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

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

举报
开通vip

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 南宋為期一百五十三年,1127,1279,,為中國文化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時期。南宋朝廷一方面宣示承繼大統,重振禮樂規章,一方面振興江南文風,重視儒學教育,融合釋道,確立以朱熹為代表的經學道統,此外,獎勵各種經濟發展,以至於農耕進步,商業繁榮,手工業興盛,海外貿易蓬勃。經濟富庶帶動文藝創作之風,詩文詞章,或尚以文載道,或追求閒逸自然,風雅之士喜好文物鑑藏,講究生活品味。在書畫與工藝製作方面,隨著皇室的倡導與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人文風氣的轉變,無論在內容與...

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
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 南宋為期一百五十三年,1127,1279,,為中國文化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時期。南宋朝廷一方面宣示承繼大統,重振禮樂規章,一方面振興江南文風,重視儒學教育,融合釋道,確立以朱熹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經學道統,此外,獎勵各種經濟發展,以至於農耕進步,商業繁榮,手工業興盛,海外貿易蓬勃。經濟富庶帶動文藝創作之風,詩文詞章,或尚以文載道,或追求閒逸自然,風雅之士喜好文物鑑藏,講究生活品味。在書畫與工藝製作方面,隨著皇室的倡導與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人文風氣的轉變,無論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創造出獨特而有高度藝術性的作品,對後世藝術發展影響深遠。 南宋時期流傳的文物,既是富於審美價值的藝術品,也是說明南宋文化的最佳實證。為求呈現南宋藝術與文化全貌,本次特展展品除包含本院所藏南宋大量珍貴文物,書畫如帝后書法、宮廷藝術家創作、士人書畫、重臣名賢及道釋書翰,器物如官窯瓷器、端硯、玉雕、銅鏡等,文獻如宋版圖書等文物,多達300餘件外,亦向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中國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福建博物院等十餘個博物館商借部分南宋文物,全方位呈現南宋在文化與藝術上的創新作為與成就。 展覽規劃於2010年10月8日至12月26日,結合書畫、器物與善本圖書,在本院一、二樓的十個陳列室展出。分為「文化振興」、「藝術創新」、「生活美學」和「傳播與融合」四個單元,以說明南宋宣示承繼大統的理念、創新的藝術品味、江南地區的審美意念,以及書畫、 工藝、圖書等,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圈之間的流通、傳播與融合等各個面向,以展現南宋藝術的特色與豐富的文化內涵。 文化振興 宋室南遷後,為因應新的政治情勢、地理環境及文化氛圍,帝王倡導以藝載道,重視禮樂教化。高宗、高宗后,吳皇后,、孝宗、寧宗、寧宗后,楊皇后,等,承襲宋代皇室喜好翰墨,重視文藝修養的傳統,以書寫或圖繪方式實踐藝術的教化功能,常見御筆書寫古代經典故事,用以頒賜國學或地方府學,或於畫作題詩,賞賜大臣。又藉圖繪題贊古代聖賢明君的事蹟,宣揚傳統道德文化,維繫倫理道統,重建理想的政治與社會秩序。 1. 南宋 高宗坐像 畫中的南宋高宗趙構,相貌清秀,鬍鬚和眉毛都是白色的,雙眼炯炯有神。頭上戴著烏紗帽,身穿朱紅色袍服,端坐在鑲金色花紋的紅色座椅上,十分溫文儒雅。和故宮其他的宋代帝后肖像一樣,這幅畫並沒有作者的款 印,但應該是根據當時宮廷畫家所畫的稿本繪製而成的。這幅畫像曾經受 到嚴重的損傷,到清代乾隆皇帝時,將它重新裝裱,移除破損的背景部分,另外補上絹布,再用水墨調色塗染,細心的您可能也發現了,背景顏色並不是很均勻。幸運的是,人物和座椅仍然保存得很好,可以看出原畫大概的面貌。 趙構是北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在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後逃到南方,後來在臨安、也就是今日的杭州定都,成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熱愛藝術,不僅擅長書畫,更積極重建宮廷畫院,蒐藏流散的古代書畫,使皇室藝術典藏更為充實。宋高宗本身也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等書體,運筆灑脫流暢,對當時士大夫的書法風格影響深遠。在這次展覽中,就有幾幅高宗的書法作品。高宗也著有《翰墨志》一書,討論古今書法,有獨到的見解。南宋能在一百年內,讓藝文活動再度蓬勃發展,宋高宗的倡導與身體力行是最重要的推手。 --------------------------------------------------------------------------------------------------------------------- 2. 南宋 寧宗后坐像 這位福泰雍容的女主角,是宋寧宗在原配韓皇后過世後,所冊封的第二任 皇后,楊皇后。畫中的她,頭戴裝飾龍鳳紋的花釵冠,身穿衣領交叉、袖 子寬大、繡滿雉雞圖案的五彩衣裳,拱手端坐在椅子上。本幅畫沒有畫家 落款,但椅背的龍頭下方,浮貼著一張小紙條,寫著「宋寧宗后」四個字,應該是後來清代乾隆皇帝在西元1748年重新裝裱時加上去的。 楊皇后出身卑微,原本不知姓名,年少時入宮,擔任雜劇演員。因為受到當時的吳太后喜愛, 將他賜給寧宗,最終擁有極高的地位和權勢。由於她曾認朝中官員楊次山為兄,因此自稱為楊妹子。楊皇后學識淵博,且擅長書法繪畫。她的書法風格與寧宗十分相近,因此有些署名寧宗的題字,可能是由她代為書寫,她也經常在宮廷畫師的畫作上題字。這次展出馬遠所畫的〈華燈侍宴〉、〈倚雲仙杏〉,馬麟的〈芳春雨霽〉,以及無款〈桃花〉等幾件作品上,都能欣賞到楊皇后秀雅的字蹟,一旁還蓋上她專用的「楊姓翰墨」、「坤卦」等印章,讓人見識到母儀天下的皇后多才多藝的一面。 --------------------------------------------------------------------------------------------------------------------- 3. 宋高宗 賜岳飛手勑 〈賜岳飛手勑〉是南宋高宗寫給岳飛的親筆信札。高宗 紹興七年,西元1137年,岳飛率領軍隊守在長江一帶, 抵抗北方金國軍隊的入侵,當時宋高宗寫了這封信,嘉 許岳飛忠君報國的精神。這件書法,以略帶行書風格的楷書來撰寫,書風明顯受到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雖然這封信是宋高宗在軍情急迫的情況下所寫的,他還是很講究每個字字形結構的完美,筆畫書寫時圓轉優美的姿態,以及字裡行間距離的一致性,顯現出他對書法藝術的執著。 身為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高宗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賦,書法造詣極高。他的書法最初學習徽宗和北宋書家黃庭堅的風格,尤其推崇黃庭堅。後來改學北宋書家米芾的書風,最後以王羲之為典範,廣泛臨摹魏晉六朝人的書蹟。無論是抄錄經史書籍,或是賜給臣子的御筆詩文, 宋高宗的書法都以端莊典雅、具備神韻風采而受到世人的讚譽,不僅個人成就非凡,對於南宋皇室書法也有深刻的影響。 --------------------------------------------------------------------------------------------------------------------- 4. 南宋 官窯 青瓷尊 這件青瓷尊帶有喇叭口、扁圓形的腹部及厚實的足部。器身表面上了濃厚 而均勻的青釉,釉層潤澤光亮。器身外壁有四條直行的稜線,稜線的邊緣 處因釉層比較薄,顯露出胎土原有的深褐色。釉層表面因為燒造過程中, 釉料和胎土熱脹冷縮的速率不同,因此在表面出現不規則的淺色裂紋,稱為開片,是官窯瓷器的特色。全器優雅而莊重。 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後,金兵佔據北方,皇帝倉皇南渡,國家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南方。朝廷非常需要舉辦祭典,向天下人民昭告政權的正統性。但是在兵荒馬亂、百廢待舉的情勢之下,很難取得製作精良的銅器或玉器來作為官方祭祀用的禮器。因此,朝廷便下令暫時使用陶瓷器、木器,並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最初燒造官窯瓷器的地點有會稽、蘇州、杭州等地,並以杭州為主要產地。在官方的監督控管之下,早期的南宋官窯瓷器皆有特定的樣式。因為製作這些陶瓷器的原意正是要取代銅質的禮器,所以一些早期的南宋官窯瓷器與古代銅器的造型十分相似,現在眼前所見的這件青瓷器便是模仿古代青銅「尊」的造型。 --------------------------------------------------------------------------------------------------------------------- 5. 「修內司」銘銜環銅虎 南宋 紹興五年 西元1135 杭州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一隻臥虎,雙目圓睜突起,雙耳豎立,口部橫穿銜環。四足 作蹲伏狀,兩前肢疊握,尾略下垂並繞搭在左後足上。整個神 態溫和有神,製作精巧。腹部篆書銘文,「紹興五年三月九日, 修內司奉聖旨製造,并環重十斤。」銘文較淺。銘文內容包括時間、機構、重量,與宋代習尚相符。修內司是掌管宮殿、太廟修繕事務的機構,宋人筆記所載,南宋官窯青瓷也由修內司督辦燒造。 --------------------------------------------------------------------------------------------------------------------- 藝術創新 南宋定都杭州後,重建畫院,廣徵藝術人材,在皇室倡導下,宮廷畫家從事宮觀、官署壁障、屏風等裝飾圖畫,傳承前代山水人物、花卉鳥禽、界畫樓閣等題材的成就,發展出更為精微而富於詩情畫意的特色。山水畫的構圖由北宋大觀式全景山水,轉變為邊角構圖,以表現景物的遠近、疏密、開合與高低之視覺美感。花鳥畫由北宋描繪大自然生物情態的完整構圖, 轉變為裁取片斷,以近觀寫實的手法,描繪折枝花木、獨立鳥禽或草蟲。用筆既含蓄內斂又富於表現性的筆法,描繪物像化繁為簡,呈現個人明顯特徵,並誇張水墨的運用。此外,詩、畫與書法結合,互為對應,成為後世典型。 6. 南宋 馬麟 靜聽松風圖 馬麟是活躍於南宋寧宗和理宗時期的宮廷畫家,這幅《靜聽松風圖》為其 山水人物畫的代表作,右上方有理宗所寫的「靜聽松風」四個字,下面蓋 了「丙午」、「御書」兩個印章,表示理宗應該是在丙午年,也就是西元1246年,題字的,因此畫家可能是在這一年或之前完成這幅畫。左下角既然有 畫家題款「臣馬麟畫」,這幅畫應當是由理宗命題的作品。 您可以看到前景描繪一位高士,頭戴冠巾、身穿白色衣褲,坦胸坐在兩棵高大的松樹下,右手拿者衣帶,左腳半彎,右腳舒展,地上放著拂塵,旁邊站著一名書僮,背後一彎流水,迷茫的遠景映照出淡淡的山影。清代乾隆皇帝認為畫中人物是六朝時代特別愛聽松風聲的文士陶弘景,也有學者比對宋理宗肖像,認為這件作品是描繪理宗及他本人喜愛松樹的形象。 畫家以靈動且濃黑光亮的墨線,勾勒彎曲盤旋的松樹,並刻劃出樹皮的裂紋,用來塑造岩石質感的斧劈皴,是以毛筆的側鋒所擦出,簡潔有力。另外,活潑的筆調表現出律動感,使樹幹、松葉、藤蔓和其他植物,似乎都隨著風吹而翻飛晃動,在這安靜的空間,彷彿只剩下松 濤聲迴盪不已。此畫的精妙之處,在於繪畫雖然是靜止的,但藉由畫家對高士聆聽松風時的神態描繪,以及對氛圍的營造,傳達出有聲的意境。 --------------------------------------------------------------------------------------------------------------------- 7. 南宋 夏珪 溪山清遠 這幅《溪山清遠》長卷是南宋宮廷畫家夏珪的重要作品,從 右到左可以看到山脈與水域綿延交錯,有時疏朗,有時繁密, 形成一種富有韻律的構圖安排。畫家用斧劈皴描繪岩石的堅 硬質感,斧劈皴雖然是受到前代畫家李唐的影響,但夏珪加入更多的水分,使水墨變化更為豐富而濕潤,並展現出對空氣感的掌握。畫中並有效地運用點景人物,帶領觀眾在畫中尋幽訪勝。跟著這些人物到達水邊或山頂,可以看到畫家用顫動的筆法,表現樹梢悉窣搖動的姿態,彷彿讓人感受到微風拂上臉頰的清涼與舒適。這種對於無形感官經驗的細膩捕捉,可以說是南宋繪畫最精緻的地方。 夏珪是浙江杭州人,流傳下來的生平資料並不多,但學者由他現存的作品推論,夏珪可能是在南宋孝宗末年進入宮廷,然後在寧宗時達到畫家生涯的高峰,並持續活動至理宗時期。此幅畫並沒有夏珪的簽名或題字,後人是根據卷尾明代人陳川和平顯兩人的題跋,而訂為夏珪之作。其他的證據是,陳川也提到這幅畫是杭州的友人拿來請他題字,可以推論在明代之前,這幅畫一直在杭州地區流傳,也與夏珪活動的區域相符合。 --------------------------------------------------------------------------------------------------------------------- 8. 南宋 官窯 青瓷菱花式盤 這件如一朵盛開蓮花般的青瓷盤,口沿有著如同花瓣般細緻的邊 緣。因為釉汁往下流的關係,口沿釉層較薄而呈現淺褐色澤。盤 子的底部平坦,帶有圈足,圈足內有七個細小的支釘痕跡。用泥 釘支撐瓷器進行燒製,能使釉汁較完整的包覆器身,這種特殊的支燒技法,因同樣也使用於汝窯,故從中顯示出產燒於浙江的南宋官窯和產燒於河南的汝窯之間可能具有的傳承關係。 這件南宋官窯青瓷菱花式盤的釉色清澈勻潤,色調柔和。南宋官窯的窯廠位於浙江地區,瓷器的釉色多為偏藍色調的青色,和浙江傳統偏黃、綠的釉色有所不同。這種於南宋時期忽然興起的釉色,推測也很可能傳承自北方的汝窯。不同的是,汝窯的胎土顏色較淺,而浙江地區產燒的瓷器胎土則多偏黑色。除此之外,這件盤子釉層間透出像冰裂紋般的開片,內有淡黃色線條分佈其中,稱為「冰裂鱔血」,是南宋官窯瓷器最受人喜愛的特點之一。 --------------------------------------------------------------------------------------------------------------------- 9. 南宋 紅剔犀葵瓣式三層套盒 南宋端平二年,1235, 福州北郊茶園山宋墓 福建省福州市博物館藏 這件漆匲出土於福州西元1235年的墓葬,是目前有確定紀年的出 土物中,年代最早的雕漆器。 漆奩,通常作為銅鏡、粉盒、梳子等梳妝用品的容器。這件漆奩是三層盒子相疊組成,有蓋,底部平坦,側面輪廓呈現六個花瓣形的弧面,造型婉轉柔和。內部與底部塗上黑色漆,外面則以黃色與紅色漆層層相間,堆疊的層次清晰可見。全器都雕刻著如意雲紋,在盒蓋上分成內外兩圈,各有四個和八個如意雲紋,紋飾排列疏緩從容,線條均勻圓轉,漆色潤澤。 雕漆是中國漆器特有的裝飾技法,在層層堆疊的漆層上剔刻出紋飾,表現層次與質地的美感。「剔犀」是雕漆中較早出現的類型,是指在器物上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層層堆置,用斜刀刻出圖案後,表面顯出不同的色層,紋飾通常以如意雲紋或香草紋等幾何圖型排列組合而成,著重線條流轉的美感。這件漆奩即是南宋雕漆的經典代表作品。 --------------------------------------------------------------------------------------------------------------------- 10.南宋 陸游 自書詩 遼寧省博物館藏 陸游,1125,1210,字務 觀,號放翁,浙江紹興 人。早年跟隨父親陸宰讀 書,意識到宋室南渡的危機。步入宦途後,以恢復北土為己任,曾加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卻未能有所作為,後以寶章閣待制致仕歸里。詩卷作於八十歲,依序錄寫詩文八首,「記東 村父老言」、「訪隱者不遇」、「遊近村」、「癸亥初冬作」、「美睡」、「渡頭」、「雜書」詩二首,其中第一首詩題已經佚失。本卷為遼寧省博物館藏品。 --------------------------------------------------------------------------------------------------------------------- 11.南宋 李嵩 西湖圖 上海博物館藏 本圖描繪西湖景緻,採 由上往下的俯瞰視角, 將環湖山景置於畫緣, 而以遼闊湖水為畫面中心。所選取的方位角度是由西湖東岸望向西岸,其西側的蘇堤在畫面上方,北端孤山位在右側,南端的雷峰塔則在左側。畫幅下沿,則隱約可見一些殿宇屋簷,應是東岸宮殿建築。 此畫構圖與地方志圖繪的表現手法相近,頗有描寫西湖週邊地景之意。從畫風言,亦捨棄山水畫皴法格套,別具描繪實景傾向。 --------------------------------------------------------------------------------------------------------------------- 生活美學 南宋文化尚精尚雅,宮廷畫家擅長描繪杭州都城中,宮廷宴樂、四時節令、儀式慶典等活動, 無論紀實或想像,都反映出南宋皇室或富貴人家繁榮豐盛的現實生活情態。文人生活尚雅,隱居私人園林,讀畫吟詩,品茗展卷,或怡情玩物,反映於繪畫作品中,成為繪畫的特殊題材。 五代北宋以來,畫科中有人物風俗畫一類,並有專長畫家,或與詩歌中描繪市井庶民生活,反映民情的傳統相關。南宋時此類題材作品也十分豐富,由於描繪技巧的精湛,更能顯現庶民生活的情貌。 12.南宋 馬遠 華燈侍宴圖 馬遠是南宋光宗、寧宗兩朝最出色的宮廷畫師之一,擅長山水、人物以及 花鳥畫。他經常作畫為宋寧宗皇后楊妹子的詩文配圖,〈華燈侍宴〉正是 由楊皇后題詩、馬遠繪圖的代表名作。 在這幅畫中,馬遠採用了俯瞰的角度,描繪早春時在一片薄霧樹影中若隱 若現的宮殿樓閣。從建築的形制和等級來判斷,畫家所描繪的地點,或許 正是南宋皇城宮室的所在地。燈火通明的屋裡,擺設紅色帳幕、大型屏風,以及長條形的桌子,當中有幾位官員站立,拱手作揖,一旁有捧著金壺、杯盤、漆盒的宮女來回穿梭。宮殿外,則有16位手持杖鼓的樂舞宮女, 在梅樹環繞的廣場上翩翩起舞。從畫上楊皇后的題詩,可以得知此幅畫所呈現的,正是皇家在正月上元節舉辦燈火管弦晚宴,楊妹子的哥哥楊次山父子兩人受皇帝寵愛,陪侍晚宴的情 景。這類融合了優雅生活與詩文意境的皇家庭園山水主題,是南宋宮廷院畫的重要特色。此畫中楊皇后的題詩字體端莊雍容,屬於她晚期的風格。 --------------------------------------------------------------------------------------------------------------------- 13.南宋 石雕筆架 諸暨留雲路董康嗣墓出土 南宋慶元六年,1201, 省諸暨市博物館藏 浙江 這是一件用黑色石材雕刻成的筆架,錯落的山巒三十二座,由 低而高,連峰起伏。中段的峰巒沖天尖聳,邊緣逐山落下,隨 勢連綿起伏,山峰高挺而緩坡迤邐,坡線分出前後層次,錯落 排列,一山接著一山,有崇山峻嶺、層巒疊嶂之姿,充滿韻律之美。連綿迴盪,山與山間凹下的低谷,正可以放置毛筆,設計自然而巧妙。石質黝黑細膩,光澤明瑩,可稱為此類山形筆架難得的佳作。 山形筆架,一稱筆山、筆格,是書寫時擱筆的文具。一般多作三山、五山狀,而南宋的許多墓葬都出有這種群峰湧立的形式,似乎文人案上山水也與南宋的水墨山水相互呼應呢。 --------------------------------------------------------------------------------------------------------------------- 14.《武林舊事》 南宋 周密 撰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武林舊事》完成於西元1290年以前,作者周密原本是南宋官員,南宋 滅亡後,他不願意擔任元朝的官職,於是隱居在臨安,記錄南宋的各項事物,寫成《武林舊事》十卷。 武林,指的是南宋首都臨安,也就是今日的浙江杭州。在這部書裡,作者 根據親眼目睹以及耳聞的資料,以故事雜記的方式,介紹臨安城的各種風情。從朝廷的宮殿樣貌、典禮儀式,到山川、文化、風俗、節日、經濟活動等等,為後代提供了瞭解南宋城市經濟文化和市民生活的豐富史料。 例如,書中提到當時蠻流行的「瓦子勾欄」,指的是宋代城市中具有固定演出場所、規模大小不一的專業表演團體。而在熱鬧寬闊的街坊角落,也有水準稍低的演出團體「打野呵」從事表演,可見臨安城表演團體眾多,而且演出場地也不太受到限制,連風雨寒暑等天氣也能演出。這些藝人的名字和演出的戲種、劇目,都被一一記錄下來,成為研究南宋文學、藝術和戲曲的珍貴資料。藉由這些記載,也讓我們看到臨安城豐富而多彩的都市生活樣貌。 --------------------------------------------------------------------------------------------------------------------- 15.銀鎏金盤盞一組二件 南宋 西元1127-1279年 邵武故縣村窖藏出土 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館藏 盤盞一副,均作重瓣菊花形。盞,敞口,足底內凹。全器以型模打製成,各花瓣片片相次,浮雕工整,口緣瓣尖微外撇。裡心凸起,雕作點點鼓出的花蕊繞以小菊瓣。盤,也一樣做雙重菊瓣,浮雕曲度更明顯,而內底花心圓鼓起,雕作相同的花蕊,且恰可與盞足向內高起的圓窩相疊,不致移位。整付盤盞更如一整組綻放的菊花。花瓣邊緣與花蕊皆鎏金,色澤鮮麗。 出土的花形盞甚多,應是南宋人喜愛的一種樣式。福建邵武窖藏同時出了好幾組的花型盞,可以看出南宋人飲宴的趣味。 --------------------------------------------------------------------------------------------------------------------- 16.金娃娃 南宋咸淳十年,1274, 浙江衢州縣王家公社瓜園大隊史繩祖墓出土 浙江省衢州市博物館藏 金質娃娃,作手肘與雙膝撲地的匍匐狀,頭抬起,面龐飽滿,濃眉大眼、咧嘴嘻笑狀。娃娃右手腕有釧鐲,手握方圓環,左手持一枝蓮花,隨繫著的飄帶置於背臀間,是富貴小兒的裝扮。全形極小, 只有2公分長,而雕飾生動活潑。出土時放置在一銀絲盒內,應是作為扇墜、杖墜之類的小墜子。 --------------------------------------------------------------------------------------------------------------------- 17.金霞帔墜 南宋 1127-1279 湖州三天門南宋墓出土 省湖州市博物館藏 浙江 這樣的心形飾物,常發現於宋墓中,孫機、揚之水等學者從圖像排比中, 認為這是尖端向上的心型,桃形、水滴型,綴飾,裝飾於霞帔上,故稱為 霞帔墜。出土物中的這種心型墜飾,體積相似,多透空,裡面應可放置香 料。 霞帔,是從披帛轉來的長帶狀衣飾,南宋髙承《事物紀原》,「霞帔,非恩賜不得服,為婦人之命服。而直帔通用于民間也。」霞帔原是命婦才能披帶的衣飾,與民間通用的直帔可能有顏色或織鏽質地的等差,帔端所裝飾的墜子便是「帔墜」。《夢粱錄》記南宋人結婚時,富貴之家當準備所謂「三金」的聘禮,「金釧、金鋜、金帔墜」,本次還另展出福州黃昇墓,1243年,中一件相似的心型霞帔墜。 --------------------------------------------------------------------------------------------------------------------- 傳播與融合 南宋期間,一方面與北方金國透過人員與物資交流,溝通藝術文化,一方面發展東南與西南貿易,尤其經由海路,發展海外貿易,對外港口廣州、泉州、臨安、明州,浙江寧波,大型海港興起,貿易範圍擴展至南洋、西洋直至波斯灣、地中海和東非。禪宗書畫的發展與流傳即為重要的一環,借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禪宗大師大慧宗杲、無準師範、敬叟居簡、虛堂智愚、雲頂德敷、癡絕道沖等書札,及京都國立博物館借展傳蘇漢臣〈羅漢圖〉、牧谿〈布袋圖〉,具為此時期與日本關係的例證。 18.南宋 梁楷 潑墨仙人 這幅《潑墨仙人》的作者梁楷曾經在南宋寧宗時擔任宮廷畫家,擅長繪畫 山水人物,性情狂放不羈,後來據說因為拒絕接受寧宗所賜的金帶,飄然 離去。根據梁楷傳世的畫作,其畫風可分為工筆細緻和減筆寫意兩大類, 這件作品應該屬於後者。 畫中主角是一位身材肥胖、坦胸露腹、瞇著眼睛微笑的大肚仙人,正緩慢步行。畫家用細線勾描頭部輪廓及五官,衣裙則以淋漓的水墨揮灑而成,並以濃墨畫上腰帶。急速的幾筆,就生動展現了仙人醉眼朦朧的蹣跚姿態與飄逸的氣質。這種筆簡意賅的表現方式,正好與禪宗重視參禪過程中的瞬間頓悟相契合。 梁楷曾經畫過一些禪宗人物,但目前還沒發現他參禪的直接證據,只是從文獻與實物研究 中,可以間接探索出他與禪僧往來的線索。經由這些禪僧的介紹,南宋時到中國取經學佛的日本僧人,可能接觸到與這幅《潑墨仙人》一樣富有禪意的梁楷減筆畫作。他們將這類作品帶回日本後,對日本的水墨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19.傳 牧谿布袋圖 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本幅現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館,畫布袋和尚倚袋而眠,挑袋的竹竿閒置於 地。畫家以細筆淡墨鈎寫人物輪廓,用破筆渴墨表現粗糙的僧衣,雖逸筆草草,但布袋和尚放蕩不覊、不拘成法的個性已躍然紙上。 畫幅右下方鈐有室町時期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政,1436-1490,時主司鑑藏的善阿彌的印章一方。舊傳此作出自牧谿之手。牧谿,蜀人,活動於宋淳熙年間,1265-1274,。他的畫作多流傳於日本,對日本水墨畫影響深遠。 --------------------------------------------------------------------------------------------------------------------- 20.無準師範 與聖一國師尺牘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無準師範,1178,1249,,南宋著名禪僧,徑山 寺第三十四代住持。時日本僧來華求法者多,尤以「聖一國師」,圓爾辨圓,稱著。圓爾返 日後,隔年,1242,徑山萬壽寺遭祝融之災,於是透過豪商謝國明之協助,調度木材千片自 日本運送至杭州,資以重建。 此札乃無準回覆圓爾之謝函。因此緣由,在日本又以「板渡墨蹟」而稱名。無準的書風嚴謹 沉著、字體婉麗,想是倣習自唐人歐體。日本國寶級文物。 ---------------------------------------------------------------------------------------------------------------------
本文档为【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8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2-02
浏览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