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举报
开通vip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2OO2年第1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鐾(总第144期)羹骧爰辩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宋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幕北京100089)摘要:本文论述了战国前期魏国的疆域概况和主要特征,其对外用兵的方向和作战次序、战略内容厦产生原因,井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得失。关键词:战国时期;魏国;河东;河内;河西;河外;三晋;中山;中原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2)叭一C009—10战国前期,魏国作为三晋联盟的领袖,变法图强,广略疆土。沿至惠王时,迁都大...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2OO2年第1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鐾(总第144期)羹骧爰辩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宋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幕北京100089)摘要:本文论述了战国前期魏国的疆域概况和主要特征,其对外用兵的方向和作战次序、战略内容厦产生原因,井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得失。关键词:战国时期;魏国;河东;河内;河西;河外;三晋;中山;中原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2)叭一C009—10战国前期,魏国作为三晋联盟的领袖,变法图强,广略疆土。沿至惠王时,迁都大梁,登上盟主宝座,魏国的霸业升到顶点。但随即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告负,国势一蹶不振,被迫充当齐、秦等强国的附庸,不再扮演主角本文试从地理角度来探讨魏国作战方略的形成背景及其得失,望能得到方家指正。一、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疆域及其特征春秋后期,晋国已从汾浍流域的百里之地发展为北方首屈一指的大邦,绵延二千余里,跨有太行山脉两侧,并在黄河西岸、南岸占据了若干领土,作为防御秦、楚的外围屏障。三家分晋时,赵多得其北,韩获其南.魏氏则占有其中部地域.主要疆土可分为四处。《国策地名考》曾引管同日:魏地兼有河东、河内、河西、河外,约言之.龙门以东,据汾为河东,今汾、蒲、吉、解诸府州是;龙门以西为河西,今同、郫等州是;太行之南,殷墟为河内,今彰德、卫辉、怀庆等府是;太华以东,虢略为河外,今陕州是。下面予以详述:c一)河东其主体在今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以都城安邑为中心,西及南境面临黄河河曲,东至垣曲与韩相邻.北接晋君保有的顿地——故都新田、绛、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县、翼城、曲沃等,后三家灭绝晋祀,其地多人于魏),西北越过汾水,沿黄河东岸北上,又有北屈、蒲阳、彘(今山西吉县、隰县、蒲县、大宁及霍县等地),与赵、韩两国领土接壤。河东是魏国诸部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土厚水深,物产丰饶,又有河山环绕,利于阻滞敌人的进攻,顾祖禹称其“东连上党,西略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谓景霍以为城,汾河辣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山河者也[1](喜41,p-2s3)。河东原是晋国的经济、政治重心。战国时人们仍然习惯称魏都安邑所在的河东地区为“晋国,或称魏为“晋国”,魏也自视为春秋晋之霸业的后继者。{二)渝内位于今豫北冀南的狭长地带,北邻赵境,东抵齐界,南临黄河与郑、卫接壤。据钟凤年先生考证,该地“在河以北,西以济源、孟、温、收稿日期:2000一们一11作者简介:宋杰(1952一),男,汉族,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①参见<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刘宝楠<静愚录》卷四:<孟子),粱惠王自称‘晋国‘.奠^周霄亦自称‘晋国‘。此晋国印指魏国也o-程恩择<国策地名考)卷18:“案<元和志),晋迁新田,今平阳绋邑县也.战国时属魏。即晋涵日:三家分晋,魏樽之故都.故独称晋国。“9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武陟、获嘉、新乡、设、淇、溶、临漳为‘河内。“并涉有河北之大名、广平,山东之冠县”[2](p2S)。河内可分为两部分,西部为晋之“南阳”,即今河南焦作、新乡地区,因在太行山脉南麓、黄河北岸而得名。东部在太行山脉南端的东麓,包括今河南安阳地区与河北邯郸以南的临漳、魏县、大名、广平等地。该地为商朝故都近畿,春秋时属卫国,后转入晋。河内的著名城市为邺(今河北临漳),曾作为魏文侯的封邑和魏武侯的别都,任贤臣西门豹为令,多有治绩。此外还有共(今河南辉县)、汲县,发现过魏国王室的墓葬和大量竹简及青铜器、玉器、铜剑、随葬的车马等等0。(兰)河西指魏国在晋陕交界之黄河河段西岸的若干领土.《史记·匈奴列传》日:“(赵氏)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魏之河西亦可分为南北两部。北为上郡,在今陕西延安地区;南部在渭水以北的少粱等地(今陕西韩城附近)。战国初年,魏建立上郡、西河两个行政区域,设守治理。如名将吴起曾任西河守,李悝曾任上郡(或作“上地”)守。(四)河外魏在黄河河曲、渭水以南的领土。广义的“河外”包括河南与河西地区,而狭义的“河外”仅指今豫陕交界地域,西至华阴,东抵陕县,南达上洛。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杜预注:“河外,河南也。东尽虢略,从河南而东尽虢界也。”杨伯峻注:“今河南省灵宝县治即旧虢略镇。华山为秦、晋之界。”叉《史记·苏秦列传》:“秦攻赵,则韩军宜阳,魏军河外。”《史记索臆》:“河外谓陕及曲沃等处也。晋国初兴时,献公曾假道于虞,袭灭虢国,控制了豫西通道西段。虢国所在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西周时即被看做是天下之中,王畿以此分界。《史记·燕召公世家》载:“自陕以东,召公主之;自陕以西,周公主之。”该地北临黄河,南据崤函,扼守关中通往豫东平原的要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外还有陕城附近的焦和曲沃。魏之河外还有陕城以东、以南的“阴地”,原属晋国。《左传·哀公二年》载楚袭蛮氏.“蛮子赤奔晋阴地”。杜预注:“阴地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该地西南伸人陕南商洛地区,见《太平寰宇记》卷141商州上洛县条:“《竹书纪年》云:晋烈公三年(即魏文侯三十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晋国曾把河外的西界推至华山之北,设立武城,用来保护豫西通道的出口;秦与晋、魏曾反复争夺该地,《读史方舆纪要》卷54载:“武城,《括地志》云故城在郑县东北十三里。《左传》文公八年,秦伐晋,取武城。《史记》秦康公二年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又秦厉公二十一年,晋取武城。魏文侯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即武城下也。在上述地区之外.魏在今山西东南部的上党、高平等地还有一些领土。不过,魏在晋东南占地甚少,周围与韩境相邻。战国初年,联系河东、河内两地的太行要径——轵道尚在韩人手中,魏人因而东西来往不得自由。三家分晋时,赵氏因在消灭智氏的战争中牺牲惨重,贡献最大,故所获领土较多。如《战国策·赵策一》载:“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魏国疆域虽不如赵之广裹,但是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例如:1.资源丰足韩、赵两家的领土,总的来说较为贫瘠,物产欠乏。如《汉书-地理志》日:“赵、中山地薄人众。(/R国策-韩策一》载张仪日:“韩地险恶,五谷所生,非麦即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而魏国河东所在的运城盆地土壤肥沃,并有涑、浍、汾诸水的灌溉,利于农作物的垦殖。战国初年,李悝为相,推行。尽地力之教”,发展精耕细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遂使国家富强。魏国东部的河内,背依太行山麓.有淇水、洹水、漳水的溉注。当地土壤中含有盐碱,即所谓“斥卤之地”,《尚书·禹贡》称其为“白壤”,本来是不利于垦种的。但在战国时期,由于铁工具的普遍推广,为水利事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魏国先后任西门豹、史起为邺令,开凿{I渠,治理洪患,并第55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杜I984年版,第292。另参见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暂出版社I9¨年版10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咯引水冲洗土壤中的盐分,促成了河内的农业繁荣。据《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河内甚至能够在河东受灾时向其支援余粮,并接受那里的移民。魏国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汉书·地理志》称: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著名的盐池在魏都安邑之南,《左传·成公六年》载晋国朝议迁都时,“诸大夫皆日:必居郇、瑕之地,沃饶而近韪,国利民乐.不可失也”。杨伯峻注:“髓即盐池,今日解池。”河东盐池储量巨大,加工程序简单方便,是当时内陆最大的产盐地。《史记·货殖列传》称“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后者主要指的是河东盐池所产的硝盐,它给魏国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河东的铜矿资源在北方亦有名声.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天下产铜之山共有29处。经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和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研究,在河东者有两处,即今山西平陆县的阳山和垣曲县的鼓镫之山。另外,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运城的洞沟还发现了一座古代铜矿遗迹。据分析,其开采的历史可从先秦延续到东汉0。河东又“有盐铁之饶”,南部的中条山脉是我国北方冶铁的发源地之一,铁矿储量较为丰富,使魏国得开采冶炼,促进其经济的发展。魏都安邑所在的故地——山西夏县曾发现过大批战国时期冶铜的陶范,以及不少战国前期的铁工具,表明当地金属铸造业的发达。后来西汉政府在安邑、绛、皮氏等地设置的铁官,就是对前代魏、秦铁官的继承经营。河东等地的沃饶,为魏国早期的对外征伐提供了充足的兵员劳力和粮草财贼,奠定了其霸业兴盛的经济基础。2.交通便利魏国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大陆的核心,水道旱路四通八达,往来其他地域十分方便。魏国境内的汾、辣、浍水均可航行舟船,人河溯渭,沟通秦晋两地。魏都安邑处在几条道路交的中心,北过绛、平阳、晋阳.即可直达代北。东去垣曲,逾王屋山,穿过轵道,便进人华北平原。南由茅津(今山西平陆)或封陵(今山西风菠渡)渡河,经豫西走廊东出崤函,就是号称“天下之中的周都洛阳;西越桃林、华下.叉能抵达关中平原。还可以从西境的岸门、蒲坂等她渡河人秦。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使魏国商旅荟萃,贸易发达,而且便于调遣军队,有利于向各个方向运动兵力。3,多据要抠魏国的疆土南北狭而东西长,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占据了许多关塞津渡,能够控制当时的几条主要交通干线,在军事上处在极为有利的位置。例如黄河自河曲折向东流,匪隔南北,为天下巨防。《读史方舆纪要》卷46日:“河南境内之川,莫大于河;而境内之险,亦莫重于河;境内之患,亦莫甚于河。盖自东而西,横亘几千五百里,其间可渡处,约以数十计,而西有陕津,中有河阳,东有延津,自三代以后,未有百年无事者也。”这里所提到的最为重要的三处渡口——陕津、河阳(孟津)、延津,都在魏国的版图之内,它掌握着南北交通要道上的几个枢纽战国时期,联系东西(山东、山西)两太经济区域的陆路干线主要有两条:一是豫西通道,即从关中平原沿渭水南岸东行,过华阴,人桃林、崤函之塞,穿越豫西的丘陵山地,经洛阳、成皋、荣阳至管城(今河南郑州),到达豫东平原。由于魏国占领了豫西走廊的西段,并屯兵于号称“关中喉舌”的华下,既保护了通道出口,阻止秦人东进;又能威胁无险可守的泾渭平原,从而把握了作战主动权。二是晋南豫北通道,即由渭水北岸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北麓东行,逾王屋山,从轵(今河南济源西北)穿过太行山南麓与黄河北岸之间的狭长走廊,便进入河内所在的冀南平原。走廊的西端为轵道,战国初年属韩;其东段的修武南阳归属魏国,《读史方舆纪要》卷49称滚地。南控虎牢之险,北依太行之固,沁河东流.沈水西带,表里山河,雄踞晋卫,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形势十分重要。而河内东部的安阳、邺她屏护延滓,隔阻赵、齐,扼守南北要途,也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价值。顾祖禹称其为“西峙太行,东连河洛,形强势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带河南者也”。上述两条干线的几处关键路段被魏国控制.给它在西方和东方的邻国——秦、齐、赵的兵力运动带来很大困难,使它们无法将军队顺利投送到当时诸侯争夺的热点区域——中原地带。受制最为严重的要属秦国.顾栋高曾指出,春秋乃至战国①参见安志敏、陈存洗《山西运城裥淘的东汉铜矿和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记).载《考古'】962年第10期。宋燕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前期,秦与晋、魏交战虽互有胜负,“然终不能越何以东一步,盖有桃林以塞秦之门户,而弼西之地复犬牙于秦之境内,秦之声息,晋无不知。二百年来秦人屏息而不敢出气者,以此故也”(p.540)。魏国在战国初年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三晋钡袖、诸侯盟主,除了政治、经济等原因之外,其地理条件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另一方面.魏国的领土状况也有不利因素,制约和局限了它的防御及扩张。详述如下:其一,土猿民众魏在战国之初的主要疆土——河东、河内,尽管农业发达,可是由于人口繁衍密集,耕地面积相对不足,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如《史记·货殖列传》所称:“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商君书·徕民》亦称:“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息民.上无通名,下无母宅,而恃奸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不足以生其民也。李悝在魏推行“尽地力之教”,就是企图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提倡精耕细作,来克服上述困难。再者,对魏国来说,急迫地需要向外开疆拓土,像齐、秦、楚、越那样,成为地方千里乃至数千里的泱浃大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二,分割零散三家分晋后.魏的疆土除了河东地区较为完整外.其他各处面积不大,又受到黄河与中条、王屋、太行诸山及韩、赵、秦等国领土的分隔,显得支离破碎,相互问来往联系多有不便。如河内、陕、华、西河、上郡等地,孤悬于河东本土之外.有山川相阻,且遭到强邻严重威胁,处境险恶。钟凤年先生曾对此评论道;“(魏国)诸群最大者为河东,跨今县二十三;余者,或微逾十县,或五六县,最小者不及三县。地势如此畸零,平时需逐处设备,一部告警,则征调困难,实不易于立国。”[4](p.201)魏国君臣面临的要务之一,就是急需将河东以外的各地拓展相连,借以巩固国防,保障安全。二、从战国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缘战略战国初年,魏国的疆域和人口有限,拥有的兵力并不充足。因为领土分割零散,四处设防,占用了不少常备军队,船够集中起来投入进攻的大约只有5—7万人①。这个因素造成了当时魏国用兵的一些特点:第一,维持三晋联盟,共同对外作战。由于魏兵员不足,又属于“四战之国”,不能树敌太多。且三家分晋以后,尚未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在政权统治上还有待巩固,所以有必要联合盟友,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有鉴于此,魏文候一向把巩固与韩、赵两国的睦邻关系做为基本国策。另一方面,魏文侯在对秦、齐、楚国作战时.往往是和韩、赵两国一起行动,其结果是促成了战争的胜利。第二,集中兵力,依次打败对手。除了盟友韩、赵外,魏的邻国多是地广兵强的宿仇,如秦、齐、楚等。魏国此时还无力在几处同时采取进攻,为了确保获胜,它总是把有限的军队集结起来,每次只在一个战略方向发动攻势。从魏文侯在位时对外的战况来看,魏国先后向秦、中山、齐以及中原地带的郑、宋等国主动进攻,其用兵具有阶段性,作战意图十分明显,都是在取得预期目的后转移兵力.投入另一个战场,其他地区随即改为防御。时间顺序为:公元前419—408年,于河西、河外伐秦。公元前408~406年,伐灭中山。公元前405—404年,伐齐。公元前400年以后,伐郑、宋、楚等。此后魏武侯、魏惠王继续向鄂、宋等国所在的中原地带投入主力军队,广拓疆土,取得了赫赫战果;直至“逢泽之会”,惠王率诸侯朝天子,登上了霸主的宝座。可以说,魏国在战国前期所实施的战略收效显著,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魏国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用兵次序和作战方向?它和当时的地理形势以及魏国的领土特征有何必然联系?笔者试做以下分析:战国前期的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华夏与东夷中小诸侯立国于中原地带(黄河、泰山以南,嵩高、外方以东,桐柏、太别山及淮河以北)的郑、宋、鲁、卫等华夏旧邦以及淮北、泗上的众多小国——莒、邹、杞、蔡、薛、郯、任、滕、,责j蔷孕篱麓鑫暑等量夏簇宰羹蛋警苗巍星孳誊蔷参萏善人社’年12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倪等,国力较为弱小,自春秋诸侯争霸以来,就是强国吞噬、奴役的主要对象。(2)戎狄蛮夷活动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带的落后部族、邦国,如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楼烦、林胡、义渠、乌氏、西羌等等;南方务农又兼营渔猎的百越、群蛮和文明程度略高的巴、蜀等等。它们也是大国兼并、驱除的目标。(3)强国如齐、晋(三晋)、秦、楚、越等大国,地广兵强,历史上充当过海内或地区性的霸主,是战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主角。它们的疆土从山东半岛向西推移,经过河北平原、山西及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再由陕南和豫西丘陵折而向南,括南阳盆地、江汉平原转向东方,经江淮平原而抵达海滨.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在地理位置上,强国的领域正好位于中原和周边地带之间,将华夏与东夷中小诸侯国包围起来,又被外围的戎狄蛮夷所环绕。上述的地理格局和春秋时期政治力量的地域分布态势基本相同。从春秋历史来看,齐、晋、秦、楚、吴几大强国间的战争互有胜负,维持着均势状态;它们的领土扩张主要是靠兼并弱邻来完成的,即所谓“内取诸夏,外攘夷狄”,向中原和周边地带发展势力。从春秋时期的历史来看,大国成长称霸都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就是多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诸侯、戎狄蛮夷有着较长的共同边界。列强堀起的首要步骤,是先选择弱小邦国、部族做为用兵对象,在不太耗费兵员财力的情况下扩展领土,充实国力,待到羽翼丰满时再与其他强国交锋。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叔侯日: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豫东、鲁南和淮北平原,地势平坦,沃野千里,经过华夏与东夷中小邦国的开发,经济富庶,物产丰饶,军事力量又比较弱小,因此是强国侵略争夺的首选对象。在向中原用兵不利的情况下,诸强还可以转而侵吞戎狄蛮夷的土地。但是,魏国在战国初年的疆域却没有这种便利条件,其地北l临赵,西临秦,与戎狱少有接壤;河内地区叉东与齐国交界。它在河外的阴地南邻楚、韩,东进中原的豫西通道出口被韩国控制。魏国大部分的疆界是和强国接壤,多处遭受严重威胁,交锋亦难以获胜。只有东南方向的河内一隅面对黄河以南的郑、宋、卫等弱邻,不过,在这个理想盼用兵方向上作战正面比较狭窄,使魏国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战国前期,诸强的主要用兵方向仍然是在中原地带.力图兼并和支配当地的华夏与末夷中小诸侯。例如:齐国极力对泰山以南的鲁、苗、薛、邹等进攻,占据了大片土地。楚国也积极地在这一区域展开军事行动,《史记·楚世家》载:“(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泅上⋯⋯简王元年,北伐灭莒。”远在江南立国之越,亦额额向淮北出击。据《竹书纪年》记载,越王朱句三十四年(公元前419年)灭滕(今山东滕县西南),次年灭郯(今山东郯城北)。越王翳时(约在公元前404年)又灭掉缯国(今山东枣庄市东)0。魏之盟友韩国对向中原扩张领土也早有预谋。《战国策·韩策一》载三晋破智氏分其地时,段规劝说韩王争取得到成皋,以便将来由此进攻郑国,“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韩武子即位后,把都城由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迁到河南的宜阳,后又徙至阳翟,便于向东、南发展,与楚争夺郄、宋的土地。从魏国的历史来看,它也和诸强一样,把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带做为重点进攻区域,投人大量兵力;并于公元前361年迁都至大粱,将河南地区做为新的根据地,完成了统治重心的转移。但是,魏国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进行南向作战,而是先打败东西两翼的邻国秦、中山、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直接进军中原,必然激化魏与齐、楚及郑、宋等国的矛盾,受到多股敌对力量的抗击,是难以获胜的。魏在东方的主要敌人是齐国,齐在战国初年所奉行的策略之一,便是远交近攻,侵略较近的鲁、卫及淮泗小国,与距离自己较远而迫近晋地的郑国结盟,来阻挠晋(或是后来的三晋)对河南的攻掠。《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载:“晋苟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齐师来援,晋略。霉目妻墨量寥巷谨甚盍髂:”古藉版杜,第。“同书版本同,13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人不愿同时与两国交锋,统帅智伯日:“我h伐郑,不b敌齐”,只得被迫退兵。《史记-六国年表》载公元前464年晋国再次伐郑,齐兵“救郑,晋师去”。对魏国来说,不先打败齐国,中原方向的军事行动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魏国的本土河东,受到秦国的严重威胁。秦是晋国的宿敌,自春秋中叶以来,两国隔河相峙,互有征伐百余年。晋国阻秦东进之路,使其不能得志于中原。而秦国在晋卧榻之侧,仅有一水相隔,晋之都城腹地亦得不到可靠的安全保障。战国以降,晋国先后爆发了六卿的混战与韩、赵、魏灭智氏的斗争,内乱不断。三家分晋后,又在三十余年内忙于巩固统治,恢复发展力量,尚且无暇外顾。所以秦在战国初年乘机发动攻势,频频削弱晋及后来之魏国的势力和影响。例如公元前461年,秦国打败西戎大荔,兵临黄河之滨的重要渡口临晋。《史记·秦本纪》载,是年,“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史记集解》【德广日:“今之临晋也。”临晋对岸便是魏国要滓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在此渡河后沿涑水而行即可抵达魏都安邑。秦据此地,做为侵伐河东的桥头堡,一来直接威胁魏国腹地、都城的安全;二来逼迫大荔部族屈服,成为秦之附庸,共同对魏作战,使形势发生了对魏国不利的变化。此后秦国又攻克临晋附近的彭衙,北夺籍姑,使魏国在河西、河外的领土分为三段,其中部的西河郡仅剩少粱一座孤城,与渭水以南的魏河外诸城和北边上郡的交通都被截断。秦国的防线已推至河旁,与魏共有黄河天险,随时可以进军河东,攻击魏国腹地。此种形势构成了对魏的严重威胁,使其如同骨鲠在喉,不得不除。相形之下,齐、楚等强国距离魏本土河东较远,威胁并不大;卧榻之侧的秦国则是心腹之患.如果置之不理,出师东方,国内兵力空虚,很可能遭受到秦国的致命袭击。因此,魏国把与齐、楚争夺中原的宏远目标暂且搁置,而首先选择秦国作为打击对象,以解决门庭之患。3齐国的田襄子执政以来,忙于将亲属派往各地执掌官职,篡夺权力。因为害怕受到诸侯的干涉,对外采取息事宁人的睦邻政策;只要三晋不发兵来侵,齐国则尽量避免和它们发生冲突,魏国也可以暂时不用担心东方的侵袭。而秦国自厉公去世以后,因君主废立问题多次发生动乱,受到内14耗的削弱,客观上有利于魏国向河西进攻。如《史记·秦本纪》所称:“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其河西地。”于是,魏国便开始了对秦作战的军事行动。(一)伐秦公元前419年,魏国在河西重镇少梁筑城,加强这个渡口的防卫,以此做为向西方进攻的前哨基地;结果引起了秦国的猛烈反击。《史记·秦本纪》载,灵公六年.晋城少粱,秦击之”。《史记·六国年表》则载秦在第二年再次发动攻势,“与魏战少梁”。但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魏国保住了阵地.并在下一年(公元前417年)“复城少粱”,继续强化该地的设防。秦国同年则“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即在黄河沿岸筑城设垒,削陡河岸使之成为防御工事,并以公主殉祭河神,藉以祈求神灵保佑它在和魏国的交战中获胜。筹备数年之后,魏国正式向秦发动进攻,于公元前413年出兵河外,在郑(今陕西华县)大败秦军见《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二年。。与晋战,败郑下”。次年,魏太子击率军围攻少粱以北的繁庞(今陕西韩城县境),得手后将不可靠的原地居民逐出,更以魏人驻守。公元前加9—408年,魏文侯任用名将吴起领兵,自少梁南伐,拔秦五城,渡过渭水后到达郑地,在先后攻占的临晋、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合阳(今陕西部阳东南)筑城戍守,迫使秦人退据洛水,又筑长城以拒魏师。通过上述进攻,魏国广拓领土,全部占据河西之地,将西河与上郡、河外三地联成一片,使黄河河曲成为魏国的内河,消除了秦国对河东的直接威胁,建立了巩固的外围安全屏障。(二)伐中山吴起在河西作战获胜后,魏国迅速改变了主攻方向,于当年(公元前408年)转移兵力进攻中山,而对秦国只留下少数军队,采取防御态势。其原因和魏国侧重在东方、中原地带扩张发展的战略构想有关。中山是白狄鲜虞部建立的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其地西倚太行,扼守井陉要道,控制了山西高原通往河北的一条险途。又北屏燕境,南临赵国的东阳、邯郸,东与强齐相邻,处在黄河以北几太强国之间的枢纽地段,位置相当重要。《战国策-秦策二》称“中山之地五百里”,疆土亦不算小。鲜虞原是游牧民族,自春秋时入居河北平原后,吸收了华夏族的先进经济、文化,拥有较为发达的农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业、手工业,军力也很强劲。列强如果能够占领或控制利用中山,不仅可以明显增强己方阵营的力量,改变实力对比;还能威慑邻国,向几个战略方向用兵,造成十分有利的态势。如郭嵩焘所言:“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辖枢,而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闻,交相控引,争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当时得失之林也。”[5](p5)正因如此,春秋战国之际,中山便成为几太强国竟相争夺的焦点鲜虞曾利用齐晋间的矛盾,与齐联盟,对抗晋国,多次袭击其河内之地。三家分晋前,楚国曾派司马子期率兵,不远千里伐灭中山①,然未能久驻。三家灭智氏后,中山之地多为赵国吞并,魏在东方仅有河内一隅,又受到齐、赵、郑、卫的挤追,勉可容足,急需扩大地盘,建立一块巩固的前哨基地,来抗衡诸强,进据中原。因此,在赵襄子时,魏文侯提出“残中山”,要求瓜分原中山国的领土,此举未得到满足,赵氏仅同意纳魏公主为正妻,将原中山部分国土封给地作采邑,使魏国获得一些收入@。当时赵氏势力强盛,魏只好妥协,先以秦国作为进攻对象来筹备战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正当魏在河西展开攻势时,东方的政局发生了变化,公元前414年,中山复国。《史记·赵世家》载,赵献子十年,“中山武公初立”。为了得到外界支持,以对抗赵、魏,它和旧日盟友齐国结约修好。齐国意欲削弱三晋在东方的影响,也积极配合,向赵、魏发动了进攻,借此牵制它们对中山用兵。这时的赵国经历了襄子死后十余年的内乱,元气尚未复原,无力单独应付齐与中山的进攻。中山的复国,使魏丧失了公子倾的封邑,增添了一个劲敌。魏国的河内孤悬在外,与本土河东联系不便,此刻受到严重威胁。这种局面如果延续下去,不仅河内的安全无法保障,魏国的兵力也会被牵制,不能顺利执行预想的战略,即南渡黄河向中原扩张,这对魏国来说是十分被动的。为了改变东方的不利形势,魏国在河西作战获胜、实现预定目标(将河外、西河、上郡连成一片,有效地保障魏国西境的安全)后,立即将军队主力调往太行山以东,投人对中山的攻击。魏对中山的进攻受到顽强抵抗,战事相当激烈,持续三年,引起群臣激烈反对;但魏文侯不为所动,先后派遣乐羊、吴起等名将,又得到中山叛臣白圭的帮助,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三)伐齐魏国在灭亡中山后,留太子击驻守,井顺势展开了对齐国的战略进攻。如前所述,田氏代齐后,曾有数十年的时间忙于巩固内部统治,担心诸侯前来干涉,而采取了睦邻政策,不敢贸然对外略地用兵。中山复立之后,齐国在东方地域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有力的支持,因此活跃起来,频频向泰山、黄河以南的鲁、卫等小国发动攻击,井与郑国联合,以抑制赵、魏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所载:“(齐)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黄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明年,取鲁之一城一:⋯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郎。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贯丘。”面对齐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魏不能等闲视之;只有打败齐国,消除侧翼的威胁,魏国才可以把主力军队投入到中原地带,放手与郑、宋及楚国一搏。因此.魏在灭亡中山后,即于公元前405年命令翟角(员)率兵协同赵国攻齐,解救廪丘之围,获得大胜。次年,魏又会合赵、韩军队攻入齐国长城。以上事见《最羌钟》铭文及《水经注》中《瓠子水》、《汶水》引《竹书纪年》。魏灭中山,又率领韩、赵两次重创齐这个传统大国,使东方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三晋——尤其是魏国声威大震,周王室不得不在次年正式承认它们为诸侯。齐国受此打击后,实力大为削弱,被迫退出了与魏的竞争;整整十年之后,才恢复对外军事行动。而魏国的获胜,则使它可以放心地从河内南下,实行其中原逐鹿、称霸天下的战略构想。f四l找郑、宋与楚魏国接连战胜秦、中山与齐,东西两侧的劲敌暂时不能为患。在有利的形势下,魏国全力向中原进兵,以夺取郑、宋、卫及淮泗间小国的土地,迫使它们臣服。因为上述中小诸侯势微力弱,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魏国的主要对手是南方的强楚。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魏鲞登鬻嫉,翟篙譬翟掣稚热封中山I薯妾囊委譬芝§望臻蠢麓岂蠢罂嘉是主擘等、妻囊藿老葶.‘顺。鲍彪注。公㈣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文侯晚年用兵,基本上是在河南与楚国争郏。如楚悼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来伐我,至乘丘”。公元前393年,魏国“伐郑,城酸枣”。酸枣是黄河渡口延津西南的重要军事据点,原属郑国,被魏占领后作为南略中原、抗衡齐、楚的前进基地。公元前391年,“三晋伐楚,败楚大梁、榆关。这是魏国获得的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此役之后,魏国在豫东平原站稳了脚跟,夺取了大粱附近的大片土地魏文侯去世后,武侯及惠王即位之初,继续在这一地区用兵,向东、南方向扩展,逐步开拓出一块物产丰饶、面积远远超过河东本土的新疆域公元前361年,距魏文候协韩、赵钱楚,初次向河南出师还不到40年,魏在中原的疆土已然颇具规模,惠王把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建立了新的政治中心。国都东移的原因,并非是像有些史家所说的“避秦”,而是由于河南地区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超过了河东,魏在那里与齐、楚、韩、赵等强国正进行着激烈角逐,形势紧迫;但两地相隔千里,交通不便,从安邑对河南实行遥控难以收到满意成效。迁都大粱,有利于魏国对中原的开拓和巩固,可以实现其图霸争雄的宏伟抱负,如朱右曾《竹书纪年存真》所言:“惠王之徒者,非畏秦也.欲与韩、赵、齐、楚争强也。安邑迫于太行、中条之险,不如大梁平坦,四方所走集,车骑便利,易与诸侯争衡。赵之去耿徒中牟,又徙邯郸,志在灭中山以抗齐、燕。韩之去平阳徙阳翟,又徙新郑,志在包汝颍以抑楚赵岂皆为避秦哉。战国前期魏国的领土扩张主要是在这个战略方向完成的。《战国策·魏策一》载苏秦说魏王日:“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鄞;东有淮、沂、黄、煮枣、海盐、无蹿⋯⋯”上述领土,基本都是魏国在迁都大粱前后数十年闻,从郑、宋、楚等国手中夺来的。这一显赫功业.是其先邦——春秋时晋国远未达到的魏也因为占据中原沃土,太大增强了实力,一跃成为称霸诸侯的头号强国。《战国策·齐策五》载:“昔者魏(惠)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甚至采用天子的服制,“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旌,从七星之旗,此天子之位,而魏王处之。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诸侯,举办“逢泽之会”,俨然成为战国第一代16霸主,邻近中小诸侯都来朝见,服从其驱使调遣。战国前期魏国在政治、军事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它所实施的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魏文侯、武侯比较客观地判断当时的地理形势,正确地决定作战主攻方向与用兵次序,先后打败了秦、中山、齐、楚等国,获得预期的效果,为其建立霸业奠定了基础。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魏国的战略失误魏自武侯至惠王前元年间,东方的战事进展顺利,不断开疆拓土,捷报频传;但是政治、军事形势逐渐变得复杂、恶化起来。魏在中原与齐、楚、赵、韩交兵,多获胜绩,却也遭受过桂陵之战的重创。随着秦国的强盛崛起,魏在西线作战接连告负,陷人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惨败于齐,十万大军被歼,统帅太子申、庞涓阵亡。次年又遭到秦国的打击,主将公子印被俘,丧师失地。魏之局势从此江河日下.退出了一流强国的行列,被追充当齐、秦的附庸,再未能恢复往日的伟绩。魏国霸业跌落的原因,前人多就经济、外交及作战指挥等方面有所评论,笔者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一下魏国战略的失误:【一)对河西战场缺乏足够重视对魏国来说,河东是根据地,而秦与其隔河相峙,较之齐、楚等国,它所构成的威胁要严重得多。秦实为魏国最险恶的敌人,双方绝不能共存;如商鞅对秦孝公所言:“秦之与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6](p.rz32)魏国从公元前408年吴起伐秦获胜后,便在河西采取守势.主力尽调往东方,未能彻底解决西方的潜在危害,以致留下隐患,使秦国东山再起。魏国这一战略部署虽然收效于中原,却在西方暗伏败笔。钟凤年先生曾就此论道:“魏文侯力争秦河西,首将渭南北地连为一部。盖已深知全局如此非持久之计而然也。奈终未及逐秦远徙,布置周备,即舍而之他;武侯则直不以秦为虑。故传至惠王,一旦秦日暴兴,魏则拙势立见,从此处处失败,地或残或丧,无一片得宁靖者矣。”[4](口.202)就战国前期情况而言,魏文侯末年至惠王即位之初,形势明显对魏国伐秦有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秦自厉公以后、怀公至出子五代国君期间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公元前429~385年),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频频出现废立君主的动乱,国内政局不稳《吕氏春秋-当赏》载,当时“群贤不说(悦)自匿,百姓郁怨诽上,致使国力衰弱,对外作战连连失败。客观形势有利于魏国继续向河西进攻,扩大战果。2.秦与其传统盟友楚国此时关系冷淡。《史记-楚世家》载,悼王十一年(公元前4OO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楚厚赂秦,与之平”。看来两国之间存在着冲突,楚为了应付三晋的进攻,被迫向秦厚纳财物以求得缓和。楚国当时正与齐、魏、韩在方城之外发生剧烈争夺,亦无暇助秦。3.秦国在外交上处于孤立状况。《史记·秦本纪》言战国初年,“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魏国若大举伐秦,邻国多会柚手旁观,不会助秦抗魏;韩、赵为了参与瓜分秦地,很可能像日前那样,出兵协魏攻秦。所以,魏国较为理想的战略步骤应是在迁都大粱之前全力饯秦,即使不能灭亡其国,也可以将秦远逐到陇坂以西,占据关中这块宝贵的“四塞之地”;北连上郡,南抵秦岭,然后再实行在中原扩张的战略,这样形势要有利得多。从当时情况看,魏国确实有能力和条件来完成驱秦的军事行动。如商鞅对秦孝公所言:“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一秦敌大魏,恐不如。”[7](p442)可惜魏国没有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二)未能巩固对中山的统治魏国对中山的用兵持续三年,人马财粟损耗甚众;占领之后.尽管曾派太子击和李克前往镇守,但事后对这块国土以外的“飞地”未加以足够的关注与支持。《说苑·奉使》载:“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竟然不闻不问。后又将太子击召回,委任少子挚守中山;其人年少,尚无经验,担不起这副重任。再者,由于中山与魏之间被赵国阻隔,来往需要假道,受制于人,运送兵员财粟相当困难。中山之地受到燕、齐、赵等强邻包围,本来就难以坚守;魏国君臣再不加重视,未能及时打通道路,巩固统治,后来丧失其地就是在所难免了。(三】没有处理好三晋的联合或统一问题魏与韩、赵壤土交错,又同出于晋国,在政治、疆域和历史渊源上都有实行联盟或统一的条件。另外,魏如不能兼并韩、赵,或与韩、赵结盟,后果则是严重的:其一是领土被分割破碎的状况无法根本改变,各地区之间交通不便,难以相互支援,进行有效的防御。其二是与韩、赵敌对会牵制和消耗魏国有限的兵力,这对其发展十分不利。战国初年,魏文侯注意维持与韩、赵的友好关系,三家协同对外作战,魏国多有受益。但是自武侯即位后,支持赵国逃亡贵族公子朔,发兵偷袭邯郸,受挫而返。此后三晋联盟破裂,交战不已,魏国亦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因为三晋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相互觊觎领土,很难实行长久的联合。而它们的分立又导致势单力孤,难以在与诸强的抗衡中占有优势,容易被敌人各个攻破。《读史方舆纪要·山西方舆纪要序》曾日:“秦之能灭三晋者,以晋分为三,而力不足拒秦也。假使三晋能知天下之势,其于安邑、于上党、于晋阳也,如捍头目而卫心腹也,即不能使秦人之不能攻,必当使我之不可攻。”对魏国来说,即使暂时无法吞并韩、赵,至少应联合其中之一,来制约、削弱另一国,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但在实际上,魏文侯去世后,往往是韩、赵两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魏国,魏曾多次以一敌二,陷于被动。(四)过早向中原扩张和迁都战国前期,魏把中原地带当作战略主攻方向,投人大量主力军队,并把都城迁到大梁;这一选择和举措事实上利弊各半黄淮平原地势平坦,便于部队运动;土壤肥沃丰饶,立国者多为中小诸侯,力量不强;向这一地带用兵直接损失较少,收益较多,是其诱人之处。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不利因素,详述如下:豫东平原位于天下之中,车马辐辏,皆为坦途,又无名山大川之险阻,实为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魏国在河南开辟的疆土被齐、楚、韩三面包围,北边的河内也受到赵国威胁。魏与韩、赵关系恶化后,处在四面受敌的尴尬境地。《商君书·兵守篇》曾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四战之国”应该侧重于防御,而不宜到处出击:“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已四兴军+故日国危。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巨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日:四战之国务在守战。”上述议论实际是对魏在中原屡次轻举妄动、结怨众邻而招致最终失败的总结与批评。l7宋杰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惠王迁都大梁,虽然有利于控制中原的军政国务,但是该地四面临敌,又无险可守,易被敌军长驱直人,造成兵临城下的危险局面。大梁车骑四通,道路交汇.属于军事地理学上的枢纽地段,战时即成为兵家必争的热点,冲突频繁,安全很难得到保障;首都是国家的政治中枢,设置在这样的地点是不适合的。顾祖禹即在《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方舆纪要序》中强调,不宜在河南那样的“四战之地”建都,否则会陷于危难;河南的防务有赖于周围地区,特别是关中、河北等地作为它的屏障:“河南古所谓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目,河南有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周之东也,以河南而衰;汉之东也,以河南而弱;拓拔魏之南也,以河南而丧乱⋯⋯然则河南固不可守乎?日:守关中,守河北,乃所以守河南也!”战国时期的中原,对魏国来说,好像是设有美味诱饵的陷阱,一旦过早地置身于此,便受到诸多强邻围攻,而无法摆脱困境。后来秦国进行统一战争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战略失误。秦昭王时魏冉执政,亦曾把主攻方向定在中原,频频出兵围攻魏都大梁,又与齐国争夺陶邑,结果并不理想。由于燕、赵、韩等诸侯来救,“穰侯十攻魏而不得伤”[7(p2OO);陶邑虽然得手,但因距离关中太远,有韩、魏阻隔,日后还是被魏国夺走。范睢献“远交近攻”之策后,秦国及时调整了战略,以主力进攻邻近的河东、河内、南阳,与三晋和楚国分别作战,待扫清外围后,便势如破竹地攻占了中原地带。参考文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上海:上拇书店出版杜,1998.[2]钟凤年《战目疆域变迁考)序例J]禹贡,六卷十期.[3]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辜疆域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3.[4]钟凤年《战目疆域变迁考)序例(续)[J]禹贡,七卷六、七音期【5]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序[M]上海:上海古警出版杜,I993[6]司迁史记·商君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5[7战国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978.(责任鳊辑:粱二南)GeographicalCharacterandGeneralFightingPlanoftheWeil)ynastyintheProphaseoftheWarringStatesPeriodSongJie(I-Iisto~,Dept,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37)Abstract:Thisa~iclediscussestheterritorysurveyofWeidynastyintheprophaseofthewarringstatesperiodanditsmaincharacter,thewayofresortingtoa兀nsagainstforeignandthepreferenceoffighting.talksaboutitsstrategiccontentandreasonsthatitsstratagemcaIlfleintobeing.Moreover,analyzeditsgainandlossfromtheaeofgeography.Keyword:theWarringStatesPeriod;WeiDynasty-;Hedong;HexiRegion;JinState;Zhongshan;CentralP1ainil8
本文档为【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培训考核小魏子
叉车专业培训老师
格式:pdf
大小:9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历史学
上传时间:2020-01-30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