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刮痧课件

刮痧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刮痧课件刮痧第1页,共53页。什么是痧、刮痧?痧是指在皮肤上可见到细小如沙的特殊皮疹刮痧是指循经走穴刮拭后,沿经穴的皮肤出现多形多彩的痧点、瘀斑。红色、暗红色、紫红色和青紫色的淤血点、淤血斑和淤血疱,统称出痧。第2页,共53页。刮痧法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铜钱、瓷匙、硬币、小陶瓷酒盅、或用水牛角特制的刮痧板等物,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皮肤上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让脏腑秽浊之气经腠理通达于外,从而使周身气血得到通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方法。第3页,共53页。刮痧疗法的起源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

刮痧课件
刮痧第1页,共53页。什么是痧、刮痧?痧是指在皮肤上可见到细小如沙的特殊皮疹刮痧是指循经走穴刮拭后,沿经穴的皮肤出现多形多彩的痧点、瘀斑。红色、暗红色、紫红色和青紫色的淤血点、淤血斑和淤血疱,统称出痧。第2页,共53页。刮痧法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铜钱、瓷匙、硬币、小陶瓷酒盅、或用水牛角特制的刮痧板等物,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皮肤上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让脏腑秽浊之气经腠理通达于外,从而使周身气血得到通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方法。第3页,共53页。刮痧疗法的起源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第4页,共53页。刮痧的治疗原则四大治疗原则一、明确诊断二、辨证施治三、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补虚泻实在临床刮痧时,必须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运用望闻问切四诊配合手诊方法,确定八纲,方能决定刮痧治疗原则。第5页,共53页。刮痧的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作用特点:刮痧本身偏重于泻邪,以治疗实证为主,但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节作用,也能促进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而有补虚的效应。第6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一)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第7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二)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第8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三)舒筋通络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第9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四)信息调整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第10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五)排除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第11页,共53页。刮痧的作用(六)行气活血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第12页,共53页。刮痧能治疗哪些疾病第13页,共53页。刮痧能治疗哪些疾病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经临床经验,凡针灸、按摩、拔罐、气功可以解决的病症,用刮痧疗法更是容易办到。第14页,共53页。刮痧的禁忌症患者体型过于消瘦、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禁刮。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中风等病禁用。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第15页,共53页。刮痧的用具第16页,共53页。刮痧板的选择1.椭圆形:适宜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较丰满部位。2.方形: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线形,适宜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治疗疾病多用薄面刮拭皮肤,保健多用厚面刮试皮肤)。3.缺口形:适宜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4.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适宜于胸背部肋间隙、四肢末端部位。5.梳形:适宜于头部。第17页,共53页。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和皮肤之间夹角约45°为宜)第18页,共53页。刮痧的五度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90度进行刮痧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6—15厘米力度:力量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第19页,共53页。刮痧的方向总原则:1)一般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2)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3)刮好一部位(经络),再刮另一部位(经络)第20页,共53页。正确的刮法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单向刮拭,每处刮20次左右3-7天第21页,共53页。(一)按力量轻刮法:力量小,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适宜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以及辩证属于虚证的患者。重刮法: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宜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壮以及辩证属于实证、热证者。第22页,共53页。(二)按移动速度快刮法: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适宜于体质强壮者,主要用于刮拭背部、四肢以及辩证属于急性、外感病证的患者。慢刮法: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适宜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刮拭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及辩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第23页,共53页。(三)按刮拭方向直线刮弧线刮逆刮法旋转刮推刮法:刮拭的方向与术者站立位置方向相反第24页,共53页。(四)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按摩法梳刮法点压法按揉法角刮法边刮法将刮痧板紧贴皮肤、或隔衣,在局部反复旋转移动或往返移动,产生局部热感。用于局部麻木、发凉、隐痛部位。第25页,共53页。(五)面部常用手法平抹法:角度<15°,使用腕力单向刮拭,平滑移动,适用于额部、颧部、颈部。平推法:角度5-15°,单手握板,另一手固定被推皮肤,防止牵拉,用于推鱼尾纹。平压法:用板的端面或平面接触皮肤,压一下,松一下。特点是着力即起、压而不实、力到即止。适用于区域小,不适合刮拭处,如压迎香、四白等第26页,共53页。(六)特殊手法弹拨法拍打法撮痧法挑痧法第27页,共53页。(七)刮痧补泻手法补法:力度小,速度慢,时间长泻法:力度大,速度快,时间短平补平泻法:力度、速度、时间适中第28页,共53页。人体各部位刮痧手法与顺序头面颈部:头部梳刮法,颈部直线刮。第29页,共53页。人体各部位刮痧手法与顺序背部。第30页,共53页。人体各部位刮痧手法与顺序胸腹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腹部从上至下。第31页,共53页。人体各部位刮痧手法与顺序四肢直线刮、弧线刮、弹拨法、点压法第32页,共53页。脏腑辩证取穴原则心病:心经内关,任脉膻中,督脉神道,膀胱经心俞、厥阴俞,胃经足三里,脾经三阴交等肺病:肺经云门、中府、鱼际、少商,膀胱经肾俞脾病:脾经章门、三阴交、阴陵泉、隐白胃病:任脉中脘,膀胱经胃俞,胃经足三里、梁丘、解溪、内庭等第33页,共53页。脏腑辩证取穴原则大小肠病变:任脉关元,胃经天枢,大肠经曲迟、合谷,膀胱经大肠俞、小肠俞、次髎,督脉长强肝病:肝经期门、中部、太冲、行间,胆经日月、外丘、阳陵泉肾病:督脉命门,肾经水泉、幽门、太溪、涌泉,膀胱经肾俞、膀胱俞、委中、昆仑等第34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35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36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37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38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39页,共53页。刮痧步骤第40页,共53页。注意事项刮痧用具边缘光滑,以免划伤皮肤病人体位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加重病情刮痧手法正确,用力均匀适度,勿损伤皮肤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医生,配合处理刮痧后饮温开水或温热饮料一杯;卧床休息15min;出痧后30min内忌洗冷水澡;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搔抓;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第41页,共53页。评价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意义,积极配合操作病人体位合理,感觉舒适,皮肤出现红紫色瘀斑或瘀点,局部无破损第42页,共53页。刮痧后续服务痧象的判断清洁与整理——局部皮肤、器具等刮痧异常情况处理健康教育——饮温水一杯休息,半小时不可沐浴饮食调理第43页,共53页。痧象的判断紫色:湿热第44页,共53页。痧象的判断紫红色:湿热、肝热第45页,共53页。痧象的判断紫黑色:湿气、邪气、阴虚第46页,共53页。痧象的判断红色:血热、肺热第47页,共53页。痧象的判断颗粒状:宫寒、体寒、胃寒第48页,共53页。刮痧异常情况处理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第49页,共53页。常见疾病或症状的刮痧疗法第50页,共53页。一、项痹第一条督脉:风府至身柱第二条:足少阳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第三条: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柕第四条: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以上每个部位刮拭20次或见有痧斑即可,同时配合拿肩井穴第51页,共53页。二、失眠第一条:百会至头维(梳刮法)第二条:百会至四神聪(梳刮法)第三条:乳突至风池(梳刮法)第四条:背部——大椎至至阳,大柕至膈腧第五条:上肢——心经在前臂的循行部位,重点按揉神门穴下肢——脾经的阴陵泉至三阴交,重点按揉三阴交穴第52页,共53页。三、咳嗽第一条:膀胱经上肺俞至脾俞(直线刮20-30次)第二条:任脉天突至剑突(轻刮法10-20次)第三条:肺经尺泽至太渊(直线刮10-20次,点按尺泽、太渊)第四条:脾经三阴交穴区(局部刮拭10-20次)第53页,共53页。
本文档为【刮痧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你今天真好看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8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5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6-20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