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妙对联

奇妙对联

举报
开通vip

奇妙对联奇妙对联 每到过年期间,对联就有了很高的使用频率。 相传最早的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的寝室门上有这么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称之为“题桃符”,就其内容而论,它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了。 一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上下联字数对等。当然,这一点是无需赘述的。事实上,它只是对联要求“对仗”中的一个要求。“对仗”的一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而最受人注意的,除了字数相等外,就是平仄相拗了。 所谓平仄相拗,指的是其音律上的互补,虽然现在随着汉语的一次次简化、读音一次...

奇妙对联
奇妙对联 每到过年期间,对联就有了很高的使用频率。 相传最早的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的寝室门上有这么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称之为“题桃符”,就其内容而论,它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了。 一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上下联字数对等。当然,这一点是无需赘述的。事实上,它只是对联要求“对仗”中的一个要求。“对仗”的一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而最受人注意的,除了字数相等外,就是平仄相拗了。 所谓平仄相拗,指的是其音律上的互补,虽然现在随着汉语的一次次简化、读音一次次修正,平仄之说,早已不能清晰地判断,但是,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汉字意思的直觉与现有的音律来判断平仄是否得当。当然,基本上,现在的一声、二声都是平声,三声四声都是仄声。由于对联重在互补,不一定必须遵守传统的“仄起平落”的规则,只要读起来感到不违和就可以了。所谓平仄相拗,就是仄对平,平对仄,达成一种差异的美感。但是一般来说,平仄相拗只看上下联的末字。 词性相对与句法相同相对来说就简单一点。词性相对即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一个对联如若不能满足词性相对,在意境的构建上就会有很大的缺陷,读起来也满足不了朗朗上口的要求。句法相同也不算多么生僻,一般都会在满足词性相对时顺带 达成要求。它的内在含义是满足每个对仗的词语在两个单句中所占的成分完全相同。此外,句法相同还暗含了另一个要求,即读法对应。有很多对联,之所以判断有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在同一个位置上停顿。 如这副对联: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字数对等自不必说,先就其平仄来讨论:上联是仄仄仄仄仄仄仄,下联的末位平仄与之对应,是仄平仄平平仄平,正好符合了传统的“仄起平落”的规则。然后讨论其词性。“下大雨”是个显而易见的动宾短语,而“旱高地”中的“旱”属于使动用法,意为“使……旱”,从而也构成了动宾短语。“麦子灌种”与“田禾必干”在单个词上并不能做到完全对应,但整体上勉强能够保证停顿相同,就个人分析,这里是为了服务于整个对联的宗旨,才不得不局部地牺牲一部分的协调。一个对联最重要的是其深层含义。这个对联用谐音的手法,上句提到了“夏大禹”“墨子”“管仲”三位贤者,下句则提到了“汉高帝”“田何”“比干”这三位明君忠臣。既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对这六位的尊敬与敬仰,也表明了对联者极高的文学及史学造诣。 再比如春节中常见的这句:上联:“新春富贵年年好”,下联:“佳岁平安步步高”。先分析音律,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平仄平平仄仄平。而词性相对上,这一副比较完美,“新春”“佳岁”都是名词,“富贵”“平安”都是形容词,在这里做后置定语。“年年”“步步”都是副词,修饰后面两个动词“好”、“高”。这副对联虽然只是一副常见的春联,但是它的韵律是非常和谐的,整体都符合对联中的上下 联互补原则,不说诵读,光是看到其形式,就有一种蓬勃的精神与和谐的美感。 但是,有些特例,也是不必遵循这些法规的。 比如这副对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虽然上下句用字重复,但是整体而言,却并不算犯忌,这种情况被称为“换位格”。 再比如这副一个文人送给袁世凯的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非常明显,这幅对联不说什么平仄相拗、句法相同,就连最基本的字数相同都没有做到,但是这是有原因的:意思是“袁世凯”不能和后面的“中国人民”相互对应,就是所谓的“袁世凯对不住全国人民”。 对联的基本法规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规整。一般的,只要遵守遵守住上面提到的四项基本原则,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联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自然也能很好地表现汉字、汉文化及中华文化的神奇与美妙。
本文档为【奇妙对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9-11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