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时津贴发放办法(2014)

课时津贴发放办法(2014)

举报
开通vip

课时津贴发放办法(2014)课时津贴发放办法第一条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是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增强教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需要;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需要。为此,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课时津贴发放办法。第二条本校任课教师享受本办法发放的课时津贴。第三条工作量的计算:1、学校实行周双休制,每周五个工作日,周工作量四十小时。2、教学工作时间=课型节数×时间系数3、网管中心教师负责校园网的安全与管理,每周工作量7个课时。4、教师周正常工作量为10课时,早晚自习按正课计算,重排...

课时津贴发放办法(2014)
课时津贴发放办法第一条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是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增强教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需要;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需要。为此,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课时津贴发放办法。第二条本校任课教师享受本办法发放的课时津贴。第三条工作量的计算:1、学校实行周双休制,每周五个工作日,周工作量四十小时。2、教学工作时间=课型节数×时间系数3、网管中心教师负责校园网的安全与管理,每周工作量7个课时。4、教师周正常工作量为10课时,早晚自习按正课计算,重排的课时按一课时计算。5、社会工作量:团委副书记按每周3课时计算;教研组长按每周3课时计算工作量;备课组长按每周2课时计算。6、音、美、书法教师,课时津贴每节计发8元;早操、课间操每天按2人计算,每人计1课时,发课时津贴10元;听力每两次计一课时,发课时津贴10元。7、高三年级教师备考工作量偏大,每人每周补1课时,发课时津贴8元。8、男教师年满55周岁,女教师年满50周岁的任课教师,继续带课的每人每周补1个课时。9、“师徒结对”及实习生的指导教师每周按2课时计算工作量。按实际发生的时间,经考核合格后确认。10、调剂工作量:同学科跨年级教学,备课津贴按各年级单班最高课时计算,上课津贴按实授课节数计算;班级学生在70人以内的按课时数计算,学生每超过5人每课时增计0.1课时;低于20人的班,任课教师的课时津贴按课时数0.7计算;各年级重点班文化课高考科目课时津贴按课时数1.5计算,高一年级分科后按此执行,未完成教学任务每年在绩效工资中扣除相应增补部分。第四条课时津贴发放标准1、上课津贴:上课包含教、改、练等教学环节,每节计发课时津贴8元;2、备课津贴:备课包括教案书写、考试、评讲等教学环节,备课按单班最高课时节数计算,每节计发课时津贴2元。第五条:其它工作津贴1、承担期中考试(或竞赛)的命题工作,每次折合为津贴50元。2、承担文化课课外活动及体育高考的辅导或指导任务,按实际活动次数,一次(45分钟以上)一课时,按8元/次计入当月课时总数。3、临时代课由学校安排,每节计发课时津贴10元。4、承担体育课外活动及其他文娱活动的辅导或指导任务,津贴按实际活动两次计一课时(每次45分钟以上),计入当月上课总数。(学校或其他部门已给予补助的除外)5、支部委员、工会委员、团委委员每人每周津贴为8元。6、多职人员的计算: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多头行政兼职只按最高一级计发职务津贴,非行政职务津贴按最高一级计社会工作量津贴,不重计。7、经学校推荐在学校全体教职工会做交流发言的教师,一次计100元。第六条:课时津贴的考评1、教师按时到岗到位且认真履行 岗位职责 总经理岗位职责总经理安全岗位职责工厂保安人员的岗位职责工厂财务部岗位职责工程测量员岗位职责 ,无教学失误者,按实际发生课时核算津贴。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适当扣发课时津贴:(以通报为准)(1)旷课一节扣100元,全校性集会、教研活动(含听课、评课)每缺席一次扣100元(婚、丧、产假及公差除外)。(2)迟到、早退(含自习、监考、会议)或提前下课,每次扣50元。(3)不认真备课,讲课出现知识性错误,查证一次扣200元。(4)管理不到位,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放任自流的一次扣100元。(5)因工作失职造成教学事故的,一次扣200元。(6)教学抽查中未按教学常规落实教学环节的,一次扣200元。(7)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反响强烈者,一次扣200元。(8)有体罚、辱骂、殴打学生或将学生无故赶出教室者,一次扣200元。(9)不服从学校临时性工作安排的,一次扣200元。(10)未按相关部门通知准时上交计划、总结、教案等有关材料者,一次扣50元。(11)未按规定要求上交有关材料者,一次扣20元。(12)从事有偿家教,被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者一次扣500元。3、课时津贴由教导处每月(四周或五周)一测算,公示无误后,报校长审批后发放。本办法经保康一中教代会讨论通过,从2010年9月1日起执行。2010年9月1日PAGE1
本文档为【课时津贴发放办法(201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8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壹笑先生
致力于服务广大学子、教师、社考人员等一份学习的资料!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01-26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