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举报
开通vip

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 32卷第 1O期 2009年 l0月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COSME1"ICS Vol_32 No.10 0ct.2009 僧羽刻在浼渗刻和亿拯品中的应用 叶志虹,何小平,袁仕扬 (芬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15) 摘要:详细介绍了化妆品增稠剂的特性,并论述了增稠剂的配伍性能、使用范围、影响因素和增稠机理。 关键词:增稠剂;流变形态;胶束;三维网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09)10—0...

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 32卷第 1O期 2009年 l0月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COSME1"ICS Vol_32 No.10 0ct.2009 僧羽刻在浼渗刻和亿拯品中的应用 叶志虹,何小平,袁仕扬 (芬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15) 摘要:详细介绍了化妆品增稠剂的特性,并论述了增稠剂的配伍性能、使用范围、影响因素和增稠机理。 关键词:增稠剂;流变形态;胶束;三维网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09)10—0036—04 增稠剂会对产品的外观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增 稠剂通过与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活性剂形成的棒状胶束、与水作用形 成的三维水化网络结构,或利用自身的大分子长链结 构等,使体系达到增稠的目的。化妆品的外观形态是 消费者非常关注的。目前增稠剂的种类繁多,选用合 适的增稠剂对开发新产品至关重要。 1 增稠剂的作用 1.1 提高黏度 通过加入增稠剂改变配方的外观,达到最终消费 者对产品的接受。黏度高的产品往往给人以更多活性 物的印象 ,虽然它可能在功能上和黏度低的产品一 样。实际上,产品的外观对它的效果不起任何作用。 1.2 改善稳定性 通常,不稳定因素由体系中的颗粒或相运动所引 起。按 Stokes规律,分散液或悬浮液的稳定性通过 提高基质的黏度和减少沉降速度而改善。在乳液中, 提高外相的黏度能引起对内相运动的阻碍,导致液滴 保持分离而不凝聚_lJ。某些黏度添加剂能在基质中建 起网状结构,且表现出名为 “屈服值”的性能。颜 料或颗粒要下沉,就必须克服 “网状力量”或系统的 屈服值,如果破坏网状结构所需的能量比颗粒的重力 能更高,那么网状结构不能被破坏,颗粒被悬浮。粘 土和聚合物添加剂有高屈服值,因此,用来帮助解决 悬浮问题。 1.3 改变流变形态 增稠剂通常会改变流体行为方式。通常,香波的 收稿日期:2009—08—12 作者简介:叶志虹 (1980一),男,广东人,助工。 · 36· 增稠体系需要采用牛顿流体。牛顿流体就是例如水或 蜂蜜的流动类型,流体在自由流动时仍保持其原始黏 度,没有屈服值或者说在流动发生之前不需施加一个 最小力。相反,冷霜需要表现出假塑性流动,它有屈 服值,当 “剪切”或磨擦时变稀,剪切停止时迅速恢 复它的黏度。假塑性流体是能容易 “涂上”,但看起 来很稠的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冷霜和香波可以有相 同的黏度,但是其 “涂后消失”特征却非常不同,因 为它们有不同的流变体系。当指甲油剪切或涂于指甲 时需要足够稀以便适合均匀涂抹。然而,如果指甲油 像冷霜一样迅速恢复黏度,那么指甲油干后涂痕仍然 清晰可见,这就是为什么指甲油使用触变性添加剂的 原因。触变性流体在剪切时有一段变稀的过程,且恢 复到原来的黏度也更慢、更费时。为了满足这些不同 的流动,配方师们可以从大量具有不同性能的流变形 态添加剂中挑选[21合适的产品。 2 增稠剂的增稠机理 2.1 改变胶束状态 当浓度低时,表面活性剂主要以单体形式分布于 体系,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倾向于形成胶束。 由于胶束的形状不同,物质运动的阻力不同,将获得 不同的黏稠度。棒状胶束所形成的黏稠度较大,如一 般香波;六角形胶束的黏稠度更大,成果冻状;当胶 束形状变为层状,物质的相对滑动容易,体系的黏稠 度反而下降了 (见图 1)。 胶束形态的形成受增稠剂的影响。增稠剂使胶束 第 10期 叶志虹,何小平,袁仕扬: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 瓣一 图 1 胶束形态 Fig.1 Micelle structure of surfactant in solution 倾向于形成棒状胶束,甚至六角形胶束。其机理主要 是,增稠剂的插入或是由于其电荷的作用 ,使原来球 状胶束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同性电荷问的斥力降 低 ,从而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 (见图2);或是由于 其特殊的形状,使两分子在表面上定向排列得很紧 密,产生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 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见 图 3)l 3I。 图2 甜菜碱通过电荷改变AES的胶柬形态 Fig.2 Charge effect Oil the micelle of AES :鬈 姆 V l : ∞ I 一 』 嗍 鼬 醇 化剂 吉布特醇蕊 图 3 通过自身特定分子形状改变胶束形 Fig.3 Structure effect on micelle 2.2 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增稠剂在水中溶胀形成三维水化网络,使物质动 力阻力增大,并撑起体系架构,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 (见图4)。 图4 增稠剂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Fig.4 3D-structure of thickeners 3 增稠剂的特性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 ,从相对分子质量 看 ,有低分子增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 来看 ,有电解质类、醇类 、酰胺类、羧酸类和酯类 等 ;从来源来看,有天然聚合物、有机合成聚合物、 有机半合成聚合物和无机流变调节剂。以下列出了目 前常使用的增稠剂l4】。 3.1 通过改变胶束状态的增稠剂 1)无机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单 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钠、磷酸钠、 磷酸二钠和三磷酸五钠等。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 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 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 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 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 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 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这就 是所说的 “盐析”。因此,一般电解质加入质量分数 为 1%~2%,而且和其他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 ,使 体系更加稳定。 2)脂肪醇、脂肪酸类。如 C ~ 醇、C ~笠酸等 固体,但注意不包含油醇、异硬脂酸等液态物质。脂 肪醇、脂肪酸是带极性的有机物。少量该类有机物的 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及其他 ·37· 一 Administrator 下划线 广 日用化学品科学 第32卷 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 一 般来说,呈线性变化关系。其作用原理是 ,脂肪 醇、脂肪酸能插入 (参加)表面’衙陛剂胶团,促进胶 团的形成,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分 子间或有强烈的相互作用 (碳氢链问的疏水作用加极 性头间的氢键结合),使两分子在表面上定向排列得 很紧密,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达到增稠 的效果。 3)烷醇酰胺类。常用的有椰油二乙醇酰胺、椰 油单乙醇酰胺和椰油单异丙醇酰胺等。烷醇酰胺能与 电解质相容共同进行增稠,并且能达到最佳效果。烷 醇酰胺增稠的机理是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互作 用,形成非牛顿流体。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 有很大差异,而且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其效果也不 同。 4)醚类。代表物有鲸蜡醇聚氧乙烯醚一3、异鲸 蜡醇聚氧乙烯醚一1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一3、月桂醇聚 氧乙烯醚一lO和Poloxamer—n(乙氧基化聚氧丙烯醚) (/7,=105、124、185、237、238、338和 407)等。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AES)为主活性物的 配方中,一般仅用无机盐即能调成合适的黏度。研究 表明,这是由于 AES中含有未硫酸化的脂肪醇乙氧 基化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稠作出了显著的贡 献。深入研究发现,对平均乙氧基化度约为 3个 EO 或 10个 EO时起最佳作用。拥有低 HLB值的憎水性 增稠成分能有效增加体系中棒状胶束的数量。这种胶 束长而柔软,易相互缠结,进而明显增加体系的稠 度。 5)氧化胺。氧化胺是一种极性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其特征表现为:在水溶液中,由于溶液的pH值 的不同,它既可显示出非离子性,也可以显示强离子 性质。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即pH1>7时,氧化胺 在水溶液中以不电离的水化物存在,显示非离子性 ; 在酸性溶液中,它显示弱的阳离子性,当溶液pH< 3时,氧化胺的阳离子性尤为明显。因此,它可以在 不同的条件下与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 等表面活性剂很好配伍,并显示协同效应。氧化胺是 有效的增稠剂,当pH=6.4~7.5时,烷基二甲基氧 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 l3.5 Pa·s~l8 Pa·S,而烷基酰 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34 Pa·S~ 49 Pa·S,后者加入食盐也不会降低黏度。 · 38· 6)少数甜菜碱和皂类也能作增稠剂,其增稠机 理和其他小分子的作用类似,都是通过与表面活性胶 束相互作用达到增稠的效果。皂类可用于棒状化妆品 中的增稠,甜菜碱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水体系。 3.2 通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增稠剂 1)酯类。如 PEG一120甲基葡萄糖二油酸酯、 PEG一150季戊四硬脂酸酯和PEG一160山梨聚糖三异 硬脂酸酯等。这类增稠剂属于非离子增稠剂,主要用 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这类增稠剂不容易水 解,在宽的pH值和温度范围内黏度稳定。目前最常 用的是PEG一150二硬脂酸酯。一般用来作为增稠剂 的酯类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因此具有一些高分子化 合物的性能。增稠机理是增稠剂在水相中形成三维水 化网络,从而将表面活性剂胶束包含进去造成的。 2)纤维素类。如纤维素、纤维素胶、羧甲基羟 乙基纤维素、鲸蜡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 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 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是天然有机物,含 有重复的葡萄糖苷单元,每个葡萄糖苷单元含有 3个 羟基,通过这些羟基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衍生物。纤 维素类增稠剂通过水合膨胀的长链而增稠,纤维素增 稠的体系表现明显的假塑性流变形态。使用量一般质 量分数为 1%左右。 3)聚丙烯酸类。自1953年古立德公司将卡波姆 934引入市场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至今已有 5O年的 历史了,现在这系列增稠剂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聚 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有 2种,即中和增稠与氢 键结合增稠。中和增稠是将酸性的聚丙烯酸类增稠剂 中和,使其分子离子化并沿着聚合物的主链产生负电 荷,同性电荷之间的相斥促使分子伸直张开形成网状 结构达到增稠效果;氢键结合增稠是聚丙烯酸类增稠 剂先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再与质量分数为 10%~ 20%的羟基给予体 (如具有5个或以上乙氧基的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使其卷曲的分子在含水系统中 解开,形成网状结构 ,达到增稠效果。不同的 pH 值、不同的中和剂以及可溶性盐的存在,对该增稠体 系的黏度有较大影响,pH<5时,pH值增大黏度升 高;pH=5~10时,黏度几乎不变;但随着pH值 继续升高,增稠效率下降。一价离子只降低体系的增 稠效率,二价或三价离子不但能使体系变稀,而且当 含量足够时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 第 1O期 叶志虹,何小平,袁仕扬: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4)天然胶及其改性物。主要有胶原蛋白类和聚 多糖类,但是作为增稠剂的天然胶主要是聚多糖类, 如海藻酸及其 (铵、钙和钾)盐、果胶、透明质酸 钠、瓜尔胶、阳离子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 、黄蓍 胶、鹿角菜胶及其 (钙和钠)盐、汉生胶和菌核胶 等。增稠机理是通过聚多糖中糖单元含有3个羟基与 水分子相互作用 ,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从而达到 增稠的效果。它们的水溶液的流变形态大部分是非牛 顿流体,但也有些稀溶液的流变特性接近牛顿流体。 它们的增稠效果一般与体系的pH值、温度、浓度和 其他溶质的存在有较大关系。这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 稠剂,一般用量为 0.1% ~1.O%。 5)无机高分子及其改性物。如硅酸铝镁、二氧 化硅、硅酸镁钠、水合二氧化硅、蒙脱土、硅酸锂镁 钠、水辉石、硬脂铵蒙脱土、硬脂铵水辉石 、季铵 盐一90蒙脱土、季铵盐一18蒙脱土和季铵盐一18水辉 石等。无机高分子类增稠剂一般具有3层的层状结构 或一个扩张的格子结构。最有商业用途的两类是蒙脱 土和水辉石。其增稠机理是片晶表面的负电荷与边角 正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平行的片晶相互垂直地交联在 一 起,形成所谓 “纸盒式间格”的结构,引起溶胀产 生胶凝,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离子浓度进一步加大 又会破坏结构,发生絮凝,导致稠度降低。这类增稠 剂主要用于牙膏、香波、护发素、膏霜、乳液和止汗 剂等的增稠。稠度一般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随后趋于平缓 ,流变形态为触变性。除具增稠性能 外,无机高分子类增稠剂在体系中还有稳定乳液作用 和悬浮作用。其改性物主要是季铵化,改性后具有亲 油性,可用于含油量多的体系。 6)聚氧乙烯类。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5 000 的产品称作聚氧乙烯,而小于 25 000的称作聚乙二 醇。聚氧乙烯的水溶液在质量分数为百分之几时为假 塑性流体,其水溶液倾向呈黏稠状,如将浸入其中的 物体从溶液中拉出,会形成长拉丝和成膜。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黏稠性就越大, 低相对分子质量和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氧乙烯黏 稠性较低 ,其水溶液的黏度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大 小、浓度、温度和测量黏度时的切变速度。其溶液的 黏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和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随着温度上升 (10 cI=~9O℃)而急剧下降。聚氧乙 烯水溶液的假塑j生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而降低,相 对分子质量 1.0xl0 的水溶液流变性接近牛顿流体。 增稠效果来源于高分子聚合物链溶解进表面活性剂体 系中,增稠机理主要与高分子聚合物链有关,并不依 赖于表面活性剂体系。聚氧乙烯的水溶液在紫外线、 强酸和过渡金属离子 (特别是Fe 、cr3+和Niz+)作用 下会自动氧化降解,失去黏度『5_。 4 结语 洗涤剂和化妆品的外观形态是消费者非常关注 的,选用合适的增稠剂达到所要求的配方性能是非常 重要的。增稠剂种类繁多,面对这些增稠剂在具体的 产品配方开发时又该如何选择?首先要明白配方体系 的需要和要求,其次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增稠剂的性 能 ,然后从配方的 pH值、稳定性、刺激性、泡沫、 成本、是否透明、流变形态、外观颜色、相容性、协 同增效和法规要求等方面考虑,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丹尼斯 拉巴,刘义.如何增稠化妆品配方[J】.日用化学品科 学,2002,25(5):34—38. I21裘炳毅.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流变特性[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1—5. [3】方云.两性表面活性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8-60. 【4J刘义,高俊.化妆品用增稠剂[J].Et用化学工业,2003,23(1): 44-48. [5】严瑞碹.水溶性高分子【M】.北 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1998: 254-271 Application of thickeners in detergent and cosmetic YE Zhi-hong,HE Xiao-ping,YUAN Shi-yang (Fenna Chemical Industry Co.,Ltd,Zhongshan,Guangdong 528415,China) Abstract: Properties of thickeners applied in cosmetic were introduced.Besides,blending ability,range of application,influence factor and thickening mechanism were also summarized. Key words:thickeners;rheology;miceHe;network ·39·
本文档为【增稠剂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5186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6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1-08-03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