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

举报
开通vip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1110020 4 72 40 32 课程编号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Hydrobiology 英文课程名 Hydrobiology 开课院(系) 水产学院 开课系 水产养殖系 修订时2006年9月10日 间 课 程 简 介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及其应用的科学。其任务是阐明水生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特点、繁殖方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渔业生产的关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水生植物部分和水生动物部分。 课 程 大 纲 一...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
【水产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1110020 4 72 40 32 课程编号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Hydrobiology 英文课程名 Hydrobiology 开课院(系) 水产学院 开课系 水产养殖系 修订时2006年9月10日 间 课 程 简 介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及其应用的科学。其任务是阐明水生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特点、繁殖方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渔业生产的关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水生植物部分和水生动物部分。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及其应用的科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任务是阐明水生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特点、繁殖方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渔业生产的关系。通过实验课和教学实习,掌握常见种类的行态学特点,分类鉴定方法和生态调查方法,为《鱼类增养殖学》、《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虾蟹类增养殖》和《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等专业课程和从事渔业生产和科技实践者,提供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水生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态分布及与渔业生产的关系,熟练掌握水生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能熟练鉴定常见的水生生物,特别是常见的浮游生物种类能鉴定到属;掌握水生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其作用的知识;掌握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方法、标本的固定与保存、定性与定量的测定方法等)能运用水生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去观察与探索生物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水生生物方面提出改善渔业生产或增产措施。 三、面向专业: 水产养殖学本科 四、先修课程: 先修《动物学》、《鱼类学》及一些化学课程后开设。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在继《动物学》、《鱼类学》及一些化学课程后开 设,同时为以后开设《鱼类增养殖学》、《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虾蟹类增养殖》等课程打好 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2学时) 绪论 第一节: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定义、内容和任务(B)。 第二节:水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C)。 第三节:我国在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类工作的进展(C)。 开展不同水域的渔业资源调查(C)。 生物饵料的培养、利用现状(C)。 第四节:水生生物的主要生态类群及分布: 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A) 第五节:水体生物分区: 淡水水体的类型(A)。 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生物区的划分(A)。 海洋生物区划分(A)。 第一篇:水生植物 第一章 藻类概述(2学时) 第一节:藻类的主要特征 藻类的定义(A) 第二节:藻类的形态结构 藻类植物体的形态(A)。 藻类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核、色素和色素体、同化产物、蛋白核、鞭毛(A)。 第三节:藻类的生殖方式 营养生殖(A)。 无性生殖:孢子、不动孢子、厚壁孢子(A)。 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配生殖(A)。 藻类生活史:营养生殖型、无性生殖型、有性生殖型、无性、有性生殖混合型(B)。 第四节:藻类的分类(A)。 第五节:藻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藻类的分布特点(B)。 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B)。 第二章 蓝藻门(2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A)。 第二节:蓝藻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异形胞(A)。 第三节:蓝藻的生殖: 细胞分裂、段殖体、厚壁孢子(A)。 第四节:蓝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A)。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三章 硅藻门 (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A)。 第二节:硅藻形态结构: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硅藻外部形态结构:细胞壁、细胞方位、间生带和隔片、细胞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的突出物、花纹、壳 缝(A)。 硅藻内部形态结构:色素和色素体、同化产物、细胞核(A)。 第三节:硅藻生殖: 营养生殖、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A)。 第四节:硅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A)。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四章 金藻门(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B)。 第二节:金藻的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金藻生殖: 细胞分裂、内生孢子(A)。 第四节:金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B)。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五章 黄藻门(0.5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C)。 生态分布和意义(C)。 第二节:黄藻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黄藻生殖: 细胞分裂、无性繁殖、有性生殖(C)。 第四节:黄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C)。 常见属主要特征(C)。 第六章 隐藻门(0.5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C)。 生态分布和意义(C)。 第二节:隐藻形态结构: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隐藻的生殖: 细胞分裂、无性繁殖(C)。 第四节: 隐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B)。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七章 甲藻门(3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B)。 第二节:甲藻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甲藻的生殖: 细胞分裂、无性繁殖、有性生殖(B)。 第四节:甲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A)。 )。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五节:赤潮。 赤潮生物(A)。 赤潮发生的原因(A)。 赤潮发生的危害(A)。 赤潮发生的预报(A)。 第八章 裸藻门 (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B)。 第二节:裸藻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裸藻的生殖: 细胞分裂(B)。 第四节:裸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B)。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九章 绿藻门(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B)。 第二节:绿藻形态构造: 体制和细胞形态(A)。 细胞构造:细胞壁、原生质(A)。 第三节:绿藻的生殖: 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A)。 第四节:绿藻的分类: 分类系统(A)。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十章:水生维管束植物(2学时) 第一节: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定义和生态类群: 定义、生态类群(A)。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开态学特征及对水环境的适应: 根、茎、叶形态对环境的适应(A)。 第三节:常见种类: 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B)。 第四节: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经济意义(C)。 第二篇 水生无脊椎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2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点(B)。 生态分布和意义(B)。 第二节: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 形态:形状、大小(A)。 结构:细胞膜及表膜、细胞质、细胞核、纤维结构、射出体。伸缩泡、纤毛、鞭毛(A)。 第三节:原生动物的生理机能: 运动和运动胞器:运动形式(A),运动的机制(B)。 营养:营养方式、摄食类型、消化(C)。 呼吸(B)。 渗透调节(B)。 刺激反应(B)。 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B)。 )。 包囊的形成(A 第四节:原生动物的分类 分类系统(A)。 常见属主要特征(A)。 第二章 轮虫动物(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征(B)。 第二节:轮虫的形态构造 轮虫的主要形态特征(A)。 外部形态构造:头部、躯干部、足(A)。 内部形态构造:体壁、消化系统、生殖系统(A),排泄系统、神经系统(C)。 第三节: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 轮虫的食性(A)。 轮虫生殖方式和生生活史(A)。 轮虫的休眠卵(A)。 第四节:轮虫生态分布和意义: 轮虫的分布(A)。 轮虫与水产养殖的关系(A)。 第五节:轮虫的分类 轮虫分类的主要依据(A)。 轮虫的分类系统(B)。 常见属的主要特征特点(A)。 第三章 枝角类(4学时) 第一节:概述: 枝角类的一般特征(B)。 第二节:枝角类形态结构 外部形态:头部、躯干部(A)。 内部构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B),生 殖系统(A)。 第三节:枝角类生长、生殖、发育有其影响因素 生长(A)。 生殖:生殖方式、生活史、生殖周期(A)。 发育(A)。 第四节:枝角类生态分布和意义: 习性与分布、垂直移动、摄食、季节变异(B)。 经济意义(A)。 第五节:枝角类的分类 枝角类的分类系统(B)。 常见属的主要特征特点(A)。 第四章 桡足类(2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征(B)。 第二节:桡足类形态构造: 外部形态:体节、附肢(A)。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B)。 第三节:桡足类生殖与发育: 生殖、发育(A)。 第四节:桡足类生态分布和意义: 生态分布、摄食、休眠(A)。 经济意义(B)。 第四节:桡足类的分类 桡足角类的分类系统(B)。 常见属的主要特征特点(A)。 第五章 毛颚动物(1学时)(B)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征(B)。 第二节:毛颚动物形态构造: 外部形态:头部、躯干部、尾部(A)。 内部构造:肌肉、休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B)。 第三节:毛颚动物生态分布和意义: 分布、经济意义(C)。 第四节:毛颚动物分类 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A)。 第六章:浮游腹足类、被囊动物(1学时) 第一节:浮游腹足类: 翼足目(C)。 第二节:被囊动物: 有尾纲:形态构造、常见种类(B)。 海樽纲:形态构造、常见种类(B)。 生态分布与意义(C)。 第七章 浮游幼虫(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般特征(B)。 第二节:我国沿海常见的浮游幼虫: 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纽虾类、扁虫类、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肢口类、外肛 类、腕足类、帚虫类、棘皮动物、脊索动物(B)。 第三节:浮游幼虫的生态特点: 生态类群、生态特点、分布(B)。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1学时) 第一节:多毛纲: 形态和功能、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B)。 第二节:寡毛类: 形态和功能、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B)。 第九章 其它甲壳动物(2学时) 第一节:磷虾类: )。 主要特征、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A 第二节:糠虾类: 主要特征、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A)。 第三节:樱虾类: 主要特征、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A)。 第四节:蔓足类 主要特征、形态构造、发育、分类、生态分布与意义(A)。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蓝藻类常见种的观察 2 操作型 2 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2 操作型 3 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二) 2 操作型 4 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三) 2 操作型 5 金藻类、黄藻类和隐藻类常见种的观察 2 操作型 6 甲藻类、裸藻类常见种观察 2 操作型 7 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2 操作型 8 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二) 2 操作型 9 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三) 2 操作型 10 原生动物常见种的观察 2 操作型 11 轮虫动物常见种的观察(一) 2 操作型 12 轮虫动物常见种的观察(二) 2 操作型 13 枝角类常见种的观察 2 操作型 14 桡足类常见种及其形态与分类 2 综合型 15 桡足类解剖 2 综合型 16 其它浮游动物形态观察 2 操作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 验1:蓝藻类常见种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蓝藻门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色球藻目、颤藻目和念珠藻目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蓝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蓝藻门的常见种类。 验2: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实 实验目的:掌握硅藻门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中心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硅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硅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3: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二) 实验目的:掌握硅藻门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中心纲和羽纹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硅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硅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4: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三) 实验目的:掌握硅藻门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羽纹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硅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硅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5:金藻类、黄藻类和隐藻类常见种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金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金藻目、黄藻纲、隐藻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金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金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的常见种类。 验6:甲藻类、裸藻类常见种观察 实 实验目的:掌握甲藻门、裸藻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横裂甲藻纲、裸藻目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甲藻门、裸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甲藻门、裸藻门的常见 种类。 实 验7: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实验目的:掌握绿藻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团藻目常见种类。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绿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绿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8: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二) 实验目的:掌握绿藻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绿球藻目常见种类。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绿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绿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9:绿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三) 实验目的:掌握绿藻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鞘藻目、纲毛藻目、接合藻目常见种类。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绿藻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绿藻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10:原生动物常见种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原生动物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肉足虫纲、纤毛虫纲、吸管虫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原生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原生动物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11:轮虫动物常见种的观察(一) 实验目的:掌握轮虫动物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蛭态目和双巢目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轮虫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轮虫动物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12:轮虫动物常见种的观察(二) 实验目的:掌握轮虫动物门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双巢目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轮虫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轮虫动物门的常见种类。 实 验13:枝角类常见种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枝角目的分类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枝角目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枝角目的形态特征,鉴定并认识枝角目的常见种类。 实 验14:桡足类常见种及其形态与分类 实验目的:掌握桡足亚纲的形态构造特征,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实验内容:桡足亚纲常见种。 实验要求:鉴定并认识桡足亚纲的常见种类。 实 验15:桡足类解剖 实验目的:掌握桡足类分类方法。 实验内容:桡足类解剖。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桡足亚纲的形态特征。 实 验16:其它浮游动物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其它常见的浮游动物种类。 实验内容:浮游幼虫、其它浮游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毛颚动物常见种。 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其它浮游动物的形态特征。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赵文编著,《水生生物学》, 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 饶饮止等,1955,《湖泊调查基本知识》,科学出版社。 (2) 葫鸿钧等,1980,《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B.福迪著(罗迪安译),1980,《藻类学》,科学出版社。 (4) 王家辑,1961,《中国淡水轮虫志》,科学出版社。 (5) 蒋燮治,堵南山,1979,《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科学出版社。 (6) 沈嘉瑞等,1979,《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科学出版社。 (7)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海洋浮游生物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8) 刘月英等,1979,《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科学出版社。 (9) 江静波等《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0) 蒋燮治等,1983,《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学》,科学出版社。 (11) ROBERTW.PENNAK,1978,Fresh-water Inver-tebr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Znd:Ed.New York (12) .Kodo R.R. 1977,Protozoology,U.S.A. (13) .C.G.Ogden &R.H.Hedley 1980,AN ATLASOF FRESHWATER TESTATE AMOEBAE. (14) 3(金德祥,程兆第,林均民,等,《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上卷、下卷,北京: 海洋出 版社;1982 (15) 金德祥编《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上、中册,《中国海洋底栖硅藻类》,上海科枝出版社。 (16) 郑重,李少菁,等,《海洋浮游桡足类》,北京:海洋出版社;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实验课考核方式:标本辨认及实验报告结合 执 笔:黄翔鹄 审 核:张健东 批准人:卢伙胜 时 间:2006年9月15日
本文档为【【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