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举报
开通vip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PAGE/NUMPAGES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一、填空。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了,说明土壤里有()。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下层颗粒粗的是(),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PAGE/NUMPAGES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一、填空。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了,说明土壤里有()。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下层颗粒粗的是(),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闻到(),说明土壤中含有()。5、土壤由()、()、()、()、()等物质构成。6、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三类。7、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8、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它们被称为腐殖质。9、()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越多,土壤越肥沃。10、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11、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的方法增加()来加以改良。12、蚯蚓是()和()。13、()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14、土壤是()和()共同的家园。二、选择。1.腐殖质是由()变成的。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2.能过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A.蜗牛B.蚂蚁C.蚯蚓3.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A.挖土烧砖B.植树造林C.过量喷洒农药三.判断。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四.简答。1、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2、土壤的贡献有:3、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4、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5、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样?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一、填空 1、果实一般都有()和()。2、有()、()和(),种子才能萌发。3、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茎里的导管都变红了,说明茎有()的功能。4、根可以分为()和()。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5、根有()和()的作用。6、茎承担着()的任务——把()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7、叶子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8、不同植物的叶子,它们的()、()、()是不同的。9、大多数植物利用()、泥土中的()和空气中的(),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10、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制造的。11、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性。12、观察解剖油菜花时要按照()的顺序。13、花的构造有:()、()、()、()。14、花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15、()是植物的繁殖器官。16、()落在雌蕊的()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17、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常见的是借助()和()。18、依靠()传粉的花叫(),如()、()等。19、依靠()传粉的花叫(),如()、()的花等。20、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2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六部分。22、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甘薯——()、胡萝卜———()、马铃薯(土豆)—()、西红柿—()、花生—()、二、判断。1.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2.种子需要水才会发芽,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发芽速度会更快。()3.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可口的食物,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4.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5.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会结出种子。()三、简答。1、植物对人类的贡献: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像()、()、()、()、()、()、()等形态的物体是()。2、固体的共同性质是()。3、面糊、牙膏是(),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4、固体与固体可以(),也可以()。5、固体混合前后()不变,()改变。6、固体在水中有()和()现象。7、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放在水里,都会()。8、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而不是由它的()决定。9、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有()、()、()等。10、在水中不能溶解的固体有()、()等。11、像()、()、()、()、()、()、()、()等形态的物体是()。12、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都(),都()。13、不同液体在()、()、()、()、()、()、()等方面是不同的。14、比较液体性质的方法有:()、()、()、()、()、()等。15、按同体积的液体由重到轻的顺序排列:()。16、按流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17、液体在水中存在()现象,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无关。18、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热水会()在冷水上。19、液体在水中有的(),有的()。20、在水中能溶解的液体有()、()、()。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液体有()。21、不同液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22、在渔网上面拴()等轻的物体,下面拴铁块等重的物体,可让渔网立起来。二、选择。1.将下列物体的序号填在相应括号内。A.盘子B.玻璃球C.果汁D.大树E.塑料杯F.牛奶G.钥匙H.橡皮I.洗发剂T.钢笔水固体:液体: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下沉的是:香油塑料瓶盖硬币蜂蜜乒乓球树叶铁钉木块卵石泡沫板三、举例题。水能溶解的固体:水能溶解的液体: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有: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有:四、简答。1、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2、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2、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靠()环境来进行。3、认识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等。4、用来测()的()又叫寒暑表。5、学会温度的读法和写法:37摄氏度写作(  )  0摄氏度写作( )  零下5摄氏度写作(  )4℃读作( )       12℃读作( )   35℃读作( ) 6、同一时刻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的。7、同一时刻在学校内测得的温度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8、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午后(),最高时并不在中午12点,而是()。9、世界各地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的,都在离地()的空旷草坪上。10、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的大小用()做单位。11、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12、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是()的。13、()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14、()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东面吹来的风是()。当红旗飘向西时,吹的是()。15、风向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16、用()可以测出风力的大小,也就是风速,用()表示,通常把风力分为0——12级,共()个级。17.假如我们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风力应该是()。18、()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19、()是根据特定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20、我们的观察器官有()、()、()、()、()。21.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观察()来进行观察。22、()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的高度是()米。23、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和()。24、平常我们主要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25、鲁班发明了(),李时珍写出了(),瓦特发明了()。三、判断。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3.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不可能一致。()4.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四、问答。1、写出两条有关“观察”的名人名言。2、现在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有:3、春季气候特征:4、夏季气候特征:5、秋季气候特征:6、冬季气候特征:7、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试卷 初三化学期末试卷答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五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年级-------班     姓名------------一、填空题(10分)1、土壤主要由(      )、(       )、(       )、(       )、和(      )五种成分组成。2、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统称为(         )。3、花由(        )、(       )、(       )和萼片四部分组成。4、像石头这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       ),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        )。5、面糊和牙膏既不是液体也不是固体,他们是(       )。6、植物的茎主要承担着运输(         )和(           )的任务。7、我们可以通过(         )、(        )等方法了解天气情况。8、37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9、(              )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结果表明,它现在的高度是(  )米。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1、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       )2、种子发芽要有水分和温度,不需要空气。                   (       )3、木块会上浮,铁块会下沉,这是因为铁块比木块重。          (       )4、现在人们用气象卫星观测天气情况  。                   (       )5、手绢飘向东面,可以判断刮东风。                      (      )6、所有的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       )7、漏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                        (       )8、有些事物难以精确测量,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       )9、花生喜爱沙质土,水稻喜爱黏质土。                       (       )10、我国的土壤资源丰富,但是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很少。        (       )三、选择题  (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      )的渗水性比较好。A、沙土        B、黏土     C、壤土2、(     )轻风吹脸面,(     )迎风走不便。A、三级        B、二级     C、七级3、下列属于固体的物体是(       )。A、胶水        B、木板     C、色拉油4、在水中,下列(       )容易被水溶解。A、牛奶、果汁  B、糖、黏土C、酱油、面粉5、下面(    )可以使清水中的橡皮泥浮起来?A、往水里加盐  B、改变橡皮泥的轻重   C、改变橡皮泥的形状6、把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用筷子搅拌,体积会(     )。A、增大       B、没有变化   C、减小7、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8、狗在夏天伸舌头是因为--------。  (     )A、想吃东西    B、散热      C、想喝水9、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角度应是(      )A、从上往下看   B、视线于温度计持平   C、从下往上看10、原来浮起的马铃薯,使用那种方法可以使它下沉。(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四、观察与实验(5分)1、连线:把器材与其观测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寒暑表                       风速湿度计                       降水量雨量器                       风向风向标                       空气的湿度风力计                        气温五、过程与方法(6分)你是怎样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的?(1)       把黄豆、玉米粉、绿豆各10克混合起来。混合前三种固体的总重量(     )克,混合后的总重量是(     )克。(2)       把黄豆、玉米粉、绿豆各10毫升混合起来。混合前三种固体的总体积是(    )毫升,混合后的总体积大概是(    )毫升。(3)我的发现: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                        )。               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                        )。 六、拓展与应用(9分)1、请写出3句关于天气的谚语。(3分)  2、写出三条春季的气候特征?(3分)     3、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样?(3分)一、填空:1、  沙子、黏土、腐殖质、水、空气。2、  腐殖质。3、  花瓣、雄蕊、雌蕊。4、  固体、液体。5、  混合物。6、  水分、养料。7、  收听天气预报、上网查询。8、  37°c、-5°c9、  珠穆朗玛峰  8844.43 二、判断:1√2×3×4√5×6×7√8√9√10√三、选择:1A、2BC、3B、4A、5A、C、6B、7C、8B、9B、10B四、连线:寒暑表-----------气温湿度器-----------空气湿度雨量器----------降水量风向标----------风向风力计----------风速五、30、30、30、20、不变,减少。六、(略)
本文档为【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精品课件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4-15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