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举报
开通vip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一、自然科学奖 1(项目名称:光催化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志刚,李朝升,于涛,罗文俊,闫世成 项目简介: 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光催化材料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当前国际材料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前沿探索之一。国际上光催化材料研究的竞争十分激烈。光催化材料要走向大...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一、自然科学奖 1(项目名称:光催化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志刚,李朝升,于涛,罗文俊,闫世成 项目简介: 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光催化材料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当前国际材料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前沿探索之一。国际上光催化材料研究的竞争十分激烈。光催化材料要走向大规模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发展新型高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方法;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解明光催化反应机理。本项目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若干原创性成果。重要科学发现如下: (1)提出和发展了光催化材料的能带调控与设计方法,为新型光催化材料探索提供指导。利用过渡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d轨道和f轨道)在晶体场作用下的特性调控光催化材料的导带位置;利用非金属元素(例如N、S)和部分金属元素(例如Ag+、Bi3+、Pb2+、Sn2+)中的s轨道和p轨道在晶体场作用下的特性调控光催化材料的价带位置;利用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宽带隙和窄带隙光催化材料形成固溶体,可以得到带隙连续可调的半导体材料,并对光催化材料的价带和导带位置进行调控。部分成果发表在Nature、Appl. Phys. Lett.、J. Phys. Chem. C、Phys. Chem. Chem. Phys.等学术期刊上。该工作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Nature、Chem. Rev.等高度评价。世界著名的光化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Lewis教授高度评价 “邹等人的工作向无机光化学的圣杯前进了一步” (Nature 2001, 414, 589)。 (2)发展了提高光催化材料量子效率和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方法。率先将异质结结构引入光催化材料,利用内建电场增加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提高量子效率和太阳能转换效率,在国际上掀起了研究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热潮。同时利用介孔结构、敏化方法等手段大幅度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部分成果发表在Chem. Mater.、Dalton Trans. 等学术期刊上。这些工作受到了包括Science(2008)等的高度评价, 并被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Antonietti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 (2012)的评述性论文重点引用。 (3)揭示了某些典型的代表性光催化反应过程(如染料、多环芳烃等光催化降解)的机理。发现了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中,不同染料之间还存在协同降解效应。部分成果发表在Environ. Sci. Technol.、Langmuir等学术期刊上,为光催化环境净化的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工作被Angew. Chem. Int. Ed. (2012)等论文多次正面评价。 本项目共发表SCI论文20篇,代表性SCI论文8篇,包括Nature(影响因子36.28) 1篇、Chem. Mater.(影响因子7.286)1篇、Environ. Sci. Technol.(影响因子5.228)2篇、J. Phys. Chem. C(影响因子4.805)1篇、Langmuir(影响因子4.186)1篇、Appl. Phys. Lett. (影响因子3.844)2篇; SCI论文被Nature、Science(影响因子31.201)、Chem. Rev.(影响因子40.197)等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他引1288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2(项目名称:高性能有机半导体的分子设计、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主要完成人:黄维,赖文勇,解令海,范曲立,唐超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半导体材料方向,围绕有机半导体的稳定化、功能化和高性能化为研究主线开展工作。以理性设计开发高性能有机半导体及其光电器件为目的,提出了有机半导体凝聚态结构调控原理,系统阐述了有机半导体分子拓扑结构螺旋化、多支化、多维化的分子设计思想,研制出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性能三基色有机半导体,成功地解决了有机蓝光半导体器件稳定性这一世界难题;发展了微波辅助有机合成法,实现了高性能有机半导体的快速高效可控制备;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有机半导体在激光、传感和存储等方面的应用,丰富了有机光电子学的学科内涵。 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高效有机蓝光半导体方面的设计原理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Nature(Asia Materials)专题评述认为相关技术对实现有机电泵浦激光器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超分子有机半导体的存储器件,被Nature Materials列为研究亮点,开辟了有机半导体 存储研究的新方向。在发展有机半导体理论、构建和完善有机光电子学科框架体系、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等方面做出了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有机光电子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项目名称:非线性系统抗干扰控制理论与方法 主要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要完成人:郭雷,孙长银,吴淮宁,李涛 项目简介: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复杂工程系统一般均为非线性系统,且含有不确定性、随机性等未知特性,系统性能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干扰以及传感器测量噪声、控制机构误差和结构振动等内部干扰的影响。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未知干扰变量可以表征为非高斯/高斯随机变量、不确定范数有界变量、中立稳定系统输出变量等多类干扰模型。干扰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控制系统精确性和可靠性,抗干扰控制已成为国际控制领域公认的挑战性问题。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自1998年以来致力于非线性系统抗干扰控制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以卡尔曼滤波和最小方差控制为代表的随机控制理论一般仅适用于具有高斯噪声干扰的线性随机系统,本项目建立了一类非线性非高斯控制系统的随机分布控制理论: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反馈依赖于输出确定值的局限性,解决了基于输出统计信息驱动的非线性非高斯系统建模问题,提出了动静混合神经网络优化和随机分布泛函算子动态映射两类随机分布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非高斯系统广义熵优化和统计信息集合优化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类随机分布泛函和统计信息集合驱动的非线性非高斯系统建模、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发展和完善了非高斯系统随机分布控制和估计理论。 (二)以H?控制和微分几何控制为代表的鲁棒和非线性控制理论大多仅研究单一干扰系统的控制问题,本项目建立了一类非线性多源干扰系统精细抗干扰控制理论:针对含随机、谐波、范数有界等多源干扰,以及含时滞、不确定与非线性动态的复杂系统,提出了降低保守性、提高适应性的多目标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数据的干扰分类和建模的思想,设计了适用于状态空间内不确定非线性系 统的精确干扰观测和补偿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针对多源干扰的耦合失效问题,建立了一种干扰观测、前馈补偿与反馈抑制相结合、具有复合分层结构的精细抗干扰控制理论与方法。 (三)把传统的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理论推广到同时含有突变故障与多类型持续干扰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具有抗干扰能力、可减少误报率的可靠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方法:针对同时含故障与非高斯、不确定范数有界等未知干扰的非线性系统,建立了多维混合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泛函算子迭代优化法则,得到了基于残差阈值广义熵优化的非高斯系统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构造了具有相容性的鲁棒/模糊多目标性能优化函数,提出了具有干扰抑制和补偿能力的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方法。 发表SCI收录论文108篇。20篇主要论文被SCI严格他引597次(Google-Scholar严格他引92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理论成果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进行了验证和应用。项目组成员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特聘教授;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担任4种SCI期刊编委。获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 4(项目名称: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结构与进化特性及其优质纤维发 育基因的发掘利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张天真,郭旺珍,王凯,蔡彩平,沈新莲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农业研究领域。四倍体棉花是世界性重要经济作物。由于其多倍化、棉纤维单细胞发育、富含纤维素等特点,在基因组结构特征及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进化方面均表现出特殊性与复杂性。近10年,项目组一直致力于棉花基因组结构、功能、进化等应用基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 构建了含功能标记最多的四倍体栽培棉种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实现染色体与连锁群的完全整合。基于不同棉种序列信息,开发了棉花SSR标记5154对,其中基于EST的SSR功能标记3822对,占当时棉花公开释放EST-SSR的75%。所有发表的棉花SSR标记论文均利用了NAU编号引物;以SSR标记为基础,结合标记和重要基因的定位,构建了含基 因和功能标记最多的四倍体栽培棉种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BAC-FISH技术完成了四倍体棉种染色体与连锁群的完全对应,填补了棉花细胞遗传学研究空白。开发出四倍体棉种染色体特异的BAC克隆,建立起基于染色体编号和相应大小的四倍体棉花染色体标准核型。 阐明了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结构及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结构、表达、进化特征。通过第12同源转化群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整合,142个BAC序列分析,阐明了陆地棉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基因分布基本特征。发现逆转座子是造成棉种基因组大小差异主要原因。基于纤维发育相关SSR及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证明异源四倍体重叠基因表现出亚功能化和新功能化特点。栽培种比野生种和半野生种有更高的分子进化率,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对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差异起了很大作用。 标定了四倍体棉花重要育种目标性状基因的所在染色体,并揭示了其分布特征。利用51个分离群体和1个自然品种群体,完成1741个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育种目标性状QTL的染色体定位,实现1542个纤维发育相关基因与已定位QTL区间整合。发现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育种目标性状QTL或基因主要富集在第5,8和9同源转化群染色体,这为设计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结果在作物学、分子育种等应用基础为主的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6篇,总SCI被引840次,他引544次。20篇主要论文总SCI被引840次,他引544次。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已被Trends Biotech,Cell Res,Plant J等期刊他引520次,SCI他引283次。其中代表性论文-1为单篇最高被引论文,SCI他引次数为62次,进入ISI 中ESI数据库“棉花”相关研究前1.00%高被引论文,2007年被评为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四倍体栽培棉种染色体和连锁群的完全整合,并提出依据同源转化群的关系进行染色体命名的新体系,填补棉花细胞遗传学研究空白,被国际棉花研究人员广泛采纳,在Paterson主编的《棉花遗传学与基因组学》,Zehr主编的《棉花》等著作中重点评述。代表性论文1-5,9在Recent Adv.Cotton Genomics 综述文章(Int J Plant Genomics,2008)的相关研究章节均被重点引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培育优质棉新品种2个,推广300多万亩;“优质棉的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获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 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2名,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项。承办和主办了相关国际研讨会各一次,应邀在第四届世界棉花 大会,国际棉花基因组计划研究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10次,体现了相关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和水平。 二、技术发明奖 1(项目名称:基于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消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任洪强,陈银广,孙珮石,耿金菊 项目简介: 该项成果属于发酵工程的科学技术领域。微生物消化技术以其特有的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转化、降解、净化处理的优先选择的主导技术之一。但随着大量的新型污染物出现,显著影响了生物消化过程微生物代谢活性、生长速率和消化效能,如何增强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成为微生物发酵领域的热点和难题。 本项成果历经15年,在系统研究微生物活性/生长源促进机制、微生物高滞留量固定化技术、多种构型化合物的微生物毒性效应与微生物代谢机制的基础上,发明了3项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消化增强技术新方法,研创出了基于富含高毒性污染物的废弃有机质沼气化、污水高效除磷脱氮和低浓度气态恶臭污染净化3项关键增强新技术,突破了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消化过程高效稳定增强的技术难题。主要发明成果如下: (1) 发明了消减毒害物质抑制微生物消化活性源强化与酶宏观调控技术。在建立基于微生物消化过程微生物菌群解析与分子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的基础上,获取了基于微生物消化关键控制参数与特征菌群间特异性耦联规律的系统解析方法,研制出基于外源加入微痕量金属基质微生物生长与活性源促进增强技术与酶控宏观调控技术;通过对30多类复杂构型毒害化合物对微生物菌活性抑制/毒害效应实控阈值的系统研究,开发了毒害效应实控阈值的风险消减技术,研究成果为消减毒害化合物对有机物微生物消化毒害效应、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技术。 (2)发明了基于代谢通路精细调控的微生物原位碳源增强技术。针对污水除磷过程聚羟基烷酸(PHA)的独特输运功能,研创出了提高污泥、污水有机物原位转化合成聚羟基烷酸(PHA) 前体物的过程控制 新技术,发明了基于促进产丙酸关键酶活性、抑制产甲烷菌活性的污泥/污水有机物高效率定向转化为高丙酸含量SCFA 的新技术;进而发明了原位利用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及污水颗粒有机物定向产物转化的增强除磷脱氮新技术,显著提高除磷脱氮效果、大幅度减少了伴生温室气体产生量。 (3)发明了微生物高滞留量固定化与高活性再生修复新技术。通过对多种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微观代谢机制、目标微生物的定向选育、微生物固定化膜再生与修复等关键技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具有特征污染物-菌群结构高关联特性的目标菌种库建立、基质诱导生长喷淋系列配方、菌种工业化批量培育等微生物菌种批量扩繁培育新技术,研制出高活性微生物增殖促进源强化方法改性微生物增强固定化聚乙基活性填料、微生物膜生长源强化与活性再生修复新技术。 (4)研创出了3个基于富含高毒性污染物净化的新技术方法。针对不同来源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基于本成果的3项核心微生物消化增强技术,研创出富含毒害污染物的有机质厌氧沼气化增强新技术、污水增强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低浓度恶臭气态体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新技术,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 本成果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9 项(其中美国发明3 项,南非发明专利1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环境类主流SCI 期刊发表论文160 篇,出版专著4部,相关成果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形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环保示范工程、国家和省级新产品,核心技术在100多个有机污染物治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累计有机废水(气)处理量约20 万吨/天,减少氮磷排放约60 万吨/年,减排COD 总量120 万吨/年,近三年增收节支36000 万元,在解决富含毒害化合物的有机废水、低浓度废气净化和氮磷提标排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在相关行业、企业已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任洪强 项目总负责人,主持所有技术发明工作; 对发明点1、2、3、4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毒害污染物微生物活性抑制削减技术、微生物原位碳源增强技 术、微生物高滞留量固定化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本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2)陈银广 项目研究的重要支持与贡献者,对发明点2、4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毒害污染物微生物活性抑制削减技术、微生物原位碳源增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本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3)孙珮石 项目研究的重要支持与贡献者,对发明点3、4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微生物高滞留量固定化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有重要创造性贡献; 在本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4)耿金菊 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代谢增强技术应用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对技术创新点1、4有重要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2、项目名称:高机动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及远程探测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备部防化 技术大队,扬州大学 主要完成人:宋爱国,韩益利,崔建伟,唐鸿儒,包加桐,宋 光明 项目简介: 近十年来,疆独、藏独等恐怖势力的核生化恐怖威胁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我国核电事业也处于快速发展期,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海啸导致的核泄漏灾难给核电安全敲响了警钟。为了应对核生化恐怖威胁以及保障核电站的运营安全,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应各种复杂环境、高度机动灵活、远程控制距离远、现场可迅速展开的小型核化探测与应急处置遥操作机器人。而这种有效载荷大、通信距离远、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并可上下楼的高机动小型探测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挑战性难题。本项目针对我国核化反恐与应急处置的需求以及核电领域安全巡检任务的急需,在总装备部陆装科订部工化局、南京军区装备部、教育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江苏 省333工程等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八年多的艰苦攻关,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大量的实际试验和改进,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适应复杂危险环境的高机动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本项目的技术发明点:(1)在国内首次将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核化探测领域,提出了核化探测机器人的小型化、集成化和专业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核化高危区域的远程探测和应急处置。(2)发明了带有前导臂的履带式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设计方法,解决了复杂地面环境的适应性难题,实现了机器人在沙地、草地、废墟以及45?以上斜坡和楼梯的稳定运行,极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和应用范围。(3)发明了机器人布撒的移动核化探测传感器网络,解决了大范围、分布式、实时性的核化探测的难题。(4)发明了独创的开放式仪器搭载舱,解决了复杂生化探测任务中相关仪器难以扩展的难题,满足核化探测任务多样性的要求。(5)提出新颖的局部自主人机交互临场感遥操作方法,解决了在未知环境中处置复杂危险任务的难题。(6)首次提出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基于任务接口的传感与控制模块化体系结构和基于多代理机制的软件实现方法,解决了核化探测机器人软件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难题。(7)发明了满足核化防护要求的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操作员控制器和力反馈手控器,解决了在全身核化防护条件下的人机交互难题。 本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83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57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100多次,其中SCI他引120多次,并在国际遥控机器人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本项目相关成果曾获201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和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优秀奖,以及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 以核技术领域著名专家、中科院院士陈达为主任的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制难度大,技术创新性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核化事故探测与应急处理以及核化反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军事应用和社会效益重大。 本成果第二代至第五代核化探测机器人交付南京军区防化部队使用,多次参加南京军区核化事故演练和核化危险品处置任务,并承担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第五代核化探测机器人还装备我国秦山核电站、中科院上海应用 物理研究所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工程,在国内首次应用于核电站与核反应塔的安全巡检与应急处置,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军事频道、科教频道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广泛报道。该技术发明还在野生动物探查保护、爆炸品探测与处理、智能工程机械、空间探测、泵站巡检等领域得到应用或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五年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宋爱国 担任本项目的总体技术负责人。提出了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机器人小型化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技术发明,先后研制成功五代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完成了野外试验测试工作。基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增强力触觉建模方法,穿戴式指端无源力觉再现方法,机器人的测控体系结构设计等。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910031935.5、ZL200710023004.1、ZL200910033566.3、ZL200910034142.9、ZL200910029369.4、ZL200810022483.X、ZL200510094291.6。 (2)韩益利 参与提出了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发明了机器人的小型化设计方法,参与完成了适应复杂地面环境的移动机器人本体设计。根据防化部队承担核化应急处置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和结构设计思路,发明了开放式仪器搭载舱设计方法,发明了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运动控制装置,研制了小型核探测仪,提出了机器人的耐腐蚀、耐洗消和抗辐照设计方法,完成了大量的机器人野外试验和测试工作。对技术发明点2 和4 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910026103.4,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190815.8、ZL201020233884.2。 (3)崔建伟 设计了机器人小型轻量化的四自由度机械手以及多功能组件,发明了力反馈手控器的高精度低惯性直线位移机构、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液体采样的方法、力反馈三自由度手控器的机构等,并完成了大量的野外试验和测试工作。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910028169.7,实用新型专利见ZL200920038076.8、ZL200820041156.4。 (4)唐鸿儒 参与完成了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传感与控制软件结构体系、人机交互软件、无线远程测控通讯软件设计等。发明了带有导臂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攀爬楼梯控制方法。发明了符合核化处置特点的操作员控制器结构与电路,发明了多视频显示方法。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810156538.6、ZL200910028019.6。 (5)包加桐 参与提出了了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机器人小型轻量化的四自由度机械手以及多功能组件,发明了力反馈手控器的高精度低惯性直线位移机构、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液体采样的方法、力反馈三自由度手控器的机构等,并完成了大量的野外试验和测试工作。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910028169.7,实用新型专利见ZL200920038076.8、ZL200820041156.4。 (6)宋光明 针对大面积高危环境探测的需要,发明了机器人布撒的分布式移动核化探测传感器网络,以及可机动部署的无线传感节点。参与完成了机器人测控电路的设计,完成了野外试验和测试工作。主要发明专利见ZL200710023004.1、ZL200910033566.3、ZL200910034142.9。 3(项目名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热湿一体化处理技术与装备 主要完成单位:东南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 主要完成人:张小松,殷勇高,梁彩华,李舒宏,徐国英,庄 嵘 项目简介: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高,建筑总量大,其夏季高温高湿、冬季阴冷潮湿的气候特征在世界上几乎独一无二。建筑供冷、供暖、湿处理和生活热水供应等需求量大、能效低,据权威数据显示其能耗高达建筑运行总能耗的50-60%,且不断攀升,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现有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缺乏系统的、高效的供冷供热解决方案与装备,国外又无成熟技术经验可供借鉴。 本项目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湿热、湿冷的气候特征和建筑热湿环境控制的需求,在建筑高效一体化供冷供热与热湿处理、太阳能复合热源供冷供热等方面开展了10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热湿独立处理的新型一体化空调方法及技术、新型一体化冷热供应技术与高效热泵、基于 复合热源的太阳能一体化供冷供热技术及其装备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夏热冬冷地区新型高效建筑冷热湿一体化处理技术体系,研发了系列化的新系统与装备,解决了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空调除湿要求高、能耗大的问题和单一太阳能间歇性导致的供热不稳定难题,实现了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本项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形成了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中一核心发明专利获2012年日内瓦国际专利展金奖;在本学科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70余篇。研发成果已在珠海格力电器、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江苏风神空调集团等国内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并在典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近10亿元,利税近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新造性贡献: (1)张小松 项目总负责人,主持完成项目的立项、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组织协调工作,是主要创新思想和技术路线的主要提出者和实施者,项目投入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80%,是本项目所有核心技术的最主要发明人,对项目主要技术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2)殷勇高 对发明点热湿独立处理的新型一体化空调方法及技术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核心发明专利“太阳能驱动的辐射供冷空调装置及辐射供冷方法,ZL200510040466.5”的主要发明人。在对溶液除湿与辐射供冷一体化空调方法、内冷/内热溶液除湿再生高效设备研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该项目的投入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70%。 (3)梁彩华 对项目技术内容“新型一体化冷热供应技术与高效热泵”和技术内容“基于复合热源的太阳能一体化供冷供热技术”的研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对其中的系统循环构建与优化控制、装备研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项目核心发明专利“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的多功能热泵装置,ZL200810020654.5”的主要发明人,对该项目的投入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70%以上。 (4)李舒宏 为基于复合热源的太阳能一体化供冷供热技术和新型一体化冷 热供应技术与高效热泵这两项技术内容研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授权发明专利“太阳能与空气复合热源的储能型热泵装置, ZL200410014934.7”、“多功能热泵型空调热水器,ZL03131988.2”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投入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70%。 (5)徐国英 对基于复合热源的太阳能供热技术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项目核心专利“太阳能与空气复合热源的储能型热泵装置, ZL200410014934.7”的发明人之一,对建筑一体化高效太阳能收集、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与装置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投入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70%。 (6)庄嵘 对项目技术内容“新型一体化冷热供应技术与高效热泵”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其中产品系统装置的优化控制、换热器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授权发明专利“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ZL200710090097.X”等,并为该技术产品研发的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项目投入占本人总工作量的60%。 4(项目名称:面向回转支承行业的新型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开 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黄筱调,洪荣晶,陈捷,王华,方成刚,于春建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国内回转支承行业(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中的关键基础部件)制造中存在的:?齿圈加工设备效率低但进口数控铣齿机投入太大且交货周期长;?企业原有滚道车、磨旧机床数控化低;?产品测试设备落后但受国外技术封锁等普遍存在问题,发明了极坐标高速齿轮加工机床、综合性能实验台、再制造滚道车磨机床等新型装备。 主要创新点包括: ?从切削力、切屑形态、表面质量、颤振等方面对成形铣齿断续切削的机理及成形铣齿精度进行研究,提出了高速强力成形铣齿断续切削转矩计算模型和精度模型,发明了极坐标数控高效铣滚齿复合机床、极坐标数控多功能高速铣齿机床,开发了成套加工工艺与控制软 件,解决了高速强力成形铣齿过程的颤振、精度、效率问题,铣齿机在切削效率及成形精度指标上达到同类设备的国际先进水平,改变了回转支承齿圈的传统滚齿和插齿加工工艺,铣齿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3-6倍。 ?针对复杂工况下的回转支承,开展实际载荷谱与运行特性的实验模拟技术及回转支承损伤机理研究,提出基于多特征参量的回转支承智能寿命预测方法,用于回转支承综合实验台被试件的寿命预测与故障诊断,发明的回转支承综合性能实验台,可实现倾覆力矩15000KNm、轴向力2000KN、径向力1500KN的加载载荷,具有在线故障诊断、动静态性能分析等8个功能,新型检测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通过对滚道磨削机理及再制造机床零部件精度分配方法、砂轮修形几何误差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符合再制造机床物理特性的分布集中参数模型,提出了基于BP + GA 算法的精度智能分配方法、滚道磨削的磨削力计算公式及磨削参数与工艺的优化方法,并应用于数控滚道车磨机床的再制造中,提高了滚道加工效率、精度和表面质量,该项再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整体技术成果获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所研发的回转支承新型制造装备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授权相关发明专利9项,其中1项获2012年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1项获2010年江苏省优质百件专利,1项获2011年南京市优秀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1项获2009年南京市优秀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出版专著1部;在SCI/EI检索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开发产品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2项,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4项,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1项,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3项,产生经济效益10.5亿元,已在国内回转支承行业推广应用,遍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湖南、内蒙古等十四个省市26家回转支承企业,如三一重工、徐州罗德艾德、洛轴集团、瓦轴集团、方圆股份等回转支承制造的前十强等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对推动中国的回转支承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起了关键性作用。包括央视、江苏卫视、辽宁卫视、光明日报等国内相关媒体对项目团队及成果进行了多次报道。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黄筱调 从1998年起,十多年间一直致力于回转支承制造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制造装备与工艺的研发与推广工作; 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回转支承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团队由博导、教授、博士、硕士及工程技术人员共20多人组成,年龄层次合理。培养从事回转支承研究的博士生3人,硕士生12人。近年来团队获得与回转支承相关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 负责项目总体思路的设计、相关资源的统筹安排,提出了回转支承新型专用设备极坐标、模块化思想,研究高速、强力铣齿断续切削理论及抑振技术,在理论指导下,成功研制极坐标数控高效铣、滚齿复合机床、极坐标数控多功能高速铣齿机床,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研究机床再制造技术,并应用于回转支承滚道车磨机床; 是项目所用强力切削方法的奠基者,也是我国回转支承加工工艺变革的先行者; 3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出版专著1本; 项目工作占本人全年工作总量的60%。 (2)洪荣晶 极坐标数控多功能高速铣齿机床的创新研发工作; 进行断续强力切削抑颤的实现技术研究,包括精度分析、工艺规划、软件开发等; 极坐标滚铣复合机床、极坐标数控多功能高速铣齿机床系列化产品研发及推广; 2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本项目占本人年工作量的60%。 (3)陈捷 进行大型低速重载回转支承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进行回转支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回转支承综合性能实验台系列化产品研发及推广; 1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项。 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4)王华 进行复杂工况下回转支承综合性能实验模拟技术、控制方法研究; 实验台建模、仿真与性能优化技术研究; 回转支承载荷分布、损伤机理研究; 1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3项。 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5)方成刚 研究高速、强力铣齿断续切削抑振技术,提出抑制切削颤振的新方法; 进行极坐标数控多功能高速铣齿机床建模、动态分析与结构优化,实现整机性能优化; 2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8项。 本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6)于春建 ( 进行侧隙优化与主动阻尼的数控静压回转台刚性与精度提升技术研究; 进行机电系统异构建模方法、模块化技术开发等方面研究; 1项核心专利发明人,授权相关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项。 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三、科技进步奖 1(项目名称: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子大桥 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爱群,郭彤,张宇峰,李兆霞,王春生,王浩, 何 旭辉,江祥林,梁新政,王莹,欧庆保,王茜, 朱晓文,王建华,陈雄飞 项目简介: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长大跨桥梁具有投资大、工作环境恶劣、服役周期长、灾变后果严重等特点;然而,传统的桥梁维护管理手段单一、自动化和科学化程度低,亟需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突破。项目组历时十年,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围绕长大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 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如下创新性成果: (1)长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检)测关键技术。针对当前桥梁养护管理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利用效果差的现状,首次建立了融合数据采集、在线模态分析和状态评估等功能的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结合自主开发的电磁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开展了缆索的长测距损伤检测方法研究,攻克了桥梁缆索腐蚀、断丝无损检测的难题。提出了多种异常数据识别、特征分离及数据异常特征库构建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对系统自身状态的有效评定。上述成果为后续的桥梁状态评估提供了硬件基础和数据支持。 (2)长大跨桥梁风特性及风致抖振精细分析方法。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多限于频域、大量非线性特性难以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多尺度的非平稳研究手段,创新性地提出了斜风作用下长大跨桥梁抖振响应的精细化时域计算方法。针对风谱模型中拐点的模拟问题,提出了紊流功率谱密度精细化模拟方法,并基于长期实测数据库建立了桥址区强/台风非平稳风速模型,提高了风致灾变模拟和评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长大跨桥梁疲劳损伤演化模型与多尺度分析方法。针对现有的单尺度、线弹性疲劳损伤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多尺度理论,建立了桥梁疲劳损伤的非线性演化模型和疲劳寿命评估模型的更新方法。首次基于疲劳应力的在线监测和多尺度模拟计算,建立了疲劳损伤非线性累积过程的仿真策略,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多目标同步优化的模型修正技术,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全过程。 大跨桥梁的时变可靠度评估方法。针对评估中的大量随机(4)长 因素,基于概率S-N曲线、断裂力学以及监测数据,提出了三种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钢桥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并用于在役桥梁的维护加固决策。针对应用广泛、病害普遍的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基于随机有限元的时变可靠度评估方法,准确地描述了桥梁在徐变、应力松弛、开裂、锈蚀等复杂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面向大跨缆索支撑桥梁,提出了含损结构的体系可靠度数值模拟联合算法,显著地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已发表学术论文216篇(含SCI论文56篇),撰写专著5部,主编/参编国家行业标准3部、省级规程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和软件著作权11项。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润扬大桥、苏通大桥、江阴大桥、九江大桥、崇启大桥等十余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跨桥梁以及兰州黄河铁桥等国家级文物桥梁,创造经济效益逾两亿元,为确保长大跨桥梁的安全、耐久和实现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提供了先进理论与系列技术。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李爱群 作为本项目研究的牵头组织者,制定了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研究方案,为主建立了大跨桥梁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损伤预警及状态评估理论与方法,组织实施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润扬大桥、苏通大桥、五河口大桥等项目的应用(创新点2、4)。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近年来本人工作量的80%。 (2) 郭彤 作为桥梁可靠度评估技术的主要完成人,先后提出了大跨钢桥在温度、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多峰概率分布模型、大跨悬索桥的数值模拟联合算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综合状态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数据与概率S-N曲线(或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系统地建立了一套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时变可靠度评估理论与方法。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3) 张宇峰 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发了多种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专用设备和系统,完成了监测系统自诊断技术研究、桥梁缆索腐蚀、断丝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创新点1)。为主编写江苏省地方标准1部、专著1本。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4)李兆霞 牵头组织了桥梁多尺度力学分析、疲劳损伤评估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实现了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在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工程的应用(创新点3)。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5)王春生 为主完成了大型钢桥疲劳剩余寿命和使用安全评估方法体系的研究。提出了钢桥疲劳荷载模型随机模拟方法、疲劳应力与疲劳损伤监测方法,建立了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断裂力学的疲劳剩余寿命评估模型与方法。基于概率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钢桥构件和结构系 统概率疲劳剩余寿命评估模型与方法。应用贝叶斯理论,建立了钢桥构件疲劳剩余寿命的更新评估模型与方法。负责实施了钢桥疲劳剩余寿命和使用安全评估方法在国家级文物桥梁—兰州黄河铁桥、陇海铁路渭河钢板梁桥等多座典型钢桥中应用。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6)王浩 为主完成了大跨度桥梁风特性测试分析及三维脉动风场精细模拟。基于多尺度理论,提出了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精细化时域分析方法,并基于桥梁结构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实现了上述理论与方法在润扬、苏通等大桥的工程应用(创新点2)。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7)何旭辉 为主完成了大跨度斜拉桥拉索风雨振非平稳特性分析及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基于多尺度理论,建立了非平稳风速模型,研究了洞庭湖大桥风雨振时实测风速非平稳的风场特性;并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数据,提出将经验模态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提高了参数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实现了上述理论与方法在岳阳洞庭湖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应用。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8)江祥林 针对大跨径公铁两用桥的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与方法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涉及传感器优化布置、评估模型修正、损伤预警方法以及剩余寿命评估等关键技术,并牵头实现了上述成果在多个在役桥梁中的应用。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9)梁新政 以本人为主进行了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参数优化、桥梁缆索腐蚀与断丝无损检测技术、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自身状态评估技术、江阴大桥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研发等工作(创新点1)。投入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10)王莹 提出了基于多因素、多目标同步优化的大跨桥梁模型修正技术;提出了基于结构疲劳状态反演与结构性能衰退程度仿真分析的疲劳状态识别方法(创新点3)。承担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实现了研究成果在润扬、苏通等大桥的应用。投入本项目技 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2(项目名称: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河海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 技大学,江苏兴厦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南京市市 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汉龙,顾湘生,陈永辉,郑俊杰,丁选明,吴 万平,赵新益,孔纲强,费 康,杨 挺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土木建筑工程领域。 主要科技内容:本项目属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我国经济发达东部沿海及湖泊地区分布有大量的软土,随着大规模的公路、铁路、港口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兴建,软土地基的沉降控制要求和精度越来越高,对软土地基处理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本项目针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和复杂施工环境的难题,研发了系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开展了理论和应用研究,丰富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技术种类,开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新途径,完善了复合地基理论体系,推动了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主要创新内容如下:(1)面向国家节能减排需求,利用等截面异形周边扩大原理,研发了现浇X形混凝土桩及复合地基技术,建立了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现浇X形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相对常规圆形素混凝土桩和CFG桩,该技术大大节省了水泥用量,有效降低碳排放,并可有效地减少施工机械耗能。(2)针对建设场地上方存在既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高架桥)、常规桩基施工净高不足和有邻近重要建筑物等复杂施工环境难题,将注浆技术与碎石桩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浆固碎石桩及复合地基技术,建立了浆固碎石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浆固碎石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该技术填补了既有障碍物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空白。(3)将土工模袋与注浆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布袋注浆桩及复合地基技术,建立了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布袋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克服了常规地基加固手段加固深度有限、硬土层难于穿透的技术缺陷,成桩质量高,能有效控制投资和解决沉降、稳定问题。(4)将螺纹塑料套管与混凝土 浇筑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及复合地基技术,建立了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塑料套管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了承载力,充分发挥了单方混凝土效能,并且确保了桩身的完整性,保证了成桩质量。(5)建立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加筋路堤设计计算理论,提出了同时考虑土拱效应和张拉膜效应的路堤沉降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授权专利、标准和工法:获得了16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4 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了江苏省技术规程《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入选了浙江省《浙江省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要点》,铁道部部级工法《布袋桩施工工法》、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工法《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施工工法》、江苏省省级工法《浆固碎石桩施工工法》和《现浇X形混凝土桩施工工法》。 技术经济指标:现浇X形桩节省混凝土50%以上;浆固碎石桩施工环境限高可控制在8米范围内,加固软土地基深度可达40米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250kPa以上;工后沉降可控制在2-5cm。 应用及效益情况: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沿海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南京绕越高速公路、浙江嘉绍高速公路、上海浦东高速公路、上海疏港工程等工程地基处理,有效解决了工后沉降和桥头跳车以及既有障碍下施工环境难题,直接经济效益达2.16亿元,节省大量水泥,减少碳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还培养了5名博士和12名硕士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51篇。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刘汉龙 项目负责人,负责本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实施、技术方案、关键技术和进度控制。对创新点3.3.1、3.3.2、3.3.3和3.3.4有贡献,是现浇X形混凝土桩技术和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技术、设备和工艺的首席开发、研究和应用者,塑料套管桩的联合开发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5%,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1,2,5,13)的第一发明人;附件3工程建设标准(2)和工法(4,5)的第一完成人;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1,12-28,30-31,34-37,39-42,51)的主要完成人。 (2)顾湘生 项目第二负责人,协助本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和进度控制。对创新点3.3.2和3.3.3有贡献,是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技术、设备和工艺的主要开发、研究和应用者,浆固碎石桩主要设计和应用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6)的主要发明人;附件3工程建设标准和工法(7)的主要完成人;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51)的主要完成人。 (3)陈永辉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3.3.2和3.3.4有贡献,是浆固碎石桩的主要发明人,塑料套管桩的第一发明人。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5,7,8,9)的主要发明人;附件3行业指南(3)和工法(6)的主要完成人,;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45-50)的主要完成人。 (4)郑俊杰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3.3.3和3.3.5有贡献,是桩承式复合地基加固理论的主要完成人,是布袋桩技术的主要研究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旁证材料: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3-10)的主要完成人。 (5)丁选明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3.3.1和3.3.2有贡献,是现浇X形桩技术的主要开发人,浆固碎石桩的主要研究人。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5%,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2,3,4,11,12)的主要发明人;附件3工法(4)的主要完成人;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1,2,16-21)的主要完成人。 (6)吴万平 项目完成人,对创新点3.3.1,3.3.2有贡献,是现浇X形桩、浆固碎石桩和布袋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工艺试验者和主要设计和推广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40%。 (7)赵新益 项目完成人,对创新点3.3.3有贡献,是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研究和应用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30%,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6)的主要发明人。 (8)孔纲强 项目完成人,对创新点3.3.1和3.3.2有贡献,参与现浇X形桩和浆固碎石桩复合基地研发工作,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30%,旁证材料: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专利(3,4)的主要发明人;附件6主要学术论文(20-24,29-34)的主要完成人。 (9)费康 项目完成人,对创新点3.3.1和3.3.2有贡献,参与现浇X形桩桩复合基地基工艺研发工作。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30%。 (10)杨挺 项目完成人,对创新点3.3.1和3.3.2有贡献,参与现浇X形桩桩复合基地基工艺研发工作。是现浇X形桩的主要设计和应用者。本人在上述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30%。 3(项目名称:高纯有机金属化合物(MO源)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孙祥祯,陈化冰,吕宝源,吉敏坤,蔡岩馨,施 军民,潘兴华,孙明璐,许从应,潘毅,张溧, 陆平,沈斌 项目简介: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现注册资本为5027万元,是以南京大学国家“863”计划MO源研发中心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作为技术入股创建的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简称MO源)的产业化基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孙祥祯教授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自主创新,成功地将MO源实现产业化,主要产品有三甲基镓,三甲基铟等十多种新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MO源产业化的公司,是全球四大MO源生产和供应商之一,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均为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制造,完全摆脱了对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和工艺的依赖。公司现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产品质量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有几个产品的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承担了4个MO源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除了中国大陆市场外,公司产品已经行销美国,欧洲,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5%,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 高纯MO源是半导体照明即LED工业的关键材料,也是国防和航空 航天工业等工业的重要材料。公司的产品完全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公司的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绝大部分LED外延片生长企业。可以说南大光电高纯MO源的成功产业化,保障了我国LED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带动了这一新兴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LED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会加速节能减排,美化环境;由于南大光电MO源的成功产业化,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抑制了进口价格,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成功实现MO源产业化,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仅以2011年为例,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3.24亿元,上交利税6000万元,创造净利润1.78亿元人民币(人均利润超过100万元)。公司于2012年8月7日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孙祥祯 项目总负责人,主持所有技术发明工作及产业化工作。现任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2)陈化冰 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成功完成了MO源中重要的、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品种--三甲基铟的产业化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申请并获得7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3) 吕宝源 在产业化过程中负责产品品质管理和市场推广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4)吉敏坤 负责大规模产业化实施和生产管理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5)蔡岩馨 协助负责大规模产业化实施和生产管理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6)施军民 负责大规模产业化工程的实施和设备管理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7)潘兴华 负责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8)孙明璐 负责产品分析和质量管理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9)许从应 负责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10)潘毅 对公司研发工作进行指导。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5%。 (11)张溧 负责产业化合成线的建设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12)陆平 负责产业化纯化线的建设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13)沈斌 负责产业化封装容器的研制工作。在本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00%。 4(项目名称:菊花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江苏三 维园艺有限公司,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友邦菊花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管志勇,薛建平,滕 年军,蒋甲福,胡艺春,邓波,吕友邦 项目简介: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经济价值。而目前我国主栽菊花品种多为国外引进,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匮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菊花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项目重点攻克了种质保存困难,优异种质发掘不足,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核心技术滞后等问题。取得 的主要成果如下: 1)菊花种质保存与优异种质发掘 (1)创建了菊花缓慢生长离体保存技术,并成功应用于413份核心种质的长期保存,保存时间长达12个月,存活率100%,解决了圃地保存种质混杂、丢失、种性退化等问题。共收集保存菊花及其近缘种属植物3300余份,保存数量居全国首位。 (2)建立了基于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菊花及近缘种属植物抗蚜虫、耐涝、耐盐、耐阴及品质等评价体系,鉴定出各类优异种质67份,从中挖掘优异基因9个,解决了优异种质(基因)发掘不足、亲本选配盲目等问题。 2)菊花种质创新 (1)阐明了杂种胚败育是菊花远缘杂交障碍的主要原因,建立了基于胚珠培养的杂种幼胚拯救技术体系,共创制远缘杂种236份,其中菊属与芙蓉菊等6个属间杂种为首次报道,成功地将外源种属的抗蚜虫性、耐寒性等转入栽培菊花,拓宽了菊花基因库。 (2)建立了菊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最高达8.3 %;实现了分枝、株高、抗黑斑病、抗蚜虫、耐寒/抗旱/耐盐6个优异基因对菊花的遗传转化,获得优异转基因新种质49份,加快了育种进程。 3)菊花新品种选育 建立了以远缘杂交、外源种属抗(耐)性利用为主体的花型、花色、花期、株型改良的育种技术体系。共选育切花菊、盆栽小菊与匍匐型地被菊等新品种92个,其中早花夏菊、国庆菊及晚花寒菊新品种39个;在花色(双色)、花型(风车型、托桂型)、株型(自然成球、完全匍匐)等方面育成的新品种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品种,对引领菊花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 4)菊花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创建了利用高抗耐逆、根系发达的野生黄蒿作砧木与菊花嫁接生产插穗的种苗生产技术,采穗批次从3次增加到6次,插穗产量平均提高38%。解决了传统扦插苗种性退化、病害严重、成本高的问题;建成了切花菊与盆栽小菊花期、品质控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传统经验式栽培导致的品质良莠不齐,产量低下。通过品种搭配及光温调控等,形成了菊花“二年五茬”栽培模式,实现了周年生产。 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授权专利2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或省级鉴定(审定) 品种1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新品种保护权47个。制定地方标准5项。出版了《中国菊花》专著,发表论文201篇,其中SCI论文58篇。以程顺和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的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品种、新技术在1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占云南、江苏等地菊花生产量的70%以上,占四川、浙江等地的50%以上,累计生产切花7.2亿枝,盆栽小菊与地被菊0.82亿盆;年出口菊花种苗1亿支、切花6000万支,新增总产值21.76亿元,新增效益7.62亿元。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陈发棣 项目总负责。为科技创新点1、2、3、4的主要贡献者。创建了菊花缓慢生长离体保存技术、抗性品质评价体系、远缘杂种幼胚拯救技术。鉴定优异种质47份,发掘优异基因6个;创制远缘杂种230份,转基因新种质37份;构建了首张菊花遗传连锁图谱;选育新品种5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附件1, 2, 3-2,-4,4-1),品种权或省级鉴定(审定)品种4个(附件8-1, -2, -3),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收录45篇;制定标准1项。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2)房伟民 项目主要完成人,为科技创新点3、4的主要贡献者。创建了利用高抗耐逆、根系发达的野生黄蒿作砧木与菊花嫁接生产插穗的种苗生产技术,建立了菊花花期、品质控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示范推广等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新品种5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附件4-2),品种权或省级鉴定(审定)品种3个(附件8-4, 10-2,-3),发表论文29篇,参与了《中国菊花》资料整理;制定地方标准1项。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5%。 (3)陈素梅 项目主要完成人,为科技创新点1、2的主要贡献者。开展了菊花及其近缘种质评价、优异基因挖掘、转基因种质创新等工作。建立了抗蚜虫评价体系,鉴定出11份抗性种质;发掘优异基因3个,建立了菊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开展了2个抗逆基因对菊花的遗传转化,创制转基因优异种质12份。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附件3-1, 3),省级鉴定(审定)品种1个(附件11-1),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8篇;制定标准1项。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4)管志勇 主要完成人,对科技创新点1、3、4作出了显著贡献。开展了菊 花及其近缘种质收集保存与评价、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等工作。建立了耐盐性评价体系,鉴定耐盐种质5份;参与了新品种品质控制技术的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参与选育新品种57个。获省级鉴定(审定)品种1个(附件10-4),发表论文8篇,制定标准1项。参与了企业合作基地建设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培训人员600余人次。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5)薛建平 主要完成人,对科技创新点3、4作出了显著贡献。开展了菊花新品种选育及切花菊种苗和切花周年生产、采穗装置、精准施药、施肥 支,出口切花2000等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年销售菊花种苗8000万 万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育成新品种35个,获新型实用专利3项(附件5-1, -2, -3),获品种权4个(附件9)。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6)滕年军 执行人之一,为科技创新点2的主要贡献者。重点开展了菊花远缘杂交生殖障碍机理及种质创新研究。揭示了胚胎败育是菊花远缘杂交障碍的主要原因,创制远缘新种质6份。获省级鉴定(审定)品种1个(附件11-3),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3篇。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7)蒋甲福 执行人之一。对科技创新点1、2作出了显著贡献。开展了菊花及其近缘种质评价、优异基因发掘、转基因育种等研究。参与克隆优异基因2个,参与建立了菊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获省级鉴定(审定)品种1个(附件11-2),发表论文3篇。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8)胡艺春 执行人之一,对科技创新点4作出了显著贡献。开展了盆栽小菊新型栽培方式(悬吊型、柱型等)、新型应用方式研发,参与了盆栽小菊花期与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等的研发集成研究,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培训企业员工与花农300余人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附件4-3, -4),实用新型专利6项(附件5-4, 6, 7-1)。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9)邓波 执行人之一,对科技创新点4作出了显著贡献。制定了“切花菊 二年五茬”栽培模式,参与了切花菊花期、品质控制技术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研究,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培训企业员工与花农500余人次,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10)吕友邦 执行人之一,对科技创新点4作出了显著贡献。自主完成了盆栽小菊套盆生产关键技术及配套花盆研制,参与了盆栽小菊花期、品质控制技术研发集成等工作,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培训企业员工与花农400余人次。产品“吕友邦”牌菊花获南京市名牌产品。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附件7-2),外观设计专利1项(附件7-3)。其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5(项目名称:大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 责任公司,三峡水力发电厂,国网新源有限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邵宜祥,宋畅,许其品,李志祥,吴毅,许和平, 吕宏水,刘国华,刘景春,胡先洪,王洪玉,葛 怀东,樊联,霍乾涛,赫卫国 项目简介: 励磁系统是建立并维持同步电机电压稳定的核心控制系统,是保障设备及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是最经济最优先采用的手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要,600MW及以上水电、火电、核电以及300MW级的抽蓄机组已成为主力机组,相应的励磁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引起电网振荡甚至崩溃。长期以来大型机组励磁系统因技术难度大被少数国外公司垄断,然而因其控制策略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励磁系统对提高电网稳定的关键作用,且存在灭磁安全性低和容错运行能力差等问题,系统多次出现事故,严重影响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鉴此,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机组励磁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势在必行。 本项目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解决了当今国外最先进的同类设备存在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并成功实现技术突破。 1. 首次指出了双输入PSS通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斜坡函数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有效验证双输入PSS效果的方法,研究了PSS4B的 参数整定方法,为充分发挥PSS应有作用提供了保障。 2. 首次提出冗余组合灭磁的新方法,平均缩短灭磁时间约30%,降低磁场断路器弧压约1700伏,消除了误动或拒动的隐患,确保了大机组事故情况下灭磁的快速、安全、可靠; 3. 首次提出新的主环与辅环及辅环间的协调控制以及试验验证方法,提高发电机功角稳定裕量,减少有功功率摆动次数,缩短了辅环调节时间,既解决了大扰动时励磁控制的快速性,又保证了稳态时的稳定性; 4. 构建可控硅精确化模型,整流桥换相过电压仿真精度误差由40%降低到10%以下,有效指导过电压抑制回路设计,保证了回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5. 提出并实现多种冗余容错运行技术,提高了励磁系统的可利用率,减少了停机损失; 6. 提出可控硅整流桥出力智能控制新方法,首次实现并列运行大功率可控硅整流桥的元件均流,将励磁系统出力提升约10%; 本项目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利26项,授权1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制修定电力行业标准11项。成果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持,业内院士及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主辅环协同控制技术和专有灭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校验双输入PSS效果新方法和新理念、主辅环协调控制技术及验证方法和专有灭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首次实现了600MW、800MW、1000MW火电机组、700MW水电机组以及300MW级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厂家在大型机组励磁系统上的技术和产业垄断,且为在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1000MW火电(绥中)、700MW水电(三峡)和300MW级抽蓄机组(响水涧)上唯一应用的国产化励磁系统。该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从零的突破上升至近年50%左右,占国产化设备份额的95%以上,并出口沙特、印度、土耳其、印尼、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目前该系统已在我国各主要发电集团大规模推广,形成销售合同超过12亿元,实现进口替代并迫使进口同类设备的平均价格下降50%以上,累计为国家节省外汇超过2.5亿美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开创了国内大容量机组励磁系统自主配套的先河,实现了行业技术跨越和技术进步,保障了我国电力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力推动了我国电站重大装备制造业国产化的进程,为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主要完成人员的贡献列表: (1)邵宜祥 本人在该项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70%。 负责项目总体策划,励磁系统控制策略制定,项目的协调和组织实施;特别是在对总体方案的制定,控制策略的选择,冗余容错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以第1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1项,发表论文近20篇。 旁证材料:ZL201020146208.1,鉴定证书。 (2)宋畅 本人在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50%。 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项目总体方案审核,支持和参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提出了大量的决策性见解;并对项目的可研、立项、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进行全过程审核,参与、组织、协调,为该项目在绥中发电公司推广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3)许其品 本人在该项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90%。 负责总体方案设计,控制策略的研究,灭磁原理及高可靠性灭磁方法研究,灭磁方案确定,PSS模型机参数整定试验方法,主辅环协调控制及其试验方法,主持项目评审工作,特别是在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制定,灭磁原理的研究,灭磁方案的提出和制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取得了众多成果,申请专利10项,获得授权5项,第一发明人3项,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7项标准的制定或修订。 旁证材料:ZL200920256519.0 ,ZL200920256506.3 ,ZL200720033892.0,ZL200920256520.3,201110074141.4,201110224390.7,201210275615.6等,鉴定证书,论文: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设计,大型发电机组合灭磁方案,可控硅整流桥均流的探讨,汽轮发电机灭磁电阻选择的研究等。 (4)李志祥 本人在700MW水力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 50 %。 负责700MW水力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审核;组织并参与操作逻辑、灭磁配置等的设计工作,并推进方案的实施;领导、组织推进工程实施,参与制定励磁系统的试验方案,确保了系统首次并网成功。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5)吴毅 本人在300MW级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 50 %。 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 在“300MW级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励磁系统的研制及示范应用”的项目申报、研制、试验及应用、推广过程中负责指导技术路线,并在成本控制、试验方案、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给出具体指导,协调现场调试及投运。 (6)许和平 本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 60 %。 负责总体方案审核,励磁系统关键性问题咨询和系统设计指导,特别是在该项目早期励磁系统软硬件构架的确定、模型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标准11项。 (7)吕宏水 本人在700MW水电、1000MW火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作为主要完成人全面参与完成了700MW水电、1000MW火电机组励磁系统方案设计。创造性提出了励磁变压器参数定额设计解析计算方法、设计研制了励磁调节器及大功率整流装置、实现了三级校正式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在国内首次应用(有效抑制0.1Hz起始的低频振荡),并在主辅环协调控制、主环并联PID参数整定、各限制辅环控制参数整定、柔性电气制动控制、冗余容错故障自诊断技术方面有创新性贡献。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8)刘国华 本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 制定整体方案,主持工程评审,指导控制策略研究,创新性地把三阶超前滞后校正用于PSS,提出多种冗余容错方案,推动主辅环协调控制研究。 旁证材料:专利3项,鉴定证书,论文:8篇。 (9)刘景春 本人在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50%。 负责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总体方案审核,支持和参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提出了大量的决策性见解;并对项目的可研、立项、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进行全过程审核,参与、组织、协调,为该项目在绥中发电公司推广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10)胡先洪 本人在700MW水力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 50 %。 参与该励磁系统操作逻辑、电源配置、信号接口等的设计工作;组织领导项目的工程实施。参与制定试验方案,推进完成励磁系统各项试验,确保了该系统首次并网成功。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11)王洪玉 本人在300MW级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发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百分比为 50%。 参加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组织现场试验方案设计,组织协调装置及配套工程现场安装,调试。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12)葛怀东 本人在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50%。 绥中1000MW发电机组励磁系统项目具体实施负责人之一,并主持和参与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论证,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和见解。并对该项目的进展进行全面掌控,定期向领导进行汇报,在项目的可研、立项、研发、制造、安装、调试等阶段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13)樊联 本人在700MW水电、1000MW火电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参与项目整体方案的制定,参与灭磁和冗余容错技术的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项目的推广上做出较大的贡献。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14)霍乾涛 本人在该项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研制、生产制造、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80%。 提出了励磁控制模型的精确化方法,为智能电网稳定计算、分析提供了支撑。对基于电力系统稳定的励磁控制程序进行了框架搭建与标准化整理、算法优化升级工作,参与励磁调节器的模型测试试验。提出了巨型机组的快速起励控制策略,在现场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了PSS算法,提出了适用于大型机组的快速准确的ω检测新算法并成功应用到现场。主持开发了适用于巨型机组的智能控制功率柜,达到国内同行业最大单柜出力水平。参与设计了三峡地下电站水轮机组灭磁系统。 旁证材料:鉴定证书。 6(项目名称:重大心血管病关键CT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国医学 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 院 主要完成人:卢光明,金征宇,张兆琪,张龙江,徐磊,薛华 丹,郑玲,于薇,王怡宁,黄伟 项目简介: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标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中外历史纲要课件乒乓球课程纲要 》特别强调心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有效治疗的关键是早期精准诊断。项目组进行了长达15年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攻克了多种心血管病CT关键技术,为广大病人提供了早期、无创、精准、便捷、 全面诊断的技术平台;改变了一种诊断模式,利用无创性CT血管成像模式替代有创性常规血管造影(操作相关死亡率0.1%)的诊断功能;解决了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问题,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为改善预后创造条件,且节省诊疗费用,降低辐射剂量,在保证我国居民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点1:冠状动脉疾病:1)构建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体系和胸痛诊治规范,参与制定了亚太和中国3份技术规范和指南。2)开发了CTCA期相优选技术,规范了操作流程,解决了以往难以解决的复杂条件下(高心率、心律不齐等)CTCA的瓶颈问题。3)提出低剂量CTCA理念,完善优化了多种降低剂量技术,进行了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大大降低了CTCA的辐射剂量(15.4mSv降至3mSv)。4)提出4D-CT新技术,揭示了心肌桥等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的机制;近5万例CTCA研究阐明了国人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分布规律;通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斑块成分分析、管腔狭窄及心肌活性的系列创新研究,将斑块成分分析、管腔狭窄量化和心肌活性评估融为一体,确立了CT作为冠心病一站式检查的地位。研究成果写入美国、亚太及中国CTCA专家共识中,在全世界推广应用。 创新点2:肺栓塞:1)开发完善了双能量CT(DECT)肺灌注成像技术,规范了扫描方案、图像解释及应用范围。2)系列实验研究证实DECT提高了外周肺栓塞的检出准确性,为该技术进入临床常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3)优化了DECT肺灌注成像参数,提出新的简易肺栓塞严重性评价指标;4)开发了钆增强DECT、雾化吸入碘对比剂DECT肺通气成像、肺动脉/肾静脉联合成像及DECT通气/灌注成像等新技术。积累病例1000余例,研究成果发表在放射学和心血管病专业国际顶级杂志《Radiology》、《Circulation》;发表论文数占国际同领域论文的1/5(12/58)。 创新点3:脑动脉病变:利用数字减影及DECT等多种新技术进行了颅内动脉瘤(国际最大宗病例,513例)、颅颈动脉斑块及其闭塞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将小动脉瘤的检出敏感性从文献报道的38%提高到91%。研究成果刊发于放射学专业国际顶级杂志《Radiology》,并在本期要目中以数字减影CTA检测颅内动脉瘤优于3D-DSA为题重点介绍;研究成果被美国卒中协会指南推荐应用。 共接收发表论文252篇,其中SCI论文53篇(总IF=206.45),IF ,5分者6篇,被引用541篇次。出版专著9部(包括八年制全国统编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1部)。参与制定国内外3份技术规范和指南,研究成果写入美国和亚太CTCA及美国卒中协会指南中;应邀为国际专业杂志撰写综述3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本项目长达15年的积累和沉淀,仅2006-2012年行心脑血管CT病例10万余例;举办学习班23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6名。为全国各大省市培养专门技术人才1660人次。成果在全国百余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卢光明 对本项目创新点1、2、3均做出重要贡献。指导、实施了冠状动脉、肺栓塞以及颅颈动脉的CTA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出了心脏4D-CT新技术,解决了复杂条件下冠状动脉CT成像难题;开发、完善了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技术并在大宗病例中进行推广应用;提出了肺栓塞的双能量CT肺通气/灌注成像等一系列新技术;通过技术改良与优化,提高了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应邀以第一作者为《AJR》杂志双能量CT专刊撰写《肺的双能量CT》综述。 (2)金征宇 对本项目创新点1和3做出重要贡献。建立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标准化诊疗规范,指导并主持了冠状动脉疾病CT综合诊疗体系的构建,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方面有着开创性成果;在头颈部动脉CT双能成像方面先后进行了双源CT图像质量的评估、动脉狭窄的分析、与MRA及DSA的对照、新双源CT扫描方案的优化、低辐射、小剂量对比剂CTA做出贡献。 (3)张兆琪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冠状动脉疾病CT综合诊疗体系构建、冠状动脉CT低辐射剂量技术以及疑难复杂条件下的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4)张龙江 对本项目创新点1、2、3均做出重要贡献。实施了冠状动脉、肺栓塞以及颅颈动脉的CTA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出了心脏4D-CT新技术,解决了复杂条件下冠状动脉CT成像难题;开发、完善了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技术并在大宗病例中进行推广应用;提出了肺栓塞的双能量CT肺通气/灌注成像等一系列新技术;通过技术改良与优 化,提高了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5)徐磊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冠状动脉CT低辐射剂量技术以及疑难复杂条件下的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6)薛华丹 对本项目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进行双源CT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的评估、CT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与MRA及DSA的对照)、新双源CT扫描方案的优化及低辐射、小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动脉成像做出贡献。 (7)郑玲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对冠状动脉CT技术优化做出主要贡献。 (8)于薇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冠状动脉疾病CT综合治疗体系构建做出贡献,并作为亚洲心脏CT指南编写组成员参与撰写多篇亚洲心脏CTA指南性文件。 (9)王怡宁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参与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标准化诊疗规范及冠状动脉疾病CT综合诊疗体系的构建,在复杂心律患者冠状动脉CT及CT心肌灌注成像方面有重要贡献。 (10)黄伟 对本项目创新点1做出重要贡献。对复杂疑难条件下冠状动脉CT技术突破做出主要贡献。 7(项目名称:微纳米波传播调控型功能玻璃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许仲梓,赵石林,张其土,陆春华,王廷慰,张 永进 项目简介: 先进光电磁波功能材料是能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性材料,是国际研究的重点。对于具有重大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价值的微纳米光功能材料,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严密封锁其核心技术,公开文献鲜见报道。红外隔热节能材料对行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占领学科制高点,赶超国际水平是本项目的目标所在;激光可瞬间使人员致盲和仪器致坏,其安全防护是世界性的难题,战略意义重大。 本项目坚持自主创新,从基础做起,用功能物质复合改性而非分子结构剪裁、官能团嫁接方法使聚合物玻璃材料的光传播功能实现革命性变化。研究掌握了材料调控机制,发明了光功能调控物质,解决了聚合物功能性复合中的一系列难题,成功设计开发了透明隔热涂料、防激光/眩光材料,总体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提升了我国相应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满足了行业发展需求。主要创新点包括: 1)掌握了聚合物微纳米光电磁波选择性传输性能调控机制,( 发明了光功能调控物质 聚合物玻璃材料通常对纳微米波长范围内的光电磁波透明,复合特定电子能态的功能调控物质可使其对红外或激光截止不透。通过对特定组成的纳米锑掺杂氧化锡(俗称ATO)或纳米铟掺杂氧化锡(俗称ITO)能带结构调制,可使其可见光高透、红外波段截止;发现稀土Er3+,Sm3+电子结构特殊,对常用0.53um、1.06um激光具有强烈吸收。在掌握调控机制和发现吸收物质基础上,发明了含苯基团稀土化合物和具有特殊掺杂结构的纳米ATO作为功能调控物质。 (2)攻克了微纳米光电磁波功能物质与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功能复合技术难题,满足了材料光性能优化调控。 微纳米波传输调控型功能玻璃的光性能取决于光功能调控物质与聚合物的有效复合,必须攻克其分散、偶联难题。围绕应用目标,研制和开发了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改性物质与分散技术,使纳米粒子有效分散,与聚合物偶联;发明了适合透明隔热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了稀土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满足了材料复合性能最优调控。先进性:浆体中ATO的平均粒径达35nm,稳定期超过12个月,改变了国际上隔热涂料为溶剂型现状,实现了材料的环保和实用性。 (3)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设计开发了多种微纳米光功能调控型玻璃产品。 运用聚合物光电磁波选择性传输性能调控机制,围绕建筑节能需求,以特种纳米ATO为功能物质,设计开发了绿色环保型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及其透明隔热玻璃,性能优于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产品;围绕航空等领域人员和仪器的安全需求,以稀土铒、钐化合物为功能物质,设计开发了防激光/眩光关键材料,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本 项目发明产品产业化生产,隔热涂料及玻璃应用规模逐年扩大,防激光/眩光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数十家企业和二十多个工程中获得应用,新增产值2.8亿,应用潜力和社会效益巨大。 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创造性贡献: (1)许仲梓 本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思路设计及应用推广,提出了功能物质调控制备先进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侧重于ATO类隔热透明调控物质的设计和合成、稀土类激光吸收剂的设计与合成;对本项目发明点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工作;该项技术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取得5项授权发明专利:ZL200410013860.5、ZL200410014672.4、ZL200510123067.5、ZL200610096832.3、ZL200710021766.8;发明专利公开2项:CN201110301447.9、 CN201110294819.X;发表论文50余篇。 (2)赵石林 主要负责透明树脂的合成,纳米隔热涂料复合工艺制定与材料制备,参与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对本项目发明点一(1.2)、二(2.2)、三(3.1)、做出了创造性工作;该项技术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ZL200410013860.5、ZL200410014672.4、ZL200510123067.5、ZL200610096832.3、ZL200710021766.8;发明专利公开2项:CN201110301447.9、 CN201110294819.X;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 (3)张其土 重点研究高强度防激光防眩光护目镜材料以及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用ATO功能物质的制备。主要贡献有:防激光防眩光护目镜材料体系的设计与研制;高强度防激光防眩光护目镜材料复合制备工艺的研究;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用ATO的掺杂改性研究与制备。对本项目发明点一(1.1、1.2)二(2.1)、三(3.2)做出了创造性工作;该项技术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获授权专利:ZL200610040891.9、200610055756.1,发表20多篇与本项目相关相关的学术论文。 (4)陆春华 重点进行纳米隔热涂料复合改进以及玻璃隔热薄膜新体系研究与应用开发。主要贡献有:参与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应用工作;指导纳米隔热涂料的性能优化研究;对本项目发明点一(1.1、1.2)二(2.1)、三(3.2)做出了创造性工作。该项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发明专利公开2项:CN201110301447.9、CN201110294819.X,发表多篇与本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 (5)王庭慰 重点研究高强度防激光/眩光材料,主要负责防激光/眩光基体树脂的选择、高强度防激光防眩光护目镜材料复合制备与注射成型工艺的研究。对本项目发明点二(2.1)、三(3.2)、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该项技术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获授权专利1项:200610055756.1,发表10余篇与本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 (6)张永进 重点进行纳米隔热涂料的纳米分散与复合改性研究。主要贡献有:纳米隔热涂料的制备工艺技术,纳米隔热玻璃性能检测方法;该项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获得授权专利3项:ZL200510123067.5、ZL200610096832.3、ZL200710021766.8;发表多篇与本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 8(项目名称: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发与临床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江苏 省传染病医院 主要完成人:丁义涛,施晓雷,顾忠泽,江春平,赵伟,吴亚 夫,郑以山,仇毓东,周建新,张炜炜,顾勤 项目简介: 我国是肝病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一亿多,每年肝衰竭新发病人数超过100万。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供体严重短缺,仅约1/150的患者能获得肝移植。因此生物人工肝成为肝衰竭治疗领域研究热点。但目前生物人工肝疗效欠佳,其根本原因是:(1)种子细胞功能弱,(2)现有生物反应器没能解决肝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及功能维持问题。 本课题组在多项国家及省级重点项目的支持下,自1999年以来,致力于生物人工肝的研发。在种子细胞来源、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人工肝中异种抗原、病毒安全隐患的防范和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等生物人工肝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新型生物人工肝于2009年应用于临床。 (1)对共培养肝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共培养肝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生物人工肝,解决了人工肝需要细胞高功能的难题; (2)在国际上首次将纳米技术引入生物人工肝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乳糖酰基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的多层平板型生物反应器,同时引入红细胞作为携氧介质,改善细胞氧供;解决了大规模培养细胞活力及功能维持的难题; (3)以最佳膜孔径的血浆成分交换柱作为免疫及病毒安全防范装置,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人工肝;通过动物和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制定生物人工肝疗效、病毒和免疫安全性评估体系; (4)目前为止,临床已完成128例(158例次)肝衰竭患者的新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根据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人工肝学组指定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治愈19例,好转88例,总治愈好转107例,治愈好转率为83.6%,疗效处于国际领先(肝衰竭传统治疗治愈好转率小于25%);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率78.9%。 本研究发表论文105篇,其中:SCI论文44篇,被引用311篇次(他引228次),总影响因子101.139,其中3篇代表作发表于国际生物工程领域最顶级杂志Biomaterials(IF:7.883);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IF:30.306)做专门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等国内著名专家对本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项目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本项目2012年以评分第一的成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生物反应器部分成果获2010年中华医学二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及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研究成果在美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全国重症肝病大会、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进行专题汇报,并向全国推广。本成果已在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西安西京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北京佑安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等18家国家著名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推广应用。此外,本课题组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5期。 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创造性贡献: (1)丁义涛 本完成人在国内首次提出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肝衰竭的治疗策略,带领本课题组于1999年开始生物人工肝研究。在细胞研究和生物反应器研发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构建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严格的临床前实验,顺利应用并完成临床研究。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1、2、3上均作出重大贡献;是代表作1、4-10的通讯作者,代表作2、3的共同作者;4项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80,。 (2)施晓雷 本完成人从1999年开始加入本项目研究,设计了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此后主要负责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指导工作,参与了细胞、反应器、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的动物及临床研究。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1、2、3上均作出突出贡献;是代表作1、6、8-10的第一作者,代表作4、5、7的第二作者;4项专利的第二发明人。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80,。 (3)顾忠泽 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工作。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制作及相关基础研究,结果证实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兼容性,能够促进细胞贴壁和增强细胞功能,为新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提供了优越的细胞培养界面。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2上作出突出贡献;是代表作2、3的通讯作者,代表作1、7、9的共同作者。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70,。 (4)江春平 参与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基础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患者入组判定、患者治疗,疗效判断,并参与完成肝脏移植手术。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2、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70,。 (5)赵伟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患者入组标准的制定,对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治疗给予宝贵的建议。同时作为合作单位的负责人 在参与临床研究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协助完成临床研究病例资料的收集。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3上作出重要贡献;是代表作10的共同作者。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6)吴亚夫 参与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基础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动物实验;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患者入组判定、患者治疗、疗效判断;此外作为肝脏移植中心主任负责肝脏移植相关工作。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2、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7)郑以山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患者入组判定,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患者的基础治疗,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疗效判断,协助完成临床研究病例资料的收集。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3上作出重要贡献;是代表作10的共同作者。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70,。 (8)仇毓东 参与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基础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入组判定,患者治疗,疗效判断。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2、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9)周建新 参与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基础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入组判定,患者治疗,疗效判断。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2、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10)张炜炜 参与肝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动物实验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入组判定、患者治疗及疗效判断。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1、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11)顾勤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的病毒及免疫安全性研究; 参与新型生物人工肝临床试验:参与入组判定,患者治疗及疗效判断,协助完成临床研究病例资料的收集。 本完成人在创新点3上作出重要贡献。在本项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 9(项目名称:面向绿色印刷制版产业的数字化设计系统 主要完成单位: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魏玺,张琴,李平立,鲍毅,刘立宇,李云杰, 具永兰 项目简介: “面向绿色印刷制版产业的数字化设计系统”是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针对印前数字化设计系统、图像自动处理、流程自动化处理领域开发的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本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国内首创。本项目着重解决了绿色印刷制版产业的图像图像处理、自动陷印、文字排版、PDF处理、CAD设计、颜色和油墨、复杂曲线等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通过产业化应用可有效提升我过印刷制版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成就包括: a) 工业级核心图形算法技术:图形自动陷印算法、图形逻辑运算、并行线算法、中轴线算法、图形去噪算法等。 b) 核心图像处理技术:各种栅格图处理算法、栅格图挂网算法、边缘提取和增强算法、区域分割算法、图像修复和质量提升等。 c) 栅格化解析引擎技术。 d) 文字排版处理技术。 e) PDF解析和输出技术。 f) 包装CAD技术:盒形库技术、CAD技术、3D模拟显示技术、混合拼版(拼大版技术)等。 g) 颜色管理技术:色彩分析与增强、色彩管理技术、油墨管理(节省)技术、全真色彩打样技术、内容拆解与图像分割、噪声滤除与内容复原技术等。 本项目技术成果应用后可以大幅度降低制版企业的成本、提高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实际生产测试,本项目成果与欧洲ESKO公司产品对比,文件整理环节可提升效率13倍,陷印环节可提升7倍效率,包装拼大版环节可提升11倍效率,印前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可提高30%以上,且可以实现全真色彩打样,不会因重复打样而产生效率低、浪费材料、污染等问题。 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创造性贡献: (1)魏玺 项目总负责人,主要负责本项目技术方案主持、整体实施及项目技术和产品市场推广工作 (2)张琴 项目软件产品化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技术产品化实施、升级及研发管理工作 (3)李平立 项目技术攻关负责人,主要负责图形图像算法和处理技术难点攻关 (4)刘立宇 项目技术产业化负责人,主要负责本项目技术技术服务转化及推广应用 (5)李云杰 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及规划负责人,主要负责本项目制版机技术方案规划、硬件产品规划、研发及产品化 (6)具永兰 项目测试负责人,主要负责测试管理和测试质量控制 (7)鲍毅 主要负责产品管理、技术支持管理和市场活动宣传管理
本文档为【江苏省推荐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4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