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举报
开通vip

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2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刘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00732 2003年3月,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商代甲骨文。2003年底,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字数较多有字卜甲,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也全部公布。在这些新材料的推动下,2004年的甲骨学研究异常活跃。与此相应,近年公盨、眉县杨家村窖藏铜器、士山盘等一系列新出土、新见有铭铜器也繁荣了2004年的金文研究。2004年,安阳、杭州、台北等地也相继召开殷商文明、古文字、文字学大型学术研讨会,都出版了论文集,收录颇多甲骨...

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2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 刘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00732 2003年3月,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商代甲骨文。2003年底,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字数较多有字卜甲,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也全部公布。在这些新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推动下,2004年的甲骨学研究异常活跃。与此相应,近年公盨、眉县杨家村窖藏铜器、士山盘等一系列新出土、新见有铭铜器也繁荣了2004年的金文研究。2004年,安阳、杭州、台北等地也相继召开殷商文明、古文字、文字学大型学术研讨会,都出版了论文集,收录颇多甲骨文、金文研究论文。此外,还有多部甲骨文、金文及商周历史研究的专著问世。共计出版论文集三部,专著十部。故本年甲骨文、金文研究称得上成果喜人。以下择要作一简介,并补列2003年若干文章。 一、甲骨文 (一)新发现和新公布的甲骨文材料。 继2003年12月,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2片有字卜甲(共55字)后,2004年周公庙考古队又在该遗址范围内庙王村北、祝家巷村北清理出卜甲700多片。截止2005年春节前,考古队将760多片卜甲缀合为500多片,其中有刻辞的99片,可识别文字达495个。周公庙甲骨文中出现的重要人名有“周公”、“王”、“太保”,地名有“周”、“新邑”等,并有“周公贞”的卜辞。(周公庙考古队:《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考古收获丰硕》,《中国文物报》12月31日,总第1280期。新华网西安2005年2月15日电(记者边江、冯国):《周公庙遗址出土甲骨发现文字近500字》。) 周公庙有字卜甲2004年共发表4片。种建荣《岐山周公庙遗址新出西周甲骨文》(《文博》9期)发表3片,即“弔卜,周公贞”、“马二百辆”、“新邑”。《法制晚报》6月8日发表1片,即“?甶弗克„„”。 1 蔡哲茂《记蒋一安先生藏的甲骨文字拓片》(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中华书局)刊出蒋一安所藏两片甲骨文照片及甲骨文拓本43张,并附有释文。 齐心《北京地区出土的西周甲骨文》(《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下简称《2004论文集》)详细介绍了20世纪70、80、90年代昌平白浮村、房山镇江营、房山琉璃河发现的三批西周甲骨文材料。 焦智勤《殷墟甲骨拾遗?续三》(《2004论文集》)发表85版民间收藏殷墟甲骨的拓本、摹本,并作释文。 (二)新材料的研究。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以下简称“花东甲骨”)研究。 2003年底,花东甲骨全部公布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以下简称《花东》),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2004年内相关文章较多,经过讨论,若干问题的研究已较深入。 相关书评有三篇:黄天树《体例最完善的大型甲骨文新著——〈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国文物报》4月14日)、葛英会《大型甲骨学研究专著——〈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物》9期)、张永山《甲骨著录新模式——读〈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考古》12期)。三篇文章有如下一些看法。首先,高度评价了《花东》的编辑体例,称赞该书是继《小屯南地甲骨》之后又一部将文字学与考古学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是甲骨文著录书里体例最完善的一部著作,该书同时以拓本、摹本、彩照(包括局部放大彩照)三种形式著录甲骨,开启了甲骨著录的新模式。第二,认为《花东》对材料的整理、研究和公布,大大深化了学术界对非王卜辞的认识,有助于清楚地界定“非王卜辞”的概念(即以“占卜主体”作为区分王卜辞与非王卜辞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并为研究商代家族形态增加了系统、珍贵的史料。第三,看到花东甲骨对甲骨断代研究的促进作用,同意《花东》作者提出的甲骨文断代不能单纯以字体为标准,而要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看法。第四,赞成《花东》释文的一些观点,认为花东甲骨中的新字对于古文字研究具有重要意 2 义。黄文指出花东甲骨中新见字近100个,如即“金”字。张文认为《花东》释为牙形璧、释为璧、释为玉戈之类物,体现了作者对熟练驾驭殷商考古、古文字材料的能力。 花东卜辞的占卜主体是“子”,学者对其身份地位提出如下几种看法。杨升南《殷墟花东H3卜辞“子”的主人是武丁太子孝己》(《2004年论文集》)认为子即武丁太子孝己,其证据主要是:子有很大的权势和经济实力;未见子祭其父,说明其父在世;花东卜辞中屡见祖甲、祖乙、妣庚一同受祭,从祭祀次序看当是阳甲、小乙和小乙配偶,故受到孝己重视。 花东甲骨中的“丁”因与王、妇好可能具有密切关系,也引起学者的关注。陈剑《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故宫博物院院刊》4期)注意到花东卜辞中“丁唯子令比伯戓伐卲”、“丁唯好令比伯戓伐卲”、“丁自征卲”,并与历组卜辞中的“王征刀方”、“王比沚戓伐召方”联系起来,指出丁即商王武丁,但未明确解释武丁为何称丁。陈文并释为速,训为召。李学勤《关于花园庄东地卜辞所谓“丁”的一点看法》(《故宫博物院院刊》5期)认为花东甲骨文中的丁字其实是“璧”字的初文,应读为“辟”,是对王的称谓。葛英会、阎志《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用丁日的卜辞》(《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2期)则主张花东卜辞中的丁都是天干日名,而非人名,更非武丁生称。花东卜辞中大量卜用丁日,是取丁日为吉日之意。 常耀华、林欢《试论花园庄东地甲骨所见地名》(《2004论文集》)考察了花东甲骨所见的“南小丘”、“”、“” 、“”、“”、“入”、“”、“斝”、“录中”等地名,认为子组与花东中两个“子”家族聚居地不同,花东之子的势力范围在奠之附近。 朱凤瀚《读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出土的非王卜辞》(《2004论文集》)是一篇综合性研究论文,文章认为H3卜辞时代可定为武丁早期至中期偏早,其占卜主体贵族未必是羌甲直系后裔,似是武丁再从或再从以上的从父或从兄弟辈。该文还考察了H3卜辞与H127乙种非王卜辞的关系及H3卜辞所属贵族家族的状况,指出其家族内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家臣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李学勤《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3期)论述《花 3 东》480、363上两条卜辞所见的子劳王之礼,并结合相关甲骨文、金文材料指出殷礼具有的一贯性。 ?大辛庄甲骨的研究。 孙亚冰、宋镇豪《济南大辛庄遗址新出甲骨卜辞探析》(《考古》2期)从龟腹甲大小、整治、钻凿形态、行款走向、卜辞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该版龟腹甲与殷墟卜龟为同一系统,也具有某些地方性特色,并指出商代的文化影响与交流迅速通畅,文字的使用在商王朝的政治疆域所及已有相当大的覆盖面,并有效地发挥着相应的内聚作用。 朱凤瀚《读济南大辛庄龟腹甲刻辞》(《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分组考释该版刻辞,如主张“徏”不读为“徙”,意为“出行”,“不徏”、“允徏”是对贞,并指出这一材料对了解商代晚期殷墟地区以外非王地方贵族之家族形态有重要学术价值。 朱歧祥《读一版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的词汇》(《2004论文集》)认为“徙”为字繁体,为祭祀动词;“四母”无问题;“彘豖豕豕”当属祭牲。 相关文章还有孙敬明《大辛庄甲骨卜辞六义》(《2004论文集》)、阎荣甫《济南大辛庄出土甲骨文浅议》(《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6期)等。 ?齐家村H90西周甲骨。 何琳仪、程燕《释戹——兼释齐家村H90西周甲骨》(《2004论文集》)释为戹,训为灾难,并讨论了(疛)的释读。 ?周公庙甲骨。 据孙庆伟《“周公庙遗址新出甲骨座谈会”纪要》(《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0期),2004年2月21日近20位在京学者就2003底在周公庙遗址发现的2片有字龟背甲举行学术座谈会,学者们考察了龟甲大小、钻凿、整治、字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哉死霸”月相)、文例、同出陶片,对其时代、族属、释读、历法、占法等问题发表了各自意见。 李学勤《周公庙遗址性质推想》(《文博》5期)也据该遗址出土卜甲刻辞有“周公”指出周公庙遗址很可能与周公一家存在关系。 4 (三)早期中国文字研究。 曹定云《夏代文字求证——二里头文化陶文考》(《考古》12期)认为《偃师二里头》(1959至1978)发表的陶器刻划符号中有一部分当属文字,并结合甲骨文字做了考释,文章提出这些是夏代后期文字,但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四)文字考释。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瞽”》(《2004论文集》)认为殷墟卜辞中写作、、都可释读为“瞽”,并据此指出“示”不能读为“视”。 陈炜湛《读契杂记》(《2004论文集》)指出过去误释“百羌”、“百人”、“白牛”为“白羌”、“白人”、“百牛”之失,并论及“侯屯”、“多屯”之义、“人合文”、“释梁”、“释有羡笔之左、又”等问题。 蔡哲茂《殷卜辞“暂雨”试释》(《2004论文集》)认为卜辞“雨”可读作“暂雨”,表示下得时间很短的雨。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2004论文集》)认为卜辞中的“正”有征伐、第一个(月)、适宜(合适)、对„„适宜(合适)、官职等义项。 党相魁《释甲骨文“”》(《2004论文集》)认为是字当释为枝,在甲骨文中有人名、先祖或神祇名、地名或方国名及形容词等用法。 马如森、马囡《甲骨文字雏议二则》(《2004论文集》)辨析了“殷”及“鄉”、“卿”二字的字形。 郑慧生《释“井”》(《2004论文集》)提出甲骨文、金文“井”是陷井初文,后假借为水井之井。 蔡哲茂:《甲骨文字考释两则》(谢维扬、朱渊清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释为背,释为觥,两则考释都以考古材料为证是其特色。 李立新《甲骨文“”字考释与洹北商城1号宫殿基址性质探讨》(《中国历史文物》1期)提出1号宫殿基址为商代王室宗庙遗存,甲骨文“”字正像 5 这类王室宗庙之形,可释为“庙”字。 罗琨《甲骨文“焛”字探析——兼说卜辞中的“鹑火”》(《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焛当是祭祀对象,并从祀焛多用燎祭、焛字从火并与閵字相通等角度补证焛很可能是古代与“大火”并重的“鹑火”。 林小安《甲骨文“庚”字说解》(《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庚”是谷壳象形字,是“糠”的初文。 刘桓《释甲骨文、二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提出是会意字,像人跪坐于山崖上之形,为岊、节二字初文,甲骨文中皆用为节字。(卪) 用法虽有一些相同之处,却并非同源异构字。是象形字,本义为礼节之节,与 在卜辞中用法很多,有“止”、“支解”等义,通“饰”、“饬”,“节人”指“夕”后的夜里。 黄天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羞”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羞”在卜辞中大多用其本义,甲骨文中从从倒羊和从从羊省的字是羞的异体,“羞中日”表示时间,指“逼进中日时分”。本文附记认为《花东》286的“日中”中的“”也是羞的异体,“日中”犹“逼进正午时分”。 王蕴智《释甲骨文“市”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市字从止从丂,并说明市字在西周、战国时期的演变情况,提出甲骨文市字用来表记时段之名。 王恩田《释 、、——兼说畀、字形》(《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为周字初文,、为的简化、异体字,卜辞中的微、微都是国族名,此微是周族分支,与墙盘铭中的微族有别。 陈秉新《释及从之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提出甲骨文是的初文,其用法有三:读作(坼),训裂,引申为毁坏;读作祱,训为门祭;人名。甲骨文中又有从氵从之字,当是古湂字,此字也有读作祱的用法。 陈剑《甲骨金文“”字补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同意吴振武将甲骨文、区分为二字,进一步论证像以戈翦除草木之形,释读为“翦” 6 “践”、“残”等字较好,则如吴说是彤沙之沙的象形初文,与音近相通。 张桂光《卜辞祭祀对象名号解读二题》(《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提出《甲骨文编》、《甲骨文字集释》隶作“”的字是“盘庚”合文,甲骨文字也有祭祀对象的用法。 冯时《殷卜辞“市日”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否认“市日”为时辰,主张读“市”为持,市日即持日,意为唯此之日,限定此日。 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的自我批判》(《中国文字》新廿九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12月)指出了曹玮《周原甲骨文》编辑上存在的五点不足,并据该书彩色放大照片反思朱著《周原甲骨研究》13版释文的误漏,并举10版释文为例说明朱书考释的长处。 张永山《周原H31的一版甲骨考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根据曹玮《周原甲骨文》彩色放大照片重新考释了H31:4,释文为:“曰:女(汝)即弗克?安,????用隊,囟(思)亡咎。廼(乃)(则)?。”认为安及其前一字都是地名,隊即于隊地,即畀,有“密”、“亲”、“赐”、“予”等义。 魏慈德《读〈周原甲骨文〉记》(《2004论文集》)亦据曹玮《周原甲骨文》彩色放大照片考释了H11:1、H11:2、H11:4、H11:5、H11:68及易卦部分,并认为H11一批甲骨存在至少九个月时间以上。 陈絜《关于商代妇名研究中的两个问题》(《2004论文集》)指出卜辞中“某妇”指某人或某族之妇,而“妇某”之“某”乃父家之族名,商代存在的异代同名或异人同名现象说明“妇某”之“某”不能以私名视之。 吴玙《妇好正名》(《2004论文集》)认为“妇好”当作“帚子”,乃子方之女领袖。 彭邦炯《三版有关生育卜辞的释文和内容初探》(《2004论文集》)进一步探讨了《合集》22322、22323、22324的释文,认为这些卜辞透露出商代王室后妃有关孕期择宅、胎教及选择助产接生或乳母保育者的史影。 陈伟武《说“貘”及其相关诸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甲骨文从犭从亡的字当释为“貘”,较释“狐”为佳。 7 刘一曼、曹定云《殷墟花东H3卜辞中的马——兼论商代马匹的使用》(《殷都学刊》1期)指出花东H3卜辞关于马的卜辞数量较多且内容丰富,对49条卜辞做了考释,并论述了商代马匹在祭祀、殉葬、驾车方面的使用。 叶正渤《卜辞“来”研究》(《殷都学刊》1期)指出“来”一语主要出现在武丁卜辞中,主要指反叛方国的骚扰掠杀行为,而非天灾神祸。 郑慧生《释“关”》(《殷都学刊》2期)认为“”应释为关,意为缝隙、征兆。 叶正渤《关于几片甲骨刻辞的释读》(《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讨论了《甲骨文合集补编》11469、《合集》36511释读中的若干问题。 蔡哲茂《〈殷虚文字乙编〉4810号考释》(《第十四届中国文字学全国学术研讨会》,高雄,中山大学,2003年,以下简称《十四届论文集》)对乙4810加国家图书馆藏三片甲骨的新缀版细加考释,纠正了以前学者的一些误释之处。 邶水等4篇,并新增6篇文章。《释执工》认为甲骨文、金文与文献中“执工”可相互发明;《释》认为卜辞水当指河南泌阳河;《释我永、王永》《释降永》主张“永”读为“歌咏”之“咏”;《释》提出该字可隶定为,意指军队溃败;《说我母》提出甲骨文中“我母”合文不可径释为“娥”。 白于蓝《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订正了1988年出版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一书在辞条摹写和释读方面存在的2798条错误。 李宗焜《论甲骨残断文字》(《中国文字》新廿九期)主要讨论残断文字的释读,考释17例《甲骨文编》正文、附录中的残断文字,并指出《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对残断文字可补而未补者10例、误补者3例,认为补全甲骨残字的条件有三:对甲骨字形有掌握、同文例和缀合。 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孙叡徹《再释“家”》、郭新和《卜辞中的“饗”》(《2004论文集》)、连劭名《殷墟卜辞中的“同”与“止”》(《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陈立柱《“邑”字缘起新说》(《殷都学刊》4期)等。 此外,讨论文字学理论的文章有[法]麦里筱《汉文字体系的形态变换机制》(《2004论文集》)、李圃《中国正统文字的发端——殷商甲骨文字在中国文字发 8 展史上的地位》(《2004论文集》)、王蕴智《商代文字基本字形结体分析》(《殷都学刊》2期)等。 (五)甲骨辨伪、校重、缀合、文例文法。 蔡哲茂《〈甲骨文合集〉辨伪举例》(《第十五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辅仁大学,以下简称《十五届论文集》)指出《甲骨文合集》中有15片甲骨上有伪刻,包括6882、27110、15544、15822、27199、35311、41606、30045、20689、10372、32538、34353、40730、31068、35273。 王蕴智、齐航福:《〈甲骨文合集补编〉相重著录号校勘》(《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指出了《补编》中单片自相重复、单片与缀合片重复、缀合片自相重复的情况。 台湾历史语言所蔡哲茂《甲骨缀合续集》(台北,文津出版社)继其前著《甲骨缀合集》缀合361组甲骨的收获,又找到182组,是本年甲骨缀合方面最大成果。此外,解放前中央研究院一至九次的殷墟发掘中有许多未曾著录于《殷虚文字甲编》的碎甲骨或无字甲骨,也正由蔡哲茂先生负责整理缀合。 林宏明《殷墟甲骨文字缀合新例续》(《十四届论文集》)《殷墟甲骨文字缀合新例三》(《十五届论文集》)也分别发表了三十组新缀合的有字甲骨。 王恩田《两版征夷方卜辞缀合校正》(《中国文字》新廿九期)指出《甲骨文合集》36567、《甲骨文合集补编》11236两版征人(夷)方卜辞的缀合错误。 曹兆兰《殷墟龟甲占卜的某些步骤试探》(《考古与文物》3期)考察了殷人在龟甲上安排钻凿、记兆序及刻写对贞卜辞的习惯。 朱彦民《殷墟甲骨刻辞文例二题》(《殷都学刊》3期)》讨论了对贞卜辞左反右正及一些记事刻辞的文字刻写位置问题。 刘一曼、曹定云《论殷墟花园庄东地H3的记事刻辞》(《2004论文集》)介绍、考释了H3记事刻辞并与组、宾组同类刻辞进行比较,提出“示”可读“至”,认为H3甲桥刻辞的特点是时代较早的反映、H3坑主人“子”有自己的贡龟来源、殷墟卜龟产地是多元的。 陈炜湛《读契杂记》(《2004论文集》)举出阅读材料时发现的若干则“天干连文例”、“卜辞误刻例”、“词语颠倒例”及研究中“因不明刻辞犯兆而误摹误释 9 例”。 曹玮《对周原甲骨刻辞刻锋问题的研究》(《2004论文集》)指出周原甲骨刻辞刻锋有斜锋及中锋两类,讨论了刻辞刻锋与内容及刻手之间的联系。 雷焕章《在甲骨文中“茲”与“之”不同的用法》(《2004论文集》)认为二字的不同在于所指示者或与说话者有关,或与说话者所提及的事有关。 谭步云《武丁期甲骨文时间修饰语研究》(《2004论文集》)认为这些修饰语可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现在,将来四个时间概念,并提出其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可作为断代标准之一。 黄天树《说殷墟甲骨文中的方位词》(《2004论文集》)认为甲骨文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复合方位词,殷人除有基本方位“四方”之外,也已有中间方位“四隅”,构成八方,对方位划分已相当精细了。 张玉金《也论殷墟甲骨刻辞中“暨”的词性》(《殷都学刊》2期)主张甲骨文中“暨”不但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和连词用法。 陈炜湛《甲骨文“允”字说》(《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允”字不仅常见于验辞,也屡见于命辞,在对贞卜辞中还有“允”与“不”对贞的现象,在这些用法中,“允”均有肯定、强调作用。甲骨文中有些“允”字句很难理解,文章推测其中的“允”有可能是人名。 相关论文还有[日]俞慰慈《甲骨文词汇的历时性双向研究——与真古文〈书〉动词的比较为例》(《2004论文集》)、贾燕子《甲骨文祭祀动词句法语义研究》(《殷都学刊》4期)等。 (六)甲骨断代。 林宏明《历组与宾组卜辞同卜一事的新证据》(《2004论文集》)认为《合集》17171与17168能缀合,证明“并”、“吴”不但并见历组(《屯南》2273),而且并见于宾组,特别是二例干支相合、辞例也都是少见“令葬我”,遂增加了历组、宾组同卜一事的较确切的一例。 林宏明《从一条新缀的卜辞看历组卜辞的时代》(《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缀合了《屯南》4050加《屯补遗》244,所得新版与《合集》32384内容相近、字体相同,皆为历组卜辞,但比《合集》32384多出“父”字,作者认为此父是 10 时王父辈,很可能是父丁。 齐航福、章秀霞《〈甲骨文合集补编〉著录重片分期戡订》(《殷都学刊》1期)选出《补编》中分期相互矛盾的重片89组,并做了正确的分组分类工作。 林宏佳《形义分析与卜辞断代——以“帝”字为例》(《十四届论文集》)考察“帝”字在五期中的变化,就其字形字义的联系讨论了王卜辞的断代。 (七)殷商历史文化研究。 ?制度。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商代分封制度做了全面、细致的论述。他发表《商代监察制度钩沉》(《史学月刊》9期)、《贞人为封国首领来朝职掌占卜祭祀之官》(《2004论文集》)等文,也大率融汇于此书中。 杜勇《商朝政区蠡测》(《2004论文集》)认为商朝是一个拥有内外服地区广土众民的统一国家,邑聚是最基层的区划单位,内服王畿区与外服方国区在行政区划体系上有二级制与三级制的不同。商朝行政区划体制受血缘关系的影响,中央集权化程度还不宜估计过高。 沈建华《卜辞所见商代的封疆与纳贡》(《中国史研究》4期)利用卜辞“四封方”、“封人”、“封于册”及方、奠、麓、地名与伯、侯、子、妇、臣的共名等材料,讨论商代封疆制和服制,并进一步考察卜辞所见的纳贡与组织管理,说明殷王朝政治统治秩序渐近成熟。 李绍连《中原诸侯国方国与商廷的关系》(《2004论文集》)认为诸侯国、臣服方国与商廷有从属的密切关系,它们都在商王强力控制下,不过是商王国域内的一种地方政权而已。 韩江苏《商代的“小臣”》(《2004论文集》)认为管理商王朝内部事务的小臣有高官显贵与从事专门职业两个层次,前者如小臣伊尹、禽、吴等,后者有管理农业的,有管理王室内部事务的,有参与军队的;担任小臣者有王室家族成员,也有来自方国部落的成员。 陆忠发《商代的史为王室卫队说》(《殷都学刊》3期)认为商代的史为商王或王之配偶等个人服务,应是王室的卫队。 11 此外,詹鄞鑫《商代继统法新探》(《文史哲》5期)、涂白奎《从卜辞看商王朝的继统制度》(《史学月刊》9期)、郭胜强《蜀与殷商关系刍论——从甲骨文记载谈起》(《郑州大学学报》4期)、丁波《商代的巫与史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3期)也可参看。 ?地理。 王震中《甲骨文亳邑新探》(《历史研究》5期)通过对征人方卜辞的考察,证明距离商地很近的亳就在今安阳东面的内黄或其附近,甲骨文中并无三亳并存的情形。 李雪山《卜辞所见商代晚期封国分布考》(《殷都学刊》2期)对49个侯、伯、亚、子、妇等封国的分布区域进行了考察。 沈建华《甲骨文中所见楚简“九邦”诸国》(《2004论文集》)考察殷墟卜辞中所见上博楚简“九邦”诸国,举出“丰”、“镐()”、“(舟)”、“于(盂)”、“鹿(甘)”、“黎(利)”、“宗(崇)”、“密(宓)”诸例,揭出上述诸国与文王联合“叛”商的史实。 沈建华《楚简〈容成氏〉州名与卜辞金文地名》(《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容成氏》所述州名与《禹贡》不同者可与卜辞金文地名相印证,与《舜典》亦有关联,可见《禹贡》成书前经过不同史官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或口授夏史的过程,《舜典》有可能源自更早的原始记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军事。 韩江苏《沚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活动浅论》(《殷都学刊》3期)评述了沚在武丁时期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 齐文心《释读“沚戛稱册”相关卜辞——商代军事制度的重要史料》(《2004论文集》)认为沚是商朝重要封国,地处商之西北、长城一带。沚国以农业经济为主,负有抵御西北少数族群入侵并提供军赋的义务。“爯册”是商人的册命之礼,是周代册命典礼的雏形。 ?宗教、习俗。 贾洪波《殷墟卜辞集合神主“示”之丛识》(《历史研究》5期)同意“下示”是大示以下的直系先王,认为《合集》22098中的下示应释为“二示”。指出《屯南》2707中的“示”当释为上下示,卜辞中不存在“中示”。“二示”为主祭 12 时王上二代的直系先王,“它示”是旧臣集合神言称谓。 王震中《帝喾并非商之始祖》(《殷都学刊》3期)指出商族始祖是契,甲骨文中的高祖夒应当是契亦即禼。 王晖《论殷墟卜辞中方位神和风神的蕴义》(《2004论文集》)分析了《山海经》、《尧典》、殷墟甲骨文中的四方神与四方风并讨论了甲骨文四方风神的蕴义,认为四方风名是据四方风(四季风)大小强弱的不同特征命名的。 郭旭东《求年、受年卜辞及相关问题》(《2004论文集》)深入分析了殷墟甲骨文中的求年、受年卜辞,并讨论了这些卜辞反映的商代社会问题、农业在商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及求年与受年对后世的影响。 徐义华《从先臣之祭看古代的国家祭祀与鬼神观念》(《2004论文集》)考察了卜辞所见的先臣祭祀,认为商代已建立国家神系统,并对“民不祀非族”作了具体分析。 高江涛、谢肃《从卜辞看洹北商城一号宫殿的性质》(《中原文物》5期)对比了卜辞中有关宗庙祭祀及其场所的材料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的祭祀遗存,认为一号宫殿为商王宗庙。 张玉金《论殷代的禦祭》(《中国文字》新廿九期)考察了禦的意义和举行禦祭的目的、主体、对象,以及所用牺牲和祭品,并指出殷代的禦祭因时而异。 曹定云、刘一曼《殷人卜葬与避“復日”——〈库方〉985,1106辞义辩正》(《2004论文集》)认为该缀合版(即《美国》10与11)是仿刻,其中的“又日”即“復日”,是入葬时忌讳的日子,《库方》985,1106刻辞是武乙为其死去之父康丁选择葬日的刻辞。 高江涛《殷人四方尊位探讨》(《2004论文集》)据考古、甲骨文材料指出殷代王室及高级贵族以东方为尊位。 王晖《商纣俎醢侯伯新证》(《史学月刊》2期)据晚商金文及殷墟卜辞证明商纣俎醢侯伯是历史事实,此与其个人品质无关,而是殷人文化习俗使然。 连劭名《商代祭祀活动中的“反本归宗”》(《殷都学刊》3期)认为卜辞“报”指祭祀,“即宗”即反本归宗,即宗有甲日与辛日。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探讨了甲骨文所见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的类型、贵族祭祖仪式的类型及商代后期前段的祖先观念及鬼神崇拜、 13 及祭祖仪式反映的社会关系。该书还结合金文与文献材料讨论了周代祭祖仪式类型、祭祖仪式过程、周人的祖先崇拜及周代祭祖礼对宗法制的维护等问题。 相关文章还有连劭名《卜辞所见商代思想的四风与天命》(《华夏考古》2期)、连劭名《论帝与上下》(《周易研究》1期)、余方平《殷人神化滳、洹二水之原因浅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5期)等。 ?教育、医疗、历法、文化。 宋镇豪《从甲骨文考述商代的学校教育》(《2004论文集》)通过甲骨文材料(包括花东H3卜辞)考察了商代为贵族子弟设置的专门教学场所、执教者及教学内容及学籍制度,认为当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贵族统治阶层所需的“社会人”。 宋镇豪《商代的疾患医疗与卫生保健》(《历史研究》2期)继胡厚宣、李宗焜的研究之后再事补充,列举商代55种疾患,指出商代人已有相当识病水平,且养成医疗、保健的风俗。 冯时《殷历武丁期闰法初考》(《中国历史文物》2期)讨论了4版武丁卜辞中的年中闰材料,指出殷历不仅是年终置闰,而是实行一种以调节历月与分至四中气的固定对应关系为标准的置闰方法,这是后世“无中置闰法”的前身。 陈智勇《试论商代的生态文化》(《2004论文集》)从制度层面、物质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对商代生态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还有张杰《殷人致疾及疗疾方法新考》(《郑州大学学报》5期)、赵容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医疗活动》(《史学集刊》3期)、徐凤先《帝乙祀谱、帝乙在位年与商末岁首》(《自然科学史研究》3期)、陈发喜《甲骨文女性文化简论》、杨善清《殷商先民审美意识研究》(《2004论文集》)等。 (九)学术史。 王宇信《于老“致贶”和甲骨学史上的两大工程——读甲骨学家于省吾教授致商承祚教授的三封信》(《2004论文集》)介绍两位老学者的学术友谊及于老《甲骨文字释林》的完成及《甲骨文字诂林》的策划情况。 赵诚《胡小石的甲骨文研究》(《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总结了胡氏的学术成就,指出胡氏考释甲骨文字的贡献在于注意到了辞例、语法。 谢济《如何看待郭沫若的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就郭沫若对“众”或“众 14 人”的阶级分析与姚孝遂先生商榷》(《殷都学刊》4期)认为姚先生对郭沫若“众” 或“众人”奴隶身份说的批评是片面、偏颇的。 刘源《使君元是此中人——读〈甲骨学五十年〉》(《2004论文集》)介绍了董作宾修订、发展“五期断代法”的学术思想。 相关文章还有李彤《试论罗振玉在甲骨文字学方面的贡献》(《贵州大学学报》2期)、郭胜强《甲骨学研究与中国对外开放》(《2004论文集》)等。 (十)其他。 王宇信等主编《甲骨文精粹选读》(云南人民出版社)精选692片有字甲骨的拓片和摹本,作出准确的释文、译读,并撰写“甲骨文基础知识”,是一本对初学者和专业工作者都有用的参考书。 二、金文 (一)新发现和新公布的材料。 2004年10月,陕西周公庙遗址中小型贵族墓葬中出土1件器盖和1个铜簋上都有铭文,合起来有23个字。(新华网西安2004年12月4日电(记者冯国、丁静):《周公庙遗址首次出土铭文青铜器,铭文数达23》。) 周原考古队:《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墓葬与铸铜遗址》(《考古》1期)介绍了2003年3至5月在扶风县庄东村发掘的收获,据此简报,墓葬(时代约在西周早期)M9随葬器物较多,该墓出土的铜鼎、铜簋都有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花园庄54号商代墓葬》(《考古》1期)简要介绍了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发掘的54号墓的情况。该墓出土310余件青铜器,礼乐器与兵器大多有“亚长”铭文(个别器物铭文为“长”)。发掘者认为,“亚”是武职官名,54号墓墓主是“长”族首领,也是一位兵权在握的显赫贵族。(笔者按:据M54铜方斝M54:43铭文拓本看,“亚长”的“长”作一手持杖的侧身人形,似与“亚”有一定关系,“”作一手持杖的正面人形。) 15 王军:《山东邹城市西丁村发现一座商代墓葬》(《考古》1期)简要介绍了1990年西丁村发现的一座商代墓葬的随葬器物,其中一件铜爵(M1:1)鋬内腹壁铸有一“史”字,一件铜觚(M1:4)圈足内铸有一“”字。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考古》7期),有二件铜爵有铭文,M72:8鋬下铸有一“”字,M86:1鋬下文字虽漫漶不清,应也是字,这是大辛庄遗址首次出土铜器铭文,发掘者认为是族徽。又可参见方辉《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期)。 刘晓燕、孙承晋:《山东荣成市学福村商周墓葬的清理》(《考古》9期)介绍了1990年夏清理该村西南一座古墓葬的情况,作者推测该墓的时代在商末周初,墓中出土一铜尊(M1:1),器底铸有“作宝?彝”数字。 李先登《德簋的再发现》(《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介绍了近年从日本购回的德簋器、铭及德所作其他器物。 (二)文字考释。 本年度系统研究金文的著作为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台北,里仁书局)。该书分上下编。上编分两部分,一是提出殷商家族记号并非文字,并较全面地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殷金文字形、词汇和句法。下编为字表,并对比殷金文与甲骨文的字形。 士山盘器、铭自2002年公布以来,学者讨论较多,特别重视“服”字及其反映的历史制度问题。董珊《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1期)赞成唐兰对金文“服”字的最后看法,认为国家博物馆新藏士山盘铭文“徵某方田服”中的“服”字含义包括“职事”、“贡赋”两个方面,与《国》《左》中的“职贡”同义,并因此指出该盘铭文对讨论西周恭王时期的政治与先秦服制有重要意义。 陈英杰《士山盘铭文再考》(《中国历史文物》6期)重点考释了“服”、“惩”、“宾”三字,认为服乃采服之服,宾是宾礼,惩为惩戒、惩毖义,与巡守有关,指出该铭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册命铭文、分封服制、西周方国(尤其是鄀与六子)、巡守制度等方面的新材料。 16 杨坤《士山盘铭文正谊》(《中国历史文物》6期)认为士山盘铭文与相见、通聘有关,其中的“于入”、“”都有引导的意思,“宾”在文献里作“傧”,作动词意为劳宾。 连劭名《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中原文物》6期)对四十二年鼎、四十三年鼎、盘三器的长篇铭文做了考释和研究。 王冠英《任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期)对国家博物馆新藏任鼎铭文做了详尽考释,指出该铭提供了周代中期买卖青铜礼器的材料,有助于重新认识“工商食官”制度。 刘桓《墙盘铭文札记》(《故宫博物院院刊》1期)对该铭许多字句重加探讨,提出不少己见。如训“达殷”为通殷;释“不巩”之为道,训为治道;读“广楚荆”之为伐之;读“惟寏南行”之寏为贯;读“祁上下亟 ”之为,训为取,读祁为氐,训为致,读亟为缉熙,训为广大;指出“上帝司夒”之司夒为后夒,即商人的高祖夒;并认为钟铭“以五十颂处”之五十颂当属威仪之事。 张玉金《德方鼎铭文续考》(《故宫博物院院刊》5期)重点对“珷祼自蒿”进行释读,从唐兰释为延,训为继续、继续进行;赞成“珷”是武王之“武”的繁文、蒿通假为“镐京”之镐,并将全句译为“继续进行始自蒿的对武王的祼祭”。 何琳仪《说“盘”》(《中国历史文物》5期)从上博所藏晋韦父盘铭文以“舟”为“盘”说起,指出舟、凡形近,凡、盘音近,故舟可读盘;据晚周文字盘或从酉、丩,知盘有两读。 林沄《究竟是“翦伐”还是“撲伐”》(《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有的学者根据楚简材料把逑盘“撲伐楚荆”的“撲”字释为“翦”证据不足,分析了这个字的源流,并指出先秦文字的构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起源上不同的字,在演变过程中会有局部或全部形体雷同的现象,需要作历史的、多方面的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结论。 陈秉新《释及从之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戈诸器铭中 17 的是的繁体,均为人名。不簋铭中读为洛的是的异体,小臣簋中的地名疑读为襄,大克鼎“悤氒心”中的当读作恪,毛公鼎“辥氒辟”中的即古愕字(后隶变作偔),亦读作恪。 周宝宏《西周金文词义研究(六则)》(《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柞伯簋“王迟赤金十钣”之迟应读作尸,训为陈列;士山盘铭中之“服”可理解为贡赋;夷伯簋“夷伯夷于西宫”之夷当读作尸,为主持仪式之义;卫盉“才八十朋”之才应读为财,训为泉币货币之义;西周金文中的“悊德”不必读为“慎德”,悊德就是敬德之义;西周金文“享孝”之孝仍有孝敬义。 臧克和《金文杂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讨论了蔑、敬与谨、明与黾、静与旌、畯、堇与勤、谏与简、王若曰、×在上×在下等字词的释读问题。 陈英杰《读金小札(五则)》(《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提出方鼎和簋中的“剌”义为“福剌”,犅伯卣铭文中有一族氏符号且一、二行末字应连读为“(有)又(祐)”,该文还论及金文中的“隓”、“用事”、“氒、又、人的互混”等问题。 沈宝春《宋右师延敦“隹赢赢昷昷昜天恻”解》(《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该敦盖铭“昷”、“永”下均无重文符,应是脱文。 胡长春《释“鷔鷔雝雝”》(《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重点释读两周铜器铭文中的“鷔”字,认为“鷔鷔”作为拟声联绵词,其音悲凉肃穆,从“鷔”训高、长来看,其音又高亢悠长。 张光裕《读新见西周簋铭文札迻》(《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分析、解释了该铭中“昩爽”、“册令(命) 等词句。 何琳仪《听簋小笺》(《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纠正“亯京逦”的旧释,新释为“就逦”,读为“就列”,并指出尹光鼎铭中“逦”亦读“列”,是“就逦(列)”的简称,商金文“就列”与周金文“即位”之间有承袭关系。 陈公柔《康侯簋考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讨论该簋铭中“王来伐商邑”一句,主张第二字释“来”,认为“王”即周公。 18 师玉梅《说“随山濬川”之随》(《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分析了公盨“山濬川”之讹变至“随”的过程、传说中大禹治水方法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赵平安《跋虢叔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据战国简文证该尊铭中的“朕”读为尊,是器名,并认为“”与奠本为一字、后由此分化出尊字。 赵平安《绍兴塔山甬钟的自名名称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5期)指出该器自名应释为“镯”,当定名为“之乘辰镯”。 黄盛璋《王子中戈作者正名与分国断代及其相关问题辩证、解惑》(《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论证该戈铭中“王子”后从广之字是“中”,戈的时代为春秋,王子是楚王子。 陈松长《湖南张家界出土战国铭文戈小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将1986年今张家界市三角坪68号战国墓出土铜戈铭考释为“廿七年,蜀守?,西工师乘,丞?禺。(正面)江武库(反面)”。 张懋镕《试论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的结构特点》(《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探讨了研究族徽文字结构特点的方法,指出族徽文字形体结构有简化、位置变易、勾勒与填实、装饰图案化等特点。 姜允玉《中山王铜器铭文中所见的传抄古文》(《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分析了中山王铜器铭文和传抄古文之间的关系,指出传抄古文在释读战国文字时具有重要作用。 白于蓝《释中山王方壶中的“属”字》(《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从言从人从的这个字应读为属,壶铭“属任之邦”意即委任之邦。 张春龙等《湖南出土的两件东周铜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5期)认为1993年湖南汩罗市高泉山M1出土的盥盘铭文“”当释为“罗”,墓主为罗子国国君;辰溪县出土的越式矛铭文“新俈(造)自司之矛”为楚国文字。 臧克和《〈鱼鼎匕〉铭文有关器名性质新释》(《考古与文物》5期)认为该铭是讲水虫的四言短铭,将其首句解释为:这掌管水虫的匕器,配合着王的鱼鼎。 曾宪通《再说“”符》(《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考察了先秦古文字材 19 料中带符诸字的古音和韵读。 陈斯鹏《“眔”为“泣”之初文说》(《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甲金文中常见的“眔”字本属喉牙音缉部,应是“泣”的初文,而泣是战国时抛开初形新造的形声字,“泪”、“洎”二字是眔派生的两个字。 孟蓬生《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主张甲金文旧释的独体字应释为,从的合体字才应释,()应读为求,金文中说明的车饰当读作髹。 蔡鸿江《晋国铭文与侯马盟文形构关系之探究》(《十四届论文集》)从词序组合、书写方式与形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晋国铜器铭文与侯马盟文之关系。 张桂光《金文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中国文字》新廿九期)通过比较金文与甲骨文形符系统,提出了对金文形符系统特征的初步认识。 张振林《篇章语法分析在铭文解读中的意义(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提出篇章语法分析可为释字提供音义指引,为解词提供词义和功能的指引。 相关文章还有邱德修《晋侯铜人铭考——兼论〈尚书?立政〉“休兹”乙词》(《十四届论文集》)、万业馨《略论书写方式与战国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王长丰《五祀卫鼎新释》(《殷都学刊》4期)等。 (三)语法研究。 [台]胡云凤《殷商金文动词研究》(《2004论文集》)从《集成》590件4至48字铭文铜器材料中整理出40个动词并大致归为“祭祀”、“军事”、“行为”、“生产”、“生活”5类动词。 朱歧祥《论殷周金文的词汇》(《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举例指出殷金文的语言与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关系密切,有关殷金文的细部研究,要先结合甲骨文与西周早期金文的成果做综合处理,以反映殷商时期实际语言和真实用词。 张玉金《西周金文中“氒”字用法研究》(《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分析了该字代词、助词、连词、副词等四种用法,认为代词用法的氒占绝大多数。 沈培《西周金文中的“”和〈尚书〉中的“迪”》(《古文字研究》二十五 20 辑)指出逑鼎、逑盘铭中“则唯乃先圣祖考夹召先王”的“”当读作《尚书》“迪惟”的“迪”,用为加强语气的虚词。 (四)铜器断代与金文历谱。 朱凤瀚《史酉鼎与师酉簋》(《中国历史文物》1期)据史酉鼎铭“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中的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将该器排入西周共王年历之中,又据历日、器形、铭文内容推定师酉所作另一器师酉簋为孝王元年器,与师酉有亲属关系的师询所作师询簋为夷王元年器、询簋为厉王十七年器。 黄盛璋《眉县杨家村逨家窖藏铜器解要》(《中国历史文物》3期)认为该窖藏铜器中天盂为厉王时作,为逨母家助丧之物,单五父对壶与叔五父匜为同人同时作,是逨之子作其父祭器,为幽王时器。并据苏钟研究提出,宣王纪年要后退一年,则四十三年鼎合天合历与苏钟同,四十二年鼎不合历,其“乙卯”干支必误。 相关文章还有朴载福《关于“武父乙”盉的时代与称谓问题》(《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6期)等。 (五)殷周制度。 吴十洲《两周礼器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研究礼器制度方面之课题较多,如论其来源与形成、社会功能、东周礼书中礼器制度、随葬礼器制度、礼器制度之衰落等等,较多地利用、分析了金文材料,如“社会功能”一章中讨论周天子拥有礼器之象征意义、贵族礼器等级与邦君礼器赏赐、宗族内礼品的所有权、贵族宴饗用器、贵族婚姻与媵器等皆是。 刘正《金文庙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察、讨论了金文所见大庙、周王室诸庙、宫、周王室诸宫、康氏诸宫、方位诸宫、诸师宫、大室(太室)、寝、周王室诸寝,告庙、毁庙、迁庙等制度,及用牲、用舞人数、盟约和宗庙用器、宗庙祭品、姓氏异同和四时祭祀等问题。 刘正《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2004论文集》)回顾以前的殷代庙制研究,考察殷代金文中的庙、室、宫及殷代的祭祀制度,着重讨论了“亚”字的宗庙意 21 义、“室”字的意义、殷商金文中的寝、米宫问题、殷代尚无昭穆问题、殷代尚无毁庙制度、殷代盛行并后祭祀制度等问题。 马季凡《“贝玉”不是商代人的葬具》(《2004论文集》)认为甲骨、金文可证实“贝”是商代的货币。 晁福林《从士山盘看周代的“服”制》(《中国历史文物》6期)认为该铭“服”字当作服从、职事讲,与周代服制有一定关系,说明文献记载的服制并非虚言,士山盘铭文也反映了周天子靠方伯诸侯管理方国的统治模式。 何树环《西周贵族土地的取得与转让,兼谈西周“王土”的概念与实质》(《新史学》第十五卷第一期)以西周铜器中与土地问题相关的铭文为主,与传世文献进行综合讨论,建构出西周贵族土地取得与转让的总体面貌。 刘雨《西周的监察制度》(《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考察相关金文材料,说明西周王室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实行了在各诸侯国普遍设监、派驻中央代表的制度。 黄圣松《六师与八师的若干问题》(《文与哲》第三期,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讨论六师与八师的名称,组成结构及指挥权问题与八师的移防。 黄铭崇《殷周金文中的亲属称谓“姑”及其相关问题》(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七十五本第一分)指出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金文中人物皆为商人贵族,“姑”指“丈夫的母亲”;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金文中人物多以伯、仲、叔、季命名,“姑”的意义多元化,可指丈夫之母、女性的姑妈及男性的姑妈。作者认为这种变化是殷文化“姑”借用到周人书写系统及周人婚姻制度作用的结果。 林圣杰《殷周金文人物名号的特殊自称形式》(《许锬辉教授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彰显自我世系或职官从属的自称形式大量出现于春秋时期的铭文,还进一步对金文中人名、称谓、职官名的组成结构加以分析。 (六)社会组织。 朱凤瀚《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之器与其家族》(《商周家族形态》增订本) 22 分析了盘铭中诸先人的宗法地位,认为器对西周世族亲属称谓研究多有帮助,指出器铭文进一步深刻证实西周贵族世官制是维护其世族制度的基础、与之相关的宠用王室功臣之后的政治理念及西周政治之保守。该书所收的《安阳殷墟郭家庄商晚期墓地初识》、《洛阳北窑西周墓地(1964,1966)探讨》、《沣西张家坡西周墓地(1983,1986)北区墓地探讨》等文章也利用这些墓地出土铜器铭文材料讨论了墓主人身份、地位及其家族结构等问题。 (七)史事考证。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综合利用金文、考古及文献材料,深入探讨了鲁、齐、晋、燕、诸虢、应、曾、随、吴、箕子朝鲜等西周诸侯国的始封、封君族属及其家族、都城地望、国君世系等问题,并阐述了对西周分封历史进程、“元子就封”原则、监国、诸侯对殷遗民的任用及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何景成《“亚”族铜器研究》(《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收《集成》及新出铜器中“亚”族铜器124件并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亚族分为两大支,一支从商代晚期活动至周初,分散较为广泛,另一支殷末分封于西周燕国附近的地,入周后臣服于周。 彭裕商《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历史研究》3期)翻检金文及文献,指出周人与猃狁的战事自厉王一直延续到东周初年,并考察了交战涉及的地名及入周后猃狁迁徙的踪迹。 杨亚长《金文所见之益公、穆公与武公考》(《考古与文物》6期)认为西周时期至少有两位益公,分别供职于成王和恭懿之世,而穆公供事于穆恭两朝,武公供事于厉宣两世。 陈昭容《从青铜器铭文看两周汉淮地区诸国婚姻关系》(台湾《史语所》集刊第七十五本第四分)重点讨论了西周到春秋时期,汉水流域及淮水中上游各国的婚姻状况。文章根据青铜器铭文、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说明汉淮地区各国,夹在中原大国和南方荆楚势力之间,透过婚姻关系争取生存空间的事实。 23 张彦修《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考》(《考古》2期)认为M2001铜器铭文中的虢季、M1631虢季氏子段鬲铭文中的虢季氏子段、虢文公鼎铭文中的虢文公子段和文献中的虢文公是一人,西虢在厉宣之际东徙三门峡。 黄锡全《申文王之孙州簠铭文及相关问题》(《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指出该器出土地也与信阳之申大体相合,铭中“申文王”可能即申国称王后第一代王,认为该器及铭对进一步研究申国历史、信阳之申等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徐少华《论近年来出土的几件春秋有铭邓器》(《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分别据20世纪70年代出土、征集的邓公乘鼎、邓尹疾鼎,20世纪80年代出土、征集的邓子盘、邓子午鼎讨论了楚邓县的官制及邓人复国及亡国的问题。 吴晓松、洪刚《公买簠》(《中原文物》1期)介绍了该器铭文,认为该器在湖北黄冈出土,为楚灭许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 林文华《〈我方鼎〉铭文新释——兼考周原甲骨(H11:1)》(《第十四届论文集》)指出我方鼎乃殷遗臣所铸器,祡烧二女奴禦祭祖妣乃殷旧礼,H11:1中王乃殷王纣,“二女”也反映了杀人祭祀的史实。 曹兆兰《金文中的女性人牲——我方鼎铭文补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认为从文辞结构、字形、祭名等因素看,铭文中的“二女”是女性人牲,用于祭祀器主祖妣。 曹锦炎《越王得居戈考释》(《古文字研究》二十五辑)考释了绍兴越文化博物馆及澳门收藏的两件越王铜戈之铭文,认为澳门藏戈铭文中的“得居”即越王句践之父“允常”字,指出戈铭为研究越、徐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王辉、萧春源:《珍秦斋藏王二十三年秦戈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认为该戈铭中“王二十三年”是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家丞”为魏冉封邑陶之丞,即此戈的监造者,并结合其他几件秦兵讨论了魏冉五任相邦、昭襄王时的秦戈形制及战国晚期秦国工官制度等问题。 相关论文还有江林昌《新出公盨铭与夏禹问题》(《2004论文集》)等。 24 (八)其他。 据《金文字库和输入法研制成功》(《考古与文物》3期),陕西考古研究所吴镇锋主持研制成功金文字库和输入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金文隶定字和图形字不能输入文档的难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电脑 电脑的屏幕是由小的荧光点组成的,这些荧光点是闪烁的,要想看清楚就需要我们眼睛不断地调节。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眼睛要去适应它就容易产生疲劳。在打字的时候,眼睛要不断在文稿、屏幕、键盘之间变换,眼睛的焦点和距离不断地调节,也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PSP、手机 即使是在摇晃的公交车上、拥挤的地铁上、甚至在电梯里,潮人们都不忘玩弄手中的PSP、iPod或是MP4,玩游戏、看电影,加上习惯紧盯着手机狂按短信,长期紧盯着窄小的屏幕,也容易让人的眼睛感到疲劳。 隐形眼镜 人的角膜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呼吸,现在,上面盖了一层“轻纱”,摄取的氧气便少了。而且,隐形眼镜毕竟是放置在角膜上的异物,眼睛的每一次眨动,都会使隐形眼镜与眼球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所以,长时间或连续佩戴隐形眼镜,都会使角膜处于持续的缺氧状态,引起角膜上皮水肿、糜烂。如果有细菌或病毒存在,就可能导致角膜炎,甚至形成角膜溃疡。 长时间驾车 眼睛死盯前方,精神高度紧张,这是每天早晚高峰驾车族的体会。加上高架桥、进出隧道等兜兜转转正好能让眼睛饱受强光各个角度的考验。虽然够不上疲劳驾驶,但是眼睛已经非常疲劳。 精神压力 因情绪不良、压力过大、免疫平衡被打破以及用眼强度过大,都会直接影响眼睛的正常运行。这是因为,当人体出现紧张、焦虑和压抑等不良情绪时,脑垂体、肾上腺激素分泌就会相对减少,使得双眼视觉传导和视觉信息加工功能均处于低水平状态,会直接导致晶体及眼部肌肉收缩和舒张步骤不协调。编辑本段防范方法生活行为 1、光线充足 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字体看不清楚,就会越看越近视)。 2、反光要避免 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3、 阅读时间勿太长 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每一小时左右休息片刻为佳。 4、坐姿要端正 不可弯腰驼背,靠得很近或趴着做功课,这样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而引起疲劳,进而造成成近视。 5、看书距离应适中 书本与眼睛之间的标准距离以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身体相适应,不可勉强将就。 6、看电视距离勿太近 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至八倍的距离,每一小时应休息片刻为宜。 7、睡眠不可少,作息有规律 睡眠不足身体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8、多做户外运动 经常眺望远处放松眼肌,防止近视,与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9、营养摄取应均衡 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菜、麦片、酵母)之摄取。[1] 10.多做眼保健操 有时间在家里多做眼保健操,这样使眼睛不起就不疲倦。 七大注意 1、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电脑操作者不宜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内就餐,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电脑键盘接触者较多,工作完毕应洗手以防传染病。 2、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应经常保持脸部和手的皮肤清洁,因为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如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易发生难看的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影响美容与身心健康。 3、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全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饮些茶,因陋就简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与拮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对人体造知功能以及遗传基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注意正确的姿势:操作时坐资应正确舒适。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 33 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5、注意工作环境: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最好用湿布或温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处理,合理调节风量,变换新鲜空气。如果是在家中进行电脑操作,也应尽量参照心个条悠扬,并使用防护屏,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子辐身对人体的危害。 6、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散散步,做做广播操,进行积极的休息,或者在室内做眼睛保健操和活动头部(很多人抱怨颈椎疼,活动头部会有帮助)。 7、注意保护视力:欲保护好视力,除了定时休息、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之外,最好注意远眺,经常做眼睛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1] 使用电脑须知 多眨眼远眺比点眼药水管用 一,不要将电脑摆在窗边,避免光源从头顶上方照射造成反光,造成电脑屏幕不清晰。 二,电脑屏幕顶端高度要略低于眼睛的视平线,摆放最理想的位置是电脑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 三,电脑屏幕和眼睛距离60厘米为宜。 四,经常眨眼睛,以增加泪水分泌,达到滋润眼睛功效。 凝望电脑屏幕每隔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如果可闭起眼睛、远眺等都能达到完全休息。 同样,眼睛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每天的上午、下午,多眨眨眼,望望远处,不断地让晶体有舒张和收缩的运动。或做眼保健操。把双手搓热放置眼球上有活血功能。 五,如果平时眼睛很容易干涩,可以补充人工泪液。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般单瓶包装大多含有防腐剂,最好一天使用不要超过三次。 六,注意光线刺激。很多白领喜欢夜间玩游戏,为不影响他人而往往需要关掉灯光,电脑屏幕光线直接刺激眼球,对眼睛伤害很大。 简易方法 将棉花蘸满爽肤水或以冰冻甘菊茶包敷眼十分钟,能舒缓眼睛疲惫,且具有收紧消减眼袋作用,回复双眼神采。[2] 办公室的饮茶,可以适量饮用一些菊花茶、枸杞茶、绿茶、决明子茶等。[3] 保护方法 眼珠运动法 头向上下左右旋转时,眼珠也跟着一起移动。 眨眼法 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畅通。眼睛轻微疲劳时,只要做2~3次眨眼运动即可。 热冷敷交替法 一条毛巾浸比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五分钟,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钟。 眼睛体操 中指指向眼窝和鼻梁间,手掌盖脸来回摩擦五分钟。然后脖子各项左右慢慢移动,接着闭上双眼,握拳轻敲后颈部十下。 看远看近法 看远方三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4] 关于佩戴隐形眼镜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的: 1.感冒时。因感冒时手上往往带有大量病毒,在取戴眼镜时病毒易进入眼中。此外,许多抗感冒、止咳和止痛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泪液分泌量减少会使隐形眼镜过于干燥、透明度降低,进而影响视力。 2.月经期。因女性在行经期间及月经将到的前几天,眼压常常比平时增高,眼球四周也较易充血,尤其是有痛经症的妇女,这时如果戴隐形眼镜,会对眼球产生不良影响。 3.孕期。因孕期妇女激素分泌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体内含水量也发生了变化,眼皮有些肿胀,眼角膜变厚,特别是怀孕后的3个月,变厚更为明显,会与正常时选配的隐形眼镜不相吻合,而引起眼睛不适。 4.免疫力下降时。因此时眼睛局部抵抗力下降,泪液分泌减少,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使细菌的代谢产物沉积在角膜与镜片之间,造成隐形眼镜透氧性降低,角膜正常的代谢受到干扰,从而引起细菌性角膜溃疡。 5.佩戴彩色隐形眼镜也要谨慎。因为 34 彩片内部有很多颜色,使光线并不是正常地传递到眼睛,加上特殊的镜片结构,比普通隐形眼镜更加不透气,对眼睛危害更大。[3] 常用电脑度数可稍配浅点 有些人往往因为有一只眼睛视力比较好,因此不愿配眼镜。但这样就相当于人一只脚穿高跟鞋一只脚穿平底鞋,是非常不利的,也容易拖累视力较好的眼睛。 当人长期操作电脑的时候,特别是要在屏幕前工作4、5个小时的时候,建议你应该配一个浅度数的眼镜。这样可以少用调节,使视疲劳情况减低。[3] 保湿眼膜 建议每周敷一次保湿眼膜,可滋润眼周皮肤。 每周做一次眼部按摩有助舒缓双眼疲劳,排去眼周的毒素及多余水分。[2] 药物 维生素A、B1、B2、C以及蛋白质都是有益眼睛健康的。不妨多吃鸡蛋、豆类、黄绿色蔬菜、牛奶等含以上营养的食物。[2]编辑本段有关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不是人人能做 每到升学考试时,到医院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年轻人就非常多。一些人甚至认为,视力差了没有关系,反正今后可以做手术。但是如果不好好爱惜自己的眼睛,你可能连做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分子激光矫治等角膜屈光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一般来说,近视在100-1500度,但患者一定不能低于18岁,并且近视应相对稳定两年以上,每年的变化最好小于50度。而伴有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的人不能做准分子激光手术,临床上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主要有3类: 1、圆锥角膜、青光眼、重症干眼及眼部活动性炎症;2、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3、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编辑本段调整电脑保护视力 设置方法:打开控制面板中的"显示" 选择外观(appearance),高级(advanced),然后在项目(items)那栏选窗口(windows),再点颜色(color),其它(others),然后把Hue(色调)设为85,Sat(饱和度)设为90,Lum(亮度)设为205。 然后单击 添加到自定义颜色(Add to custom colors),按"确定"...一直OK。 把窗口设成绿色之后,再来把IE的网页背景也变成养眼的绿色吧:打开IE,点击工具(TOOLS),点INTERNET选项(INTERNET OPTIONS),点右下角的 辅助功能(Assessibility),然后勾选 不使用网页中指定的颜色(ignore colors specified onweb pages),然后点"确定"退出。 现在屏幕已经变成淡淡的绿色了。这个颜色会比白色柔和许多,刚开始可能还有些不适应,但确实对眼睛有好处 绿色护眼效果 编辑本段改善饮食保护视力 (一)少食甜食:甜食消化后,在血液中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物质,后者中和血液中的钙镁离子,造成血钙下降。缺钙会影响巩膜功能,使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伸长,最终导致近视。 (二)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品:缺乏VB2时,眼睛怕光、流泪、发痒,有烧灼感,导致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形成近视。富含VB2的食品为:动物心脏和肝脏、瘦肉、蛋、乳、多种绿叶蔬菜和酵母等。 (三)多食含铬食品: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中缺铬密切相关。铬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缺铬时,胰岛素功能明显降低,从而血糖升高,导致血液渗透压改变,随之晶状和眼房水的渗透压也改变。当房水渗透压低于晶状体渗透压时,房水就进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变凸,增大屈光度,映像模糊,即造成近视眼。含铬食品:多种豆类、海产品、肝、瘦肉等。 (四)忌食烟酒:长期吸烟者会发生“烟草中毒性弱视”。开始双眼不适,随之视力减退,辨色不清,严重者导致视神经炎或失明。现代研究证实,因烟草中的氰化物积存于体内,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生慢性中毒,引起全身反应,眼睛受害最为明显。 酒中乙醇可造成眼球结膜充血,长期作用可引起局组织营养缺乏。大量饮酒会消耗过的VB类,导致角膜结膜干燥,视神经炎和晶状体混浊。 (五)中医疗法:中医认为,近视主要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经常食用补肝肾、益气血的食品,如动物肝、肾、眼、鱼类及龙眼、葡萄、桑椹、芝麻、胡桃及中药决明子、枸杞等,对防治近视眼有一定的效果。如:龙眼杞枣蒸仔 35 鸡、芝麻胡桃乳蜜饮、牡蛎蘑菇紫菜汤和豆仁粳米八宝粥等。编辑本段光污染成为视力新杀手 近年,医学界指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受到光污染的视觉环境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 视环境中的光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一样都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视环境中的光污染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室外视环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墙;二是室内视环境污染,如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三是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簿纸张、某些工业产品等。目前,很少有人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系数为82%,88%,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严重危害到了青少年视力健康。编辑本段创造微光量子视环境,实现有效护眼 现有的近视防控手段,以缓解视疲劳为主,缺乏对光污染恶劣的视觉的重视。视疲劳是在用眼过程中产生的,与视觉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采取科学健康的方法改善光污染对眼睛的影响,是缓解视疲劳、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有效方法。 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人眼内的视锥体细胞有自身间歇性的休眠规律,在光污染恶劣的视觉环境里,视锥体细胞的疲劳度加重,正常的休眠规律遭到破坏致使紊乱。非正常休眠的视锥体细胞将会加速视疲劳的产生、眼球睫状体的调节功能降低并持续恶化,因此引发近视、散光等眼疾病。 进行近视防控,康亮美微光量子护眼仪在30-60CM的读写范围内通过微光量子复合激发层创造健康用眼的微光量子视环境,主动护眼,有效改善日常用眼中光污染恶劣的视觉环境,能够有效激活非正常休眠的视锥体细胞,使之恢复正常的休眠规律,在源头上缓解视疲劳,促进眼球睫状体的调节功能,预防和控制近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36
本文档为【2dsdhtr004年甲骨文金文研究概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9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