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础心理学PPT演示文稿

基础心理学PPT演示文稿

举报
开通vip

基础心理学PPT演示文稿基础心理学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井维华电话4981246E-mail:weihuaj@126.com基础心理学知识概览▲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方法)▲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倾向性、特征)★第一节绪论绪论是本章的总论,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简史(诞生、各学派...

基础心理学PPT演示文稿
基础心理学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井维华电话4981246E-mail:weihuaj@126.com基础心理学知识概览▲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倾向性、特征)★第一节绪论绪论是本章的总论,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简史(诞生、各学派、当代发展)原则和方法(客观、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观察、调查、个案、试验法)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即:人格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动物心理的发展经过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的萌芽阶段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反映不是照相式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现象既啊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艾密浩斯语:“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在心理学界大家公认的心理学独立,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历史也才不过一百多年。心理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代医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二、学派的分争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冯特(德国)、铁钦纳(美国,冯特的学生)基本观点: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用内省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美国)、杜威(美国)基本观点:反对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认为心理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机能,它是一种不可分解的“意识流”。3.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美国)基本观点:主张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只关注S–R,被人们戏称为无脑心理学。▲早期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4.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托尔曼(美国)、斯金纳(美国)基本观点:改造老行为主义,提出S–O–R;提出强化理论,R=f(S)即行为反应(R)乃通过强化(S)而得来。新行为主义者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借助于受刺激的有机体的内部因素,克服了这个公式的缺点,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中介变量是同可以观察到的周围事件和行为表现相关联的,而且可以根据这些事件和表现推断出来。指出中介变量是与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亦称因变量)相关联,它中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并可用下列公式说明行为变量与实验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R=f(S、P、H、T、A)。  式中R代表行为变量;S代表环境刺激,P代表生理内驱力,H代表遗传,T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A代表年龄,总称实验变量。▲在S(刺激)和R(反应)之间的O(有机体)内部发生了什么。5.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又称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德国)基本观点: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用整体观点研究心理现象,认为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促使人们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对象)的动力或张力,此即格式塔(Gestalt,相当于英文Whole)。6.精神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心理学(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德国)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Libido,力比多);提出潜意识概念,并用以解释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与变化。举例说明超我自我本我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结构人格结构SuperegoEgoId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人本主义心理学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第二势力乃精神分析);它既反对第一势力把人等同于动物,又反对第二势力视人为病态的社会动物,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人为本,研究健康的人、具有尊严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代表人物为罗杰斯、马斯洛。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当今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3.生理心理学可以说,达目前为止,人的大脑仍然是一个“黑箱”,还有无数的秘密尚未解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在这方面大显身手。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1.科学的手段;2.科学的态度(二)辩证发展原则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研究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待心理研究(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理论的任务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2.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二)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提问,通过对其回答内容的分析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1.访谈调查法2.问卷调查法(三)个案法1.定义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包括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评价等等。2.应该慎重对待个案法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四)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2.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果关系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单位。神经元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信息)——将作为刺激的物理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生物电能(神经冲动)传递信息——沿着神经纤维传递神经冲动:感觉器官感觉中枢或运动中枢效应器)整合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3.神经元的分类⑴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⑵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⑶中间神经元(即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附图】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脊髓大脑(端脑)脑干延脑中脑桥脑间脑丘脑底丘脑小脑顶叶额叶颞叶枕叶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听觉区视觉区上丘脑下丘脑保持身体平衡除嗅觉外的感觉参与嗅觉、激素调节调节内脏活动调节肌张力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单侧化与优势半球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称为单侧化,某方面功能占优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2、大脑左半球言语及与之相关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的优势半球。▲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而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各腺体之间相互支配,共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分泌系统二、垂体腺与肾上腺1、垂体腺构成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垂体腺=垂体前叶+垂体后叶功能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的分泌。2、肾上腺构成肾上腺位于肾状的上部。肾上腺=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功能⑴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⑵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是刺激交感神经,可增高血压、加速心跳、使胃肠肌肉放松、瞳孔放大等。肾上腺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3、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其功能是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甲状腺分泌功能亢进可致甲亢征;儿童期分泌不足可致其发育受严重影响,可致呆小症。#而那些身材异常矮小的侏儒(一般身高在1.2米以下的成人就是患了侏儒症)大多数是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造成的。4、性腺性腺控制性激素的分泌,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兴奋与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兴奋是指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关系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应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和反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反射环)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会的先天性反射,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后天性反射。A、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模型;B、多级条件反射系统模型(经典条件反射的延伸);C、婴儿与妈妈条件反射形成模型;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1904—1990)和他的鼠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由现实、具体的刺激作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为人与动物共有。如灯光、铃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独有的。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有时会受到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如突然出现的强烈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灯光条件反射停止反应;超限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会被抑制;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例如40瓦的灯光形成条件反射后,其他的灯光如80瓦也能引起反应。但是如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物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二)扩散和集中扩散和集中是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在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扩散:某处神经细胞兴奋→周围神经细胞兴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集中: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不同刺激,形成分化,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和抑制的强度过大或过小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三)相互诱导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正诱导:即在抑制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者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兴奋过程;负诱导:即在兴奋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抑制过程;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诱导(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当皮层某一部位的抑制会使其后在这一部位出现兴奋加强的话,就是继时性诱导了。(四)动力定型定义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作动力定型。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造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作用⑴积极作用:有利于动作或活动的顺畅完成;⑵消极作用:习惯的惰性,陋习改变的艰难。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们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活动维持下去了巴甫洛夫还认为,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例如,一个人有每天睡午觉的习惯,某天因为家里来客人了,没睡成午觉,他整个下午就会觉得不舒服,不愉快。第三节认知过程第一单元感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分类按刺激来源分为外部感觉(刺激来自机体之外)。内部感觉(刺激来自机体内部)。按感觉通道或分析器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关系:感受性用感觉阈限大小来量度,二者成反比关系。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感受阈限可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作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做差别差别阈限;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K——常数I——刺激强度Δ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费希纳定律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加以改进,提出新的公式,后人称之为韦伯–费希纳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所谓的心理物理学S——心理量K——一个常数R——物理量S和R的关系是对数关系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第三单元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什么叫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类型与特点⑴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现象,只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作用。⑵在各种感觉适应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二、感觉后象定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分类⑴正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⑵负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三、感觉对比定义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类型⑴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对比叫同时对比。(红花与绿叶)⑵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苦甜对比、冷热对比)⑶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例如:暖色(红颜色)与冷色(看到蓝色会觉得凉);黑色使人产生压抑感等。第四单元各种感觉一、视觉1.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光波短于380nm者为紫外线,长于780nm为红外线。2.视觉器官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其中锥体细胞分布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园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而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不能辨别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敏感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在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3.颜色视觉: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用三棱镜从太阳光中分出来的彩虹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它们是最纯的颜色,饱和度为百分之百。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亮了,且具有互补性;而颜料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如红光/黄光和蓝绿色光(与红光互补)/蓝光(与黄光互补)混合得到的均是灰;而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得到的是绿而不是灰。红光和黄光不是互补色,混合后得到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颜色橙色;而红颜料和黄颜料混合得到的是橘红色而不是橙色。4、色觉异常:A、色弱:能分辨颜色,但感受性差,只有波长差别较大时才能区分。B、部分色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红绿色盲看不出红绿,但能分清黄和蓝,看红绿颜色时看见的是不同明度的灰。后者反之。C、全色盲:什么颜色都看不出,只能看到不同明度的灰。就象视觉正常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色觉异常的人自己不知晓,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虽然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说出物体的颜色,但他看到的是物体的明度,而不是颜色。自儿童期他们就向成人学会了称呼物体的颜色(经验补偿),非常自然,自己和别人都很难发现。检查色盲的工具,都是让颜色的色调不同,而颜色的明度完全一样。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来辩颜色的,明度相同但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很难分辨了。色觉异常大都是遗传。遗传途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二、听觉16—20000HZ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的刺激。其中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三、嗅觉四、皮肤感觉五、平衡觉六、运动觉七、内脏感觉八、痛觉一、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第五单元知觉第六单元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理节律三、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四、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叫错觉。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二、记忆的种类(按记忆对象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三、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提取知识经验,又称再现)和再认(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感)一、记忆的定义把感知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叫记忆。(一)形象记忆 把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看到大街上跑的汽车,就会对汽车的形状有记忆;(二)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三)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就是把概念、公式和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数学公式、物理定理的记忆。  (四)情绪记忆  把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和好朋友外出游玩时的高兴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  (五)运动记忆把做过的运动或者是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游泳、骑自行车的动作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这四种记忆形式不是单独存在的,也是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记忆的种类四、遗忘及其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艾宾浩斯对遗忘的研究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第二单元表象一、什么是表象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作表象。二、表象的特征及作用表象的特性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概括性;其直观性像知觉,而其概括性又具备某些思维的特性。表象的作用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表象还是思维的感性依托,它给形象思维即想象提供了素材。表象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1、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仅能保持1至几秒钟的记忆。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72,即5~9个项目.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一单元思维一、思维的定义及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的最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二、思维的智力操作的基本形式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根据思维的形态或方式划分⑴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撑。如儿童垒积木;⑵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撑。如画家作画;⑶抽象思维:用词进行推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抽象思维以词作为中介反映事实,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二、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⑴辐合思维: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进行的思维。如利用固定的公式解题目。又称求同思维。⑵发散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如一问题有多解答时。该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又称求异思维。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⑴再造性思维: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决练习题和作业题。⑵创造性思维:用独创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第三单元、感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与概念的形成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以词来标记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含的范围。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一)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即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促进):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摩托车;负迁移(干扰):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三轮车;2.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如:水壶盖被蒸气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后,发明了锯子;3.定势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三)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尝试,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把东西放抽屉了,但不知是哪一个,于是把所有的抽屉都翻找一遍;启发法: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如解答问题的快速排除法。第四单元、语言和言语一、语言和言语语言的概念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又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如:汉语。言语的概念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内部言语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口头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腹稿)二、言语活动的形式第五单元想象一、想象的定义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无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幻觉再造想象有意想象:有目的的想象创造想象理想(积极的幻想)幻想空想(消极的幻想)第六节意识和注意第一单元意识一、意识概述1.意识定义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作用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综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二、潜意识(无意识)指在当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但它却保持在记忆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它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2、梦第二单元注意一、什么是注意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志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注意的性质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二、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如“哐的一声门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如上课认真听讲等。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学自行车时的认真(有意注意)到学会了后的轻松自在地骑。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个。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多种对象,同时从事多项活动。第七节需要和动机第一单元需要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二、需要的种类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需要的层次1.美国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第二单元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什么是动机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推动行为产生并指向目标的动力或驱力。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动机与效果二、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定势为无意识动机,如:121314A13C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第八节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外界事物与主要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3.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2.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3.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关;具情境性、短暂性;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感情的外在表现情感与社会需要有关;持久、稳定的、内在的;侧重于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感情的内容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的调动可以使人进行搏斗,也可以呼救。动机功能可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如沙漠缺水,使血液变浓,引起了有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信号功能表情的交流比言语的交流要早、要真实。第二单元情绪理论一、情绪的外周理论1.基本情况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兰格理论。2、基本观点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与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个体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知觉。哭了才愁闷,打了才生气。兰格则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导致情绪的产生。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1、基本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的主要神经中枢是丘脑。美国心理学家坎农针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1)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2)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中发生,因此,根据生理变化难以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3)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4)用药物人为地引起与某种情绪有联系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真正的情绪体验。根据这些事实,坎农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于本世纪20至3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2、理论模型与解释模型的含义: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大脑皮层丘脑内脏骨骼肌感受器212理论模型43三、情绪的认知理论1、基本情况美国沙赫特提出理论,并与辛格1962年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实验来进行验证。2、基本观点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以及主体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生理变化个体对刺激的认知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1、基本情况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此种理论。2、基本观点他们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他们直接把情绪看作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多,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他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情感和维度与两极性1、维度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指对其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对其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种特征(几种维度)的变量。2、两极性指情绪、情感的每一种特征(维度)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此谓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二、情绪、情感的维度1、动力性——增力与减力: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是积极和增力的,反之;2、激动度——激动与平静3、强度——强与弱4、紧张度——紧张与轻松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复合而成。如:愤怒+厌恶+轻蔑=敌意二、心境、激情、应激心境即心情,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状况下所表现出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三、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2、美感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艺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喜悦。理智感不仅产生于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积极作用。第五单元意志一、意志与意志行为1、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2、意志行为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1、准备阶段与动机斗争准备阶段⑴确定目标⑵选择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动机斗争(动机冲突)⑴双趋式冲突⑵双避式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2、执行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阶段既想学英语,又想学法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货币贬值存钱会有损失;花钱买东西有时这些东西对自己又价值不大想吃糖又怕胖两种工作,一种社会地位高但待遇低,另一种待遇高但社会地位低三、意志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不随波逐流2、意志的果断性机不可失3、意志的坚韧性不前功尽弃4、意志的自制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sr第九节能力与人格第一单元人格概述一、人格的定义人格即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二、人格的特征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特性;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个有机整体;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功能性: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观念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三、人格结构人格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第二单元能力一、能力概述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心理特征。2.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关系⑴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⑶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会促进能力的发展。3.能力的分类⑴按能力发展水平高低分为——能力、才能、天才。⑵按能力的构造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⑶按能力所涉及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⑷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二、能力结构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38)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因素,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G因素和S因素相互联系,其中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类智力的个别差异既表现在一般因素上,也表现在特殊因素上。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定的。有的人在一般因素方面的智力较高,而特殊因素方面的智力也较高,像有的学生知识学科成就高,才艺学科成就也高的情形就是如此;也有的人在一般因素力面的智力不高,但在特殊因素方面的智力却很高;不过,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是人类智力的基础。先有一般因素,后才有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方面智力太低的人,不会有太高的特殊智力。又因为—般因素的智力表现在生活活动的多方面,故而—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多属—般因素方面的智力。2.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Thurstone,1938)美国心理测量学家塞斯顿(LouisLThru‘stone,1887—1955)不同意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观点,他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认为智力内涵中并无所谓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之分,而是一些基本心理能力(primarymentaltheory)的组合‘因此’塞斯顿的智力理论被称为群因论(group-factor-theory),认为,智力是由:(1)语文理解(verbalcomprehension,简称V),属理解语文涵义的能力;(2)语词流畅(wordfluency,简称W),屑语言迅速反应的能力;(3)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速正确计算的能力;(4)空间关系(space,简称S),属方位辨别及空间关系判断的能力;(5)联想记忆(associativememory,简称M),属将两个事件相互联结的机械式记忆能力;(6)知觉速度(perceptualspeed’简称n,属凭知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7)一般推理(generalreasoning简称R),属根据经验做出归纳推理的能力。塞斯顿根据他发现的七种基本能力所编制的智力测验,称为基本心能测验(PrimaryMentalAbilitiesTest,简称PMAT),用于测验计算、词的流畅、言语意义、推理、记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七种基本心理能力(即七种因素)构成,这七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个体独特的智力结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由操作方式、操作内容、操作产品为长、宽、高构成的立体结构。在思维内容的维度上,包括五类:(1)视觉(讯息);(2)听觉(讯息);(3)符号(讯息);(4)语意(讯息);(5)行动(讯息))。在思维运作的维度上,包括六类不同的思维运作方式:(1)认知(cognition);(2)记忆收录(memory rcording);(3)记忆保存(memoryretention);(4)扩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5)聚敛思维(convergentthinking);(6)评价(evaluation)。在思维产物的维度上,包括六类思维结果:(1)单元,指思维结果是可以采用单位算的(如多少单宇);(2)类别);(3)关系;(4)系统,指经思维后了解到复杂事物的系统结构(如自来水从何处来);(5)转换,指经思维后能将某种事物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如将水加热转换蒸汽);(6)涵义’指经思维后能从现实事物的表象得到启示并用做预测未来的依据。立方体的三个维度,代表构成智力的三大类要素,每大类要素又各自包括多种次级要素。这样,在整个立体式智力结构中,在理论上就可按三大要素的乘积得出180种不同的能力;即:5(不同内容)x6(不同运作方式)x6(不同思维产物)=180。换言之,吉尔福德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180种不同的能力结构而成的。由此可见,人类智力的复杂性。3.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关于智力测量智力的分布问题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2、能力类型的差异:如有人善说,有人善写3、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第二单元人格二、气质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2、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提出,可根据体型来划分气质类型血型说日本人古川竹二提出,可根据血型来划分气质类型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认为,可根据内分泌腺来划分气质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⑴两个基本过程——兴奋、抑制⑵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3、气质的特性⑴感受性和耐受型⑵反应的敏捷性⑶情绪的兴奋性⑷指向性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⑴胆汁质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⑵多血质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⑶粘液质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⑷抑郁质神经过程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三、如何看待气质类型⑴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⑵气质无好坏之分⑶气质虽影响工作效率,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⑷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⑸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第四单元性格一、性格的定义性格是个体形成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二、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静态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如爱国与不关心集体等;性格的意志特征:如坚忍不拔与鼠目寸光;性格的情绪特征:如情趣稳定与喜怒无常;性格的理智特征:如善于独立思考与人云亦云。2.性格的动态特征第五单元人格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2、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3、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4、卡特尔人格质特质理论(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5、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6、科斯塔和麦克雷的“大五”人格或“五因素人格”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构成,这对于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形态、个体道德人格和人类社会道德的演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揭示社会道德问题和推进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二、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据此,可以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的流向把人划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类,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活跃,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经常内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八种人格类型:荣格将内-外向两种心理倾向结合心理活动的四种功能——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把人格分为8种类型:(1)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规律,不感情用事。(2)外向感情型: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来衡量事物。(3)外向感觉型:从具体事物出发,凭感觉衡量事物。(4)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容易悲观。(5)内向思维型:不关心外部价值,独断,偏执、感情冷淡,易被人误解。(6)内向感情型:情绪稳定,不露声色。(7)内向感觉型:不能深入事物内部,只凭自己的内在感觉。(8)内向直觉型:脱离外部事物,好幻想。三、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把人的特质分为两种:共同特质个别特质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有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16PF)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表现的程度上有差异。用16PF人格量表所确定的人格特征,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表面特质是通过根源特质派生出来的;一种根源特质可影响多种表面特质。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人格有两个维度: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4.科斯塔和麦克雷的“大五”人格或“五因素人格”塔佩斯等(Tupes&Christal,1961)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bigfivefactorsmodd)。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正向)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正向)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正向)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正向)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正向)   1989年麦克雷和可斯塔(McCrae&Costa)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祝大家愉快、幸福谢谢!
本文档为【基础心理学PPT演示文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笑一笑就好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85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2-02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