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

举报
开通vip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 8080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1 1 卷 减用药以提高疗效。如有出血倾向加仙鹤草30g,三 七粉5g,茜草15g,以活血止血;黄疸明显者加茵陈 20g,茯苓15g,以利湿退黄;少尿者加大腹皮20g,桑 白皮15g,茯苓皮15g,陈皮15g,以达五皮饮之效;皮 肤瘙痒者加珍珠母30g,生牡蛎30g,灵磁石30g,紫 贝齿30g,以重镇止痒;大便稀溏者加山药15g,莲子 15g,薏苡仁15g,砂仁6g,以健脾利湿止泻;腹胀明 显者加厚朴15...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
8080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1 1 卷 减用药以提高疗效。如有出血倾向加仙鹤草30g,三 七粉5g,茜草15g,以活血止血;黄疸明显者加茵陈 20g,茯苓15g,以利湿退黄;少尿者加大腹皮20g,桑 白皮15g,茯苓皮15g,陈皮15g,以达五皮饮之效;皮 肤瘙痒者加珍珠母30g,生牡蛎30g,灵磁石30g,紫 贝齿30g,以重镇止痒;大便稀溏者加山药15g,莲子 15g,薏苡仁15g,砂仁6g,以健脾利湿止泻;腹胀明 显者加厚朴15g,枳实15g,香附10g,以行气除胀;大 便秘结加火麻仁15g,郁李仁15g,杏仁15g,肉苁蓉 15g,以润肠通便;热毒内蕴加栀子20g,黄芩20g,蒲 公英20g,土茯苓15g,以清热解毒;恶心加半夏15g, 生姜15g,紫苏10g,竹茹10g,以降逆止呕;食滞纳呆 加焦山楂10g,神曲15g,麦芽15g,谷芽15g,以助消 化。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 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情况,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 发病特征,进行灵活辨证,从而筛选恰当的药物予以 治疗,这也是提高临床疗效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如 老年人多存在气血阳气不足或阴液亏虚的病理生理 特点,故老年人在临床上常出现本虚标实之证,故在 治疗时,首先要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兼顾补温阳、 滋阴。对于女性患者则要考虑到女性的病理生理特 点。其一,女性阴亏血虚者较多,注意如有相应的临 床证候应酌加滋阴补血之药。其二,女性气机郁滞 者较多,思虑较多,疑恐病危不能治愈,故情绪低下。 愈思难解,则气机郁滞日渐加重。故对此类患者调 畅气机为要,又要顾及到阴血亏虚之特性,故选用理 气之药不要过用香燥,可用香橼、佛手、柿蒂、陈皮等 药并佐加知母、白芍等敛阴之品以制其辛燥。 3 外治内用 贴敷药浴 共显奇效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非口服药物的方法,通过刺激 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 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其治疗疾病的范围已越 来越广泛。由外症外治、内症内治发展到了内外症皆 可外治。王师创造性地将外治法中的贴敷和药浴法 用于本病的治疗。软肝贴敷方由王不留行15g,没药 10g,乳香5g,全蝎5g,元胡10g,制川乌10g,水蛭10g, 血竭5g,莪术15g,蒲黄15g,薄荷10g,冰片15g等组 成,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末,过200目筛,每次100g用醋 调成膏状,平摊于纱布上,贴于章门、期门、日月3穴, 再用神灯照射40min。肝硬化腹水病人气滞、血瘀、 水停腹中,故采用全蝎、水蛭活血化瘀、搜剔入络,莪 术、元胡、没药、乳香、蒲黄行气活血祛瘀;王不留行 活血利尿;佐薄荷疏肝行气,表散透入,引药入经,冰 片芳香走窜,引药入经。所选药物大多或有行气兼 活血功能,或有活血兼利尿功能,或有行气兼利水功 能,使之协同作战,增强行气、活血、利尿作用,从而达 到更好的临床疗效。药物穴位贴敷取日月、章门、期 门循肝经取穴加神灯照射,通过热力使药物通过皮肤 渗透,加快经络循行,使瘀血消散,达到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作用。药浴方组成为郁金30g,金钱草30g,茵 陈30g,丹参50g,虎杖30g,竹叶50g,丝瓜络30g,三棱 50g,莪术30g,益母草30g,黄瓜皮30g。方中郁金舒 肝解郁、利胆退黄;金钱草、茵陈、垂盆草、虎杖清热 除湿、利水退黄;竹叶、丝瓜络利尿消肿。故通过本 方进行药浴薰洗可以达到利水、除湿、退黄作用。现 代研究亦表明药浴熏洗可以促进发汗,并能增加肾脏 血流量和有效滤过率,从而增加尿量。实践证明本 法可以减少利尿剂的用量,并相应减少其副作用。真 正达到通经活络,利水消肿之功效。但须注意的是: 对于已有吐血、黑便、紫斑、神昏、发热、脐疝等征象之 患者药浴当属禁忌。治疗时尤其是辨证论治基础上 中药外治疗法的开展将对患者在整体调节的基础上,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对提高肝硬化患 者的救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杨春波主任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脾胃病学专家,其在脾胃 病方面具有较深造诣,60多年来,杨老亲临教学、临 床、科研一线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脾胃理论和研 究方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名老中医学术思 想经验传承研究”下达后,我们将杨老的科研思路 整理成文,简述如下。 1 溯本求源 以“火 热”立论胃炎 唐代名臣魏征曾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杨老做学问做研究每 每追求从本至末,由源到流。在探索胃炎之初,杨老 曾对中医消化病病名的沿革做了详细的考证并从中 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对炎症的认识,继而提出中医学 的炎症观。杨老认为,中医学虽然没有炎症这一名 词,但对于炎症却早有认识,像《黄帝内经》中的“痈 肿”、“脓”《伤寒》、《金匮》中的“结胸”、“肺痈”、“痰饮” 《诸病源候论》中的“舌、唇肿结”、“瘿”《疡科纲要》、 《医宗金鉴》、《外科起玄》中的“痈疡”、“流注”、“黄 水疮”等皆属炎症。然中医学对炎症局部病理的变 化却借助于气、血、寒、湿、火、热、痰、水、饮等进行阐 述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杨老在分析/深研这些 理论后认为“火”、“热”为其根本,“火”性炎上具有 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 唐福康,骆云丰,杨永昇,黄恒青,柯 晓,付肖岩,陈寿菲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杨春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课题组,福建 福州 350003) 关键词:脾胃病;脉络;杨春波;名老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03- 0080- 02 收稿日期:2008-07-21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4BA721A01260) 作者简介:唐福康(1945-),男,福建福州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疗语化系统疾病。 8181 1 1 卷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发急、多变等特点,它可以伤经络、损血脉、耗津液、 毁气机、腐肌肉。火热灼津,则津液外溢,其中稀者 为湿,湿聚成水,水凝为饮,饮结成痰,诸邪合病以致 “寒热”、“虚实”、“气滞”、“血瘀”、“湿阻”、“痰结”。 就临床表现而言,杨老认为病初则火热怫郁在里, 津液灼伤,故畏寒发热或但热不寒,或头痛、心烦、口 渴、喜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病久则 津耗、阴虚、气弱、以致气血两虚,甚则阳虚寒凝。其 证型临床常分为实火证、虚火证和虚实夹实证,其治 法则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宣散疏解、熄风燥湿、通 下攻里、温阳益气、补血滋阴等。 泉浚则流清,在此基础上杨老进一步探讨了胃 炎与火、热的关系杨老认为胃炎是炎症的一种,因此 具有如上所言“炎症”所应具有的临床表现、病因病 机上的特点,除此之外,胃炎又有胃腑独具的特点如 口苦口干、食入即吐、泛酸、烧心、不知饥纳少等,就 病程而言,胃炎有急、慢性之分而从中医学角度来看 急性胃炎常显实热、慢性胃炎常呈虚热。实热可挟 湿兼痰,甚则灼络血溢;虚热则可以是气虚兼湿热, 也可以表现为阴虚兼燥热。气滞、血瘀虽为两者所 共有,但亦有别,实热多见气滞、虚热多为血瘀。临 床中急性胃炎常分胃热气滞、脾湿热蕴两型。胃热 气滞常以胃脘闷痛,拒按,呕吐,口苦,纳呆,小便黄, 大便干结,舌尖红苔黄脉弦数为征象,治疗上以清热 和胃、疏肝理气为主,方选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加减: 黄连3g,栝楼15g,炒白芍10g,菊花10g,半夏10g,枳 实10g,北柴胡6g,马勃6g,丹皮6g,干竹茹12g,炙 甘草3g。挟湿苔腻者加苍术6g,蚕砂9g,兼食滞者 加麦芽15g,谷芽15g,焦楂12g,兼表者加葛根9g,兼 胁肋不舒者改北柴为9g。脾湿热蕴则以脘腹闷胀 而痛,拒按,呕恶不食,口苦而淡,肠鸣,小便黄,大 便溏,舌淡苔白腻兼黄脉濡缓为外症,以清化湿热、 和胃理气为法,方用平胃散合四七汤加味:苍术9g, 厚朴9g,苏梗9g,陈皮9g,半夏9g,茯苓12g,生扁豆 12g,黄连3g,砂仁4.5g,佩兰6g,薏苡仁30g。兼外 感者加藿香9g,蝉蜕6g,兼食滞者加焦楂15g,神曲 15g。慢性胃炎杨老认为临床上一般分气虚湿热、阳 虚燥热两型。气虚湿热以胃脘闷胀或闷痛,喜少按, 痛常引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食后胀甚口苦,纳 少头常晕,神疲,肢乏,大便溏软,或兼有腰酸,耳鸣, 夜尿频,舌淡红或淡黯或有齿痕,苔薄黄腻脉细缓无 力,治以健脾益肾、理气活血、清化湿热为法,方以 枳实消痞丸加减:党参12g,白术9g,枳壳6g,炙黄芪 15g,淫羊藿6g,白芍10g,茯苓15g,北柴胡6g,当归 6g,黄连3g,砂仁4.5g,炙甘草3g。阴虚燥热则以胃 脘闷胀或灼痛,喜少按,饥不饮食,头晕,肢乏,腰膝 酸软,小便黄,大便燥干。舌红或瘀黯,苔少或薄黄, 脉细数。治以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为主, 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味: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 黄芪10g,枸杞10g,丹皮10g,佛手10g,白芍10g,白 花蛇舌草15g,蒲公英15g,山药15g,木蝴蝶6g,甘草 3g。痛甚者加王不留行15g;食积加麦谷芽15g,焦 山楂15g,泛酸加海螵蛸15g,缺酸加北楂12g,萎缩 性胃炎加莪术9g,黄精15g,肠腺化生加僵蚕9g,不 典型增生加炮山甲9g,炒卷柏9g。 2 衷中参西 以“微观”探讨通途 中医发展问题,一直为杨老所密切关注。在中 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呼声渐高的今天,杨老从容以 对,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排外,杨老指出中医研究必 须依中医学术的特点,从临床入手,这样才有意义, 不能纸上谈兵,至于方法,可以运用传统和现代相结 合的方法,而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医学对现代 病以及其病理变化的认识”。基于此,借助现代生物 化学和物理学手段杨老对慢性胃炎的虚证、实证分 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慢性胃炎虚证方 面,杨老以脏腑分为分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161例脾胃气虚证 (64例)、脾肾气虚证(97例)患者为对象,探讨了中 医虚证于微观的“胃酸”、“胃泌素”、“胃蛋白酶”、“肾 上腺皮质”、“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显 示:脾气虚证以浅表性胃炎居多,胃无力型少,胃酸 分泌较高,血清胃泌素偏高,尿胃蛋白酶原偏低,肾 上腺皮质功能稍低,血白细胞基本正常,血红蛋白偏 低,脾肾气虚证则以萎缩性胃炎居多,胃无力型居 多,胃酸分泌减少,血清胃泌素,尿胃蛋白酶原低,肾 上腺皮质功能低,白细胞、血红蛋白偏低。这样,就 从微观的角度对虚证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证的客观 化研究进行了初探。在慢性胃炎实证研究方面,杨 老主要以中医学“脾主为卫”、“四季脾旺不受邪”、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依据,探讨脾胃湿热证与免 疫学的关系,结果显示:细胞免疫方面,脾胃湿热证 局部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而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影响 不大;体液免疫方面,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体液 免疫反应在胃黏膜IgA、IgM产生细胞明显增高,而在 外周血仅IgG增高。另外,脾胃湿热证患者循环免疫 复合物升高。初步揭示了脾胃湿热证与人体免疫的 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杨老又进一步探讨了慢性胃炎 脾胃虚证和脾胃实证与红细胞膜Na+—k+—ATPase、 Ca2+—Mg2+— ATPase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 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营养的基础,而西医学认 为红细胞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ATP是人 体能量供应的基础,Na+—k+—ATPase、Ca2+—Mg2+— ATPase的活力决定了人体基础能量代谢。结果表 明,脾胃湿热证基础状态细胞膜Na+—k+—ATPase、 Ca2+—Mg2+— ATPase的活力比正常人明显提高;脾 胃气虚证病人基础状态细胞膜Na+—k+—ATPase、 Ca2+—Mg2+— ATPase的活力比正常人相同;脾肾气 虚证患者基础状态细胞膜Na+—k+—ATPase、Ca2+— Mg2+— ATPase的活力比正常人明显低,这样,我们就 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阐释中医脾肾虚实证的内涵及 其病证演化的规律。 3 温故纳新 以“新知”开创未来 随着医学的发展,Hp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受重 视,Hp感染已经成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 致因素,其根除后可以阻断或延续萎缩性胃炎和肠 化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对Hp感染性胃炎 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杨老曾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其相 关的报道,发现Hp感染与证候关系的研究中,尽管 各家辨证分型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实证、热证的Hp 感染率相对较高,其舌象表现则以舌质红或黯,苔黄 腻为主,治疗上,清热、祛浊、温中最为有效,就具体 方法而言,可以选择黄连、大黄、黄芩等高度抑菌直 接抑菌,可以利用槟榔、厚朴、苍术等清化湿热药改 变幽门螺旋杆菌存在的环境,可以运用党参、白术、 茯苓、甘草等补中药,扶正以祛邪,也可以依证治疗 从其疗效来看,无论是依证、依病、辨证还是单味药, 都具有一定疗效。基于此杨老创清化灭幽胶囊利用 8282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1 1 卷 健脾清化活血法联合西药二联根除Hp取得了较为 满意的疗效。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研究极大的促进了消化 病学的发展,近年来,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 视,现已成为一热门话题,许多动力紊乱性疾病如功 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糖尿 病性胃轻瘫等病,其发病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其临 床疗效亦不理想,而中医学在这一方面却显示了巨 大的潜力,杨老曾指导其弟子采用分证治疗的方法 对31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即功能性消化不良)进 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其总有效率为96.77%远远高于 西医疗效。另外,杨老还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现代中 医药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医药对于反流性胃 炎,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黏膜炎症和症状的消除 或改善以及体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这种 疗效是一种综合的疗效,与西医学比较具有稳固性 和长久性。 除了对以上这些新兴的疾病进行研究外,杨老 还从一些老病、常见病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新问题 进行研究,如部分处于围绝经期同时患有胃炎的女 性患者,其病因病机与青、壮、老年性胃炎不同,因 “(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 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篇》)。处于此时的女性胃炎患者除有脾胃症状外, 还有周身烘热汗出,头晕,心悸,寐差多梦,口干,腰 酸尿频,舌淡红苔白干或黄,脉细弱等肾气亏虚、浮 阳上越的症状,杨老运用验方益肾潜阳合剂加减取 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杨老发现85例肾虚阳浮 证患者E2和24h尿17-OHCS排出量显著降低。从 而揭示女性围绝经期肾气渐衰与性腺、肾上腺皮质 具有相关性,为合并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胃炎治疗提 供了中西医证据,推进中医的发展。◆ 失眠中医多称不寐,还有称“目不瞑、不得眠、 少睡、少寐、不睡、不眠”等。是指入睡困难,浅而易 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常感疲倦乏力,头 昏思睡,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是临床常见疾病之 一[1]。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失眠发病率急剧 升高,引起广泛重视。中医药辨证治疗失眠有明显 优势,且较西药无副作用及耐药性等问题。导师张 艳教授对失眠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古医 籍的不断钻研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失眠的病 因病机、临证治疗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失眠的治疗上 取得了很好疗效。 1 失眠病名认识 中医对于失眠的认识散见于不同的文献中,《内 经》中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素问·逆 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难经》 始称“不寐”,并对老年人失眠作了恰当的论述“老 人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 不能寐也。”《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 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中藏经》称“无眠”,有“胆 冷则无眠”之记载。此外还有《圣济总录》称失眠 为“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少寐”, 《杂 病广要》称之为“不睡”等。病名虽多,但现在对于 失眠中医统称为“不寐”。 2 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很多,但无外乎外感和内伤, 总的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 不安,病性有虚有实。导师张艳教授在总结前人认识 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失眠以虚证为多,病因 中多为内伤情志失调,属本虚证多见,如思虑劳倦,内伤 心脾,久病体虚,肾阴耗伤等,部分可见本虚标实证。张 艳教授认为失眠病机多由于阴阳失调,以阴血虚不养 心神为主,部分有阴虚血脉不畅瘀血内扰心神者。 3 临证 体会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昆山之路icu常用仪器的管理名人广告失败案例两会精神体会 张艳教授在临床中对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脉 进行辨证,对失眠的治疗以滋心阴养心血安心神为 主。如张介宾《景岳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不寐》中说:“盖寐本乎 张艳教授对失眠的中医认识与临证经验 刘媛媛1,高嵩松1,杜久钢1,指导:张 艳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张艳教授对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对失眠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的独到见解,认为失眠多为阴血虚不养心神所致,治疗上应以滋心阴、养心血、安心神为主,并自创具有益气滋阴养 血安神之功效的经验效方定心汤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失眠;病因病机;临证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3- 0082- 02 ZHANG Yan’s Awarenes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on Treatment of insomnia LIU Yuanyuan1,GAO Songsong1,DU Jiugang1,advisor: ZHANG Yan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 2.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 Abstract:Professor Zhang has a wealth of clinical experience for insomnia's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In her view insomnia is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Yin Xue.The treatment should be increase Yin Xue and soothe the nerves. Treat the insomnia patients with self-made pharmaceutical called Ding Xin Tang. The treatment for insomnia shows perfect effects . Key words:insomnia;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experience 收稿日期:2008-09-07 作者简介:刘媛媛(1981-),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血管疾病。
本文档为【名老中医杨春波脾胃病科研脉络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413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9-05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