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PAGE/NUMPAGES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部分公式:(初速度Vo、末速度V、加速度a、时间t、位移X,五个物理中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另外两个)求末速度:①V=Vo+at②V=(2X/t)-Vo----------X=[(V+Vo)/2]*t③V=(X/t)+(at/2)---------X=Vt-½at²④V=√(Vo²+2aX)---------V²-Vo²=2aX求初速度:①Vo=V-at----------------V=Vo+at②Vo=(2X...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PAGE/NUMPAGES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部分公式:(初速度Vo、末速度V、加速度a、时间t、位移X,五个物理中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另外两个)求末速度:①V=Vo+at②V=(2X/t)-Vo----------X=[(V+Vo)/2]*t③V=(X/t)+(at/2)---------X=Vt-½at²④V=√(Vo²+2aX)---------V²-Vo²=2aX求初速度:①Vo=V-at----------------V=Vo+at②Vo=(2X/t)-V----------X=[(V+Vo)/2]*t③Vo=(X/t)-(at/2)---------X=Vot+½at²④Vo=√(V²-2aX)---------V²-Vo²=2aX求加速度:①a=(V-Vo)/t---------------定义②a=(V²-Vo²)/(2X)---------V²-Vo²=2aX③a=2(X-Vot)/t²---------X=Vot+½at²④a=2(Vt-X)/t²---------X=Vt-½at²求位移:①X=[(V+Vo)/2]*t---------平均速度乘以时间②X=Vot+½at²-------------已知初速度③X=Vt-½at²--------------已知末速度④X=(V²-Vo²)/(2a)---------V²-Vo²=2aX求时间:①t=(V-Vo)/a-----------a=(V-Vo)/t②t=2X/(V+Vo)----------X=[(V+Vo)/2]*t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检测命题人:周平时间:90分钟年级组长签名时间:月日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m/sB.5m/sC.lm/sD.0.5m/s2.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t1B.t2C.t3D.t4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s内位移为x1;第2个ts内位移为x2,则物体在第1个ts末的速度是()A.(x2-x1)/tB.(x2+x1)/tC.(x2-x1)/2tD.(x2+x1)/2t4.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A.xvtt/2D.无法确定5.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l∶8B.l∶6C.l∶5D.1∶36.汽车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9.67mB.3.33mC.3mD.7m7.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A.2m/s,3m/s,4m/sB.2m/s,4m/s,6m/sC.3m/s,4m/s,5m/sD.3m/s,5m/s,7m/s8.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A.2m/sB.4m/sC.6m/sD.8m/s二、多项选择题9.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B.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C.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10.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11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经过时间t速度为Vt,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的情况是()A.>B.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2345678多项选择题答案9101112三、填空题13.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匀加速运动,最初一分钟行540m,那么它在最初10s行驶m。1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自A向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于B点,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0.4m/s2。若汽车在某1s内通过了0.4m的位移,则在这1秒前汽车已运动了s。1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6.一质点t=0时位于坐标原点,右图为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线,由图可知,(1)在时间t=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2)从t=0到t=2s内质点的位移是;通过的路程是。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格中.距离d1d2d3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四、计算题18.一个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s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1=24m,s2=64m.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1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2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m/s2)21.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22.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进站先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车站又停了2min,接着以0.3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正常行驶,求这列车通过这个车站所延误的时间。答案1.D2.B3.D4.A5.A6.C7.B8.B9.ABD10.ABD11.AD12.BC13.1514.615.6m/s或14m/s16.(1)1(2)0,4m17.1.205.4012.000.210.618.V0=1m/sa=2.5m/s219.a=2m/s2x=27.5m20.h=305mt=9.85s21.a=1.11m/s2v=27.2m/s22.t=160s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_t-V_o)/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V_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_o=02.末速度V_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_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2)a=g=9.8≈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1.位移S=V_ot–gt2/22.末速度V_t=V_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_t2-V_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_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_x=V_o2.竖直方向速度V_y=gt3.水平方向位移S_x=V_ot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25.运动时间t=(2S_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_y/V_x=gt/V_o7.合位移S=(S_x2+S_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_y/S_x=gt/(2V_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2.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r地)1/2=7.9Km/sV_2=11.2Km/sV_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三、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_1m_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52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_t-V_o)/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V_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_o=02.末速度V_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_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2)a=g=9.8≈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1.位移S=V_ot–gt2/22.末速度V_t=V_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_t2-V_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_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回答者:HYPERLINK"http://passport.baidu.com/?business&aid=6&un=Night%D2%B91117"\l"2"\t"_blank"Night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档为【高一物理公式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JDTX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2-04-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