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

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

举报
开通vip

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实验报告问题一、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1、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总结不全、试剂未写且浓度不标)2、反应现象的分析(没有出现理想的结果时的判定、改进的实验方案,方案的可行性)3、抑制剂、激活剂的浓度必须标明、结果判定(0.9%的NaCl是激活剂,但达到1/3饱和时就抑制唾液淀粉酶活性了)4、专业用语(淀粉水解、活性降低,不是“分解”、“杀死”)5、碘液在标准情况下,碘单质的沸点为184.35℃,熔点为113.5℃,碘在45℃左右即开始升华,到77℃时碘升华管中已充满浓密的紫色碘蒸气。碘液见光与水发生歧化反应,分解形成碘化钾...

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
实验报告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1、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总结不全、试剂未写且浓度不标)2、反应现象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没有出现理想的结果时的判定、改进的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方案的可行性)3、抑制剂、激活剂的浓度必须标明、结果判定(0.9%的NaCl是激活剂,但达到1/3饱和时就抑制唾液淀粉酶活性了)4、专业用语(淀粉水解、活性降低,不是“分解”、“杀死”)5、碘液在标准情况下,碘单质的沸点为184.35℃,熔点为113.5℃,碘在45℃左右即开始升华,到77℃时碘升华管中已充满浓密的紫色碘蒸气。碘液见光与水发生歧化反应,分解形成碘化钾和次碘酸钾。pH对酶活力的影响8.06.83.88.06.83.88.06.83.8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胃蛋白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pH值活性曲线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0℃37℃100℃0℃37℃100℃0℃37℃100℃100℃37℃0℃100℃37℃0℃100℃0℃37℃作用时间、酶的活性高低、量多少对结果的影响100℃0℃37℃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高效性3.86.88.00℃37℃100℃0.9%1%H2ONaClCuSO40.9%1%H2ONaClCuSO4Fe熟马铃生马铃空白薯糜薯糜对照6、高温对结果的影响淀粉的结构:天然的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二级结构(指多糖链的折叠方式)是一个左手螺旋,每圈螺旋含6个残基,螺距0.8nm,直径1.4nm。淀粉的螺旋结构并不十分稳定。当不与其他分子如碘相互作用时,直链淀粉很可能是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碘分子正好能嵌入螺旋中心空道,每圈可容纳一个碘分子(I2),通过朝向圈内的羟基氧(提供未共享电子对)和碘(提供空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深蓝色淀粉和碘络合物。产生特征性的蓝色需要约36个即6圈的葡萄糖残基。(见书81页)支链淀粉螺旋(约25-30个残基)中的短串碘分子比直链淀粉螺旋中的长串碘分子吸收更短波长的光,因此支链淀粉遇碘呈紫色到紫红色。7、酶实验必须控制哪些条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构象及性质,因而也必然会影响到它的催化活性。酶对温度、pH、酶浓度及某些离子浓度等变化很敏感。(1)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它的活性。一种酶表现其最高活性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最适pH值受酶的纯度、底物的种类和浓度、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环境温度等条件影响。(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酶的活性都降低。一般而言,若酶处于过高的温度环境中,会使酶活性永久地丧失;而若处于极低温度的环境中只会使酶活性受到抑制,一旦温度适宜,酶又会全部或部分地恢复其活性。(3)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反应物浓度大大高于酶浓度时,则反应速度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间成正比关系,即:V=k[E]。但若反应底物浓度较低,而且酶的浓度足够高时,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基本不变。(4)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就唾液淀粉酶而言,低浓度Cl一可以增加酶活性,高浓度的Cl一或者低浓度的Cu2+则会抑制酶的活性,而低浓度的Na+、SO42-等对酶活性没有影响。不同的酶对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效应。二、血糖的测定1、实际用量减半2、结果分析(两个样本值的比较,与健康家兔的比较80-120mg/100mL,结果偏高与氧化的关系判断错误)3、测定管颜色深浅的处理(稀释!)4、定性实验仪器型号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5、实验改进:标准曲线的制作实验过程中的问题:1、协作实验、合理分工2、损坏物品登记及处理3、移液器使用:用完后调到量程的最大值,按组放好。4、试管、试剂瓶清洗5、实验结束后:检查移液器数量、装配枪头、整理桌面及试剂,试管、三角瓶等洗净后按规格分装及白瓷盘中烘干,擦净桌面及试剂架,老师或研究生检查后才能离开。6、值日生按值日表执行,负责打扫及协助试剂的分装等工作。7、预习报告抽检:老师随机抽查并记分。8、实验报告写明姓名、班级、学号,学委按序排列后在实验结束后的第三天上交。实验五血清总脂含量测定(香草醛法)一、实验目的掌握香草醛法测定总脂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血清中的脂类,尤其是不饱和脂类与浓硫酸共热作用,经水解后生成碳正离子,试剂中的香草醛与浓磷酸的羟基作用生成芳香族的磷酸酯,由于改变了香草醛分子中的电子分配,使醛基变成活泼的羰基。此羰基即可与碳正离子起反应,生成红色的醌化合物,其强度与碳正离子成正比。红色的醌化合物碳正离子磷酸酯羰基香草醛法优点:(1)采用胆固醇(或橄榄油)作标准的测定法,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2)方法简易,常用方法。缺点:不能准确测定总脂含量。(不饱和脂类比饱和脂类呈色强。血清中饱和脂类与不饱和脂类的比例约为3:7。要测定血清的标准总脂含量最好选用称量法。)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一)实验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枪等(二)实验试剂(1)胆固醇标准液(6mg/mL)(2)香草醛显色剂(3)浓硫酸(AP)(4)浓磷酸(AP)(5)生理盐水(三)实验材料兔血清(未稀释)四、操作步骤管号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1测定管2血清——0.020.02标准液—0.02——浓硫酸1.01.01.01.0充分混合,放置沸水浴10min,使脂类水解,冷水冷却向各管中均匀加入显色剂4.0mL,用玻璃棒充分搅匀。放置20min(或者37℃保温15min)后,以空白管调零,测各管A525nm吸光值1、血清脂类的颜色反应2、计算测定管吸光度血清总脂含量=×胆固醇标准液浓度×稀释倍数标准管吸光度(mg/mL)(6mg/mL)(1)五、注意事项(1)注意浓酸使用及安全:黏稠度大,取量时吸管内试剂要尽量慢放,避免因放过快而使试剂附于管壁过多而造成误差。不要将吸硫酸的枪头放在实验台上。(2)血清中脂类含量过多时,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3)用玻璃棒搅拌时,应从下往上搅拌,以免捅破试管底部。(4)戴手套操作,待测液装入高度为比色血的2/3,严禁装满!六、思考题1.何谓总脂?测定总脂含量有何意义?2.显色后为什么要放置20min?放置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七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维生素C定量测定法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一)维生素C简介1、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白色针状结晶有酸味,可溶于水二、实验原理2、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成份,加速术后伤口愈合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预防癌症抗过敏促进钙和铁的吸收降低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形成天然的抗氧化剂天然的退烧剂3、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烯醇式己糖酸内酯,有L型和D型的两种异构体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具有酯键,应具备酯的化学性质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测定时pH值以保持在3-5为宜一般用冰醋酸或偏磷酸-醋酸溶液作介质进行测定又具有烯醇式结构,还原性强水溶液中可解离成氧化型抗坏血酸3、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二)2,6-二氯酚靛酚(DCIP)滴定法天然的抗坏血酸有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还原型抗坏血酸分子结构中有烯醇(COH=COH)存在,为一种极敏感的还原剂,它可失去两原子氢而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C12H6O2NCl2Na)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抗坏血酸,自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滴定终点鉴别:2.6―二氯靛酚钠盐易溶于水,其碱性或中性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成桃红色。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本实验A、B瓶的目的在于去除非维生素C的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利用碘酸钾做氧化剂。即在一定量的盐酸酸性试液中加碘化钾—淀粉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碘酸钾滴定。当碘酸钾滴入后即释放出游离的碘,此碘被维生素C还原,直至维生素C完全氧化后,再滴以碘酸钾液时,释放出的碘因无维生素C的作用,可使淀粉指示剂呈蓝色,即为中点,其反应如下:     KIO3+5KI+6HCl→6KCl+3H2O+3I2(三)碘滴定法(标准维生素C溶液标定方法 1毫升0.001mol/L碘酸钾溶液相当的维生素C的量为0.088mg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一)实验仪器冰箱、离心机、研钵、微量滴定管(酸性)等(二)实验试剂(1)维生素C标准溶液(2)0.10mol/L的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3)1/1000mol/L碘酸钾(4)甲醛醋酸缓冲液(5)10%(W/V)醋酸(6)2%(W/V)醋酸(7)6%碘化钾(8)1%淀粉溶液(三)实验材料新鲜猪肉四、操作步骤1、样品提取:3g猪肉匀浆后定容到50ml2、标准维生素C溶液标定(碘滴定法)吸取5ml标准维生素C溶液放入三角瓶中,加入6%KI液0.05mL及1%淀粉液5滴,用微量滴定管以0.001mol/L碘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每滴1滴即充分摇匀,滴至出现微青蓝色为止,记下碘酸钾用量V0。C0=V0*0.088/53、样品及标准维生素C的滴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三角瓶滴定)A瓶(样品提取液滴定):样品提取液10mL,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进行滴定,每滴1滴即充分摇匀,滴至出现粉红色并保持30s不退色为止,记下滴定用量V1。B瓶(样品处理液滴定):样品提取液10mL+1mL甲醛醋酸缓冲液,充分混匀后放置10min,以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进行滴定,记下滴定用量V2。C瓶(标准维生素C溶液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1mL+9mL2%醋酸缓冲液,充分混匀,以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进行滴定,记下滴定用量V3。(1mL2,6-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的维生素C的毫克数)C=C0/V34、计算每100g样品还原型(V1—V2)×C×V×100维生素C的量(mg)A式中:C——1mL2,6-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的维生素C的毫克数。V——样品提取液稀释的倍数(50ml中取10ml测量,因此为5)A——样品重量g(本实验为3g)五、注意事项(1)滴定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滴定量应在0.3~1.6mL为佳。(2)2%的草酸溶液可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1%的草酸溶液则不能,偏磷酸液有同样的功效。(3)若样品含有大量Fe2+,可使染料还原而受到影响,可改用8%乙酸溶液代替草酸制备样品提取液,此时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4)如样品浆状物泡沫很多,可滴加数滴辛醇或丁醇。(5)样品提取液制备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照射和与铜、铁器具接触,以免破坏抗坏血酸。六、思考题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有何优缺点?测定误差是否大?
本文档为【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3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希望图文
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34
分类:医学
上传时间:2022-05-11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