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五 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五 1-溴丁烷的制备

举报
开通vip

实验五 1-溴丁烷的制备有机化学实验实验五1-溴丁烷的制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以正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掌握带有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操作;3、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液体产品干燥、蒸馏的基本操作。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氯代烷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有害气体的回收及回收装置的组装和使用难点:氯代烷的制备方法教学内容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以正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并掌握带有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操作;...

实验五 1-溴丁烷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五1-溴丁烷的制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以正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掌握带有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操作;3、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液体产品干燥、蒸馏的基本操作。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氯代烷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有害气体的回收及回收装置的组装和使用难点:氯代烷的制备方法教学内容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以正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并掌握带有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操作;3、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液体产品干燥、蒸馏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实验室中,芳卤一般通过芳烃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卤化制备,卤代烷烃一般通过相应的醇与氢卤酸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可逆反应)。溴化钠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溴化氢,溴化氢与正丁醇生成1-溴丁烷。主反应:副反应:三、实验材料电热套(带磁力搅拌)、磁转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直型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温度计套管、尾接管、烧杯、漏斗、分液漏斗、乳胶管、浓H2SO4、正丁醇、NaBr、NaOH、无水CaCl2、NaHCO3、沸石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步骤1、组装回馏装置先下后上,先左后右,依次组装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和溴化氢吸收装置,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2、加样在圆底烧瓶中先加入18mL水,再加入18mL浓硫酸,混匀,配置成50%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3mL正丁醇,混匀;再加入17g研细的无水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放入1枚磁转子。3、回流打开磁力搅拌,打开冷凝水,小火加热至沸腾,使反应物保持沸腾,平稳回流45min。4、蒸馏关掉加热电源,使反应液冷却,卸下球形冷凝管,重新加入几粒沸石,改为蒸馏装置(蒸馏头、温度计套管、温度计、尾接管、盛有20mL蒸馏水的圆底烧瓶),加热蒸馏出粗的1-溴丁烷直至反应瓶中油层消失而馏出液中无油滴蒸出。5、洗涤将馏出液转至分液漏斗中,除去水层;加入5—8mL浓硫酸洗涤,静置,放出浓硫酸层;再依次用10mL水、饱和NaHCO3溶液和10mL水洗涤。6、干燥、称重并计算产率洗涤后的样品中加入适量无水CaCl2,摇动,干燥后转移至称过重的干净烧杯中称重,计算产率。六、注意事项1、溴化钠要先磨细,再称量,防止结块。2、加料顺序不能改变,尤其要先加水,后加浓硫酸;每次加完料,均要摇匀。3、倒立的三角漏斗口要恰好接触水面,不能侵入水中,防止倒吸。4、反应完后要用浓硫酸除去未反应的醇和副反应生成的醚,再用水和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浓硫酸,以防产物碳化。七、思考题1、加料时,能否先使溴化钠和浓硫酸混合,然后再加正丁醇和水?为什么?2、本实验会有哪些副反应发生?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
本文档为【实验五 1-溴丁烷的制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欢欢工作室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9-12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