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

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 ——以厦门市围填海工程为例 费帅帅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学号:150142009008,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围填海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本文先从国内外围填海工程历史与现状的分析中,得到围填海工程的利与弊。进而以厦门市围填海工程为例,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围填海工程的利与弊做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厦门市围填海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0引言 作为...

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
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 ——以厦门市围填海工程为例 费帅帅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学号:150142009008,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围填海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本文先从国内外围填海工程历史与现状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中,得到围填海工程的利与弊。进而以厦门市围填海工程为例,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围填海工程的利与弊做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厦门市围填海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0引言 作为地球表面陆域与海域区位优势的集合体,海岸带地区具有重要的地质、生态和生物特点,该地区的高生产力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之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的增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面对高人口密度港湾地区日益严峻的“土地赤字”问题,填海造地成为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填海造地是人类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类向海洋寻求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海洋开发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海岸工程。围海指通过筑堤或其他手段,以全部或部分闭合形式围割海域进行海洋开发活动的用海方式,其部分地改变了海域自然属性;填海是指筑堤围割海域填成土地,并进行有效岸线的用海方式,从根本上改变 【1】了海域的自然属性。 围填海工程为沿海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城市工业、港口、交通和居住等用地,有效的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用地不足的矛盾,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与其他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的 【2】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基于以上分析,对围填海工程带来的利与弊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关政策,对合理规划利用海域资源,对实现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围填海工程的历史与现状 围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围填海工程来缓解这种人口与土地资源间的矛盾,围填海工程发达的国家有日本、荷兰、韩国等。以荷兰为例,荷兰位于西欧北部,全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荷兰成为围填海工程最先进的国家,围填海造地在荷兰有着近800年的历史,全国约有20%的土地是通过围填海得来。近20年来,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不断加强,对海洋空间的多用途 【3】性日益重视,发达国家对海洋空间资源的管理日益加强,围填海活动受到严格的控制。 我国围海始于汉代,唐、宋时期,江浙沿海区域围填海规模逐年扩大。建国以来,我国围填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曾先后经历三次大的围填海高潮。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 【4】快速持续增长,我国正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围填海热潮。目前,由于填海50公顷以下由各省审批,因此我国围填海的具体面积的准确数据较难掌握,拒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已实施和计划围填海的面积平均每年约1000平方公里。我国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发展趋 势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1)围填海造地的规模和面积大幅度增加,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围填海造地的大项目、大工程不断增加,项目和工程的投资巨大;(3)围填海工程的管理缺乏海洋生态系统科学的支撑(4)围填海工程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分析 围填海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填海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而围填海的弊端则主要体现在其生态环境效应,即对海域环境的影响。累积性负面影响更集中表现在对资源的影响上,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破坏反过来阻碍或减缓社会经济 【5】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 2.1社会效益 (1)增加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 围填海造地提供了大量优质土地,增加了农业种植用地、海淡水产养殖用地,提供了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扩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2)减轻人口压力,增加就业机会 沿海地区往往人口密集,围填海造地后有益于人口疏散,同时围填海造地有力的促进了各经济部门的发展,这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多。 (3)增强了抗击海洋灾害的能力 沿海许多地区都是海洋自然灾害的频发地,海岸经常会受到台风、海啸、海流的袭击、侵蚀和冲刷。而围填海造地通过围垦工程和岸线整治,改善了局部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避免或缓解了海蚀作用,对海岸带及海岸工程、浅海域生态和沿海人民的生民财产起到保护作用,有效的防御了风暴潮的袭击。 (4)开发新的生态旅游观光点与休闲场所 滨海城市在规划围填海造出的土地资源时都会考虑沿海旅游业的发展。滨海旅游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出海洋海岸空间建设城市景观,既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的好地方,也为外地游客增加旅游的好场所,也有利于展示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2.2经济效益 (1)围填海造地有利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围填海工程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滨海滩涂开发和填海造地工程,加大滩涂开发整理的投入,实施配套建设,快速促进土地升值。开发滩涂的投资者,可以以相当低的代价拿到围垦的土地,低成本获得的新增土地可以低价转让给外来投资者,在招商引资中掌握更多的竞争优势。 (2)围填海造地扩大了港口规模,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在自然深水岸线日渐紧缺,海运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围填海造地成为扩大港口规模的重要途径。 (3)围填海造地促进了临港(海)工业的发展 围填海满足了临海工业对土地的需求,且土地成本较低,从而有效的临海促进工业的发展。 2.3生态环境效应 围填海工程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域水动力条件总体变差。由于水域被围填或隔断,流速明显减少,形成湾内的淤积积区; 【6】(2)引起纳潮量的减少,水环境容量下降。使水体污染负荷加重,污染物扩散净化能力减弱,加快污染物在海底积聚,导致水质质量下降; (3)对生物生态的影响。填海造地活动直接永久性占用了海域,缩小了物种的栖息环境,改变了流场流态或沉积环境,使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4)对滩涂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影响。部分围填海工程破坏了海岸的地形地貌,改变 【7】了海域的自然属性,破坏了滨海旅游资源。 3实例分析——以厦门市围填海工程为例 3.1研究区域概况 3.1.1 2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海口,总面积为1565.09,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km 户。厦门拥有为数众多的大港湾,如西海域、同安湾、杏林湾等,它们是厦门建港立市的重要依托。厦门是我国典型的开展大规模围填海工程的区域之一(见图1)。 图1 厦门湾围填海区域 3.1.2厦门市围填海工程的时间分布特征 2hm1993—2007年总填海面积为3672,其中1973—1993年、1993—2001年和2001—2007年三个阶段的填海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15%、37%和48%。三个时段的填海造地 2hm面积曾上升趋势,特别是2001—2007年的填海面积高达1748,接近这34年间围填海总面积的一半。围填海规模逐渐扩大,年均围填海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图2) 图2 1973年以来厦门市年均围填海面积增长趋势 3.1.3厦门市围填海工程的用地类型分布特征 1973—2007年厦门市填海造地的用地类型可分为五类:1工业用地;2,耕地;3港口用地(包括码头用地和仓储用地);4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市政设施地、对外交通地以及道路广场地);5居住用地。(图3) 图3 厦门市填海造地用地类型 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公共设施用地、码头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填海造地面积的91%,而耕地比例降至9%,反映了快速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对厦门市填海造地用地类型从原来的耕地用地向公共设施用地、码头用地、居住用地 【8】的转变。 3.2厦门市围填海工程的利与弊 3.2.1社会效益 (一)增加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 5厦门市人多地少且人口增长较快,厦门市总人口从1973年的人增加到2007年6.910, 6的人。人口的增长导致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的下降,造成了对土地的重大压力和2.4310, 许多矛盾。一方面,住房、交通、公共设施等的需求迅速增加,城镇的扩展和工矿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又需要更多的土地来满足人口对粮食、住房、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厦门市通过围填海造地,有效地解决了这种压力和矛盾。1973 2—2007年,填海造地用于居住和耕地的面积为1165,占总填海面积的32%。 hm (二)减轻人口压力,增加就业机会 厦门市填海造地用地类型岛内与岛外存在较大差异。厦门市岛外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占岛外总填海面积的54%,主要为海沧的鼓励台商投资工业园区和集美的部分造地。这既有益于疏散人口,又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增强了抗击海洋灾害的能力 厦门市是海洋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和重灾区,海岸经常会受到台风、海啸、海流的袭击、侵蚀和冲刷。特别是一些湾口开阔的海湾,如刘五店,同港湾等岸线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岸线崩塌,水土流失的现象。通过围垦工程和岸线整治,有效防御了风暴潮袭击,避免或缓解了海蚀作用的影响。 (四)开发新的生态旅游观光点与休闲场所 岛内围填海新增土地中公共设施用地比例最高,达到48%,主要为高崎机场造地,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岛外则主要是在东咀港同安区部分区域和集美嘉庚广场。这些土地的使用,增加了厦门市的交通便利性,提高了城市形象。 3.2.2经济效益 (一)围填海造地有利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市的经济 811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从1973年的3.210,元增加到2007年的1.410,元,平均每年增长19.6%。厦门市通过填海造地,为其多个国民经济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区,而且为临海国内工业、港口开发、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围填海造地扩大了港口规模,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441.0410,t厦门市港口吞吐量由1973年的增长到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1210,t 226%。同时围填海造地的港口用地主要位于岛内西部和九龙江海沧区河口湾,占所有用地类型的23%。 (三)围填海造地促进了临港(海)工业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不断扩展。从1973—2007年,厦门市34年间先后填海开辟了钟宅工业开发区、海沧台商投资区等大片工业区。工业用地占所有用地类型的16%,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工业的发展。 3.2.3围填海工程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由于海水流动,单个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对海域环境的影响较分散且与明显的滞后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多个填海造地工程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累积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对海域环境有重大影响。 (一)岸线资源缩短。 厦门市海岸线长度由1973年的266km缩小到2007年的194km,缩小了27%。(见表1) 年份 1973年 1993年 2001年 2007年 266 259 234 194 海岸线长度(km) 表1 海岸线长度变化 海岸线的明显缩短,进而使海水动力系统和环境容量发生急剧变化。厦门湾纳潮量显著减少(见表2),潮流动力条件明显降低。大大减弱了海洋的环境承载力,减少了海洋环境容量。 表2 各个时期潮量变化 (二)海洋污染加剧 在海湾内进行的围填海工程,破坏了原来的潮流系统,水环境容量降低,使水体污染负荷加重,污染物扩散净化能力减弱,导致海域水质量下降。厦门湾1986—2004年海水水质有明显下降趋势,总体情况较差,多数港湾水质以劣四类为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见图4) 图4 1986—2007年厦门湾无机氮和活性磷浓度变化趋势 由于氮、磷等营养盐指标超标,进而导致厦门海域赤潮频发。从1986—2005年赤潮的发 【9】生次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见表3) 表3 厦门市历年赤潮发生次数统计 近年来由于海域环境整治效果较好,根据厦门市海域环境质量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2008年以后,厦门海域的水质情况有所好转。 (三)对生物的影响 对比填海造地前后资料发现,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急剧减少,文昌鱼、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物种也大量减少。围填海工程对文昌鱼资源锐减产生直接影响,大面积填海 【10】造地使同安湾底质从沙质变成泥质,这直接导致了文昌鱼资源的衰减。由于围海造田、滩涂养殖等人为活动,使得大片的红树林遭到破坏。(见表4). 1960 1979 2000 2004 2007 年份 2320.0 106.7 32.6 21 13.3 面积() hm 表4 厦门天然红树林的面积变化情况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生活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厦门港及邻近的河口内湾水域,一般不向外游,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地理种群。但是近年来,由于填海造地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时泥沙入海和填海造地工程污染累积效应以及工程建设中的爆破、打桩等机械噪音都会影响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繁衍,导致白海豚向其他海域迁移。20世纪60年代厦门港每年有3084 【11】只/航次中华白海豚出现,但到2006—2007年白海豚出现频率仅为2只/航次。 (四)对滩涂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影响 填海造地工程大量占据了厦门海域尤其是西海域和同安湾的滩涂和浅海资源,已成为滩 2涂和浅海资源的主要开发利用类型。1973年以来,厦门海域围填海面积3672,其中主要hm在西海域和同安湾。填海造地破坏了一些文化遗产和沿海景观。有些沿海的填海造地工程使许多沿海古迹、文化遗产和风景景观毁于一旦,如厦门东南部的“白石飞沙”和白鹭洲的“贾慧渔火”。由于围填海造地工程,海域缩小,滩涂淤积,加上污染物倾斜和海湾自净能力降 低,导致厦门部分海域的沙滩发黑,浴场水质变差。 (五)渔业资源衰退 近岸海域是许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水系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虾贝类的产卵场所和栖息环境,使渔业资源锐减。 (六)围填海工程实施不当,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如对渔民补偿和转产转业问题处置不当,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另外,厦门市还曾发生过同一海域多个围填海项目争海的情况。 4围填海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分析国内外围填海工程的现状,结合对厦门市海域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利与弊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围填海工程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2】1(做好围填海区域发展规划 在海域管理指导思想上,要深化对保护和开发的认识。对海域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围填海现状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评估,确定海岸基本功能、开发利用方向和保护的要求。(1)区域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按照区域自然特点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和政策;(2)在用海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化围填海区域的内部规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合理布局,统筹安排;(3)海洋行政部门和市政府,在项目实施前后应协调好用海与周边利益相关者的用海矛盾问题,以避免产生用海利益纠纷。 2(重视围填海造地活动对生物生态的影响 在厦门湾,应特别重视围填海造地对敏感生物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填海造地工程对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尽量减少对红树林的破坏。 3(开展海湾环境容量和污染总量控制研究 鉴于厦门湾很多海域水质无法达到要求,赤潮发生较为频繁。因此,除严格控制围填海、确保一定的环境容量以外,还必须削减污染源,才能改善海域水质。建议开展海湾环境容量和污染总量控制研究,以期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负荷。 4(进一步提高围填海项目的平面设计水平 围填海造地工程的平面设计和布局应遵循以集约、节约使用海域空间资源和环境资源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海岸地形地貌的原始性和多样性,维护天然岸线和海域资源的最 【13】佳效益。 参考文献 [1]Cicin-Sain B,Knecht R,Integrated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Concepts and practice [M].Washington,D.C: Island Press,1998 [2]胡小颖,周兴华,刘峰,彭琳,辛海英,杨凤丽,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 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0) [3]张军岩,于格,世界各国(地区)围填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国土资源,2008(8) [4]刘伟,刘柏桥,我国围填海现状、问题及调控对策[J],广州环境科学,2008,23(2): 26—30 [5]刘大海,等,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探讨[J],海岸工程,2006,25(2) [6]Costanza R,Agre R,Groot R,et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7 [7]彭本荣,洪华生,陈伟琪,等,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及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 [8]邱慧燕,厦门市填海造地进程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9 [9]蔡励勋,厦门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初探[J],福建水产,2008,6(2):75—79 [10]林学钦,厦门文昌鱼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N],厦门科技,2006,1:13—16 [11]刘文华,黄宗国,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J],海洋学报,2000,22(6) [12]张继民,浅析我国区域建设用海亟需实施战略环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 [13]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的若干意见》,北京,国家海洋局,2008
本文档为【对围填海工程利与弊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2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