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举报
开通vip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目 录 说明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四章 统计指标 第五章 时间数列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 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 第五章 能源统计 第六章 财务统计 第七章 劳动统计 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法的一般理...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目 录 说明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四章 统计指标 第五章 时间数列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 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 第五章 能源统计 第六章 财务统计 第七章 劳动统计 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法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三章 统计资料管理 第四章 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 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说 明 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个科目。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为若干章节,并分别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二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涵盖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这个命题范围反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考生的基本要求:掌握考试大纲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答题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与往年相比,2009年考试试题将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应用题四种题型;《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为便于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大纲给出了各类题型的示例。 2007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总结前几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经验,吸收各地有益的建议,2009年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2008年的基础上做了个别修订。修订后的大纲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其基础性、通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2009年2月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概念、统计的三种涵义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总体的概念(二)总体单位的概念(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二、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的概念(二)标志的概念(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四)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三、变异与变量 (一)变异(二)变量 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的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 1.统计的三种涵义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总体 2.总体单位 3.指标 4.标志 5.变异 6.变量 7.总体的基本特征 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9.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1.统计的任务 2.统计的工作过程 3.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 统计调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途径。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五、调查的组织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 一、定期统计报表 二、普查 三、重点调查 四、抽样调查 五、典型调查 六、统计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面谈访问法(四)邮寄访问法(五)电话访问法(六)互联网访问法 二、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原始记录(二)统计台账(三)企业内部报表 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一)控制登记性误差的方法(二)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的要求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2.调查单位 3.报告单位 4.调查时间 5.调查期限 6.调查项目 7.调查表 8.调查方案设计 9.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 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结合运用的意义 7.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报告法 3.面谈访问法 4.邮寄访问法 5.电话访问法 6.互联网访问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1.统计调查误差 2.登记性误差 3.代表性误差 4.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5.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以及基本编制规则。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二)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需注意的问题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方法 (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二)分组方法 四、统计分组体系 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二、分布数列的种类 三、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 (一)组距与组数(二)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三)组限与组中值(四)频数与频率 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一)列表法(二)图示法 五、正态分布 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一、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三、统计表的分类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1.统计整理的概念 2.统计整理的意义 3.统计整理的内容 4.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体系 3.简单分组 4.平行分组体系 5.复合分组 6.复合分组体系 7.统计分组的作用 8.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9.统计分组的方法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1.次数分布 2.分布数列 3.品质分布数列 4.变量分布数列 5.组距 6.组限 7.等距数列 8.异距数列 9.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变量分布数列 14.编制组距变量分布数列 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计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2.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的方法 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 第五节 统计表 1.统计表 2.统计表的优点 3.统计表的构成 4.统计表的内容 5.统计表的分类 6.编制统计表 第四章统计指标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作用和种类 三、统计指标体系的涵义 第二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原则 (一)实物单位(二)价值单位(三)劳动时间单位 第三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三)相对指标的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三)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四节 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二、算术平均数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二)加权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 2.数量指标 3.质量指标 4.总量指标 5.相对指标 6.平均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 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 9.统计指标的特点 10.统计指标的作用 第二节 总量指标 1.总量指标 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4.时期指标 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 7.价值单位 8.劳动时间单位 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 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 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2.总量指标的作用 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 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15.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 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 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结构相对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 8.强度相对指标 9.相对指标的作用 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 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 第四节 平均指标 1.几何平均数 2.平均指标 3.简单算术平均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 5.简单调和平均数 6.加权调和平均数 7.平均指标的作用 8.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 1.标准差及其计算 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 第五章 时间数列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特征和编制原则;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二、时间数列的作用 三、时间数列的种类 (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三)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四、时间数列的特征 五、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作用(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三、增长量 (一)逐期增长量(二)累计增长量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一)定基发展速度(二)环比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一)定基增长速度(二)环比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一)水平法(二)累计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时间数列 2.时间数列的作用 3.时间数列的种类 4.时间数列的特征 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1.发展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3.增长量 4.平均增长量 5.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 6.平均发展水平的作用 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8.增长量的计算 9.平均增长量的计算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1.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3.年距发展速度 4.年距增长速度 5.发展速度的计算 6.增长速度的计算 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第六章 统计指数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指数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指数体系的应用;计算综合指数,能够利用综合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一)狭义指数(二)广义指数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三)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第二节 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三)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 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 三、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二、国房景气指数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 四、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五、股价指数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1.狭义的指数 2.广义的指数 3.个体指数 4.总指数 5.动态指数 6.静态指数 7.统计指数的分类 8.统计指数的作用 第二节 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1.平均指数 2.综合指数 3.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 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1.指数体系 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国房景气指数 3.消费者信心指数 4.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5.股价指数 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种类 (一)非概率抽样(二)概率抽样 第二节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第三节 抽样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一)代表性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三)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二)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三)总体方差未知时的解决办法 三、抽样误差的允许范围 (一)抽样极限误差(二)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三)极限误差的计算 第四节 参数估计 一、点估计 二、区间估计 第五节 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一、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二、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 (一)推断总体平均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二)推断总体成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抽样调查 2.随机原则 3.抽样调查的特点 4.抽样调查的种类 5.非概率抽样 6.概率抽样 7.重复抽样 8.不重复抽样 9.简单随机抽样 10.系统随机抽样 11.分层随机抽样 12.整群抽样 第二节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 2.样本 3.总体指标 4.样本指标 第三节 抽样误差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 4.抽样极限误差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第四节 参数估计 1.点估计 2.区间估计 第五节 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的概念 二、统计分析的特点 三、统计分析的作用 四、统计分析的程序 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二、比例分析法 三、速度分析法 四、动态分析法 五、弹性分析法 六、因素分析法 七、相关分析法 八、模型分析法 九、综合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分析法 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 一、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作用、程序 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种类 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原则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框架、内容;统计报表制定、管理与实施的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一)周期性普查制度(二)经常性调查制度(三)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一、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相关法规依据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 三、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 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 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2.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3.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4.普查制度 5.经常性调查制度 6.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1.统计报表制度管理原则 2.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法规依据 3.统计报表制度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权限 4.统计报表的法定标识 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普查制度、经常性、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基本概念;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和特点;常用统计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标准化的概念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第二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 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二、行政区划代码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四、《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五、《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六、《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 七、《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 八、《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1.统计分类 2.统计分类标准 3.统计分类标准化 4.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5.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第二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 常用统计标准的类别及其主要内容、适用范围 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基本单位的概念;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单位的概念 二、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 三、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第二节 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各类单位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况和其他主要数据等 第三节 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一、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 二、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1.基本单位 2.法人单位 3.产业活动单位 4.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第二节 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1.基本单位统计的范围 2.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普查年份和非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生产活动统计的基本概念;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和实物量统计的主要内容;生产活动主要统计指标、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生产活动统计概念 二、生产活动统计范围 三、生产活动统计单位和对象 第二节 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 一、增加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一)生产法增加值(二)收入法增加值 二、各行业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生产、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 第三节 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 一、农业产品产量 二、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 三、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统计 第四节 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 一、增加值率 二、工业产品销售率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1.生产活动统计的概念及范围 2.各门类生产活动统计的单位和对象 第二节 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 1.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及各行业总产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工业生产、销售、库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购进、销售、库存额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生产法增加值与收入法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区别 第三节 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 1.生产活动实物量统计的基本概念 2.农业产品产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3.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4.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第四节 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 增加值率、工业产品销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 能源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能源统计的概念、统计范围、主要统计内容、统计指标、统计原则及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能源统计的概念 二、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 三、能源统计的任务 第二节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能源购进统计 二、能源消费统计 三、能源库存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能源统计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1.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概念 2.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统计范围、核算原则及计算方法 3.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等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财务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及作用;财务统计的主要分类;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财务主要统计指标的概念及其资料来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二、企业损益财务统计 三、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主要指标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1.财务统计的概念 2.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财务统计指标的分类及其作用 2.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和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的概念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统计的内容 4.收入、成本及费用、利润及分配统计的内容 5.工资、福利、增值税统计的内容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内容 第七章 劳动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指标的概念、定义、范围和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劳动统计研究对象 二、劳动统计主要内容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一、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在岗职工的概念和范围 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和方法 四、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五、从业人员的变动统计 第三节 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 一、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三、城镇失业率 第四节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 一、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和范围 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 三、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从业人员、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平均人数、长期职工、临时职工等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原则、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 第三节 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 1.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概念 2.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 1.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 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概念及构成 3.工资总额包括的各项指标的概念及内容 4.工资总额不包括的范围 5.平均工资、平均实际工资、平均实际工资指数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工作任务及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统计 二、投资完成额统计 三、资金来源统计 四、新增固定资产统计 五、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统计 六、房屋建筑面积统计 七、投资经济效益统计 八、房地产开发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述 1.固定资产的概念 2.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概念及构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3.新增固定资产的概念及条件 4.新增生产能力统计的主要指标 5.房屋建筑面积统计的主要指标 6.投资经济效益统计的主要指标 7.房地产开发统计的分类 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价格 9.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条件和计算方法 10.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1、​ 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正确答案:D 2、​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 判断一项资产是不是固定资产应依据( )( )( )( )( )。 A.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B.自然形态 C.使用年限 D.单位价值 E.实物形态 正确答案:ACD 3、​ 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 正确答案:√ 4、​ 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该组均不得分)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 单位:万元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工业总产出 200 220 231 240 252 262 请回答: (1)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数列属于( )( )( )( )。 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B.数量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2)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 )( )( )万元。 A.10.33 B.12.40 C.42.00 D.62.00 (3)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 )( )。 A. B. C. D. (4)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年平均工业总产出为( )( )( )( )万元。 A.239.33 B.239.14 C.237.43 D.234.17 正确答案:(1)AC (2)B (3)C (4)D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政府统计的概念、任务及其合法性原则;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统计法的表现形式;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 一、统计、政府统计与统计法 (一)政府统计的概念、职能和任务(二)政府统计的合法性原则 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统计法的概念(二)统计法的特点 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一)统计法律(二)统计行政法规(三)地方性统计法规(四)统计行政规章 四、统计法的作用 第二节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二、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三、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四、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五、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第三节 统计管理体制 一、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二、新中国统计法制发展概况 (一)统计立法工作(二)统计执法工作(三)统计法制宣传工作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 1.政府统计的概念和任务 2.统计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3. 统计法律 4.统计行政法规 5.地方性统计法规 6.统计行政规章 第二节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统计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3.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的主要内容 4.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的主要内容 5.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内容 6.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统计管理体制 1.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2.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2.我国统计立法工作 3.我国统计执法情况 4.我国统计法制宣传情况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我国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及要求;统计调查制度的概念及分类;统计标准的概念及要求;统计调查方法的主要类型和国家统计调查证件的管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分类 一、政府统计调查 (一)国家统计调查(二)部门统计调查(三)地方统计调查 二、民间统计调查 (一)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二)涉外统计调查的内容及管理 第二节 统计调查项目 一、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 (一)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四)临时性调查 二、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与审批 三、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第三节 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 一、统计调查制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二)部门统计调查制度(三)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四)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二、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统计标准的概念(二)指标涵义(三)计算方法(四)分类目录(五)调查表式(六)统计编码 三、统计标准的分类 (一)国家统计标准(二)部门统计标准(三)其他统计标准 第四节 统计调查方法 一、普查 二、抽样调查 三、全面定期统计报表 (一)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实施步骤(二)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四、重点调查 第五节 统计调查证件 一、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 二、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分类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 2.国家统计调查 3.部门统计调查 4.地方统计调查 5.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 6.涉外调查的内容及管理 第二节 统计调查项目 1.统计调查项目 2.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5.临时性调查 6.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 7.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 8.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第三节 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 1.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2.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3.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4.统计标准的概念、内容及分类 5.国家统计标准 6.部门统计标准 7.其他统计标准 第四节 统计调查方法 1.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 2.普查 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 5.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实施步骤 6.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第五节 统计调查证件 1.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 2.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统计资料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资料的概念和特征;统计资料管理体制;统计资料管理、提供、公布和保密的法律规范。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资料管理概述 一、统计资料的特征 二、统计资料管理体制 (一)统计资料管理的概念(二)统计资料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和保管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制度(二)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 二、统计资料的保管 (一)保管统计资料的范围(二)保管统计资料的机构和职责(三)保管统计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提供 二、统计资料的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二)公布统计资料的权限(三)统计资料公布的程序(四)统计数据公布的方式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保密 一、国家秘密统计资料的保密 二、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保密 三、保守商业秘密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资料管理概述 1.统计资料的法律特征 2.统计资料管理的概念 3.统计资料管理原则 4.统计资料管理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和保管 1.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制度 2.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 3.保管统计资料的范围 4.保管统计资料的机构和职责 5.保管统计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 1.统计资料提供的目的 2.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 3.统计资料公布的权限 4.统计资料公布的程序 5.统计数据公布的方式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保密 1.国家秘密的必备条件和密级 2.单项调查资料的概念 3.国家秘密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基本制度 4.对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保密的规定 5.商业秘密的范围及其法律要件 6.侵犯商业秘密的方式及责任 第四章 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统计人员的概念、职责、职权;统计从业资格的规定和要求。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一、统计机构的设置 (一)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二)部门统计机构(三)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二、统计机构的职责 (一)国家统计局的职责(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职责(三)部门统计机构的职责(四)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员的职责(五)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的职责 第二节 统计人员 一、统计人员的概念 二、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二)统计人员应当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三、统计人员的职权 四、统计人员的职责 第三节 统计从业资格 一、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的意义 二、统计从业资格及其范围 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 四、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 五、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1.政府综合统计机构 2.部门统计机构 3.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4.独立的统计机构的含义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必要性 6.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 第二节 统计人员 1.统计人员的概念 2.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3.统计人员的职权 4.统计人员的职责 第三节 统计从业资格 1.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的意义 2.统计从业资格 3.必须具有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范围 4.申请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必备条件 5.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 6.统计从业资格与统计专业职务的区别 7.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 8.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9.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使用 10.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 11.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行政处分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能正确进行案例分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违法行为 一、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一)虚报、瞒报统计资料(二)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三)拒报统计资料(四)屡次迟报统计资料(五)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六)打击报复统计人员(七)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八)违反统计法有关保密规定(九)国家机关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十)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十一)违反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法规(十二)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十三)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十四)不依法使用国家统计调查证(十五)违法进行涉外社会调查活动 第二节 统计法律责任 一、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法律责任 (一)统计行政处罚 1.统计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2.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 3.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 (二)统计行政处分 1.行政处分的概念及特征 2.统计行政处分 (三)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三、民事法律责任 四、刑事法律责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违法行为 1.广义和狭义的违法概念 2.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 3.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 4.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各种类的表现特征 5.情节较重的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 第二节 统计法律责任 1.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原则、种类及其适用的几种情况 3.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分类 4.行政处分的概念及特征 5.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决定机关及实施统计行政处分的程序 6.统计违法处罚中关于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销晋升职务的规定 7.民事法律责任 8.刑事法律责任 第六章 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执法检查的概念、特征;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方式和程序;统计行政复议和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及程序。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执法检查 一、统计执法检查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三、统计执法检查的方式 第二节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一、立案 二、调查 三、处理 四、结案 第三节 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一、统计行政复议 (一)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及特征(二)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三)统计行政复议的程序 二、统计行政诉讼 (一)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二)统计行政诉讼的范围(三)统计行政诉讼的原则(四)统计行政诉讼的管辖(五)统计行政应诉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执法检查 1.统计执法检查的概念 2.统计执法检查的特征 3.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4.统计执法检查的方式 第二节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1.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 2.立案的基本条件 3.案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4.案件 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关于调查报告关于XX公司的财务调查报告关于学校食堂的调查报告关于大米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的内容 5.案件的告知义务 6.案件的听证程序 7.案件的处理要求 8.案件的结案要求 第三节 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1.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范围、管辖及程序 2.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原则及管辖 3.统计行政应诉 《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1、​ 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C.分散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D.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正确答案:A 2、​ 多选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 统计调查方法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 )( )( )( )( )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统计月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综合分析 正确答案:CDE 3、​ 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修订后的《统计法 实施细则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实施细则公司办公室6S管理实施细则国家GSP实施细则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大体积混凝土实施细则 》规定,对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对企业事业组织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体工商户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答案:× 4、​ 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该组均不得分) 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6年建筑业总产出为20511.3万元,从业人员2413人,工资总额2732.45万元。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6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请回答: (1)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 )( )( ) A.篡改统计资料 B.伪造统计资料 C.虚报统计资料 D.瞒报统计资料 (2)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可以选择以下哪种罚款额度?( )( )( )( ) A.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 C.2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 (3)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 )( )( ) A.停业整顿 B.警告 C.通报批评 D.对涉案主要责任人予以记过处分 (4)该公司若不服处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 )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工商局申诉 C.向上级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1)B (2)AC (3)BC (4)AD
本文档为【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6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10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