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

举报
开通vip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 道德解析 第2卷第3期 2004年9月 淮海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 版)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Humanities8LSocialSeiencesEditi0n)Vo1. 2No.3 Sep.2004 文章编号:1008—3499(2004)03.0033.03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 敦玉林 争"的道德解析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 道德解析 第2卷第3期 2004年9月 淮海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 版)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Humanities8LSocialSeiencesEditi0n)Vo1. 2No.3 Sep.2004 文章编号:1008—3499(2004)03.0033.03 《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 敦玉林 争"的道德解析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好让不争"是《镜花缘》君子国里极力加以渲染和"雅化"的道德模式,其最核心,最集中的 东西是通过一些"交易光景"展现的.通过对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几处"交易光景"的解析,认为"好让不争"实质上 已变成了"因让而争",这样"让"也就被自身所否定,变成了"不让",虽不是惯常的损人利己性质之 争,而是损己利人性质之争,然损己利人与损人利己本是出发点不同,但最后都落实到一个"争"字 上,这个"争"字从本质上讲并无高下之分,都是为一己之私而争,都有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 德要求,于是道德异化为不道德.只不过一是为自己的精神利益,一是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形成君 子国里的道德悖论.从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最大的困惑. 关键词:《镜花缘》;君子国;好让不争;道德悖论 中图分类号:F206.2文献标识码:A 《镜花缘》第十一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 误人良臣府"中借唐敖与多九公所见所闻,描述了一 个超乎寻常的礼义之邦——君子国. "君子"在先秦的先贤典籍中,主要指有一定身 份地位的人,大致等于"士人",是仅次于"圣人"的 人,圣人为"人伦之至"(孟子语);君子的基本特征是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以仁为恩,以义为 理,以礼为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庄子)后来君 子就演变为专指品德高尚的人,与自私自利的小人 相比对.《镜花缘》的君子国都是指后来意义上的君 子.《镜花缘》中将"好让不争"这行为模式加以渲 染,扩写,变成有血有肉的故事,其实质并非通常意 义上的好让不争,而是以反转,颠倒的悖谬笔法来建 立起一个新的"让"与"争",从而以辩证的否定来消 解原来意义上的好让不争,于是提出了一些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为读者留下了进行深度认识的空间. 一 ,"好让不争":《镜花缘》君子国里的道德模式 道德的核心是主体关乎他人(包括人群和社会) 的态度和行为,道德是从与他者的关系中抽象提炼 出来的概念,"君子"一词则在这方面的指向更加明 显.而谦让有礼,克己让人乃是君子的主要特征, 《镜花缘》将这一特征推向极致,将其绝对化,呈现出 一 个十分罕见的君子国.在这一国度里,已不是其 他国度所常见的善恶并存,让争并行,君子与宵小同 收稿日期:2004—07—10#修订日期:2004—08—25 在的场景,即通常礼让良善是与反向事物相比较而 存在的.在君子国里,已经没有比较和参照的对象, 因而"君子"之称实际上在此国度里已不存在,所以 开头这一段描写很有意思: 唐,多二人„„随即进城.只见人烟辏集,作买 作卖,接联不断.衣冠言谈,都与天朝一样.唐敖见 言语可通,因向一O-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 谁知老翁听了,一毫不懂.又问国以"君子"为名是 何缘故,老翁也回不知.一连问了几个,都是如此. 多九公道:"据老夫看来,他这个国名以及'好让不 争'四字,大约都是邻邦替他取的,所以他们都回不 知„„" 书中此回标题中的"雅化"二字很能概括君子国 的情状."雅化"二字可以作两义解,其一:雅,美好 也;化,教化也.其二:雅,极也;化,彻头彻尾,彻里 彻外之谓也.可见"雅化"二字真是一语双关,两义 兼备,实在妙极!君子国就是一个道德 礼仪 关于商务司机的礼仪须知经典商务礼仪礼仪中的美术巫鸿教师职业形象与礼仪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化"了 的社会,一个"化"到不知君子为何物的社会:没有阴 暗面了,也就不知光明为何物.这正像运动着的列 车,车厢里面的乘客并不感觉自己是在运动,在前 进,只有跟车外面静止的参照物相比照,才知自己处 于运动状态中. 这个君子国的状貌是随着唐,多二人的见闻由 浅人深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唐,多二人先看到的 是君子国的浅层和大略的情况,如多九公所说: 34淮海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光景,已是不争之意.'而且士庶人等,无论宝贵贫 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 这里所说的"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恭而有礼" 这样的不争和君子表现,似乎并未超出常规,而当他 俩深入闹市,遇几个买卖的场景,则几例中所显现的 好让不争与君子之态就超乎寻常了,这正是作者所 要表述的中心,是题旨所在.作者选取三例买卖场 景加以"实"录:第一个是"讨价还价","漫天要价,就 地还钱"的倒用,买者隶卒要加价,卖者要减价.买 者不加价,自觉"如何能安",x.-J-方不肯加价乃失了 "忠恕之道";卖者认为买者要加价"如此克己",只好 请他走人,"到别家交易".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待过 路人在旁"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 才交易而去".第二个是买卖双方关于货物的反常 之举:买者要f-l"高价拿低货,卖者要收低价出高货, 最后买者小军因强拿低货,被过路人责之为"欺人不 公"后,只得将上等货物,下等货物各携一半而去. 第三个是买卖双方"锱铢较量"的颠倒而行,为银子 水平而争:买者要f-l"上等银色,卖者要将银色扣去, 卖者视多收银色为"欠了来生债",最后的结局是将 多收的银色"用戥秤出,尽f,-]-乞丐而去". 以上几个"交易光景"组成"好iJ:不争一幅行乐 图"(第十一回). 显然,这幅图景中的"好让不争"已非"耕者-iJ: 畔,行者让路"类的谦-ik所不能比,而君子国最核心 最集中的东西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易光景"予以展 现.选取"交易"这个特定场合自有作者的用心:市 场交易就一般情形而言是以利己为原则,追求低成 本,高回报,高利润率,其极端的表现是如马克思说 的,当利润率在300时,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贪婪本 性会促使他们敢冒上绞架的危险.这虽然说的是资 本主义社会的情形,但市场的逐利本性则是普遍存 在的.书中一反交易活动的常态,把常态下的买卖 双方的行为颠倒了过来,互换了位置,乍一看,在这 样一个倒转的基础上,就可以树立起道德理想国的 大厦了,其实仔细想想,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二,"好让不争"与"因让而争"构成了道德悖论 从几个交易的例子可以看出,这里的好让不争, 已变成了"因让而争",而因让而争一旦成立,这个让 也就立刻被自身否定,变成了"不让".这是一个物 极而反的辩证过程,黑格尔描述辩证运动的一段话 用在这里是很贴切的:"当区别一经作出时,同样于 作出之时,区别立刻就被消除了,并且当区别一经消 除时,同样它立刻就被作出了". 作者用反常的悖谬方法将常态下的交易做法和 道德诉求加以颠倒反转,本来是要克服,摒弃惯常的 损人利己性质之争,一反而为损己利人性质之争. 损己利人与损人利己本是出发点不同,但最后都落 实到一个"争"字上,一个"争"字为中介为契合点而 使二者变得统一和同一.这个"争"字从本质上讲并 无高下之分,都是为一己之私而争,都有违"己所不 欲勿施与人"的道德要求,于是道德异化为不道德. 只不过一是为自己的精神利益,一是为自己的物质 利益.就是说书中以"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争,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需求.休谟说过,行善的自然 美德乃是为了获得内心的道德愉快.在几例交易 中,当事人为获得道德愉快即精神利益而争着牺牲 自己的物质利益(4-钱,货物).精神利益是无形的, 在这里,它本欲借对物质利益(金钱,货物)的态度而 显示出来,也就是通过对物质利益的"让"来显示,这 就是因让而争的具体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另外,实际上还不仅仅 是内心的道德愉快问题,还要防止冥冥之中隐藏着 的惩罚.例如乞丐便是如此:乞丐的产生,非社会问 题,而是"这个花子只怕就是讨人便宜的后身,所以 今生有这报应."这一笔虽看似在劝善戒恶,但同时 不也正增添了为私利而"让"——"争"的说服力吗? 这样一来,最初意义上的让就并非是一个纯道德的 问题了,它的高尚程度自然就打了折扣.要理清以 上这些曲折,关键是要认清作者所用的意义和矛盾 倒转的笔法.这种笔法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是很 罕见的.如果要找类似例子的话,那么卡夫卡的《饥 饿艺术家》可算是一个.在这篇小说中,饥饿艺术家 表演饥饿艺术,前提自然是在表演期间不能进食,为 此有看守人员看着,但这种监督只是形式,因为饥饿 艺术家在表演期间内总是不愿进食的,他的艺术的 荣誉感禁止他吃东西.于是出现了这样反常的情 况:马虎执行看守任务以便好让饥饿艺术家偷吃东 西的看守人员是最使饥饿艺术家痛苦的了,他们使 他表演得忧郁消沉,表演变得困难,就是说,想使他 表演得轻松的看守人倒使他的表演困难了;相反,严 厉的看守人却是他所喜欢的,甚至掏腰包让人给他 们送来丰盛的早餐,可是这又促使某些人把这顿早 餐视作贿赂.对于饥饿艺术家所喜欢的这种严格守 护的赞扬就颠倒为它的反面了,即被颠倒为一种谋 求宽松的监视的贿赂了.这一笔法与君子国的笔法 颇为相似,都是将矛盾和意义倒转,呈现为矛盾,辩 证的结构.按这种结构写来,在"君子国"中,买卖双 方利益关系上的易位,颠倒,就像竞赛中起点与终点 的易位,颠倒一样,却并没有消除"争"的事实,于是 好让不争就变为因让而争和争而不让.由此可以设 第3期敦玉林:《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35 想,作者并不是赞同这样一个完全道德化的理想国, 相反,倒是暗示: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过犹不及,纯粹道德化的社会 是并不能实现的乌托邦.正因此,作者才用了戏谑 调侃的笔调而使其更类乎寓言. 三,君子国里道德与公平的困惑 《镜花缘》里透露了值得关注的市场与公平的问 题.这一问题形式上又变成了道德与公平的问题. 通常认为公平是调节经济利益的道德机制,而在这 里则要通过调节道德感来达到公平以最终调节经济 利益.过分谦让成了过犹不及,致使公平失去,争执 不止.消除这种"争",与消除其他目的的"争"一样, 需要一种作为第三者力量的调节手段,体现公平的 手段.君子国中这一手段是缺失的,但并非在作者 的意识中完全被忽视:几个交易结局中过路人及乞 丐的出场,充当了矛盾调解和缓冲的角色,似具有调 解手段的象征和符号意义.但显然这样的角色并不 能承担调解手段,作者也没有把矛盾的解决,调解的 希望放在这样的角色上,也正因此作者才只是顺便 一 提,没有把它当作必不可少的事情.那么以公平 为目的的调解手段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应该是法 律,法规.当然法律法规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但作 为群体,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要保障权利,和谐相处, 最终只能靠法律作为调节手段,道德是作为一种辅 助手段而发挥作用.按一定的公认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秩序,规 矩行事就是法律所要求的,在君子国里最缺的就是 这一条.不用说,在君子国所反映的历史时代,法律 还没有从道德中分离出来,成为调节社会关系和社 会生活的独立的杠杆.也许我们可以从这里感受到 作者最大的困惑. 总之,在富有思辨色彩的"君子国"的奇异篇章 里,肯定中隐藏着否定,"叹羡"中透露着迷惑,戏谑 中暗存着严肃,以巧妙的构思,为我们在义利关系, 道德功能,社会公正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哲学与社 会学的想象空间,"君-7:国"一节也就成为《镜花缘> 中独具魅力的精彩篇章之一. 参考文献: E1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z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81. [2]萧煜焘.精神世界掠影[M].南京z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 [33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4]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3. 作者简介:敦玉林(1946一),男.江苏盱眙人,江苏省社 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学创作与评论等 方面的研究. AMoralReadingofthe"Comity"and"Contention"inthe ''KingdomofGentility''ofTheMirrorandFlowers DUNYu—lin (JiangsuAcademyofSocialSciences,Nanjing210013,China) Abstract:"Comityofnations''istheidealmoralmodeladvocatedinthe"KingdomofGentility described inthenove1ThPMirr0r口dFlowers.Themosttypicalpartofcomityishighlightedinthetradingscenes presentedinit.Basedonadetaileddiscussiononthesetradingscenes,itisheldthatthedegreeofcomity hasgonesofarthatthe"comityofnations",initsessence.hasbecomea"nationofcontention".Inthis case,"comity"hasbecometheverycauseofcontention;therefore,"comity,,isnegatedbyitself,thoughit isacontentionforthebenefitofothers,notoneforthebenefitofoneself.However,theveryrootof " contention,'liesinone'sowinterest,theonlydifferencebeingthatoneisforspiritualinterest,andthe otherisformateria1interest.Inthisrespect,''comity''hasbecomeamoralparadoxinthe"Kingdomof Gentility"whichreflectstheauthor'Smoralconfusion. Keyw0rds:PMirr0r口 dFlowers;"KingdomofGentility";"comityofnations,,;moralparadox (责任编辑:徐习军)
本文档为【《镜花缘》“君子国”里“让”与“争”的道德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5
浏览量: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