)作为政府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按经济规律办事。对农业生产要加强引导.管理,并提供信息和服务。(3)作为企业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履行订单意识、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订单农业的实效。(2006年北京卷40)在下是记者对两个村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记的采访记录甲村问:咱们村去年人均收入是多少?答:1800元左右,比前年增加了10%。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答:那可多了,原来荒地已经被改造成莓生产基地和绿色蔬菜园区,都是现代化的大棚生产,我们的村办企业可以进行深加工,生产果汁和蔬菜干,产品还被村销售公司卖到了国外。村民改造了住房,搞民俗旅游,接待游客,农家菜、大炕头可受城里人欢迎了。总体上讲,村里的收入30%来自加工、流通和旅游餐饮业。乙村问:咱们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是多少?答:大概1000元。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答:卖老三样啊,核桃、柿子和大米。去年下了场雹子,有些家庭颗粒无收,外地收货的商人还总是压价。问:有村办企业吗?答:还没有。对比甲乙村,结合经济常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参考答案1)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2)发展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甲村依靠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而乙村只有传统的老三样,靠天吃饭。这说明提高农民收入,不能只靠传统农业,更需要农业科技。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甲村不仅生产蔬菜、水果,还从事产品深加工和销售,而乙村只有单一的种植业。这说明提高农民收入,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4)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甲村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流通和旅游业,而乙村产业形式单一。这说明新农村的建设要利用自身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制作人:康冬桃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简单反应形式生物应激性动物反射人类思维、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的直接产物。黑猩猩灭火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思考: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何区别?人脑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人脑的功能: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否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呢?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俩个怪物,原来是俩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狼孩客观事物实践作用于人的感官信息传输人脑加工形成意识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宗教观念万有引力规律的发现现象反映与本质反映A、从意识的性质来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B、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程度来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对现状的认识:客观物质在人们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人脑就会形成形象,得出判断,产生认识。恐龙的发现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东京商业繁荣的景象。1781年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后来人们通过观察记录了它的运行轨迹,但却与根据万有引力定理计算出的轨道有较大的偏差,于是人们推测,在天王星轨道之外可能还有一颗行星,由于它的作用才引起了实际轨道与计算轨道的差异。青年学者亚当斯和勒维列分别利用万有引力定理和其它有关规律,对天王星的实际轨道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那个未知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晚上,加勒在勒维列指出的位置附近观察到了那个“笔尖上计算”出的行星——海王星。飞机的产生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历史的认识:历史材料作用于人脑,经过人脑的加工分析,就形成了对历史的反映。对未来的认识:人们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的反映,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现状、过去和发展规律。3、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小结:识记:宗教概念的本质理解:A、不同类型的意识都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重难点:A、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B、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的反映C、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任头脑中的反映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意识的是:()①思维②头脑③唯心主义④精神文明建设⑤虚数⑥生产关系⑦鬼神⑧梦中的黄山A.①③⑤⑦⑧B.①②④⑤⑥⑧C.①②④⑥⑧D.①③④⑤⑥⑦2.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A.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B.意识只有内容来自人脑C.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D.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3、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籍空气,它永远不会飞翔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籍事实,就永远不会飞起来。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C.意识依赖于物质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4、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是对现实的感受或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A.都是人的意识B.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C.都是根源于物质的D.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本文档为【三农问题PPT教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東門涙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21-01-14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