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

举报
开通vip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专科技术操作规范——艾灸 1 范围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常用艾灸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常用艾灸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
专科技术操作规范——艾灸 1 范围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常用艾灸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常用艾灸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13734 耳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709的本部分。 3.1艾灸moxibustion 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3.2艾绒moxa-wool 艾叶经加工制成的淡黄色细软绒状物。 3.3艾条moxa-stick 用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的有无,分为药艾条和清艾条。 3.4艾炷moxa-cone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作成小圆锥形,称作艾炷。每燃1个艾炷,称灸1壮。 3.5温针灸moxibustion with needle 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艾团或艾条段)施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方法。 3.6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对皮肤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化脓灸法和非化脓灸法。 3.7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隔适当的中药材后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选用中药材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 3.8温灸器moxibustion instrument 温灸器是指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筒和灸盒等。 3.9晕灸fainting during moxibustion 患者在接受艾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表现为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 4.1.1灸材选择 艾条灸应选择合适的清艾条或药艾条,检查艾条有无霉变、潮湿,包装有无破损。 艾炷灸应选择合适的清艾颈,检查艾绒有无霉变、潮湿。 间接灸应准备好所选用的药材,检查药材有无变质、发霉、潮湿,并适当处理成合适的大小、形状、平整度、气孔等。 温灸器灸应选择合适的温灸器,如灸架、灸筒、灸盒等。 准备好火柴或打火机、线香、纸捻等点火工具,以及治疗盘、弯盘、镊子、灭火管等辅助用具。 4.1.2 穴位选择及定位 穴位的选择依据各疾病的诊疗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穴位或治疗部位。 穴位的定位应符合GB/T 12346及GB/T 13734的规定。 4.1.3 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4.1.4 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4.1.5 消毒 4.1. 5.1 针具消毒:应用温针灸时所使用的针具可选择高压消毒法,可选择一次性针具。 4.1. 5.2 部位消毒,应用温针灸时所采用的针刺部位可用含75%乙醇或0.5%~1%碘伏的棉球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做环形擦拭。强刺激部位宜用含0.5%~1%碘伏棉球消毒。 4.1. 5.3 术者消毒: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含75%乙醇棉球擦拭。 4.2 施术方法 4.2.1 艾条灸法 4.2.1.1 悬起灸法 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cm~3cm处,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者为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cm~3cm处,平行往复回旋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者为回旋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 2cm~3cm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食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施灸为雀啄灸。 4.2.1.2 实按灸法 艾条的选用参见附录A。 在施灸部位上铺设6层~8层绵纸、纱布、绸布或棉布;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艾条燃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1s~2s,使热力达深部。待病人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拿开艾条。每次每穴可按3次~7次,移去艾条和铺设的纸或布,见皮肤红晕为度。 4.2.2 温针灸法 首先在选定的腧穴上针刺,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并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在留针时将2g~3g艾绒包裹于毫针针柄顶端捏紧成团状,或将1cm~3cm长短的艾条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无热度后除去灰烬,艾灸结 束,将针取出。 4.2.3 艾炷灸法 4.2.3.1 直接灸法 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以先涂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的液汁、凡士林、甘油等,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即用镊子移去艾炷,更换另一艾柱,连续灸足应灸的壮数。因此法刺激量轻且灸后不引起化脓、不留瘢痕,故称为非化脓灸法(无瘢痕灸)。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炷燃毕,即可以另一艾炷粘上,继续燃烧,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因此法刺激量重,局部组织经灸灼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并留有瘢痕,故称为化脓灸法(瘢痕灸)。 4.2.3.2 间接灸法 将选定备好的中药材置放灸处,再把艾炷放在药物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艾炷燃烧至局部皮肤潮红,病人有痛觉时,可将间隔药材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需刺激量轻者,在艾炷燃至2/3时即移去艾炷,或更换另一艾炷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需刺激量重者,在艾炷然至2/3时术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炷燃毕,现更换另一艾炷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常用间接灸参见附录B。 4.2.4 温灸器灸法 4.2.4.1 灸架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插入灸架顶孔,对准穴位固定好灸架;医者或患者可通过上下调节插入艾条的高度以调节艾灸温度,以患者感到温热略烫可耐受为宜;灸毕移去灸架,取出艾条并熄灭。灸架参见附录C。 4.2.4.2 灸筒灸法 首先取出灸筒的内筒,装入艾绒后安上外筒,点燃内筒中央部的艾绒,放置室外,待灸筒外而热烫而艾烟较少时,盖上顶盖取回。医生在施灸部位上隔8层~ 10层棉布或纱布,将灸筒放置其上,以患者感到舒适,热力足而不烫伤皮肤为宜;灸毕移去灸筒。取出灸艾并熄灭灰烬。灸筒参见附录C。 4.2.4.3 灸盒灸法 将灸盒安放于施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条段或艾绒后,置放于灸盒内中下部的铁纱上,盖上盒盖。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为度。如病人感到灼烫,可略掀开盒盖或抬起灸盒,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灸足应灸量;灸毕移去灸盒,取出灸艾并熄灭灰烬。灸盒参见附录C。 4.3 施术后处理 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灸后如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灼伤可发生水肿或水泡。如水泡直径在1cm左右,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剪刺破或剪开泡皮放出水泡内容物,并剪去泡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涂搽消炎膏药以防止感染,创面的无菌脓液不必清理,直至结痂自愈。灸泡皮肤可以在5d~8d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灸后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 形成无菌性化脓。轻者仅破坏皮肤基底层,受损伤的皮肤在7d~20d内结痂并自动脱落,留有永久性浅在瘢痕;重者真皮组织被破坏,创面在20d~50d结厚痂自动脱落,愈后留有永久性瘢痕,即古代医著所记载的灸疮。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若感染发生,轻度发红或红肿,可在局部作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化脓部位较深,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5 注意事项 5.1 艾灸火力应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以使病人逐渐适应。艾灸具体灸量、艾灸治疗时间及疗程参见附录D。 5.2 需采用瘢痕灸时,应先征得患者同意。 5.3 直接灸操作部位应注意预防感染。 5.4 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处理办法参见附录D。 5.5 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应用本疗法。 5.6 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伤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以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等物品。 6 禁忌 6.1 颜面、心前区、大血管部和关节、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乳头、外生殖器官不宜直接灸。 6.2 中暑、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6.3 姓娠期妇女腰骶部和少腹部不宜用瘢痕灸。
本文档为【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1-26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