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预应力鱼腹梁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预应力鱼腹梁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举报
开通vip

预应力鱼腹梁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

预应力鱼腹梁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中国XX出版社201×北京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开展学会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土标[2015]1号)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基坑工程中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经验,充分吸纳了该项技术新的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形成本征求意见稿。本规程共分8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和参考标准;3基本规定;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成;5设计;6施工;7质量检验;8监测等。本规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负责管理,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反馈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汉口路99号14楼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地基中心,邮政编码:100022,Email:jing_li@ecadi.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山东建筑大学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信息产业部电子勘察设计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术语、符号和参考标准 22.1术语 22.2符号 32.3参考标准 63基本规定 7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成 85设计 115.1一般规定 115.2结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125.3预应力鱼腹梁 135.4对撑与角撑 195.5立柱和连接件 226施工 246.1一般规定 246.2构件安装 256.3预应力施加与控制 276.4支撑拆除与回收 287质量检验 307.1一般规定 307.2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验收 307.3安装质量验收 328监测 33附录A对撑、角撑 35附录B预应力鱼腹梁 39附录C腰梁 41附录D水平支撑连接件 42附录E竖向支承连接件 44附录F常规构件名称、代号与规格 47附录G常用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数量与水平荷载设计值对应关系一览表 53附录H原材料、标准件等构配件进场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表 74附录J支撑构件安装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表 75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76《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801总则 803基本规定 814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体系构成 825设计 835.1一般规定 835.2结构分析 835.3预应力鱼腹梁 885.4对撑与角撑 935.5立柱和连接件 976施工 1016.1一般规定 1016.2构件安装 1046.3预应力施加与控制 1056.4支撑拆除与回收 1057质量检验 1067.1一般规定 1067.2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验收 1068监测 107附录G常用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数量与水平荷载设计值对应关系一览表 1081总则1.0.1为了在基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和市政工程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1.0.3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的设计与施工,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的原则,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与保护要求,并与地下水控制、土方挖运等密切结合,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全过程监测和信息化管理。1.0.4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符号和参考标准2.1术语2.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fabricatedsteelstruturesupportconsistedoffish-belliedbeamwithprestress由钢构件组成、使用螺栓装配,通过对鱼腹梁下弦的钢绞线、对撑和角撑杆件施加预应力,实现对基坑支挡结构变形控制的支撑体系,是一种可回收、重复装配、拆卸的支撑体系。2.1.2预应力鱼腹梁fish-belliedbeamwithprestress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由平直的上弦梁、直腹杆、斜腹杆、桥架和由钢绞线制成的下弦梁组合而成,通过张拉下弦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形成形似鱼腹的钢构件,简称鱼腹梁。2.1.3连接件connectingparts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将作用于腰梁或鱼腹梁上的力传递到对撑或角撑中,将水平支撑的重量传递到竖向支承构件上,起连接和传力作用的钢构件。2.1.4预应力装置prestressunit由加载横梁、千斤顶和保力盒等构件组成,设置于支撑中,用于施加预应力和保持预应力的钢构件。2.1.5标准件standardparts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由型钢或钢板按标准尺寸加工,能相互连接、装配,拆卸重复组装,并有专门功能和作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构件。2.1.6盖板coverplate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放置的联接多根H型标准件的板件,通过螺栓与H型标准件的翼缘连接。2.1.7系杆connectionpiece按照一定倾斜角度放置的联接多根H型标准件的杆件,通过螺栓与H型标准件的翼缘连接。2.1.8辅助件assistantpart在标准件与标准件、标准件与立柱、标准件与挡土结构之间建立连接的钢构件。2.1.9托座pedestalbracket设置在立柱上,用于支托托梁上的支撑构件重量和建立支撑与立柱之间连接的钢构件。2.1.10托梁pedestalsupport设置在托座与支撑之间,将多根支撑构件的重量传递到托座上的钢构件。2.1.11托架pedestal固定在基坑挡土结构上,设置在腰梁之下的支承钢构件,一般为三角形结构。2.1.12垫梁bearingbeam用H型钢切割而成,用于双层支撑之间的连接和对上层支撑的支承与固定的钢构件。2.1.13T型传力件theforcetransmissionkeywithtypeofT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挡土结构与腰梁之间,用于将挡土结构承受基坑侧壁的水土作用力传递到腰梁上,并将挡土结构与腰梁之间联系在一起的T形钢构件。2.1.14非标准件nonstandardparts由于基坑边界尺寸和形状不规则,专门定制的部分构件,实现标准件装配结构与支挡结构之间的有效连接。2.1.15组合腰梁compositewale由多拼H型标准件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经螺栓或锚栓装配而成的水平构件。它安装在挡土结构内侧或挡土结构顶部,其一侧将挡土结构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钢结构对撑、角撑或鱼腹梁腹杆连接。鱼腹梁上弦梁及水平支撑连接件的长边构件也属于组合腰梁的一部分。2.2符号2.2.1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力 —— 单根螺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 单根锚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 —— 钢材强度设计值。2.2.2作用、作用效应 —— 计算段上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绝对值); 、—— 同一截面处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 、—— 单根支撑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 —— 轴心压力设计值; —— 单根支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 钢绞线轴力设计值; —— 计算剪跨内的平均剪力设计值; —— 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水平荷载设计值; —— 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接合面处 的平均剪应力设计值。2.2.3几何参数 —— 组合截面毛截面面积; —— 单根支撑的截面积; —— 组合截面净截面面积; —— 单根钢绞线面积; —— 组合截面惯性矩; L—— 鱼腹梁跨度(m); —— 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鱼腹梁端部距离; —— 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连接件端部距离; —— 连接件端部到端侧直腹杆距离; —— 鱼腹梁连接件端部净间距; —— 计算零弯矩点至弯矩绝对值最大点的间距; —— 钢绞线单根下料长度; ——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距; 、—— 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 、—— 型钢组合构件对X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 、—— 单根支撑对X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 —— 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接合面处的宽度; —— 端侧直腹杆高度; —— 型钢组合截面对X轴的计算长度; —— 型钢组合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 —— 单肢支撑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 —— 端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2.2.4计算系数 k—— 强度折减系数; —— 每延米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接合面所需螺栓的数量; —— 每延米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接合面所需锚栓的数量; 、——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 、—— 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 —— 考虑螺栓或锚栓弹性阶段受力不均的安全系数; —— 组合截面X方向长细比; —— 组合截面Y方向长细比; —— 单根支撑截面Y方向长细比; —— 对X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 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 单根支撑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2.3参考标准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建筑基坑技术规程》JGJ120-201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200663基本规定3.0.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主要由对撑、角撑、鱼腹梁及腰梁相互组合而成,对撑、角撑及鱼腹梁均设置预应力装置,基坑实施过程中可通过预加和复加预应力控制基坑变形。3.0.2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设计原则、勘察要求、荷载作用、承载力与变形计算和稳定性验算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3.0.3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应优先采用标准件,并应采取措施满足钢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3.0.4对撑、角撑及鱼腹梁预应力的施加应遵循对称、分级、均匀的原则。3.0.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支撑拆除时应在可靠换撑形成之后进行,支撑拆除的范围应不影响未形成换撑区域的支护要求。3.0.6支撑结构不应兼作为施工平台或栈桥,不得堆放材料和运行施工机械。当需要设置施工平台或栈桥时,应与支撑结构脱离独立设置,并应进行专项设计。3.0.7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质量检验应加强过程控制,可按照进场验收、安装质量验收和基坑开挖过程检查三个阶段进行检验。3.0.8基坑施工期间,应对对撑、角撑及鱼腹梁的钢绞线进行内力监测。其余监测要求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有关规定。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成4.0.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由水平支撑系统和竖向支承系统组成。其中水平支撑系统包括对撑、角撑、预应力鱼腹梁、腰梁和连接件等,竖向支承系统包括立柱(立柱桩)和连接件。图4.0.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1—对撑杆件;2—八字撑杆件;3—预应力装置;4—连接件;5—角撑杆件;6—鱼腹梁;7—腰梁;8—立柱;9—盖板;10—系杆;11—托梁4.0.2对撑应包括对撑杆件、八字撑杆件和预应力装置。角撑应包括角撑杆件和预应力装置。杆件规格见附录A。对撑和角撑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撑杆件、八字撑杆件和角撑杆件均应采用H型标准件。H型标准件宜采用H300×300、H350×350或H400×400的型钢制成;2对撑杆件、八字撑杆件和角撑杆件采用多根杆件组合时,应根据稳定性要求设置盖板和系杆等辅助件;3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应设置加载横梁,采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后,应保留千斤顶或设置保力盒。4.0.3预应力鱼腹梁应采用上弦梁、直腹杆、斜腹杆、连杆、下弦钢绞线和桥架等标准件拼接构成,具体构件规格见附录B。预应力鱼腹梁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鱼腹梁应根据跨度选用相应的结构型式;2对于跨度小于等于18m的FS型鱼腹梁,下弦钢绞线通过锚固端进行预应力施加和固定;3对于跨度大于等于24m的SS型鱼腹梁,下弦钢绞线通过连接件上的锚具进行预应力施加和固定;4跨度介于18m和24m之间时,可采用组合FS型鱼腹梁,下弦钢绞线通过连接件上的锚具进行预应力施加和固定;5上弦梁宜兼作腰梁。图4.0.3-1FS型预应力鱼腹梁平面布置图1—下弦钢绞线;2—连杆;3—直腹杆;4—桥架;5—锚固端;6—上弦梁图4.0.3-2SS型预应力鱼腹梁平面布置图1—下弦钢绞线;2—桥架;3—直腹杆;4—连杆;5—连接件;6—上弦梁;7—斜腹杆;8—锚具图4.0.3-3组合FS型预应力鱼腹梁平面布置图1—下弦钢绞线;2—桥架;3—直腹杆;4—连杆;5—连接件;6—上弦梁;7—锚具4.0.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腰梁应采用H型标准件,规格见附录C。4.0.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构件之间应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应采用H型钢加工而成的标准件,规格和类型见附录D。连接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撑与八字撑连接应采用FJ连接件;2角撑与腰梁连接应采用TW连接件、TS连接件;3鱼腹梁与角撑、八字撑连接应采用AS连接件;4对撑与AS连接件连接应采用V-AS连接件。4.0.6竖向支承系统中的连接件应包括托座、托梁和托架等,其规格见附录E,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上应设置托座,托梁安装在托座上,支撑杆件架设在托梁上,通过辅助件U型卡及螺栓进行约束;2挡土结构上应设置辅助件托架,腰梁应放置在托架上;3采用双层支撑时,支撑杆件竖向间宜设置辅助件垫梁。4.0.7非标准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标准件的材料性能标准不应低于标准件的材料性能;2非标准件的制作加工精度和验收标准不应低于标准件;3非标准件与标准件的连接应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4.0.8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应在立柱及托梁、托座和托架等竖向支承构件设置完成后,按照“先预应力鱼腹梁,后对撑、角撑”的顺序进行支撑体系的拼装。4.0.9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拼装完成后,应遵循“先对撑、角撑,后预应力鱼腹梁”的次序分级、循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应进行支撑杆件轴力和挡土结构变形监测。5设计5.1一般规定5.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选型应根据基坑形状、开挖深度、周围环境条件、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挡土结构型式等综合确定。5.1.2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中构件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准件和非标准件的钢材牌号应不低于Q345B;2加劲板、封头板应采用不低于Q235B牌号的钢板;3辅助件应采用不低于Q235B牌号的型钢;4钢绞线应采用不低于1860级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5钢立柱的钢材牌号应不低于Q235B。5.1.3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应在同一平面内形成整体,上下各道支撑杆件中心线宜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2支撑杆件宜避开主体地下结构的墙、柱等竖向构件;3基坑阳角部位应设置可靠的双向约束;4应利于基坑土方开挖、运输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5当基坑形状不利于钢支撑布置时,可采用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相组合的支撑布置方式。5.1.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的竖向设置应综合考虑挡土结构受力、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等因素,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支撑的标高设置应利于控制基坑周边挡土结构的内力与变形;2各道水平支撑之间的净距以及支撑与基底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3m;3支撑与其下在拆撑前需要施工的底板面或楼板面净距不宜小于500mm。5.1.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标准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10.9级高强度螺栓连接,必要时可采用焊接增强连接。5.1.6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对撑、角撑及鱼腹梁应配置预应力装置,预应力装置应具有多次施加预应力功能。5.1.7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构件及其连接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5.2结构分析5.2.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应考虑下列荷载与作用:1基坑周边挡土结构传至支撑结构的水平作用力;2支撑结构自重;3当温度改变引起的支撑结构内力不可忽略时,宜考虑温度作用;4立柱隆沉产生的影响。5.2.2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支挡结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进行计算,计算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2弹性支点刚度的取值宜通过对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整体进行线弹性结构分析得出支点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确定;3对弹性支点施加的预应力应根据基坑变形控制要求确定。5.2.3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可按平面杆系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挡土结构传至内支撑的荷载应取挡土结构分析时得出的支点力;2计算模型应能对支撑施加预应力并能准确反映预应力施加的作用,模型中钢支撑连接节点应根据实际连接方式确定节点约束条件;3对于不同类型的构件应采用各自对应的计算单元,腰梁、直腹杆可按梁单元、对撑和角撑可按杆单元、钢绞线可按拉杆单元、三角连接件可按平面板单元模拟;4边界条件的设置应与整体计算模型相协调,应能模拟施加预应力时坑外土体抗力;5整体计算工况应与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施工工况相一致,按照预应力施加顺序分工况进行模拟。5.2.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应按下列施工工况中最不利作用效应进行结构设计:1钢支撑预应力施加工况;2基坑开挖工况;3换撑工况。5.2.5对于连接件、钢绞线锚固节点等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宜进行应力分析和计算,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5.2.6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应根据竖向支承条件按简支梁、连续梁或空间框架分析。5.2.7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承载力计算和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构件应根据支撑体系整体计算结果进行受力复核;2对撑、角撑及腰梁宜按压弯构件计算;3支撑构件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施工偏心误差的影响,偏心距取值不宜小于支撑计算长度的1/1000,且不宜小于40mm;4支撑构件在计算轴向承载力时应考虑螺栓开孔对截面削弱的不利影响,计算稳定性和变形时可不考虑。5.3预应力鱼腹梁5.3.1预应力鱼腹梁的结构型式与标准尺寸应符合表5.3.1规定。表5.3.1预应力鱼腹梁的标准尺寸表 型号 标准尺寸 安装钢绞线的最大数量(根) 张拉端标准件型号 型钢型号 跨度 模数 FS-400 8m~18m 1m 30 - H400 组合FS-400 19m~23m 1m 72 AS400 H400 SS-400 24m~52m 1m、2m 72 AS400 H400 SS-428 30m~52m 1m、2m 144 AS428 H4285.3.2预应力鱼腹梁可根据承受的水平荷载、支撑平面布置,在满足本节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按本规程附录B、C、F、G选择型号及确定钢绞线的数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鱼腹梁端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应考虑其对鱼腹梁刚度、承载力、弯折锚固端摩擦损失、端部偏心矩及弯矩的影响综合确定,且不宜大于40°;2FS型鱼腹梁矢跨比宜为1/7~1/9,SS型鱼腹梁矢跨比宜为1/4~1/7;3腹杆交点之间的腰梁长度不宜大于4m;4当鱼腹梁的直腹杆与斜腹杆相交节点与钢绞线接触处之间的长度大于500mm时,直腹杆之间应设置连杆。5.3.3鱼腹梁预应力装置包括张拉端标准件和锚具,锚具数量与规格应根据设计钢绞线的数量按表5.3.3选用。表5.3.3锚具规格选用表 钢绞线数量n(根) 两端锚具总数(块) 锚具规格 张拉端标准件型号 n≤30 2 AD30锚具 - 30<n≤36 2 AD36锚具 AS400 36<n≤72 4 AD36锚具 AS400 72<n≤108 6 AD36锚具 AS428 108<n≤144 8 AD36锚具 AS4285.3.4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鱼腹梁上弦梁与下弦钢绞线之间的夹角、上弦梁、直腹杆、斜腹杆的受力简图见图5.3.4;(a)SS型鱼腹梁(b)FS型鱼腹梁图5.3.4鱼腹梁的受力计算示意图1—上弦梁(腰梁);2-钢绞线;3—直腹杆;4—连接件(上弦梁端头);5—连杆;6—対撑或角撑2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应按下式计算:(5.3.4-1) 式中:—— 端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 —— 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连接件端部距离(m); —— 连接件端部到端侧直腹杆距离(m); —— 端侧直腹杆高度(m)。3钢绞线轴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5.3.4-2)(5.3.4-3) 式中:—— 钢绞线轴力设计值(kN); L—— 鱼腹梁跨度(m); Ln—— 鱼腹梁连接件端部净间距(m); L0—— 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鱼腹梁端部距离(m); q—— 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水平荷载设计值(kN/m),即弹性支点法计算 所得支点水平反力。4钢绞线数量应按下式计算,实配钢绞线数量应增加不少于计算结果5%的备用钢绞线。钢绞线数量应为偶数根。(5.3.4-4) 式中:fpy——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取值; As—— 单根钢绞线面积(m2),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取值; k—— 强度折减系数,取0.8~1.0。5.3.5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预加轴向拉力取值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预加轴向拉力应与弹性支点法计算时预加力取值相匹配;2预加轴向拉力宜取钢绞线轴力设计值的60%~80%;3预加轴向拉力应结合基坑变形控制要求确定。5.3.6鱼腹梁直腹杆、斜腹杆及连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腹杆、斜腹杆及连杆内力按平面整体计算取值;2杆件之间的连接均可按铰接考虑;3直腹杆可按压弯构件计算,斜腹杆、连杆可按轴心受力杆件计算。5.3.7腰梁强度、稳定性及变形验算应满足本规程5.2.7条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腰梁内力应按平面整体计算取值。H型标准件-混凝土冠梁组合腰梁宜考虑AS连接件与混凝土冠梁之间抗剪螺栓及抗剪键对H型标准件轴力的分担;2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或H型标准件-混凝土冠梁组合腰梁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时,组合截面模量及抗弯刚度应按组合截面抗剪连接的程度进行折减。5.3.8组合腰梁接合面抗剪连接件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合型钢之间的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取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2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之间锚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相关规范取值;3组合腰梁接合面剪力的计算,应以弯矩绝对值最大点及零弯矩点为界限,划分若干个剪跨区(图5.3.8-1),逐段进行。每个剪跨内的平均剪力应根据下式计算;图5.3.8-1组合腰梁弯矩图区段划分(5.3.8-1) 式中:Li—— 计算零弯矩点至弯矩绝对值最大点的间距(m); —— 计算剪跨内的平均剪力设计值(kN); —— 计算段Li上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绝对值)(kN·m)。4组合腰梁中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之间的接合面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之间的接合面处的平均剪应力应按下式计算;(5.3.8-2) 式中:——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距(m3); Ii—— 组合截面惯性矩(m4); —— 组合截面接合面宽度(m)。5连接件以外区域组合腰梁接合面每米需要配置螺栓或锚栓数量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宜少于12根M24。(5.3.8-3)(5.3.8-4) 式中:—— 每延米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接合面所需螺栓的数量(个/m); —— 每延米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接合面所需锚栓的数量(个/m); —— 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图5.3.8-2)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 冠梁(图5.3.8-3)接合面处的平均剪应力设计值(kN/m2); —— 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图5.3.8-2)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 冠梁(图5.3.8-3)接合面的宽度(m); —— 单根螺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 单根锚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 考虑螺栓或锚栓弹性阶段受力不均的安全系数,取不小于3.0。图5.3.8-2连接件以外区域(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图5.3.8-3连接件以外区域(H型标准件-混凝土冠梁组合腰梁)5.3.9鱼腹梁拼装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腰梁宜沿整个基坑周边连续设置,且形成完整的封闭体系;2腰梁宜减少拼接节点,拼接节点应避开弯矩较大处,组合型钢拼接节点应相互错开≥1m。腰梁拼接节点端板处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翼缘处应增加拼接板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3腰梁应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m的加劲板,组合型钢腰梁加劲肋宜对齐布置。鱼腹梁上弦梁与直腹杆和斜腹杆交接处应设置加劲肋,加劲肋宜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4腰梁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之间锚栓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倍锚栓直径;5直腹杆和斜腹杆交接处,应在直腹杆上设置与斜腹杆翼缘对齐的加劲肋;6直腹杆两侧连杆与直腹杆交点宜重合,且宜在腹杆处设置加劲肋;7钢腰梁与挡土结构间间隙应采用T型传力件连接,或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5.4对撑与角撑5.4.1对撑、角撑、八字撑杆件可采用单根H型标准件或H型标准件组合构件,腰梁可采用单根H型标准件、H型标准件组合构件或钢腰梁-混凝土冠梁组合梁体系,其H型标准件应按本规程附录F选用。5.4.2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中加载横梁、保力盒和垫板的结构型式与标准尺寸应符合表5.4.2规定,其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横梁宽度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组合截面的宽度;2保力盒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截面尺寸,其数量与位置宜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相对应。表5.4.2加载横梁、保力盒、垫板的标准尺寸表 类型 标准尺寸(mm) 型钢/钢板规格 螺栓孔直径、连接螺栓数量 加载横梁SC 1350~3350,增量500;1400~3400,增量500 H350、H400、H428 28mm,8孔/m/面 保力盒GP 250、350、500 H350、H400、H428 28mm,4孔/面 垫板PL 厚度20、10、5、3、1、0.5 350×350、400×400,428×407 U型槽宽度28mm5.4.3对撑与角撑组合截面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5.4.3) 式中:—— 轴心压力设计值(kN); —— 组合截面净截面面积(m2); 、—— 同一截面处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 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m3); —— 钢材强度设计值(kPa)。注:公式5.4.3用于对撑与角撑组合截面的强度计算,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构件的强度一般可不计算,但如遇组合截面中某根支撑构件承受局部集中力时,尚应根据公式5.4.3另行验算。5.4.4对撑与角撑组合截面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5.4.4-1)(5.4.4-2)图5.4.4对角撑计算长度取值示意图 式中:—— 组合截面毛截面面积(m2); —— 参数,; —— 参数,; —— 组合截面X方向长细比,; —— 组合截面Y方向长细比,; —— 型钢组合截面对X轴的计算长度,; —— 型钢组合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 对X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中取用; —— 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中取用; 、—— 型钢组合构件对X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m3); ——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 —— 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5.4.5对撑与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5.4.5) 式中:—— 单根支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 参数,; —— 单根支撑的截面积; —— 单根支撑截面Y方向长细比,; lyi—— 单根支撑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见图5.4.4; —— 单根支撑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取用; 、—— 单根支撑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 单根支撑对X轴和Y轴毛截面模量(m3)。5.4.6对撑、角撑构件的预加轴向压力宜取支撑轴向压力设计值的50%~60%,且应与弹性支点法计算时预加力取值相匹配。5.4.7对撑与角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撑、角撑应与鱼腹梁设置于同一标高;2对撑、角撑杆件宜减少拼接节点,当对撑与角撑采用组合构件时,同一截面拼接节点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错开长度不宜小于1m。5.4.8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撑端部设置八字撑时,宜避免八字撑间的腰梁承受拉力,如无法避免,应根据整体计算对拉力进行复核,并采取可靠连接措施;2八字撑之间可根据受力和变形要求设置对撑或FS型鱼腹梁;3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和构造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5.3.7~5.3.9条的规定。5.4.9盖板、系杆的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对撑、角撑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应设置盖板或系杆,且盖板或系杆的位置宜上下对应;2盖板或系杆沿支撑长度方向的间距应符合式5.4.5的要求,且不宜大于5m;在对撑、角撑拼接节点处及靠近预应力装置位置宜设置盖板;3盖板、系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相关规定,取构件的实际剪力和按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进行验算;4连接盖板与单根对撑或角撑杆件的螺栓个数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少于4根M24。(5.4.9)5.4.10对撑、角撑预应力装置的构造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装置的数量及位置宜按下表确定;表5.4.10预应力装置的数量和位置要求 支撑长度 预应力装置数量 预应力装置设置位置 30m以内 1 支撑端部 30~60m 1 支撑中部 60m以上 2 支撑两端各一个2加载横梁应在支撑和千斤顶对应位置设置加劲板;3加载横梁宜成对布置,加载横梁之间宜预留设置千斤顶的空间;4加载横梁两端宜各预留一个保力盒或千斤顶的宽度。5.5立柱和连接件5.5.1支撑立柱(立柱桩)可采用H型钢柱、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当荷载较大时,立柱可采用格构式钢立柱,立柱桩宜采用灌注桩。5.5.2立柱和立柱桩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基坑开挖与拆撑过程中的各不利工况,偏心距应根据立柱垂直度并按双向偏心进行计算,偏心距不宜小于计算长度的1/100;2立柱计算长度宜取竖向相邻水平支撑中心距,底层宜取底层支撑至基坑底面的净高度与立柱直径或边长的5倍之和;3立柱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竖向荷载应按最不利工况取值。5.5.3立柱和立柱桩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立柱和立柱桩宜避开主体结构框架梁、柱以及承重墙的位置。相邻立柱的间距宜取8~12m,且应根据支撑体系的布置、竖向荷载的大小以及支撑杆件的稳定性要求确定;2立柱宜设置于对撑、角撑组合构件的侧面或SS鱼腹梁的下方,并宜成对设置;3对撑、角撑区域成对设置的立柱之间应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杆件轴力的计算和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4当对撑或角撑在施加预应力位置断开时,立柱、托梁和托座的设置应同时满足断开位置两侧支撑构件的竖向支承要求;5立柱在穿越主体结构底板范围内应设置可靠的止水措施。5.5.4竖向支承连接件的设计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与鱼腹梁、立柱与对撑或角撑之间应设置可靠的托梁和托座进行连接,托梁和托座应能对节点位置支撑在侧向和竖向的位移进行有效约束;2托梁宜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验算,其最大计算挠度不应大于L/400,L为托梁支点间的最大距离;3托梁与单根支撑、托梁与托座之间均宜采用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托梁与单根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栓个数不应少于2个,托梁与托座之间的连接螺栓个数不宜少于4个;4当采用双层支撑时,宜在两层支撑之间设置垫梁,垫梁的上下翼缘与支撑梁的翼缘通过螺栓连接;5腰梁下应沿基坑周边设置托架,托架平面间距不宜大于3m。6施工6.1一般规定6.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撑安装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2吊装设备及土方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停放位置、行驶路线以及构件堆放位置;3预应力施加与控制措施和要求;4水平钢支撑及竖向支承结构的保护措施和要求;5土方开挖的分层分块情况、挖土流程、开挖方法;6换撑与支撑拆除措施和要求;7钢支撑节点加工深化图;8施工机械、设备规格、数量、工效分析及劳动力配备;9基坑监测及 应急预案 办公室装修施工应急预案 下载公司关于消防应急预案火灾的应急预案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施工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等。6.1.2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应与基坑开挖方案相配合,土方开挖方案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方开挖方案应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撑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2钢支撑构件施加预加力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3施工机械不得碰撞或损害钢支撑、立柱及其连接件等构件;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对临时边坡范围内的立柱采取保护措施,应对称挖去其周围土体;5钢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和运行施工机械;6当需要设置施工栈桥或平台时,其位置的选取应根据支撑布置形式和施工组织设计综合确定。6.1.3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预应力施加程序及数值宜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6.1.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工宜按以下流程进行:1测量定位;2立柱施工;3确定安装标高并安装托架、托座及托梁;4鱼腹梁安装;5对撑、角撑安装;6传力件安装;7预应力施加;8基坑开挖过程,基于变形控制要求对钢支撑的预应力调整;9下一道钢支撑的安装;10换撑或传力带完成后,释放钢支撑的预应力;11钢支撑拆除与回收复用。6.2构件安装立柱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的加工、运输、堆放应采取控制平直度的技术措施;2立柱的定位、垂直度及转向偏差宜采用专门措施进行控制。托架、托座与托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托架与挡土结构的连接、托座与立柱的连接均应采取控制标高和水平度的技术措施;2支撑杆件架设在托梁上,在施加预应力前,应通过U型卡进行约束,待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再对托梁和支撑杆件采取螺栓连接。鱼腹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跨度15m以内鱼腹梁宜整体拼装,吊装到腰梁托架上;2跨度大于15m的鱼腹梁,宜在原位拼装;3鱼腹梁安装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位置误差控制在±5mm以内;4鱼腹梁与托梁之间宜采用U型卡连接;5钢绞线下料应采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气割或火焰切割;6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按下式确定:(6.2.3) 式中:—— 钢绞线单根下料长度(m); —— 鱼腹梁的长度(m); —— 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鱼腹梁端部距离(m)。7钢绞线与锚盘孔应先编号后安装,编号可按表6.2.3所示的要求排列。表6.2.3钢绞线安装位置编号表 位置 30孔锚盘孔位编号 36孔锚盘孔位编号 锚具孔位编号 二层排列 三层排列 鱼腹梁桥架端部排列编号 腰梁、角撑、对撑和连接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钢腰梁-混凝土冠梁组合梁,在混凝土冠梁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与钢腰梁连接的预埋件;2钢腰梁与挡土结构采用T型传力件连接,T型传力件两端应采取措施与钢腰梁及挡土结构焊接; Commentby李建清:T型传力件翼缘与围檩焊接,腹板不能与围檩焊接,若T型传力件与围檩焊接,受力后,钢围檩偏心,受弯太大。3钢腰梁与挡土结构如采用T型传力件连接,应先测量、划线定位再焊接,传力件翼缘板与腰梁的型钢腹板中心连接位置水平误差宜控制在±3mm以内;传力件与挡土结构间应采用过渡钢板连接;焊接传力件时不得在标准件、辅助件上打火引弧;4H型标准件拼接时,其接头中心线的偏心控制在±3mm之内;5支撑拼接后两端的高度误差不得大于20mm;6支撑与支撑的水平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其与腰梁、连接件和预应力装置之间的夹角误差控制在±1度之内。钢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栓的紧固扭矩不宜小于105。6.3预应力施加与控制预应力施加应遵循“分级”、“循环”的原则。分级循环施加流程宜按图6.3.1要求进行。对撑、角撑加压至设计预应力的30%鱼腹梁钢绞线张拉至设计预应力的50%鱼腹梁钢绞线张拉至设计预应力的70%鱼腹梁钢绞线张拉至设计预应力的100%对撑、角撑加压至设计预应力的50%对撑、角撑加压至设计预应力的80%对撑、角撑加压至设计预应力的100%鱼腹梁与两侧腰梁间螺栓脱开托梁与支撑间螺栓脱开,用抱箍锁紧锁紧鱼腹梁与两侧腰梁间螺栓锁紧托梁与支撑间螺栓图6.3.1预应力施加流程图预应力施加和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钢支撑施加压力的千斤顶应有可靠、准确的计量装置;2预应力施加时,混凝土冠梁及挡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3支撑结构安装完毕并经质量自检合格后方可施加预应力;4对撑和角撑构件施加预应力时,千斤顶压力的合力点应与支撑轴线重合,千斤顶应在支撑轴线两侧对称、等距放置,且应同步施加压力;5鱼腹梁钢绞线张拉应采用张拉器的液压值控制和钢绞线伸长量控制的“双控”措施;6千斤顶的压力应分级施加,施加每级压力后宜保持压力稳定10分钟后再施加下一级压力;预压力加至设计规定值后,应在压力稳定10分钟后,方可按设计预压力值进行锁定;7支撑施加压力过程中,当出现焊点开裂、螺栓松动、局部压曲等异常情况时应卸除压力,在对支撑的薄弱处进行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加压力;8当基坑变形超出警戒值时,应复加预压力;9当夏期施工钢支撑产生较大温度应力时,应及时对支撑采取降温措施;当冬期施工钢支撑收缩使支撑端头或连接位置出现空隙时,应及时用铁楔将空隙楔紧。6.4支撑拆除与回收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拆除应在换撑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之后进行。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支撑拆除应遵循预先释放预应力其后拆除支撑的流程实施;2支撑拆除时应先释放支撑内力,支撑内力释放顺序应按图6.4.2执行;3支撑构件拆除应遵循如下顺序:①拆除盖板、系杆、钢绞线;②拆除支撑、腹杆、腰梁、连接件;③拆除托架、托梁;④拆除立柱;拆撑准备鱼腹梁钢绞线卸载至轴力的70%鱼腹梁钢绞线卸载至轴力的30%鱼腹梁钢绞线完全卸载对撑、角撑卸载至轴力的70%对撑、角撑卸载至轴力的30%对撑、角撑轴力完全卸载图6.4.2支撑内力释放顺序图4每级内力释放后宜观察30分钟,并检查支撑节点变化及基坑周边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整改;5拆除的构件应按指定位置分类堆放。727质量检验7.1一般规定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的质量检验应按照分项工程分批检验。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场验收宜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实际情况划分检验批;2单道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应按支撑体系构成划分检验批;3多道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应按水平支撑道数划分检验批。进场验收时应对原材料和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查。支撑体系安装完成、预应力施加完毕后,对应的下层土方开挖前应进行安装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1水平支撑和钢立柱的尺寸、位置、标高偏差;2支撑预应力;3支撑杆件的连接节点、支撑与挡土结构或钢立柱的连接节点的安装质量。钢支撑预应力施加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核查支撑受力后的受力状况和节点连接的紧密程度等。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验收记录可采用本规程附录H、附录J样式进行填写。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作为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7.2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验收钢板、型钢、焊接材料以及连接用紧固件的进场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标准件、辅助件和非标准件进场应全数进行外观检查,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其余项目的验收标准应符合表7.2.2的规定。表7.2.2标准件、辅助件和非标准件进场验收标准 项 序 检验项目 允许值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规格 设计值 — 产品质量相关文件 全数 2 外形尺寸 设计值 mm ±3 用钢尺量 一般项目 1 垂直度 — mm <h/1000,且<10 用线锤检查 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 2 平直度 — mm ≤0.1L% 用平尺检查 3 焊缝厚度 设计值 — 用焊缝检验尺 4 孔间距 见附录A~E mm ±2 用钢尺量 5 孔径 mm ±2 游标卡尺检查 6 孔数 个 0 观察 钢绞线和锚具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表7.2.3钢绞线进场验收标准 项 序 检验项目 允许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 品种 设计要求 产品质量相关文件 全数 2 规格 设计要求 3 性能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钢绞线直径 产品标准 观察 按包装箱数抽查1%,且不应少于1箱 2 钢绞线长度 产品标准 3 筋体及其护套、锚具 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和目视可见的折叠、分层、结疤和锈蚀等缺陷 预应力施加设备的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预应力施加设备进场验收应检查质量合格文件和外观检查无损坏,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重复使用的构件,其质量检验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应分批对钢材品种、规格和性能进行检查,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3个;2H型标准件的局部翘曲幅度不得大于10mm,且每米长度内翘曲部位不得大于2处;3钢绞线和锚具应全数进行外观检查,钢绞线的钢丝上不得有刻痕或断丝,锚具上不得有裂纹或变形;4螺栓和螺母应全数进行检查,不得出现裂纹,且丝牙不得出现断残、磨平。7.3安装质量验收水平支撑系统安装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7.3.1的规定。表7.3.1水平支撑系统安装质量验收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值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外轮廓尺寸 — mm ±5 水准仪 2 预应力 — kN 50 油泵读数或传感器 一般项目 1 对撑角撑 支撑挠度 — l/1000 用钢尺量 2 平面位置 — mm 20 用钢尺量 3 标高 — mm ±20 水准仪 4 鱼腹梁 平整度 — l/1000 用钢尺量 5 平面位置 — mm ±5 用钢尺量 6
本文档为【预应力鱼腹梁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envis19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119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4-14
浏览量: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