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大家一起来口算下面的几道式子:20×530×640×86×70师生交流口算的方法。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口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2.谈话:蔬菜美味又有营养,一天,李叔叔将自己培育出一批的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3.出示主题图及题目。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1。⑴师生交流列算式。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⑵探讨12×10的算法。(板书:12×10=)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菜椒一共有多少个吗?交流学生的算法。学生可能运用的算法有:①12×5=6060×2=120②12×9=108108+12=120③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板书)⑶让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说一说理由。⑷答:送给敬老院120个。2.教学“试一试”。师:刚才大家已经会算12×10,对于以下几个式子大家会吗?自己试试看。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校对答案,交流20×30的口算方法。(可以用20×3,再添一个0;或者用30×2,再添一个0;或者用2×3,再添两个0。)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末尾添写1个0。)4.教学例题2。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大家已经会进行口算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估算。瞧,王大叔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解决吧!出示例2情境图。(1)提问:观察抽样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指出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即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2)教师明确:这里每袋蒜头都大约30千克重,估算王大伯去年一共收获多少蒜头的时候就可以按每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即30×60=1800(千克)答:大约一共收货蒜头1800千克。(3)追问:这里为什么取每袋30千克进行估算?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它的简单实际应用估算,那么你知道我们如何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吗?师:在学完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后,我们下一节课就要一起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课后把下一节课要讲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预习一下。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2.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口算。27×10=34×20=28×10=20×40=5×4+3=6×8+2=2×3+2= 5×9+4=·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2.用竖式计算。192834×7×3×2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二.讲授新课1.投影出示例图。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迷你南瓜?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3.明确问题。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求出24×12的准确结果呢?·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1)6个2箱是12箱,2箱有24×2=48个,有这样的6个两箱就是48×6=288个。(2)10箱有24×10=240个,2箱有24×2=48个,合起来12箱就是240+48=288个。(3)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理解算法,掌握方法。)4.竖式计算。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5.归纳算法。·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算的是什么?·第三步算的是什么?·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板书:24×1248(2箱的个数)24(10箱的个数)288(12箱的个数)6..指导完成“试一试”。提出要求:交换12和24的位置让学生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习惯,养成验算意识。)(板书)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情况,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进位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用竖式计算。132431×13×12×23·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提问:在刚才计算三道笔算题的时候,笔算步骤是怎样的呢?·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总结: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的笔算,只不过是进位的情况。二.讲授新课1.投影出示问题: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引导:你能解决这一个数学问题?·学生一起回答,并口头列式。(板书:24×53=)2.对于这一道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竖式算一算。·师生一起计算竖式的第一步,教师板书。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请大家继续完成课本第5页例4的竖式。·学生独立完成。4.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5.归纳算法。·第二步怎么算的?·第三步怎么算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板书:24×5372(24×3的得数)120(24×50箱的个数)1272(上下相加的得数)6.验算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交流验算方法。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一 课时安排 共需(2)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如:12×10=30×40=(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方法。提问: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时,步骤是怎样的呢?·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总结: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如:24×53=(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二.讲授新课1.口算练习。做练习一第1题。①出示口算题目。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计算并验算。做练习一第2题。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3.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一第3题。①出示题目。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的枝数。④拓展深化: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数”?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数”?(2)做练习一第4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张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③反馈评议。(3)做练习一第5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填表。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个空填的意义。④总结:单价×数量=总价钱。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一 课时安排 共需(2)课时为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如何估算的吗?·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2.总结: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每一个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后计算几十乘几十。如:27×32,当我们进行估算时,看27接近30,32接近30,所以估算时直接算30×30=900。(板书)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计算和一些实际问题。二.讲授新课1.估算和笔算练习。做练习一第6题。①出示笔算题目。②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一第7题。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②学生独立完成,列出估算式和计算式。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估算的时候,怎么估算?为什么?(2)做练习一第8题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②明确要看5辆这样的车够不够,可以先进行估算,大家自己先去估算一下。③反馈评议,出示第二个问题。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校对答案。(3)做练习一第9题。①出示情境,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②引导学生认知,要想快速地知道买的是哪种瓷砖,可以进行估算。③学生估算,确定答案,教师教对。④出示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教对。3.简单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一第10题。①出示题目。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指出要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首先要知道“运走了多少”。④拓展深化:一共收获的苹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2)做练习一第11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③反馈评议。明确要求“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必须先知道1幢可以住多少户,所以先求出一幢小高层可以住多少户。(3)做练习一第12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独立解答。③反馈评议。④总结:每一盒的支数×盒数=总支数单价×数量=总价钱。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2.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其实是两位数乘几个十,得数是若干个十,应该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喜欢足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买足球,好吗?(出示主题图)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多少元?”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32×30=二、讲授新课1.探讨算法。⑴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⑶汇报算法。2.掌握方法。⑴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口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口算的呢?生:先算出32乘3的积,再在后面添一个“0”。那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对于这个竖式,第一步都为0,只相当于算了一下第二步,然后在后面添一个“0”。所以可以对这个竖式简化一下。⑵介绍简便方法:(板书)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第三步检验。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3.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出示教学挂图)2.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每个乒乓球2元,每5个乒乓球装一袋,共装6袋。)3.你发现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问题:1、?算式:2、?算式:3、?算式: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②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③买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4.完整出示例题: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先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二、讲授新课1、自主尝试解答。你能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吗?动笔算一算。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方法一:5×2=10(元)10×6=60(元)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还有其他算法吗?方法二:6×5=30(个)30×2=60(元)这种方法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1)比较一下,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第二种呢?(2)解答方法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先同桌互说再指明生回答)生:结果一样、2个乘法算式……,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4.点拨:在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策略、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关键就是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三、练习巩固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二第1~8题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2.会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3.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的方法。2.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不同方法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时有哪些注意点?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再把个位的“0”添上去。2.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提问: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步骤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二.讲授新课1.口算练习。做练习二第1题。①出示口算题目。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竖式计算。做练习二第2题。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3.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二第3题。指出,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松树和柏树,必需先求出松树多少棵。(2)做练习二第4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④交流方法二。(板书)(3)做练习二第5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④交流方法二。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⑤交流方法三。(4)做练习二第6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④交流方法二。(5)做练习二第7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④交流方法二。(6)做练习二第8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要求“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先求什么?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复习 课时安排 共需(2)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3.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 形成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3.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为进位和不进位乘,以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提问:对于进位和不进位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总结:在计算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提问:那么对于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应该怎么笔算呢?总结: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再把个位的“0”添上去。4.复习估算。提问: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估算呢?总结:估算的时候,看一看每一个两位数各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后相乘,算出答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二.讲授新课1.口算练习。做复习第1题。①出示口算题目。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计算并验算。做复习第2题。①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3.先估算在计算。做复习第3题。①出示题目。②教师集体交流估算式子和估算结果。③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④反馈评议,检查估算结果是否与实际结果接近。填表。做复习第4题。①学生看表理解题意,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填什么?②独立完成表格。③反馈评议。指出: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解决实际问题。做复习第5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思考: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完成题目。③反馈评议。指出:要看买的是哪一种球?就要看19个这样的球的价钱最接近800元,而且不超过800元。(2)做复习第6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④总结:这一道题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2)做复习第7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④总结:求卖出电视机多少台,根据“卖出电视机的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这一句话先要求出洗衣机的台数。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复习 课时安排 共需(2)课时为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3.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 形成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复习本单元的一些知识。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在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找出题目的条件,然后把有联系的条件组合起来看看可以先算什么,然后再看问题要求什么。(板书:有联系的条件)二.讲授新课1.填表。做复习第8题。①出示表格,说说表格每一行的量有什么关系。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做复习第9题。①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加10,积增加20个10即增加200。后面一个填空都比前面一个多20。)3.计算。做复习第10题。①出示题目。②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每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等。)④24×25,60×31,26×19你能运用刚才的方法快速算出结果吗?。4.先观察,再填空。做复习第11题。①观察每组算式中的前三题,你发现什么?②独立完成填空。③反馈评议。指出:第(1)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第(2)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91的1倍、2倍、3倍……这其实是积的变化规律。5.解决实际问题。(1)做复习第12题。①出示题目。②提问:要求30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首先得要求什么?③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④反馈校对。(2)做复习第13题。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独立解答问题。③反馈评议。(3)做复习第14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反馈评议。④提问:还可以提哪些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4)做复习第15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弄清楚图中基础地点的相互位置关系。③学生尝试解答。④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图中指一指,画一画。⑤独立解答:这时张华离烈士陵园还有多少米?思考题。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反馈评议。指出:在填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乘法竖式计算步骤,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答案。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有趣的乘法计算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常规学具 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二互动新搜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1)出示题目:24×1153×11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62×11的积。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请用竖式验证一下。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的得快。23×1116×1143×11(4)出示题目:64×11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十位相加满10)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个位数还是4,百位数原来是6变成7)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5)试一试:59×1167×11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规律。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小结。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在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三.巩固扩展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1)出示题目:22×2835×3556×54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里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算式里的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2)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说出得数。让学生试着出题,教师解答。(3)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他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他们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如63×67的结果可直接写成4221,相当于6×(6+1)为42,在42的后面再写出3×7的积21,即4221。2.试一试。(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15×1543×4769×6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24×26=44×4674×7625×25=45×4575×75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四.课堂小结师:回顾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总结: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认识千米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实用价值。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2、出示题目: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长18()一枚1硬币厚约3()学生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提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者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二、互动新授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学生一般会用自己走的步数和走的时间来记忆100米)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要停顿一下。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10个)追问:走100米你走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组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说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2、强化概念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从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1也“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追问:老师家离学校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在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了解了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并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认识吨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 课件、1桶10千克的水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板书:1千克=1000克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有关吨的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二、互动新授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学生回答,交流感受课件出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1)师:课前我们侧脸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指名4个学生站在一起,感受100千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个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提问:估计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100桶10千克的水)(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只猪重100千克,10只猪重1吨,一桶油棕200千克,5桶油重1吨。2、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3、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6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提醒学生看懂“限载60吨”)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吨,它通常用来计算比较中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字母“t”表示,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吨=1000千克。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三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等的长度)什么情况下使用吨?(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3、小马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药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到一辆载满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基础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板书:1000米=1千米1000千克=1吨(2)填一填:让学生讲结果填入括号内。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一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同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2、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9题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师:同学没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出示商场购物情景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他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师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方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钱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交流。(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多的棵树)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什么条件?(已知桃树的棵树,梨树只告诉我们有3行,缺少的条件是梨树每行有多少棵)(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第2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师提示:这两道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四.课题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想起,寻找已知条件,再找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意。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2)画线段图。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裤子:(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裤子:上衣:(这样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裤子是4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完整了吗?(还缺少问题)明确:观察黑板上的线段图,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元,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元。我们可以在所求的问题上画上括号,写上问号。(教师将线段图补充完整)(3)列式解答。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那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么改?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画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今后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先画出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二次备课 教后记:盐城市五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四 课时安排 共需(1)课时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能力。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二.基础练习1.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1)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2.第2题(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并列式解答。(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第7题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失什么条件?4.第8题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三.巩固练习1.第4题2.第5题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数量关系是什么?(总的页数—已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不同,因为已知条件不同)3.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4.思考题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师:讲解:从
本文档为【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42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5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数学
上传时间:2020-04-07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