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原选择题题库

马原选择题题库

举报
开通vip

马原选择题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马原选择题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B)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C)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B)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C)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B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A)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17.从(D)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A.创造者B.继承者C.主要内容D.阶级属性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A)时代A.自由资本主义B.垄断资本主义C.和平发展D.资本主义19.马克思恩格斯的(D),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A.高尚人格B.崇高理想C.奋斗精神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A)的统一。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D.政治与经济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 结论 圆锥曲线的二级结论椭圆中二级结论圆锥曲线的二级结论圆锥曲线的二级结论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步骤 是(D)。A.历史唯物主义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剩余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B)。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理论联系实际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23.(B)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A.《共产党宣言》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资本论》2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参考答案:1.A2.A3.B4.A5.B6.C7.A8.B9.B10.C11.A12.A13.A14.B15.A16.A17.D18.A19.D20.A21.D22.B23.B24.A]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相对和平  B.世界大同C.对话与对抗D.发展与不平衡E.联合与竞争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E.存在主义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改革开放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是:(    )A.继承B.创新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E.与时俱进9.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     )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E.祖国的未来10.马克思主义是()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1.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12.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考答案:1.ACDE2.AD3.ABD4.BCD5.BC6.ABC7.ABC8.CDE9.ABCDE10.ABCD11.ABC12.ABCD]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哲学是(c)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A.物质范畴B.实践范畴C.运动范畴D.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B)A.唯理论和经验论B.唯物论和唯心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世界观和方法论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B)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C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10.“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   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   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B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1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B)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15.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C)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17.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D)A联系的方法B.发展的方法C.实事求是的方法D.矛盾分析法18.规律的根本特点是:(B)A.可知性B.客观性C.偶然性D.随机性1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B.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C.社会规律的间断性D.自然规律的盲目性20.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A)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21.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C)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2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C)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23.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这种说法违背了(C)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24.“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D)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B.人的个体差异性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参考答案:1.C2.D3.A4.B5.A6.B7.B8.A9.C10.A11.C12.B13.A14.B15.C16.A17.D18.B19.A20.A21.C22.C23.C24.D]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C.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实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4.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如下特点()A.客观性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6.新事物是 ( )A.在时间上最新出现的事物    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C.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事物7.意识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的创造性B.意识的目的性C.意识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D.意识能够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C.人的意识的创造性D.人类活动的受动性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B.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C.“尚和去同”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参考答案:1.AC2.BD3.ABC4.ABCD5.ABC6.BC7.ABCD8.AB9.ABCD10.ABCD11.ABCD]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A.不可知论B.唯实论C.可知论D.辩证法2.“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4.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D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客观事物D.人的意识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13.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15.感觉、知觉、表象是(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的结论18.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A.客观性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普遍性C.能动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2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C.真理是对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具有绝对性,谬误具有相对性22.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A.被大多数人承认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23.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24.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作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 )A.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参考答案:1.C2.D3.A4.C5.C6.A7.D8.D9.C10.A11.B12.A13.B14.B15.A16.C17.C18.D19.A20.D21.A22.C23.C24.A]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A.从物到感觉到思想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C.认为物和思想同时产生D.反映论E.先验论2.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A.抽象性B.间接性C.直接性D.内在规定性E.形象性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A.感性认识不可靠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揭示了()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对一个具体事物认识的实践只是相对的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认识是一个无限过程E.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规律5.下列现象什么属于理性认识()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B.蹲点调查,掌握材料C.调查研究,制定政策D.总结经验,制定政策E.政策妥否,实践检验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是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7.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因为()A.逻辑证明是实践之外的辅助标准B.实践检验的结果还靠逻辑证明来判决C.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D.逻辑证明是与实践检验互补的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法E.认识的形式决定的8.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11.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A.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2.头孢曲松钠这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如果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的现象,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时曾出现病人致死的案例,医学上称之为配伍禁忌。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禁止这种药物的使用,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写清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说明。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B.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C.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D.认识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E.应该在普遍联系中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1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A.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参考答案:1.AD2.CE3.CD4.ACDE5.CDE6.ABDE7.AD8.ABCE9.ABDE10.ABDE11.CDE12.CDE13.ABCD]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6.生产关系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人们的阶级关系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7.国家是代表()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8.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10.“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2.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3.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A.产业革命B.思想革命C.政治革命D.经济革命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16.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17.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A.改造自然B.适应自然C.制造工具D.控制自然 18.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2.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2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 25.社会存在是()A.社会环境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2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人与工具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28.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A.国家元首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D.政党 29.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A.人之初,性本善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C.人是符号动物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0.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 31.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国体和政体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A.阶级妥协的结果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使用暴力的结果 33.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A.分配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 [参考答案:1.B2.C3.B4.C5.D6.D7.A8.A9.A10.C11.B12.D13.C14.B15.C16.D17.C18.C19.A20.A21.D22.A23.A24.C25.B26.B27.D28.C29.D30.C31.A32.C33.B]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A.—个自然的历史过程B.人们能动创造的过程C.社会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政治学B.文学C.道德D.修辞学 4.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和改革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有的 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后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 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A.人的自我价值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D.人的社会价值E.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答案:1.BC2.ABCD3.ABC4.ABCDE5.BE6.CDE7.ACE8.ABCDE9.ABD10.ABCD11.BCDE12.AD13.ABCD]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资本主义萌芽于()A.14世纪B.14世纪末15世纪初C.14-16世纪D.17世纪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互利的关系B.互利互惠的关系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6.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的原始积累D.劳动力成为商品9.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A.社会化大生产B.国际化大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D.现代商品生产10.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1.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1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消费力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D.流动性偏好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不足B.生产过剩C.消费不足D.失业增加16.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在剩余价值实现中所起的不同作用B.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D.资本的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17.剩余价值率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脑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9、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2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D.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价值补偿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D.实物补偿问题2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A.为世界和平服务B.为世界稳定服务C.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D.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服务23.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RMB8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24.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参考答案:1.B2.D3.C4.A5.B6.B7.B8.D9.C10.D11.A12.D13.B14.A15.B16.C17.D18.C19.A20.B21.A22.C23.C24.A]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小生产者的工场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商人的财富2。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3.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4.G—W—G’是()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5.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6.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B.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实现的原因C.可以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可以确定资本的年增殖程度7、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8.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A、对内实行政治统治  B、进行社会管理C、进行国际交往  D、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民主与法制  B.政权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10.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对资本应理解为()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就是生产资料D.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11.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12.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C.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1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构成的理解是()A.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C.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构成D.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参考答案:1.AC2.BD3.AD4.AD5.BD6.AC7.CD8.ABCD9.ABCD10.ABD11.AD12.ABCD13.BCD14.ABCD]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A.垄断B.剥削C.国家调节D.对外掠夺2.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关键是()A.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扩大国家关系的民主化C.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A.内容B.作用C.表现形式D.作用后果4.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A.“参与制”B.公私合营C.建立垄断银行D.相互联合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6.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D.垄断的银行资本和中小银行资本融合成长而成的。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代表和维护()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社会化C.固定资本更新D.资本主义私有制 9.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11.垄断时期垄断的银行资本()A.只和中小资本有固定的联系   B.只和大企业有短期联系C.是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D.是存贷款的普通中介人 12.“个人联合”是金融寡头实现其在()A.政治上统治的主要方式    B.经济上统治的主要方式C.生产中统治的主要方式    D.流通中统治的主要方式 13.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14.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的根源是()A.生产社会化        B.生产国际化C.垄断统治的形成    D.国内经济部门投资饱和 15.作为国际垄断组织具体形式的跨国公司一般是()A.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B.由多国垄断组织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C.由一个国际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D.由多个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16.垄断资本主义经济()A.只有迅速发展趋势,没有停滞趋势B.只有停滞趋势,没有迅速发展趋势C.停滞和发展并存,但没有迅速发展趋势D.既有迅速发展趋势,也有停滞趋势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生产全面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A.资本主义制度已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不再存在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不再存在20.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D.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A.议会制C.两党制或多党制B.分权制D.普选制2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A.人人都成为有产者B.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C.垄断资产阶级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权D.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23.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军事占领B.打着援助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剥削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D.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属国24.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没有得到发展B.出现缓慢的发展     C.得到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D.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惟一的经济形式 [参考答案:1.A2.D3.C4.A5.D6.C7.D8.C9.B10.D11.C12.A13.C14.C15.A16.D17.C18.A19.B20.B21.A22.D23.B24.C]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的原因有()A.从一个短时期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还能继续容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主义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都还没有全面超过资本主义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要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D.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某种自我调节能力,在短时期内能够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E.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主导力量仍是资本主义国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A.管理的社会化B.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C.生产过程的社会化D.资本的社会化E.产品的社会化 3.马克思把股份资本看作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单纯过渡点”,这说明()A.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包含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成分B.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能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D.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还不能完全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E.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目的在于()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出路B.垄断重要原料来源C.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D.占领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E.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5.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E.能够使所有企业都成为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D.国内竞争的推动E.国际竞争的刺激7.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大体可分为()A.直接调节和控制   B.间接调节和控制C.国家直接投资     D.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E.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8.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的途径是()A.资产阶级国家利用财政收入投资建立新企业B.通过国有化将私人企业变成国有企业C.国家掌握一个企业的控股权    D.国家与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建立新企业    E.国家将一定资本注入私人企业9.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A.公民权利逐步扩大的趋势B.公民民主出现“泛化”的趋势C.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D.管理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E.阶级矛盾有缓和化解的趋势[参考答案:1.ABCDE2.ADE3.BCD4.ABDE5.ABD6.ABDE7.AB8.AB9.ABC](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
本文档为【马原选择题题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doc
大小:1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3-29
浏览量:7