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举报
开通vip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解永芳 大理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收88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在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采取临床超声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同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前IMT(1.13±0.17)mm,治疗...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 解永芳 大理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收88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在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采取临床超声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同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前IMT(1.13±0.17)mm,治疗以后(1.10±0.19)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11±0.39)mm,治疗以后(1.95±0.12)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5.98±2.56)mm2,治疗以后(13.11±2.45)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91±0.87)个,治疗以后(1.86±0.77)个。对照组治疗之前IMT(1.17±0.34)mm,治疗以后(1.16±0.43)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08±0.29)mm,治疗以后(2.07±0.33)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6.54±2.61)mm2,治疗以后(15.71±2.38)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87±0.75)个,治疗以后(1.85±0.73)个。观察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明显要比临床治疗之前小(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1/44),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小,具有安全有效性,是目前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先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 疗效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症;阿托伐他汀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107-02 [作者简介] 解永芳(1973-),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AS(颈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动脉壁增厚,同时失去弹性的多种疾病的统一称呼,在动脉粥样硬化当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该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收88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对其中44例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收88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88例病人通过临床超声检查以后,均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3例。年龄在44~81岁,平均年龄在(62.4±7.9)岁。合并症包括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以及高脂血症,它们依次为11例(25%)、8例(18.18%)、7例(15.91%)、12例(27.27%)、6例(13.63%);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在41~76岁,平均年龄在(60.1±8.2)岁。合并症包括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以及高脂血症,它们依次为12例(27.27%)、10例(22.72%)、8例(18.18%)、11例(25%)、3例(6.81%)。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相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疗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每次100 mg,1次/d,在早晨用餐以后采取口服方式。观察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51408)治疗,20 mg/次,1次/d,在睡觉之前采取口服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程全部为4个月。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生活、饮食以及治疗原发性疾病所采取药物和临床治疗之前相同。血压控制<130/80 mmHg,在用餐之前和以后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之内。 1.3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在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采取中国徐州派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显示器:15英寸液晶高清晰显示器,PAL输出接口,灰阶:356级。电源范围:AC220V±10%。主机电源:DC12.8V 11.5A。输出功率:在300 VA以下。型号:PL-2018CIV,药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30751。对双侧IMT(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病人采取仰卧体位,肩部略微抬高,颈部向后仰, 将颈部充分暴露,在颈总动脉结构最为清楚的部位测量管壁的内膜-中层厚度,一共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采取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斑块予以确定,在纵侧面当中对斑块的厚度予以测量,同时对其横切面面积给予计算,并且对有数块斑块的病人,对其数量给予统计,同时以斑块面积最大的病人当做临床观察指标,每隔1个月对肝脏和肾脏功能检查1次,同时对心脑血管事件给以密切观察[2]。 1.4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IMT正常值在0.9 mm或者在其以下,动脉壁增厚为1.0≤IMT≤1.2 c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义判定为局部IMT在1.2 mm以上。 1.5统计方法 该研究全部临床数据采取SPSS 16.0统计软件给予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给予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IMT、横切面最大面积、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数量对比 观察组治疗之前IMT(1.13±0.17)mm,治疗以后(1.10±0.19)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11±0.39)mm,治疗以后(1.95±0.12)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5.98±2.56)mm2,治疗以后(13.11±2.45)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91±0.87)个,治疗以后(1.86±0.77)个。对照组治疗之前IMT(1.17±0.34)mm,治疗以后(1.16±0.43)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08±0.29)mm,治疗以后(2.07±0.33)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6.54±2.61)mm2,治疗以后(15.71±2.38)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87±0.75)个,治疗以后(1.85±0.73)个。观察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明显要比临床治疗之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没有发生严重的肝脏功能异常,对照组只有1例出现短暂的转氨酶升高,没有耽误治疗,没有发生其他心血管意外事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1/44),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 3;χ2=2.587)。 3讨论 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当中的还原酶为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阿托伐他汀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的抑制剂,能够对肝脏当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的还原酶和胆固醇合成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血浆当中的胆固醇以及血清当中的脂蛋白浓度明显减少,利用增加细胞表面的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进而增强低密度脂蛋白代谢以及摄取,使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成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数明显减低,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明显以及持久的增加,循环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治疗形成有益变化[4]。 动脉硬化斑块是由巨噬细胞、LDL、血管平滑肌细胞等构成,因此,任何一种成分降低都会造成斑块减少。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5],阿托伐他汀能够利用高密度脂蛋白对金属离子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可以将过氧化脂质彻底清除。除此之外,其对平滑肌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当中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关键临床指标一般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载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的含量比决定了低密度脂蛋白的物理特点,微小密集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非常强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再脂蛋白B对脂类运转以及代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介导低密度脂蛋白和外周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结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然而阿托伐他汀可以使肝脏细胞当中的胆固醇明显减少,对肝脏细胞表面的B/E受体上调进行刺激,使包含载脂蛋白B当中的脂质蛋白从血浆当中的清除率明显增加,进而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非调节血脂方法,例如,使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使斑块当中的炎症得到明显减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动脉粥样硬化得到好转或者延缓。然而该研究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肠溶阿司匹林,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致没有任何影响。另外,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6],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以后的横切面最大面积、斑块最大厚度以及IMT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患者能够耐受,不良反应较少。由于该研究病例数相对比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7]。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病人可以耐受,不良反应较少,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可以在临床当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273. [2] 陈丽萍,于国良,杨春梅.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壁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14(3):13. [3] 王晶,闫红梅,王喆,等.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3(1):38-40. [4] 郭明春,盛和振.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3(7):691-692. [5] 田茂成,李和平,杜长存.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9(2):15. [6] 谢荣宇,杨九妹.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59. [7] 徐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J].郑州大学,2012,35(4):61. (收稿日期:2014-09-10) 1
本文档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42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7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